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法的構建
1. 從經濟法的角度如何構建全民誠信信用體系
這個就要通過制度來建立全民誠信信用體系,不守信的話,要在經濟方面進行限制。
2. 結合經濟法談談構建社會主義經濟,以及你對消費者權益的保障的認識
消費者為生活消費要需要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經營者不得對消費者進行侮辱誹謗不得搜查消費者的身體極其攜帶的物品,不得侵犯消費者的人身自由。
3. 我國建立和完善經濟法責任制度的對策有哪些
1、建立和完善經濟法責任制度是提高經濟法制定的質量的需要;
2、建立和完善經濟法責任制度是保證經濟法實施的需要;
3、經濟法責任獨立性問題辨析。
4. 循環經濟法的循環經濟立法理念的建立
我國進行循環經濟立法,應當重點解決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准確把握「循環經濟」的科學內涵
循環經濟,又稱「資源循環型經濟」 它作為一種新的經濟發展的理念,是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才出現的,其歷史很短,因此,至今並沒有一個一致公認的定義。從技術層面上來講,循環經濟是與傳統經濟活動的「資源消費→產品→廢物排放」開放型物質流動模式相對應的「資源消費→產品→再生資源」閉環型物質流動模式。其技術特徵表現為資源消耗的減量化、再利用和資源再生化 。從經濟運行的方式上來講,循環經濟就是按照自然生態物質循環方式運行的經濟模式,它要求用生態學規律來指導人類社會的經濟活動。其基本特徵為節約資源和資源的循環利用。從認識論和發展觀上來講,循環經濟則是人們基於對人類和自然界關系的重新認識而提出來的一種新的經濟發展思想。其目的是建立一個科學的經濟生態系統。
從以上各個不同的角度對循環經濟概念所作的考察來看,所謂循環經濟,就是指以減少資源消耗、節約資源、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和資源循環利用率為基本特徵,以實現物質反復循環流動為目標的經濟發展模式。其本質要求是,在社會產品總量不減少的前提下,相應地減少資源和能源的投入,迫使人們將廢棄物作為資源重新利用,實現產品生產、消費過程中的物質和能量循環,使資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其核心內容是,強調資源的再利用和再循環,盡量延長產品的使用期限,提高產品的重復使用率,強化廢棄物的回收利用,充分發揮資源的內在價值;其基本目標是,使社會再生產過程與自然再生產過程保持協調,維護自然資源再生與發展的能力;其最終目的是,創建一種新型的、先進的經濟形態,追求全體社會成員生活福利的最大化,追求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有關專家認為,在人類面臨嚴重環境問題的今天,循環經濟作為一種新的經濟發展模式和新的生產方式,是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手段,也是解決環境問題的治本之策。正因為如此,以日本、德國為代表的工業發達國家,在上個世紀90年代就開始著手進行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的相關立法,以提供法律制度保證的方式,推動循環經濟的發展。
(二)進行立法觀念的變革與更新
循環經濟,實質上就是一種生態經濟。而生態經濟與傳統經濟運行的根本不同在於,社會的整個生產過程,不再僅僅只是物質資料的生產過程,而是與生態生產過程相互交織與統一運動的生產過程。它要求整個經濟活動朝著物資質資料生產與生態環境生產有機結合、協調發展的方向運行,要求在考慮自然資源對人類物質生產的保障能力的前提下發展經濟。
當前,我們主要應當進行以下幾個方面的觀念變革與更新:
1、從「末端治理」向無污染、無廢物排放轉變
我國傳統的環境保護立法,明顯地體現著污染末端治理,廢物最終處理、處置的思想。在這種觀念的支配之下,我們對一些環境法律制度或措施的設計,都是立足於「事後處理」的,例如「三同時制度」,「限期治理制度」等等。這顯然不符合循環經濟發展的要求。循環經濟強調的是產品生產過程中和產品消費過程中的物質循環和能量循環。按照這一要求,在產品的生產過程和消費過程中,基本上應當是沒有污染物排放和棄物產生的,也就不存在對生產活動和消費活動的「附產品」的事後處理問題。因此,在循環經濟立法的觀念或思路上,我們應當實現從污染物排放、廢物排放的末端治理或處理向無污染、無廢物排放的方面轉變。
