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社會法的名詞解釋

社會法的名詞解釋

發布時間: 2020-12-20 00:29:04

㈠ 法律的名詞解釋

法律的規范性是指法律是一種行為准則,是一種規范,規制人們的行為,要求人們按內法律容規定行事,違反法律就會受到懲罰。

法律的國家性是指法律是由國家制定監督執行,國家強制力是法律實施的保障。
法的意志性和規律性,法是國家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統治階級用法來推行主張。同時法也是要遵從社會規律,社會是法產生的基礎,法是隨著社會發展的變化而變化的,不是一成不變的。
法的階級性和共同性,法具有階級性,維護統治階級利益,體現統治階級意志 ,同時法也體現社會普世價值追求,講求公平正義共同屬性等
法的利益性和正義性,法是用來維護統治階級利益的工具,用來保障民眾利益的。法律要得到認可和遵從,必須體現正義。

㈡ 法律名詞解釋大全

法律 漢語拼音:fǎ lǜ 英文名稱:Law 法文名稱:Dénomination 「法」[1] 拉丁文jus, 法文droit, 德文Recht, 俄文праhuy 都兼有「公平」、「正義」的含義。從「法」的詞源看,都喻意公平和正義,
編輯本段法律的英文解釋
名詞:Law,Legislation,Codex 形容詞:Legal,Legislative,Juridical,Juridic
編輯本段法律的定義
法律的具體定義
法律,即人類在社會層次的規則,社會上人與人之間關系的規范,以正義為其存在的基礎,以國家的強制力為其實施的手段者。法治和法律要逐漸變得適當寬容以利於社會和諧。法一般限於憲法、法律。法屬於上層建築范疇,決定於經濟基礎,並為經濟基礎服務。法的目的在於維護有利於統治階級的社會關系和社會秩序,是統治階級實現其統治的一項重要工具。所以,法是階級社會特有的社會現象,它隨著階級、階級斗爭的產生、發展而產生和發展,法律將隨著社會階級、階級斗爭的消滅而自行消亡。 法律的概念古時指律令或刑法。由立法機關制定,國家政權保證執行的行為准則。 現在指由立法機關制定,國家政權保證執行的行為准則。法律體現統治階級的意志,是階級專政的工具之一。體現統治階段的意志,國家制定和頒布的公民必須遵守的行為規則。法律是由國家制定、認可並由國家保證實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質生活條件決定的統治階級意志,以權力和義務為內容,以確認、保護和發展統治階級所期望的社會關系的和社會秩序為目的的行為規范體系。
法律的其他解釋
基本的法律: 一般指----在一個國家或地區擁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法律,它的實際作用與憲法實際上相同。「基本法律」所意味是不永久並權宜之針,在沒有實施憲法下達到有法維持憲政秩序之效果。 這里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國家機構的和其他的法律,內容涉及國家和社會生活某一方面的最基本的問題。《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與《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屬於「基本法律」的層次。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也叫「一般法律」,是指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和修改的「除應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2]法律」(《憲法》第67條)。此外,全國人大常委會所作出的決議和決定,如果其內容屬於規范性規定,而不是一般宣言或委任令之類的文件,也視為狹義的法律。它一般包括--憲法,民事法,行政法經濟法等。 廣義的法律:是指法的整體,包括法律、有法律效力的解釋及其行政機關為執行法律而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如規章) 狹義的法律:專指擁有立法權的國家機關依照立法程序制定的規范性文件。 在三權分立的國家,由行政機關為執行法律而制定的行政命令僅對該行政機關之公務員有拘束力,除法規命令外,原則上行政機關所制訂之行政規則對於人民均不發生拘束力。而限制人民自由權利之法律必須由人民所選舉之立法機關制定之(即後者)。
相關法律名詞
法律體系 通常,法律體系可以分成大陸法系和英美法系兩種。另外還有第三種法律體系(依然存在於某些國家的部份或整個地區)-宗教法,是一種以經籍和其解譯為基本的法律。一個國家所使用的體系通常和其歷史、其和外國間的關連、以及其對國際標準的依附等有關。司法體系認同應遵行的法源為其法律體系的明確特徵。所以不同體系的差別多在於模式的不同,而不在於其內容,且每個司法體系通常都可以找到相類似的法條。 法律制度 在發達國家,主要的法律制度有獨立的法院、代議議會、責任內閣、軍警系統、官僚系統、法律專業和公民社會本身。約翰·洛克在其《政府論》里,將國家權力分為立法、行政和外交三種權力,其後的孟德斯鳩在其著作《論法的精神》中對其進行了完善,主張將國家權力劃分為行政、立法和司法、而且三種權力必須要分立,而且相互制約。[103]他們的原則是不應該有任何人可以掌握到國家的所有權力,和托馬斯·霍布斯《利維坦》內的獨裁理論相對。[104]更近代,有馬克斯·韋伯等人重塑有關在行政控制下的國家的模型。現代軍事、政治與官僚的力量對一般人民的日常生活顯現出了許多特別的問題,這些是早期如洛克和孟德斯鴆等作家所不可預見的。法律專業的慣例和實例是讓人民接觸公平正義的重要部份;而公民社會則是一個用來指形成法律的政治基礎的社會組織、社群和團伙等

