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保障法的功能
A. 社會保障法在現代社會中的重要作用是什麼
社會保障法律制度在我國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社會保障法律制度是建立和發展市場經濟的必然要求
市場經濟是人類社會歷史進步過程中不可逾越的經濟發展階段,而社會保障法律制度是市場經濟建立和發展的必要條件之一。
保護勞動力的再生產和合理配置勞動力資源是市場經濟的客觀要求。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競爭機制所形成的優勝劣汰,必然會造成部分勞動者被迫退出勞動崗位,從而使其本人和家庭因失去收入而陷於生存危機;社會保障通過提供各種幫助使這部分社會成員獲得基本的物質資料,維持基本生活水平,從而使勞動力的再生產成為可能。市場經濟要求建立勞動力合理流動機制,社會保障通過建立全社會統一的保障網路,打破了勞動者自我保障或企業保障的局限,使勞動者在更換勞動崗位和遷徙時沒有後顧之憂,促進了勞動力的合理流動與合理配置。此外,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日益增多的社會保障項目,必然給社會成員提供更多的社會保障服務,而社會保障的服務性工作的增多,也會增加勞動者的就業機會。
市場經濟要求平衡社會供求關系,保持投資結構的合理化和保證投資收益。社會保障的支出是隨著市場經濟的增長或下降的運行變化情況而增減的。在經濟發展強勁、失業率下降時,社會保障的支出會進行相應的縮減,社會保障基金的存儲規模必然會因此增大,從而減少社會需求的急劇膨脹;而當經濟衰退、失業增加時,社會保障的支出會相應地增多,給失去職業和生活困難的人們提供相應的購買能力,喚起社會的有效需求,並在一定程度上促進社會的經濟復甦。可以說,社會保障具有調節市場經濟中供求關系的蓄水池作用,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平抑經濟過熱或過冷的現象,促進國民經濟的良性循環。社會保障基金經過長期的積累,會形成龐大的資產,成為投資融資的一大財源。如果國家通過立法規定社會保障基金的投資項目和投資比例,指導投資的方向,會促進社會保障基金向國家基礎設施和重點項目投資,從而成為國家對國民經濟進行宏觀調控的有效手段。同時,社會保障基金的有效投資收入,也會使社會保障基金本身保值增值。
目前,國際社會對社會保障法律制度在市場經濟中的作用已經形成這樣的共識,即社會保障不能被簡單地看作是對國家的一種負擔,而應該把它看作是為了在經濟中使工作能力、效率和動力保持高水平的一種手段;如果一個國家缺少完備的社會保障體系,特別是缺少產業工人的社會保險,那麼,這個國家構建任何一種市場經濟體制都是不可能的。這種認識,值得我們深思。
2、社會保障法律制度是社會公平的調節器
社會公平,是人類社會發展中客觀產生的一種需要。社會公平體現在經濟利益方面主要是社會成員之間沒有過份懸殊的貧富差別,即所謂「不患貧患不均」。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收入分配機制與競爭機制相聯系,必然形成社會成員之間在收入分配方面的不均等,甚至收入相差十分懸殊,強者成為富翁,弱者陷於困境。為了解決這一社會問題,就需要運用社會保障法律制度對社會經濟生活進行干預,通過提供社會保障措施,通過對社會成員的收入進行必要的再分配調節方式,將高收入者的一部分收入適當轉移給另一部分缺少收入的社會成員,從而在一定程度上縮小社會成員之間的貧富差距,彌補市場經濟的缺陷,緩和社會矛盾,以促進社會公平目標的實現。
3、社會保障法律制度是維護社會穩定的安全網
沒有社會的穩定,就沒有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而社會保障則是社會穩定的重要防線。社會保障法律制度本身就是一種社會安全體系,它通過對沒有生活來源者、貧困者、遭遇不幸者和一切工薪勞動者在失去勞動能力或工作崗位後提供救助,滿足基本生活需要。保證其基本生活需求,消除社會成員的不安全感,以維護社會穩定。因此,社會保障又被譽為「社會安全網」和「社會減震器」。
B. 《社會保險法》的功能體現在哪些方面
社保的主要內容:
養老保險:養老保險是勞動者在達到法定退休年齡退休後,內從政府和社會得到一定的經容濟補償物質幫助和服務的一項社會保險制度;
