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合同法納稅

合同法納稅

發布時間: 2020-12-17 03:03:39

㈠ 合同價款不含稅違法嗎

只要是合同雙方協議後決定的價款不含稅並不違法,只是合同要講明雙方的稅收有誰承擔而已。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六十一條 合同約定不明的補救

合同生效後,當事人就質量、價款或者報酬、履行地點等內容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可以協議補充;不能達成補充協議的,按照合同有關條款或者交易習慣確定。

第六十二條 合同約定不明時的履行

當事人就有關合同內容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適用下列規定:

(一)質量要求不明確的,按照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履行;沒有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按照通常標准或者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標准履行。

(二)價款或者報酬不明確的,按照訂立合同時履行地的市場價格履行;依法應當執行政府定價或者政府指導價的,按照規定履行。

(三)履行地點不明確,給付貨幣的,在接受貨幣一方所在地履行;交付不動產的,在不動產所在地履行;其他標的,在履行義務一方所在地履行。

(四)履行期限不明確的,債務人可以隨時履行,債權人也可以隨時要求履行,但應當給對方必要的准備時間。

(五)履行方式不明確的,按照有利於實現合同目的的方式履行。

(六)履行費用的負擔不明確的,由履行義務一方負擔。

第六十三條 交付期限與價格執行

執行政府定價或者政府指導價的,在合同約定的交付期限內政府價格調整時,按照交付時的價格計價。逾期交付標的物的,遇價格上漲時,按照原價格執行。

價格下降時,按照新價格執行。逾期提取標的物或者逾期付款的,遇價格上漲時,按照新價格執行;價格下降時,按照原價格執行。

(1)合同法納稅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二十五條 合同成立時間

承諾生效時合同成立。

第二十六條 承諾的生效

承諾通知到達要約人時生效。承諾不需要通知的,根據交易習慣或者要約的要求作出承諾的行為時生效。 採用數據電文形式訂立合同的,承諾到達的時間適用本法第十六條第二款的規定。

第二十七條 承諾的撤回

承諾可以撤回。撤回承諾的通知應當在承諾通知到達要約人之前或者與承諾通知同時到達要約人。

第二十八條 新要約

受要約人超過承諾期限發出承諾的,除要約人及時通知受要約人該承諾有效的以外,為新要約。

第二十九條 遲到的承諾

受要約人在承諾期限內發出承諾,按照通常情形能夠及時到達要約人,但因其他原因承諾到達要約人時超過承諾期限的,除要約人及時通知受要約人因承諾超過期限不接受該承諾的以外,該承諾有效。

第三十條 承諾的變更

承諾的內容應當與要約的內容一致。受要約人對要約的內容作出實質性變更的,為新要約。有關合同標的、數量、質量、價款或者報酬、履行期限、履行地點和方式、違約責任和解決爭議方法等的變更,是對要約內容的實質性變更。

第三十一條 承諾的內容

承諾對要約的內容作出非實質性變更的,除要約人及時表示反對或者要約表明承諾不得對要約的內容作出任何變更的以外,該承諾有效,合同的內容以承諾的內容為准。

第三十二條 合同成立時間

當事人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時合同成立。

第三十三條 確認書與合同成立

當事人採用信件、數據電文等形式訂立合同的,可以在合同成立之前要求簽訂確認書。簽訂確認書時合同成立。

第三十四條 合同成立地點

承諾生效的地點為合同成立的地點。 採用數據電文形式訂立合同的,收件人的主營業地為合同成立的地點;沒有主營業地的,其經常居住地為合同成立的地點。當事人另有約定的,按照其約定。

第三十五條 書面合同成立地點

當事人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的地點為合同成立的地點。

第三十六條 書面合同與合同成立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採用書面形式訂立合同,當事人未採用書面形式但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的,該合同成立。

第三十七條 合同書與合同成立

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在簽字或者蓋章之前,當事人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的,該合同成立。

第三十八條 依國家計劃訂立合同

國家根據需要下達指令性任務或者國家訂貨任務的,有關法人、其他組織之間應當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權利和義務訂立合同。

第三十九條 格式合同條款定義及使用人義務

採用格式條款訂立合同的,提供格式條款的一方應當遵循公平原則確定當事人之間的權利和義務,並採取合理的方式提請對方注意免除或者限制其責任的條款。

按照對方的要求,對該條款予以說明。 格式條款是當事人為了重復使用而預先擬定,並在訂立合同時未與對方協商的條款。

㈡ 求稅收是一種債的相關文章一篇

一、 問題的提出:研究稅法中情事變更的意義

稅收是一種債的觀點已被越來越多的學者所接受,這為稅法的研究拓寬了視野,也為稅法基本理論帶來創新的契機。據此可以把民法債法中的有關制度引入稅法,從而使稅法理論更加完善,同時也為加強對納稅人的稅法上權利的保障提供理論基礎。有學者已經對稅收中存在誠實信用原則及債務保全等制度進行了論述,有學者已指出我國在完善對轉讓定價規制時應規定情事變更原則,允許特殊情況下的事後調整,尤其是在無形資產的轉讓所得方面。但是還沒有人對稅法中是否存在情事變更作理論上深入的探討。在此,筆者嘗試從國家契約論出發,論證稅法中也存在情事變更,這體現了稅法公平的精神,也是量能課稅原則的要求。本文寫作目的在通過論證稅法中也存在情勢變更制度,以賦予納稅人稅收減免請求權來保護納稅人財產權,彰顯在涉及財產權的保護上,公民與國家處於同等的法律地位,私權保護特別是財產權的保護是現代民主、法治國家的職能,並破除公民—納稅人對「片面國家本位」的迷信和糾正公民對「傳統的國稅優先原則」的理解,引導公民對稅收法律關系最深層次的平等性本質的認識。

