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法是社會客觀

法是社會客觀

發布時間: 2020-12-19 05:42:24

⑴ 為什麼說社會規律是客觀的

①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是對社會存在的反映。隨著我國經濟社版會的發展和改革的不斷深入權,立法工作面臨不少需要研究解決的新情況、新問題,需要適時修改法立法。
②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有反作用。先進的社會意識可以正確預見社會發展的方向和趨勢,對社會發展起積極推動作用。與時俱進修訂立法法修正案,從源頭上夯實依法治國的立法基礎,有利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進程。
③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是人類基本矛盾之一。修訂立法法修正案,調整上層建築,符合上層建築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的基本規律,推動社會發展。
④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改革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動力。修訂立法法修正案有利於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有利於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

⑵ 如何處理好法律公正和客觀公正的關系

(《法理學
——
法哲學及其方法》
238
頁,華夏版,
1987
年)羅爾斯也認為:

正義的
主要問題是社會的基本結構,
或更准確地說,
是社會主要制度分配基本權利和義務,
決定由
社會合作產生的利益之劃分方式。

(《正義論》
5
頁,社科
88
年版)盡管法律可能拋開公
平,
但公平卻總是以自己的標准來衡量人間的一切,
其中也包括法律制度。
從這個意義上說,
盡管法律本身不是公正問題,
而是建立某種秩序的問題,
而公正也不是法律問題,
而是按照
何種原則建立秩序的問題,但法律和公正卻成了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

法律作為制度對權威性和穩定性的內在需求決定了公平和正義本身不僅僅是建立法律
制度的手段和評判法律制度的標准,它也是法律秩序所追求的目的。

首先,
對於特定的客觀歷史條件來講,必然有特定的,由經濟規律所決定的,
並為歷史
的人所普遍接受的分配方式,即所謂

公平

的分配方式。因此,一方面,特定法律制度由於
是建立在特定社會客觀物質條件上的上層建築,
它必然反映這種公平觀;
另一方面由於社會
的人是所有制度的主體和對象,
因此,
追求建立穩固的法律制度就必然追求把歷史的人的公
平觀充分吸收到制度中去,
力求法律制度符合公平觀,
否則,
法律制度不可避免地會受到社
會意識形態不斷的挑戰而逐漸失去穩定性和權威性。

其次,
人類歷史的進步也使公平的觀念取得了社會制度的意義,
而法律制度逐漸喪失了

定分止爭

的原初意義。現代社會,人們要求

平等不僅是表面的,不在國家的領域中實行,
它還應當是實際的,還應當在社會的、經濟的領域中實行。
」「
平等的觀念
」「
已經成為國民牢
固的成見。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
448
頁,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亞里士多德
認為,

法律所事,在保持群益,或納至佳及領袖公民於道德,故用公平一字之時,輒有為
群治造福或保持福源之義。

法律制度成為

為群治造福

的手段,在這個意義上,公平進而
逐漸成為了法律的目的和核心價值。(《倫理學》第五章商務
1933
年版,轉引自《西方法
律思想史資料選編》北京大學版
1982

432
頁))

總之,
公平是在廣泛的社會規范領域內起作用的一種意識形態,
而法律在很大程度上是
一種社會資源和產品的分配製度。
公平觀念與法律制度正是在建立社會分配製度的問題上發
生了緊密的聯系,
從一定意義上說,
二者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
建立穩定法律制度必須以
公平為標准和手段。
而隨著社會的進步,
社會公平逐漸成為建立法律制度的追求目標和社會
理想狀態。

二、公平與法律關系的復雜性

盡管公平和法律聯系十分密切,但二者同樣存在矛盾與沖突,關系十分復雜。

首先,
由於公平觀念具有普遍性,
其在倫理道德等其他社會規范中同樣有著重要的支配
力,
這一特點往往使法律在公平面前陷入形式正義的泥潭。
合乎法律要求的

公平

狀態往往
卻不能符合道德領域的公平規范,
從而不可避免地影響法律的權威性和穩定性。
亞里士多德
認為,

不公正者常不合法,而不合法者不盡為不公正也。

他提出:
「——
是否君子誣蔑小
人,抑系小人欺罔君子,犯姦淫罪者為君子或為小人,都無區別。法律視個人平等,但就事
論事,唯問其孰為作奸者,孰為受害者,孰為不公之原動,孰為其事之犧牲而已。