醫療保險:社會保險民營醫院將納入醫保范圍,近日,中國醫療保險研究會副秘書長、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社會保障研究所副所長李靜湖表示,對民營醫療機構是一視同仁,按照一定的條件都納入到基本醫療保險的定點范圍。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是根據財政、企業和個人的承受能力所建立的保障職工基本醫療需求的社會保險制度;
工傷保險:工傷保險也稱職業傷害保險。勞動者由於工作原因並在工作過程中受意外傷害,或因接觸粉塵、放射線、有毒害物質等職業危害因素引起職業病後,由國家和社會給負傷、致殘者以及死亡者生前供養親屬提供必要物質幫助;
失業保險:失業保險是國家通過立法強制實行的,由社會集中建立基金,對因失業而暫時中斷生活來源的勞動者提供物質幫助的制度;
生育保險:生育保險是針對生育行為的生理特點,根據法律規定生育保險,在職女性因生育子女而導致勞動者暫時中斷工作、失去正常收入來源時,由國家或社會提供的物質幫助。生育保險待遇包括生育津貼和生育醫療服務兩項內容。
C. 社會保障法屬於法的什麼范疇
社會保障法 社會保障法概述
一、社會保障法的定義
概念明確的一個重要方面是概念的內涵是要明確,而明確概念內涵 的主要方法就是給概念下定義。關於社會保障法的概念,從國內有關社會保障法的著述看,主要有以下幾種定義:⑴社會保障法是高速社會保障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⑵社會保障法即國家為維護社會安定和經濟穩步發展而制定的,保障維護社會安全和經濟穩步發展而制定的,保障社會成員基本生活需要和經濟發展享受權的各種法律規范的總稱;⑶凡是依據社會政策制定的,用以保護某些特別需要扶助人群的生活安全,或用以促進社會大眾福利的立法,就是社會保障法;⑷社會保障法是調整以國家和社會為主體,為了保證有困難的勞動者和其他社會成員,以及特殊社會群體成員的基本生活,並逐步提高其生活質量而發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
考察以上幾種關於社會保障的法的定義,所採取的都是屬加種差的定義方法,以其屬(法律規范)加上各差(調整的社會關系)——來定義社會保障法,因而有一定的缺陷。第一種定義的缺陷在於定義項「社會保障關系」本身又是一個不太明確的概念,無法用以明確被子定義項,所在地以很難使人對社會保障法這個概念有一個清晰的把握。第二種定義以社會保障法的功能作為它的種差來定義之。但在這一定義中,定義項的外延大於被定義項的外延,犯了定義過寬的邏輯錯誤。因此「國家為維護社會安定和經濟穩步發展而制定的,保障社會成員基本生活需要和經濟發展享受權的各種法律規范」不僅包括社會保障法,也可以包括其他一些法律規范,諸葛亮如民法、經濟法甚至刑法中的許多規范同樣有此功能。所以,這個定義還是未能揭示概念的本質和內涵。第三種定義同樣犯了定義過寬的邏輯錯誤,社會保障法的主權應包括國家、社會(用人單位)和全體社會成員,而「以國家和社會為主體」勢必將部分社會保障法律規范排除在外。
因此,如果要考慮給社會保障法下一個明確的定義,最重要的問題就是這個定義中的和差如何來界定,社會保障法的種差實質上也就是該法律與他種法律之間所在地調整的社會關系的區別。社會保障法是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任何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所調整的社會關系的區別。社會保障法是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任何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所在地調整的社會關系都有其獨特性,所調整的社會關系的不同,也正是一法律部門同其他法律保障法到期底調整哪些社會關系,這些社會關系的屬性是什麼。基於對社會保障法所在地調整的社會關系的理解(後文將詳述之),筆者認為社會保障法的定義是:社會保障法是調整以國家、社會和全體社會成員為主體,為了保證社會成員的基本生活需要並不斷提高其生活水平,以及解決某些特殊社會群體的生活困難而發生的經濟扶助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
二、社會保障法的調整對象
一對社會保障關系的解析
社會保障法的調整對象、即社會保障法所調整的社會關系,一言以蔽之,可以稱為社會保障關系,理解社會保障關系是把握社會保障法內涵的關鍵。從目前關於社會保障法的著述關系,理解社會保障法所調整的社會關系這個問題上,難點主要有以下三個:⑴社會保障關系的主體究竟關系的主體究竟包括哪些?各自的權利義務如何?⑵社會保障關系的屬性是什麼?⑶社會保障關系的怎樣確定?是許可權於對基本生活的保障,還是包括提高生活質量?
