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與社會論文3000
⑴ 做一個有思想有道德懂法律的人,論文3000字
背景我寫好了
⑵ 求一篇關於馬克思主義與社會科學方法論的論文,3000字
【論文摘要】對於具體的社會科學研究具有直接指導作用的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方法論,既不同於傳統社會科學方法論,也不同於作為一般哲學方法論的歷史唯物主義,它是在積極揚棄傳統社會科學方法論研究成果的基礎上,以歷史唯物主義社會歷史觀(其核心是具體的社會實踐觀)為基礎,通過融合傳統社會科學方法論中人文科學方法論和自然科學方法論、方法論個人主義和方法論整體主義建構而成的。
作為總體上最為科學、最為完備的歷史唯物主義哲學方法論在19世紀中期已由馬克思、恩格斯所創立,而具體的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方法論則至今尚未被系統地建構起來。盡管造成這一情況的原因很多,但長期以來人們對於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方法論的看法所存在的嚴重偏差無疑是主要原因。人們習慣認為,既然歷史唯物主義是人類歷史上研究社會歷史最為科學、最為完備的方法論,那麼就沒有必要研究和建構所謂的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方法論。誠然,歷史唯物主義是迄今以來人類認識和研究社會最為科學、最為完備的方法論,但它只是一種一般的哲學方法論,而不是具體的社會科學方法論。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方法論作為一種具體的方法論,不同於歷史唯物主義這一一般的哲學方法論,它是在歷史唯物主義的社會歷史觀的基礎上形成的,對於具體的社會科學研究具有直接的指導意義。歷史唯物主義和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方法論之問是一種一般和個別、指導和被指導的關系。歷史唯物主義是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方法論的基礎,它為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方法論提供一般的方法論指導,而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方法論是歷史唯物主義在社會科學研究領域的具體化。歷史唯物主義和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方法論是處於不同層次的兩種方法論,它們對於具體的社會科學研究都具有指導作用,但歷史唯物主義對具體的社會科學研究只具有總體而間接的指導作用,而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方法論對於具體的社會科學研究則具有直接指導作用。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方法論是聯結歷史唯物主義和具體的社會科學研究的中間環節和橋梁,因而認為歷史唯物主義可以取代馬克思主義的具體的社會科學方法論來直接指導具體的社會科學研究的看法是偏頗的。為了進一步推動社會科學研究的發展、豐富歷史唯物主義,很有必要建構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方法論這一具體的社會科學方法論。筆者認為,建構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方法論可從以下兩個方面人手。
一、積極揚棄傳統社會科學方法論的研究成果
隨著作為學科意義上的社會科學在19世紀中期的正式形成,社會科學方法論的研究也系統而全面地展開。在100多年的社會科學方法論研究中,產生了大量的積極成果,主要包括以孔德、斯賓塞、迪爾凱姆、韋伯、溫奇、吉登斯等為代表的眾多社會科學家系統創建的兩對相互對立的社會科學方法論,包括人文科學方法論(理解方法論)和自然科學方法論(實證方法論)、方法論個人主義和方法論整體主義以及對它們所做的種種有益的綜合研究。就建構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方法論而言,後一種研究的積極成果意義更大,因為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方法論就是一種綜合的社會科學方法論,而在社會科學方法論研究史上,韋伯、溫奇、吉登斯等社會科學家試圖將相互對立的社會科學方法論綜合起來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則是建構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方法論的直接的理論前提。
