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合同法啟示

合同法啟示

發布時間: 2020-12-21 02:08:41

勞動法與勞動合同法報告對自己的啟示

《勞動合同法》和《勞動法》對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的啟示如下:
一、嚴格執行《勞動合同法》,規范企業用工,維護勞動雙方的權益
《勞動合同法》要求用人單位必須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企業同時將為簽訂勞動合同的員工繳納社會保險等福利。工資、社會保障、休息權利的保障等均是構成勞動力價格的要素,當上述因素均處於比較高的水平時, 則勞動力的成本就會增高。違法用工還會導致企業勞資糾紛升級,削弱企業的凝聚力、影響力和競爭力。
二、注重勞動合同,簽勞動合同宜早不宜晚
《勞動合同法》第十條規定: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勞動合同的,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勞動合同法第十四條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不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視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已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從以上條款中可以看出:《勞動合同法》對不簽勞動合同處罰十分嚴重。企業應在招用員工入職之前簽勞動合同,最晚在入職當天簽。否則企業一旦出現失誤,會讓工作陷入被動。如在員工開始工作之後再簽合同,假如員工再提出其他要求時企業不想滿足,員工拒絕簽合同,超過一個月的,企業將要支付雙倍的工資。並且在《勞動合同法》模式下,法律條款剛性也明顯增加。
三、轉變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理念
為適應《勞動合同法》對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提出的更高要求,企業應貫徹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逐步實現三個轉變:一是對員工從壓力式管理轉向激勵式管理。
四、改變企業經營戰略,提高企業用人成本,穩定企業勞動關系
《勞動合同法》是中國政府在做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決策後,在勞動與社會保障法領域一次重要的立法,對現行《勞動法》有重大突破。向跨國企業看齊,適度提高勞動力成本,穩定企業的勞動關系,能夠提高企業的競爭力。
《勞動合同法》將保障穩定的勞動關系作為其核心, 而穩定的勞動關系維系的主要責任在企業。
五、建立或完善工會,充分發揮工會應有的作用,創建和諧用工關系
國外企業工會對管理人員實施懲罰的權力有極大的影響,工會在保護員工免受專斷的和不公平的對待方面起著重要作用。當管理人員建立新的工作規則時,在執行規則前他們通常必須通知工會。《勞動合同法》實施後,對企業來說,建立工會勢在必行。大多數企業在制定、修改或者決定有關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項時,
六、提升企業內部管理,科學制定並完善企業內部規章制度並注重程序公正
規章制度是一個企業管理的靈魂所在,規范的規章制度的訂立,不僅有助於企業在用工過程中對員工的管理,而且在勞動爭議糾紛處理中也可成為重要的依據。《勞動合同法》進一步規制了企業的規章制度。企業在人力資源管理中,應對企業規章制度的制定及實施予以重視,要依法履行民主程序、審核規章制度內容的合法性、並及時向勞動者公示。
企業必須提高自己的證據意識。人力資源決策流程必須明確和正確,企業里各種規章制度不僅要公示,更要指導員工如何去執行。企業制定處罰要明確、清晰、具體。
七、反思企業倫理,注重企業的社會責任
在現代社會, 企業作為「企業公民」有必要考慮企業行為可能產生的社會影響以及由此對企業形成的正負作用。在信息時代,社會輿論的監督無處不在。
《勞動合同法》只能就勞動合同規定一些原則性條款,對嚴重損害勞動者合法權益的行為進行規范。積極承擔社會責任,有助於企業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提升「軟競爭力」,可以營造積極健康的企業文化,增強企業凝聚力。企業社會責任顯著增強,做經濟建設和社會責任的生力軍,是企業新一輪發展的價值取向。

