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社會總價值法

社會總價值法

發布時間: 2020-12-21 06:39:58

⑴ 法律在人類社會生活中的價值

正義、公平、平等、效率。維護社會安定,促進社會發展。
是一種國家機器。

⑵ 依法治國體現了怎樣的社會價值取向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指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那麼,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要達到什麼目的?這就是依法治國的價值取向問題。

黨的十八大提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依法治國提供了全方位、多層次的價值支撐,體現了中國共產黨高度的價值自覺與價值自信,也是依法治國的價值取向。依法治國的每個環節都離不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與踐行。

首先,國家富強、民主、文明與和諧是依法治國的首要價值理想。

國家層面的價值觀選擇,實際上是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管理國家事務以及社會組織、廣大人民群眾在參與國家事務和監督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過程中應該秉承的價值觀念。「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立足國家發展提出的價值導向,體現了建設社會主義國家「五位一體」的布局和奮斗目標,昭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共同理想和美好前景,凝聚了中華民族對國家形象塑造的追求和嚮往,反映了近代以來中國歷史發展的根本要求,凝結了中華民族長期艱苦奮斗與不懈追求的夢想。

依法治國,就是依照體現人民意志和社會發展規律的法律治理國家,要求國家在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的活動全部依照法律進行,而不受任何個人意志的干預、阻礙或破壞。依法治國的本質是崇尚憲法和法律在國家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中的權威,徹底否定人治,確立法大於人、法高於權的原則,使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不隨意被個人意志所干擾。當今世界綜合國力角逐日趨激烈,當代中國完備治理體系、提升治理能力的任務愈發緊迫。中國正在經歷現代化進程中決定性的深刻變革。越是改革攻堅期、矛盾凸顯期、發展關鍵期,越需要發揮法治的引領和推動作用,確保在法治的軌道上推進改革,更好凝聚社會力量、平衡社會利益、調節社會關系、規范社會行為,把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整體提升轉化為現代化建設的巨大推力,讓深刻變革中的我國社會既井然有序又生機勃勃,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完善。依法治國有利於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擴大對外開放的客觀需要,是實現國家富強、民主、文明與和諧的根本保障。

其次,社會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依法治國的核心價值目標。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立足社會發展提出的價值導向,順應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日益凸顯的社會相對自主與自治的發展趨勢。它的每一項內涵都與依法治國密切相關,成為引領依法治國的價值目標。「自由」,即在法律允許范圍內不受限制和約束的自主選擇,其實質是依法賦予並保障社會公眾和社會組織充分、自由、全面而個性的發展空間,激發人民群眾和社會組織的創造活力和自我調節能力。「平等」即社會權益和地位平等,其實質是社會主體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保證社會主體平等參與、平等發展和共享發展成果。「公正」即公平正義,是社會主體生存與發展的機會公正、過程公正和結果公正的良好社會環境。「法治」即依法治理,一切社會事務均有法可依,其實質是在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下,不斷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進程,使公共權力受到監督和制約,使政府權力邊界得以確立,使全社會學法、尊法、守法、用法。

社會是由各種組織、團體、階層、群體等組成的有機統一體。由於不同社會主體的利益存在差異,所抱持的價值觀存在分歧,因而必然引發各種社會矛盾乃至沖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與踐行,有利於減少和緩解社會矛盾。我們不僅要建設法治國家,還要建設法治社會,充分發揮法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的重要作用。

再次,公民個人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依法治國的基本價值追求。

「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對公民個體提出的價值導向,彰顯了公民所應遵循的基本道德准則與法律規范,涵蓋了公民社會行為的各個環節,充分體現了依法治國的價值追求。「愛國」,其實質是自覺維護國家利益和民族尊嚴,關注祖國的前途和命運,立志為建設祖國、振興中華而奮斗。「敬業」,即敬重本職工作,遵守職業道德,忠於職業操守。「誠信」,即誠實守信,要求人們在經營或交往中,杜絕弄虛作假、投機欺詐。「友善」,即友好醇善,其實質是人與人之間應該友好互助,摒棄見利忘義、惡言惡行。