盡管韋伯將人文科學方法論(理解方法論)作為其社會學研究的方法論,但他也試圖同時綜合自然科學方法論(實證方法論)作為其人文科學方法論的補充。韋伯在《經濟與社會》中提出的社會學定義就體現了他試圖綜合人文科學方法論和自然科學方法論的傾向。他說:「社會學……應該稱之為一門想解釋性地理解社會行為,並且通過這種辦法在社會行為的過程和影響上說明其原因的科學。」簡言之,社會學或理解社會學就是一門對社會行為進行解釋性理解和因果性說明的科學。也就是說,理解社會學除了對社會行為進行解釋性理解之外,還要對社會行為進行因果性說明,即將對社會行為的解釋性理解通過與具體的事件進程相比較而證實主觀的理解。因為在韋伯看來,社會行為需要理解,但僅有理解還不夠。因為無論理解有多高的明確性,它終究是一種主觀形式,只能作為一種特定的假設。因此,理解社會學就是要將解釋性理解與因果性說明相結合。很顯然,韋伯將理解社會學的方法論視為解釋性理解與因果性說明的結合,其中,解釋性理解就是一種人文科學的方法論,而因果性說明則是一種自然科學方法論。因此,理解社會學的方法論就是一種由人文科學方法論和自然科學方法論相結合的方法論。
溫奇對於韋伯的這種綜合人文科學方法論和自然科學方法論開展社會學研究的嘗試給予了充分肯定,並進一步在其名著《社會科學的觀念及其與哲學的關系》中集中探討了韋伯有關解釋性理解和因果性說明之間的關系,即「獲得對一個行為的意義的『闡釋性理解』,與提供了導致這個行為及其後果的因果性說明之間的關系。」然而.溫奇對韋伯綜合解釋性理解與因果性說明的「統計學方案」,即「理解是一種在邏輯上不完全的東西,它需要另一種不同的方法來補充,即統計學的收集方法」f31(P123)是持否定態度的。在溫奇看來,「如果一種給定的闡釋是錯的,那麼統計學——盡管能指出它是錯的——也決不像韋伯所說的那樣是評判社會學闡釋之有效性的決定性的、終極的法庭。這時需要的是一種更好的闡釋,而不是在類型上不同的東西。」網(P123)盡管如此,溫奇仍然沿著韋伯的思路,嘗試將人文科學方法論和自然科學方法論綜合起來,只不過他不像韋伯那樣僅僅局限於以方法論來談方法論,而是上升到哲學高度,以後期維特根斯坦的語言哲學為基礎探討人文科學方法論和自然科學方法論相互綜合的方案。
首先,他將人文科學方法論和自然科學方法論做了「內」和「外」的區分。認為自然科學的實證方法論是一種外部觀察的方法論,而人文科學的理解方法論則是一種內部的方法論,因而理解必須在內部關系中進行。其次,論述了說明和理解之間的緊密關系。認為理解是說明的目標和成功的說明的最終產物,但不能認為理解只有在已經存在說明的地方才存在,「除非存在某種不是說明的結果的理解的形式,否則說明之類的東西就是不可能的。說明之所以被稱之為說明,僅當存在著,或至少被認為存在著理解中的缺陷,而這樣的標准只能是我們已經擁有的理解。進而,我們已經擁有的理解是表達在概念中的,而概念構成了我們所關心的題材的形式。另一方面,這些概念也表達了應用它們的人的某些方面的生活特徵。」總之,盡管溫奇主張社會科學方法論的「解釋性理解」和「因果性說明」之間是緊密聯系的,即社會科學研究既要「說明」(explanation)又要「理解」(understanding),但是「溫奇的此種『說明』和『理解』的結合仍然強調因果說明(邏輯)空間與理解(理由邏輯)空間之間存在邊界,因此,在關於因果空間與理由邏輯空間之間關系的辨析上仍然晦暗不明。」
吉登斯在《社會學方法的新規則——一種對解釋社會學的建設性批判》中,立足於解釋學立場也嘗試綜合人文科學方法論和自然科學方法論以及方法論個人主義和方法論整體主義來開展社會學研究。吉登斯同意溫奇對韋伯的質疑,即認為韋伯「錯誤地假定人類行為的解釋可以採取一種邏輯上與自然科學特徵相同的因果關系形式(如果不是在內容上)」,並進一步以他稱之為「能動者因果關系」的理論探討解釋性理解和因果性說明之間的關系。他說:「因果關系並非以永恆聯系的『規律』為前提(如果有這種情況的話,肯定是相反的),而是以①因果間的必然聯系,和②因果效力的觀念為前提。行動是由能動者對他或她的意圖的反思性監控所引發,這種意圖不僅與需要有關,而且與對『外部』世界的需要的評價有關,這為本研究的必要性提供了一個行動者自由的充足解釋;我並不因此以自由反對因果關系,但更願以『能動者因果關系』反對『事件因果關系』。由此,在社會科學中,『決定論』涉及任何將人類行動完全還原為『事件因果關系』的理論方案。」很顯然,在解釋性理解與因果性說明之間關系的看法上,吉登斯不同於溫奇,因為在他看來,解釋性理解和因果性說明之間是無邊界的。