二、情事變更——基於公平理念的當事人雙方利益平衡器

情事變更本是一項涉及合同關系的法律制度,其作用在於維持合同雙方當事人的利益平衡。按照通說,情事變更原則起源於12、13世紀注釋法學派著作《優帝法學階梯註解》,其中有「情事不變條款」,假定每一個合同均包含一個具有如下含義的條款:締約時作為合同基礎的客觀情況應繼續存在,一旦這種情況不存在,准予變更或解除合同。我國大陸地區法學界在本世紀九十年代初期開始重視對情事變更的研究,迄今為止關於情事變更的研究成果為數不少。對情事變更的定義也眾說紛紜,有學者把之解釋成為一項法律原則,有的學者則從制度角度來闡述,但絕大多數在基本內容上相互重復。通說認為,情事變更的內容是:在合同成立後至其履行完畢前這段時間內,因不可歸責於雙方當事人的原因而發生情事變更,致使繼續維持該合同之原有效力對受其影響的一方當事人顯失公平,則允許該當事人單方變更或者解除合同。史尚寬先生早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就對情事變更作了深入的研究,現在大陸學者對之研究還沒超出史先生的范圍和深度,情事變更「謂為法律效力發生原因之法律要件(法律行為或其他法律事實)之基礎或環境之情事,因不可歸責於當事人之事由,致有非當時所得預料之變更,而致發生原有效力,顯有悖誠信(顯失公平)時,應認其法律效力有相當變更之規范」。

情事變更被立法確認以來,其適用范圍已超出了合同領域。根據德國法院的判例,情事變更可以有條件適用於侵權、不當得利、無因管理等領域。情事變更甚至還超出私法的范圍把觸角深入國際公法領域,國家與國家之間訂立的條約也可以適用情事變更。雖然我國《合同法》沒有規定情事變更,但情事變更在合同法及其實務中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我國民法理論與司法實踐中通說認為情事變更是合同履行的一項原則,但筆者認為把它認定為一項制度更合適,因為情事變更的基礎是合同履行的過程中發生了當事人不能預見、無法克服的情事。這是一種事物特殊發展情態,這種情態只是合同履行過程中的一個異化環節,不具有普遍性。因而旨在規范這一情事的法律手段在合同履行中就不具有普遍性,所以不能把它認定為合同履行的一項法律原則,把它看作一項制度更合理。

三、情事變更適用於稅法——以國家契約論為論證起點

(一)國家契約論與稅收根據「利益說」

國家契約論起源於17世紀自然法思想,認為國家實際上是自然狀態下的人們按照理性原則形成的社會契約的產物。盧梭認為「要尋找出一種結合的形式,使它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來衛護和保障每個結合者的人身和財富,並且由於這一結合而使得每一個與全體相聯合的個人只不過是在服從其本人,並且仍然像以往一樣自由。」這就是社會契約所要解決的根本問題。政府是根據人民簽訂的契約創立的,政府的權力源於國民;雖然人民在簽訂國家契約時,為了自己和整個社會的利益,將自己一部分自由和權利交由國家和國家首領去行使,但是,人民的意志不曾交出。在人民簽訂的契約遭到破壞時人民有權反抗,有權收回交給國家和首腦的權力,這關系是自由的契約關系。按國家契約論的觀點,國家是人們為了保護自己的生命和各種權利,共同約定訂立契約,將權力交給一些最能保護他們利益的人代管,是被公眾創造出來的保護公眾權益,調解社會糾紛機構。國家權力源於公民權利,以保護公民權利為其終極關懷。法律也是一種契約,是人們自由意志的合意。國家契約說雖然把國家的產生建立在一個不能實證的社會契約上,但它對反抗封建專制,建立民主政府的實踐起了思想啟蒙作用。它破除了國家權力至上主義的迷信,對限制國家權力和保護公民的權利起了巨大的作用。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國家契約理論締造了近代的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也直接催生了近代以來的民主與法治思潮。