⒈社會保障關系的主體
社會保障關系的主體究竟包括哪些?首先,有學者認為,保障的政府機制的形成,或者說導致政府介入社會保障的原因是由於工業化、城市化以及市場經濟的固定特徵所致。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由於「看不見的手」無法增進公共利益,實現公共消費,必須構造一隻「看不見的手」——政府機制的「社會保障」,去實現這一項任務。這也是自工業革命以來為社會多數人們所在地接受的邏輯。還有學者認為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是以國家責任為基礎的,例如西方一些學者從經濟學的角度看待社會保障,認為其是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的一項經濟職能。為實現社會公平而對國民收入進行分配和再分配。因而,從一般原理看,是市場失效的客觀現實和社會對公平的關注,為政府幹預經濟、插手社會保障提供了理論依據。確實,任何一個國家社會保障制度都離不開政府的參與。盡管近年來西方許多福利國家紛紛進行社會保障制度的改革,減輕和分散政府的責任,調動市場和個人機制的作用,但這只是要解決以往的高福利政策所釀成的政府財政危機並導致經濟效率下降這一弊病,就高層自身無法克服的「市場失靈」而言,政府仍應是社會保障關系的主體。當然,政府是一個泛化的概念,社會保障項目的確立、社會保障的管理和運作、監督乃至出現爭議的解決,都要通過具體的社會保障機構以及國家的職能部門來操作。因而,在社會保障實施過程中,社會保障職能機構就始終代表著國家一方。而且,由於現代市場經濟中的社會保障是政府基本職責而啟動的,因而社會保障關系的一方必須是社會保障職能機構,也即國家。
社會保障關系主體中的「社會」,在我國主要指用人單位、社會共部分社會服務機構。西方發達國家社會保障的實踐表明:政府通過經濟政策手段干預調節經濟運行過程的作用是有限的,不可能完全擔負起社會保障的責任。在美國,一些經濟學家在分析市場失效的過程中,發現政府也存在失效。「當政府政策或集體行動所採取的手段不能改善經濟產率或道德上可接受的收入分配時,政府失靈便產生了。」用這種政府失效的理論保障體制的弊端所在。例如英國貿工部專家指出,英國失業問題還在於半個多世紀來,英國歷屆政府對「坐吃山空」的高福利政策不敢觸及,以致為所欲為業者依賴政府津貼仍能度日,客觀上助長了不少惰性。因此,在發展中國家,尤其是在經濟轉軌國家,例如我國,基於目前的國情,財政基礎較簿弱,在「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指導思想下,國家不可能承擔起全部或大部分的保障,必須分散到社會或個人,構築起一個多層次的社會保障體系。不能片面強調社會保障穩定社會、實現社會平等的作用,還要重視其促進經濟發展、提高經濟交率的功能。從目前我國許多保障措施來看,無論是「國家、用人單位、勞動者三方負擔」,還是「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都體現了力圖使經濟發展與社會公平兼顧的原則,所以社會和個人也是社會保障制度的重要主體。特別是個人,其在社會保障制度中主體身份可以說是雙重的,不僅是社會保障被給付主體,在許多項目上(例如社會保險的一些項目上)還是資金來源主體(從該意義上講,也有說是給付主體)。
⒉社會保障關系的屬性
研究社會保障關系的屬性,可以分為幾個層次:
⑴社會保障關系具有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相結合的屬性。社會保障包括社會保障、社會救助、社會福利,以及優撫安置等。除社會福利具有廣泛性以外,社會保險、社會救助、優撫安置都是針對特定社會群體的,只有具備一定的主體身份才能享受這些保障項目。而社會保障的核心是給付,通過給付,使保障對象獲得生活的必需,因此,社會保障關系又是一種典型的財產關系。
⑵社會保障關系既不完全是平等主體間的關系,也不完全是體現國家權力的管理和服從關系。傳統公、私法的二元劃分理論認為,公法調整的是政治國家的關系,即國家權力運作產生的諸種關系;私法調整的是市民社會的關系,即市民社會中的個人權利。而隨著現代「公法私法化」和「私法公法化」的相互滲透,學者父認為已出現了一個新的法域——社會法。社會法以社會利益為本體,追求社會公平的實現,社會保障法即為典型的社會法。所以其中既有國家權力干預 的關系,又有公民享受國家給付的權利的關系。有學者以社會保障關系中的核心——給付關系為例進行了闡述,認為給付關系實質上是一種特殊的合同的約定關系。在給付關系中,在存在行政法律關系中基於行政權利的管理與被管理關系,而是平等主體間基於合同約定而產生的權利義務關系,但這種約定又是國家依據行政權利單方面做出的一種授益約定。因此,給付關系是一種國家依據行政權利做出授益約定,社會保障管理機構依法履行授益的約定的關系。按照有的者的說法,認為它是一種社會連帶責任關系。通過社會保障權利與社會保障義務將國家、社會團體以及全體社會成員聯系在一起,形成一種社會連帶責任關系。
⑶社會保障關系中的權利義務具有非對等性。這種權利義務的非對等性是指在社會保障關系中,既有無形履行了義務的法定權利,也有不享受任何權利的國家義務。前者體現在社會救濟、社會優撫和社會福利法律關系中,享受社會保障權利的公民,不需要履行任何社會保障義務( 不需要履行繳費等法定義務),只要符合一定的條件或主體身份,即可享受社會保障權利。例如在社會救濟中,只要公民生活在國家規定的貧困線和最低生活標准以下,就可以獲得救濟。此外,在社會保障項目中,勞動者對養老、醫療和失業保險都負有繳費義,其中,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都充分體現了權利義務對等原則,但對失業保險來說,繳納失業保險費是勞動者法定義務,但並非所在地有繳費者都享受失業保險待遇。
⒊社會保障關系的內容
在確定和理解社會保障關系的內容上,一個難點就是社會保障關系的內容是只限於對公民最低生活的保障,還是不僅包括對公民最低生活的保障,還包括了國家逐步提高公民生活質量的保證?
