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互賠
① 合同違約怎麼賠償
② 合同法賠償原則有哪些
(一)平等原則
根據我國《合同法》第3條的規定,「合同當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方不得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另一方。」平等原則意味著合同法律關系的當事人在訂立和履行合同以及承擔違約責任等方面地位是平等的,享有的權利和承擔的義務是對等的。在合同關系以外的其他關系中,當事人可能存在地位上的差異,例如在行政管理關系中行政主體和被管理者之間的關系;但兩者在合同法律關系中的地位仍然是平等的,例如行政管理部門向其管轄下的企業采購物品,就不能憑借自身的行政權力而凌駕於企業之上。
(二)合同自由原則
《合同法》第4條規定:「當事人依法享有自願訂立合同的權利,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干預。」合同自由原則要求當事人通過自由協商來確定彼此的權利義務關系,不受任何單位和個人的非法干預。合同自由原則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涵義:締約自由,即自由決定是否與他人訂立合同;自由選擇合同相對人;自由決定合同內容,包括訂立哪種類型的合同、訂立哪些合同條款;自由選擇合同的形式,包括書面形式、口頭形式以及其他形式;自由變更和解除合同,在當事人協商一致的情況下,可以對合同的內容進行變更或者解除合同關系。
(三)公平原則
《合同法》第5條規定:「當事人應當遵循公平原則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公平原則主要體現在:當事人雙方在訂立合同時,應當公平地確定彼此的權利義務,不能使權利義務顯失公平的合同是可以撤銷的合同(《合同法》第54條);一旦發生合同糾紛,司法機關和仲裁機構需要對當事人的權利義務進行公平的考量,在此基礎上作出裁判。
(四)誠實信用原則
《合同法》第6條規定:「當事人行使權利、履行義務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誠實信用原則意味著當事人在訂立和履行合同的過程中,應當誠實守信,不得濫用權利和規避義務。誠實信用原則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合同訂立階段,當事人之間應當相互承擔忠實、誠實、保密、相互照顧和協助的附隨義務。在談判的過程中,不得採取惡意磋商、欺詐等不正當手段牟取不法利益,不得泄露和不正當地使用對方的商業秘密。《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8條規定:「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經批准或者登記才能生效的合同成立後,有義務辦理申請批准或者申請登記等手續的一方當事人未按照法律規定或者合同約定辦理申請批准或者未申請登記的,屬於合同法第四十二條第(三)項規定的『其他違背誠實信用原則的行為』,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和相對人的請求,判決相對人自己辦理有關手續;對方當事人對由此產生的費用和給相對人造成的實際損失,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2.合同履行階段,當事人要依據合同的性質、目的及交易習慣,按照誠信原則的要求履行通知、協助和保密等附隨義務。在合約約定不明確的情況下,需要遵循誠信原則履行自己的義務。
3.在合同條款和用詞存在模糊不清的情況時,應當按照誠實信用原則明確各自的權利義務。由此引起糾紛時,司法機關和仲裁機構應該遵循誠實信用原則,確定當事人的真實意思,對合同進行正確的解釋。
案例1:簽約談判過程中泄露商業秘密,應否承擔賠償責任?
[案情回放]
王金城是一名製造廠的老技工。他利用自己的業余時間從事發明創造,研發出一種新型的多功能裝訂器,並申請了專利。甲廠獲悉後,與王金城取得聯系,表示願意將這種多功能裝訂器投入生產。考慮到未來的市場風險,甲廠提出先生產一批,投入市場後銷售情況好的話,雙方再正式簽訂專利轉讓合同。王金城表示同意。在此期間,該廠的技術員孫某將多功能裝訂器的專利技術資料擅自出售給乙廠,乙廠批量生產後投入市場。甲廠發現後,借故拒絕與王金城簽訂專利轉讓合同。王金城查明真相後,遂提起訴訟,要求甲廠賠償自己的損失。
