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社會法思維圖

社會法思維圖

發布時間: 2020-12-20 12:25:02

A. 莫力諾人際關系測量法圖示這么看。互拒是怎麼表示的,領導和明星怎麼區分,求心理學大佬指教。

就是向團體中的每個成員提出針對某項活動的問題,讓他們選擇自己喜歡或不喜歡的團體成員,然後,根據選擇結果用數字和圖來表示團體人際關系的方法。 社會測量法 ①由心理學家莫里諾1934年提出。 ②社會測量法:一種測量團體(特別是小團體)內成員之間人際關系和人際相互作用模式的方法。 ③社會測量法的基本假設是團體內部存在不同程度的相互作用,使得各個成員在不同程度的積極與消極人際情感的基礎上形成了一種非正式組織,這種相互偏愛和疏遠的關系會對團體的士氣和效率產生顯著的影響。 定義: 社會測量法是一種測定團體人際關系的理論和方法。由美國心理學家J.L.莫雷諾於1930年提出,後來許多心理學家參與研究形成莫雷諾學派,其成果發表在莫雷諾主編的《社會測量》(1937~1955)雜志上。 理論基礎: 莫雷諾的社會測量理論認為,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性聯系是最基本的社會關系,情感性聯系的基本類型有吸引(喜歡)、拒斥(反感)和中性(漠視)。通過對人們之間的情感性聯系的測定,可以了解到社會的各種人際關系。該理論不能正確認識社會發展的基本矛盾及其對人際關系的影響,並用團體中揭示出來的社會心理規律來解釋各種社會現象,不符合歷史唯物主義觀點。但是,這種社會測量方法對於研究團體內的人際關系不失為一種有用的工具。 測量方法: 社會測量法是向一個團體中的成員提出一些問題,要求他們按照一定的標准選擇自己的朋友,再根據這些選擇來分析團體的人際關系。在設計社會測量時,研究者必須對下列3個問題作出決策:①向被試提出什麼樣的選擇標準的問題。②允許被試有多少個選擇。③一次測量提多少個問題。選擇的標准有強弱之分。例如,"畢業分配時你喜歡和班上的誰分到一起工作?"此問題對被試的生活較持久地起作用,屬於強標准。"你喜歡和班上的誰一起去郊遊?"此問題可能是臨時性、情境性的,屬於弱標准。問題也可以拒斥的方式提出。例如,"你不願意和班上的誰一起去郊遊?" 在社會測量中,允許被試的選擇數可以限定(如限定被試選擇喜歡或討厭者2~3人),也可以不限定。一次測量提多少個問題雖無嚴格限制,但一般提3~6個問題者為多。 測量結果表示: 社會測量所得結果,通常用4種方法加以處理:①圖示法。以小三角形或圓形代表團體中的每個人,他們之間的吸引或拒斥關系用實線或虛線連結起來。這種圖稱為社會關系圖。②矩陣法。作一個□×□的方形表格(□表示一個團體的人數),表格的首行和首列填上被試的編號,以數值或符號在表格內記入團體各成員之間的吸引或拒斥關系。③指數法。根據每個人被選擇數或被拒斥數計算出如地位指數、凝聚力指數等,比較其數值的大小。④統計法。用統計的方法處理團體成員的被選擇數或被拒斥數,如求等級相關、機遇比率等。 優缺點: 社會測量法的優點是簡便易行,能直觀地以數量化的形式表明團體的內部結構和人際間的吸引和拒斥關系。缺點是其信度和效度有時較低,難以查明人際吸引或拒斥的原因。

B. 中圖分類號怎麼寫

中圖分類號的寫法可參考《中國圖書館分類法》裡面的分類來寫。

《中國圖書館分類法》中的分類(一共分為七編):

第一編 哲學、社會學、政治、法律、軍事

A/K 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綜合性人文、社會科學

B 哲學

B9 宗教

C 社會科學總論

C95 民族學

D 政治、法律

D9 法律

E 軍事

第二編 經 濟

F0/F2 經濟,綜合性經濟科學

F23 會計

F27 企業經濟

F3 農業經濟

F4/6 工業經濟

F7貿易經濟

F81 財政

F82/84 貨幣/金融、銀行/保險

第三編 文化、教育、歷史

G 文化、科學、教育、體育

GO 綜合性文化刊物

G1 世界各國文化事業

G2 各項文化事業

G3 科學、科學研究工作

G4 教育

G8 體育

G25 圖書館學

G27檔案學

G35 情報學

H 語言、文字

I 文學 術

J 藝術

K 歷史、地理

K9

第四編 自然科學

N 自然科學總論

O 數理科學和化學

O1 數學

O3 力學

O4 物理學

O6 化學

O7 晶體學

P 天文學、地球科學

P1 天文學

P2 測繪學

P3 地球物理學

P4 大氣科學(氣象學)

