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合同法信任

合同法信任

發布時間: 2020-12-19 05:58:35

❶ 公司股東要承擔哪些責任

注冊公司股東責任
1、遵守公司章程。
2、按期繳納所認繳的出資。
3、對公司專債務負有限責屬任;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對於公司的債務只以其出資額為限負有間接責任,即股東不必以自己個人的財產對公司債務承擔責任。
4、出資填補義務;在以下情況下,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承擔出資填補的義務:在公司設立時,如果某股東不是以貨幣出資,而是以實物、工業產權、非專利技術、土地使用權出資的,進行評估作價後如其實際價額顯著低於公司章程中評定的價額,則應當由交付該出資的股東補交差額,其他股東應對其承擔連帶責任。
5、追加出資義務;追加出資,就是股東除了按照各自認繳額出資以外,股東會還可以作出決議,要求股東超過其出資金額再次繳款。追加出資義務在公司章程中屬於任意記載事項,即《公司法》並不列舉其內容,但一經記載,就應發生效。
6、在公司核准登記後,不得擅自抽回出資。
7、對公司及其他股東誠實信任。
8、其他依法應當履行的義務。

❷ 沒有合同現在老闆賴賬我可以以他用騙取別人信任故意賴賬起訴他嗎

當事人以對方「騙取信任」為理由進行起訴,未免有些牽強。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規定, 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❸ 已備案未交房的房子可以賣嗎

已備案未交房的房子是可以賣的,是可以由他們出面轉備案的,,如果買家是按揭,不能辦得下來,以後再買房算2套房。根據《合同法》的有關規定,經合同一方當事人同意,合同中另一方當事人可將自己在合同中的全部權利義務轉讓給第三方。在這里,一方當事人是指房地產開發商。據此,只要房地產開發商同意原買受人轉讓房屋,本人能夠與原買受人就房屋買賣事項達成一致,且開發商願意為自己的轉讓事項到有關主管部門辦理登記變更手續,房屋買賣就可以完成。

(3)合同法信任擴展閱讀:

備案就無法改名。如果在產證下來之前更改名字,是必須要在開發商遞交材料之前就申請更改的,而且如果之前開發商沒有跟您承諾可以更名的話您也是沒有辦法操作的。

備案前,根據《合同法》第七十七條規定:「當事人協商一致,可以變更合同。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變更合同應當辦理批准、登記等手續的,依照其規定。」因此只要和開發商協商一致,購房合同是可以變更。

購房合同不備案是有一定風險的,還是建議購房者辦理備案。實行購房合同備案制度,可以對開發商進行有效的制約。它不僅能促使開發商加快建房,按章辦理產權證,也可使購房者更加放心,很好地規避了一房二主為消費者帶來的諸多隱患。

❹ 辭職報告怎麼寫簡單點而又大方得體

辭職報告寫作思路:

1、報告第一行正中寫上辭職報告

2、第二行寫出接收報告的單位組織或領導人姓名

3、正文先提出報告的請辭內容,再寫出報告的具體理由,再寫出提出報告的決心和個人要求,結尾寫上表示敬意的話,落款寫上辭職人姓名和提出申請的日期。

正文

尊敬的領導:

您好!

首先感謝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閱讀我的辭職信。

自我去年進入公司之後,由於領導對我的關心、指導和信任,使我有了這樣的工作平台機會,獲得了很多機遇和挑戰。經過這段時間在公司的工作,我在各方面學到了很多知識,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對此我深表感激。

由於自身存在很多尚不完善的地方,想通過繼續學習來進一步加強自己的能力。為了不因為我個人原因而影響公司的工作,決定在2019年6月9日辭去目前的工作。我知道這個過程會給公司帶來一定程度上的不便,對此我深表歉意。

我會盡快完成工作交接,以減少因我的離職而給公司帶來的不便。為了盡量減少對現有工作造成的影響,在此期間,如果有同事對我以前的工作有任何疑問,我將及時做出答復。

非常感謝領導在這段時間里對我的教導和照顧。在凱悅公司的這段經歷於我而言非常珍貴。將來無論什麼時候,我都會為自己曾經是凱悅公司的一員感到榮幸。我確信這段工作經歷將是我整個職業生涯發展中相當重要的一部分。

祝公司領導和所有同事身體健康、工作順利!祝凱悅公司的業績蒸蒸日上!並再次對我的離職給公司帶來的不便表示歉意,同時我也希望公司能夠理解我的實際情況,對我的申請予以考慮並批准。

此致

敬禮!