吉登斯又通過建構「結構二重性」理論來綜合方法論個人主義和方法論整體主義。吉登斯在《社會的構成》中認為,「結構二重性」(ality ofstructure)指的是「結構同時作為自身反復組織起來的行為的中介與結果;社會系統的結構性特徵並不外在於行為,而是反復不斷地捲入行為的生產與再生產。」因而「在結構二重性觀點看來,社會系統的結構性特徵對於它們反復組織起來的實踐來說,既是後者的中介,又是它的結果。
相對個人而言,結構並不是什麼『外在之物』:從某種特定的意義上來說,結構作為記憶痕跡,具體體現在各種社會實踐中,『內在於』人的活動,而不像塗爾干所說的是『外在』的。不應將結構等同於制約。相反,結構總是同時具有制約性與使動性。這一點當然不妨礙社會系統的結構化特徵在時空向度上延伸開去,超出任何個體行為者的控制范圍。它也不排除以下可能性,即行為者自己有關社會系統的理論會使這些系統物化,而這些社會系統的反復構成卻正是得益於這些行為者自身的活動。」很顯然,吉登斯將「行動者和結構」這一「二元論」化為「二重性」,嘗試在具有反思性和連續性的社會實踐的具體過程中解決社會科學方法論綜合方法論個人主義和方法論整體主義,認為個人與社會之間的對立在社會科學研究中可以具體化為「個人行為的自主性或能動性與社會結構的制約性」之間的對立。這一具體的對立關系在吉登斯的「結構二重性」理論中得到了統一,其統一基礎就是循環往復的社會實踐的具體過程。
韋伯、溫奇以及吉登斯試圖綜合人文科學方法論(理解方法論)和自然科學方法論(實證方法論)以及方法論個人主義和方法論整體主義來開展社會學或社會科學研究。韋伯強調綜合解釋性理解和因果性說明來開展社會學研究,但他認為因果性說明只是解釋性理解的一種有益的補充,因為他所主張的社會科學方法論本質上還是一種人文科學方法論。溫奇從後期維特根斯坦語言哲學出發深刻闡釋了解釋性理解和因果性說明之間的關系,但在他看來,解釋性理解和因果性說明之間還是有邊界的。溫奇的不足之處在於他沒有找到綜合這兩種相互對立的方法論的現實基礎。吉登斯從人文科學方法論(理解方法論)立場出發來綜合或統一兩種相互對立的社會科學方法論,並最終將它們的綜合或統一建立在循環往復的社會實踐基礎上,但他仍然在方法論的漩渦里打轉。總體而言,他們的努力都加深了人們對於人文科學的理解方法論和自然科學的實證方法論之間關系的理解以及綜合它們的基礎的理解。這無疑為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方法論的建構提供了直接的理論前提。
二、基於唯物史觀融合傳統社會科學方法論
一般說來,有什麼樣的世界觀或哲學觀,就有什麼樣的方法論,世界觀或哲學觀和方法論是一致的。人們對於社會所形成的理論化、系統化的觀點就是所謂的社會哲學,以這一社會哲學指導去觀察、研究、分析和處理各種社會現象就是所謂研究社會的方法論,即社會科學方法論。因此,社會科學方法論是以社會哲學為基礎的。傳統的社會科學方法論主要包括兩對相互對立的科學方法論,即人文科學方法論(理解方法論)和自然科學方法論(實證方法論)與方法論個人主義和方法論整體主義,它們分別以兩對對立的社會哲學為基礎。首先,人文科學方法論(理解方法論)和自然科學方法論(實證方法論)以「社會獨特論」和「社會類似論」的社會哲學為基礎。「社會獨特論」認為社會雖然是自然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但社會一旦產生就具有其自身的獨特性,從而與自然區別開來。社會的獨特性在於,它是一種人文或文化現象,是人的主觀活動的結果。因此,在「社會獨特論」看來,既然社會是一種不同於自然現象的獨特的人文或文化現象。那麼不應照搬在研究自然現象時十分有效的自然科學方法(實證的方法),而應運用人文科學方法(理解的方法)來研究這種獨特的社會現象。「社會類似論」認為社會是自然長期發展的產物,又是自然的~部分,社會是一種「類自然現象」,具有類似於自然的客觀特點和規律。因此,在「社會類似論」看來,既然社會是一種與自然相類似的現象,那麼在研究自然現象時十分有效的自然科學方法(即實證的方法)對於研究社會現象也應是十分有效的。其次,「方法論個人主義」和「方法論整體主義」以社會唯名論和社會唯實論社會哲學為基礎。社會唯名論認為個人對社會具有先在性,個人是先於社會的,社會是由個人組成的,離開個人及其行為,社會團體和社會活動便不復存在,社會或集體僅是「個人的聚集」。因此,從社會唯名論出發開展社會現象研究,必然導致「方法論個人主義」,即認為只有從個人行為角度,以個人為分析基點,才能對於社會現象做出合理的解釋。