把國家契約論運用於稅收領域來解釋稅收的根據,便產生了課稅根據「利益說」。稅收「利益說」始於18世紀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初期,它把稅收看成作為實行征稅的國家給予市民利益的對價。其認為國家的目的在於保護市民的人身和財產,而稅收則是其對價。因此,依「利益說」,所謂稅負乃是個人按照從國家受益的程度而承擔的分配,並與比例稅率相聯系。這一觀點產生於近代合理主義的把全部金錢關系還原為交換關系的思想,正如霍姆斯法官「稅收是文明的對價」這一著名論斷所表述的那樣,它至今在盎格魯•薩克遜系的國家中仍然根深蒂固。該說把國家和個人看成是各自獨立平等的實體,國家給人民提供安全、秩序和福利,人民就應當向國家提供金錢,稅收就是這兩者之間的交換。利益說主張受益者納稅,廢除免稅特權,要求普遍課稅,這與當時要求尊重人權的政治思想和要求自由競爭、自由放任的經濟觀點遙相呼應,對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和地位的穩固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目前適應現代市場經濟的發展,對稅收根據提出了新利益說,這一學說也可以稱為「稅收價格論」,它將稅收視為是人們享受國家(政府)提供的公共產品而支付的價格費用。價格費用本質上也是一種對價。新舊「利益說」都凸顯了在稅收發生層次上作為納稅人與國家之間的一種對等的地位,是一種在憲政層次上的稅收關系,最能體現稅收的本質。通過憲法的原則規定、確認和具體法律的落實、保護,把這種國家給公民利益的對價外化為法律形式,從而實現了法律對稅收關系的調整。按照國家契約論的觀點,法律也是一種契約,是作為主權者的國家與人民的合意產物,是全體人民對全體人民作出的規定,是公意的體現。所以從本質上說稅法也可以認為是作為主權者的國家與人民之間通過自由意志的合意(契約)把國家給予個人利益的對價確定下來的產物。在這里就要破除一個傳統的偏見,其實契約及其理論並不專屬於私法,它們自古以來也是公法的概念和理論。即「契約不僅是私法的法律形態,而且也是公法的法律形態。」日本著名學者美濃布達吉認為:「其實契約的觀念若可解作因當事者雙方的同意而發生其所冀求之法律的效果的行為,則契約決不限於私法領域,在公法領域中也不乏其例。這是經過許多學者論證的正當主張,雖然至今尚有一部分學者否定公法上的契約的觀念,亦不足損其價值於分毫。」契約本質上就是當事人之間一種合意行為,在行政行為中,在訴訟程序中都存在契約。不僅在理論上能夠論證公法存在契約,而且在實踐中也能證明。比如辯訴交易,民事訴訟契約(民事訴訟契約的類型包括管轄合意、訴訟和解、證據契約、執行契約)、行政契約和協商立法。

(二)稅法契約論——公法之債

1、稅收法律關系含義

根據稅收法定原則的要求,稅收的課賦和徵收都必須基於法律的規定,公民依照法律的規定承擔納稅的義務,具有徵稅權的國家機關也必須嚴格按照法律的規定征稅。因此,在當代社會中,國家與國民之間就稅收發生的關系,不是以往的那種本來的權力關系,而是法律上的關系,即法律關系。這種關系,通常稱之為「稅收法律關系」。在稅收法律關系概念的具體表述上,學者們各有不同,徐孟洲老師認為:「稅收法律關系是指由稅法確認和保護的在國家征稅機關與單位、個人之間基於稅法事實而形成的權利義務關系。」劉劍文老師認為「稅收法律關系是由稅法確認和調整的,在國家稅收活動中各方當事人之間形成的,具有權利義務內容的社會關系。」無論如何表述,稅收法律關系必須具有如下要素:(1)由稅法確認或保護;(2)在國家稅收活動中各方當事人之間形成的;(3)是具有權利義務內容的社會關系。

2、契約與稅收的契合——公法之債

根據本節第一部分的論述,稅法可以認為是作為主權者的國家與人民之間通過自由意志的合意(契約)把國家給予個人利益的對價確定下來的產物。國家征稅機關根據稅法可以要求納稅人交付這對價。特定人之間可以請求特定行為的法律關系,即屬債之關系。所以作為對價之稅收是一種符合債的形式的請求權。這種對價一經法律確定下來就成為一種法定的債,稅法保護稅收債權人和債務人之間的權利義務及確保稅收債務履行。稅收之債是作為稅收債權人的國家請求作為稅收債務人的納稅人履行稅收債務的法律關系。國家和納稅人之間的關系是法律上的債權人與債務人之間的對應關系,其權利義務均由法律明確規定。在法律劃分中稅法屬於公法,所以稅收是一種公法上的債。

稅收法律關系的中心,是國家與納稅人之間的債權債務關系。雖然本質上稅收是金錢債務,其特徵與私法上的金錢債務有相同之處,但它也具有不同於私法上債務關系的種種特徵。第一、稅收債務是法定債務,而不像私法上債務那樣依當事人的意志而確定債務內容。第二、在現行法的結構中,稅收法律關系是公法上法律關系,因它而產生的法律訴訟,全部作為行政案件,適用行政訴訟法。第三、稅收作為滿足公共需求的手段不僅具有很強的公益性,而且稅收的課賦和徵收還必須公平地進行,作為這一特性的反映,稅收債權人的國家,擁有私法債權人所沒有的種種特權。