辭職人:

日期

❺ 求法律相關的論文5000--8000

我的原創
論意思自治與信賴利益保護

【摘要】: 我國1986年《民法通則》關於合同違約責任的規定如下: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而按照西方法律經濟分析法學派的觀點,主張如果違約方在賠償了對方可預期的利益損失以後,仍舊有盈餘或者仍然收益,那麼就應該違約。另有觀點認為,不適宜將繼續履行合同作為違約責任的救濟方式。我國的規定旨在保護合同相對人的信賴利益,而經濟分析法學派的中心思想在於謀取利益,即為了獲得更有益於自己的益處,可以基於自身意志不履行合同而不受法律責難。本文就主要通過對這兩種觀念的比較分析來探討意思自治對於合同履行以及信賴利益保護的影響意義。

關鍵字:意思自治 信賴利益 合同變更

一、意思自治的探究
1、意思自治的內容
意思自治是指民事主體可以依照自己的意思表示形成私法上的權利義務關系。包括權利義務關系的確立、變更、終止。它與平等原則、公平原則、誠實信用原則、公序良俗原則一起貫穿整個民法體系。《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85條:合同是當事人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關系的協議。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2條:合同是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婚姻、收養、監護等有關身份關系的協議,適用其他法律的規定。這些法條都體現了意思自治的原則。
國家原則上不直接干預,只有在當事人之間發生糾紛不能協商解決的時候,國家才出面干預,一般有司法機關或者仲裁機關作出裁判。真諦是尊重民事主體的自由選擇,集中體現在合同的契約自由。
2、意思自治的歷史發展
可以說從羅馬法中就可以看到意思自治的淵源,比如說關於市民社會的學說就是他的基礎。明確提出者是法國法學家查理杜莫林。意思自治原則在《法國民法典》中得到充分的體現,已經成為合同法最重要的基本原則,不僅僅局限於契約法的范疇。與個人本位、權利至上等思想共同成為自有資本主義時期私法制度的理論支柱和基石。
3、經濟分析法學派對違約責任的看法
從私法的角度來說,意思自治就是私法自治,體現在我們合同法中可以理解為,基於自身真實意思設立、變更、終止合同,不受他人干預、脅迫。在不違反法律的情況下,私法主體自願達成的協議優先於私法而適用。要是具體地說,可以分為締約自由、履約自由、內容自治、形式自治和違約補救自治。這就涉及到我在摘要中提到的經濟分析法學派的觀點,該學派的代表人物波拿馬法官有這么一句話,他在一次審判中說:「即使違約是故意的,也未必應該受到責罰,承諾人可能發現他的承諾對第三方更有價值。如果是這樣的話,只要他賠償合同對方的實際損失,那麼就應該允許他打破原先的承諾就是對社會效益的促進。」
這是與當時的社會潮流緊密相關的,資本主義的迅猛發展基於謀求利益最大化,如果為了遵守合同的履行,得到較少利益卻失去更大利益是不符合市場經濟的本質的。
而實際履行是否應該作為違約責任的一種救濟方式又有著不同的看法,我國民法通則是持肯定態度的,而重視「人和」的一些西方法學家則持相反的意見,他們認為,強迫違約方繼續履行他不願意繼續履行的合同,既不經濟也不現實。因為這樣出現第二次違約的可能性會很大,那麼相伴而來的就是再度訴訟,這樣會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市場經濟發展,因為時間就是金錢,資本流轉的速度決定著利益的收獲。究其根本還是限制了違約人的意思自由。我國法院通常會讓敗訴的違約人在極不情願的情況下繼續與對方合作,有了上一次的不愉快經歷,雙方之間有了相當大的隔閡,合同履行的前景很不容樂觀。我國的立場是在於保護相對人的信賴利益,所以有如此規定。因為有些合同不是僅僅通過金錢賠償就可以使守約方獲得預期利益的,例如租賃合同和運輸合同等等。
二、信賴利益的探究
1、 信賴利益的定義
信賴利益指一方基於對另一方將與其訂約的合理信賴所產生的利益。我們訂立合同都有著自己預期的利益目標,履行合同的意義也在於讓這個目標實現,從而將利益變為現實可以取得的。如果違反了合同,沒有履行或者是不適當履行,這個預期利益就受到了損害。守約方就可以基於所受到的損失向違約方要求賠償。另外締約過失責任也是基於這個信賴利益得出的,其中一個構成要件就是,「該違反法定附隨義務或先合同義務的行為給對方造成了信賴利益的損失。如果沒有損失,就不會存在賠償問題,而所謂信賴利益損失,指相對人因信賴合同會有效成立卻由於合同最終不成立或無效而受到的利益損失,這種信賴利益必須是基於合理的信賴而產生的利益,即在締約階段因為一方的行為已使另一方足以相信合同能成立或生效。若從客觀的事實中不能對合同的成立或生效產生信賴,即使已經支付了大量費用,這是因為締約人自身判斷失誤造成的,不能視為信賴利益的損失。」
2、贈與合同典型
