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法社會學的認識

法社會學的認識

發布時間: 2020-12-22 22:05:17

① 當前我國法律社會學研究有何重要意義

一、促進了法學理論在價值觀、方法論等方面的變革
隨著社會的變革及法學研究的進步,我國的法學理論逐漸走出了蘇聯的模式,開始尋找自己的發展路徑。但是,仍然存在過多注重研究「應當是怎樣的法」,而忽視「實際上是怎樣的法」;過分強調「書本上的法律」,而忽視「行動中的法律」等缺陷和不足。
20世紀80年代,法社會學逐步走入中國法學研究的視野,它注重法的社會性,重視研究法的社會功能和社會效益,強調法與民族傳統模式及心理結構的關系,要求法學家走出書齋,改變繁瑣的注釋方式,從事社會實證的考察分析,致力於解剖社會的「活法」,這些對舊有的法理學的僵化模式和教條化理論不啻是一種強有利的沖擊和改造。受法社會學理論和方法的影響,我國出現了一批傾向於社會學研究的法學家,他們從社會對法的實際需要出發,將「習慣法」、「民間法」等概念納入法學研究的范疇,並試圖從「本土資源」、「本土文化」中探索適合於中國的法治之路,提出了很多大膽而創新的觀點,逐漸推動著法學理論在價值觀和方法論等方面的變革。
二、促進了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提出
法社會學在中國起步雖然較晚,但是發展的卻很迅速。隨著法社會學理論和方法的廣泛傳播與運用,法學理論在價值觀和方法論上的變革及我國法制建設中出現的問題,很多學者看到了我國社會中實踐與理論嚴重脫節的現象,在對原因進行探討的同時也在積極探索解決問題的途徑。
在這種情況下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提出了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其基本內涵可以概括為依法治國、執法為民、公平正義、服務大局、黨的領導五個方面。這是對我國社會的經濟、政治、法律等現狀進行綜合分析得出的結論,體現了法及法治的最終目標和追求。在這里,社會主義法治理念,不是善、功利、義,也不是將法治理念單單界定為正義,而是將其概括為五個方面。從內容上來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是在法治的大背景下,結合我國社會的實際情況,在平衡了法與社會的關系的前提下而得出的。這種分析問題並解決問題的方法就是一種法社會學的方法。
法社會學不但是一門獨立的學科,同時本身也是一個重要的方法論。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是法社會學理論及方法與中國法治實踐相結合而取得的成果,它看到了法與社會的互動和制約關系,並將這種關系進行處理和總結,從而得出一個適合於中國社會的法治理念。自從社會主義法治理念被提出來以後,全國各地除了理論上認真學習和體會以外,還將其與本地區、本部門的實際聯系起來,採取各種方法和途徑將該理念貫徹於立法、執法、司法的各個環節,並取得了很多切實的成果,使我國的法治進程又向前邁進了一步!