在傳統的法律體系中,由於人們認為稅收法律關系的性質是權力關系,因此國家與納稅人之間是以「命令服從」為特徵的不對等法律關系,行使公權力行為單方意志至上性結論從根本上忽略了權利對權力的制約和違背主權在民原則。隨著市場經濟和法治理論的不斷發展,人們走出對國家權力的迷信,稅收的經濟本質被認為是「公共產品」的價格,稅收是公法上的債務的觀念被普遍接受。但既然稅法屬於公法,在傳統大陸法系國家中,一般認為私法的當事人是平等的法律關系,而公法的雙方當事人是地位不對等的法律關系,如何解釋稅法作為公法上的法律關系,同時又具有平等性?對此應該從兩個層面來界定稅收法律關系,即在抽象的層面上,將稅收法律關系界定為公法上的債務關系;這樣既直觀又能在最本質的層面反映稅收的特徵;在具體的層面,也就是法技術層面,將稅收實體法律關系界定為債務關系,把稅收程序法律關系界定為權力關系。後一界定能很好地解釋稅收何以作為公法上的法律關系又有平等性。將稅收實體法律關系界定成債務關系,就可以把民法債法中的相關制度引入稅法,拓寬了稅法研究的方法和視野,同時揭開片面國家利益至上主義和片面國家稅收強制力的虛偽的面紗,突出了納稅人在稅收實體法律關系中作為一方當事人的平等的法律地位,有利於納稅人合法利益的保護;將稅收程序法律關系界定為權力關系,可以圓滿地解釋稅收徵收中的強制性和無償性,以及稅務徵收機關單方行使稅收強制措施的權力。在稅收法定原則的指導下,合理配置稅收徵收機關和納稅人之間的權力(利)、義務和責任,一方面保障征稅機關徵收行為的有效進行,另一方面又要求徵收行為必須嚴格按照法律的規定從而對稅收徵收行為予以規制。

3、情事變更適用於稅法

根據上文的結論,稅收法律關系實質是一種公法上的債。與私法上的金錢債務不同,國家相對於納稅人來說在稅收關系中處於優越性,而這種優越性是稅收滿足公共需求、體現公共利益的性質的體現,也是保障國家稅收順利徵收,國家職能正常發揮的一種必要手段。要確保國家職能的正常發揮,國家必須掌握一定的物質基礎,在正常情況下這種物質基礎主要體現為財政收入,而稅收是國家財政收入的最主要來源,因此為保證國家有能力、有效率地向公民提供安全、秩序和社會福利,必須保證國家稅收及時、充分、有效地徵收,賦予。而如果稅收之債在履行不能時也像私法之債靠私力救濟,雙方當事人權利義務實現的手段和地位是對等的,只有在私力救濟無效時再付諸於訴訟,那稅收徵收機關征稅的手段將是乏力的,也會導致訴訟的劇增,稅務機關將會疲於起訴從而增加稅務機關征稅的成本,征稅效率低下,導致稅收不能及時收入國庫,影響國家職能的行使,違背稅收效率原則。所以必須賦予稅收徵收機關在征稅中有一定的強制手段。但這種征稅機關相對於納稅人的優越性必須基於法律的規定並且把其限制在一定范圍內,僅僅在這個范圍內稅收法律關系表現為國家與個人之間的不對等關系。所以在賦予國家征稅機關稅務管理權、稅務檢查權、決定權和自力執行權等權力時,應該把這些權力嚴格限制在稅收徵收程序領域,且必須嚴格按照法律的明確規定行使。

稅收債務的特徵雖然不同於私法上中的債務,但是兩者的共同特徵都屬於金錢債務。因此應理解為除法令有明文規定或者雖無明文規定卻能構成需要另行解釋的合理理由外,納稅義務准用私法中有關金錢債務的諸項規定。於是,在稅收實體法上即在稅收的發生根據層次可以把民法債法中的相關制度、原則如誠實信用原則、債的保全引入稅法。我國的現行立法雖不像有些國家的立法那樣用「稅收債權」之說法,但事實上對稅收的債權性質已經做出了承認,並在稅收立法引入了民法債的保全的制度。例如,在代位權、撤銷權方面,按照《稅收徵收管理法》的規定,欠繳稅款的納稅人因怠於行使到期債權,或者放棄到期債權,或者無償轉讓財產,或者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而受讓人知道該情形,對國家稅收造成損害的,稅務機關就可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的有關規定行使代位權、撤銷權。合同關系也是債的關系的一種,情事變更當然是債法的有關制度。所以,可以得出結論情事變更原則可以適用於稅收中這一結論。

四、稅法情事變更與納稅人的稅收減免請求權

(一)情事變更的適用條件

因合同法之精神在於鼓勵交易,要使合同無效毋若使之有效,而情事變更之功能在於體現民法之公平交易原則,兩者之間並不沖突,但應該嚴格限定情事變更之適用條件。只有滿足以下條件才能適用情事變更:1、須有情事之變更;2、情事變更須於法律行為成立後至債務關系消滅前發生;3、情事之變更須未為當事人所預料而且為有不得預料之性質;4、情事之變更因不可歸責於當事人之事由而發生;5、須因情事變更如使發生當初之法律效力顯失公平。參考史尚寬先生對情事變更適用條件的界定,筆者嘗試概括出稅法中情事變更的適用的條件:

1、從客觀上看,在稅收債務發生之後至履行之前,客觀情事發生異常變化。首先,須客觀情事發生了異常變化。情事指作為稅收之債成立基礎的客觀情況。異常變化指稅收之債所依賴的客觀基礎和環境發生了根本性變化,致使稅收之債存在的基礎喪失。其次,客觀情事變化在稅收債務發生之後履行之前。