社會唯實論認為盡管個人是社會的主體,個人生活形成社會,但社會不是「個人的聚集」,而是「自成一類」的,它一旦形成便會產生新的特徵,這些特徵反過來塑造個人意識與個人行為。因而社會並不源於個人選擇,相反,個人選擇假定了社會的先在。因此,從社會唯實論出發開展社會現象研究,必然導致「方法論整體主義」,即認為只有從社會環境角度,以群體、制度和社會為5J-"析基點,才能對社會現象做出合理的解釋。然而,無論是「社會獨特論」、「社會類似論」,還是「社會唯名論」、「社會唯實論」,它們都是對現實社會生活的一種片面認識,因而都是一種片面的社會哲學。「社會獨特論」只看到了社會不同於自然的獨特性,即社會的個人性、主觀性、精神性,而忽視了社會與自然的類似性、社會的整體性、客觀性、自然性。以這種片面的社會哲學為基礎的社會科學方法論注重人文科學方法論而忽視自然科學方法論。與之相反,「社會類似論」則看到了社會與自然的類似性、社會的整體性、客觀性、自然性,而忽視了社會的個人性、主觀性、精神性。以這種片面的社會哲學為基礎的社會科學方法論注重自然科學方法論而忽視人文科學方法論。「社會唯名論」只看到了社會中的個人及其主觀性、精神性,而忽視了社會及其客觀性、物質性、整體性。以這種片面的社會哲學為基礎的社會科學方法論注重「方法論個人主義」而忽視「方法論整體主義」。「社會唯實論」則看到了社會及其客觀性、整體性、物質性,而忽視了社會由以構成的個人及其主觀性、精神性。以這種片面的社會哲學為基礎的社會科學方法論注重「方法論整體主義」而忽視「方法論個人主義」。
歷史唯物主義社會歷史觀不同於片面的「社會獨特論」、「社會類似論」、「社會唯名論」以及「社會唯實論」等社會哲學,它認為:人類社會和自然界既對立又統一,構成了相互作用的矛盾運動,而社會同自然界對立統一的基礎及其相互作用的根本途徑就是社會的物質生產勞動;人類社會是人與自然之間和人與人之間雙重關系的統一,實踐是這種雙重關系統一的基礎,是人類社會的存在方式;歷史的主體和客體之間的關系是一種辯證關系,人的活動既改造著自然、社會和人本身,又要受到自然、社會和人自身的制約,人是能動性和受動性的統一。因而現實的社會既類似於自然又不完全相同於自然,既超越個人的特性又基於個人及其活動,它是自然和精神、客觀與主觀、客體和主體、整體與個人相統一的完整而全面的過程,這一過程基於現實的社會實踐活動。因此,以這種全面而完備的歷史唯物主義社會歷史觀(其核心是具體的社會實踐觀)為基礎建構的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方法論,不僅能消除以片面的社會哲學為基礎而形成的傳統社會科學方法論的內在對立(即人文科學方法論(理解方法論)和自然科學方法論(實證方法論)、方法論個人主義和方法論整體主義的之間的對立),而且能使得這些相互對立的社會科學方法論融合起來。
總之,我們所要建構的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方法論是社會科學方法論發展史上一種真正獨立、科學而完備的具體的社會科學方法論,以它來指導具體的社會科學研究,必將推動社會科學研究乃至整個社會科學的大發展。
⑶ 關於生活中的行政法的論文3000字
淺議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的幾個問題
近幾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機動車輛的增多。起訴到法院的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也逐年增多。但有關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的法律法規卻沒有隨之健全,還只是停留在原有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和《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上,而《民法通則》對這類案件的處理只作原則性的規定。《處理辦法》雖作了較具體的規定,但又存在許多界定不明確的地方,這就造成人民法院在審理這類案件時無法准確把握尺度,使各地法院在審理這類案件時做法不一,產生分岐。為了維護法律的尊嚴,確實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有必要對以下幾個問題進行探討。
一、訴訟主體
訴訟主體應包括原告、被告、第三人。