⑵ 合同法具有那些要求,為此你有什麼啟示和體會

《合同法》裡面肯定有很多東西,包括簽訂的標的是什麼?價格是多少時間是什麼履行方式等很多很多的內容。越是詳細的合同,後期發生扯皮的可能越少。

⑶ 看完合同糾紛談談學習對學習合同法的啟示

學習合同法最好的啟示就是,減少上當受騙,

⑷ 公序良俗在合同法中的重要性和啟示 最好長一點 謝謝了 很急

公序良俗原則作為道德法律化的一項法律原則,其作用不僅僅在於指導當事人的行為,也是立專法和司法屬的一項重要原則。在具體的司法實踐中, 公序良俗原則有利於平衡雙方當事人及其與社會之間的益關系,最大限度地實現效率目的。公序良俗原則更好的適用,能更加有效的平衡社會利益關系,最大限度地實現社會公平和效益。摘要:公序良俗原則是現代民法中的一項重要基本原則,在民事立法、守法、執法以及處理民事法律關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但由於其內容的模糊性和不確定性,在實踐應用中對公序良俗原則的理解和認定產生嚴重分歧,為此,本文結合案例,闡述公序良俗的價值標准和認定對象,對統一公序良俗的認定標准以及公序良俗原則的正確應用提供理論參考.
肯定是老師布置的作業吧、、、網上抄的,你看著辦咯。。。

⑸ 國外電子商務立法的發展對我國電子商務立法的啟示

電子商務至今同樣沒有統一的定義,這也是電子商務概念很容易引起混亂的原因之一。國內外不同的書籍、機構等對於電子商務的定義都有差異,電子商務研究者從不同角度給出了眾多電子商務定義。網路營銷教學網站摘錄部分比較有影響的定義。

1. 電子商務專家李琪教授在《電子商務概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9月)中對電子商務的定義(P13):

首先將電子商務劃分為廣義和狹義的電子商務。廣義的電子商務定義為,使用各種電子工具從事商務或活動。這些工具包括從初級的電報、電話、廣播、電視、傳真到計算機、計算機網路,到NII(國家信息基礎結構-信息高速公路)、GII(全球信息基礎結構)和Internet等現代系統。而商務活動是從泛商品(實物與非實物,商品與非商品化的生產要素等等)的需求活動到泛商品的合理、合法的消費除去典型的生產過程後的所有活動。狹義電子商務定義為,主要利用Internet從事商務或活動。電子商務是在技術、經濟高度發達的現代社會里,掌握信息技術和商務規則的人,系統化地運用電子工具,高效率、低成本地從事以商品交換為中心的各種活動的總稱。這個分析突出了電子商務的前提、中心、重點、目的和標准,指出它應達到的水平和效果,它是對電子商務更嚴格和體現時代要求的定義,它從系統的觀點出發,強調人在系統中的中心地位,將環境與人、人與工具、人與勞動對象有機地聯系起來,用系統的目標、系統的組成來定義電子商務,從而使它具有生產力的性質。

2. 電子商務專家楊堅爭教授在《電子商務基礎與應用》第四版(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4年1月)中對電子商務的定義(P13):

電子商務系指交易當事人或參與人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計算機網路(主要是網際網路)所進行的各類商業活動,包括貨物貿易、服務貿易和知識產權貿易。

對電子商務的理解,應從「現代信息技術」和「商務」兩個方面考慮。一方面,「電子商務」概所包括念的「現代信息技術」應涵蓋各種使用電子技術為基礎的通信方式;另一方面,對「商務」一詞應做廣義解釋,使其不論是契約型還是非契約型的一切商務性質的關系所引起的種種事項。如果將「現代信息技術」看做一個子集,「商務」看做另一個子集,電子商務所覆蓋的范圍應當是這兩個子集所形成的交集,即「電子商務」標題之下可能廣泛涉及的網際網路、內部網和電子數據交換在貿易方面的各種用途。

熱點內容
規章制度執行管控 發布:2024-11-19 02:34:02 瀏覽:443
公司科室章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4-11-19 02:12:19 瀏覽:691
三河法院院長 發布:2024-11-19 02:10:47 瀏覽:798
經濟法選修考試題答案 發布:2024-11-19 02:08:03 瀏覽:803
民事訴訟法的證據提交 發布:2024-11-19 02:02:36 瀏覽:128
新婚姻法必須有四樣東西歸男方 發布:2024-11-19 01:39:13 瀏覽:255
甘肅學院法學院 發布:2024-11-18 23:56:53 瀏覽:44
規章制度專項管理制度 發布:2024-11-18 23:46:34 瀏覽:26
吵架講的話要負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4-11-18 22:37:13 瀏覽:795
西安高新區法院 發布:2024-11-18 21:56:50 瀏覽: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