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合同法汽車

合同法汽車

發布時間: 2020-12-19 08:41:14

① 又是一個合同法問題

1、有效,沒有無效事由。
2、損失由賣方承擔,因為交付前的風險由賣方承擔。版
3、不能,因為賣方不權是經營汽車的。
4、不可以,因為卡車有小的毛病沒有導致合同目的不能實現。
5、不能,違約金和定金罰則不同時適用。
6、可以,賠償包括積極損失和消極損失。
7、可以,不違反法律規定的約定有效。

② 汽車車輛維修合同在《合同法》中屬於什麼范疇

您好,屬於承攬合同糾紛中的修理合同糾紛。根據2011年2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版修改〈民事案件案由權規定〉的決定》中關於合同糾紛的案由規定: 第99條 承攬合同糾紛

(1)加工合同糾紛

(2)定作合同糾紛

(3)修理合同糾紛

(4)復制合同糾紛

(5)測試合同糾紛

(6)檢驗合同糾紛

(7)鐵路機車、車輛建造合同糾紛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③ 關於合同法的提問

二手車流通管理辦法 第二十三條 下列車輛禁止經銷、買賣、拍賣和經紀版:
(一)已報廢權或者達到國家強制報廢標準的車輛;
(二)在抵押期間或者未經海關批准交易的海關監管車輛;
(三)在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行政執法部門依法查封、扣押期間的車輛;
(四)通過盜竊、搶劫、詐騙等違法犯罪手段獲得的車輛;
(五)發動機號碼、車輛識別代號或者車架號碼與登記號碼不相符,或者有鑿改跡象的車輛;
(六)走私、非法拼(組)裝的車輛;
(七)不具有第二十二條所列證明、憑證的車輛;
(八)在本行政轄區以外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注冊登記的車輛;
(九)國家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經營的車輛。
二手車交易市場經營者和二手車經營主體發現車輛具有(四)、(五)、(六)情形之一的,應當及時報告公安機關、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等執法機關。
對交易違法車輛的,二手車交易市場經營者和二手車經營主體應當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和其他相應的法律責任
因此法院的判決是正確的。

④ 汽車維修合同在合同法中屬於什麼范疇

勞動法

⑤ 汽車掛靠合同有沒有法律效力

汽車掛來靠合同沒有法律效力。自
所謂車輛掛靠,是指個人出資購買車輛而掛靠在某客貨運輸企業,並以該企業名義進行客貨運輸經營。其實質是一種特殊的服務合同,即具有合法運輸經營權的企業法人給沒有取得合法經營權的個體運輸戶提供合法經營的身份和一定的管理服務,並收取一定費用。
我國《合同法》第52條規定: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合同無效。那麼,車輛掛靠經營既然違背了上述《道路運輸條例》第34條關於「車輛營運證不得轉讓、出租」的強制性規定, 屬於無效合同。

⑥ 汽車合同法違約賠償

你的合同一定會有,違約責任和賠償辦法,你可以參看合同。
如果沒有有回關內容,那麼答該合同就不是一份完備的合同,可能有無法律
效力這樣的危險,這也是簽合同前的常識。lz可以在網上搜搜合同生效的法律要件!~~~~

