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法司法解釋二24條
你好抄 目前,沒有出台任何文件廢止此條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24條規定:「債權人就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主張權利的,應當按夫妻共同債務處理。但夫妻一方能夠證明債權人與債務人明確約定為個人債務,或者能夠證明屬於婚姻法第十九條第三款規定情形的除外。」不少法官和律師據此認為,只要夫妻另一方不能證明存在兩種除外情形,即使是夫妻一方的個人債務,對外也應按照夫妻共同債務處理。
Ⅱ 借款人跑了怎麼辦
申請法院強制執行後,如果找不到被執行人內,法院可以向被執行人送達容執行通知書,如被執行人下落不明或者找不到者,法院可以公告送達執行通知。逾期被申請執行人仍不履行法院判決,法院可以依法查封、扣押、凍結、處分被執行人的財產;如果無財產可供執行的,也可以由法院採取限制高消費、加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等執行措施,以促使被執行人自覺早日履行生效法律文書。如果在法院採取了上述措施後,仍無法執行的,則可由法院裁定中止執行,等以後發現了被執行人或被執行人的財產後,可隨時再恢復執行。《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六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裁定中止執行:(一)申請人表示可以延期執行的;(二)案外人對執行標的提出確有理由的異議的;(三)作為一方當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繼承人繼承權利或者承擔義務的;(四)作為一方當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尚未確定權利義務承受人的;(五)人民法院認為應當中止執行的其他情形。中止的情形消失後,恢復執行。
Ⅲ 婚姻法第四十二條的司法解釋
婚姻法第四十二條規定:離婚時,如一方生活困難,另一方應從其住房等個人財產專中給予適當幫助。具體辦法由雙方屬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二十七條規定:婚姻法第四十二條所稱"一方生活困難",是指依靠個人財產和離婚時分得的財產無法維持當地基本生活水平。 一方離婚後沒有住處的,屬於生活困難。 離婚時,一方以個人財產中的住房對生活困難者進行幫助的形式,可以是房屋的居住權或者房屋的所有權。
Ⅳ 婚姻法司法解釋2第24條被廢止了嗎
第二十四條 債權人就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主張權利的,應當按夫妻共同債務處理。但夫妻一方能夠證明債權人與債務人明確約定為個人債務,或者能夠證明屬於婚姻法第十九條第三款規定情形的除外。
沒有廢止。
Ⅳ 最高院"關於'撤銷婚姻法司法解釋第24條的建議'的答復",怎麼看
如你所言,社會上對婚姻法司法解釋(二)第24條有不同的認識,也有不少司法界人士提出了修改該條司法解釋的建議。但你來信中只提出該條司法解釋「有悖於我國《婚姻法》的立法宗旨……為司法權力尋租利益提供了可能。」卻並無對該條司法解釋的具體批評和修改意見。雖然引用了不少業內人士的文章標題,卻無法從中看到你本人的見解。現針對你的建議答復如下:
現行法律、司法解釋對於夫妻共同債務問題的規定如下:
我國《婚姻法》第四十一條規定:「離婚時,原為夫妻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應當共同償還。共同財產不足以清償的,或財產歸各自所有的,由雙方協議清償;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四條規定:「債權人就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主張權利的,應當按夫妻共同債務處理。但夫妻一方能夠證明債權人與債務人明確約定為個人債務,或者能夠證明屬於婚姻法第十九條第三款規定情形的除外。」
《婚姻法》第十九條第三款規定:「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第三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財產清償。」
從上述條文中可以解讀出的含義有,第三人如果不知道該約定呢?是否就得以夫妻共同財產清償?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胡康生主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釋義》一書中的相關解釋是:「在第三人與夫妻一方發生債權債務關系時,如果第三人知道其夫妻財產已經約定歸各自所有的,就以其一方的財產清償;第三人不知道該約定的,該約定對第三人不生效力,夫妻一方對第三人所負的債務,按照在夫妻共同財產制下的清償原則進行償還。關於第三人如何知道該約定,既可以是夫妻一方或雙方告知,也可以為第三人曾經是夫妻財產約定時的見證人或知情人。如何判斷第三人是否知道該約定,夫妻一方或雙方負有舉證責任,夫妻應當證明發生債權債務關系時,第三人確已知道該約定。本款中的『夫或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是指夫妻一方以自己的名義與第三人之間產生的債務,至於是為夫妻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還是個人債務,在所不問,即無論是為子女教育所負債務,或個人從事經營所負的債務,還是擅自資助個人親友所負的債務,都適用本款的規定。」由此可知,婚姻法司法解釋二第二十四條是符合婚姻法立法精神的。