(《倫
理學》第三章,轉引自《西方法律思想史資料選編》北京大學版
1982

432
頁)
H.H.
焦奇
姆解釋說,
「——
例如,如果小偷是一位紳士而受害者是一位乞丐
——
城邦里的下等階層的
成員之一,
這種等級的差異與法律無關
——

法律關心的一切就是眼前這兩人,
一個獲得了
不公正的利益,
而另一人受到了公正損失。
因此,
這里存在
——
一種必須平等化的不平等。

(轉引自波斯納《法理學問題》,
395
頁,政法大學
1994
年版)

一般地講,
法律是按照公正的原則制定並按照公正的原則實施的,
但法律制度本身不是
倫理或者道德,
在對待社會問題時,
往往會採取與倫理道德不同的態度,
二者必然存在這樣
那樣的沖突。
這些沖突往往會使法律在執行的過程中或僅僅作為制度時得不到公平的正面評
價,從而使法律成為形式正義的代名詞。

其次,
公平觀念又是具體的。
按照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
作為社會意識的公平和平等觀
念必然隨著客觀歷史的發展而不斷變動,
隨著階級地位的不同而迥然不同。
盡管法律也必然
隨社會的發展而發展,但相比而言,一方面,法律顯然具有更高的穩定性,另一方面,法律
是作為統一的形態存在的。因此,在公平意識往往表現為特定社會中存在先進的和落後的、
統治階級和被統治階級的等多重形態的同時,
法律往往顯得跟不上時代,
不能滿足人的要求。
公平觀念往往在具體的社會矛盾與利益沖突中顯示它的價值判斷作用,
其要求對立雙方得到
公平對待的內涵往往隨時間、
地點、
場合和人物的不同而不同。
而法律作為全社會一體遵行
的規范,
又主要是從普遍的場合,
以同一或近似同一的方式發揮作用的,
法律施行的結果不
可能同時符合多重標准,
因而也往往顯得不公正。
法律的統一尺度和公平的多重尺度顯然存
在內在矛盾。
康德指出,

問一位法學家什麼是公正,
也像問一位邏輯學家什麼是真理一樣,
同樣使他感到不好回答,他的回答可能是這樣:他極力避免在他的回答中重復公正是什麼,
而指出一個國家在某個時期的法律的真實情況,
但不解答所提出的普遍性問題。
在特定情況
下說明什麼是公正,
這是很容易的,
就象指出在一定地方和一定時間的法律是怎樣定的或者
可能怎樣定的一樣。但是,決定法律的執行是否公正,這就非常困難了。
——」
(《公正的
哲學原理》,轉引自《西方法律思想史資料選編》
398
頁,北京大學版
1982
年)

另外,
法律作為社會制度,
其價值追求是多樣的。
法律不僅僅追求公平,
還要滿足秩序、
效率、安全、簡明扼要等規范的內在需求。
(見徐國棟,
民法基本原則解釋》第四章第二
節,政法大學
1996
年版)公平和效率、安全和簡明之間存在的矛盾必然反映在公平和法律
的關繫上。
奧斯丁舉例說,
一個窮人從富裕的鄰居家偷走了少許財產,
這樣看起來並沒有什
么,是無害的或確實有益的。但設想一下,如果偷盜是普遍的,那全國將會怎樣?(《法理
學大綱》第二講,轉引自《西方法律思想史資料選編》
513
頁,北京大學版
1982
年))從
公平觀看來,上述行為無關緊要,但從安全和秩序的角度出發,法律顯然不能視而不見。另
外,
象公平與效率的矛盾也是十分明顯的。
波斯納對平均主義的分配正義觀和崩潰性徵稅的
關系以及價格下降導致社會供給減少的關系有很有說服力的論述。
(《法理學問題》
第四部
分,政法大學,
1994
年版)法律盡管追求公平,但公平僅僅是法律的價值追求之一,事事
以公平的標准去衡量法律,必然使法律無所措其手足。

