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合同法工資計算
『壹』 新勞動法規定月工資計算方法應該怎麼算
根據現行法律,月工資一般以勞動者實際收入為准(包括固定工資、績效收入、獎金、加班加點工資、津貼、補貼等經常性薪酬)。但是不包括福利、勞保費用和餐補等非常規性收入。
『貳』 勞動合同法規定請假怎麼算工資
員工因個人或家庭原因需要請假的可以向用人單位申請,經用人單位內批準的假期,事假為無薪假容,事假以天或小時為計算單位。
員工請事假每天的扣薪標準是:月基本工資/21.75天;員工請事假每小時的扣薪標準是:月基本工資/21.75天/8小時。
病假:醫療期待遇,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停止工作治病休息時,用人單位不得解除勞動合同,並給予法定的病假工作或疾病救濟費,可以低於當地最低工資,但不能低於最低工資標準的80%。
根據《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規定,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國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計入年休假的假期。職工在年休假期間享受與正常工作期間相同的工資收入。
『叄』 《勞動合同法》中經濟補償中的「工資」怎麼計算
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回付一個月工答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
第二十七條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的月工資按照勞動者應得工資計算,包括計時工資或者計件工資以及獎金、津貼和補貼等貨幣性收入。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按照當地最低工資標准計算。勞動者工作不滿12個月的,按照實際工作的月數計算平均工資。
『肆』 國家勞動法規定的一天工資標准到底怎麼計算
國家勞動法工資標准一個月一般按21.75天計算。
月計薪天數=(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法律依據內:《勞容動和社會保障部關於職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時間和工資折算問題的通知》第二條規定:
二、日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
按照《勞動法》第五十一條的規定,法定節假日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即折算日工資、小時工資時不剔除國家規定的11天法定節假日。據此,日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為:
日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
小時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8小時)。
月計薪天數=(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伍』 勞動法里是怎麼規定辭急工的工資計演算法
1、勞動合同依法簽訂即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必須履行勞動合同規專定的義務。
2、《勞屬動法》第三十一條規定:「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應當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因此,勞動者自行離職不辭而別或者緊急辭工,顯然違反《勞動法》的規定,是一種違約行為。
3、勞動者違反規定或者勞動合同的約定解除勞動合同,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