⑦ 關於汽車的法律問題

購車需注意的八個法律問題:
【問題一:合同條文不完整】
現實中,部分購車合同簡單到只有幾條條款,甚至是僅以購車交接單代替合同的簡易合同,除了客戶信息外,關於車型、交車時間等只是片言只語,既不說清責任,也沒有約定違約責任的條款,更加缺少諸如質量、交付及驗收方式、保險、上牌及修理、更換、退貨、爭議解決方式等一系列重要條款,完全不符合《合同法》第十二條規定的基本法律條文要求。
【問題二:合同約定減輕經營者責任】
如某些購車合同約定:「買方在接到賣方提車通知後七日內須與賣方辦理交接手續,逾期不辦,其預付款作為違約金沒收,並且賣方有權將該車另行銷售。」又如,「本協議生效後,如因廠家原因導致甲方無法按時交付車輛的,則乙方有權選擇解除合同,雙方互不承擔任何違約責任。」
上述條款中,經營者首先免除了自身違約責任,同時也將應當由經營者承擔的經營風險轉嫁到消費者身上,明顯是加重消費者責任。更何況的是,預付款不同於定金,經營者通過格式條款約定逾期交接沒收預付款,沒有法律根據。
【問題三:新車約定「只修不賠」不合理】
「只修不賠」,是汽車銷售行業內一種比較典型的免除自己責任、加重消費者義務的不公平約定,完全不符合《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十一條、二十四條及《合同法》、《民法通則》相關規定。
【問題四:車價隨意定,增加消費者風險】
據了解,很多購車合同規定:「若遇生產廠家調整產品配置及價格,則按提車時的新的配置和價格執行」;或規定:「在提車時如遇相關國家政策調整(如高消費稅)或因匯率變化,影響交付價格時,甲方調整銷售價格額度以當時廠方指導價格調整額度為准」等。
此類條款對於汽車價格的變化作出了所謂「特別約定」,使消費者的購車價格處於不明確的狀態。當汽車價格行情上漲時,經營者以廠家調整價格為由隨意漲價;當汽車價格行情下跌時,經營者則要求按原價銷售。但實際上是消費者承擔了政府調稅、廠家調價的風險,明顯違反了《合同法》第五條、第三十九條規定,也排除了消費者依法變更或解除合同的權利。
【問題五:故意混淆定金、訂金和預付款性質】
不少合同規定:「經銷商按照有關規定收取訂單人的預訂金。在經銷商確認收到預訂金後,此訂單合同開始生效。訂單合同生效後,因訂單人原因要求變更或取消訂單時,經銷商不予接受,預定金不予退還」。
此類條款中同時出現「預訂金」和「預定金」字眼,當消費者違約時,將「訂金」轉化為「定金」,而經銷商違法則不負有賠償責任。這違背了「定金罰則」,不符合《擔保法》規定,雙方所承擔的責任也不對等,明顯有失公平。
【問題六:提貨時驗收無異議後不得以任何理由拒收】
不少合同規定:「消費者應於提貨當日對所購車輛仔細驗收,有異議當場指出,經甲方確認後做出處理,乙方不得以任何理由拒收」。
事實上,消費者根本都難以當場發現車輛存在的問題。此類條款排除了消費者在「三包」期內發現產品質量有問題時,要求銷售者修理、更換或退貨的應有合法權利。
【問題七:合同最終解釋權歸經營企業】
不少購車合同約定:「賣方對本合同條款的具體內容有最終解釋權。」根據《合同法》第四十一條規定:「對格式條款的理解發生爭議的,應當按通常理解予以解釋。對格式條款有兩種以上解釋的,應當作出不利於提供格式條款一方的解釋。格式條款和非格式條款不一致的,應當採用非格式條款。」
據此規定,當對廠家指定的格式條款發生爭議時,「最終解釋權歸廠家」,就會做出有利於廠家的解釋,有可能對消費者合法權益造成損害。這顯然是違背上述法律規定的。
【問題八:合同內容表述有歧義】
不少汽車合同條款語義表述不清晰、存在多種解釋,或者用語不夠規范、詳盡、具體,不能給消費者在理解合同條款上帶來相對穩定的預期。合同約定不明,或同一份合同中出現多重標的物質量標准,合同履行地點、期限表述不明確,具體條款內容表述存在歧義等,勢必給合同履行造成困難,也為日後可能引發的爭議留下很大的隱患。

⑧ 關於汽車退一賠三和合同法的一個問題,希望有熱心的律師朋友和懂得這方面的回答一下,謝謝!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55條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專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屬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⑨ 合同法案例 求解

答案:(1)原、被告之間的汽車買賣合同有效。雖然原告行為超出了其經營范圍,但並不為法律、行政法規所禁止,應為合法有效。
(2)雙方關於定金的約定,其中6萬元部分是有效的,餘下1萬元部分無效。因為定金超出合同總價款的20%的部分無效。
(3)汽車貿易公司的代理行為有效。五金交電公司是可以直接訂立汽車買賣合同的,但該公司誤以為自己無經營汽車業務權,故委託汽車貿易公司作為代理人買賣汽車。該委託代理是合法有效的,不能因為被代理人無經營汽車業務權而據此認定代理行為違法
(4)被告應雙倍返還定金12萬元。本案中原告已經交付了定金,而被告遲延履行違約在先,後又隱瞞真實情況,現在汽車嚴重損壞,不能履行合同,故應承擔雙倍返還定金的責任。值得注意的是,此時雙倍返還數額應為12萬元,而非14萬元。
(5)被告不應退還金定利息。
(6)不予支持。因為既然原告已經主張合同無效,就不應再主張請求雙方承擔定金罰則這一違約責任。
解析:本題主要考察兩大知識點:合同效力與定金罰則。《合同法》頒行之前,我國立法及理論界多認為,法人的行為能力即表現為其核準的經營范圍,超出該經營范圍的經營行為即被視為超出法人民事行為能力的行為,應為無效。但《合同法》所確立的越權行為規則,採取了與此相反的立法精神。第50條規定:「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法定代表人、負責人超越許可權訂立的合同,除相對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超越經營范圍的,該代錶行為有效。」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以下簡稱《合同法解釋》)第10條則更明確地規定:「當事人超越經營范圍訂立合同,人民法院不因此認定合同無效。但違反國家限制經營、特許經營以及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經營規定的除外。」由此明確了超越經營范圍一般不是造成合同無效。我們講一般情況下是因為,如果合同的一方違反的是限制經營、特許經營和禁止經營的,還是會造成合同無效的。我們知道一般而言經營買賣汽車的業務不屬於這三類范圍。所以,我們可以得出原告和被告的合同是有效的結論。這一問題的正確回答是我們回答以下問題的前提。
定金屬於合同的金錢擔保,我國擔保法的第八十九條規定,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向對方給付定金作為債權的擔保。債務人履行債務後,定金應當抵作價款或者收回。給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的債務的,無權要求返還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的債務的,應當雙倍返還定金。本案的原告和被告約定了定金,並且實際交付了定金。根據擔保法的第九十條 定金應當以書面形式約定。當事人在定金合同中應當約定交付定金的期限。定金合同從實際交付定金之日起生效。可見,原告和被告的定金合同依法生效了。但是,問題在於《擔保法》第91條規定:「定金的數額由當事人約定,但不得超過主合同標的額的20%。」那麼,如果一個定金超過了主合同標的額的20%,其效力如何呢?是整個定金條款統歸於無效,還是超過20%的部分無效呢?《擔保法解釋》第121條對此給予了明確回答。第121條規定:「當事人約定的定金數額超過主合同標的額20%的,超過的部分,人民法院不予支持。」本案中主合同的標的額是30萬元,20%的限額應為6萬元,故7萬元定金中有1萬元不應予以支持。關於定金罰則問題較為簡單,即擔保法的89條的規定,收受定金違約的,無權要求返還。接受定金的一方違約要雙倍返還,而不包括利息。換言之,雙倍返還定金的,是不再返還定金利息的,這也是定金與預付款的一大區別所在。
最後,我國合同法上的定金,只有一定的擔保作用,但其主要是作為一種違約責任形式而存在的,而違約責任的適用是以合同的合法有效存在為前提的。現原告既然已經主張合同無效,再去要求對方承擔定金罰則責任,是自相矛盾的行為,故不予支持。