總之,
由於公平主要作為社會觀念存在,
具有具體性、
多變和在更廣泛的社會規范領域
內起作用等特點,
而法律則主要是作為制度而存在,
具有穩定性、
統一性和多重價值追求等
特點,二者之間的矛盾與沖突是客觀存在的。

三、結論

公平和法律之間的聯系與矛盾決定了如下幾個原則。

首先,
法制原則。
人類社會客觀上的基本需求秩序首先是要有安全、
可預測性和穩定性,
所以,由於法律制度本身具有強制性、穩定性、規范性的特點,能夠最有效地保證安全,維
持秩序的實際效果,法律制度或類似於法律制度的某種社會分配方式就是人類社會所必須
的。一個社會只有保證了穩定,保證了人的生命、財產安全,才能談得上其他。公平盡管可
能是一個社會的核心價值,
或者是一個社會、
一個集團所追求的理想價值觀,
但公平觀念不
能上升到首要價值觀的地位。
也就是說,
一個可能不公平的法律制度一般說來是比沒有法律
制度還是要優越。我們應該從無法無天的

文革

動亂中汲取深刻的歷史教訓。

第二,
民主原則。
正是由於法律制度的極端重要性,
保證法律制度的穩定性和權威性必
然是極端重要的問題。
又由於公正和法律的權威性、
穩定性之間密不可分的聯系,
保證法律
制度穩定性和權威性必須把公正作為標准和尺度,在這個問題上,民主是法律的最好助手

⑶ 為什麼說英法空想社會主義沒有正確認識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

英法空想社會主義家嗯,對社會主義國家的認識呢不夠深入,他們沒有正確的認識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嗯,他們認為嗯,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基本沒有區別,把共產主義和社會主義混為一談,所以他們是空想社會主義家

⑷ 在研究社會科學分析方法客觀性的問題上,實證主義與解釋主義有何異同

解釋主義(Interpretivism)是人類在科學研究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一種哲學觀點,主要常見於人文社會科學(Social science)。解釋主義的哲學根基來源於唯心論(Idealism)。它主張人類對世界的體驗並非是對外界物質世界的被動感知與接受,而是主動的認識與解釋。
解釋主義的存在論(Ontology)基礎是視現實世界為人類對於不同行為與狀況的解釋的產物,亦即現實世界的真相是由人的思想主觀構建出來而不是客觀且唯一的。比如:對生物物種的分類,對社會經濟體系類型的劃分等等。
解釋主義的認識論(Epistemology)主張對於復雜世界的認知是通過研究生活在這個世界中的人群的經驗以及觀點而實現的,研究者應該深入現實生活去領會並且通過科學化的手段及語言去解釋並重建這些概念與含義。比如:互動式面談,參與式觀察等研究手段。
解釋主義中的不少觀點起源於德國,前身為社會科學學術流派闡釋學(Hermeneutics) 以及現象學(Phenomenology)。作為傳統實證主義(Positivism)的批評者,解釋主義反對將自然科學中的中立式觀測(Neutral observations),通用法則(Universal laws)應用於社會科學研究。同時解釋主義的支持者,即解釋主義者(Interpretivist)為現實世界中具體事物的含義是由社會人的思想構建形成的,因而允許多種對世界的不同認識同時平等存在(Schwandt ,1994),這一觀點在自然科學(Natural science)的實證主義哲學觀中是不可接受的。

實證主義(positivism)是強調感覺經驗、排斥形而上學傳統的西方哲學派別。又稱實證哲學。它產生時間於19世紀30~40年代的法國和英國,由法國哲學家、社會學始祖A.孔德等提出。1830年開始陸續出版的孔德的6卷本《實證哲學教程》是實證主義形成的標志。以孔德為代表的實證主義稱為老實證主義,20世紀盛極一時的邏輯實證主義稱為新實證主義。