原告就是民事權益受到侵害或者與他人發生爭執而請求人民法院予以保護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的原告,就是指因道路交通事故使其人身或者財產受到損害的公民、法人、其他組織,或者因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的死亡人的權利繼受人以及死者生前、殘者殘前撫養的被撫養人。對於根據根根據根據把受害人列為原告,這不會產生異議。但對權利繼人以及被撫養人作為原告的,各地做法不一。有的只把權利繼受人被撫養人中的一人作為代表,列為原告,而有的地方則把所有的權利繼受人和被撫養人全部列為共同原告。由於各權利繼受人和被撫養人的權利是各個人享有的,其權利范圍也不一樣,如同一順序的財產繼承人中,只有16歲或者已喪失勞動能力又無其他生活來源的才享有請求賠償扶養費的權利,因此,應把所有的權利繼受人和被扶養人列為共同原告,而不能只列其中的一人為原告,而又對全案的權利人的權利都做出處理。
在審判實踐中,權利繼受人的范圍不難確定,但對於被扶養人的范圍的確定,卻爭議很大。根據《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第37條第九項的規定,被扶養人以死者生前或者殘者喪失勞動能力前實際扶養的,沒有其他生活來源的人為限。從文字上看,似乎已規定得很明確,但由於社會生活的復雜性,在實際操作中還是不好把握,如非婚生子女、外生肓的子女,非法收養的子女,以及雖沒有撫養義務,但為死者生前或者殘者殘前所實際撫養的人,這些人是否屬於被撫養人呢?筆者認為,被撫養人應是死者生前或者殘者殘前有撫養義務並實際撫養的人,即扶養人與被撫養人存在法律上的權利義務關系。1、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19條規定,非婚生子女享有與婚生子女同等的權利,因此死者生前或殘者殘前對非婚生子女負有撫養的義務,因而未滿16周歲或者因殘疾而不能獨立生活的非婚生子女應屬於被撫養人。2、計劃外生育的子女,雖然計劃外生育違反了《計劃生育條例》以及我國政策的規定,但違法者不是該子女,而是其父母,政府應對其父母按照規定作出處罰。而超生子女本身並無過錯,其與其他人享有同樣的權利,如果不把未滿16周歲外生育的子女列為被撫養人,實質上是剝奪了該子女的被撫養的權利。3、對於非法收養的子女則應視不同情況做出處理,如非法收養的子女的生父母還健在並有撫養能力的,應由其生父母領回撫養而不屬於死者生前或者殘者殘前撫養的被撫養人。如該非法收養的子女的生父母已去世,或者下落不明,或者已無撫養能力的,則應視為被撫養人。4、而對於那些沒有撫養義務,但為死者生前或者殘者喪失勞動能力前實際撫養的人,因為他們之間沒有法律上的撫養與被撫養的權利和義務,不能作為被撫養人參加訴訟,他們的生活問題應通過民政部門解決。
被告,被告就是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主體。由於《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第31條對賠償主體規定的不明確,導致人們對其有不同的理解,因此在確定賠償主體的被告上很不一致。有的不管是什麼樣的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都只列駕駛員為被告,有的只把車主作為被告,有的把駕駛員,車輛所有人列為共同被告,有的把與肇事車有一定關系的人全部列為共同被告。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的法律關系是比較復雜的對賠償主體被告的確定應做到具體案件具體分析,不宜統一定論。
筆者認為,要正確確定賠償主體,首先應弄清何為機動車所有人。所有人就是車輛的所有權人,即對車輛享有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四項權能的人。而這四種權能又是可以分離的,對於汽車在承包期間發生交通事故的,由於承包人只享有佔有,使用和收益的權利,不具有處分權,而發包人因發包而暫時讓渡佔有、使用權,也不完全具備四項權能,因而只有承包人與發包人相結合才能構成完全所有權,因此應把承包人與發包人都視為機動車的所有人。機動車已轉讓他人,但未辦理過戶手續,根據規定,汽車買賣必須辦理過戶手續,未辦理過戶手續的視為買賣尚未成立。但實際又已交付他人使用經營,這種情況則應把買賣雙方視為共同所有人。掛戶車主是否是車輛所有人,爭議最大。目前,大多數地方政府為了便於汽車的管理和各種規費的收取,都要求把個體運輸戶組成車隊,在交警的車管檔案里,車輛的所有人都登記在車隊的名下,而實際上汽車又全部由個人出資購買,也是由個人單獨經營,而車隊只是代辦保險、代繳養路費等,也只收取少量的代辦費或管理費,而且這些車隊本身沒有經營車輛,也沒有辦理營業執照,不具備訴訟主體資格,也不具有承擔賠償責任的能力。象這種情況,是車隊為車輛所有人還是個人呢?從所有權的四項權能看,車輛掛戶後,車隊仍然不參與經營,不享受收益,這種車隊的實質是個體運輸行業的行政管理部門,而個人仍然對車輛享有佔有,使用和收益的權利。至於對車輛的處分權,只要不欠繳法定的各種規費,也仍然由該個人享有,並不因掛戶而受限制。因此,如把這種車隊做為車輛所有人而列為被告顯然是不妥的,而應以實際所有者的個人為所有人。如是車隊與個人合資購買的汽車,掛在車隊名下,在經營過程中發生交通事故,則應把車隊和個人作為車輛的共同所有人。