Ⅵ 最高院以民一庭答復對抗婚姻法第二十四條及司法解釋怎麼辦
我國《婚姻法》第四十一條規定:「離婚時,原為夫妻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應當共同償還。共同財產不足以清償的,或財產歸各自所有的,由雙方協議清償;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四條規定:「債權人就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主張權利的,應當按夫妻共同債務處理。但夫妻一方能夠證明債權人與債務人明確約定為個人債務,或者能夠證明屬於婚姻法第十九條第三款規定情形的除外。」
《婚姻法》第十九條第三款規定:「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第三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財產清償。」
從上述條文中可以解讀出的含義有,第三人如果不知道該約定呢?是否就得以夫妻共同財產清償?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胡康生主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釋義》一書中的相關解釋是:「在第三人與夫妻一方發生債權債務關系時,如果第三人知道其夫妻財產已經約定歸各自所有的,就以其一方的財產清償;第三人不知道該約定的,該約定對第三人不生效力,夫妻一方對第三人所負的債務,按照在夫妻共同財產制下的清償原則進行償還。關於第三人如何知道該約定,既可以是夫妻一方或雙方告知,也可以為第三人曾經是夫妻財產約定時的見證人或知情人。如何判斷第三人是否知道該約定,夫妻一方或雙方負有舉證責任,夫妻應當證明發生債權債務關系時,第三人確已知道該約定。本款中的『夫或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是指夫妻一方以自己的名義與第三人之間產生的債務,至於是為夫妻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還是個人債務,在所不問,即無論是為子女教育所負債務,或個人從事經營所負的債務,還是擅自資助個人親友所負的債務,都適用本款的規定。」由此可知,婚姻法司法解釋二第二十四條是符合婚姻法立法精神的。
目前,現行司法解釋有關夫妻共同債務的認定和判決遵循的原則沒有問題。我國婚姻法規定的夫妻財產制是以婚後所得共同制為普遍原則。現實中多數中國家庭實行的也是婚後所得共同制。實行約定財產制的夫妻較少。既然結婚後夫妻的收入是共同的,那麼為共同生活所負債務也就應當共同償還。償還的辦法是首先用夫妻共同財產償還,共同財產不足清償的,或財產歸各自所有,離婚時,由雙方協議清償;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這是我國婚姻法第四十一條的基本內容。如果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有債權人持夫妻中一方以個人名義所借債務的憑證,要求這對夫妻還債,除非債務人認可是個人債務並有能力用其個人財產償還,否則,就要用夫妻共同財產償還。債務人的配偶抗辯該債務不屬於夫妻共同債務成功的意義在於,如果其有婚前個人財產,則不以個人財產還債,如果其離婚,則不必繼續還債。如果該債務被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則夫妻對債務的清償要負連帶責任,且不僅僅以夫妻共同財產為限,離婚、債務人死亡,均不能成為免除其原配偶連帶清償責任的法定事由。
關於舉證責任分配,一方面對於夫妻來說,如果一方在外舉債不告知其配偶,而所借款項又未用於家庭共同生活,此種情況下要求債務人的配偶舉證證明其不知道該債務的存在是不合理的,因為這等於是要求其證明一種主觀狀態。如果將債務人向其配偶告知舉債情況視為一種行為,則沒有告知就是沒有行為,要求對於不存在的行為證「無」,在邏輯上是講不通的。因此,債務人的配偶只能設法證明債務人所借款項沒有用於其家庭共同生活。提供這種證據對於債務人的配偶來說也是有一定難度的,但並非不可能,實踐中不乏成功的例子。相對於舉證責任分配給債務人的配偶來說,分配給債權人則更不合理。
