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法和諧社會

法和諧社會

發布時間: 2020-12-20 04:48:59

❶ 法制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作用

法治不僅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本質特徵的必然要求,也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賴以建立的必要手段和途徑。政法機關是社會主義法治重要實踐者和推動力量。本文從維護穩定、社會管理、打擊保護、公正執法等方面的職責職能角度出發,提出政法機關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應當積極履職盡責,嚴格公正執法,有效發揮法治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的重要保障和推動作用,並詳細闡述了其肩負的重點工作任務,以更好地為和諧社會建設服務。

和諧社會是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依法治國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保證,公平正義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本質要求,安定有序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前提條件。檢察機關作為國家法律監督機關,無疑在依法治國、構建和諧社會中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一、依法治國是構建和諧社會的脊樑
依法治國是構建和諧社會的保障。無法制則無和諧社會。當前,我國經濟和社會生活中也出現了一些不和諧因素,成為構建和諧社會的障礙,需要採取多種措施進行調整解決。在眾多的社會調整措施中,法律調整最為重要。法律作為一種社會規范,具有「硬性」的社會功能和規范功能。要維護社會穩定,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和正常的社會、經濟生活秩序,實現國家的長治久安和社會和諧,就必須依靠法製作保障。
依法治國是促進和諧社會構建的法寶。實踐證明,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水平越高,對法治的要求程度就越高。如果沒有社會主義法治,也就沒有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和諧社會。依法治國能夠促進和諧社會的形成,而和諧社會的構建又能為依法治國注入新的內容。
構建和諧社會是新時期我國法治建設的目標。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加強法律建設,健全社會主義法制。要完善法律,確保構建和諧社會有法可依,現代社會維持社會生活秩序的基本工具就是法律制度,沒有對法律制度的充分尊重,就沒有和諧的社會。要增強全體公民守法的自覺性。樹立法律至上的觀念,弘揚法治精神,踐行法律規范,形成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人自覺守法的良好社會氛圍。
二、依法治國、構建和諧社會與檢察機關的關系
檢察制度是根據我國憲法而設置的一項重要的國家法律監督機制。檢察制度的本質屬性是法律監督,有國家性、專門性、廣泛性、強制性等特徵。中國封建社會的歷史很長,封建專制主義的傳統根深蒂固,以言代法、以權壓法現象嚴重存在,尤其在我國改革開放期間,腐敗已構成對執政黨的政治挑戰。而檢察制度的根本意義,在於保障人民民主專政任務的實現,維護法制的統一實施和國家統一,懲治腐敗和防止國家工作人員權力濫用,調節各種社會關系,平衡各種社會矛盾,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和諧。
檢察工作是依法治國的重要法律環節。各級人民檢察院通過依法行使的偵查權來懲治貪污、賄賂、瀆職侵權等職務犯罪;通過正確履行法律監督職能,對公安機關、檢察機關、審判機關和行政執法機關的執法活動開展偵查活動監督、刑事審判監督、刑罰執行監督、民事行政審判監督、行政執法監督以及內部執法活動監督,從而維護國家法治的統一正確實施,促進依法治國方針的貫徹落實。
執法機關在構建和諧社會中負有重大使命。維護公平正義,保持社會穩定,恰恰是檢察機關神聖的職責。執法機關通過正確履行檢察職能,確保國家法律正確統一實施,維護公平與正義,保持社會穩定。一方面通過打擊犯罪來修補已經遭破壞的社會關系,使其恢復平衡,一方面通過各種預防和保護措施來維護平衡的各種社會關系,促使其和諧。
三、執法機關在依法治國、構建和諧社會中必須全面履行職能
必須樹立全新執法理念,服務工作大局,維護人民群眾利益。檢察機關應及時調整執法理念,始終堅持把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全部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在堅持「立檢為公,執法為民」正確執法觀的同時,更加自覺地把自身所從事的檢察工作放到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大局中再認識,再定位,再把握,保障和促進經濟發展,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必須規范執法行為,依法行使檢察權,確保司法公正。當前,我們履行法律監督職責的力度、質量、水平與人民群眾的要求還有很大差距。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我們的工作機制還不夠科學,執行得還不夠規范,導致對訴訟活動中的一些執法不嚴、司法不公問題,不願監督、不會監督、不敢監督。檢察機關要更好地肩負起法律監督職責,維護法律統一正確實施,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必須建立公正高效的運行機制,規范自身的執法行為。以規范執法來提高我們的法律監督能力。
必須積極發揮職能,創造一流業績,樹立檢察機關形象。一是充分發揮「打擊」功能,切實維護社會穩定。要圍繞影響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的突出問題,全面履行檢察職能,始終突出打擊重點,嚴厲打擊社會危害性大、群眾反映強烈、影響人們安全感、擾亂和破壞經濟發展的各類刑事犯罪活動,消除不和諧因素,保障和促進經濟發展,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二是不斷強化「監督」職能,保障社會公平正義。檢察機關要不斷強化監督職能,充分發揮維護公平正義的最後一道屏障作用,公平合理高效地運用法律規則,滿足人們對公平正義的追求,妥善協調各方面的利益關系。三是積極開展綜合治理,不斷凈化社會風氣。檢察機關要按照黨委和政府的統一部署,充分發揮職能作用,積極參加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要認真開展職務犯罪預防工作,特別是要緊密結合本地實際,大力開展特色預防活動。

