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社會關系與法

社會關系與法

發布時間: 2020-12-19 16:45:06

⑴ 法律關系與其他社會關系的根本區別是

根本區別是:法律關系是人與人之間的合法關系即符合法律規范的關系

⑵ 法律調整的社會關系與行政法規調整的社會關系哪個更廣泛

當然是行政法來規調整的社會源關系比法律調整的社會關系廣泛而具體。
行政法規調整的社會關系和規定的事項,遠比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律調整的社會關系和規定的事項廣泛、具體。國家和社會生活中的經濟、政治、教育、科學、文化、體育以及其他方面的社會關系和事項,只要不是帶根本性的或相當重要一定要由憲法和法律調整的,行政法規都可以調整。這些年來guo wu yuan制定的行政法規,等於quanguo人大及其常委會所立法律的許多倍。

⑶ 馬克思認為,法與法律是人的社會關系的反映,它們之間是什麼的關系

法律是調節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的。
這種關系只要是符合社會公序良俗和法律要求就沒有問題。

⑷ 「法律是調整一切社會關系的重要手段」這句話為什麼不對

法律並不調整所有的社會關系。
霍布斯在《利維坦》中間這樣描述自然狀態:「人與人的關系是狼與狼的關系」,「是一切人反對一切人的戰爭」。基於對自然狀態的恐懼,利維坦(國家)產生。人們將權利轉移給主權者。而洛克認為,轉移的權利並非所有的權利,轉移權利的目的是為了保障權利的自由行使。換言之,接受國家對權利的限制,目的正是為了保護權利的行使。以此邏輯來推理,國家制定法律,禁止私力救濟,以法律限制人的自由,目的是為了保護人們的權利不受侵犯,為了維護一種和平與安全的狀態。所以,一些不威脅和平與安全、不妨礙他人自由行使的行為就沒有必要用法律去調整。
比如,民法中間的契約關系受法律調整,而好意施惠則不受法律調整;比如婚姻關系接受法律的賦予的權利義務,而戀愛關系卻不受法律調整。
基於制定法的滯後性和局限性,社會的發展會產生新的關系,一切社會關系法律都可以調整,這是根本不可能實現的。考慮法律與自由的關系,人的一切行為、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一切關系均由法律調整,這是公權力對私域自治的極端限制,是極端不理想的社會。
綜上所述,法律並不調整一切社會關系。
補充說明,關於樓上說到的「道德不受法律調整」這一點,我覺得有必要去探討道德與法律的關系。並不是所有的道德都不受法律的調整。如果認為道德不受法律調整,則承認「道德與法律的分離」,走入「惡法亦法」的實證主義道路。有些道德是受法律調整的,比較強有力的證據就是民法中的「公序良俗」原則和作為帝王條款的「誠實信用」幾大原則。這些原則的確立,是道德進入法律領域的表現。「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這是新自然法學派朗·富勒的名言。

⑸ 法律關系與其他社會關系的根本區別是

法律關系與其他社會關系的根本區別是合法性。法律關系,是指法律規范在調整人們的行為過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法律上權利義務形式的社會關系。現實社會關系的主觀形式。

法律關系與其他社會關系的根本區別:

1、法律關系是以法律規范為前提的社會關系

法律關系是由於法律規范的存在而建立的社會關系,沒有法律規范的存在,也就不可能形成與之相應的法律關系。

法律關系與法律規范兩者之間的關系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理解:一方面,法律規范是法律關系存在的前提,沒有相應的法律規范的存在就不可能產生法律關系。

另一方面,任何一種法律規范只能在具體的法律關系中才能得以實現。法律規范只規定人們的行為規范和相應的法律後果,它所針對的對象為一類人,因此具有普遍適用性。只有當人們按照法律規范的行為模式,或者說符合一定的法律事實時,才形成了針對於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

2、法律關系是以權利義務為內容的社會關系

法律關系與其他社會關系的重要區別,就在於它是法律化的權利義務關系,是一種明確的、固定的權利義務關系。這種權利和義務可以是由法律明確規定的,也可以是由法律授權當事人在法律的范圍內自行約定的。

3、法律關系是以國家強制力作為保障手段的社會關系

通過社會輿論和道德約束來實現的社會關系具有不穩定性和非強制性。而在法律關系中,一個人可以做什麼、不得做什麼和必須做什麼都是國家意志的體現,反映國家對社會秩序的一種維持態度。