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實際是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緊密結合的體現。法律是指導人們如何為人處世、如何生活工作的重要規范之一,它懲惡揚善,既保護和鼓勵人們的善行,又禁止和懲戒人們的惡行。其本身所具備的特殊權威,使得越來越多的人敬畏和遵守法律。依法治國的至高境界,不是讓人們寸利必爭、事事爭訟,而是要使法律原則和法治理念深入人心,使人們自覺承擔對國家、社會和他人的責任與義務。實現人們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體現了法律的追求、嚮往和理想,為依法治國樹立了一個催人奮進的價值標尺和價值目標。正如十八屆四中全會所指:「法律是治國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必須堅持立法先行,發揮立法的引領和推動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質量這個關鍵。要恪守以民為本、立法為民理念,貫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每一項立法都符合憲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擁護。」

⑶ 社會物質生活條件與法的價值

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制約著整個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過程。不是人們的意識決定人們的存在,相反,是人們的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意識,」[5]這是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中對其所創造的唯物主義歷史觀的基本表述。 其中涉及到法的內容主要有:(一)法的關系根源於物質的生活關系,根源於這種物質的生活關系的總和;(二)與一定發展階段的生產力相適合的生產關系的總和是社會的經濟基礎,法律的政治的及與之相適應的社會意識形式是豎立於經濟基礎之上的上層建築;(三)法屬於社會存在決定的社會意識的領域。按照這個科學的理論,法在社會上被定位為:根源於物質的生活關系,屬於經濟基礎決定的上層建築,屬於社會意識的領域。 這是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所得出的唯一的科學結論,是解決法的具體問題的立足點和歸宿,是不可動搖的。非常明顯,社會必須首先解決人們的吃、穿、住等生產和生活的經濟問題,然後才能進行政治、法律等活動,這個道理極為仆素和科學。法起源於社會物質生活條件的一定發展階段,法的發展歷史受社會物質生活條件即生產方式所制約,法的功能是把社會存在的物質的生活關系固定化,法的價值是實現代表社會經濟基礎的階級的根本利益。這可視為觀察法的本質的第一個層次

⑷ 在法治社會中,你的價值標準是什麼

公平正義:社會主義法治的價值追求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被概括為依法治國、執政為民、公平正義、服務大局、黨的領導五個方面。在這五個方面中,公平正義被表述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價值追求。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是社會主義法治實踐的指導原則,是發展中的馬克思法治觀在當代中國的最新理論成果,其價值取向為公平正義。公平正義應是社會主義法治的靈魂,是「以人為本」為本質要求的科學發展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核心是社會基本制度的公平正義,其實現有賴於和諧社會的構建,有賴於執法機關和執法人員公平公正執法司法理念的樹立。

公平正義是社會主義法治的靈魂

社會主義社會一定是以公平為基本特徵、以正義為最終價值的社會。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目標就是在全社會實現公平正義。法治的精神不僅在於有完備的法律法規體系、復雜的執法工作機制,更在於公平正義精神與價值在法治各個環節中真實的體現和實現。

公平正義是評判社會善惡的首要標准。有關社會價值的學說可謂精彩紛呈,「利益」說、「自由」說、「效率」說、「秩序」說就是其中較有代表性的。承認、肯定和保護人們的正當利益,是一個社會發展的動力源泉,但是一個社會如果奉「利益」或「功利」為最終的依歸,這個社會將成為德性盡失的社會;「自由」是社會生命力、創造力的源泉,但是極端的自由主義將會使社會退化為原始叢林;「效率」為社會發展所必須,但是「效率優先」在任何時候都不應成為漠視公平、踐踏正義的借口;「秩序」是社會穩定的基礎,無秩序便無社會安全可言,但是當秩序成為社會最高價值的時候,則有可能將社會導向活力窒息的境地。由此可見,利益、自由、效率、秩序作為社會價值之一部,固然為社會發展所必須,但都不能作為社會的終極價值准則,它們最終都要受公平正義這一基準的評判和檢驗,它們中的任何一項均不具有超越社會公平正義價值的能力。所以,一個社會的善惡及其文明程度,最終要看它是否奉公平正義為最高價值准則。

