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社會與法婚

社會與法婚

發布時間: 2020-12-21 01:30:56

A. 社會與法結不了的婚下集

中央電視台網上有

B. 社會與法頻道結不了的婚 迅雷下載呵呵

CCTV12-中央電視台社會與法頻道官網,提供CCTV12在線直播及電視節目表預告等服務,CCTV12是播出道德和法制類節目的專業頻道,內容包括《天網》《道德觀察》《法律講堂》...

C. 中國新婚姻憲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6第49條規定:婚姻、家庭、母親和兒童受國家的保護。5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6第14條做了類似的規定。現行的5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6對此尚無明文規定。筆者主張,在婚姻法修改時在總則中應進一步明確此項法律原則,通過各項具體規定,保障憲法此項規定的實際施行。
一、國家保護婚姻家庭的時代內涵
人類社會的各種客觀規律在每個時代都是不可改變的。但是,在各個時代人類演繹和表現這些規律的生活方式卻不會完全相同,概括起來,國家保護婚姻家庭這一法律原則在現時代包含以下幾層內涵:第一,國家保護婚姻家庭,意味著國家和社會各方面應盡可能地保證每個合乎結婚條件的公民的結婚權、生育權、維持婚姻家庭生活的權利得以全面實現,保護每個合法的婚姻家庭能夠正常發揮其各種功能。我國的安居工程、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線制度、夫妻不同時下崗制度、計劃生育制度等等,都體現了國家保護婚姻家庭的憲法精神。我國現行法規中最突出的,與此保護家庭的憲法規定不相符合的,是個人所得稅法中缺少絕大多數國家都有的扶養家庭成員費用扣除額的規定。一個家庭只一人有收入,8元供養幾口人,本該領取救濟金的,卻仍要依法納稅。同時,據我們實地調查,在我國現實生活中,一些偏僻農村和山區,男性由於貧窮和當地女性大量外遷而被迫終身獨身的比例呈逐步上升的趨勢¹,這一問題也應該引起社會的關注。第二,從國家保護婚姻家庭的憲法規定分析,這既是強制國家必須承擔相應的義務和責任,又是賦予國家的一種權力。國家據此必須尊重公民在婚姻家庭領域私生活的合法自主權。同時,國家和法律也可以在此范圍內,為保護婚姻家庭,而適當干預公民的私生活。在法治社會里,國家各種不同類型的權力都必須有憲法依據。特別是涉及公民基本權利和私生活的限制和干預,不能縱容立法者的任性(比如要求高婚齡,就不能再絕對禁止婚前同居,無謂地拉長性等待期),有時哪怕純粹是為了私人利益或協調好私人關系。另一方面,憲法肯定公民的婚姻家庭受國家的保護,國家也不能因部分公民強調婚姻家庭完全是個人私事,而完全由當事人任性。如果將來有一天我國結婚率降低到象一些西方國家出現不婚不育文化危及社會延續的地步,國家加大對適齡不婚者個人的稅收,或採取其它必要的保護婚姻家庭的法律措施,也是合憲的。就象現在的計劃生育制度一樣。第三,遵循國家保護婚姻家庭的憲法原則,任何妨礙公民正當行使婚姻家庭權利或有可能侵害他人此項權利的行為都必須予以取締。對這層內涵,下文將詳細分析,此處不贅述。在此層意義上,關鍵是要解決好公民個體人權之間以及其與群體人權的關系問題,因為婚姻家庭形式本質上就不純粹是為了滿足公民個體需要的產物。
二、國家保護婚姻家庭的歷史必然性
我們認為,不管我們的理論是否承認,客觀上人類社會中必然不同程度地存在著人與人之間婚姻家庭方面的沖突和協作關系。但是,性的自由與其它任何自由或競爭一樣,以必須遵循一定的社會規律為前提,特別是必須服從社會物質生產和人口生產發展的需要。據史料記載,在古羅馬和中國唐朝後期某一階169¹參見楊遂全:5現代家庭的源與流)))家庭的未來及段,都曾不同程度地存在過類似西方國家2世紀6年代消滅家庭、回到原始的比較自由的性生活¹。這種性的無序自由之所以一閃即逝,並未能成為人類社會性生活的主流,必有其深刻的歷史動因,是不依人的意志為轉移的。這種動因也就是婚姻家庭形式過去和將來存續的歷史必然性之所在。深究其背後的歷史動因,恐怕與這種無序的性關系、無婚姻家庭機制,對人類生存及其它生活條件的沖突,有直接關系。