法的調整對象是
1. 經濟法的調整對象是什麼
答:經濟法的調整對象
(一)經濟法的調整對象是一回定范圍的經濟關答系。
(二)經濟法的調整對象是國家在對市場經濟進行宏觀調控過程中發生的經濟關系
具體地說,國家對市場經濟進行宏觀調控的過程中發生的經濟關系只要有以下兩類:
國家對市場主體進行宏觀管理的過程中發生的經濟關系
2. 國家在對整個市場經濟進行宏觀管理的過程中發生的經濟關系
2. 企業法的調整對象是什麼
企業法的調整對象:
1、國家對企業的規制及宏觀調控關系。
2、企業的內部組織關系。
3、企業經營過程中部分涉及社會整體利益需由企業法調整的經濟關系。
企業的一般經營活動通常不屬於企業法調整的范疇而由其他的部門法,如:合同法、競爭法等予以調整。
企業是最基本的市場主體,國家須對企業的組織與行為進行必要的協調、引導、監督和服務,以法律對企業行為予以必要的規制及調控。
(2)法的調整對象是擴展閱讀
國有企業改革的法規主要有:《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法》(1988年頒布)、《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轉換機制條例》(1992年頒布)。
外商投資企業的法律主要有:《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1979年頒布,1990年第一次修訂,2001年再次修訂)、《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1988年頒布,2000年修訂)、《外資企業法》(1986年頒布,2000年修訂)。
合夥與獨資企業的法律主要有:《合夥企業法》(1997年頒布)、《個人獨資企業法》(1999年頒布)。
涉及公司企業的法律主要有:《公司法》(1993年頒布)。
涉及企業破產的法律主要有:《企業破產法》(試行)(1986年頒布)。另外,在《民事訴訟法》中對非全民所有制的法人企業破產作了規定。
3. 經濟法調整的對象是什麼
經濟法調整對來象,是指由經濟法自律規范確認和保護的一定范圍內的社會經濟關系。
在中國,從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就開始研究和探討,經過幾次全國性的經濟法理論研討,到目前為止,關於經濟法的調整對象問題,主要有以下三種意覽:
(1)「縱橫統一論」學者主張經濟法主要調整社會生產和再生產領域中以各種組織為基本參加者而發生的經濟管理關系和經營協調關系。
(2)「經濟行政法論」學者主張凡具有經濟性的管理關系即經濟管理關系,屬於經濟法(經濟行政法)的調整對象。
(3)「企業中心論」學者主張經濟法的調整對象是企業經濟關系和經濟活動。
(3)法的調整對象是擴展閱讀:
經濟法調整對象,構成的基本原則,必須同時具備以下三要素:
(1)普遍性
(2)法律性
(3)經濟法特性
其兩大基本原則是適當干預原則和合理競爭原則。它們反映了經濟法調整對象的特殊性,體現了國家對社會經濟生活進行干預的本質要求;
同時科學地概括了經濟法具體規則的內在連結和精神,較好地實現了經濟法中價值與具體規則的匯合和融通。
4. 法律調整的對象和方法是什麼意思
一、法律調整的對象是:社會關系。
二、法律調整的方法:
法律調整的方法,指對社會關系施加法律影響的方法、方式、類型的總和。
1、積極義務的調整方式,指法律要求人們承擔作出積極行為的義務的調整方法。
2、允許的調整方式,指法律賦予人們行為或不行為的義務的調整方法。
3、禁止的調整方式,指要求人們承擔不為一定行為的義務的調整方法,
5. 法的調整對象與作用是什麼
法的調整對象就是該法所調整的范圍,即法的適用范圍!法的作用又稱法的功能,泛指法對個人以及社會發生影響的體現!根據行為的不同主體,法的規范作用可分為指引、評價、教育、預測和強制五種作用。
6. 民法的調整對象的是
不屬於民法的調整對象的是B
民法調整對象是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
法律關系主體「地位」不平等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一般不屬於民法的調整對象。
如,國家(稅務機關)對納稅人征稅屬於財產關系,但不由民法調整,而由稅收征管法規(屬於經濟法部門)調整,再例如,行政政機關對行政相對人的行政獎勵,行政賠償(包括國家賠償)、補償,罰款、沒收財產等行政處罰均蘊含財產關系,但由行政法等調整。
本題中,工商行政主體與李某簽訂買賣合同並非履行行政管理職能,而是作為市場主體充當民事權利義務人,而稅務機關征稅則是履行稅收征管的行政職能,屬於行政行為。
(6)法的調整對象是擴展閱讀:
人身關系,是人們在社會生活中形成的具有人身屬性、與主體的人身不可分離的、不是以經濟利益而是以特定精神利益為內容的社會關系。
(一)主體的地位平等
民法所調整的人身關系的主體地位是平等的,主體相互間沒有管理和被管理、命令和被命令、領導和被領導的關系,任何一方都不能支配另一方,而應平等相待,互不幹涉。凡是主體地位不平等、相互間一方可支配另一方的人身關系,不由民法調整。
(二)與民事權力的享受和行使有關
人身關系,有的與民事權利的享受與行使有關;有的與政治權利的享受與行使有關,而與民事權利的享受和行使無關。民法只調整前者而不調整後者。
例如,基於自然人的身體、健康、姓名、名譽而發生的人身關系,與自然人享受和行使民事權利有關,屬於民法調整的人身關系;而基於選民身分或者基於某一黨團成員身分而發生的人身關系,與民事權利的享受與行使無關,則不屬於民法的調整對象。
(三)與主體的人身不可分離並不具有經濟內容
所謂人身,是指主體的自身。因此,人身關系是基於體現自身屬性的價格和身份而發生的社會關系,與主體的人身是不可分離的。這類社會關系不具有經濟內容而是以特定的精神利益為內容的。當然,這並不是說民法所調整的人身關系無任何內容。
有的人身關系與財產關系無直接的聯系,卻是主體存在的條件,是主體取得財產利益的前提,如自然人的生命健康關系;有的人身關系是與財產關系有直接聯系的,如基於自然人的發明、發現而發生的人身關系
7. 法的調整對象
嗯,對每個人的兩個人在一塊的感情,如果是真心在一塊的時候,這樣是會受到法律保護的可以在一塊領證了。
8. 經濟法的調整對象是()
經濟法的調整對象包括四個方面的社會關系:國民經濟管理關系、經濟協作關回系、市場經濟主體在答內部經濟管理中產生的經濟關系以及涉外經濟關系。
國民經濟管理關系,是指各級國家機關之間,國家機關與經濟組織、公民之間在國民經濟管理活動中產生的經濟關系;
經濟協作關系,是指法人、其他經濟組織以及其他公民相互之間在經濟往來中產生的、由國家調控的經濟關系;
市場經濟主體在內部經濟管理中產生的經濟關系,是指企業、其他經濟組織在內部經濟管理中產生的經濟關系;
涉外經濟關系,包括涉外經濟管理關系和涉外經濟協作關系。
9. 什麼是法律調整的對象
法律調整的對象是社會關系參加者的意志行為,社會關系只有表現為通過人們的專意志而形成的思屬想關系時,才能成為法律調整的對象。因此,生產關系以及不依人的意志而形成的物質關系,法律不能調整。生產關系只有在其表現為具體的財產關系、勞動關系和買賣關系時,才能納入法律調整的領域。
對象特點
(1)自然科學研究的對象,可以被法律確認為一定的法律事實,但自然過程不能是法律調整的對象;
(2)法律調整的是通過人的意識和意志發生的,不依人的意志為轉移的關系;
(3)法律調整的是具體的社會關系;
(4)法律調整的是客觀上要求法律調整的關系;
(5)法律只調整統治階級認為重要的社會關系,並且是不運用國家權力就不能保證的那種社會關系。
10. 婚姻家庭法的調整對象是什麼
婚姻家庭法的調整對象可概括為婚姻家庭關系。對此,應從兩個方面來具體把握。
1.從調整對象的范圍來看,婚姻家庭法既調整婚姻關系,又調整家庭關系;既包括婚姻家庭關系發生、變更和終止的動態運行的全過程,又包括由該動態運行所形成的主體之間的權利和義務。婚姻關系因結婚而成立,又因一方死亡或離婚而終止。所以,關於結婚的條件和程序、夫妻間的權利和義務,關於離婚的處理原則、程序、條件以及離婚後有關子女撫養、財產分割和生活困難幫助問題等,都屬於婚姻關系范圍。所謂「家庭關系」是以父母子女關系為核心的血親關系及姻親關系的總和。血親關系,包括自然血親關系和擬制血親關系,即親生父母子女關系和養父母子女關系。家庭關系是基於結婚、出生、法律擬制等原因而發生,又因離婚、家庭成員死亡、擬制血親關系解除等原因而消滅。因此,關於確認家庭成員之間的親屬身份,規定家庭成員之間的權利義務及其產生、變更和終止等方面的事項,均屬於家庭關系的范圍,由婚姻家庭法調整。
2.從婚姻家庭法調整對象的性質來看,既有婚姻家庭方面的人身關系,又有婚姻家庭方面的財產關系。其中人身關系占居主導地位,財產關系以人身關系為先決條件,居於從屬依附地位。所以婚姻家庭法在性質上應認定為身份法而非財產法;它所調整的對象是基於婚姻家庭而產生的人身關系以及與此相聯系的財產關系。婚姻家庭中的人身關系,是存在於具有特定的親屬身份的主體之間,本身並無直接財產內容的一種社會關系。婚姻家庭中的財產關系,是以人身關系為前提,直接體現一定經濟內容或者以一定的財產為媒介所形成的社會關系,在法律意義上即為財產性質的權利義務關系。這種財產關系是人身關系所引起的法律後果,隨人身關系的產生而產生,亦隨人身關系的變更、消滅而變更、消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