在弄清車輛所有人後,對賠償主體被告的確認就容易多了。1、如果駕駛員同時又是機動車所有人的,肇事駕駛員理所當然就是被告。2、如果駕駛員是在接受所有人或所在單位的指派,在執行職務過程中發生交通事故負有交通事故責任的,由車輛所有人或者駕駛員所在單位作為被告,而應把駕駛員列為第三人,根據《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第31條規定,駕駛員所在單位或機動車的所有人在賠償損失後,可以向駕駛員追償部分或者全部,因此案件的處理結果與駕駛員是有利害關系的,這樣既有利於查清案件事實,又有利於案件的處理。3、如機動車在租用或借用期間發生交通事故,則應把出租人租用人或者出借人借用人列為共同被告。如果汽車是在被盜,被搶期間發生交通事故,則應列盜竊犯,搶劫犯為被告,而車輛所有人不作為被告,因為此時的車輛所有人對車輛已失去控制,無法支配車輛的運行。
二、財產損壞的賠償標准及范圍
《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第四十條規定,因交通事故損壞的車輛、物品、設施等,應當修復,不能修復的,折價賠償。牲畜因傷失去使用價值或者死亡的,折價賠償。但是賠償恢復到這些物品損害前的價值,還是簡單地賠償維修費;折價賠償是賠償重置價,還是賠償損壞前的價值,對造成車輛報廢的是否還應包括車輛掛牌、保險等損失,各地的做法不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117條第二款規定,損壞國家的。集體的或者他人的財產的,應當恢復原狀或折價賠償。但是物品損壞後經過修理,是不可能恢復原狀的,其價值都會發生變化。損失包括直接損失和間接損失,但由於發生交通事故的原因是很復雜的,過錯責任人在主觀上都是出於過失,而且間接損失又難於認定和計算,因此在賠償損失時應就直接損失進行賠償。直接損失的計算應是有關部門評估的物品,車輛損壞前與損壞後的價值差。因此,1、對於物品,能夠修復的應賠償修理費和修理前與修理後的差價,不能修復的,應按損害前的價值折價賠償。對於車輛損壞,能夠修復的,應賠償修理費、施救費、車輛損壞前與損壞後的差價,以及車輛在修理期間原已繳納但不能退回的保險費等各種規費。2、不能修復的,應按車輛損壞前的價值折價賠償。包括車輛的本身的價值,車輛的購置費、掛牌費,以及已繳納但尚未到期又不能退回的保險費、養路費等各種規費,而不能只簡單地賠償修理費或汽車本身的價值。
三、賠償責任的承擔
對於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的賠償責任由誰承擔怎麼承擔,各地做法不一。有的由駕駛員所在單位或車輛所有人承擔賠償責任,駕駛員僅承擔連帶責任;有的由駕駛員所在單位或車輛所有人承擔賠償責任,駕駛員不承擔任何責任;有的只由駕駛員承擔賠償責任,車主不承擔責任。根據《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第三十一條的規定,交通事故責任者對交通事故造成的損失,應承擔賠償責任。它體現的是過錯責任原則。而《處理辦法》第四十四條規定,機動車與非機動車、行人發生交通事故的,造成對方人員死亡或者重傷,機動車一方無過錯的,應當承擔10%的經濟損失。這體現的是無過錯責任。因此,《處理辦法》採取的是以過錯責任為主,以無過錯責任為補充的歸責原則。我們在審判實踐中也應根據這種歸責原則來確定賠償責任的承擔。發生交通事故的過錯責任主要在於駕駛員,除非該駕駛員可以證明是車子所有人或者其所在單位,強令其違章駕駛,或者可以證明由於車輛的機械問題導致交通事故的發生。因此在確定賠償責任時應按誰過錯誰承擔的原則承擔。