我國與西方國家社會保障的范圍是不一樣的。西方國家的社會保障是社會福利的一部分,因此許多國家學者認為社會保障只限於對公民最低生活的保障,是社會福利中的最低層次。因此,我們看到的西方「福利國家」早已超越了這個層次。而我國社會保障制度本身飲食了社會福利,因而我們的社會保障關系的內容不應只限於對公民最低生活的保障。社會福利是國家為改善和提高全體社會成員物質、精神生活而採取的措施,提供的設備和服務,社會福利是社會保障的最高境界。因此,在我們。社會保障關系的內容應是指後者。但同時要注意的是,由於社會福利的普遍性和高水平,它必須是在經濟發展水平達到較高的程序時才能充分實施,否則會導致「福利危機」,阻礙經濟的發展,今日西方一些高福利國家的「福利病」就證實了這一點。所以,我國目前社會保障制度還只能將其作為一個未來的發展目標,就目前我國的經濟發展水平來說還不一定具備現實的可行性。這也是同我國社會保障「低水平、廣覆蓋」的精神相適應的。
二社會保障關系的分類
社會保障關系從不同的角度可以做出多種劃分。依其內容不同,可以分為社會保障關系,社會救助關系、社會福利關系,以及優撫安置關系。依社會保障的體制來劃分,又可以分為社會保障管理關系、社會保障資金籌集關系、社會保障給付關系、社會保障資金運營關系、社會保障監督關系等。概括地講,社會保障關系就是在社會保障實施過程中國家、用人單位以及社會成員之間所發生的各種關系的總和。具體有以下關系:
⑴政府與社會保障實施機構之間的關系。其間包括了委託、管理和監督的關系,政府委託並管理社會保障實施機構對社會成員進行給付和幫助,而社會保障實施機構也要接受政府的監督。
⑵國家與社會成員之間的關系。主要是一種給付關系,明確國家的職責和義務以及社會成員應享受的保障性權利。
⑶社會保障管理機構之間的關系。它是指社會保障職能機構由於職責劃分的不同而形成的分工協作關系。包括社會保障資金的籌集機構、管理機構、運營機構和發放機構,它們應各自有明確的分工,但又在職能上相互銜接,構成一個統一運作的整體。
⑷國家與用人單位之間的關系。國家與用人單位之間因社會保障費用的徵收與繳納而發生的關系。
這些關系並非是單獨存在的,它們往往呈現出交錯復雜的特點。除此之外,就廣義而言,還有社會保障爭議的仲裁與訴訟關系,一般來說,社會保障訴訟應採用行政訴訟的程序進行。
三、社會保障法的特徵
⒈廣泛的社會性
社會保障法是典型的社會法,因而社會性是社會保障法最主要的特徵。其社會性表現在:第一,目的的社會性。社會保障之設立即為社會利益,保障社會全體成員的生活安全,所以社會保障法的目標即在於通過保證社會成員的基本生活需要來達到社會穩定。第二,享受權利主體的普遍性。社會保障的權利由全體社會成員享有,而且隨著經濟的發展,可以享受保障的成員數目以及可以離開受的社會保障項目會截止來越多。第三,社會保障責任和義務的社會化。社會保障要獲得長久的生命力,需要整個社會的參與,社會保障通過立法,採取國家、用人單位和社會成員共同負擔的原則,將責任和義務分散到整個社會,以資金來源的多渠道來保證社會保障的正常運轉。
⒉嚴格的法定性
社會保障法是社會法,有其自身的特點,它不同於私法的意思自治,也不同於公法的國家行使行政權利。它帶有明顯的國家干預法的特徵,是國家為了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需要而強行規定的一系列准則,從社會保障項目的確立、社會保障資金的籌集和繳納到社會保障的享受人群范圍,以及社會保障金的發放都有明確的法律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能任意更改。
⒊實體法與程序法的統一性
實體法和程序法是對法律功能的劃分。規定社會關系參加者實體權利和義務的法是實體法;為保障實體法的實現,規定實體法的運用和實現手續的法是程序法。一般而言,實體法和程序法是一種互為依存的關系,有一定的實體法,就有與之對應的程序法,例如民法與民事訴訟法、刑法與刑事訴訟法。
但社會保障法則不然,其既有實體性法律規范,也有程序性法律規范,並非具單一特性的實體法或程序法。之所以如此,是因為社會保障法所在地調整關系的復雜性。社會保障法調整的是一個在社會保障領域中由各種社會關系、各個運行環節組成的系統,因而社會保障法就必須不僅有具體的權利義務的規定,還要有維持程序正常運轉的程序性規定。例如社會救助性,既有救助對象所享受的權利義務的實體規定,又有救助對象資格認定以及發放手續的程序性規定。
⒋特定的立法技術性