建設國家、管理國家所要實現的理想境地是經濟富足、政治進步、文化昌明、社會和諧,這些目標的實現皆有賴於社會公平正義價值的統領。從人類歷史的發展經驗來看:社會的主流價值決定著社會的文明走向和發展方向。一個良善的社會必定是將公平正義奉為圭臬的社會,而一個公平正義不彰的社會必定會走向經濟的衰退與凋敝、政治的專制與腐化、文化的消沉與墮落、社會的混亂與無序。在一個國家中,利益需求是多種多樣的,沖突與矛盾也是變化多端的,因此執政者的首要任務並非是纏身於具體事務的細枝末節中而是要進行價值判斷與選擇,進而消除沖突,維護公平,匡扶正義。在此意義上,我認為管理國家的本質就在於價值選擇;而一個好的執政者的標准就是,在任何時候都會義無返顧地選擇公平正義。當公平正義成為社會主義法治的靈魂,成為全社會的人們看得見、感受得到並能夠分享得到的結果的時候,社會主義法治才能真正惠及廣大人民群眾。

公平正義社會是一個「以人為本」的社會

公平正義如果不是抽象的教條,就應擁有反映時代要求的具體內容。公平正義社會首先應是一個「以人為本」的社會。「以人為本」首先要回答的是「以什麼人」為本的問題。一個國家的權利保障體系有三個層次:一是「人人」的層次,二是「公民」的層次,三是「弱者群體」的層次。公民權利主要指向政治參與、擔任公職、勞動就業和社會保障等領域;弱者群體權利主要指向婦女、老人、兒童、身體殘障者等特殊對象;而第一個層次,也就是「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中的層次指的是「人人」、「所有的人」,也就是《世界人權宣言》所講的不分種族、膚色、性別、語言、宗教、政治或其它見解、國籍或社會出身、財產、出生或其它身份的差別,平等享有基本人權和人格尊嚴中的「人人」。

「以人為本」其次要回答的是「以人的什麼」為本的問題。這一問題涉及兩方面內容,首先,「以人為本」必須以人的共同需要為本,人的共同需要就是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社會民眾的共同的普遍的要求,所以,滿足人民的共同要求就是黨和國家工作的基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其次,「以人為本」還必須以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為本,每個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當成為其他人自由而全面發展的條件時,公平正義的社會與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便是告成之時。

「以人為本」最後還要回答「如何將人的需要轉化為法律上的權利」這一問題。人的需要惟有轉化為法律上的權利才是現實的、安全的。「以人為本」與「科學發展觀」、「和諧社會」理論在價值上是一致的,它們一方面解決了目的性問題,那就是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地發展;另一方面又解決了一系列關系問題,即政治建設、經濟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的統一與和諧。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提出正是這些理念邏輯的產物,因此,對作為社會主義法治價值追求的公平正義的理解也必須從建立在這些理念基礎之上。各級執法機關和執法人員如果不能透徹理解「以人為本」和「和諧社會」理論,就不可能真正把握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精髓。