駕駛員在執行職務過程中如因駕駛員違章駕駛而發生的交通事故的,根據民法的轉承責任原則,駕駛員的過錯責任先轉由僱主車輛所有人或者駕駛員所在單位承擔,但車輛所有人及駕駛員所在單位仍可根據過錯責任原則主張追償。因此,對於駕駛員沒有履行能力的,可先由車輛所有人或駕駛員所在單位承擔賠償責任。對於駕駛員有履行能力的,而且車輛所有人或駕駛員所在單位又有主張由駕駛員承擔賠償責任的,也可把駕駛員列為第三人,直接判由駕駛員承擔責任。這樣既不影響受害人的合法權益的保護,又可減輕追償的訟累。如果車輛所有人或駕駛員所在單位強令駕駛員違章駕駛或者車輛的機械問題而發生交通事故的,由車輛所有人或者駕駛員所在單位承擔賠償責任,駕駛員不承擔責任。如果機動車方無過錯,但根據無過錯責任而承擔的賠償責任,就只能由車輛所有人或者駕駛員所在單位承擔。
受雇駕駛員擅自將車借給他人駕駛,發生交通事故的,無論是因過錯責任還是因無過錯責任而承擔的賠償責任,都只能由肇事駕駛員承擔賠償責任,擅自出借車輛的受雇駕駛員承擔連帶責任。
機動車輛在出租期間發生交通事故,駕駛員有過錯責任的,由駕駛員承擔賠償責任,由出租人和承租人共同承擔連帶責任;駕駛員沒有過錯的,由承租人和出租人按一定比例承擔賠償責任。
車輛被盜、被搶期間發生交通事故,由盜竊搶劫者承擔賠償責任,車輛所有人因已對該車失去監控,其對發生交通事故無任何過錯,因而不承擔任何責任。
⑷ 大學生法律意識論文3000字
[原文]
從社會學角度講,我國正在融入法治社會。對置身於未來社會的任何一個人,是無法擺脫法律而生存的。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構建和加入WTO,所有市場主體都得遵循統一的規則或制度,在這種高度規則化的社會里,「法制手段」將越來越廣泛地運用於我們的現實社會關系中。這意味著,從個體人的日常生活行為到豐功偉業之創造,均離不開一定的法律知識或法律技能。當我們以審思發展和關切生活的態度來判斷實踐視域時,自然會發現,必備的法律素養,已成為現代市民特別是青年學生們立足社會的不可或缺的基本要件。
何為法律素養,簡言之,是指認識和運用法律的能力或素質。一個人的法律素養如何,是通過其掌握、運用法律知識的技能及其法律意識表現出來的。法律知識主要由兩部分組成,一是制定法中關於規則的知識,即所謂的法律條文體系;二是法律學問中關於原理的知識,即所謂的法律原理或法律理論。一般意義上的學法、懂法,就是要求既熟知一些基本的法律條文,同時又掌握一定的普遍適用的法律原理。而法律意識,它是社會意識的一種形式,「是人們的法律觀點和法律情感的總和,其內容包括對法的本質、作用的看法,對現行法律的要求和態度,對法律的評價和解釋,對自己權利和義務的認識,對某種行為是否合法的評價,關於法律現象的知識以及法制觀念等。」 [1] 良好的公民法律意識能驅動公民積極守法。公民只有具有了良好的法律意識,才能使守法由國家力量的外在強制轉化為公民對法律的權威以及法律所內含的價值要素的認同,從而就會嚴格依照法律行使自己享有的權利和履行自己應盡的義務;就會充分尊重他人合法、合理的權利和自由;就會積極尋求法律途徑解決糾紛和爭議,自覺運用法律的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和利益;就會主動抵制破壞法律和秩序的行為。另外,良好的公民法律意識能驅動公民理性守法,實現法治目標。理性守法來自以法律理念為基礎的理性法律情感和理性法律認知。法律意識,一般由法律心理、法律觀念、法律理論、法律信仰等要素整合構建,其中,法律信仰是法律意識的最高層次,也是大學生法制教育的核心。
所謂法律信仰,就是人們對法律的無限信服與崇拜,並以之為行為的最高准則......
⑸ 以法治社會為主題寫一篇3000字左右的論文
法制社會問題,主題思想
內容才是關鍵
了解更多
⑹ 法律對社會的作用論文3000字
法律對,社會的作用
。/還是問題不大
⑺ 法學專業畢業論文怎麼寫,求一篇3000字左右的論文
還要的可以找我,下面提供一些論文的結構。
優秀論文的要素
正確的選題、合適的切入點、簡潔明了、說清自己的貢獻、可靠的/可重現的結果、可重復的過程、好的文章結構和邏輯流程、精選的參考文獻。
誤區
Idea越多越好、一味追求革命性的、突破性的成果、數學、理論和公式越復雜越好、顯示自己的聰明、追求最好,史無前例顯示權威性、引文中大量引用自己的論文。
優秀論文結構範例
一、Abstract – 對自己工作及其貢獻的總結
1、闡述問題。
2、說明自己的解決方案和結果。
二、Introction – 背景,以及文章的大綱
1、題X是重要的。
2、前人的工作A、B曾經研究過這個問題。
3、A、B有一些缺陷。
4、我們提出了方法D。
5、D的基本特徵,和A、B進行比較。
6、實驗證明D比A、B優越。
7、文章的基本結構,大綱。
三、Previous Work – 說明自己與前人的不同
1、將歷史上前人的工作分成類別。
2、對每項重要的歷史工作進行簡短的回顧(一到幾句),注意要回顧正確,抓住要點,避免歧義。
3、和自己提出的工作進行比較。
4、不要忽略前人的重要工作,要公正評價前人的工作,不要過於苛刻。