2、從「物為我用」向「物盡其用」轉變
長期以來,人類在對自然資源的認識上存在著一個誤區,即自然資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正是在這種認識的誤導下,人類對待自然界和自然資源一直秉承的是傳統的物為我用的觀念。這種觀念導致人類錯誤地選擇了經濟發展的模式,即把經濟增長完全建立在大量地開發和利用自然資源的基礎之上,以致釀成了今天的惡果:一方面,自然資源大量地浪費,另一方面,自然資源急劇地減少或枯竭,「資源危機」隨之而至。
循環經濟的提出正是為了改變人類經濟發展的模式,引導人們用珍惜的態度對待自然界和自然資源,徹底改變過去那種自然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觀念,樹立「物盡其用」的思想。鑒於此,循環經濟立法也必須無條件地轉變觀念,變「物為我用」為「物盡其用」。立法應當引導人們建立「沒有廢物,只有放錯了位置的資源」的觀念,並保障自然資源得到最有效和最合理的利用。
3、從「資源無價」向「資源有價」轉變
傳統的經濟學理論認為,沒有勞動參與的東西就沒有價值,市場經濟中沒有交易的東西也沒有價值。自然資源不是人類勞動的產物,沒有人的勞動凝結其中,因此它是沒有價值的 ,而沒有價值的東西是不會得到珍惜和愛護的。正是在這種理論的指導下,過去各國普遍選擇了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產出的粗放型生產方式。這種生產方式不僅對自然資源造成了破壞,同時也造成了浪費。
誠然,按照馬克思主義的價值理論,自然資源作為天賜之物,是沒有價值的。但是,自然資源作為人類生活資料和生產資料的來源,作為人類社會經濟活動的前提和基礎,作為社會經濟發展的自然界限,具有特殊的使用價值和物質效用的屬性。人類的生產活動,只能服從和利用自然資源和自然條件所固有的屬性與動能。人類的勞動,其實也僅僅只是在遵從自然與生態規律的前提下,通過對自然資源的加工、改造,使自然資源所具有的使用價值、物質效用更加聚集、更加突出、更加完善罷了。離開了自然資源和自然條件內含著的特殊使用價值和物質效用功能,僅有人類的勞動,是什麼也創造不出來的。 況且,自然資源作為天賜之物,數量很少,絕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另外,每一種自然資源,不論其數量還是質量上的變化都將對整個生態系統的平衡造成影響。正是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自然資源是有價值的。有價值的東西,就應當有價格。這樣人們才會珍惜它、愛護它。
循環經濟立法,關鍵的一點就是要建立「資源有價」的觀念,通過科學的制度設計,迫使人們尊重自然,最合理地、最有效地利用自然資源,使自然資源能夠永續地服務人類。而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就必須使資源有價。
4、從盲目高消費向「綠色消費」轉變
工業文明的出現,社會物質財富的增加,給人類帶來了追求物質享受的可能,同時也引起人與自然之間的尖銳矛盾。因為,人類的物質享受是建立在掠奪和佔有自然資源的基礎之上的。要享受、要高消費就必須向自然界索取。於是就有了偷獵藏羚羊、盜伐珍貴林木現象的出現。加之「消費是拉動經濟增長的動力」的誤導,人類近幾十年來的畸型高消費,客觀上導致了人類活動對自然資源的過渡索取,導致了資源危機的加劇。高消費的另一惡果是,人們在不斷提高消費要求、消費水平的過程中,往往不會考慮廢棄物的回收和利用問題,從而又引起了廢棄物的環境污染和資源的浪費。因此,發展循環經濟立法不可忽視的一點,就是要轉變人們的消費觀念,引導人們學會「綠色消費」。
所謂「綠色消費」,說到底,就是引導消費者崇尚自然、追求健康並注重節約資源;在進行消費時,應當選擇無污染或少污染、無廢物排放或少廢物排放、用再生資源生產的產品或可循環利用的產品,注意對產品使用後的處理、處置,不污染環境。
綠色消費是符合循環經濟發展思想的最佳消費模式。它具有三個方面的基本涵義:其一,選擇資源消耗最小的產品,因為資源是有限的;其二,選擇可循環利用和可回收利用的產品,因為可以節約資源;其三,選擇廢棄物排放最少和對環境友好的產品,因為有利用環境保護。
培養人的良好的消費觀念,是發展循環經濟不可缺少的一環。