P5 地質學

Q 生物科學

第五編 醫葯、衛生

R 醫葯、衛生,綜合性醫葯衛生

R1 預防醫學、衛生學

R2 中國醫學

R3 基礎醫學

R4 臨床醫學

R8 特種醫學

R9 葯學

第六編 農業科學

S 農業、林業,綜合性農業科學

S1 農業基礎科學

S2 農業工程

S3 農學

S4 植物保護

S5 農作物

S6 園藝

S7 林業

S8 畜牧、動物醫學、狩獵、蠶、蜂

S9 水產、漁業

第七編 工業技術

T 工業技術總論

TB 一般工業技術

TD 礦業工程

TE 石油、天然氣工業

TF 冶金工業

TG 金屬學、金屬工藝

TH 機械、儀表工業

TJ 武器工業

TK 動力工程

TL 原子能技術

TM 電工技術

TN 無線電電子學、電訊技

TP 自動化技術、計算技術

TQ 化學工業

TS 輕工業、手工業

TU 建築科學

TV 水利工程

U 交通運輸

V 航空、宇宙飛行

X 環境科學、安全科學

Z 綜合性期刊

擴展內容:

中圖分類號:

中圖分類號,是指採用《中國圖書館分類法》對科技文獻進行主題分析,並依照文獻內容的學科屬性和特徵,分門別類地組織文獻,所獲取的分類代號。

《中國圖書館分類法》(原稱《中國圖書館圖書分類法》),簡稱《中圖法》,是我國建國後編制出版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綜合性分類法,是當今國內圖書館使用最廣泛的分類法體系。《中圖法》初版於1975年,1999年出版了第四版。修訂後的《中圖法》第四版增加了類分資料的類目,並與類分圖書的類目以「+」標識進行了區分,因此正式改名為《中國圖書館分類法》,簡稱不變。《中圖法》第四版全面補充新主題、擴充類目體系,使分類法跟上科學技術發展的步伐。同時規范類目,完善參照系統、注釋系統,調整類目體系,增修復分表,明顯加強類目的擴容性和分類的准確性。

中國圖書館分類法共分5個基本部類、22個大類。採用英文字母與阿拉伯數字相結合的混合號碼,用一個字母代表一個大類,以字母順序反映大類的次序,在字母後用數字作標記。為適應工業技術發展及該類文獻的分類,對工業技術二級類目,採用雙字母。

參考來源:中圖分類號 - 網路

C. 社會調查方法與新聞調查方法的比較(論述題)

《社會調查方法》試題(一)

一、選擇題(3分×10,共30分)

1、 下列哪些是社會調查使用的方法:( )

A觀察法 B統計分析法 C因果分析法 D測量法

2、 關於社會調查活動與調查方法,下列哪些說法是正確的( ):

A在古代中國調查活動最早產生於秦代

B科學系統的社會調查方法是隨著近代資本主義產生而形成和發展起來的

C近代社會調查的一個重要特點是以實證主義為指導的

D社會調查數量方法最為興盛的時期是20世紀前20年

3、下列調查報告有費孝通先生完成的有( ):

A《江村經濟》 B《花籃瑤社會組織》

C《祿村農田》 D《鄉土中國》

4、普遍調查的特點( ):

A全面性 B准確性 C普遍性 D及時性

5、下列抽樣方法中屬於概率抽樣的是( ):

A隨機抽樣 B偶遇抽樣 C系統抽樣 D整群抽樣

6、統計圖的類型有( ):

A條形圖 B圓形圖 C曲線圖 D象形圖

7、 關於測量的信度和效度間關系說法正確的是( ):

A不可信,必無效

B可信,可能有效,可能無效

C無效,必不可信

D無效,必可信

E有效,必可信

8、談法在實際應用時按其使用的工具和技術分( ):

A結構式訪談 B半結構式訪談 C無結構式訪談

D個別訪談 E集體訪談

9、2000名工人中直接抽取200名工人進行調查,則單個的工人是( ):

A總體 B樣本 C抽樣元素

D抽樣單位 E抽樣框

10、下列選項中屬於社會調查分析單位的是( ):

A個人 B群體 C社會組織

D社區 E社會產物

二、填空題(2分×10,共20分)