2、從主觀上看,客觀情事的變化不可歸責於當事人且當事人不可預見。由於情事變更是當事人不可預見的,情事變更與不可抗力有緊密聯系。關於兩者之間的關系,在民法債法理論中存在爭議。但筆者認為在稅收中的情事變更的原因僅限於不可抗力,如自然災害。原因如下:首先,情事變更必須有客觀情況的異常變化,這種變化須有不可抗拒、無法避免的重大事由,只有不可抗力充分滿足這條件;其次,稅收中的情事變更的效力在於變更稅收法律關系,如果將其發生的事由擴大化,將會導致情事變更的濫用,從而危害到稅收的嚴肅性和穩定性,從而危害到國家的稅收收入。

3、從後果上看,客觀情事的變化會導致納稅人履行稅收債務顯失公平。如果客觀情況發生變化使得稅收債務的履行對納稅人來說利益嚴重失衡,就可以適用情事變更。稅收負擔要在國民之間根據負擔能力公平分配,即「量能課稅」,對情況相同者給予相同對待,對情況不同者應該根據不同情況分別給予不同對待。當發生風、火、水、震等嚴重自然災害使納稅人遭受嚴重損失,納稅人的稅收債務發生時所依據的基礎發生重大變化,如果要求納稅人按照原來稅收債務發生時的數量納稅,顯然有悖於量能課稅原則,造成國家和納稅人之間的利益失衡。

當納稅人滿足以上情事變更的構成要件時便會發生情事變更的效果,這時納稅人享有變更稅收法律關系,即減、免稅的權利,但這種權利的行使必須遵循法律要求的形式。

(二)納稅人的稅收減免請求權

稅收減免是國家對某些納稅人和課稅對象減免稅收負擔的制度。在納稅人稅收債務發生之後至國家規定的申請減免期限之前發生了客觀情事重大變化(比如發生了風、火、水、震等嚴重自然災害)使得稅收債務的履行對納稅人來說顯失公平,當滿足稅收情事變更的構成要件時納稅人就可以主張情事變更從而變更稅收法律關系,減輕或免除納稅義務。但是根據上文的論述,稅收徵收關系是一種權力關系及基於稅收法定主義的考量,納稅人不能像在合同中適用情事變更一樣單方面擁有變更或解除債的權利。納稅人主張稅收減免必須向稅務機關申請,能不能減免由稅務機關批准,所以納稅人這種稅收債務的變更權叫做稅收減免請求權。但是這種權利是納稅人的不可剝奪的實體權利,只要納稅人滿足稅收情事變更的條件,稅收徵收機關必須根據法律的規定批准減免納稅人的稅而沒有自由裁量權。

納稅人的稅收減免請求權的行使分為兩種情況。第一種:當納稅人稅收債務已經發生而還沒有履行前發生情勢變更的,納稅人在行使減免請求權得到批准後按照減免後的數額繳納稅款。第二種:如果納稅人預交稅款,那麼納稅人在國家規定的期限前行使減免請求權得到批准後可以退回相應的稅款.

五、情事變更的精神在我國稅法中的體現

我國《個人所得稅法》第五條第二款規定,因嚴重自然災害造成重大損失的經批准可以減征個人所得稅。《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第八條第三款規定,納稅人依法享有申請減稅、免稅、退稅的權利。另外,《稅收減免管理辦法(試行)》第二十七條規定了屬於「風、火、水、震」等嚴重自然災害時國家各級稅收徵收機關的稅收減免審批許可權。按照我國《稅收減免管理辦法(試行)》的規定減稅是指從應納稅款中減征部分稅款;免稅是指免徵某一稅種、某一項目的稅款。上述法條中的嚴重自然災害是稅收之債中情事變更構成要件的不可抗力,納稅人基於這種不可抗力可以請求相關稅收徵收機關減免稅收,這可以看作是情事變更的精神在我國稅法中的體現。我國立法雖然沒承認「稅收債權」的概念,但是順應稅收民主化的法治理念在稅法中體現情事變更的精神,這是我國稅法的令人興奮的進步,也體現了國家保障公民財產權的意識的增強。

六、小結

本文從國家契約論出發,推導出稅收法律關系在本質上是一種公法上的債務關系,接著又從公法之債與私法之債的區別入手,把稅法分為稅收實體法和程序法上來說明作為一般金錢之債的平等性與作為公法之債的單方優勢地位統一於稅法的可能性,從而為把民法債法上的基本制度引入稅法提供了理論依據。顯然,情事變更制度是適用於稅法的,它賦予納稅人和國家征稅機關同等的法律權利來保障納稅人的財產權利。筆者最後還揭示了情事變更的精神在我國稅法中的體現,這為人們破除「片面國家本位」的迷信和糾正人們對「傳統國稅優先原則」的理解提供了理論依據和立法實例。個人相對於國家不是永遠弱小和卑微的,至少應該樹立這種法治理念:在某些領域特別是涉及公民的財產權時,國家與個人在法律上的地位是平等的,現代民主、法治國家的職能應該是保障公民的財產權,在財產權得不到充分保護的國度是沒人權可言的。

㈢ 勞務合同法規定繳稅的比例是多少 看清楚是勞務合同法 不是勞動合同法!