當法律關系受到破壞時,就意味著國家意志所授予的權利受到侵犯,意味著國家意志所設定的義務被拒絕履行。

這時,權利受侵害一方就有權請求國家機關運用國家強制力,責令侵害方履行義務或承擔未履行義務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也即對違法者予以相應的制裁。

因此,一種社會關系如果被納入法律調整的范圍之內,就意味著國家對它實行了強制性的保護。這種國家的強制力主要體現在對法律責任的規定上。

(5)社會關系與法擴展閱讀:

法律的制定和實施都需要道德來維持

從工具理性與價值理性角度看,法律側重於工具理性,道德則傾向於價值理性,二者不可分割。法律的制定和實施都需要道德來維持。

法律本身是由人制定、參照和執行的工具,在制定法律時,必然蘊含了法律制定者的價值理性和道德理想,工具在設計製造和選擇使用時都存在一個價值指向問題,都離不開價值理性。

但任何工具都是一把「雙刃劍」,因此我們不能貶低法律的作用,也不能認為它是萬能的,「法律」本身是一個工具,其立法、執法和司法過程中都離不開價值理性。當法官律師喪失道德約束時,再好的法律也會被他們變為「惡法」,再多的法律也難以約束他們。

對於這一點,近些年中國政法系統出現的一系列違法犯罪的現實事件可以作為實證,難道國家政法高層、國家大法官和全國著名律師還不懂法?非也,是懂法者丟失了基本道德,不再敬畏「心中的道德律」。

也許有人會說,這些人最終還是靠法律來制裁的。但前提是:最終審判制裁這些人的另一些法官和律師必須有道德、正義和良知,否則徇私枉法還會無限循環。

法律必須通過道德才能真正得以維護

從哲學的內外因關系看,道德的實現靠「自律」,法律的實現靠「他律」。道德對人的行為約束是內因,法律對人的行為約束屬於外因。「唯物辯證法認為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

因此,法律這一「外因」,必須通過道德這一「內因」,才能真正得以維護,才能實現其價值,道德作為內因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在社會治理方式的改革中,我們必須抓住內因、根據、主要矛盾,社會治理的根本是道德建設而不是法律制裁,盡管法律制裁絕不可少。

比如,在當前轟轟烈烈的反腐敗運動中,我們看到一隻只「老虎」和「蒼蠅」被抓,甚是高興,但是,打「老虎」、「蒼蠅」只是治標,只是在「不敢腐」上邁出了第一步。

雖用法律方式對已腐敗者進行了強力懲處,但「靠關系搶占社會資源」的民眾腐敗心理和「靠權力來尋租」的官員腐敗心理依然廣泛存在。

只要「商品拜物教」的信仰還存在,只要「錢本位」、「官本位」的信條根深蒂固,不破除「內因」中「行賄受賄」等非道德訴求,只要人們「不想腐」的文化心理沒有形成,就一定還會前「腐」後繼。

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是需要的,能治標,能震懾,能促使「不敢腐」的心理產生,但只有高度重視道德環境建設,「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局面才可能形成。