1、為了解決迫切的社會問題而進行的社會調查研究課題叫做______課題。

2、抽樣的方法有______抽樣和______ 抽樣。

3、 是抽取樣本時所有抽樣單位的名單。

4、問卷中的問題在形式上分為______式和______式。

5、訪談按訪談對象的組成狀況分為______ 和______。

6、資料整理的程序是:審核、編碼、分組、匯總和______。

7、從個別經過分析、比較上升到一般的邏輯思維方法稱為______。

8、 把整體分解為部分並逐個加以研究的思維方法稱為______。

9、 問卷主要包括以下幾個部分:封面信、指導語和問卷的主體部分、______。

10、離散趨勢統計量越大,對應的集中趨勢統計量的代表性就______。

三、計算題(20分)

某班有10名學生,其中6名同學上學期期末考試平均成績與本學期期末考試平均成績情況如下表:

編號
上學期成績
本學期成績

1

2

3

4

5

6
63

65

72

78

85

92
70

72

73

80

88

92

試求:

(1)兩次考試有沒有相關性?相關系數為多少?

(2)如果有一名同學上學期平均成績為80分,請問他本學期平均成績大概為多少?

四、概念辨析題(2分×10,共20分)

1、集中趨勢分析與離散趨勢分析

2、結構式訪談與無結構式訪談

五、簡述題(10分)

簡述問卷法、訪談法、觀察法的特點

《社會調查方法》試題(一)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ABCD;2、BC;3、ABCD;4、ABC;5、ACD;6、ABCD 7、ABE 8、AC 9、CD 10、ABCDE

二、填空題

1.應用性;2.概率,非概率3.抽樣框(抽樣范圍)4.封閉式,開放式5.集體訪談,個別訪談6. 製作統計表和統計圖7.歸納8.分析9.問題與答案10.越小

三、計算題

X
Y
XY
X2
Y2

1
63
70
4410
3969
4900

2
65
72
4680
4225
5184

3
72
73
5256
5184
5329

4
78
80
6240
6084
6400

5
85
88
7480
7225
7744

6
92
92
8464
8464
8464

合計
455
475
36530
35151
38021

( 、 、 、 、 都求對5分,每個1分)

(共4分;公式2分,結果1分,答1分)

答:求得的相關系數為0.98,兩次考試成績存在著非常強的正相關關系。

(2)設回歸方程為Y=a+bX(X為上學期成績,b為回歸系數,Y為本學期成績)(1分)

(b值2分;公式1分,結果1分)

a=y-bx=79.2-0.79*75.8=19.3(1分)

所以回歸方程為:Y=0.79X+19.3(1分)

已知:上次成績為80,則本次期末成績大概為:

Y=19.3+0.79×80=82.5(1分)

答:這名同學上學期平均成績為80,本次期末平均成績大概為82.5。

四、概念辨析題

1. 集中趨勢分析,指的是用一個典型值或代表值來反映一組數據的一般水平,或向這個典型值集中的情況;與集中趨勢分析相反,離散趨勢分析指的是用一個特定的數值來反映一組數據相互之間的離散程度。

2. 結構式訪談又稱標准化訪談,訪談時,訪談者必須依據事先設計好的標准化問卷或訪談調查表進行訪談,盡量避免個人的自由發揮,在訪談方式、訪談內容和記錄方式上都按統一規定辦;無結構化訪談就是非標准化的訪談,即不嚴格要求問題統一、提問方式統一和答案記錄統一的訪談方法,按自由度的不同,可分為半結構式和完全無結構式兩種。

五、簡述題

1.問卷法則是運用統一設計的問卷向被調查者了解情況,征詢意見的資料收集方法。

優點 問卷法省時、省錢、省力;所得到的資料便於定量處理和分析;問卷法可以避免主觀偏見,減少誤差;具有很好的匿名性。

缺點 問卷法要求回答者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回收率往往難以保證;資料的質量難以保證。

2.訪談法是運用有目的、有計劃、有方向的口頭交談方式向被調查者了解社會事實的方法。

優點 對象的回答率大大高於問卷法;適應性強;調查內容有很大的機動性,可隨時擴展和深入;能對搜集資料的過程進行有效控制。

缺點 調查成本更大;匿名性差;對訪談員的依賴,訪談法的結果與質量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訪談員的素質、能力和現場表現訪談過程通常過於急迫並易受當時環境的煩擾;標准化程度較低;資料記錄難度大。