按照英美法原理,無對價的合同依照信賴利益也可以強制執行,信賴利益可以使欠缺對價的贈與合同變為有執行力的合同,受到法院的強制力保護。前提是受許諾人對於贈與的許諾賦予了信賴,並且實施了信賴行為。我國《合同法》第186條規定的限制贈與人撤銷贈與合同的情形包括具有救災扶貧性質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或者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第188條規定,上述贈與合同贈與人不交付贈與的財產的,受贈人可以要求交付。這個規定是類似於英美法的相關理論的。立法本意在於保護受贈人的信賴利益不受到損失。
但是《合同法.》186條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這個立法的出發點又站在了保護贈與人意思自治的角度上。但是可以撤銷的前提在於允諾相對人沒有因此受到損害。例如受損人為了接受贈與人贈與的財產而辭去了自己的工作。可以說贈與合同的相關規定正是立法技術對於保護信賴利益和意思自由尋找平衡點所做出的努力,很典型。
3、案例分析
舉一個比較直觀的真實案例,從這個案例出發更有利於我們理解信賴利益的地位。原告李某發現自己的丈夫與妹妹李小某有染,氣得生病住院。李小某答應賠償自己姐姐8萬元精神損失費。當時雙方簽訂了相關協議。只是李小某履行了其中的5000元就反悔了。李某氣憤之下將妹妹告上法庭。李小某同時提起反訴,法院將之駁回。有觀點說被告與原告前夫發生婚外情,違反倫理道德,應該接受的是道德輿論譴責,因此承諾補償原告精神損失的行為由於尚未納入我國目前的調整范圍,屬於自然之債,不具有法律強制執行力保護的性質,如果被告不願意履行,原告也不能把她怎麼樣,這是得不到法律支持的。我覺得持這種觀點的人是不是忽略了信賴利益的問題。在這個案子里,假如說這個姐姐接受妹妹8萬元精神損失費沒有附加任何條件,包括協議離婚,做姐姐的選擇接受賠償由此得到精神上的安慰,既可以說是保全了丈夫和妹妹的臉面,也為了大家好說好散,實際上是基於對她妹妹承諾的信賴,可以說是個不錯的發展趨勢。但是做妹妹的沒有按照自己的承諾作出相應的行為,這種違約行為反而加重了對她的打擊,如果允許這種違約行為的發生,甚至承認其合法性,是很不公平的。法院最後的判決也在於保護原告的信賴利益。可見信賴利益是當代民法體系中值得重視的一個要點。
三、如何尋求信賴利益和意思自治的平衡點
從上文的觀點綜合分析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民法立法技術中存在著保護信賴利益和意思自治的矛盾沖突。特別在《合同法》中更能得到體現。
意思自治是合同法的立法基點,也作為一個基本原則貫穿整個民法體系,民法當然要對之進行深度保護了。可以這么說意思自治就是合同法的靈魂所在。保護意思自治有利於促進合同法甚至整個民法的迅猛發展。現實意義在於,我國目前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為了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如果能更好的允許意思自由,契約自由,減少政府的干預力度,必然能積極調動市場經營主體的積極性,那麼繁榮市場的同時必然極大豐富了這方面的理論學說,這個未來可以說是比較光明的。市場繁榮的同時,也增大了市場混亂的可能性,眾所周知,市場經濟具有滯後性、自發性、盲目性。一味追求自由,沒有政府規制也是不行的,絕對自由化的市場經濟勢必帶來可預料的壞結局。20世紀30年代經濟大蕭條就是很好的證明。另外一個難題就是,如果允許經濟分析法學派主張那樣,為了追求更大的利益而拒絕履行已經生效的合同,市場主體會變得缺乏信任感與安全感,也不利於市場經濟的長遠發展。所以依我看來,在推動意思自由的同時,適當保持政府的指導作用,前文所述政府減少干預是指一些不必要的橫加干預,對於企業登記,上市交易等可以適當放寬限制,降低門檻。再來看信賴利益的保護,從《合同法》186條等可以看出,意思自治保護的前提在於不侵犯相對人的信賴利益,那麼為我們是否就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保護意思自由的前提在於不違反法律相關規定,不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益以及其他人的合法權益,不違背公序良俗,遵循誠實信用原則。這樣的意思自由才是沒有瑕疵的。
最後,我覺得將來的立法應該提高對意思自治的保護,只要不違背損害他人信賴利益的最低限度即可。例如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對違約責任的承擔做出不同規定,對於那些可以通過金錢賠償的形式彌補守約方損失的合同,遵照經濟分析法學派的理論。而且雙方當事人可以通過協商適當增加賠償的額度,此時的賠償真正意義則變成了一種利益的分享,反而對雙方都有利。對於必須通過合同履行才能實現預期利益的合同,仍舊可以按照原來的規定,可以通過繼續履行合同的方式來解決。