我們認為,婚姻法第四十一條和婚姻法司法解釋二第二十四條都是處理夫妻債務的法律依據,但兩者規制的法律關系不同。在涉及夫妻債務的內部法律關系時,應按照婚姻法第四十一條的規定進行認定,即在夫妻離婚時,由債務人舉證證明所借債務是否基於夫妻雙方合意或者是否用於夫妻共同生活,如舉證不足,配偶一方不承擔償還責任。在涉及夫妻債務的外部法律關系時,應按婚姻法司法解釋二第二十四條之規定進行認定。同時,在司法解釋二第二十四條「但書」的兩種情形外,如配偶一方舉證證明所借債務非用於夫妻共同生活的,配偶一方不承擔償還責任。
有關夫妻共同債務的問題,法學理論界的觀點不盡一致,司法實踐中也仍然存在不少問題。2014年,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針對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的請示,作出過函復,基本內容是:在不涉及他人的離婚案件中,由以個人名義舉債的配偶一方負責舉證證明所借債務用於夫妻共同生活,如證據不足,則其配偶一方不承擔償還責任。在債權人以夫妻一方為被告起訴的債務糾紛案件中,對於案涉債務是否屬於夫妻共同債務,應當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四條規定認定。如果舉債人的配偶舉證證明所借債務並非用於夫妻共同生活,則其不承擔償還責任。
需要特別強調的是,夫妻共同債務應當通過審判程序來認定,不能由執行程序認定。如果夫妻共同債務可以通過執行程序來認定,沒有參加訴訟的配偶一方就失去了利用一審、二審和審判監督程序維護自己合法權益的機會,這顯然是不公平的。
夫妻一方舉債的情形在現實生活中非常復雜,實踐中不僅存在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舉債給其配偶造成損害的情況,也存在夫妻合謀以離婚為手段,將共同財產分配給一方,將債務分給另一方,藉以達到逃避債務、損害債權人利益目的的情形。最高人民法院將積極配合全國人大和有關部門做好相關問題的立法調研工作。待條件成熟時,我們將就夫妻共同債務問題制定新的司法解釋,為更好地保護婚姻案件中各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提供依據。同時,在下一階段工作中,最高人民法院將認真對待並積極吸收採納社會各界提出的合理建議和意見,深入探索審判實踐中加強婦女兒童權益保護的有效途徑和方法;通過家事審判改革試點工作的推進,加大對下審判指導力度;通過指導性案例的集中發布,明晰夫妻共同債務認定標准,統一司法裁判尺度;通過加大對虛假訴訟的制裁打擊力度,依法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切實維護好未成年人、婦女和老年人的合法權益。
Ⅶ 如何在現行法律框架下婚姻法司法解釋2第24條應用
補充規定並未解決「婚姻法解釋24條」所存爭議
2017-03-02 10:46來源:光明網-時評頻道
2017-03-02 10:46:08來源:光明網-時評頻道作者:責任編輯:賀梓秋
作者:蔣月廈門大學法學院教授、中國法學會婚姻家庭法學研究會副會長
最高人民法院於2月28日發布《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的補充規定》,同時下發《關於依法妥善審理涉及夫妻債務案件有關問題的通知》,要求各級法院適用。這個消息瞬間被刷屏,也說明許多人關心人民法院如何裁判夫妻共同債務問題。《補充規定》專門為「適用婚姻法解釋二」第二十四條「出生」,補充增加了兩款,分別規定對於虛假的債務、因賭博吸毒等違法犯罪活動所負債務,第三人主張債權的,不予支持。
《通知》強調保障債務人及其配偶或原配偶、未成年子女的生存權,指明交易安全保護不得損害涉及債務相關人員的生存權。這是具有針對性和指導意義的。不過,新增的兩款規定,並無新意。在《補充規定》發布之前,只要能夠證明債務是虛假的,或者債務人把借款用於非法活動,對於這兩類債務或者債權,人民法院從來就是不給予保護的。出了新規,內容卻只是法律專業常識,最多隻能說是給第二十四條的規定打了個「補丁」,沒有抓准第二十四條引起廣泛爭議的關鍵。
第二十四條規定「債權人就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主張權利的,應當按夫妻共同債務處理」;但夫妻一方能夠證明債權人與債務人明確約定為個人債務,或者能夠證明夫妻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財產歸各自所有,夫妻一方借債時,第三人知道該約定的情形除外。其最大問題是僅關注了債務產生的時間,卻忽視了借款目的和借款用途,以致於只要債權人證明其債權發生在債務人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幾乎都能被推定為夫妻共同債務。
第二十四條堵住了債務人夫妻串通逃債之路,卻產生了新的漏洞,債務人的配偶或原配偶可能被拖進巨額債務的深井。在有的基層法院,凡涉及夫妻一方名義借款的案件,90%以上都被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此《補充規定》對於引導公眾明了虛假債務、違法犯罪所負債務不受司法保護,也有作用。
夫妻債務爭議的關鍵之一:借款目的和所借款用途的認定