3.觀察法是指觀察者帶有明確目的,用自己的感覺器官及其輔助工具直接地、有針對性地收集資料的調查研究方法。

優點 通過觀察可以直接獲取資料;能直接觀察自然狀態下的比較可靠的社會現象;獲取的資料及時生動。

缺 點 受觀察者自身的限制;受時間空間條件的限制;受觀察對象的限制。

《社會調查方法》試題(二)

一、不定項選擇題(2分×10,共20分)

1.我國於2000年進行的全國人口調查屬於( )。
A.普查 B.抽樣調查 C.典型調查 D.個案調查

2. 統計分析方法的內容可以根據變數的多少劃分為( )。
A. 單變數分析 B.雙變數分析

C. 三變數分析 D.多變數分析
3. 「將被調查者工資單上的應發金額數加上每月獎金發放統計表上他所得的獎金數額就是他的收入狀況」是( )。

A. 測量客體 B. 測量內容

C. 測量法則 D.數字和符號
4. 從12.8萬名大學生中抽取1000名大學生,一次直接抽取出40個班級,而以這40個班級中的全部學生(假定正好1000名)作為調查對象,則班級就是( )。
A.抽樣框 B.抽樣單位 C. 元素 D.樣本
5. 最常見的集中量數有( )。

A.平均數 B.眾數 C.中位數 D.標准差
6. 社會調查中所研究的對象稱之為( )。

A.調查對象 B.研究內容

C.分析單位 D.研究主題

7. 現代社會調查主要採用( )兩種方法收集資料。
A. 自填式問卷 B. 結構式訪問
C. 個別發送法 D. 電話訪問法
8. 屬於定類測量層次。

A.性別 B.年齡 C.收入 D.職業聲望

9. 社會調查研究的一般程序包括五個基本環節,即(1)確定研究課題(2)整理與分析資料(3)搜集資料(4)撰寫調查研究報告(5)設計調查研究方案。合適的程序應為( )

A.(1)—(2)—(3)—(4)—(5)

B.(1)—(5)—(3)—(2)—(4)

C.(3)—(1)—(5)—(2)—(4)

D.(1)—(3)—(5)—(2)—(4)

10. 下列抽樣方法中屬於概率抽樣的是:( )

A. 隨機抽樣 B. 偶遇抽樣 C. 系統抽樣 D. 整群抽樣

二、名詞解釋(4分×5,共20分)

1. 應用性課題

2. 離散趨勢分析

3. 統計值

4. 操作化

5. 交互分類

三、計算題(15分)

調查100名工人和100名教師的收入,得到下列資料。問工人相互之間收入的差別與教師相互之間收入的差別哪個更大?

收入
工人數
教師數

300
30
20

400
20
30

500
30
40

600
20
10

四、綜合題(15分)
某校有4000畢業生,共80個班級。現要從中抽取200名學生進行調查,以了解全校畢業生的就業意向。請你用機械抽樣、分層抽樣、整群抽樣等方法分別抽取樣本。

五、撰寫調查報告

請按照你實際開展的調查活動與分析結果完成一份調查報告,要求結構完整,題目自擬。

(字數不少於1000字)(30分)

《社會調查方法》試題(二)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 A 2. A.B.D 3. C 4. A 5. A.B.C 6.C 7.A.B 8.A 9. B 10.A.C.D

二、名詞解釋

1.所謂應用性課題,是指那些側重於了解、描述和探討某種社會現實問題或者針對某類具體社會現象的課題。這類課題的關注點通常比較集中地體現在迅速了解現實狀況,分析現象或社會問題形成的原因,並力圖在此基礎上有針對性地提供政策建議,以幫助解決社會問題,幫助制定社會政策,以及幫助評估社會後果等。概括地說,這類課題側重於通過調查來解決實際問題。

2.離散趨勢分析指的是用一個特別的數值來反映一組數據相互之間的離散程度。它與集中趨勢分析一起,分別從兩個不同的側面描述和揭示一組數據的分布情況,共同反映出資料分布的全面特徵。同時,它還對相應的集中量數(如平均數、眾數、中位數)的代表性作出補充說明。

3. 統計值:也稱為樣本值,它是關於樣本中某一變數的綜合描述,或者說是樣本中所有元素的某種特徵的綜合數量表現。

4. 操作化:所謂操作化,就是將抽象的概念轉化為可觀察的具體指標的過程,或者說,是對那些抽象層次較高的概念進行具體測量時所採用的程序、步驟、方法、手段的詳細說明。