❷ 法律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作用

當代中國法律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作用:
1、法對於社會主義民主的實現具有重要作用。社會主義民主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前提和基礎,社會主義法治是社會主義民主的體現和保障
2、法通過確認並保障正義標準的實現協調主體之間的利益關系。實現公平正義實現社會公平正義的關鍵是確定公平正義的標准,並以有效方式保證公平正義的實現。
3、法可以為誠信友愛的實現提供良好的制度環境。誠信友愛是和諧社會的基本要求之一。尤其在生產社會化、人際關系依賴性高的現代社會中,離開誠信友愛,就不可能有良好的合作和互動,整個社會就無法維系。誠信友愛本身雖然從根本上說是主體的價值觀問題,但法並非對其無能為力。
4、法為激發主體的活力創造制度條件。社會進步的動力源於每一個主體的創造力的發揮,而自由是發揮創造力的基本條件。從而有效保障主體自由的實現,如以法律形式確認和維護勞動者的財產權利、交易自由和其他權利等。此外,法還可以通過制度安排直接鼓勵公民從事有益於社會的創造性勞動。進一步激發主體的創新慾望。
5、法為維護社會的安定和秩序提供有力保障。秩序是社會的基礎價值之一,任何社會都需要安定和秩序,沒有安定和秩序,社會共同體就無法存在,更無法正常運轉。沒有安定和秩序,也根本不可能有中國當前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的大好局面。法的實施過程可以將法的秩序要求具體化為行政機關的管理活動和司法活動以實現秩序;法的國家強制力則是抑制違法犯罪行為、實現法律秩序的有效保障。
6、法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為經濟發展與自然環境的和諧提供製度支持。市場經濟激發了人們創造財富的潛能,在生產力飛速發展的同時,也構成對人類賴以生存的資源和環境的巨大威脅。如何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使發展經濟與自然界能夠提供的資源相適應,實現可持續的發展,這是擺在全人類面前的重大課題。對於人口眾多、人均資源相對貧乏的中國來說,這一任務更為艱巨。以法律形式規范和調節人與自然的關系,確定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原則和規范,抑制生產和消費活動中的任意性,制裁破壞資源和環境的違法行為,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維護良好生態環境的必要手段。
法的上述作用要通過法律調整的機制才能實現。從這個意義上說,當代中國法在建構和諧社會中的作用又具體地表現在法的制定、實施、遵守和法律監督的過程當中。

❸ 我國社會主義法對和諧社會建設的作用是

我國的社會主義法對和諧社會建設的作用是很大的。法律是起到一定作用的。通過法律在建設和諧社會是合情合理的。

❹ 用辯證法普通聯系原理說明建立和諧社會的必要性

1、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中共中央於2004年9月提出的重要執政理念。今年2月,胡錦濤總書記指出,建設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提高管理社會事務的本領、協調利益關系的本領、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本領和維護社會穩定的本領。深刻領會並認真貫徹這一重要理念,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和諧社會理念的演化歷程