三、為解決價值沖突提供了廣泛的途徑
法的價值沖突是我國司法實踐的困境之一。法的價值沖突導致實踐中出現很多有爭議的案件,甚至冤假錯案的出現。沖突的解決必須從社會入手,必須將法與社會融合起來以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法社會學的研究在這個時候就更顯得必要和重要了。
首先,法社會學者為我們提供的解決價值沖突的基本原則---最佳利益原則。
在當代中國,解決價值沖突的原則包括法定價值優先原則、合階級性原則、綜合測評原則等等。但這些原則在適用的時候往往會遇到很多問題,需要其他原則作為補充,最佳利益原則可以作為其中一個。權利沖突是價值沖突的表現形式,而權利沖突實際上是一種利益沖突。最佳利益原則是利益原則和效益原則的統一,是解決價值沖突的有效途徑。利益原則源於龐德關於法律任務的理解。他認為,法律的任務在於以最小的浪費來調整各種利益的沖突,保障和實現社會利益。龐德的社會利益理論受到了耶林社會功利主義法學的影響,可以說這種社會利益理論,在今天也具有重要的意義。另外,當利益發生沖突時,需要對利益進行一種權衡,同時還要考慮一種成本,這也是功利主義的應有之意,這里被稱為是效益原則。當然,現實中的沖突往往很復雜,而且很多時候不是一個原則就可以解決的,在必要的時候將利益與效益統一結合,從而實現一種最佳的利益。至於選擇的方法問題,龐德的理論是立足社會利益,通過經驗的方法、理性的方法、和權威性觀念的方法在最小的阻礙和最少浪費的情況下給予整個利益方案以最大的效果。
其次,關於價值沖突的解決途徑。就我國目前價值沖突的解決途徑來看,有學者將其概括為主體認同方式和外在統一方式、民主方式與專制方式、不違法方式與違法方式。在法治實踐中,這些價值沖突的解決方式確實存在,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這些方式還不夠具體。法社會學的理論和方法為我們提供了更廣泛更理性的途徑。
(一)謹慎立法。這不但是解決價值沖突的有效途徑,也是預防價值沖突的前提。謹慎立法的關鍵在於立法者。首先立法者要有正確的、統一的法價值觀。在價值多元的時代,要建立法的信仰,立法者就必須要明白法的價值是什麼,法追求的是什麼。在我們國家,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指導著立法者的價值觀,也指導著我國的法治實踐。謹慎立法還要求立法者在正確、統一的價值觀的指導下制定出良好的法律。良好的法律一定是適合於一國實際的可以被普遍實施的法律。這就要求立法者在制定法律的過程中,不能脫離一國國情而採取簡單的「拿來主義」。法的價值寓於「法的精神」之中,立法者一定要在正確的價值觀的指導下充分的理解法的精神,根據法的精神去挖掘法治的「本土資源」,變「送法下鄉」為「下鄉尋法」,然後制定出適合於本民族、本國家的法律,這樣的法律才是良好的法律。在正確的價值觀基礎上制定出的良好的法律,可以預防並解決法的價值沖突,也才能被普遍的實施並發揮應有的作用。 (二)發揮法官的自由裁量權。這是解決法價值沖突的必要途徑。
在我國,關於法官的自由裁量權可以說是一個爭論已久的問題,到現在法官的自由裁量權在我國的司法審判中並沒有真正的發揮。長期以來,法官只能嚴格依法辦事,被動地適用法律,使法律適應已經變動的社會需要那是立法機關的事,法官只是一個沒有意志的生靈。事實上,法官的作用和地位不止於此,作為最重要的法律職業者之一,在一個國家的法制建設、法治實踐中,法官發揮著舉足輕重地作用。埃利希作為自由法學的創始人,主張「自由判決」,發揮法官個人對法的創製作用。他在《法律的自由發現和自由法學》一書中說:「法律是社會有機的基礎,法官只適用國家制定的法律是不夠的,法律適用的任何學說都不可能擺脫下面這些困難,即:第一次制定出來的規則,從本質上說,都是不完整的,一旦當它被制定出來時,它在實際上就變成了舊的東西了。這種規則,既難治理現在,更不用說治理將來了……負責適用法律的人,既然是本民族和本時代的人,它就會根據本民族的時代的精神,就不會根據立法者的意圖,用以往世紀的精神來適用法律」。霍姆斯,美國一位重要的法社會學家,也是法官,他認為「法律的發展不是來自歷史,也不像分析法學家認為的完全來自自身邏輯的演繹,而主要是來自執法者自身的經驗。也就是說,發展法律的任務主要落在法官身上」。以上兩位法社會學家的論述,充分說明了法官的作用。法律的具體生命需要法官來賦予,法律的血肉最終隱藏在法官的具體判決中,在沒有制定法和司法解釋予以規范的情況下,要充分發揮法官的自由裁量權來解決價值沖突。
(三)正視類法律規范的作用。
類法律規范包括黨的政策、組織紀律、習慣規范和道德規范等等。這些類法律規范就是「活的法律」、「行動中的法律」。龐德說社會控制的手段除了法律還有道德、宗教和教育等。在法律不能或者不及時,我們需要通過其他方式來解決問題。在我國由於歷史和地理的原因、政治和經濟發展不平衡、多元文化的共存和相互撞擊,以及社會生活復雜性和多樣性等原因, 在社會生活中,類法律規范在規范組織和個人行為、彌補制定法的不足、調解矛盾和沖突等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正視類法律規范的作用,不但可以健全我們的法制,還可以在價值沖突時多一種選擇,從而使法制建設和法治實踐更順利地進行。