參考文獻:《民法通則》、《法科生學習應試法規》、《北大法律實踐前沿研究》

❻ 在合同法領域:擔保債權是不是債具不具有人身性我說的是人保(基於信任而作的擔保)

人保指保證人向債權人保證債務人履行債務,債務人不履行債務的,按照約定由保證人履行或者承擔連帶責任;保證人履行債務後,有權向債務人追償。故而可知,人保具有人身性質。

熱點內容
2016新婚姻法財產分配 發布:2024-11-14 12:29:09 瀏覽:968
民法典國歌 發布:2024-11-14 12:23:19 瀏覽:915
家禽養殖場規章制度 發布:2024-11-14 12:17:12 瀏覽:449
現行公司法合同法等法律不足 發布:2024-11-14 12:07:15 瀏覽:240
安全生產法律責任的形式中民事責任 發布:2024-11-14 12:05:27 瀏覽:26
論述我國行政法的基本原則 發布:2024-11-14 11:53:14 瀏覽:799
康平司法局 發布:2024-11-14 11:33:12 瀏覽:415
如何用行政法解決強拆問題 發布:2024-11-14 11:33:01 瀏覽:113
吉大的法律碩士就業率 發布:2024-11-14 09:58:07 瀏覽:144
民法典閩南網 發布:2024-11-14 08:46:38 瀏覽: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