5. 1921年7月23號建立的中國共產黨對經濟法有什麼影響
當時剛剛建立政黨,他對經濟法應該沒有什麼影響。只能說是在政治意義上有影響。
6. (經濟法)1.張某,李某等35人共同出資,建立一個有限公司,股東共同制定了公司章程,公司章程對董事
1、有來限公司董事會人數在3~13人期間自,設立10人董事會不違反法律規定,但設置不科學,通常情況下設置成單數,否則,10人董事會可能會出現一半對一半的表決結果而形不成決議。
2、監事會成員不得少於3人,設置為5人符合規定,但職工監事的比例未能達到不低於三分之一的要求,職工監事應再增加一名。
3、有限公司股權轉讓按照法律規定是經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這是最低要求,規定三分之二以上同意符合規定。
7. 如何認識經濟法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作用
構建和諧社會對經濟法的要求
構建和諧社會離不開法,特別是經濟法。經濟法注重維護社會經濟總體效益,兼顧社會各方面經濟利益公平,這就是構建和諧社會不可少的必要手段。
(一)和諧社會的構建需經濟法對純粹「經濟人」予以規制
人性趨向於追求利益最大化。在西方人的眼裡,人性是「惡」的。因此,經濟行為主體從事經濟活動在自己利益趨動下,可能會損害他人、集體或國家、社會的利益,這就須經濟法去進行引導和規制其行為,使其向正常方向發展。
(二)和諧社會要求經濟法的宏調平衡協調功能啟動,從而達到社會財富分配公平,進而實現整體和諧
經濟法有其顯著的功能,就是平衡協調,經濟法的立法和執法從整個國民經濟的協調發展和社會整體利益出發,來調整經濟關系,協調經濟利益關系,以促進、引導和規制社會整體目標與個人目標的統一。這一平衡協調發展的理念貫穿
於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過程中,它通過完善市場體制,深化改革,使資源配置得到充分優化,同時通過宏觀調控維護社會公平,防止兩極分化,使不同地區、不同人群,通過財政、稅收、信貸、金融、市場規制等經濟法的手段達到某種公平,從而實現和諧的目的。
(三)和諧社會要求經濟法快速回應社會、關注社會,因地制宜制定相關經濟法律法規
法制是一種實踐的事業,而不是一種冥想的事業,它所要關注的是社會和需要。目前,經濟法製表現出雜、亂現象,相關的經濟法制相互予盾,且不適應社會經濟的發展要求。一些地方尚無經濟法實施的相關配套細則,使法律的地域差異矛盾凸現。因此,地方經濟職能部門,地方相關行政部門及地方立法機關應立足本地的經濟發展需要和地方經濟優勢,依據法律程序快速制定相關經濟法規,以促進地方經濟快速、健康發展,並及時清理地方相互沖突、矛盾的經濟法規,使經濟發展具有可操作性,做到有法可依。社會的需要和社會的意見常常是或多或少走在「法律的前面的」。經濟和諧發展離不開相應的經濟法律制度,經濟法律制度是實現和諧社會必備條件。
(四)構建和諧社會需要強化經濟法制的問責制度和審計制度
經濟法在目前社會轉型中尚未完善,另外因為經濟法制的本身政策性,一些經濟制度體現於政策中。這些政策中大多無明確性可操作性的違規問責任制。一些地方領導濫用國家之權、錢,建立所謂富民經濟項目。他們對國家之錢的項目缺乏可預見性、長遠性的認識,只抓形象工程,忽視國家之錢怎樣用、如何用、是否有效益等。究其原因是目前我國尚無相關經濟法制問責制去規范其地方領導及行政部門的經濟作為。這就需要經濟法制建立並加強相關經濟問責制和審計制度,使國家的錢運用起來安全,保證國家財政資金收支的安全化、規范化、有效化,使社會經濟活動、經濟秩序有章可循。只有這樣的經濟法制問責制度和審計制度才能保證地方經濟快速健康、穩定發展,從而實現社會和諧。
8. 用自己的語言談談如何建立一個有限責任公司,字數在400字左右! 經濟法裡面的題目,比較急
首先,在我國公司注抄冊採用的是准則主義,只要該組織符合公司成立的條件,經工商登記,即可完成公司的設立。
公司設立要符合公司的實質性條件。首先如公司要有名稱,且該名稱要經過核准,以保證以在同一登記的行政區,不與已有公司重名。其次,要有公司章程,公司章程是設立公司的股東共同協議的。公司的出資要符合公司法等法律的要求。如設立公司要有前置性許可的,該許可也是必需的條件之一。還有要對公司的實際出資,該出資要經過驗資程序。當然公司要納稅,還要經過稅務登記等。公司設立以公司登記頒發了營業執照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