5.交互分類:就是將調查所得的一組數據按照兩個不同的變數進行綜合的分類。

三、計算題

①工人收入的平均數:(2分)

②工人收入的標准差:(3分,公式、代入數據、結果各1分)

③工人收入的離散系數:(2分)

④教師收入的平均數:(2分)

⑤教師收入的標准差:(3分,公式、代入數據、結果各1分)

⑥教師收入的離散系數:(2分)

⑦比較工人收入與教師收入的離散系數:(1分)

因為25.31%>20.83%,所以工人相互之間收入的差別比教師間收入差別大。

四、綜合題

1. 機械抽樣:(5分)

a、 將4000名學生按照一定的順序(如學號)排列起來;

b、 計算抽樣距離,K=N/n=4000/200=20;

c、 在頭K個個體中,用簡單隨機抽樣的方法抽取一個個體,設其所在位置的序號為R;

d、 自R開始,每隔K個個體抽取有個個體,即陸續抽取的個體所在位置序號分別為R,R+K,R+2K,……,K+(n-1)K。直到抽夠200名為止。

2. 分層抽樣:(5分)

就是先將總體依照某一種或幾種特性分為幾個子總體,每個子總體稱為一層,然後從每一層中隨機抽取一個子樣本,將這些子樣本合在一起即為總體的樣本。

具體抽樣方案從略。

3. 整群抽樣:(5分)

就是將總體按照某種標准劃分為一些子群體,每個子群體作為一個抽樣單位,用隨機的辦法從中抽取若乾子群,將抽出的子群體中所有個體合在一起作為總體的樣本。

具體抽樣方案從略。

五、撰寫調查報告

調查報告從略。

D. 理想中的"法治社會"是一幅怎樣的圖景

有法可依,執法來必嚴,違法自必究。各種行為以法律為准繩。

就是執法、司法機關在辦案時,要在查清事實的基礎上,結合事實,正確適用法律,以保證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的要求。這里有兩個問題:一是要查清事實;二是要結合事實正確適用法律。 首先是事實。這個事實是什麼事實?就是事情的本來面目,是事情的真實情況。 再說法律。在查清事實後,或者說在現有的證據能夠證明的事實基礎上,正確適用法律,有什麼樣的事實,就相應地適用什麼法律條款。就象定罪量刑一樣,首先是定罪,其次是量刑。相對查清事實來說,適用法律這一環節看似應該簡單一些。如同法律規范在邏輯上包括假定、處理、制裁三部分,假定條件已定,怎麼處理自然也就直接照套就可以了。如果事實已定,適用法律錯誤,應該是屬於業務素質差,或者是明知故犯。 因此,「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准繩」,證明事實是關鍵,正確適用法律是結果,二者不可偏廢。

E. 圖示法理解原始社會的瓦解

原始社會瓦解的根本原因是生產力的發展。原始社會末期,由於生產力的發展版,出現了私權有制,私有制的產生和發展使氏族成員之間出現了貧富分化,交換的發展加劇了貧富分化,貧富分化打破了氏族成員之間的平等關系,原始社會也就隨之逐步瓦解。可見,生產力的發展是引起生產關系以至整個社會變化發展的決定性因素。

F. 社會與法遠在身邊如果舉報司法不公,一截圖中的人物姓名用遮擋住嗎是否有侵權這個說法

朋友你好,首先要搞清楚的一點是這個曝光的人和事都是真實的,沒有虛假信息的,還有就是你發的信息是否可以論證的,比如說你曝光的事,人家不承認反過來說你污衊他,這樣一來你就被動了,就是一句話,說出來的話要講證據,有證據你就發,公開說說出來,人和事,那麼就沒有事的,你看網上崔永元實名舉報,他都曝光出來了,人家死不承認,但是崔永元手裡有證據證明啊!他就不怕,開始好多人說不可能的,死不承認!後面調查出來後就藏不住了,所以說證據很重要,不要到時候你曝光了,拿不出手的證據,你還要被反咬一口的後果!