以上為有關論述,僅供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② 法社會學的多元主義法律觀

在西方語匯中,「法」和「法律」是有著明顯區別的。如拉丁文中表示「法」的詞是「jus」,含有抽象意義上的法、權利和公平等意味;而表示「法律」的詞是「Lex」,含有規范、規則之義,原指羅馬王政時期國王制定的法律和共和國時期各立法機構通過的法律,即制定法。在希臘語、法語、德語、義大利語和西班牙語等西方語言中,也都有類似的區別。故而,西方學者常常把「法」和「法律」二元化:「法」指永恆的、普遍有效的正義原則和道德公理,即自然法;而「法律」是由國家機關制定與頒布的具體行為規則,即實在法。法律是法的真實或虛假的表現形式。但這種意義上的法律二元化,很難說與法律社會學有直接的關系。
在法社會學中,法律多元主義(Pluralism)意指法不只是出自國家,國家的法只是社會法律秩序的一部分,而且不必然是最重要的部分,只要是由權威機關——國家、教會、公司、學校或其他社會團體確認並保障實施的規則,就是法律。法律多元主義突出地體現在埃利希的「國家法」(「審判規范」)和「活法」,現實主義法學派的「書本上的法」與「行動中的法」,法人類學者的「國家法」和「非國家法」等理論中。在中國古代文獻中,刑、法、律可以互訓。「從時間順序上看,今天稱之為古代法的,在三代是刑,在春秋戰國是法,秦漢以後則主要是律。」「法」與「律」復合,作為「法律」獨立合成詞,最早出自《莊子?徐無鬼》:「法律之士廣治」。除了個別情況外,上述的刑、法、律和法律,基本上都是在國家法的意義上來講的,因而都不屬於法律多元主義。但這並不意味著中國歷史上就沒有法律多元主義。范忠信教授認為,中國古代法律實際上是一種二元體制:一種是國家制定法,古稱「刑」、「法」、「律」或「刑法」;另一種是社會生成法(由國家默認、容許者),古稱「禮法」或「德法」。它們之上的共同指導原則是「天理」、「道」或者「德」。元代蘇天爵(1293~1352)就曾指出:「法者,天下之公,所以輔乎治也;律者,歷代之典,所以行乎法也。古自昔國家為治者,必立一代之法,立法者必制一定之律。」在蘇天爵看來,「律」指的是成文法,是「行乎法」、即以「法」為內容的。這顯然也是一種「法」和「律」的二元化觀念。事實上,除了國法以外,古人還常談到家法、宗法、族法、習慣法等等。也就是說,在古人心目中,除了國家法之外,還有民間法。
將法和法律混為一談,既導致了法學理論的混亂和貧弱,又極大地局限了法理學的研究視野;在法律實踐中,則一方面不利於對自然生成的社會秩序的關注與尊重,另一方面也不利於對國家制定法的認識、評價與完善。因此,最好是將「法」視為類(屬)概念,即用「法」這一概念來指稱自然法、民間法(包括習慣法、宗教法)、國家法(包括成文法和判例法)、超國家法、世界法等等的集合;而將「法律」視為種概念,即用「法律」來特指國家法,尤其是國家成文法。

③ 如何認識法社會學

社專門社眼光析律門交叉科
於概念同派與理解普遍解釋:由家制定或認並由家強制力保證實施權利義務內容反映由特定物質條件所決定統治階級意志確認、保護發展統治階級利社關系社秩序目行規范體系
於普遍解釋社幾面著與其同獨特解釋:
1.產普遍解釋認由由家制定或認並由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社研究看些社習慣與社道德能發揮作用具調解與間關系特點術界稱習慣並由家制定實施實際發揮著作用文雖家制訂實施制訂實施仍能脫離社否則民遵守民遵守律能稱社認產於社
2.主要屬性普遍解釋認階級屬性主要屬性律階級統治工具統治階級服務社認主要屬性社屬性歸根結底規范社秩序反映階級屬性律脫離社民所接受
3.與道德關系析實證主義認即家意志表現道德關要家制訂實施即惡亦自認民所接受才能稱認道德與關即惡非社問題傾向於自派並進步進行發展於家、社、公民三階層社認社階層與道德聯系才緊密

④ 法社會學的相關性

權威性與強制力密切相關。擁有什麼樣的實施強制的手段,是權威性大小的一個重要內表現。
關於法是容否具有強制性或強制力這一問題,學界是有爭議的。耶林(R.V.Ihering,1818~1892)和凱爾森(HansKelsen,1881~1973)等人認為,是否具有強制力是區分法與道德的標准,即法具有強制力,而道德不具有強制力。耶林在其頗具影響力的著作《法律:作為實現目的的一種手段》中甚至宣稱:沒有強制力的法律規則是一把不燃燒的火,一縷不發亮的光。施塔姆勒(Stammler,1856~1938)和拉德布魯赫(G.Radbruch,1879~1949)則認為法與道德都具有強制力,只不過法具有外部的強制力,而道德擁有內部的強制力。馬林諾夫斯基甚至認為,法的要件是互惠、制度化的程度(嚴密性)、公開性和抱負,法的實現並不依靠強制性或制裁力。