公平正義的核心是制度的公平正義

公平正義是歷史久遠的人類理想,它的基礎是社會制度的公平正義。從直觀的層面看,社會不公現象是形態各異的,但概括言之不外乎以下四個方面:第一,起點的不公。其典型表現是,在人們出生伊始就被依照自然生理狀況和社會出身的不同進行人格身份的差等劃分;第二,機會的不公。對人們進行人格高低區別的目的,是要賦予他們不同的社會發展機會,這便是機會不公。在高考招生中,同一張試卷面前不同地區的考生享有不同的上學機會,甚至在同一個地區的考生因戶口的差異也有所不同,這就是機會不公的具體表現;第三,規則的不公。用一類規則對一群人,用另一類規則對另一群人,便是規則的不公;表現在法律上,便是法律面前的不平等,便是凌駕於法律之上的種種特權的存在;第四,結果的不公。同勞而不同酬,少勞而多得,多勞而少得,勞而不獲,不勞而獲,就是結果不公的表現。

可以說,沒有公平正義便沒有穩定的社會秩序,也便沒有社會的和諧。因此,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與構建公平正義的社會是等義的。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們黨對社會主義建設事業認識的不斷深入,社會所弘揚的主流價值觀也是不斷發展的。「公平正義」觀的確立是社會主義本質所系,我們要把公平正義作為社會的主流價值,進而對制度予以重建。

公平正義的實現有賴於制度的和諧

制度的本質在於調整社會各種權利和權力之間的關系,制度的和諧是社會公平正義的前提和基礎。法治所要求的和諧裡面第一個要素便是公共權力和公民權利的和諧。國家之成型,是人民意志的產物。因此,國家或曰公共權力存在的目的就只有一個,那便是以人民利益為本,更好地服務於人民。然而,公共權力自其誕生起,就存在著暴力性、過渡膨脹等弊端。自近代以來,民眾所努力致求者、思想家所竭力思考者不外乎如何馴服公權力這個問題。法治社會,公共權力應具有謙抑性、去暴性,公共權力之行使必須以保護公民權利和公共利益為前提,公民的權利訴求應當能夠通過適當程序反映給權力執掌層,權力和權利之間應當能夠形成一種良性互動。可以說,什麼時間公共權力和公民權利和諧相處了,法治社會就形成了,和諧社會的基本特徵也就具備了。

制度和諧的第二個要素是公權力之間的和諧。黨的執政、人民代表大會的立法權、國務院的行政權、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權、最高人民檢察院的檢察權、中央軍事委員會的軍事權,要在黨的領導之下實現和諧,在和諧前提下相互進行配合和監督。制度和諧的第三個要素,就是公民權利和公民權利之間要和諧。公民權利的和諧至少包括三個方面。其一是權利內容的和諧。法律對公民權利內容的規定應符合人類發展的大趨勢,不同等級效力的法律對權利的規定應邏輯統一、體系嚴謹,對特殊人群應給予特殊的權利保護等等;其二是權利與義務的和諧。馬克思指出沒有無義務的權利,也沒有無權利的義務,這是我們分配公民權利與義務是應把握的總原則;其三是權利主體之間的和諧。建設法治社會,我們不僅要高揚規則意識,還要努力鍛造團結友愛、誠信文明的社會文化。講求規則,並不意味著我們處處要以規則制人,而在於我們在行為時應謹奉規則,尊重他人的權利邊界。權利主體的和諧還應該包括所有公民應平等地參與到法治的整個進程中來。

制度的和諧最終要和諧於制度的正義這一核心點上。在法治國家建設中,如果全社會的規則意識沒有養成,如果各個公權力機關不能從實現公平正義社會的高度上把握公權力的性質,實現和諧運行,社會的公平正義定難實現。

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其終極目標在於公平正義,其現實道路在於保障和發展人權,其具體途徑在於公平執法。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這一原則的入憲,為社會主義公平正義理念確立了現實的基準、法律的標桿。和諧社會的構建,為社會主義公平正義的實現提供了思想和社會條件。社會主義公平正義不再僅是一句口號,不再僅是一個理論術語,而是已經成為我們這個社會的價值共識,已經融匯進我們的法律制度和執政理念,成為執法機關和執法人員執法的靈魂和動力。