社會保障的運營須以數理計算為基礎,這使得社會保障法在立法上有較高的技術性。「大數法則」和「平均數法則」在社會保障立法中會經常用到。另外,還有一些保障項目在費率、范圍等的確定上會常用到統計技術。以養老保險為例,我國養老保險立法中的關鍵技術,涉及到退休後平均存活年數的確定、養老保險基金的社會統籌范圍的確定、養老保險費率的確定等種種問題,都需要運用數理技術來確定。
D. 社會保障法的特徵是什麼
廣泛的社會性
社會保障法是典型的社會法,因而社會性是社會保障法最主要的特徵。其社會性表現在:第一,目的的社會性。社會保障之設立即為社會利益,保障社會全體成員的生活安全,所以社會保障法的目標即在於通過保證社會成員的基本生活需要來達到社會穩定。第二,享受權利主體的普遍性。社會保障的權利由全體社會成員享有,而且隨著經濟的發展,可以享受保障的成員數目以及可以離開受的社會保障項目會截止來越多。第三,社會保障責任和義務的社會化。社會保障要獲得長久的生命力,需要整個社會的參與,社會保障通過立法,採取國家、用人單位和社會成員共同負擔的原則,將責任和義務分散到整個社會,以資金來源的多渠道來保證社會保障的正常運轉。
嚴格的法定性
社會保障法是社會法,有其自身的特點,它不同於私法的意思自治,也不同於公法的國家行使行政權利。它帶有明顯的國家干預法的特徵,是國家為了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需要而強行規定的一系列准則,從社會保障項目的確立、社會保障資金的籌集和繳納到社會保障的享受人群范圍,以及社會保障金的發放都有明確的法律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能任意更改。
實體法與程序法的統一性
實體法和程序法是對法律功能的劃分。規定社會關系參加者實體權利和義務的法是實體法;為保障實體法的實現,規定實體法的運用和實現手續的法是程序法。一般而言,實體法和程序法是一種互為依存的關系,有一定的實體法,就有與之對應的程序法,例如民法與民事訴訟法、刑法與刑事訴訟法。
但社會保障法則不然,其既有實體性法律規范,也有程序性法律規范,並非具單一特性的實體法或程序法。之所以如此,是因為社會保障法所在地調整關系的復雜性。社會保障法調整的是一個在社會保障領域中由各種社會關系、各個運行環節組成的系統,因而社會保障法就必須不僅有具體的權利義務的規定,還要有維持程序正常運轉的程序性規定。例如社會救助性,既有救助對象所享受的權利義務的實體規定,又有救助對象資格認定以及發放手續的程序性規定。
特定的立法技術性
社會保障的運營須以數理計算為基礎,這使得社會保障法在立法上有較高的技術性。「大數法則」和「平均數法則」在社會保障立法中會經常用到。另外,還有一些保障項目在費率、范圍等的確定上會常用到統計技術。以養老保險為例,我國養老保險立法中的關鍵技術,涉及到退休後平均存活年數的確定、養老保險基金的社會統籌范圍的確定、養老保險費率的確定等種種問題,都需要運用數理技術來確定。
E. 社會保障法的特徵
實體法和程序法是對法律功能的劃分。規定社會關系參加者實體權利和義務的法是實體法;為保障實體法的實現,規定實體法的運用和實現手續的法是程序法。一般而言,實體法和程序法是一種互為依存的關系,有一定的實體法,就有與之對應的程序法,例如民法與民事訴訟法、刑法與刑事訴訟法。
但社會保障法則不然,其既有實體性法律規范,也有程序性法律規范,並非具單一特性的實體法或程序法。之所以如此,是因為社會保障法所調整關系的復雜性。社會保障法調整的是一個在社會保障領域中由各種社會關系、各個運行環節組成的系統,因而社會保障法就必須不僅有具體的權利義務的規定,還要有維持程序正常運轉的程序性規定。例如社會救助性,既有救助對象所享受的權利義務的實體規定,又有救助對象資格認定以及發放手續的程序性規定。 公平效率結合,將效率寓於公平,在社會保障領域實現更高境界的公平。
再分配與儲蓄相結合,即二者在制度上和功能上的互補作用。 社會保障關系的主體究竟包括哪些?首先,有學者認為,保障的政府機制的形成,或者說導致政府介入社會保障的原因是由於工業化、城市化以及市場經濟的固定特徵所致。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由於「看不見的手」無法增進公共利益,實現公共消費,必須構造一隻「看不見的手」——政府機制的「社會保障」,去實現這一項任務。這也是自工業革命以來為社會多數人們所在地接受的邏輯。還有學者認為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是以國家責任為基礎的,例如西方一些學者從經濟學的角度看待社會保障,認為其是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的一項經濟職能。