實證主義的基本特徵:將哲學的任務歸結為現象研究,以現象論觀點為出發點,拒絕通過理性把握感覺材料,認為通過對現象的歸納就可以得到科學定律。它把處理哲學與科學的關系作為其理論的中心問題,並力圖將哲學溶解於科學之中。
實證主義的影響:實證主義不僅對哲學而且對整個社會科學均發生了深刻影響,孔德所創立的實證主義社會學,在其後的一個半世紀是西方社會學的主流。
實證主義是一種哲學思想。思
廣義而言,任何種類的哲學體系,只要囿於經驗材料、拒絕排斥先驗或形而上學的思辨,都為實證主義。
狹義而言,實證主義則指法國哲學家孔德(Auguste Comte)的哲學。這條目內主要介紹狹義的實證主義。
孔德生長的時代,正是一個宣揚理性主義及科學思想發端的時代,在「科學萬能」思想的沖擊下,人們對形而上學產生懷疑,逐漸以注重經驗的科學方法觀察、研究事物,探求事實的本原和變化的現象。

中心論點
實證主義又稱實證論,其中心論點是:事實必須是透過觀察或感覺經驗,去認識每個人身處的客觀環境和外在事物。實證論者認為,雖然每個人接受的教育不同,但他們用來驗證感覺經驗的原則,並無太大差異。實證主義的目的,在希望建立知識的客觀性。
孔德認為人類非生而知道萬事萬物,必須經由學習過程,從不同的情境中獲得知識。透過直接或間接的感覺、推知或體認經驗,並且在學習過程中進一步推論還沒有經驗過的知識。超越經驗或不是經驗可以觀察到的知識,不是真的知識。
實證主義反對神秘玄想,主張以科學方法建立經驗性的知識。

⑸ 10.根據馬克思主義法學的基本觀點,下列表述哪一項是正確的A.法在本質上是社會成員公共意志的體現

B
A錯,法在本質上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
C錯,法是由社會物質生活條件所決定的
D錯,受規律的影響,這個很明顯

⑹ 人類社會發展客觀要求公司行為必須合乎的規范是A道德B法律C經濟D文化

當然是B,不合法如何運作?

勞動法的客觀社會條件是什麼

我國《勞動法》調整的社會關系是勞動關系以及與勞動關系有密切聯系的內其他關系。
首先容:勞動關系是指人們在社會勞動過程中彼此之間發生的關系,勞動法調整的勞動關系是指在實現社會勞動過程中,勞動者與所在單位之間的社會關系。根據《勞動法》第2條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適用本法。國家機關、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和與之建立勞動合同關系的勞動者,依照本法執行。」,可以知道《勞動法》調整的勞動關系的范圍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與其勞動者之間的勞動關系;國家機關、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和與之建立勞動合同關系的勞動者之間的勞動關系。

其次:與勞動關系有密切聯系的其他關系也是勞動法的調整對象,主要包括:管理勞動力方面的關系;社會保險方面的關系;處理勞動爭議所發生的某些關系;工會組織與單位行政之間的關系;有關國家機關對執行勞動法進行監督檢查而發生的關系。

⑻ 法是客觀見之於主觀的東西嗎為什麼 難道不是主觀見之於客觀的東西嗎哪位大佬回答下謝謝。

馬克思主義法律理論分析社會的特點在於:認為法律是社會的組成部分,也是內社會關容系的反應;社會關系的核心是經濟關系,經濟關系的中心是生產關系;生產關系是由生產力決定的,而生產力則是不斷發變化的;生產力的不斷發展最終導致包括法律在內的整個社會的發展變化。這就提供了一個將法律置於物質能動的社會發展過程加以考查的唯物史觀的分析框架。按照這種觀點,立法者不是在創造法律,而只是在表述法律,試講社會生活中客觀存在的包括生產關系、階級關系、親屬關系等在內的各種社會冠以以及相應的社會規范、社會需要上升為國家的法律,並運用國家權威予以保護。