⑸ 法律的基本價值和一般價值是什麼

一般價值和基本價值是一樣的:出於建立現代產權制度的客觀需要,產權經濟學和法經濟學備受矚目。作為產權經濟學和法經濟學的基礎性定理,科斯定理擁有著強大的闡釋能力。在交易費用為零的世界中(標准經濟理論的一個假設),當事人各方之間的談判將會導致帶來財富最大化的制度安排。

而這狀況與權利的初始配置是無關的。在科斯定理中,法律的諸種價值,如秩序、自由、效率、正義等等均能得到論證。科斯定理與法律價值相結合的研究不僅拓寬了法律制度研究的畛域,而且對現代產權制度建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也有更深刻地揭示。


(5)社會總價值法擴展閱讀:

社會主義國家的法律由人民而立,並保護人民的利益。這是社會主義社會法律的基本精神。法律的基本精神既體現了國家性質,也反映了社會矛盾。

法律是最高的社會規則,掌控了法律就等於掌握了人類的命運。社會主義國家的法律應該由人民來制定,社會主義國家的法律應該被人民所掌握。如此才可確保國家性質的純粹性,調和社會矛盾的有效性。

法律條文是死的,人是活的,法律是為了規范活著的人而不是死去的人。法律工具主義者把法律當成了僵化的工具、不變的教條。它違反了民主法治的基本精神。法律是人類社會創造的客體,也是人類解放自身的工具,它反過來影響人類社會的發展。

⑹ 請問什麼是法律的價值標准、規范標准、社會標准

法律規范(法律規則)是指由國家制定或認可,並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行為規則. 法律規范,是指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反映國家意志的,具體規定權利義務及法律後果的行為准則。 法律規范,是指通過國家的立法機關制定的或者認可的,用以指導,約束人們行為的行為規范的一種。它是法學研究和法律實踐的基礎,可以說它是連接理論法學和實踐法學的橋梁。法學家對於法律規范的理性分析和思考,其本質並非僅僅是用以指導實踐,而更重要的要是通過這種研究來加強法律人在法律實踐中的論證,推理能力。 通常我們認為法律規范不是實體規范,就是程序規范,這也可以說是法律初學者最容易犯的毛病,(比如民法之外有民事訴訟法刑法之外有刑事訴訟法)這種非此即彼的思考問題方式是非常有害的,它容易造成一種先入為主的意識,容易造成我們視野的狹窄。其實法律規范除了以上兩種規范外,還有一種規范,即沖突規范。學術界傾向於將沖突規范歸入程序規范之中,但是筆者認為這樣做是欠考慮的。沖突規范有其自身的特點和存在的價值,下面筆者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出論述: 首先,從目的論的角度來看,實體規范是用來具體的規定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進而調整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它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當事人,責,權,義明確。從而形成可見的預期,進而降低交易成本。我們也可以稱其為通過實體實現正義的規范。而程序規范,本身並不追求當事人實體權利義務的明確,而是使得當事人在追求實體權利,義務的時候按照一定的方式行事,它追求的是一種秩序,一種看的見的正義,即「正義不但要實現,而且要以看的見的方式實現」。我們可以稱其為通過程序實現正義的規范。而沖突規范,是在調整國際民商事關系中產生的。它本身既不規定當事人的權利,義務,也不規定使用何種程序來實現當事人的權利,義務,而是通過指導,來告訴法官選擇那個國家的法律來處理國際民商事關系。因此它也被稱做「法律適用規范」,「法律選擇規范」。因此我們可以稱其為通過選擇,指引來實現正義的法律規范。 其次,歷史發生學的角度來看。實體規范是最先出現的,程序規范次之,沖突規范最後。但是這只是在當歷史按照一種由內而外,由閉塞到交往的路線發展時才成立。我們通過觀察法律的最初形態「習慣法」就會發現,最初的習慣法是實體和程序不分,但是這種混合狀態中實體是戰具著很大一部分,而程序僅僅是其中一小部分,而且程序性習慣的效力沒有實體性習慣的效力高。古時候衙門的縣令可以同過各種方法,哪怕是當今看來是非常荒唐的方法來實現自己心中認為的實體正義。在他們的心目中實體正義第一,程序無關緊要。而沖突規范,只有在同一時間,對同一個社會關系,有兩種或者多種法律同時調整它而且規定不一的時候才會產生。因此實體規范,程序規范,是它出現的前提,只有當前兩者規范彼此內部出現矛盾的時候,才需要通過沖突規范的選擇,指引來做出決定,選擇出具體的實體規范,程序規范來調整具體的社會關系。 最後,從規范的結構的角度來看,在我國存在著「三要素說」和「兩要素說」。前者認為法律規范是由「假定,處理,制裁」三部分組成;後者認為法律規范是由「行為模式和法律後果組成」,無論是「三要素說」還是「兩要素說」,傳統學者認為都是為了達到法律規范的確定性,概括性,穩定性。這種觀點對於實體規范和程序規范來言是非常的適合的,尤其是實體規范。但是沖突規范卻有著自己獨特的結構。這是由他的目的和價值所決定的。一般的沖突規范都沒有規定法律後觀,沒有將規范適用的條件和行為模式區分開,而是將兩者合在一起。由「范圍」+「系屬」構成。前者是應受法律調整的社會關系,後者是指明對這種社會關系應該適用何國,何地,何種法律來進行調整。 從以上我們可以看出,無論是實體規范,程序規范還是沖突規范都有自己特定的存在目的,歷史演變過程和結構,尤其是沖突規范和前兩種規范的區別更是明顯。因此不應該簡單的把沖突規范歸如到程序規范或者是實體規范之中。 法律規范又由行為規范和裁判規范組成。若法律規范要求受約束的人以規范的價值取向行為或不行為,則為行為規范。若目的在於要求在法律上有爭端的人或機關以規范為標准進行裁判則為裁判規范。法律規范大都由這兩種組成,但有側重。例如民法規范重行為規范,刑法規范重裁判規范。