古往今來,在許多思想家的著作中,都把社會和諧作為一種理想的追求和美好的模式。例如我國古代的思想家孔子就提出過「和為貴」的觀點,並將「仁」作為其哲學思想的核心,主張「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其政治理想是建立「天下為公」的大同社會。又如古希臘思想家柏拉圖在其名著「理想國」一書中設計了一幅正義之邦的形象,主張「公正即和諧」。

16世紀以來,在西方文藝復興、產業革命的影響下,西方的一些思想家提出了自由、平等、博愛的思想,力求構建公平和法治的社會。例如盧梭就提出人生而平等,並主張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孟德斯鳩以「法的精神」為出發點,認為要採取以法治國的方針,保護公民權利不受侵犯。我國近代偉大的民主革命家孫中山先生曾主張將來在中國乃至全世界建立一個沒有壓迫、沒有戰爭、天下為公的大同社會。

馬克思主義的誕生,為和諧社會的理念提供了科學的內涵和實現的途徑。按照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人類社會是一個不斷進步的、自然的歷史過程,其發展的決定性力量是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矛盾運動。社會進步的衡量尺度是生產力的發展、文化的發展,以及人的全面發展和解放的程度。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指出,未來社會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裡,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自由發展的條件。毛澤東在其《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一文中,提出了妥善處理社會各方面和各階層之間矛盾的原則和方法。鄧小平在撥亂反正後提出的統籌兼顧、安定團結的指導思想,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指明了方向。可以說,中共中央明確提出的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理念,是在繼承的基礎上對馬克思主義的一項新發展。

和諧社會理念的哲學基礎

眾所周知,對立統一是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規律。任何一個社會的成員之間和各類群體(同類成員的集合)之間都存在著差異、對立和矛盾,但它們之間又存在著互相依存的關系,從而使它們能夠在一定條件下共處於一個統一體(社會)之中。在某些情況下,各類群體之間對立和矛盾會發展到十分尖銳的地步,甚至發生對抗,從而造成社會的動盪,還可能導致社會的質變。

從哲學上說,和諧是協調一致的統一,是對立統一的高層境界。和諧雖包含著和對立統一相同的質和量方面的差異的統一,但這些差異的相容程度卻大為增高。在和諧社會中,雖然也存在著差異和矛盾,但各種差異不能離開統一而獨立地表現出來,否則就會破壞了和諧。

在和諧社會中也是有同有異的,成員之間和各類群體之間的差異、對立和矛盾仍然存在,但由於和諧社會具有以下幾個特性,可以大大減少產生對抗的可能性。

一是和諧社會具有統一性,保持大同小異。由於和諧社會中成員的目標基本一致,其價值取向大體相近,彼此之間較易建立誠信和友愛,因此其成員之間的差異較小,對立和矛盾也主要是非對抗性的,因而有利於達成並鞏固社會的和諧。在可持續發展的共識下,也有利於促進人和自然的和諧相處。

二是和諧社會具有包容性,可以求同存異。由於和諧社會中堅持民主和法治,會逐漸形成一種公共理性,作為社會公平與正義的基礎,因此其絕大多數成員會自覺地服從公共理性,並尊重他人在民族、性別、職業、世界觀、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異,保障其公民的權利,從而防止差異的擴大,減少因對立和矛盾導致對抗的概率。

三是和諧社會具有調適性,能夠增同減異。由於和諧社會中的成員在法律的范圍內享有充分的自由,能夠較好地發揮其積極性和創造性,因此在成員之間的相互影響下,會產生一種自組織作用,形成推動社會發展的活力,從而可以增加共識、減少差異、化解矛盾,防止對抗,保持社會安定有序地發展。

2、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中國共產黨提出的一個嶄新的命題,是一項重大的戰略決策,集中反映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和共同願望。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必須著力於提高實踐活動的自覺性、科學性與主動性,防止和避免自發性、盲目性和隨意性,只有這樣,才能扎扎實實、卓有成效地做好構建和諧社會的各項工作。為此,我們必須立足現實,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方法,深刻認識和准確揭示和諧社會建設的特點和規律。