⑤ 法社會學的如何理解

法律的產生先於國家的起源,而法律又只是法的表現形式之一,或者如馬克思和恩格斯所言,法律只是法的真實或虛假的表現形式。既然如此,那又如何理解作為權威性價值准則的法的強制性或強制力呢?
法的強制力量有一個發展演變的過程。首先,在原始習慣法產生的初期(有些學者認為原始習慣法產生於血緣家族之後的母系氏族公社時期),主要靠社會輿論、氏族首領的威望等社會強制力來保障習慣法的實施。其次,在氏族社會末期,法庭和訴訟已經成為保證原始習慣法實施的手段。再次,隨著國家的產生,習慣法逐漸向成文法過渡,國家強制力(指國家的軍隊、警察、法庭、監獄等有組織的國家暴力)也逐漸成為保障法律施行的主要工具。此外,「階級對抗社會的法能夠代表全體居民的利益越少,法律形式依賴於國家強制力就越多」.
法的實施之所以要以強制力為後盾,國家法之所以要以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乃是因為法作為社會利益關系的調整器,必然會觸犯一定社會主體的某些既得的或預期的社會利益,從而必然會受到這些人的抵觸甚至反對。因此,如果沒有一定的強制力為後盾,法在許多方面會變得毫無意義,違反法的行為得不到懲罰,法所體現的意志也就得不到貫徹和保障。由於法律由國家創制並以國家強制力保證其在整個國家主權范圍內實施,法律因此而具有統一性、普遍性和權威性。

⑥ 法社會學對法的概念有何獨特理解

[shè huì xué]
社會學 (研究社會的學科) 編輯
社會學是系統地研究社會行為與人類群專體的科學,起源於屬19世紀三四十年代。是從社會哲學演化出來的現代學科。社會學是一門具有多重研究方式的學科。主要有科學主義的實證論的定量方法和人文主義的理解方法,它們相互對立相互聯系,發展及完善一套有關人類社會結構及活動的知識體系,並以運用這些知識去尋求或改善社會福利為主要目標。社會學的研究范圍廣泛,包括了由微觀層級的社會行動(agency)或人際互動,至宏觀層級的社會系統或結構,因此社會學通常跟經濟學、政治學、人類學、心理學、歷史學等學科並列於社會科學領域之下。

⑦ 如何認識法社會學對「行動中的法」的評價

大家好 川農學子打個卡

⑧ 請論述法社會學經歷的幾個階段

1.社會抄學的創立或發端階段
時間范圍:19世紀30年代—19世紀末
代表人物:孔德(法)、斯賓塞(英)
特點:
一是與哲學關系密切;
二是受實證主義思潮影響極大;
三是創立社會學的目的是為了維護資本主義制度.
2、社會學的形成或經典階段
時間范圍: 19世紀末—20世紀30年代
代表人物:迪爾凱姆、韋伯
代表學派:芝加哥學派
特點:
一是確立自己的研究范圍和方法;
二是研究的問題越來越具體
3、廣泛發展階段(即是指當代社會學的發展)
時間范圍: 20世紀40年代至今
這一階段主要是一些比較有代表性的理論流派:
結構功能主義(帕森斯/默頓)
社會沖突論(科塞/達倫多夫)
社會交換論(霍曼斯/布勞)
符號互動論(庫利/戈夫曼)

⑨ 如何認識法社會學對「行動中的法」的評價

lope of his letter an

⑩ 談談你對馬克思主義法社會學的理解和認識

我只聽說過馬克思主義對於法哲學進行的批判,沒聽過馬克思主義法社會學的存在和理論.

熱點內容
法院掃描錄入 發布:2025-01-20 16:52:17 瀏覽:708
民法典橫幅 發布:2025-01-20 16:40:47 瀏覽:667
勞動法頒布和實施 發布:2025-01-20 16:30:34 瀏覽:411
合同法翻譯中的錯誤 發布:2025-01-20 16:23:15 瀏覽:688
B站講刑法 發布:2025-01-20 15:53:42 瀏覽:328
法院強制執行的影響 發布:2025-01-20 15:27:19 瀏覽:106
行政法思維pdf 發布:2025-01-20 15:03:16 瀏覽:718
西林縣司法局 發布:2025-01-20 15:02:14 瀏覽:742
東城法院主審法官 發布:2025-01-20 14:58:43 瀏覽:693
吉林法院司法改革 發布:2025-01-20 14:48:53 瀏覽: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