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合同法11

合同法11

發布時間: 2020-12-22 03:11:51

❶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一十條的內容是什麼

《合同法》第110條及釋義
第一百一十條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非金錢債務或者版履行非金錢債務不符合權約定的,對方可以要求履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法律上或者事實上不能履行;

(二)債務的標的不適於強制履行或者履行費用過高;

(三)債權人在合理期限內未要求履行。

【釋義】本條規定了不履行非金錢債務或者履行非金錢債務不符合約定的違約責任。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非金錢債務或者履行得不適當,對方可以請求其履行,還可以請求其承擔其它違約責任,如支付違約金、賠償損失。

如果非金錢債務在法律上或者事實上不能履行,或者履行履行費過高,或者債權人在合理期限內未請求履行,則不宜繼續履行的方式承擔違約責任。
《合同法》第110條的立法意圖是:
補償守約方的損失。

❷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十一條應該怎樣理解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十一條 用人單位未在用工的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與勞動者約定的勞動報酬不明確的,新招用的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按照集體合同規定的標准執行;沒有集體合同或者集體合同未規定的,實行同工同酬。
1、本條規定了缺乏書面或明確的勞動報酬約定時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標准。
本條的「用人單位未在用工的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與勞動者約定的勞動報酬不明確」這一部分規定,從字面上理解,具體含義應是:「用人單位未在用工的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與勞動者約定的勞動報酬」也「不明確的」,才適用本條規定;實踐中,的確會出現雖然沒有較完整的書面勞動合同,但雙方對勞動報酬的約定足夠明確(如用人單位通過告知單位的工資制度使勞動者了解其工資級別和標准)的情況,這時,應當按照足夠明確的約定給付勞動報酬。
本條所謂「新招用的勞動者」,到底指哪一類勞動者呢?從字面上理解,應指用人單位已使用但尚未支付過勞動報酬的勞動者。實踐中,會出現這樣一種情況:用人單位未在用工的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與勞動者約定的勞動報酬也不明確,但第一個月過後,用人單位按照一定標准給付了勞動報酬,勞動者對該勞動報酬標准也沒有異議。這時,該勞動者是否仍屬「新招用的勞動者」而適用「勞動報酬按照集體合同規定的標准執行;沒有集體合同或者集體合同未規定的,實行同工同酬」的規定呢?我認為,在法律未就此細節問題作出明確規定時,應從「利益歸於勞動者」這一立場解讀本條這部分規定,即:如果該第一個月勞動報酬高於集體合同規定的標准,或者,在沒有集體合同或者集體合同未規定的情況下,該第一個月勞動報酬高於同工同酬的標准,應將第一個月工資視為雙方對勞動報酬的一種「明確的約定」,該第一個月的勞動報酬應作為今後勞動報酬的支付標准;如果該第一個月勞動報酬低於集體合同規定的標准,或者,在沒有集體合同或者集體合同未規定的情況下,該第一個月勞動報酬低於同工同酬的標准,即使第一個月工資已經發放,也不能視為雙方對勞動報酬有了「明確的約定」,勞動者仍然可以作為「新招用的勞動者」,有權根據本條規定,要求其勞動報酬按照集體合同規定的標准執行,沒有集體合同或者集體合同未規定勞動報酬的,實行同工同酬。
2、如何理解本條規定的「同工同酬」呢?
恐怕很多人已經注意到,《勞動合同法》不止一個條款出現「同工同酬」的字眼,但並沒有給出何謂「同工」的具體說明。
按勞分配和同工同酬一直被視為工資分配的基本原則之一,兩個原則密不可分。同工同酬原則是用人單位執行按勞分配原則的具體措施。
按勞分配指按照勞動者勞動的質和量決定勞動者工資收入水平。用人單位工資分配,應當遵循按勞分配原則,實行同工同酬;並應在生產發展的基礎上逐步提高勞動者的工資水平。
應說明的是,是否執行了按勞分配原則,僅限於在單個用人單位層面上分析,行業層面和社會層面的按勞分配在企業利益相互獨立的環境下是不可能實現的。
按勞分配原則的具體實現,還依賴對「同工同酬」的正確理解。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認定「同工」的標准問題。「同工」到底是指工作崗位相同還是「同等價值的工作」呢?因實踐中很難對不同工作的價值進行比較和評估,故《勞動合同法》的「同工」,應指同樣的工作崗位。同工同酬原則的要求就是報酬與工作相聯系,與從事工作的人員和身份等因素無關。技能、努力、責任和工作條件就是工作與報酬的連接點,同工同酬原則並不反對基於這些要素的差別反映在報酬上的合理差距。
另外,同等工作的比較也只適用於同一單位內部。在我國現在的經濟體系中,不同單位的效益差距可能比較大,不同單位的人事和工資制度也有差別,這些都造成不同單位勞動者的報酬差別比較大,追求在全社會范圍內的同工同酬是不現實的。
實踐中,用人單位可能針對「同工同酬」的要求提出抗辯,如果用人單位能夠證明其給付的區別性報酬的差別是基於勞動者資歷、貢獻、產量的不同或者其他合理的原因,被認定為違反「同工同酬」的可能性將減弱。當然,另一方面,同工同酬意味著不同工便應不同酬,即使是同一個工作,也會因勞動者具體的工作年限、工作表現和工作業績而不同酬。