胡錦濤同志指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該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這一精闢論斷,闡明了社會主義與和諧社會的內在同一性,是對社會主義的根本目的、鮮明特徵作出的科學概括,也是對社會主義的發展趨勢、發展要求及所承擔的歷史任務作出的科學揭示。按照這一目標和要求,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然是一項宏大的系統工程,其過程本身會呈現出多層次、多方面的特點。

在和諧社會建設過程中,必須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用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指導新的實踐,始終在意識形態領域達到思想認識的和諧一致,調動全體人民的積極性,整合社會的各種力量。這是建設和諧社會在思想文化方面展示的顯著特點。

馬克思主義是博大精深、內涵豐富的先進理論,它為人們辯證地觀察問題、解決問題,提供了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馬克思主義是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是指引社會主義走向勝利的根本保證。在我國,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已經確立,但是必須看到,在新形勢下繼續鞏固和加強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還面臨著嚴峻的挑戰。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對外開放的擴大,社會經濟成分、組織形式、就業方式、利益關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樣化,人們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也必然出現多樣化。這種變化趨勢總體上是積極的,但其中也摻雜了一些噪音、雜音,致使非馬克思主義的意識形態有所滋長,甚至出現了一些否定馬克思主義的錯誤觀點。在國際上,西方敵對勢力對我國實施西化、分化的圖謀沒有改變。在新形勢下,我們必須更加重視加強馬克思主義思想教育工作,積極推動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牢牢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

馬克思主義是創新的理論、與時俱進的理論。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要以科學、嚴謹的態度對待馬克思主義,不斷進行理論創新。中國共產黨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80多年的歷史,就是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根據變化的條件不斷進行理論創新的歷史。當前,我們黨提出的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就是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最新成果。人民群眾是歷史活動的主體,在構建和諧社會的過程中,要通過深化研究和諧思想、積極宣傳和諧思想,使和諧思想深入人心,形成人民群眾共同的理想信念,並使之轉化為建設和諧社會的積極性和創造力。

在和諧社會建設過程中,必須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始終保持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發展是硬道理,只有社會生產力不斷發展,國家經濟實力不斷增強,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社會才能和諧發展。這是建設和諧社會在經濟方面展示的顯著特點。

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表明,社會生產力發展不足,人的基本物質利益無法得到滿足,生活水平得不到應有的提高,是產生社會不和諧的最終根源。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以社會生產力的充分發展為物質基礎,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需要。

當前,我國正處在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之中,計劃經濟的弊端仍然沒有完全消除,市場經濟還不成熟、不完善,尚未形成有序的運作機制。同時,我國人均GDP已達1000美元,社會經濟發展進入一個關鍵時刻。國際經驗表明,人均GDP從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階段,既是經濟高速發展的黃金期,也是各種社會矛盾的凸顯期。不可否認,現在許多不和諧的社會現象已經出現:就業問題日益嚴重,下崗失業人員增多;「三農」問題成為我國進一步發展的瓶頸;貧富差距造成的利益矛盾突出。解決這些矛盾和問題,固然需要通過多種途徑,採取多種方法,但歸根到底要抓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

發展經濟,經濟政策和制度創新至關重要。國家要增加就業崗位,減少失業人員,實行積極的就業政策;同時,我國社會保障制度不普遍、低水平,失業保障、醫療保障、養老保障都很不充分,需要逐步建立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要理順分配關系,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擴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逐步縮小收入和生活差距。各級政府要加大扶貧力度,加大扶貧的財政投入,切實改善貧困家庭的狀況,在消除貧困,提高低收入水平的同時,提高中等收入階層的比重,逐漸使中等收入階層占人口的大多數。要加快社會事業發展,主要包括教育、科技、文化、醫療衛生和體育事業,以及其他社會公益事業的發展。

在和諧社會建設過程中,必須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實現民主的制度化、規范化和程序化;要加強制度建設,健全民主制度,豐富民主形式,擴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參與,暢通社情民意表達渠道,營造濃郁的民主氛圍。這是建設和諧社會在政治方面展示的顯著特點。