⑼ 破壞公共秩序和公共安全,會受到我國( )或( )處罰 寫法律名稱 ( )是現代社會經濟生活的客觀要求

治安管理處罰法;刑法;民法通則、合同法;協商一致;等價有償;誠實信用;合法;……

⑽ 社會學在何種程度上保持客觀性

社會學的客觀性,包含著下列四層含義。
(一)研究者的立場、觀點、態度必須保持公平公正。應盡力做到馬克斯·韋伯提出的社會學家的「價值中立」(value neutralit)。社會學研究者在研究工作中,是社會的良心,他的研究態度決定著研究方法、結論是否科學、有理。在提出問題、作出假設、測試假設、得出結論等一系列研究工作中,社會學家都應嚴格遵循客觀性的規則。在這一規則指導下,社會學家才能正確地去挑選樣本,進行精確的觀察,公正地控制研究進程,科學地理解數據並提煉出理論,從而將研究者的個人偏見降到最低限度。……
(二)確保研究對象和內容的真實性。社會學以人類及其行為和社會組織、社會結構與功能及其演變為研究對象,研究內容涉及日常生活、經濟活動、階級階層、文化傳媒、教育、衛生、犯罪與越軌等諸多領域。這一研究對象和內容的客觀實在性決定了社會學作為一門社會科學,必定具有客觀性的特徵。社會學家在開展研究工作時,應該按照行為、事實的原真面貌去觀察調研,而不能戴有色眼鏡憑個人好惡去取捨,更不能為論證一己之見而歪曲研究對象的真相。社會系統由方方面面的分系統構成,人事關系紛芸復雜。社會學家面對社會這一龐然大物時,切忌盲人摸象、刻舟求劍,這也是保障社會學研究的客觀性的 又一題中之義。
(三)社會學研究方法的客觀性。自從1839年孔德創立社會學以來,經過170年的發展,社會學形成了自身的研究方法體系。這一體系由方法論、基本研究方式、具體方法技術三個層次構成。「方法論」由哲學基礎、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組成。「基本研究方法」則形成了調查研究、實驗研究、文獻研究、實地研究四大類。「具體方法技術」有問卷法、訪問法、觀察法、量表法、抽樣方法、測量方法、統計分析方法、定性資料分析方法、計算機應用技術等豐富多彩的種類。在這些研究方式方法中,最能體現社會學客觀性的是實證研究和定量分析。……
(四)社會學研究結論的科學性。科學家關於宇宙有二個假設,一是自然是有規律可循的;二是自然事件是由其他事件引起的。相信自然是有規律可循的,就是堅信自然是由可以預見的規律性來控制的。科學家相信,在這一基礎上,我們有可能解釋過去,預測未來。這就是一切皆有「自然法則」。社會學是一門科學,因此,與其他科學一樣,也假設人類社會存在著「自然法則」。人類和人類社會及其活動都有規律可循這一規律性是可以通過研究被發現、被認識並得到理解、進行預期。
以上供參考。

熱點內容
2016新婚姻法財產分配 發布:2024-11-14 12:29:09 瀏覽:968
民法典國歌 發布:2024-11-14 12:23:19 瀏覽:915
家禽養殖場規章制度 發布:2024-11-14 12:17:12 瀏覽:449
現行公司法合同法等法律不足 發布:2024-11-14 12:07:15 瀏覽:240
安全生產法律責任的形式中民事責任 發布:2024-11-14 12:05:27 瀏覽:26
論述我國行政法的基本原則 發布:2024-11-14 11:53:14 瀏覽:799
康平司法局 發布:2024-11-14 11:33:12 瀏覽:415
如何用行政法解決強拆問題 發布:2024-11-14 11:33:01 瀏覽:113
吉大的法律碩士就業率 發布:2024-11-14 09:58:07 瀏覽:144
民法典閩南網 發布:2024-11-14 08:46:38 瀏覽: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