⑩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汽車買賣未辦理過戶手續買賣合同是否有效的司法解釋

《買賣合同司法解釋》第10條規定了機動車等特殊動產多重買賣優先保護順序的解釋規則。第(一)項規則是,先受領交付的買受人優先,其法律根據是物權法第23條,買受人因受領交付已經取得機動車所有權;第(二)項規則是,均未受領交付情形,先辦理所有權過戶登記的買受人優先,其法律根據是物權法第24條的反對解釋,辦理所有權登記的可以對抗善意第三人;第(三)項規則是,均未交付、均未辦理過戶登記情形,合同成立在先的買受人優先,法律根據是合同法第110條;第(四)項規則是,交付給買受人之一後,又登記過戶給別的買受人的情形,受領交付的買受人優先。現在的問題是,質疑第(四)項規則,是否與物權法第24條關於登記對抗原則向沖突?
請特別注意第(四)項規則的適用條件是:「出賣人將標的物交付給買受人之一,又為其他買受人辦理所有權移轉登記」。例如,張三把汽車出賣給李四並交付,按照物權法第23條的規定,交付發生所有權變更,買受人李四依法得到了汽車的所有權,同時出賣人張三已經喪失了所有權。已經不享有汽車所有權的張三,再簽訂第二個合同,將自己沒有所有權的汽車出賣給王五,構成合同法第51條規定的無權處分他人財產的合同,權利人李四當然不可能予以追認,因此第二個買賣合同無效。這種情形,買受人王五不構成善意,因為是買賣二手車,按照社會生活經驗,一定要先看汽車,看上哪輛車買哪輛車,而不是僅憑出賣人有車證就購買。按照物權法第106條善意取得的規定,購買動產情形的「善意」是「信賴佔有」。買受人王五簽訂合同時出賣人並未佔有那輛汽車,當然談不到「信賴佔有」。因此,買受人王五不可能依據善意取得制度,取得汽車所有權。當然應當保護因受領交付已經取得汽車所有權的買受人李四。可見,此項解釋規則的法律根據,是物權法第23條、合同法第51條,再加上物權法第106條。應當肯定,《買賣合同司法解釋》第10條第(四)項規則,是正確的。

熱點內容
考研刑法包括 發布:2024-09-22 07:34:34 瀏覽:858
遼寧大學法學系 發布:2024-09-22 07:18:35 瀏覽:47
睢寧律師事務所電話 發布:2024-09-22 06:34:08 瀏覽:818
掃描公章沒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4-09-22 05:26:06 瀏覽:280
自衛法規 發布:2024-09-22 05:17:39 瀏覽:636
深圳市人民政府法律顧問工作規則 發布:2024-09-22 05:06:24 瀏覽:851
社會與法頻道122全國交通安全日 發布:2024-09-22 04:46:24 瀏覽:110
中國法院排名 發布:2024-09-22 04:44:19 瀏覽:370
人民法院楊麗玉 發布:2024-09-22 04:21:29 瀏覽:818
新邵律師 發布:2024-09-22 04:07:10 瀏覽: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