⑹ 民法與社會法的區別

民法包含社會法,社會法是民法的一個分類。社會法是與民生有關的法律部門,是國家保障公民的社會權利的法律制度,屬於國家積極干預,保護弱勢群體。比如反壟斷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環境保護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金融法、計劃和產業政策法、國有企業法,等。民法是調整平等民事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是處理民與民之間的關系。這個問題真專業,我很出汗1、調整對象不同經濟法調整對象是在國家協調本國經濟運行過程中發生的社會公共性經濟關系,不調整人身關系。民商法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2、主體及主體之間關系不同經濟法的主體包括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企業的內部組織及有關人員、農戶、個體工商戶和公民。民商法主體是自然人和法人及其他組織。民商法的主體是平等的,沒有管理關系;經濟法的主體地位卻不要求平等。3、調整方式不同民法是私法,以自由平等為核心,其調整方式相應地採取意思自治原則,即由當事人自己意志設定其權利和義務,國家並不予以過多干涉。商法的主體是商事慣例,但在現代社會中,為保護交易安全,其中也滲入了一些公法性因素。國家的強制性規定也在逐漸增加。經濟法是公私兼顧的法,既強調市場之手,也強調國家之手。因而,其調整方式既有意志自治的因素,也有強制性因素。
4、內容不同經濟法主要設計國民經濟運行中關於公平競爭、防止壟斷、市場規劃、秩序維護、社會平衡、宏觀調控、可持續發展等的規定,法律表現為:反不正當競爭法、反壟斷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產品質量法、價格法、產業法、預演算法、財稅法、金融法、證券法、社會保障法。民商法的內容主要是關於民商事主體、行為、權利、義務、責任等的規定,法律表現為:民法通則、物權法、債權法、人身權法、親屬法、公司法、合同法、票據法、海商法、保險法。5、價值取向不同經濟法以社會整體利益為本位,著重於社會整體利益為導向,協調個體利益的矛盾與沖突,實現利益均衡,促進社會共同加之目標的實現。民商法以個人權利為本位,以保護個人利益為導向,著重調動個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使個性得到充分發展,個人利益最大化。
6、本質功能不同保護利益的不同,必然導致法律本質功能的差異。民法維護商品交換,而商品交換要求平等和自由,要求交換者以自己意志設定權利和義務。因此,民法的本質是市民社會的法,是私法,是「天生的平等派」,也是權利法。它站在當事人平等這一平面上對商品關系加以保護,其功能主要是維護民事主體的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商法的本質功能基本與此相同。

⑺ 關於現代社會理與法的關系

一、法治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必要條件
法治盡管自身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它依然是人類社會迄今為止所能夠找到的最好的、現實的制度設計。筆者認為,和諧社會本身至少應包含以下法治內容:
首先,充分保障公民權利。和諧社會是以人為本的社會,它要求必須建立、完善法律制度從而為公民提供充分表達意願的渠道、提供參與國家生活和社會生活的機制,依法保障公民權利。
2.法治是構建和諧社會的現實保障。實現社會公正是構建和諧社會的深刻根基,社會公正存在於社會的各個方面。從根本上說,最重要的是社會分配的公正和社會矯正的公正即司法公正,前者有利於預防沖突、減少矛盾,而後者則是當矛盾演變為法律沖突時及時化解糾紛、消除矛盾。 三、和諧社會並不等同於法治社會
必須指出,法治並非和諧社會的充分必要條件,法治社會並不等同於和諧社會。
首先,盡管和諧社會與法治社會的目標一致,都旨在追求規則和秩序范圍內的社會和諧與進步,但和諧社會具有更為豐富的內涵。和諧社會要求物質文明建設與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設協調一致,要求經濟的發展、政治的昌明與文化的繁榮協調一致,要求人際關系與社會秩序以及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和諧、穩定,社會發展是全面發展、可持續發展。
其次,和諧社會是對法治自身局限性的矯正與調適。同任何事物一樣,法治也有局限性。其一,法並不是調整社會關系的唯一手段。國家用以調整社會關系的手段,除了法律外,還有經濟、政治、行政、道德、文化、教育、習慣、傳統、輿論、宗教等手段。法也不是唯一的社會規范,黨規、政紀、道德規范、企事業單位和其他社會團體的規章、守則、文明公約、鄉規民約、職業公約等皆是社會規范。其二,「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即使制定得很好的法律,也需要合適的人正確地去執行、適用,更需要絕大多數社會成員的支持,法律的實現必須要有與之相適應的社會、經濟、政治、文化條件等的配合。其三,法律的抽象性、穩定性與現實生活之間的矛盾。法律具有抽象性、穩定性的特徵,而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卻是具體的、復雜多變,千態萬狀,制定一個包羅萬象、永久適用的法律只能是一個空想,法律本身存在的缺陷、漏洞、空隙等情況在所難免。其四,法律所要適用的事實無法確定。適用法律的前提是確定事實,但現實中囿於人類現有的認知能力,總有些事實在客觀上是無法確定的,因而也就無從適用法律。
再次,法律作為一種制度化、外化的規范,要求必須使用強制性手段為自己開辟道路,由此決定了法律手段有時過於剛性,難以全面地兼顧情理。如果法律不被人們從內心去信仰,就會使法治在實踐中遇到無法克服的障礙。 3.和諧社會建設具有層次性和漸進性。「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這一科學命題的提出,有著深刻的社會背景。