❸ 根據勞動合同法應當支付職工11個月的雙倍工資;但這個月工資的基數標準是什麼

《勞動合同法》及相關法規司法解釋均未對雙倍工資的計算基數作出相應規范性意見,審判實踐中對於雙倍工資的計算方式也因此多種多樣,具體要看各個地方的審判口徑。

一: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江蘇省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制定的《關於審理勞動人事爭議案件的指導意見(二)》(2011年)第二條規定,用人單位因未與勞動者簽訂書面勞動合同而應每月支付的二倍工資,按照勞動者當月的應得工資予以確定,包括計時工資或者計件工資以及加班加點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等貨幣性收入。勞動者當月工資包含季度獎、半年獎、年終獎的,應按分攤後該月實際應得獎金數予以確定。
二:中山市中級法院制定的《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若干問題的參考意見 》(2011年)第四條第十四項規定,違反《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雙倍工資應以勞動者應得工資(勞動報酬)作為基數計算。
三: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北京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制定的《關於勞動爭議案件法律適用問題研討會會議紀要》(2009年)第二十八條規定,勞動合同期滿後,勞動者仍在用人單位工作,用人單位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自勞動合同期滿的次日起至滿一年的前一日向勞動者每月支付兩倍的工資。兩倍工資的計算基數應以相對應的月份的應得工資為准。
四:由深圳市出台的《深圳市勞動爭議仲裁、訴訟實務座談會紀要》(2010年3月)第6條規定,《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規定的「二倍工資」中加付的一倍工資是指包括加班工資在內的所有應發工資。
五: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制定的《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的參考意見》(2009年)第十八條規定,用人單位未按法律規定簽訂書面勞動合同而每月支付雙倍工資的,以標准工資作為計算基數。
六: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制定的《關於勞動爭議若干問題的解答》(2010年34號)第3條規定,關於雙倍工資的計算基數的確定,勞動關系雙方對月工資有約定的,雙倍工資的計算基數應按照雙方約定的正常工作時間月工資來確定。雙方對月工資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的,應按《勞動合同法》第18條規定來確定正常工作時間的月工資,並以確定的工資數額作為雙倍工資的計算基數。如按《勞動合同法》第18條規定仍無法確定正常工作時間工資數額的,可按勞動者實際獲得的月收入扣除加班工資、非常規性獎金、福利性、風險性等項目後的正常工作時間月工資確定。如月工資未明確各構成項目的,由用人單位對工資構成項目進行舉證,用人單位不能舉證或證據不足的,雙倍工資的計算基數按照勞動者實際獲得的月收入確定。按上述原則確定的雙倍工資基數均不得低於本市月最低工資標准。
七:由浙江省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出台的,關於印發《關於勞動爭議案件處理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試行)》 (浙仲〔2009〕2號)第38條規定,加班工資和依據《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規定加付的一倍工資的計算以職工所在的崗位(職位)相對應的標准工資為基數。前款標准工資難以確定的,按以下方式確定計算基數:(1)勞動合同有約定的,按勞動合同約定的工資為基數;(2)勞動合同沒有約定的,實行崗位技能工資制的單位,以職工本人的崗位工資與技能工資之和為基數;(3)崗位、技能工資難以確定的,以上月職工正常工作情況下的工資為基數,同時應扣除績效、獎金和物價補貼;難以區分工資、獎金、物貼等項目的,以職工上月實得工資的70%為基數。上述計發基數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按當地最低工資標准為計發基數。」。