為實現社會公平而對國民收入進行分配和再分配。因而,從一般原理看,是市場失效的客觀現實和社會對公平的關注,為政府幹預經濟、插手社會保障提供了理論依據。確實,任何一個國家社會保障制度都離不開政府的參與。調動市場和個人機制的作用,但這只是要解決以往的高福利政策所釀成的政府財政危機並導致經濟效率下降這一弊病,就高層自身無法克服的「市場失靈」而言,政府仍應是社會保障關系的主體。當然,政府是一個泛化的概念,社會保障項目的確立、社會保障的管理和運作、監督乃至出現爭議的解決,都要通過具體的社會保障機構以及國家的職能部門來操作。因而,在社會保障實施過程中,社會保障職能機構就始終代表著國家一方。而且,由於現代市場經濟中的社會保障是政府基本職責而啟動的,因而社會保障關系的一方必須是社會保障職能機構,也即國家。
社會保障關系主體中的「社會」,在我國主要指用人單位、社會共部分社會服務機構。西方發達國家社會保障的實踐表明:政府通過經濟政策手段干預調節經濟運行過程的作用是有限的,不可能完全擔負起社會保障的責任。在美國,一些經濟學家在分析市場失效的過程中,發現政府也存在失效。「當政府政策或集體行動所採取的手段不能改善經濟產率或道德上可接受的收入分配時,政府失靈便產生了。」用這種政府失效的理論保障體制的弊端所在。例如英國貿工部專家指出,英國失業問題還在於半個多世紀來,英國歷屆政府對「坐吃山空」的高福利政策不敢觸及,以致為所欲為業者依賴政府津貼仍能度日,客觀上助長了不少惰性。因此,在發展中國家,尤其是在經濟轉軌國家,例如我國,在「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指導思想下,國家不可能承擔起全部或大部分的保障,必須分散到社會或個人,構築起一個多層次的社會保障體系。不能片面強調社會保障穩定社會、實現社會平等的作用,還要重視其促進經濟發展、提高經濟交率的功能。從目前我國許多保障措施來看,無論是「國家、用人單位、勞動者三方負擔」,還是「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都體現了力圖使經濟發展與社會公平兼顧的原則,所以社會和個人也是社會保障制度的重要主體。特別是個人,其在社會保障制度中主體身份可以說是雙重的,不僅是社會保障被給付主體,在許多項目上(例如社會保險的一些項目上)還是資金來源主體(從該意義上講,也有說是給付主體)。 研究社會保障關系的屬性,可以分為幾個層次:
⑴社會保障關系具有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相結合的屬性。社會保障包括社會保障、社會救助、社會福利,以及優撫安置等。除社會福利具有廣泛性以外,社會保險、社會救助、優撫安置都是針對特定社會群體的,只有具備一定的主體身份才能享受這些保障項目。而社會保障的核心是給付,通過給付,使保障對象獲得生活的必需,因此,社會保障關系又是一種典型的財產關系。
⑵社會保障關系既不完全是平等主體間的關系,也不完全是體現國家權力的管理和服從關系。傳統公、私法的二元劃分理論認為,公法調整的是政治國家的關系,即國家權力運作產生的諸種關系;私法調整的是市民社會的關系,即市民社會中的個人權利。而隨著現代「公法私法化」和「私法公法化」的相互滲透,有學者認為已出現了一個新的法域——社會法。社會法以社會利益為本體,追求社會公平的實現,社會保障法即為典型的社會法。所以其中既有國家權力干預 的關系,又有公民享受國家給付的權利的關系。有學者以社會保障關系中的核心——給付關系為例進行了闡述,認為給付關系實質上是一種特殊的合同的約定關系。在給付關系中,在存在行政法律關系中基於行政權利的管理與被管理關系,而是平等主體間基於合同約定而產生的權利義務關系,但這種約定又是國家依據行政權利單方面做出的一種授益約定。因此,給付關系是一種國家依據行政權利做出授益約定,社會保障管理機構依法履行授益的約定的關系。按照有的者的說法,認為它是一種社會連帶責任關系。通過社會保障權利與社會保障義務將國家、社會團體以及全體社會成員聯系在一起,形成一種社會連帶責任關系。