1、勞務報酬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對勞務報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可以實行加成徵收,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2、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財產租賃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其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勞務報酬稅率表 勞務報酬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20%。但對勞務報酬所得一次畸高的,實行加成徵收的辦法,勞務報酬所得實際上適用20%、30%、40%的三級超額累進稅率。

以上是勞務費稅率的問題,我想說的是,員工進入公司一般情況下不能建立勞務關系,除非是真正的勞務關系。真正的勞務關系只是以完成一定工作為前提,用人單位不得用公司的規章制度來約束員工,即沒有遲到、曠工、請假之說,干多少活拿多少錢。
很多單位為了規避社會保險公積金、經濟補償之類的東西(勞務關系不存在社保、公積金以及離職經濟補償),和員工建立了勞務關系,其實還是按照勞動關系在管理員工,這屬於變相的勞動關系,如果員工提出異議並拿出存在勞動關系的證據,國家會認定為勞動關系的。

勞動關系的建立不應該以學歷為前提,除非國家對該崗位有學歷要求。用人單位用的是人的能力,而不是學歷。沒有上過大學的人,只要是勞動關系,就該簽訂勞動合同,按照勞動關系處理雙方的關系。

所以,這樣的公司可以選擇不去。因為他一開始就這樣做,以後還能規范嗎?

㈣ 建設方不按合同支付工程款,國稅局說工程完工就應該開票納稅,稅法與合同法哪個為准

法院判決後,對方付了款,你們就應該同時提供發票。稅務局當然是只管收稅,他又不是國務院,不可能去管那麼多。建設方拖欠工程款是不對在先,你們拖欠發票是以不對來回報錯誤。

㈤ 一般納稅人需要交哪些稅呢

一般納稅人都需要交的稅種:

1、應納增值稅=當期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當期銷項稅額=當期不含稅銷售收入*16%;當期進項稅額=當期不含稅貨物及應稅勞務*16%(增值稅專用發票);

2、應納城建稅=應納增值稅*7%(月報);

3、應納教育費附加=應納增值稅*3%(月報);

4、堤圍防護費:營業收入*0.02%(有些地方不收)(月報);

5、所得稅=利潤總額*稅率為25%(季報);(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稅率為20%,小型微利企業是指從事國家非限制和禁止行業,並符合下列條件的企業:工業企業,年度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0萬元。

從業人數不超過100人,資產總額不超過3000萬元;其他企業,年度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0萬元,從業人數不超過80人,資產總額不超過1000萬元),營業稅一般稅率為5%。

6、個人所得稅(月報);實行代扣代繳,不管工資薪金是否超過2000元都要實行全員全額申報。

(5)合同法納稅擴展閱讀

日前,國家稅務總局公布了《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登記管理辦法》(下簡稱《辦法》),《辦法》規定,一般納稅人將由審批制改為登記制。

據稅務總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與之前相關規定相比,《辦法》在內容上主要有以下變化:

一是,取消行政審批。《辦法》中取消了稅務機關審批環節,將審批制改為登記制,主管稅務機關在對納稅人遞交的登記資料信息進行核對確認後,納稅人即可成為一般納稅人。

二是,簡化辦事程序。一是簡化了辦理登記所需的資料,由原來的六項減少為兩項,納稅人只需攜帶稅務登記證件、填寫登記表格,就可以辦理一般納稅人登記事項。二是簡化稅務機關辦事流程,取消了實地核實環節,對符合登記要求的,一般予以當場辦結。

三是,適應稅制改革。隨著營改增的全面深入推進,銷售服務、無形資產和不動產已全部納入增值稅應稅范圍,試點納稅人與原增值稅納稅人在銷售額標准、可不登記范圍等方面存在政策差異,

因此《辦法》中涉及到政策差異的條款內容未列舉明細規定,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規定」「按照政策規定」概括。

《辦法》還完善年應稅銷售額的定義;明確了不辦理一般納稅人登記的納稅人范圍;明確了辦理一般納稅人登記的程序,明確了年應稅銷售額超過規定標準的納稅人,辦理有關手續的時限及相關管理要求;明確了一般納稅人生效之日可由納稅人自行選擇。

㈥ 合同法中勞動法兼職人員需要交稅嗎

這不是勞動法的范疇,應該屬於個稅法,只要你每月實際收入超過3500元就需要納稅。

㈦ 企業應繳納哪些稅

基本稅種

1、營業稅按提供的服務收入5%繳納;

2、增值稅按銷售收入17%、6%、4%繳納(分別適用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小規模生產加工納稅人和商業企業納稅人)

3、城建稅按繳納的營業稅與增值稅之和的7%繳納;

4、教育費附加按繳納的營業稅與增值稅之和的3%繳納;

5、地方教育費附加按繳納的營業稅與增值稅之和的2%繳納;

6、印花稅:購銷合同按購銷金額的萬分之三貼花;帳本按5元/本繳納(每年啟用時);年度按「實收資本」與「資本公積」之和的萬分之五繳納(第一年按全額繳納,以後按年度增加部分繳納);

7、城鎮土地使用稅按實際佔用的土地面積繳納(各地規定不一,XX元/平方米);

8、房產稅按自有房產原值的70%*1.2%繳納;

9、車船稅按車輛繳納(各地規定不一,不同車型稅額不同,XX元輛);