❹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法案件適用的司法解釋四第十一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四)
第十一條回 變更勞動合同未答採用書面形式,但已經實際履行了口頭變更的勞動合同超過一個月,且變更後的勞動合同內容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國家政策以及公序良俗,當事人以未採用書面形式為由主張勞動合同變更無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❺ 勞動合同法第十條和十一條概括

第十條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回同的答,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勞動合同的,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十一條用人單位未在用工的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與勞動者約定的勞動報酬不明確的,新招用的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按照集體合同規定的標准執行;沒有集體合同或者集體合同未規定的,實行同工同酬。
第10條的意思是1個月內必須簽訂勞動合同;
第11條的意思是勞動報酬必須約定,未約定參照同崗位人員工資。

❻ 合同法解釋二第11條

《合同法解釋(二)》第十一條規定:根據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第四十八條的專規定,追認屬的意思表示自到達相對人時生效,合同自訂立時起生效。由此可以看出我國合同法中的「追認」採取到達生效主義,但是追認對合同效力的可溯及至合同訂立之時。這跟我國台灣地區的追認有些許的差別。王澤鑒教授講,對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行為的追認到達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時即可。具體請看王澤鑒《民法總論》

❼ 勞動合同法第十條和十一條概括。

第十條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版立書面勞動權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勞動合同的,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十一條用人單位未在用工的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與勞動者約定的勞動報酬不明確的,新招用的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按照集體合同規定的標准執行;沒有集體合同或者集體合同未規定的,實行同工同酬。
第10條的意思是1個月內必須簽訂勞動合同;
第11條的意思是勞動報酬必須約定,未約定參照同崗位人員工資。

❽ 勞動合同法 第十一條、第十四條、第八十二條的規定

《勞動合同法》 第十一條用人單位未在用工的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與勞動者約定的勞動報酬不明確的,新招用的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按照集體合同規定的標准執行;沒有集體合同或者集體合同未規定的,實行同工同酬。
第十四條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是指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無確定終止時間的勞動合同。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勞動者提出或者同意續訂、訂立勞動合同的,除勞動者提出訂立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外,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一)勞動者在該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十年的;
(二)用人單位初次實行勞動合同制度或者國有企業改制重新訂立勞動合同時,勞動者在該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十年的;
(三)連續訂立二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且勞動者沒有本法第三十九條和第四十條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情形,續訂勞動合同的。
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不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視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已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第八十二條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不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自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❾ 公司與員工簽訂11個月合同是否違反勞動法

公司與員工簽訂11個月合同不違反勞動法。
按照《勞動合同法》第十四條規定,用人單位可以與勞動者訂立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可以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還可以訂立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十九條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訂立11個月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試用期不得超過一個月。

❿ 合同法意見(二)11條的內容是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公告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已於2009年2月9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462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09年5月13日起施行。
二○○九年四月二十四日