⑶社會保障關系中的權利義務具有非對等性。這種權利義務的非對等性是指在社會保障關系中,既有無形履行了義務的法定權利,也有不享受任何權利的國家義務。前者體現在社會救濟、社會優撫和社會福利法律關系中,享受社會保障權利的公民,不需要履行任何社會保障義務( 不需要履行繳費等法定義務),只要符合一定的條件或主體身份,即可享受社會保障權利。例如在社會救濟中,只要公民生活在國家規定的貧困線和最低生活標准以下,就可以獲得救濟。此外,在社會保障項目中,勞動者對養老、醫療和失業保險都負有繳費義,其中,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都充分體現了權利義務對等原則,但對失業保險來說,繳納失業保險費是勞動者法定義務,但並非所在地有繳費者都享受失業保險待遇。 在確定和理解社會保障關系的內容上,一個難點就是社會保障關系的內容是只限於對公民最低生活的保障,還是不僅包括對公民最低生活的保障,還包括了國家逐步提高公民生活質量的保證?
我國與西方國家社會保障的范圍是不一樣的。西方國家的社會保障是社會福利的一部分,因此許多國家學者認為社會保障只限於對公民最低生活的保障,是社會福利中的最低層次。因此,我們看到的西方「福利國家」早已超越了這個層次。而我國社會保障制度本身飲食了社會福利,因而我們的社會保障關系的內容不應只限於對公民最低生活的保障。社會福利是國家為改善和提高全體社會成員物質、精神生活而採取的措施,提供的設備和服務,社會福利是社會保障的最高境界。因此,在我們。社會保障關系的內容應是指後者。但同時要注意的是,由於社會福利的普遍性和高水平,它必須是在經濟發展水平達到較高的程序時才能充分實施,否則會導致「福利危機」,阻礙經濟的發展,今日西方一些高福利國家的「福利病」就證實了這一點。所以。這也是同我國社會保障「低水平、廣覆蓋」的精神相適應的。 社會保障關系從不同的角度可以做出多種劃分。依其內容不同,可以分為社會保障關系,社會救助關系、社會福利關系,以及優撫安置關系。依社會保障的體制來劃分,又可以分為社會保障管理關系、社會保障資金籌集關系、社會保障給付關系、社會保障資金運營關系、社會保障監督關系等。概括地講,社會保障關系就是在社會保障實施過程中國家、用人單位以及社會成員之間所發生的各種關系的總和。具體有以下關系:
⑴政府與社會保障實施機構之間的關系。其間包括了委託、管理和監督的關系,政府委託並管理社會保障實施機構對社會成員進行給付和幫助,而社會保障實施機構也要接受政府的監督。
⑵國家與社會成員之間的關系。主要是一種給付關系,明確國家的職責和義務以及社會成員應享受的保障性權利。
⑶社會保障管理機構之間的關系。它是指社會保障職能機構由於職責劃分的不同而形成的分工協作關系。包括社會保障資金的籌集機構、管理機構、運營機構和發放機構,它們應各自有明確的分工,但又在職能上相互銜接,構成一個統一運作的整體。
⑷國家與用人單位之間的關系。國家與用人單位之間因社會保障費用的徵收與繳納而發生的關系。
這些關系並非是單獨存在的,它們往往呈現出交錯復雜的特點。除此之外,就廣義而言,還有社會保障爭議的仲裁與訴訟關系,一般來說,社會保障訴訟應採用行政訴訟的程序進行。
F. 社會保障的功能
一、社會保障具有促進發展的功能
社會保障制度在產生初期或許主要體現出穩定和與調節功能,但發展到已經明顯的具備了促進發展的功能。主要表現在:
1、是能夠促進社會成員之間及其與整個社會的協調發展,使社會生活實現良性循環:
2、是能夠加快遭受特殊事件的社會成員重新認識發展變化中的社會環境,適應社會生活的變化;
3、是能夠促進使社會成員的物質與精神生活水平提高;
4、是能夠促進政府有關社會政策的實施;
5、是能夠促進社會文明的發展。
二、社會保障具有互助的功能
社會保障實質上體現了互惠互助以及在互惠互助中的他助與自助。社會保障採用責任分擔機制,所以是一種以互助為基石並在互助中使風險得到化解。
三、社會保障還具有防控風險、資本積累等功能。
四、此外,社會保障可以解除勞動力流動的後顧之憂,使勞動力流動渠道通暢,有利於調節和實現人力資源的高效配置。
(6)社會保障法的功能擴展閱讀:
必備要素
第一,依法建立。即現代社會保障制度遵循的是立法先行的原則,是通過社會保障立法來確立社會保障制度,法制規范是社會保障制度賴以建立的客觀基礎與依據。
第二,突出以人為本。它以保障和改善國民生活、增進國民福利為宗旨,包括經濟保障與服務保障。
第三,具有經濟福利性。即從直接的經濟利益關系來看,因有政府、僱主與社會各界的參與和分擔責任,受益者的所得要大於所費。
第四,屬於社會化行為。即由官方機構或社會團體來承擔社會保障的實施人物,而非供給者與受益方的直接對應行為。
G. 社會保障法的作用有哪些
農民工的養老保險及醫療保險可以按照國家2010年1月1日起施行的《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回系轉移接續暫行辦答法》和2010年7月1日起實施的《流動就業人員基本醫療保障關系轉移接續暫行辦法》辦理跨省市轉移。
