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合同法全文
Ⅰ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合同法》有什麼區別
應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經濟合同是計劃經濟時代的概念 合同法是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交易關系的法律,主要規范合同的訂立、效力、履行、變更、轉讓、終止、違反合同的責任等問題。其特徵表現: (1)合同法以任意性規范為主。 (2)合同法以平等協商和等價有償為原則。 經濟合同法是調整法人之間、法人與個體工商戶、專業戶、承包經營戶之間在經濟活動中所形成的經濟合同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經濟合同法調整對象是法人之間、法人與個體工商戶、專業戶、承包經營戶在經濟活動中所發生的各種經濟合同關系。作為經濟合同法調整對象的經濟合同關系主要指下列關系: (一)法人之間的經濟合同關系; (二)法人與個體工商戶、專業戶、承包經營戶之間的經濟合同關系; (三)上級業務主管部門和合同管理機關對經濟合同的監督、檢查關系; (四)各級業務管理部門(人民銀行、專業銀行、信用社)對經濟合同的監督檢查關系; (五)經濟合同仲裁機關、人民法院對經濟合同糾紛的裁決與裁判的關系等。 下列合同由於不是經濟合同,因此,不受經濟合同法調整: (一)公民個人之間訂立的各類民事合同; (二)公民個人與法人之間訂立的勞動合同; (三)公民個人為了滿足家庭物質、文化生活的需要而與法人之間訂立的買賣、承攬、保管、借貸等合同; (四)企業內部各種形式的承包合同、租賃合同和生產責任制合同等; (五)中國法人與外國公司、企業、其他經濟組織或者個人簽訂的合資經營、合作經營、來料加工、來件裝配、補償貿易、貨物買賣、貨物運輸、技術引進和技術轉讓等合同。 由以上可看出,兩者的范圍不同,合同法的范圍更廣一些。而一般公司在制定製度時,可參照合同法施行,牽涉到經濟具體行為時參照經濟合同法施行。
Ⅱ 2018勞動法律關於聘用合同的規定
2018勞動法律關於聘用合同,沒有新的規定。
勞動法律關於聘用合同並無規定,參照合同法適用
《合同法》第二條本法所稱合同是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
聘用合同與勞動合同的區別:
1、適用范圍不同。狹義勞動合同適用的主體為企業,聘用合同適用的范圍主要為事業單位。聘用合同是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的產物,聘用合同制度的內容反映了事業單位的用人制度通過訂立勞動合同以實現其物質產品的生產。事業單位則是從事非生產經營活動的組織,通過訂立聘用合同實現的勞動成果主要表現為精神產品和知識產品。
2、政府幹預的程度不同。市場主體,這一點與企業已在改革中成為獨立的市場主體也有所區別。國家在一些重要方面對事業單位仍實行宏觀管理,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1)編制管理。由國家核撥經費的事業單位仍實行嚴格的編制管理;(2)經費管理。(3)工資制度。事業單位向聘用人員支付的工資報酬,主要是按照國家規定的標准支付。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事業單位的專業技術人員分別實行不同類型的工資制度,如專業技術人員職務等級工資制、專業技術人員職務崗位工資制、事業單位的專業技術人員分別實行不同類型的工資制度,如專業技術人員職務等級工資制、專業技術人員職務崗位工資制、藝術結構工資制、體育津貼獎金等、以及人員等級工資制。因此,事業單位與聘用人員訂立聘用合同的內容不僅反映該事業單位的意志,也應當體現國家宏觀管理的內容。
3、管理監督部門不同。按照國務院各部門的職能分工,事業單位和企業分別由國務院人事部和勞動保障部對其進行宏觀政策指導和監督。這一體制有利於分工負責,也產生一些弊端。聘用合同實施過程中,有關部門的宏觀政策協調、工作協調以及對具體執行政策的區別與銜接的把握,對於從整體上推進事業單位和企業的改革,維護社會穩定是十分重要的。
4、聘用合同的具體制度體現事業單位的性質和特點。聘用合同是按照國家規定訂立的合同,雙方當事人訂立、變更、解除合同,必須遵守國家有關規定。
Ⅲ 合同法52.53條內容
第五十二條 合同無效的法定情形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第五十三條 合同免責條款的無效
合同中的下列免責條款無效: (一)造成對方人身傷害的; (二)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對方財產損失的。
Ⅳ 2018年 電大 合同法形成性考核,合同法作業1--4
答:該案例屬於委託合同。 原告委託被告作畫,被告擅自轉委託,讓學生版谷某代替,作品與差距權很大。 委託合同擅自轉委託的,那麼被告、學生谷某要承擔連帶責任。 新《合同法》第二十一章第四百條規定受託人應當親自處理委託事務。經委託人同意,受託人可以轉委託。轉委託經同 意的, 委託人可以就委託事務直接指示轉委託的第三人, 受託人僅就第三人的選任及其對第 三人的指示承擔責任。轉委託未經同意的,受託人應當對轉委託的第三人的行為承擔責任, 但在緊急情況下受託人為維護委託人的利益需要轉委託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