[專家點評]
依據誠實信用原則,當事人雙方在訂立合同的過程中應當承擔保密義務。我國《合同法》第43條規定:「當事人在訂立合同過程中知悉的商業秘密,無論合同是否成立,不得泄露或者不正當的使用。泄露或者不正當的使用該商業秘密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甲廠雖然未與王金城正式簽訂專利轉讓合同,但在談判階段仍然負有對其專利技術保密的責任。甲廠的技術員泄露專利技術,給王金城造成損失,違反了訂立合同的附隨義務,應當由甲廠承擔賠償責任。
(五)合法與公序良俗原則
《合同法》第7條規定:「當事人訂立、履行合同,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擾亂社會經濟秩序,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當事人訂立和履行合同的行為不僅要遵守法律規定,還要符合公共秩序和善良風俗的要求。也就是說,當事人在訂立和履行合同的過程中不得擾亂經濟秩序,損害公共利益。如果當事人的行為顯著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在沒有明確法律規定的情況下,司法機關可以直接適用公序良俗原則,宣布合同無效。
(六)嚴守合同原則
《合同法》第8條規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自己的義務,不得擅自變更或者解除合同。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這一原則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旦合同成立,當事人雙方要受合同條款的約束;當事人不得擅自變更和解除合同,合同的變更和解除需要雙方協商一致;如果沒有法律規定的免責事由,當事人未按照合同約定履行義務,必須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
③ 何為合同法中債務相互抵銷,債務相互抵銷的要
您好,
一、何為合同法中債務相互抵銷
抵銷,是指雙方互負債務時,各以其債權以充當債務之清償,而使其債務與對方的債務在對等額內相互消滅。為抵銷的債權,即債務人的債權,稱為自動債權、抵銷債權或反對債權。被抵銷的債權,即債權人的債權,叫做受動債權或主債權。
抵銷依其產生的根據不同,可分為法定抵銷與合意抵銷兩種。法定抵銷由法律規定其構成要件,當要件具備時,依當事人一方的意思表示即可發生抵銷的效力。
依當事人一方的意思表示即可發生抵銷效力的權利,稱為抵銷權,屬於形成權。
合意抵銷是指按照當事人雙方的合意所為的抵消。它重視當事人的意思自由,可不受法律規定的構成要件的限制。當事人訂立的這種合同叫做抵銷合同,其成立應依民法關於意思表示的一般規定。抵消合同的效力是消滅當事人之間同等數額之內的合同關系。
法定抵銷的功能,一是節省給付的交換,降低交易成本;二是確保債權的效力,即在雙方當事人互負債務時,如當事人一方只行使自己的債權而不履行自己的債務,那麼對方當事人就會受損害,抵銷則能克服這一弊端。
二、債務相互抵銷的要件有哪些
按照《合同法》第99條的規定,抵銷必須具備一定的要件才能生效:
(一)必須是雙方當事人互負債務、互享債權
抵銷系以在對等額內使雙方債權消滅為目的,故以雙方債權的存在為必要前提。抵銷權的產生,在於當事人對於對方既負有債務,同時又享有債權。只有債務而無債權或者只有債權而無債務,均不發生抵銷問題。
當事人雙方存在的兩個債權債務,必須合法有效。任何一個債權債務的原因行為(合同)不成立或無效時,其債權不能有效存在,故當然不能抵銷。合同得撤銷時債權是否可抵消應區分不同的情況:引起主動債權的合同得撤銷時,在撤銷前,其債權為有效,因而仍得抵銷;嗣後如被撤銷,則與自始無效同,其抵銷也成為無效,從而被抵銷之債權仍舊存在,並不消滅。被動債權據以產生的合同得撤銷時,如抵銷權人(撤銷權人)知其得為撤銷並仍為抵銷,則可以認為他已拋棄撤銷權,其抵銷應為有效;如其不知得為撤銷,則仍可行使撤銷權,一經撤銷,與自始無效同,其抵銷即為無效。
在附條件的債權中,如所附條件為停止條件,在條件成就前,債權尚不發生效力,自不得為抵銷。如其為解除條件,則條件成就前債權為有效存在,故得為抵銷;且條件成就並無溯及力,因而行使抵銷權後條件成就時,抵銷仍為有效。
超過訴訟時效期間的債權,不得作為主動債權而主張抵銷,否則無異於強迫對方履行自然債務。如果被動債權已過訴訟時效期間,就可用作抵銷。在此場合,可認為債務人拋棄了時效利益。