G. 社會關系圖製作方法

你可以參考一下
雅各布·莫雷諾的社會測量法。社會測量法是莫雷諾於1934年提出的一種研究方法。它主要用於研究團體內(特別是小團體)成員之間人際關系和人際相互作用的模式。這實際上就是你說的社會關系圖。

H. 歐拉圖表示概念關系 A幹部 b黨員幹部c高級幹部 A法學B社會學科C語言學D科學 A概念B思維C單獨概念d判斷

幹部包括黨員幹部和高級幹部,黨員幹部和高級幹部是交叉關系
科學包括社會科學,社會科學包括法學和語言學,法學和語言學並無交叉,屬於全異關系
判斷包括概念和思維,概念包括單獨概念

I. 求社會保險法 宣傳圖片。一共只有10分,送上了

美國

1929年10月24日,在美國歷史上被稱為「黑色的星期四」。在此之前的 1929 年夏天,美國還是一片歌舞昇平,夏季的三個月中,美國通用汽車公司股票由 268 上升到391,美國鋼鐵公司的股票從165上升到258,人們見面時不談別的,只談股票,直至9月份,美國財政部長還信誓旦旦地向公眾保證:「這一繁榮的景象還將繼續下去」。但是,10月24日這一天,美國金融界崩潰了,股票一夜之間由5000多億美元的頂巔跌入深淵,使5000多億美元的資產,一夜間,化為烏有,價格下跌之快,連股票行情自動顯示器都跟不上趟,股票市場的大崩潰導致了持續四年的經濟大蕭條,從此,美國經濟陷入了經濟危機的泥淖,以往蒸蒸日上的美國社會逐步被存貨山積、工人失業、商店關門的凄涼景象所代替。 86000 家企業破產,5500 家銀行倒閉,全國金融界陷入窒息狀態,千百萬美國人多年的辛苦積蓄付諸東流,GNP 由危機爆發時的 1044億美元急降至 1933 年的742億美元,失業人數由不足 150 萬猛升到 1700 萬以上,占整個勞動大軍的四分之一還多,整體經濟水平倒退至 1913 年。農產品價值降到最低點,農民將牛奶倒入大海,把糧食、棉花當眾焚毀的現象屢見不鮮。

富蘭克林·羅斯福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取代了焦頭爛額的胡佛,當選為美國第 32 屆總統。他針對當時的實際,順應廣大人民群眾的意志,大刀闊斧地實施了一系列旨在克服危機的政策措施,歷史上被稱為「新政」, 新政的主要內容可以用「三R」來概括 , 即復興 (Recover) 、 救濟 (Relief) 、改革 (Reform) 。由於大蕭條是由瘋狂投機活動引起的金融危機而觸發的。羅斯福總統的新政也先從整頓金融入手。在被稱為「百日新政」 (1933年 3月9日至6月16日 ) 期間制訂的15 項重要立法中 , 有關金融的法律占 1/3 。羅斯福於1933年3月4日宣誓就任總統時,全國幾乎沒有一家銀行營業,支票在華盛頓已無法兌現。在羅斯福的要求下,3 月 9 日,國會通過《緊急銀行法》,決定對銀行採取個別審查頒發許可證制度,對有償付能力的銀行 , 允許盡快復業。從 3 月 13日至15 日,已有 14771 家銀行領到執照重新開業,與 1929 年危機爆發前的,25568 家相比,淘汰了10797 家。羅斯福採取的整頓金融的非常措施,對收拾殘局、穩定人心起了巨大的作用。公眾輿論評價,這個行動猶 如「黑沉沉的天空出現的一道閃電」。羅斯福在整頓銀行的同時,還採取了加強美國對外經濟地位的行動。從 1933 年 3月10 日宣布停止黃金出口開始,採取一個接一個的重大措施:4月5日,宣布禁止私人儲存黃金和黃金證券 , 美鈔停止兌換黃金 ;4月19日 , 禁止黃金出口,放棄金本位; 6 月 5 日,公私債務廢除以黃金償付; 1934 年1月10日,宣布發行以國家有價證券為擔保的 30 億美元紙幣 , 並使美元貶值 40.94% 。通過美元貶值,加強了美國商品對外的競爭能力。這些措施 , 對穩定局勢 , 疏導經濟生活的血液循環,產生了重要的作用。