無序的性自由必然造成危害社會的後果:(1)導致部分人或許多人獨居(這是性的充分自由所必需的,西方國家現實獨身者增多已明證),相互失去日常生活中配偶或家人提供的危急救助,暴病猝死機率增加,使人的生存機制出現不可避免的缺損(歷史已經證明,這種社會後果只有通過男女配偶組成家庭才能消除和預防)。(2)導致人與人之間基本的性權利的根本不平等(不僅是一般差別),一部分人的基本人權)))性需求根本無法實現、進而導致社會長期性、普遍性的根本不平等,潛在地影響社會的安定。(3)導致社會人口延續的萎縮和退化,部分公民喪失生育權等基本人權。長期獨居、自由自在、個人享樂和愛情至上,潛在的影響必然產生不育文化,最終愛情否定親情。西方一些國家的人口出生率一直下降,就是例證。同時,長期性關系的混亂,會使人們最終無法分辨親屬關系,進而導致近親的性關系,出現人類繁殖的退化(至少在目前人類還不可能普遍推行人工生育子女的客觀條件下,道理仍是如此)。由於完全無序,性行為完全成為個人私事,必然造成一部分人終身無配偶或終身不能過一次性生活,進而使這部分公民因社會地位等因素的影響而終身無生育的機會。(4)導致和加劇人際感情和性關系的沖突。人類文明幾千年形成了性心理的習慣,要求性伴侶一定時期內的排他性,這種心理應該說男女完全一樣,也是現代愛情產生的基本點。婚外(或取消婚姻制度)的完全性自由,勢必產生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沖突,激化矛盾,影響社會其它方面正常穩定的發展。為消除上述惡果,人類成千上萬年的選擇,最終完全拋棄了性的絕對自由(或雜亂的性關系),確立了婚姻家庭制度,肯定了每個成年適婚公民的婚姻家庭權。最初這種制度雖說過於禁錮和壓抑人性,特別是對女性更甚,但經過幾千年的改良,人類在保留和發展這種制度的前提下,逐步獲得了更多的自由。但適婚公民的結婚權(即一些學者所說的最低的性權利保障º)還須得到法律的明確肯定,獲得配偶的權利事實上平等。此外,即使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家庭仍是社會的基礎,是社會延續和穩定發展的前提。國家還必須有親屬生活保障機制,一般的社會保障和救濟還只能是親屬保障機制的補充。
三、保護家庭與漸進改革並舉,避免社會機制的紊亂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如何全面落實上述憲法規定,保護好婚姻家庭,是我國婚姻法面臨的艱巨任務。我們認為,辯證地分析,逐步變革我國現實婚姻家庭制度不合時代的部分,穩妥解決家庭制度面臨的諸種新問題,就是對家庭這種社會機制最好的、最久遠的保護。宏觀上分析,為了更好地施行此項憲法原則,必須把握好以下幾個方向:其一,對一時分不清未來走向、且對公民切身利益影響較大的婚姻家庭問題,以穩為本,不能奢望一步到位。枝節問題,爭論不清對錯的,放開由社會的道德觀念進行選擇。理智的社會選擇,會使其中合理的部分漸留下來,風險會自我規避開。目前,我國社會對婚前同居的容忍,就事實體現著逐步變革我國婚姻家庭制度的趨勢,未引起大的社會問題。但對通姦姘居,公民則反應強烈,而部分人追求公開或變相的妻妾成群,部分人卻終身無配偶或終身不能過一次性生活;有些姘居情節十分惡劣,公然將第三者帶進家庭內同居,還有的公開慫恿離棄或殺害妻兒或奸生子女,受害者四處求告無門。顯然,任何符合正義的法律,都不可能認可這種現象普遍存在。它已經觸及到國家的長治久安。況且,我國未來無論如何自由開放,即使開放一步到位,法律也不能任由普遍的情人製取代婚姻家庭作為社會的基礎。適當地給嚴重的通姦姘居行為以制裁,是法律的職責。有些人擔心處置通姦姘居會造成捉姦成風,影響社會安定團結»。我們認為,這就看公民對此的容忍度和它傷害公民利益的程度了。如果婚姻法僅規定通姦姘居情節嚴重、忍無可忍的,受害者在離婚時有權提起損害賠償或對加害人進行民事處罰,給受害嚴重的公民一種萬不得已的民事法律救濟手段,並不可能發生普遍的捉姦成風(即使不處罰,捉姦者還是會去捉姦)。相反,適當處置可能會避免許多糾紛進一步釀成惡性案件。其二,施行保護婚姻家庭的憲法原則,法律保護措施(包括處罰)應盡可能地溫和(婚姻家庭本來就是溫情脈脈的),既需要少數激烈的強行性規定,更需要倡導性法律規范。比如男女平等,盡管事實上每個國家都未完全做到,法律上還是要樹這面旗幟。不要因為一些人激進地說,夫妻性忠實義務是口號性的規定,是道德規范,實施困難,就不規定了。其三,保護婚姻家庭不能僅靠婚姻法,各種法規都要貫徹落實。任何大的社會改革都要注意對婚姻家庭正負面的影響,同時配套、協調改進我國的婚姻家庭制度。