⑺ 法律之最高價值

1、正確答案應當是兩者都是,即公平正義、自由。
2、法的價值包括自由、正義、秩序等。自由處於法的價值的頂端,法律必須接受自由、正義標準的約束。

⑻ 法的價值

法的價值又稱為法律的價值,第一種使用方式是指法律在發揮其社會作用的過程回中能夠保答護和增加的價值。例如,人身安全、財產安全、公民的自由、社會的公共福利、經濟的持續發展、善良風俗的維持,環境的保護與改善等都是其體現,還有秩序、自由、效率和正義更是這層意義上的法的價值的根本體現。這種價值是法追求的理想和目的,因此又稱為法的"目的價值"。第二種使用方式是指法的"形式價值",它是指法律在形式上應當具備的那些值得肯定或好的品質。比如任何一種法律都應該具有邏輯嚴謹、簡明扼要、明確性等特徵。
(1)同價值的概念一樣,法的價值也體現了一種主客體之間的關系;
(2)法的價值表明了法律對人們而言所擁有的正面意義,它體現其屬性中為人們所重視、珍惜的部分;
(3)法的價值既包括對實然法的認識,更包括對應然法的追求。

勞動法的價值本位是什麼

勞動法的價值取向為社會本位

我們知道,勞動法作為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已屬於社會法領域。社會法的價值理念乃是社會本位,那麼勞動法的價值理念當然亦為社會本位。並且更重要的是,勞動法最終要選擇社會本位為其價值取向,是有其深刻的歷史原因和現實原因。
1.歷史原因
勞動法的產生,究其根本原因應當是勞動力再生產這一客觀要求所致,而不應當是「工人階級為了維護自身利益而進行長期斗爭的結果」。18世紀產業革命後,資產階級對工人階級的經濟剝削、政治壓迫,達到了令人發指的地步。工人階級生存狀況日益惡化,勞動力再生產遭到嚴重破壞。資產階級的瘋狂壓榨,雖可以短時間內聚斂起巨額財富,而相對也大多數的工人階級的貧困而言,是極度不均衡的。勞動力的再生產的不能維續,從長遠來看,資產階級獲得剩餘價值的源泉就會枯竭、消失,最終勞資雙方的利益都會遭到損害,社會利益最大化更不能實現,社會秩序必然陷入混亂無序的狀態。