在「百日新政」期間,羅斯福在解決銀行問題的同時,還竭力促使議會先後通過了《農業調整法》和《全國工業復興法》,這兩個法 律成了整個新政的左膀右臂。羅斯福要求資本家們遵守「公平競爭」的規則,訂出各企業生產的規模、價格、銷售范圍;給工人們訂出最低工資和最高工時的規定(原工人每周工作55個小時,工資一共只有60美分,調整後標准:工人每周工作40小時,最低周工資12美分),從而限制了壟斷,減少和緩和了緊張的階級矛盾。在得到大企業的勉強支持後,羅斯福隨之又盡力爭取中小企業主的支持。他說大企業接受工業復興法固然重要,「而產生豐碩成 果的領域還在於小僱主們 , 他們的貢獻將是為 1 至 10 人提供新的就業機會。這些小僱主實際上是國家骨幹中極重要的部分,而我們的計劃的成敗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們。」中小企業的發展,為美國社會的穩定、經濟的復甦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新政的另一項重要內容是救濟工作。 1933 年 5 月,國會通過聯邦緊急救濟法,成立聯邦緊急救濟署,將各種救濟款物迅速撥往各州,第二年又把單純救濟改為「以工代賑」,給失業者提供從事公共事業的機會,維護了失業者的自力更生精神和自尊心。羅斯福執政初期,全國 1700 多萬失業人員及其親屬維持生計全靠州政府、市政府及私人慈善事業的幫助和施捨。但這部分財源相對於如此龐大的失業大軍,無異於杯水車薪。解決這一復雜的社會問題,只有聯邦政府才能辦到。羅斯福新政的第一項措施,就是促請國會通過的民間資源保護隊計劃。該計劃專門吸收年齡在 18 歲到 25 歲,身強力壯而失業率偏高的青年人,從事植樹護林、防治水患、水土保持、道路建築、開辟森林防火線和設置森林望塔,第一批招募了 25 萬人,在遍及各州的 1500 個營地勞動。到美國參戰前,先後有 200 多萬青年在這個機構中工作過,他們開辟了 740 多萬英畝國有林區和大量國有公園。平均每人每期干 9 個月,月 工資中拿出絕大部分作贍家費,這樣在整個社會擴大了救濟面和相應的購買力。對於千千萬萬依賴州、市養活的人們,羅斯福還敦促國會通過聯邦緊急救濟法,成立聯邦救濟機構,合理劃分聯邦政府和各州 之間的使用比例,制定優惠政策鼓勵地方政府用來直接救濟貧民和失業者。新政期間,全美國設有名目繁多的工賑機關,綜合起來可分成兩大系統:以從事長期目標的工程計劃為主的公共工程署 ( 政府先後撥額 40 多億美元 ) 和民用工程署 ( 投資近 10 億美元 ) ,後者在全國范圍內興建了18萬個小型工程項目,包括校舍、橋梁、堤坎、下水道系統及郵局和行政機關等公共建築物 , 先後吸引了 400 萬人工作,為廣大非熟練失業工人找到了用武之地。後來又繼續建立了幾個新的工賑機構。其中最著名的是國會撥款 50 億美元興辦的工程興辦署和專門針對青年人的全國青年總署,二者總計雇傭人員達 2300 萬,佔全國勞動力的一半以上。到二戰前夕,聯邦政府支出的種種工程費用及數目較小的直接救濟費用達 180 億美元,美國政府藉此修築了近 1000 座飛機場、12000 多個運動場、800 多座校舍與醫院,不僅為工匠、非熟練工人和建築業是創造了就業機會,還給成千上萬的失業藝術家提供了形形色色的工作,是迄今為止美國政府承擔執行的最宏大、最成功的救濟計。這一筆錢經過工人的口袋、通過不同渠道和消費,又回到了資本家手中,成為以政府投資刺激私人消費和個人投資的「引動水」。

從1935 年開始的第二期「新政」,在第一階段的基礎上,著重通過社會保險法案、全國勞工關系法案、公用事業法案等法規,以立法的形式鞏固新政成果。羅斯福認為,一個政府「如果對老者和病人不能照顧,不能為壯者提供工作,不能把年青人注入工業體系之中,聽任無保障的陰影籠罩每個家庭,那就不是一個能夠存在下去,或是應該存在下去的政府」,社會保險應該負責「從搖籃到墳墓」整個一生。為此,制定了《社會保險法》,法律規定,凡年滿 65 歲退休的工資勞動者,根據不同的工資水平,每月可得 10 至 85 美元的養老金。關於失業保險,羅斯福解釋說:「它不僅有助於個人避免在今後被解僱時去依靠救濟,而且通過維持購買力還將緩解一下經濟困難的沖擊。」保險金的來源 , 一半是由在職工人和僱主各交付相當工人工資 1 %的保險費,另一半則由聯邦政府撥付。這個社會保險法,反映了廣大勞動人民的強烈願望,受到美國絕大多數人的歡迎和贊許。