四、分清道德和法的界限,發揮其不同的保護功能
道德的上限是道德自身調節的問題。道德的下限是法律要解決的問題。也就是說,什麼是高尚或卑劣的,由道德去評價和調節,而對最嚴重的違背道德的行為(如亂倫或遺棄家庭成員)必須有法律制裁措施。故而,有人提出,修改後的婚姻法千萬不要將婚姻的圍城城牆越壘越高,筆者贊同這種觀點。修改後的婚姻法不能管法律不該管或無法管的事情,以及道德可以管得好的事情。但是,修改後的婚姻法也不能因此該管的不管。筆者認為,現在社會上所說的婚外戀如果雙方並未發生通姦姘居行為,或極其秘密地偶爾發生的通姦行為,實際上並未破壞婚姻家庭,沒有必要處罰,是個人隱私或道德問題。秘密地偶爾發生的通姦行為,在任何社會都難杜絕,留給個人道德素質去調節為好。再者,對基本上是精神的婚外戀愛在法律上也很難查證。嚴重的通姦姘居則性質比較惡劣,比一般的賣淫嫖娼行為對婚姻家庭的侵害還要嚴重,甚至已使其他公民根本無法正常行使基本人權。如果同樣是嚴重超過社會道德底限的行為,對賣淫嫖娼嚴懲不怠,對情節嚴重的姘居卻放任自流,立法和法律倫理上顯然自相矛盾。時代觀念更新,人們已經感覺到刑罰通姦者過重,不用刑事處罰是合理的。但婚姻法再不管,一概讓公民私了,是極不負責任的。據筆者幾次在西歐國家進修和合作研究時的專門調查所知,即使在當今許多西方國家的民法都有明確的規定。有些學者誤以為西方性自由,對通姦連民事處罰也不會保留,其實不然。法國1999年的有關調查證明87%的人認為夫妻應該有性忠實義務,只不過西方國家各自的處罰有輕有重。如果受害者有此權利,他是否行使,那是他個人的自由。¹個體道德觀本來與社會倫理就有差異。實質上,刑法已體現了處罰姘居行為的策略,只不過刑法規定沒有將軍人婚姻與一般婚姻平等對待,(刑法第259條)只給軍婚以特殊保護罷了。如果從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社會倫理人身平等考慮,對婚姻家庭這種基本人權的保護不能有太大的差別。刑法上有必要特殊保護軍婚,不處罰姘居侵害一般婚姻的行為,而民事上則對普通婚姻應有適當的保護。人權問題不能完全留給道德調節,使道德最低要求失去法律後盾的支持。
五、修改後的婚姻法具體應如何保護婚姻家庭
對新婚姻法應該如何保護婚姻家庭,各界人士發表了很多合理的意見。如禁止家庭暴力、保護配偶權等新內容,本文對此不再贅述。筆者在此只想對其中一些重要的疏漏和目前爭議較大、可能被立法否決的一些關鍵問題,提供多種備選方案。首先,總結上述分析,筆者認為,夫妻性忠實義務必須寫入新婚姻法,並且應(可在法律責任一章)寫明對嚴重違背夫妻性忠實義務的行為和故意侵害他人夫妻性忠實權的行為,受害者可以請求人民法院對加害者予以適當的民事制裁和損害賠償。對配偶權寫進婚姻法的爭論,筆者希望不要因此影響對情節惡劣的通姦姘居的法律責任的規定。萬不得已時,可避開這些爭論,將其寫在目前沒有爭論的夫妻同居權條款內,表述為夫妻互有同居的權利和義務,他人不得妨礙夫妻依法行使夫妻同居權。至於舉證責任,由民事訴訟法解決。通常,對公然姘居或情節惡劣的通姦行為,舉證並不是十分困難,不存在一些學者所說的無法實際實施的問題。書證、物證、加害者的承認、知情人的證人證言,都是受害者可以用來舉證的手段。應該相信,既然刑法規定破壞軍婚罪,舉證就是可能的。對於何為情節嚴重、情節惡劣,最高人民法院對破壞軍婚罪的有關解釋可資借鑒。其次,婚姻法應明確規定夫妻有共同的生育權。這是家庭的根本職能所在,婚姻法規定比計劃生育法等其它法律規定更合適。對夫妻計劃生育權,嚴格說來,其成份更多的是一種私權,婚姻法規定更名正言順。有此規定,如果發現夫妻故意與他人通姦生育或未經配偶同意與他人人工授精生育,受害方就有權起訴。行政機關、社團組織或其他公民的行為侵害了夫妻共同生育權的(如人工流產技術操作失誤導致喪失生育能力等),也應負賠償責任(一些法院已有類似判例)。同時,為了保障每個公民都能夠結婚、生育子女,還要禁止各種破壞男女性別平衡的行為(如胎兒性別鑒定)。如果男女自然平衡比例被嚴重破壞,社會保障公民婚姻家庭權的其它努力,則都是枉然。此外,我國一般公民間沒有法定的危難救助義務,但法律應規定家庭成員間有此法定義務。現實生活中已產生同住的婆婆急病、兒媳見死不救的糾紛,法院束手無策。對救助義務,不要象過去的立法把財產用益、互助等家庭成員通常自動去做的當作當然,而法律不寫明確。因為現代人的法律觀是,法律未規定的,都是公民可以做的,也是可以不做的。