如果從社會本位出發,使整個社會利益達到均衡,社會秩序自然會保持穩定,勞動力再生產也會源源不斷地持續下去,這樣反過來有回促進經濟發展,社會整體利益趨於最大化。所以說,勞動法以社會本位為其價值取向,是歷史發展的要求的結果。

2.現實原因
勞動法發展至今日,在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方面,做出了應用的貢獻,且當今社會各國勞資關系相對穩定,工人階級與資產階級的矛盾,也相當緩和,不爭的事實證明了勞動法在建立穩定的勞動關系,促進社會的穩定,實現社會利益的最大化方面,起到了根本性的作用。
從當前我國形勢分析,國家正在致力於建設和諧社會這又一全新目標。中國共產黨十六屆四中全會指出:要適應我國社會的深刻變化,把和諧社會建立提到重要位置,注重激發社會活力,促進社會公平和正義,增強全社會的法律意識和誠信意識,維護社會安定團結。這與勞動法的社會本位理念是不謀而合的,社會本位所要求實現的目標,正是和諧社會的具體體現。可見勞動法的社會本位理念乃是正確的判斷。

3.制度、內容原因
無論是我國的勞動立法,還是外國的勞動立法,包括國際勞工組織所制定的勞動法在內,勞動法中關於工資、工時、勞動安全、休息休假時間等方面的規定,形成了勞動基準法。基準法不是國家為實現其自身利益而設定的,它保護的不是諸如國家安全等國家利益,也不是保護純粹的私人利益,而是保護的是全體社會弱者的社會利益。基準法在西方國家是對傳統私法自治流弊救治產生的,它在傳統私法的空間里劃了一條最起碼、最基本的,能夠保障社會弱者生存權的基準線。這條基準線所確立的各種制度,縮小了意思自治的空間,為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和維護社會整體利益的實現,提供了法律保障。

具體到我國現行勞動立法,有在工資方面,「國家實行最低工資保障制度」;在工作時間方面,「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得超過8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44小時的工時制度」;在休息休假方面,「用人單位應當保證勞動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等規定;在勞動安全衛生方面,除《勞動法》所列規定外,立法還出台了《安全生產法》、《職業病防治法》、《使用有毒物質作業場所勞動保護》等法律法規,並且還特殊規定了女工、未成年工以及殘疾人就業權益保護內容。內容可謂之多之全,俯仰可拾。盡管這些具體的制度和內容無不體現的是我國勞動立法上關於傾斜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之理念,但根本上目的還是為了通過此方式,來維系健康持續的勞動關系的形成,以實現社會利益的最大化,從而促進整個社會進入一個和諧穩定的局面。

熱點內容
國際經濟法判斷題 發布:2025-01-16 05:29:31 瀏覽:739
兩會民法典草案 發布:2025-01-16 05:25:29 瀏覽:542
刑事訴訟法對應的實體法是 發布:2025-01-16 04:38:02 瀏覽:286
武進法院拍賣公告 發布:2025-01-16 04:28:07 瀏覽:760
中介收據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1-16 04:05:03 瀏覽:413
司法解釋的效力等級 發布:2025-01-16 03:59:08 瀏覽:624
民法典生態破壞責任 發布:2025-01-16 03:40:05 瀏覽:460
基層黨員組織條例 發布:2025-01-16 03:40:04 瀏覽:271
公司注銷法律依據 發布:2025-01-16 03:02:42 瀏覽:282
高級人民法院書記員 發布:2025-01-16 02:54:26 瀏覽: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