1937 年5月24日 , 羅斯福向國會提交了受到廣泛注意的關於最低工資最高工時立法的咨文。咨文承認「我國人口的三分之一,其中絕大多數從事農業或工業,吃不好,穿不好,住不好」。「我們必須銘記我們的目標是要改善而不是降低那些現在營養不良、穿得不好、住得很糟的那些人的生活水平。我們知道,當我們工人的一大部分還沒有 就業的時候,超時工作和低水平的工資是不能提高國民收入的。」由國會沒有對法案採取行動, 1937 年 10 月 12 日,羅斯福再次提出,直到 1938 年 6 月 14 日通過。這就是《公平勞動標准法》 ( 又稱《工資工時法》 ) ,它的主要條款包括每周 40 小時工時,每小時 40 分最低工資;禁止使用 16 歲以下童工,在危險性工業中禁止使用 18 歲以下工人。關 於最低工資的規定,隨著經濟的發展,日後陸續有所調整。這些社會立法,雖屬社會改良的范疇,但對廣大人民特別是工資勞動者甚有好處。為了解決社會保險制度的聯邦經費來源問題,羅斯福破天荒地實行了一種按收入和資產的多寡而徵收的累進稅。對 5 萬美元純收入和 4 萬美元遺產徵收 31 %, 500 萬美元以上的遺產可徵收 75 %;公司稅過去一律是 13.75 %,根據 1935 年稅法,公司收入在 5 萬美元以下的稅率降為 12.5 %, 5萬美元以上者增加為 15 %。

到 1939 年,羅斯福總統實施的新政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新政幾乎涉及美國社會經濟生活的各個方面,其中多數措施是針對美國擺脫危機,最大限度減輕危機後果的具體考慮,還有一些則是從資本主義長遠發展目標出發的遠景規劃,它的直接效果是使美國避免了經濟大崩潰,有助於美國走出危機。從 1935 年開始,美國幾乎所有的經濟指標都穩步回升,國民生產總值從 1933 年的 742 億美元又增至1939年的 2049 億美元,失業人數從 1700 萬下降至 800 萬 , 恢復了國民對國家制度的信心,擺脫了法西斯主義對民主制度的威脅,使危機中的美國避免出現激烈的社會動盪,為後來美國參加反法西斯戰爭創造了有利的環境和條件,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二戰以後美國社會經濟的發展方向。

德國

內外政策:
政治上:實行一黨獨裁專政,製造國會縱火案,打擊共產黨,迫害猶太人,實行種族滅絕政策。
經濟上:國民經濟軍事化
文化上:控制文化教育,鉗制思想
軍事上:廢凡爾賽和約,擴軍備戰
外交上:退出國聯;1936年德軍開進萊茵不設防區
(1)德國法西斯專政的建立
原因:①根本原因:經濟危機引起社會動盪,壟斷資產階級希望建立獨裁政權。②直接原因:納粹黨打著社會主義民族主義的招牌,進行欺騙宣傳。
建立: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總理,歐洲社會策源地形成。

美國實行了羅斯福新政;德國建立了法西斯專政
相同點:
在資本主義制度前提下,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強了政府的權利
不同點:
美國羅斯福新政通過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克服了經濟危機,保留了民主傳統;
德國建立法西斯專政,實行獨裁統治,破壞了資產階級的議會民主
另外,虛機團上產品團購,超級便宜

J. 理想中的"法治社會"是一幅怎樣的圖景

法治社會,應該是一個公平正義、公正的社會,法律至高無上,其尊嚴和權威不容踐踏與挑戰;其次內,全社會、全體公民自覺容維護法律尊嚴,法治思想與觀念不斷提高,成為法治社會的合格公民;再次,法治社會,應是充滿正義、希望的社會,假惡丑現象越來越少,什麼假冒偽劣商品,等等,不再危害社會,人民生命健康得到保護。

熱點內容
根據突發公共衛生應急條例 發布:2025-01-12 08:39:18 瀏覽:523
法學會研究課題 發布:2025-01-12 08:30:37 瀏覽:90
最新勞動法工傷界定 發布:2025-01-12 08:24:57 瀏覽:816
無錫市蠡湖景區條例 發布:2025-01-12 08:12:04 瀏覽:288
公司工作股東承擔公司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1-12 07:52:31 瀏覽:1000
大連海事大學法律碩士教育中心 發布:2025-01-12 07:50:53 瀏覽:265
律師參與虛假訴訟 發布:2025-01-12 06:49:12 瀏覽:203
陳井法院電話 發布:2025-01-12 06:36:29 瀏覽:416
婚姻法二婚夫妻 發布:2025-01-12 06:26:49 瀏覽:235
電大勞動與社會保障法小抄 發布:2025-01-12 05:54:29 瀏覽: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