附有同時履行抗辯權的債權,不得以之為主動債權而主張抵銷,否則即為剝奪對方的抗辯權。但如其作為被動債權,則可認為抵銷權人已拋棄同時履行抗辯權,此時以之為抵銷,當無不可。
第三人的債權,即使取得該第三人的同意,也不能以之為抵銷。因為一方面,此時僅一方當事人能夠主張抵銷,而對方則無此權利,有失公平;另一方面,第三人的債權對其債權人關系甚大,如允許用作抵銷,則可能損及第三人的債權人的利益。
可作為例外的是,連帶債務人以其他連帶債務人對於債權人的債權,就其應分擔部分為限,得主張抵銷。債權讓與時,債務人對原債權人享有債權的,得向債權受讓人主張抵銷。債務人對債權人享有債權的保證人得主張抵銷。
(二)雙方互負債務,必須其給付種類相同
所謂給付種類相同,合同法稱為標的物種類、品質相同(《合同法》第99條第1款),是指可以一方的給付清償對方的債權。正因為如此,抵銷通常在金錢債務或代替物債務以及其他種類物的債務中適用較多。
雙方當事人的給付物的種類雖然相同,但品質不同時,以特定物為給付物時,即使雙方的給付物屬於同一種類,也不允許抵銷。但是,在雙方當事人均以同一物為給付物時,仍屬同一種類的給付,可以抵銷。
當事人一方的給付物為特定物,對方的給付物為同種類的不特定物,因二者不是同種類的給付,不允許以種類債權對特定債權抵銷,但允許以特定債權抵銷種類債權。
在雙方當事人的債權皆為種類債權,但種類的范圍有廣有狹時,范圍狹的種類債權對於范圍廣的種類債權,可以抵銷;范圍廣的種類債權對於范圍狹的種類債權,則不允許抵銷。因為在後者,其給付的種類不同一。
在雙方的債權或者一方的債權為選擇債權場合,如果依選擇權行使的結果是給付種類相同,就允許抵銷。應指出,合同法規定,標的物種類、品質不相同的,經雙方協商一致,也可以抵銷(《合同法》第100條)。
(三)必須是自動債權已屆清償期
因債權人通常僅在清償期屆至時,才可以現實地請求清償。若未屆清償期也允許抵銷的話,就等於在清償期前強制債務人清償,犧牲其期限利益,顯屬不合理。所以,自動債權已屆清償期才允許抵銷(《合同法》第99條第1款)。不過,自動債權未定清償期的,只要債權人給債務人以寬限期,寬限期滿即可抵銷。
因債務人有權拋棄期限利益,在無相反的規定或約定時,債務人可以在清償期前清償。所以,受動債權即使未屆清償期,也應允許抵銷。
應該指出,在破產程序中,破產債權人對其享有的債權,無論是否已屆清償期,也無論是否附有期限或解除條件,均可抵消(我國《破產法(試行)》第31條)。
(四)必須是非依債的性質不能抵銷
所謂非依債的性質不能抵銷,是指依給付的性質,如果允許抵銷,就不能達到合同目的(《合同法》第99條第1款但書)。例如,法院決定扣留、提取勞動收入時,應保留被執行人及其所供養的家屬的生活必需品;查封、扣押、凍結、拍賣、變賣被執行人的財產,應當保留被執行人本人及其所供養家屬的生活必需品。再如,故意實施侵權行為的債務人,不得主張抵消侵權賠償損失;違約金債務不得自行以扣發款等方式作為充抵等。
④ 合同法中應承擔損害賠償責任的情形有哪些
(一)假借訂立合同,惡意進行磋商;
(二)故意隱瞞與訂立合同有關的重要事實或者提回供虛假情況;
(三)有其他答違背誠實信用原則的行為。第四十三條:當事人在訂立合同過程中知悉的商業秘密,無論合同是否成立,不得泄露或者不正當地使用。泄露或者不正當地使用該商業秘密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⑤ 合同法對債務相互抵消是怎樣規定的
抵銷,是指二人互負債務時,各以其債權充當債務之清償,而使其債務與對方的內債務在對等額內相互消滅容。
根據我國《合同法》
第八十三條【債務人的抵銷權】債務人接到債權轉讓通知時,債務人對讓與人享有債權,並且債務人的債權先於轉讓的債權到期或者同時到期的,債務人可以向受讓人主張抵銷。
第九十九條【債務的抵銷及行使】當事人互負到期債務,該債務的標的物種類、品質相同的,任何一方可以將自己的債務與對方的債務抵銷,但依照法律規定或者按照合同性質不得抵銷的除外。
當事人主張抵銷的,應當通知對方。通知自到達對方時生效。抵銷不得附條件或者附期限。
第一百條【債務的約定抵銷】當事人互負債務,標的物種類、品質不相同的,經雙方協商一致,也可以抵銷。
⑥ 合同法里雙倍賠償條款有哪些
合同法中就對定金罰則 有雙倍的法定性規定。
當然 合同內容可以為意定,所以但約定雙倍賠償條款時,也是屬於有效的。
⑦ 互碰互賠具體怎麼賠
互碰互賠的前來提條件是:責任是雙方源都有責任(主次責,同責)的情況。互碰自賠是雙方車輛損失都在交強(2000元)賠付范圍內,且都有責任,無物損,無人傷的情況下才能互碰自賠。出險地建有行業交通事故集中定損中心的,由各方當事人共同到就近的定損中心進行查勘、定損、理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