10、企業所得稅按應納稅所得額(調整以後的利潤)繳納:應納稅所得額在3萬元(含)以內的適用18%,在3萬元至10萬元(含)的適用27%,在10萬元以上的適用33%(註:2008年起稅率為25%);

11、發放工資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上述稅種中除增值稅與企業所得稅(2002年1月1日新設立的企業)向國稅局申報繳納外,其他均向地稅局申報繳納。

㈧ 合同無效後,還應納稅嗎

根據我國《合同法》的規定,合同的效力可以分為有效、無效、可撤銷、效力待定等幾種形式。稅法對於有效合同履行過程中產生的經濟利益依法進行課稅,但對於其他幾種情形下的具體稅務處理,則存在政策上的諸多盲點。本期華稅律師就實務中爭議最多的合同無效的稅法處理問題進行分析,以期為讀者提供參考。

一、合同無效的法律規定

《合同法》第五十二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第五十六條規定,無效的合同或者被撤銷的合同自始沒有法律約束力。合同部分無效,不影響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無效合同一般具有以下特徵:

(一)違法性。一般而言無效合同都具違法性,它們大都違反了法律或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損害了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無效合同的違法性表明此類合同不符合國家意志和立法目的,所以,國家對此類合同實行干預,使其不發生法律效力。

(二)自始無效。所謂自始無效,就是合同從訂立時起,就沒有法律約束力,以後也不會轉化為有效合同。由於無效合同從本質上違反了法律規定,因此,國家不承認此類合同的效力。對於已經履行的,應當通過返還財產、折價補償、賠償損失等方式使當事人的財產恢復到合同訂立前的狀態。

二、合同無效的經濟效果

合同無效,是指合同當事人所為的意思表示不為法律所承認,不能產生當事人預期的法律效果,但這並不代表合同無效不產生任何其他的法律效果。《合同法》第五十八條規定,合同無效或者被撤銷後,因該合同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到的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第五十九條規定,當事人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因此取得的財產收歸國家所有或者返還集體、第三人。另外,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合同無效也會帶來不同的經濟效果。

(一)經濟上有效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法釋[2004]14號)第一條規定,建設工程施工合同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根據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第(五)項的規定,認定無效:

(一)承包人未取得建築施工企業資質或者超越資質等級的;

(二)沒有資質的實際施工人借用有資質的建築施工企業名義的;

(三)建設工程必須進行招標而未招標或者中標無效的。

對於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無效,工程價款如何結算的問題,法釋[2004]14號文區分了以下三種情形:

(一)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無效,但建設工程經竣工驗收合格,承包人請求參照合同約定支付工程價款的,應予支持。

(二)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無效,且建設工程經竣工驗收不合格,修復後的建設工程經竣工驗收仍不合格,承包人請求支付工程價款的,不予支持。

(三)承包人非法轉包、違法分包建設工程或者沒有資質的實際施工人借用有資質的建築施工企業名義與他人簽訂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的行為無效。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四條規定,收繳當事人已經取得的非法所得。

(二)經濟上無效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企業相互借貸的合同出借方尚未取得約定利息人民法院應當如何裁決問題的解答》(法復[1996]2號)及《關於審理聯營合同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法(經)發[1990]27號)的規定,企業法人、事業法人作為聯營一方向聯營體投資,但不參加共同經營,也不承擔聯營的風險責任,不論盈虧均按期收回本息,或者按期收取固定利潤的,是明為聯營,實為借貸,違反了有關金融法規,應當確認合同無效。除本金可以返還外,對出資方已經取得或者約定取得的利息應予收繳,對另一方則應處以相當於銀行利息的罰款。

三、合同無效的稅法後果

德國學者拉倫茨指出:「合同完全無效的說法不能導致這樣的觀點,即這種行為就等於『零』。這種行為作為一種『曾經進行過的行為』而作為事件是存在的,只是這種行為的法律後果是不被承認的,例如,賠償責任等」。從稅法層面來看,合同無效時,是否需要納稅,取決於合同無效所帶來的稅法上的經濟和法律效果。因此需要對事實行為和法律行為進行區分,如果課稅的基礎是事實行為,那麼合同效力對於稅款徵收行為沒有影響。如果課稅的基礎是法律行為或法律行為的效果,則要根據經濟效果和法律效果,區分不同的情形進行處理。

(一)合同判定無效後,是否仍被課稅?

1、合同判定無效後,因一方當事人無法返還原物而向對方支付的折價補償,即使所得方沒有取得額外的收益,但由於其交付的實物因折價返還而轉變成貨幣形式,就這個層面而言,其通過交付行為所取得的經濟利益已經實現,因此依然存在課稅的可能性。

2、對於合同無效、經濟上有效的情形,稅務機關仍應對所得方取得的經濟利益予以課稅。例如,對於無資質從事建築施工勞務的行為,雖然屬於無效的民事行為,但其經濟上的效果依然存在,且其從事勞務而取得的工程款為法律所保護,則合同無效不影響已成立的稅收之債的效力。而對於合同、經濟均無效的情形(如法院收繳收益),則應不屬於課稅的范圍。

3、對於違法以及違反道德或善良風俗的行為所產生的收益,只要滿足課稅要素,可以對其征稅。因為這些收益的取得,提高了違法者經濟上的支付能力和納稅能力,如果對其不予征稅,則顯然不公平。而我國則是採取沒收違法所得的做法,而在征稅上不做要求。

(二)合同判定無效後,能否進行稅前扣除?