《婚姻法》第四十一條規定,「離婚時,原為夫妻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應當共同償還。共同財產不足清償的,或財產歸各自所有的,由雙方協議清償;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只有為了或者用於「夫妻共同生活」的借款,才應當納入夫妻共同債務,由雙方清償。夫妻共同生活是丈夫和妻子分別或者共同滿足雙方共同的或者各自的合理需求的活動,兼及撫育和照顧子女的合理需要。然而,第二十四條直接推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發生的債務為夫妻共同債務,不要求法院查明借款是否用於夫妻共同生活。這是第二十四條受到質疑、批評的原因之一。
《婚姻法》規定了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生產、經營的收益歸夫妻共同所有,但是,沒有規定因投資、經營產生的債務由夫妻共同承擔。生產、經營活動類型多種多樣,這些商業活動的財務風險取決於其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組織形式。唯有以自然人身份投資或經營,所產生的財務風險才應由個人承擔。婚姻是生活共同體,按法律規定,夫妻之間平等,重大事務依法應當平等協商達成一致;未經協商或者協商不成時,夫妻一方單獨實施重大行為是不符合法律要求的。如果夫妻一方向外借債,另一方卻不知情、不同意或者未共享利益,然而,裁判規則非要求另一方承擔連帶責任,難免有不公平之嫌。
夫妻債務爭議的關鍵之二:舉證責任的分配
適用第二十四條時,否認夫妻共同債務的配偶一方要承擔借款沒有用於夫妻共同生活的證明責任;證明不成功的,要承擔連帶責任。這種舉證責任分配欠合理。對借款不知情或不曾分享利益的配偶該方如何能獲得相應證據?合理的舉證責任方案,應是要求舉債方證明借款用途;必要時,可以要求配偶另一方分擔適當的舉證責任。
在婚姻中,夫妻依法都是獨立的個人,他們既有共同利益,又有獨立的個人利益。絕大多數人都遵循法律要求的和社會主流道德倡導的婚姻觀念,實施合理合法的婚姻行為,但是,定也有少數人的婚姻觀念不正確、不合理,其實施的某些婚姻行為超越法律和主流社會道德的底線。法律和裁判規則既不能讓夫妻串通逃債的行為得逞,又不能讓夫妻一方惡意舉債行為有可趁之機。若債務規則具有被人惡意利用而賺錢的可能,那麼,不能不說這規則值得商榷。
解決夫妻債務紛爭的基本路徑,是對夫妻一方單獨以個人名義舉債行為實行分類歸責。夫妻一方對另一方與第三人之間發生的債務承擔連帶責任,只能限於日常家事范圍內或者滿足家庭生活需要;超出家庭日常生活必要的或者明顯過分的開支,不應發生配偶另一方的連帶責任。德國、瑞士、日本的民法典相關條款均如此規定的。
法國是另一種立法例,規定除了家庭日常開支和子女教育費用支出所負債務為夫妻共同債務外,在共同財產制實行期間產生的其他債務,視情況,也歸入共同債務或者應給予補償。實際上,「其他債務」,是指與配偶一方自有商業營業資產的運作有關的債務、從事非薪金職業而應繳納的職業稅、共同財產的財產稅、信貸租賃合同產生的租金、夫妻一方從事休閑娛樂活動產生的債務。特別要注意到,法國民法還明文規定,夫妻任何一方各自保證或者借貸所生債務,不構成夫妻共同債務,由保證人或借貸人用其自有財產與個人收入承擔義務;只有當保證或借貸是得到另一方配偶明示同意的,才形成夫妻共同債務,而且即便如此,明示同意的配偶也不以其個人自有財產對該債務承擔義務。
比較看來,我國最高人民法院「適用婚姻法解釋二」第二十四條對債務人配偶及其家庭的責任要求是最高的,對借貸人最寬容,對債權人最善意。因此,平衡債權人利益與保護債務人利益特別是債務人配偶及其未成年子女利益,尚有待於全面地、更深入地、客觀研究。期待認定或者排除夫妻共同債務的規則,能夠更加合理、公平。(蔣月)
Ⅷ 請問杜萬華專員,婚姻法司法解釋(二)24條,一個一條你不清楚的隱瞞債務怎麼共償還,還完再來呢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內二十四條的內容容:
(2003年12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299次會議通過,根據2017年2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710次會議《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的補充規定》修正)
債權人就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主張權利的,應當按夫妻共同債務處理。但夫妻一方能夠證明債權人與債務人明確約定為個人債務,或者能夠證明屬於婚姻法第十九條第三款規定情形的除外。
夫妻一方與第三人串通,虛構債務,第三人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夫妻一方在從事賭博、吸毒等違法犯罪活動中所負債務,第三人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Ⅸ 最高法對婚姻法司法解釋第24條作出補充規定體現出哪些進步
沒有提現進步,越描越黑,相關的法律規定早就有了。
把以往的規定,又翻出來,老生常談了一下,強調了一下而已。
債務需要夫妻共同簽字才是真正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