⑻ 法律與道德的關系是什麼

在法律的范疇內,來講到底源是不合適的,在道德底線錢講法律也是扯淡的,但是我覺得這兩個東西還是有一定的關系的,在我看來法律基本上是最低限度的道德。


我記得在法律中有一個規定就是在維護國家和社會公公利益的同時要維護良好的道德風尚,這是法律的一條基本原則。

總結:

從這個案子可以看到,就算是法律有時候也不是萬能的,更多意義上來講,法律只是道德的最低限度,那個法律的規定,只是給法律的一個圓場說法而已。

⑼ 法與社會的關系

法以社會為基礎
法是社會的產物。

社會性質決定法律性質,社會物質生活條件在歸根結底的意義上最終決定著法律的本質。不同的社會就有不同的法律。即使是同一性質或歷史形態的社會,在其不同的發展階段上,法律的內容、特點和表現形式也往往不盡相同。中國當前正處於一個社會迅速變革的時期,這一偉大變革必然帶來對於新法律制度的巨大需求。

但是,法律也像上層建築的其他組成部分一樣,並不僅消極地反映社會,而且對社會具有強大的反作用,它要麼表現為對社會發展的促進作用,要麼表現為對社會發展的阻礙作用。
社會是法的基礎;如果相反,以法為社會的基礎,那麼,實質上就可能強迫社會接受那些已經被這一社會生活條件及物質生產本身宣判無效的法律,把法律看成了永恆不變的東西。

新的法律不可能產生於舊的社會基礎之上,舊的法律也不可能長期在新的社會基礎上生存和延續。

舊的法律是從舊的社會關系中產生的,它不可避免地要隨著生活條件的變化而變化,也必然同舊的社會關系一起消亡。因此,舊的法律不可能成為新社會發展的基礎。如果保存那些屬於前一個社會時代的,由已經消失或正在消失的社會利益的代表人物所創立的法律,這種法律肯定會同新的社會共同利益發生矛盾,因此會導致濫用國家權力去強迫大多數人的利益服從少數人的利益。

法是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私有制和商品經濟的產生是法的起源和經濟根源。社會經濟的發展引起階級的出現,也是法的起源的根本原因。

社會的性質決定法的性質,社會物質生活條件最終決定法的本質 。馬克思說:「社會不是以法律為基本的,那是法學家的幻想。相反,法律應以社會為基礎。法律應該是社會共同的,由定的物質生產方式所產生的利益需要的表現,而不是單個人的恣意橫行。」

(9)社會關系與法擴展閱讀:

法與社會共同利益:

社會共同利益是以社會名義出現的全體社會成員的共同需要以及實現這些需要的手段和措施。每一個社會中都有一定的社會共同利益。每一種類型的法都維護一定的社會共同利益,而通過法來維護和實現社會共同利益的程度和方式都與法的階級本質密切相關。

法律維護社會共同利益對全社會都有利,能夠滿足全體社會成員的需要。但這個社會總是一定階級在其中占統治地位的社會,所以法律維護一定社會的共同利益同維護統治階級的利益從根本上是一致的。同時維護社會共同利益的這部法律規范也是整個法律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也要服從於整個法律體系的規律性和使命,所以,這部分規范也具有階級傾向性。

法通過規定社會關系主體的權利和義務確認和維護一定的社會共同利益,調節社會利益與個人利益、集體利益和國家利益等的關系,積極預防和制裁侵犯社會共同利益的違法行為。在社會主義社會,廣大勞動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社會共同利益的范圍大大擴展,社會主義法對社會共同利益的確認和保護也呈擴展之勢。

熱點內容
勞動法全文辭退 發布:2025-01-07 05:33:17 瀏覽:766
關於勞動法的書籍 發布:2025-01-07 05:17:59 瀏覽:476
浙江大學光華法律碩士非法學夏令營 發布:2025-01-07 04:41:28 瀏覽:713
中國法治之路 發布:2025-01-07 04:41:25 瀏覽:560
山口厚刑法總論 發布:2025-01-07 04:33:30 瀏覽:375
七錯法官 發布:2025-01-07 04:01:35 瀏覽:770
法官匯報 發布:2025-01-07 03:37:56 瀏覽:300
法院的法警晉升 發布:2025-01-07 02:54:29 瀏覽:866
中國法律服務網被注冊 發布:2025-01-07 02:30:39 瀏覽:481
山東律師培訓 發布:2025-01-07 02:29:04 瀏覽: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