法學的名詞解釋是什麼

法學,又稱法律科學,是以法律、法律現象以及其規律性為研究內容的科學,它是研究與法相關問題的專門學問,是關於法律問題的知識和理論體系。

法學,是關於法律的科學。法律作為社會的強制性規范,其直接目的在於維持社會秩序,並通過秩序的構建與維護,實現社會公正。作為以法律為研究對象的法學,其核心就在對於秩序與公正的研究,是秩序與公正之學。

法學是世界各國高等學校普遍開設的大類,也是中國大學的十大學科體系之一,包括法學、政治學、公安學、社會學四個主要組成部分。

在中國,法學思想最早源於春秋戰國時期的法家哲學思想,法學在中國先秦時代被稱為「刑名之學」,從漢代開始有「律學」的名稱。在西方,古羅馬法學家烏爾比安(Ulpianus)對「法學」(古代拉丁語中的Jurisprudentia)一詞的定義是:人和神的事務的概念,正義和非正義之學。

(3)社會法的名詞解釋擴展閱讀:

法學——中國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

該專業要求學生具有扎實的專業理論基礎和熟練的職業技能、合理的知識結構,能在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特別是能在立法機關、行政機關、檢察機關、審判機關、仲裁機構和法律服務機構從事法律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能力要求:

(1)具備獨立自主地獲取和更新本專業相關知識的學習能力。

(2)具備將所學的專業理論與知識融會貫通,靈活地綜合應用於專業實務之中的基本技能。

(3)具備利用創造性思維方法開展科學研究工作和創新創業實踐的能力;具備較高的計算機操作能力和外語能力。

㈣ 法律名詞解釋

成文法又稱制定法:
是指有立法權或立法性職權的國家機關制定或認可的以規范化的成文形式出現的規范性法文件。
不成文法:
是指由國家有權機關認可的、不具有文字形式或雖有文字形式但卻不具有規范化成文形式的法,一般指習慣法 。

法的作用:是指法對人與人之間所形成的社會關系所發生的一種影響,它表明了國家權力的運行和國家意志的實現。 法的作用可以分為規范作用和社會作用。

法的告示作用 :法律代表國家關於人們應當如何行為的意見和態度。這種意見和態度以贊成和許可或反對和禁示的形式昭示天下,向整個社會傳達人們可以或必須加何行為的信息,起到告示的作用。

法的評價作用 :法律作為一種行為標准和尺度,具有判斷、衡量人們的行為的作用。

法的預測作用:法具有預測作用,人們就可以根據法律來合理地作出安排,以便用最小的代價和風險取得最有效的結果。

㈤ 社會保障法的名詞解釋

社會保障法是指調整關於社會保險和社會福利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版包括安全生產法、消防權法等。也是保障社會成員基本生活需要和經濟發展享受權的各種法律規范的總稱,社會保障法是調整以國家和社會為主體,為了保證有困難的勞動者和其他社會成員,以及特殊社會群體成員的基本生活,並逐步提高其生活質量而發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

㈥ 名詞解釋:法的概念 怎麼答啊

法是以國家政權意志形式出現的,作為司法機關辦案依據的,具有普遍性、明確性和肯版定性的,以權利和義權務為主要內容的,首先和主要體現執政者意志並最終決定於社會物質生活條件的,各種社會規范的總稱。

這一定義,是我們考察百家之說,總結歷史經驗,汲取精華和合理性因素,剔除糟粕和落後性成分之後,依據古今中外法的真實面貌所得出的。

法是一個關乎人類社會生活大局的極為重要的現象,也是一個調整范圍非常廣闊、涉及問題甚為復雜的事物。

拓展資料:

法的特徵與本質:

1、法是體現統治階級意志的社會規范。

統治階級的整體意志,而不是個別統治者的意志,或統治者個人意志的簡單相加。不是統治階級意志的全部,而僅僅是上升為國家意志的那部分意志。

2、法是由國家強制力保障實施的社會規范。

法律規范區別於道德規范、宗教規范、紀律規范等其他社會規范的首要之處在於,它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並由國家強制力保障實施的社規范體系。

3、法是受社會物質生活條件決定的社會規范。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是決定社會面貌、性質和發展的根本原因,也是決定法律本質、內容和發展方向的根本因素。

㈦ 什麼是社會法

現代抄大陸法系的國家襲首先提出了「社會法」的概念。社會法是什麼呢?比如反壟斷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環境保護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金融法、計劃和產業政策法、國有企業法,等。這些現代法律主要是解決經濟規劃、環境保護、就業、社會保障等社會性的問題。這些法律既不是公法也不是私法,因此歐洲大陸法系國家的法學家在公法和私法之外,就有了「社會法」的提法。

㈧ 法律的名詞解釋

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並以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質生活條件所決定專的統治階級意志的規屬范體系。法律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是國家的統治工具。

法律是由享有立法權的立法機關行使國家立法權,依照法定程序制定、修改並頒布,並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總稱。法律是法典和律法的統稱,分別規定公民在社會生活中可進行的事務和不可進行的事務。


(8)社會法的名詞解釋擴展閱讀:

法律首先是指一種行為規范,所以規范性就是它的首要特性。規范性是指法律為人們的行為提供模式、標准、樣式和方向。法律同時還具有概括性,它是人們從大量實際、具體的行為中高度抽象出來的一種行為模式,它的對象是一般的人,是反復適用多次的。法律還具有普遍性,即法律所提供的行為標準是按照法律規定所有公民一概適用的,不允許有法律規定之外的特殊,即要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一旦觸犯法律,便會受到相應的懲罰,對其教育,改良。

㈨ 社會保障法的名詞解釋

、社會保障——它是政府和社會為了保持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穩定,對勞動者和社版會成員因年老、傷殘、權疾病而喪失就業機會,或因自然災害和意外事故等原因面臨生活困難時,通過國民收入再分配提供物質幫助和社會服務,以確保其基本的生活需要。

㈩ 社會非法權主體名詞解釋題

在對公共政策主體進行分類時,通常可以分為國家公共法權主體、社會政治法權主體和社回會非法權主體。答

第一類社會非法權主體是常說的地下團體或黑社會組織。它們多半是以秘密的方式組織起來的,帶有非正式性、不合法性的特徵。社會非法權主體雖以追逐更多的經濟利益為根本目的,但它們一般不在公開場合參加政策制定與實施,而是使出種種手段影響、收買和俘獲制定和實施公共政策的官員,再藉助於被俘獲或被收買的政策官員來積聚巨額財富。這類社會非法權主體影響公共政策的行為大多具有間接性、隱蔽性的特點。

第二類社會非法權主體是大眾傳媒機構。在現代民主國家裡,作為信息載體的大眾媒介工具具有重要功能,以致於西方人常將新聞機構如報紙、廣播、電視、網路合起來稱為"第四種權力"。大眾媒介機構對公共政策的影響作用不象隱蔽的利益集團那樣是通過收買政策過程中的官員來實現的,而是藉助於"輿論控制"與"輿論導向",從而對政府決策形成制約來實現的。

熱點內容
法律碩士如何調劑 發布:2025-01-10 21:39:50 瀏覽:616
助產假勞動法 發布:2025-01-10 21:31:58 瀏覽:223
律師私章樣式 發布:2025-01-10 21:12:08 瀏覽:845
行政法學第19章在線測試 發布:2025-01-10 20:54:56 瀏覽:363
道德經全文pdf 發布:2025-01-10 20:19:12 瀏覽:210
中政律師 發布:2025-01-10 19:29:49 瀏覽:247
民法59條 發布:2025-01-10 19:24:10 瀏覽:850
民法典有幾個編 發布:2025-01-10 19:19:47 瀏覽:134
法院延期開庭申請書 發布:2025-01-10 18:27:13 瀏覽:688
法學專業實習日誌 發布:2025-01-10 18:20:31 瀏覽: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