為了正確審理合同糾紛案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的規定,對人民法院適用合同法的有關問題作出如下解釋:
一、合同的訂立
第一條當事人對合同是否成立存在爭議,人民法院能夠確定當事人名稱或者姓名、標的和數量的,一般應當認定合同成立。但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對合同欠缺的前款規定以外的其他內容,當事人達不成協議的,人民法院依照合同法第六十一條、第六十二條、第一百二十五條等有關規定予以確定。
第二條當事人未以書面形式或者口頭形式訂立合同,但從雙方從事的民事行為能夠推定雙方有訂立合同意願的,人民法院可以認定是以合同法第十條第一款中的「其他形式」訂立的合同。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三條懸賞人以公開方式聲明對完成一定行為的人支付報酬,完成特定行為的人請求懸賞人支付報酬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但懸賞有合同法第五十二條規定情形的除外。
第四條採用書面形式訂立合同,合同約定的簽訂地與實際簽字或者蓋章地點不符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約定的簽訂地為合同簽訂地;合同沒有約定簽訂地,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不在同一地點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最後簽字或者蓋章的地點為合同簽訂地。
第五條當事人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應當簽字或者蓋章。當事人在合同書上摁手印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其具有與簽字或者蓋章同等的法律效力
第六條提供格式條款的一方對格式條款中免除或者限制其責任的內容,在合同訂立時採用足以引起對方注意的文字、符號、字體等特別標識,並按照對方的要求對該格式條款予以說明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符合合同法第三十九條所稱「採取合理的方式」。
提供格式條款一方對已盡合理提示及說明義務承擔舉證責任。
第七條下列情形,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人民法院可以認定為合同法所稱「交易習慣」:
(一)在交易行為當地或者某一領域、某一行業通常採用並為交易對方訂立合同時所知道或者應當知道的做法;
(二)當事人雙方經常使用的習慣做法。
對於交易習慣,由提出主張的一方當事人承擔舉證責任。
第八條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經批准或者登記才能生效的合同成立後,有義務辦理申請批准或者申請登記等手續的一方當事人未按照法律規定或者合同約定辦理申請批准或者未申請登記的,屬於合同法第四十二條第(三)項規定的「其他違背誠實信用原則的行為」,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和相對人的請求,判決相對人自己辦理有關手續;對方當事人對由此產生的費用和給相對人造成的實際損失,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二、合同的效力
第九條提供格式條款的一方當事人違反合同法第三十九條第一款關於提示和說明義務的規定,導致對方沒有注意免除或者限制其責任的條款,對方當事人申請撤銷該格式條款的,人民法院應當支持。
第十條提供格式條款的一方當事人違反合同法第三十九條第一款的規定,並具有合同法第四十條規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該格式條款無效。
第十一條根據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第四十八條的規定,追認的意思表示自到達相對人時生效,合同自訂立時起生效。
第十二條無權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義訂立合同,被代理人已經開始履行合同義務的,視為對合同的追認。
第十三條被代理人依照合同法第四十九條的規定承擔有效代理行為所產生的責任後,可以向無權代理人追償因代理行為而遭受的損失。
第十四條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第(五)項規定的「強制性規定」,是指效力性強制性規定。
第十五條出賣人就同一標的物訂立多重買賣合同,合同均不具有合同法第五十二條規定的無效情形,買受人因不能按照合同約定取得標的物所有權,請求追究出賣人違約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三、合同的履行
第十六條人民法院根據具體案情可以將合同法第六十四條、第六十五條規定的第三人列為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但不得依職權將其列為該合同訴訟案件的被告或者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
第十七條債權人以境外當事人為被告提起的代位權訴訟,人民法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一條的規定確定管轄。