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是國家的主人,必須實行社會主義民主,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社會主義民主不僅注重民主的真實內容,而且注重民主的具體形式,即做到民主的制度化、規范化和程序化。民主需要制度的支持和保障,民主制度化,就是民主的法治化,以完備的法律體系規范政治活動,並形成嚴格的程序管理。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民主政治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取得了很大成就。人民享有充分的民主權利。但是,我們也要看到,在新的歷史時期,民主政治建設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發展需要還不相稱,一些地方民主制度不健全,民主集中制形同虛設,變成了「一把手」說了算。我們要切實按照十六大以來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的部署,加強黨內民主,以黨內民主推進人民民主。要擴大基層民主,繼續搞好村民自治和村民委員會建設、城市居民自治和社會建設,企事業單位的民主管理和職工代表大會和其他民主制度的建設。要健全基層自治組織和民主管理制度,完善公開辦事制度,保證人民群眾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權利,管理基層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對幹部實行民主監督。

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還要致力於建立完善的表達各種合法的政治要求、政治利益,實現政治協調的社會民主機制。要保證公民能夠合法、經常地參政議政,達到通過多種渠道和形式廣泛集中民智、民力。設立正常、合理的社情民意表達渠道,緩解緊張關系,排除對立情緒,有效化解糾紛和沖突。

在和諧社會建設過程中,必須正確對待人與人和人與自然兩大基本關系。處理人與人的關系,必須堅持公平正義原則,注重社會公平,搞好社會管理,體現社會關愛;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必須善待自然,實施資源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實現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最佳結合。這是建設和諧社會在人文環境與自然環境方面展示的顯著特點。

社會是由人組成的,社會和諧取決於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和諧社會不等於人與人之間沒矛盾,恰恰是在解決矛盾的過程中實現和諧。我國現階段人與人之間的矛盾,大量地表現為人民內部矛盾。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人們對利益的要求更高,對利益的追求已不滿足於基本生存的需要,還會追求政治、文化方面需要的滿足,同時追求縱向和橫向比較中的公平。現在,人民內部矛盾集中到一點,就是不同階層社會群體的正當利益沒有能夠很好地得到滿足。對此,胡錦濤同志提出,要把公平正義作為解決人民內部矛盾、實現社會和諧的根本手段和目的。要在人與人之間強調誠信友愛,全體人民平等友愛、融洽相處。要特別提倡「四個尊重」,即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使一切有利於社會進步的創造願望得到尊重,創造活動得到支持,創造才能得到發揮,創造成果得到肯定,從而使社會活力競相迸發。

和諧社會不僅是人與人的和諧相處,而且是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自然包括資源和環境兩個方面,和諧社會不可能建立在資源枯竭和環境惡化的基礎上。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前提是要保證資源環境的可持續發展。這對我們這樣一個人均資源佔有量較少和生態環境比較脆弱的國家來說十分重要。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要特別注重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節約型社會,並著手建立和完善綠色GDP核算體系。



建設和諧社會、實現社會和諧,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是社會主義發展的必然歸宿,也是包括中國共產黨在內的一切馬克思主義政黨不懈追求的社會理想。構建和諧社會,是與人類社會的發展進程、社會主義事業的前途命運、共產黨崇高的奮斗目標緊密聯系在一起的,離不開社會各領域的全面協調發展、社會主義本質的逐步實現、共產黨執政方式和領導方式的改革完善。因此,社會建設的全面協調發展、社會主義本質的實現、共產黨領導能力和執政能力的發展,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本規律,必然貫串於和諧社會建設的整個過程。

社會建設全面協調發展的規律:構建和諧社會必須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促使社會全面協調發展。建設和諧社會的過程,是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在社會建設層面合乎邏輯的展開,它拓展了新的歷史階段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總體格局的科學內涵,完美地體現了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與生態文明和諧一致的發展。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不能建立在貧窮落後的基礎上,必須建立在高度發達的人類社會文明的基礎上,也就是建立在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的全面進步的基礎上。

❺ 思修簡答題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全新法治觀念有哪些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全新法制觀念,首先就是要建設完善的法治體系,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違法必究,執法必嚴。

❻ 遵紀守法是和諧社會的基礎人人學法是基礎中的基石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法盲無法立足於社會。學法,懂法,並在社會實踐中自覺地遵守法律法規是每一個人必須具備的條件。同時,也是社會對每個人的要求。否則,作為個體則無法立足於社會,社會環境也不會穩定和諧。

❼ 法制建設與和諧社會的關系

法制建設,顧名思義,以法安國,以建設強國,才能有和諧的社會,兩者相連密切,少一則不可,民即可安居樂業,百姓豐谷富田,另歹者不思壞事!