網上有
H. 社會保險法的適用范圍包括哪些
一、社會保險法的適用范圍:
1、地域范圍:
社會保險法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的法律,其效力及於整個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也就是說在全國范圍內適用。
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主權管轄范圍所及的全部領域,包括陸地、水域及其底土和上空發生的保險活動,都適用保險法。
2、人的范圍: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所有的人,不分國籍,不論自然人還是法人,訂立保險合同,都適用社會保險法。
3、內容覆蓋范圍:
(1)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和基本醫療保險制度覆蓋了我國城鄉全體居民。
(2)工傷保險、失業保險和生育保險制度覆蓋了所有用人單位及其職工。
(3)被征地農民按照國務院規定納入相應的社會保險制度。
被征地農民到用人單位就業的,都應當參加全部五項社會保險。
對於未就業,轉為城鎮居民的,可以參加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繼續保留農村居民身份的,可以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
(8)社會保障法的功能擴展閱讀:
1、社會保險經辦需要注意的事項
(1)統籌地區設立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根據工作需要,經所在地的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和機構編制管理機關批准,可以在本統籌地區設立分支機構和服務網點。
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的人員經費和經辦社會保險發生的基本運行費用、管理費用,由同級財政按照國家規定予以保障。
(2)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應當建立健全業務、財務、安全和風險管理制度。
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應當按時足額支付社會保險待遇。
(3)社會保險經辦機構通過業務經辦、統計、調查獲取社會保險工作所需的數據,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及時、如實提供。
(4)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應當及時為用人單位建立檔案,完整、准確地記錄參加社會保險的人員、繳費等社會保險數據,妥善保管登記、申報的原始憑證和支付結算的會計憑證。
(5)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應當及時、完整、准確地記錄參加社會保險的個人繳費和用人單位為其繳費,以及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等個人權益記錄,定期將個人權益記錄單免費寄送本人。
(6)用人單位和個人可以免費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查詢、核對其繳費和享受社會保險待遇記錄,要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供社會保險咨詢等相關服務。
(7)全國社會保險信息系統按照國家統一規劃,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分級負責的原則共同建設。
I. 《社會保障法》包含哪些內容
《社會保障法》包括養老金制度、失業保障制度和對盲童、孤兒和其他殘廢兒童的資助。社會保障法尚不是推行於全國的法律,除養老金外,社會保障均由各州管理,而大多數州只為社會福利提供少量的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