第十八條債務人放棄其未到期的債權或者放棄債權擔保,或者惡意延長到期債權的履行期,對債權人造成損害,債權人依照合同法第七十四條的規定提起撤銷權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支持。
第十九條對於合同法第七十四條規定的「明顯不合理的低價」,人民法院應當以交易當地一般經營者的判斷,並參考交易當時交易地的物價部門指導價或者市場交易價,結合其他相關因素綜合考慮予以確認。
轉讓價格達不到交易時交易地的指導價或者市場交易價百分之七十的,一般可以視為明顯不合理的低價;對轉讓價格高於當地指導價或者市場交易價百分之三十的,一般可以視為明顯不合理的高價。
債務人以明顯不合理的高價收購他人財產,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債權人的申請,參照合同法第七十四條的規定予以撤銷。
第二十條債務人的給付不足以清償其對同一債權人所負的數筆相同種類的全部債務,應當優先抵充已到期的債務;幾項債務均到期的,優先抵充對債權人缺乏擔保或者擔保數額最少的債務;擔保數額相同的,優先抵充債務負擔較重的債務;負擔相同的,按照債務到期的先後順序抵充;到期時間相同的,按比例抵充。但是,債權人與債務人對清償的債務或者清償抵充順序有約定的除外。
第二十一條債務人除主債務之外還應當支付利息和費用,當其給付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時,並且當事人沒有約定的,人民法院應當按照下列順序抵充:
(一)實現債權的有關費用;
(二)利息;
(三)主債務。
四、合同的權利義務終止
第二十二條當事人一方違反合同法第九十二條規定的義務,給對方當事人造成損失,對方當事人請求賠償實際損失的,人民法院應當支持。
第二十三條對於依照合同法第九十九條的規定可以抵銷的到期債權,當事人約定不得抵銷的,人民法院可以認定該約定有效。
第二十四條當事人對合同法第九十六條、第九十九條規定的合同解除或者債務抵銷雖有異議,但在約定的異議期限屆滿後才提出異議並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當事人沒有約定異議期間,在解除合同或者債務抵銷通知到達之日起三個月以後才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二十五條依照合同法第一百零一條的規定,債務人將合同標的物或者標的物拍賣、變賣所得價款交付提存部門時,人民法院應當認定提存成立。
提存成立的,視為債務人在其提存范圍內已經履行債務。
第二十六條合同成立以後客觀情況發生了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無法預見的、非不可抗力造成的不屬於商業風險的重大變化,繼續履行合同對於一方當事人明顯不公平或者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當事人請求人民法院變更或者解除合同的,人民法院應當根據公平原則,並結合案件的實際情況確定是否變更或者解除。
五、違約責任
第二十七條當事人通過反訴或者抗辯的方式,請求人民法院依照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第二款的規定調整違約金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二十八條當事人依照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第二款的規定,請求人民法院增加違約金的,增加後的違約金數額以不超過實際損失額為限。增加違約金以後,當事人又請求對方賠償損失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二十九條當事人主張約定的違約金過高請求予以適當減少的,人民法院應當以實際損失為基礎,兼顧合同的履行情況、當事人的過錯程度以及預期利益等綜合因素,根據公平原則和誠實信用原則予以衡量,並作出裁決。
當事人約定的違約金超過造成損失的百分之三十的,一般可以認定為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第二款規定的「過分高於造成的損失」。
六、附則
第三十條合同法施行後成立的合同發生糾紛的案件,本解釋施行後尚未終審的,適用本解釋;本解釋施行前已經終審,當事人申請再審或者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決定再審的,不適用本解釋。

熱點內容
成都周邊法院 發布:2025-01-19 09:48:34 瀏覽:666
同安法院盧 發布:2025-01-19 09:44:05 瀏覽:211
司法部最新任命司局長 發布:2025-01-19 09:44:01 瀏覽:919
上海法院李罡 發布:2025-01-19 09:18:56 瀏覽:224
北京昌平區人民法院 發布:2025-01-19 08:13:05 瀏覽:615
木工室規章制度 發布:2025-01-19 08:12:59 瀏覽:986
借條上面的擔保人是不是負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9 08:12:53 瀏覽:811
輸入法立法 發布:2025-01-19 06:59:25 瀏覽:325
爾雅律師 發布:2025-01-19 06:58:15 瀏覽:583
衛生行政法律與法規比較 發布:2025-01-19 06:58:12 瀏覽: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