❽ 依法行政對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有哪些影響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回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答相處的社會。構建和諧社會必然要求尊重自由、保障權利,著力創造安定有序和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的社會環境,和諧社會還要求社會依照既定的規則有序運行,反對社會的無序化與無序狀態。

依法行政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保障。當前我國社會處在改革開放的關鍵時期,各種社會問題空前增多,各級政府承擔著調整社會關系、平衡社會利益、整合社會資源、維護社會秩序、促進社會公正的諸多功能,對人民群眾合法權益的實現、社會和諧的達成有著最廣泛、最直接的影響。

政府必須依照憲法和法律的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務、管理社會事務、保證國家各項工作依法進行,逐步實現社會主義民主的制度化、法制化,這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保障。

只有嚴格依法行政,正確行使行政權力,履行行政職能,才能促進人與自然協調發展,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為構建和諧社會創造條件,提供保障,夯實基礎。

總之,依法行政不僅是加強行政法制建設的必然要求,而且也是建設法治政府、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

❾ 法律和諧社會的支點作文的例子

有一種鮮花叫法律,就盛開在我們的身邊.鮮花美麗,我們能看到它盡情盛開時嬌艷醉人的情態;鮮花美麗,我們能嗅到它幽香四溢的味道;鮮花美麗,可我們往往未察覺到它身下尖銳的刺.
有鮮花的地方,大地才會呈現一派和諧的景,有法律的地方,社會才得以和諧發展.
時光流逝,帶走了童年時代稚嫩,成人的心中,稚氣早已消失殆盡,心靈是否依然潔凈,軀體是否沐浴在鮮花盛開的地方?
每個人都嚮往自由,憧憬像鳥兒一樣展翅高飛,像雄鷹一般搏擊長空.李普曼說:"自由是一種必須具有自己的權威,紀律以及制約的生活方式."在鮮花盛開的地方,那些忽視毒刺的叛逆者並未察覺到生活是布滿鮮花的陷阱,看似美麗,可是一旦觸碰,才發現朵朵帶刺,它會讓你遍體鱗傷,可偏有人願意承受這美麗的煎熬.
在鮮花盛開的地方,沒有迷茫,沒有惆悵,有的知識溫情正在醞釀;
在鮮花盛開的地方,沒有冷酷,沒有殘忍,有的只是溫馨正暖人心房;
在鮮花盛開的地方,沒有奸詐,沒有狡猾,有的只是溫情正擁人入懷.
讓法律之花植根於心靈的土壤吧,蒙受塵埃的心靈也會呈現芳馨的美景;
讓法律的花蕊迎著生命的陽光綻放吧,展露它嬌艷的顏色,點綴人間;
讓法律的花香侵入每一個角落吧,有鮮花盛開的地方,一定有和諧的樂章在奏響.

熱點內容
依法治國以德治國辯論賽 發布:2024-11-17 03:13:19 瀏覽:507
廣西南寧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條例 發布:2024-11-17 02:52:06 瀏覽:639
刑事訴訟法審限延長 發布:2024-11-17 02:52:06 瀏覽:713
依法治國對大學生的意義 發布:2024-11-17 02:41:28 瀏覽:113
福建省價格管理條例 發布:2024-11-17 02:19:38 瀏覽:626
勞動法往年試題 發布:2024-11-17 02:12:20 瀏覽:999
公司法的特徵包括 發布:2024-11-17 01:26:26 瀏覽:903
刑法害羞 發布:2024-11-17 01:18:06 瀏覽:356
合同法法條釋義第二十二條 發布:2024-11-17 00:32:20 瀏覽:971
法學專業好找工作 發布:2024-11-16 23:56:47 瀏覽: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