稅法通常不關注合同交易收益的合法性,但這並不意味著合法性不作為納稅的考量因素。

已廢止的《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辦法》第六條規定,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賄賂等非法支出不得扣除。由此帶來的問題是稅務機關是否有權對企業有無商業賄賂行為進行審查,加之商業賄賂多以現金形式給付,具有很強的隱蔽性,審查難度巨大。現行《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中,規定了稅前扣除的相關性原則和合理性原則,卻沒有明確提及合法性原則,也沒有非法支出不得扣除的規定。

《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手續費及傭金支出稅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財稅[2009]29號)中「企業應與具有合法經營資格中介服務企業或個人簽訂代辦協議或合同,並按國家有關規定支付手續費及傭金。除委託個人代理外,企業以現金等非轉賬方式支付的手續費及傭金不得在稅前扣除。企業為發行權益性證券支付給有關證券承銷機構的手續費及傭金不得在稅前扣除」的規定,則通過強調支付對象的合法資質,避開了對具體民事行為的法律定性,更加符合現行稅法的要求。

(三)合同判定無效後,稅款能否退還?

由於合同無效一般是由當事人向法院或仲裁提起,在合同被宣告無效前,一般都應暫時認定為合同有效,按照有效合同的稅務處理原則執行。

1、稅收法定原則。《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第三條規定,稅收的開征、停徵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依照法律的規定執行;法律授權國務院規定的,依照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的規定執行。因此,合同判定無效後,稅款能否退還應以是否具有法律依據為前提。例如,就股權轉讓協議而言,目前稅收徵收管理法律法規規定的退稅情形中沒有關於企業間股權轉讓協議被撤銷後,應退回已繳納的企業所得稅的規定。因此,根據《合同法》的規定,股權轉讓協議被法院判決撤銷後,協議及股權轉讓行為自始無效。股權收購雙方應互相返還,或向對方賠償損失。但從行政法律關繫上來講,合同是否有效不是決定稅款是否退還的關鍵,退稅應於法有據。

就個人股權轉讓而言,《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納稅人收回轉讓的股權徵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批復》(國稅函[2005]130號)第二條規定, 股權轉讓合同未履行完畢,因執行仲裁委員會作出的解除股權轉讓合同及補充協議的裁決、停止執行原股權轉讓合同,並原價收回已轉讓股權的,由於其股權轉讓行為尚未完成、收入未完全實現,隨著股權轉讓關系的解除,股權收益不復存在,根據個人所得稅法和征管法的有關規定,以及從行政行為合理性原則出發,納稅人不應繳納個人所得稅。

2、實質課稅原則。合同判定無效後,稅務處理亦應遵循實質課稅原則。例如,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無效產權轉移徵收契稅的批復》(國稅函[2008]438號)的規定,按照現行契稅政策規定,對經法院判決的無效產權轉移行為不徵收契稅。法院判決撤銷房屋所有權證後,已納契稅款應予退還。

㈨ 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金如何繳稅

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繳稅方式:

解除勞動關系取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應納個人所得稅={[(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免稅收入額-實際繳納的基本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工齡-費用扣除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工齡。

以個人取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除以個人在本企業的工作年限數,以其商數作為個人的月工資、薪金收入,按照稅法規定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個人在本企業的工作年限數按實際工作年限數計算,超過12年的按12計算。

計算經濟補償金的工資標準是企業正常生產情況下勞動者解除合同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需要說明的是,這里工資的計算基礎是在企業正常生產情況下勞動者獲得的報酬,而不是指勞動者正常工作的情況下獲得的勞動報酬。故實際上計算所得出的勞動者月平均工資有可能是低於其正常月工資的。

(9)合同法納稅擴展閱讀:

一下情況解除勞動合同需要補償經濟補償金:

1、解除勞動合同對勞動者對勞動者的經濟補償金,由用人單位一次性發給。

2、 用人單位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以及拒不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工資報酬的,除在規定的時間內全額支付勞動者工資報酬外,還需加發相當於工資報酬百分之二十五的經濟補償金。

3、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按其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工作時間每滿一年,發給相當於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最多不超過十二個月。

㈩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八條內容

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自己的義務,不得擅自變更或者解除合同。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

熱點內容
業主起訴業委會可否申請法律援助 發布:2024-10-18 13:30:37 瀏覽:143
舉出一個生活中的經濟法現象 發布:2024-10-18 13:30:34 瀏覽:427
原則婚姻法 發布:2024-10-18 13:14:12 瀏覽:293
民法通則179 發布:2024-10-18 12:07:36 瀏覽:282
貴陽的非訴律師 發布:2024-10-18 11:47:37 瀏覽:392
合同法的種類 發布:2024-10-18 10:55:36 瀏覽:172
關於商法的案例分析 發布:2024-10-18 10:53:27 瀏覽:998
鄰居法院 發布:2024-10-18 10:40:56 瀏覽:649
hr勞動法課程 發布:2024-10-18 09:57:17 瀏覽:460
無敵的律師 發布:2024-10-18 09:17:33 瀏覽: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