D. 社會與法-普法欄目劇之萬家燈火.賭來的婚事段斌的扮演者是誰

很少看,打醬油來的

E. 為什麼法律規定私生子和婚生子女的社會待遇是一樣的和受法律保護呢

這一點在不同的抄國家有襲不同的規定,在我國,法律不保護第三者,但保護非婚生子,主要出於以下幾點考慮:1.子女與父母之間的血緣關系是天生的,非婚生並不能改變這種關系。2.作為非婚生子而言,他是沒有任何過錯的,他來到這個世界上,應當得到公平對待,接受父母雙方的撫養。3.非婚生子在我國的數量並不少,出於保護兒童權益,維護社會穩定的考慮法律做出了這種規定。

F. 婚姻法的解釋是社會的進步

那你的意思是現在還是處在女權社會,婚姻法的出台給處在水深火熱中的男性一絲曙光咯???????

G. cctv12夜線,出軌的婚姻是哪一期

到CT12網站上可查閱節目單,重看錄播。

H. 什麼是婚姻法

【婚姻法的概念】
婚姻法是調整一定社會的婚姻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是一定社會的婚內姻制度在容法律上的集中表現。其內容主要包括關於婚姻的成立和解除,婚姻的效力,特別是夫妻間的權利和義務等。從調整對象的性質看,婚姻法既包括因婚姻而引起的人身關系,又包括由此而產生的夫妻財產關系。
婚姻法的內容多數為強行性規范,概念上有廣義和狹義的區別,廣義的婚姻法的調整對象除婚姻外,還包括家庭關系,其名稱是在擴大意義上使用的,如1950年和1980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中既有結婚、夫妻關系和離婚的規定,又有關於父母子女和其他家族成員間權利義務的規定。其內容較親屬法窄,但較狹義的婚姻法寬,實際上是婚姻家庭法。狹義的婚姻法的調整對象僅限於婚姻關系,其名稱是在嚴格意義上使用的,如《南斯拉夫塞爾維亞社會主義共和國婚姻法》規定:「婚姻和婚姻中的法律關系由本法規定」,不涉及其他事項。

I. 婚姻法中有沒有限制夫妻間有自己的生活

《婚姻法》第15條規定:「夫妻雙方都有參加生產、工作、學習和社會活動的自由,一方不得對他方加以限制和干涉。」
這里規定的夫妻人身自由權並不是公民的人身自由權的全部內容,而是與夫妻關系有關的人身自由權的內容,涉及參加生產、工作、學習和社會活動。實際上講的是婦女參加社會活動、進行社會交往、從事社會職業的權利。依據這一條的規定,夫妻人身自由權的內容包括以下幾點:

1、參加生產、工作的權利

生產泛指一切生產活動;這里的工作指社會性工作,主要指一定的社會職業。夫妻雙方都有參加生產、工作的權利,其意義在於強調:(1)男女雙方(尤其是女方)並不因結婚而喪失參加社會勞動的權利。(2)已婚男女參與生產、工作的權利是平等的。這是男女平等原則、夫妻在家庭中地位平等原則在夫妻人身關系中的具體體現和基本要求。只有賦予已婚婦女享有與丈夫同等的生產、工作的權利,使她們從無償的家務勞動中走入有償的社會勞動,才能使她們真正地和丈夫處於平等的社會地位和家庭地位,否則男女平等、夫妻平等僅是一句空話。

2、參加學習的權利

夫妻雙方都有參加學習的自由。這里的學習,不僅包括正規的在校學習,也包括掃盲學習、職業培訓以及其他各種形式的專業知識與專業技能的學習。保證婦女的學習的自由權,對於提高婦女的文化素質、提高婦女的就業率,對於婦女在家庭中與丈夫的平等地位都是必不可少的。

3、參加社會活動的權利

夫妻雙方都有參加社會活動的自由權。所謂社會活動,指參政、議政活動,科學、技術、文學、藝術和其他文化活動,各種群眾組織、社會團體的活動,以及各種形式的公益活動等。參加社會活動的自由,是公民人身自由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公民只有通過參加各種社會活動,才能實現其民主權利及其他權利,才能體現其自身的價值。

4、禁止一方對他方加以限制或干涉

為了保障夫妻雙方都平等地行使參加工作、生產、學習和社會活動的權利和自由,法律又相應作了這一禁止性的規定。當一方在行使權利時,另一方便負有相應的義務:不得限制、干涉對方權利的行使。一方的權利,便是另一方的義務,雙方權利義務相對應。夫妻間一方對他方一旦實施限制、干涉行為,實質為沒有履行相應的義務,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需要指出的是夫妻的自由權,並不意味著夫妻可以不顧家庭、為所欲為。夫妻行使人身自由的權利,必須符合法律與社會主義道德的要求,必須做到與其他權利義務的一致。夫妻有參加社會活動的自由,但是夫妻也有相互扶養的義務,有撫養、教育子女的義務,有贍養老人的義務。如果夫妻一方對家庭、子女漠不關心,不顧一切地參加各種社會活動,與本條的立法精神是不相符合的。總之,權利不得濫用,只能正當行使,否則將損害他方和家庭的利益。

三、夫妻計劃生育義務

計劃生育是基本國策,每對夫婦都有遵守國家政策和法律法規的規定、實行計劃生育的義務,違反規定要受到制裁。

夫妻雙方都有實行計劃生育的義務。因此,計劃生育並不只是婦女一方的義務,而是夫妻雙方的義務,不能片面地把計劃生育的義務推給婦女一方。在現實生活中,實行計劃生育,往往容易理解成是婦女一方的義務,與男方無關,對此不自覺履行,阻礙了計劃生育工作的正常開展,是不符合法律要求的。因此,夫妻雙方要共同協商,互相配合,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自覺履行這一法定義務。

J. 我國《勞動法》規定: 第五十一條 勞動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喪假期間以及依法參加社會活動期間,用人單

不要因為個別企業不遵守法律規定就說都沒有,受到違法侵害時要拿起法律武器。可以向當地勞監、工會、婦聯反映。勞動爭議可以申請仲裁

熱點內容
非全日法律碩士認可程度 發布:2025-01-15 06:29:07 瀏覽:276
開展法律顧問普法講座 發布:2025-01-15 06:28:19 瀏覽:512
司法拍賣輔助機構管理辦法 發布:2025-01-15 06:18:40 瀏覽:808
刑法的近親屬 發布:2025-01-15 06:16:25 瀏覽:355
2017經濟法cpa難度 發布:2025-01-15 05:40:06 瀏覽:320
中級經濟法金融法律制度 發布:2025-01-15 05:28:31 瀏覽:791
司法警察安全工作 發布:2025-01-15 05:13:31 瀏覽:917
社會與法完整版全集 發布:2025-01-15 05:10:59 瀏覽:449
北京司法考試的考點 發布:2025-01-15 05:08:18 瀏覽:351
舞者社會與法2 發布:2025-01-15 04:57:08 瀏覽: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