5、強調自己的工作和前人工作的不同,最好舉出各自適用例子。
四、Our Work – 描述自己的工作,可以分成多個部分
1、從讀者的角度,闡明定義和表示法。
2、提供演算法的偽碼,圖解和相應解釋。
3、用設問的方式回答讀者可能提出的潛在問題。
4、復雜的冗長的證明和細節可以放在附錄中,這里關鍵是把問題闡述清楚。
5、特例和例外應該在腳注中給予說明。
五、Experiments – 驗證提出的方法和思路
1、合理地設計實驗(簡潔的實驗和詳盡的實驗步驟)。
2、必要的比較,突出科學性。
3、討論,說明結果的意義。
4、給出結論。
六、Conclusion – 總結和前景展望,結文
1、快速簡短的總結。
2、未來工作的展望。
3、結束全文。
七、References – 對相關重要背景文獻的全面應用
1、選擇引文(眾所周知的結論不必引用,其他人的工作要引用)。
2、與前文保持一致。
八、Others – 致謝、附錄、腳注
技巧有了,範例也有了,那還在等什麼,趕快行動起來吧。如果你在寫作過程中還有其它的問題,隨時聯系
⑻ 求一篇2000~3000字的關於科技與法律的關系的小論文。
科學技術與法律的關系研究
科學技術與法律的關系研究 科學技術對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具有革命性影響,它是未來社會變革的啟動力。人類已經從發展和利用科技轉變為受科技影響,被科技所左右。法律必須對這種強勢力量予以強勢應對。因此,研究法律與科技關系並予以正確處理是本文的中心議題。
科學技術與法律的關系研究
一、法律與科學技術的關系
科學技術是人類在社會實踐活動中認識世界和以勞動改造世界的產物,是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其本身不具有階級性。法律則不同,法律必然為一定社會的統治階級所控制和利用,充滿了政治色彩和階級烙印。但是,法律與科學技術又是息息相關的。在階級社會里,科技為誰服務,向哪個方向發展以及對科技的哲學分析等方面,都是受階級影響的①。
法律的社會性是科技與法律相互滲透的內在原因。然而,詳細說來,讓此種關系得到充分發展的現實條件為:第一,科技的社會化趨勢日益明顯。第二,大量的社會關系問題需要法律與科技的共同調節。因此,在當今社會中,人類的科技研究工作,必須以法律的外衣尤其是這其中重要的科技法予以維護,使客觀規律得到遵守,人類的發展才能實現真正的可持續。
因此,科學技術的發展和法律的相應調節辯證統一於人類的社會實踐活動中,相互聯系和互相滲透並共同作用於人類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既維護了階級統治,也顧及了社會管理,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各自的作用促進社會的發展。
二、法律對科學技術發展的作用
法律以對社會關系的調節為武器,為人類的可持續發展開拓出一片穩定和諧的社會環境。這主要表現在:
第一,法律是科技和人類間矛盾的調節器,其能夠有效調控科學技術的發展所引發的各類問題。
法律抑制科技和人類間的矛盾。比如,生物學、醫學的發展與人類倫理的矛盾問題、科技的廣泛應用與生態環境的調和問題等等都需要法律的調節。而科技法是人們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在尊重客觀規律和法學理論的基礎上,專門針對科學技術及其相關問題,科學地總結的新的部門法。
從人類社會的生產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與生態環境的關系來看,在工業革命以後,人類入侵自然、索取自然資源在程度上和范圍上皆有了質的飛躍。北京的「霧霾」現象就是鐵證,克隆技術的進步讓人類在發展與倫理間難以抉擇。這些使人類無比困擾憂慮的社會問題,完全不是我們用個人素養所能控制和消除的。但是,我們能以法律制度來協調科技發展與生態環境的矛盾,讓科技真正成為人類的朋友,建設人們共同期待的和諧幸福的社會。法律讓科學技術給自然和社會引發的危害得以控制,是全世界的共識②。
第二,法律是科學技術活動的引領者和管理者。科學技術發展到現今時代,已然是全方位多領域的活動。各種高端科學技術的發展不再待在過去單個領域的空間尋求進步,一個學科的小團體已不存在了,漸漸趨向於多個學科領域的互相合作,多個圈子的交叉滲入,而促成這些合作則不僅靠科學家自己而真正需要國家的正確引導、指揮、組織和管理,才能夠在最大程度上發揮各種資源優勢完成科學技術活動。國家制定的科技法律能夠確保這些得以實現。
第三,法律能夠賦予科技經濟價值和商業價值。科學技術是人類生產的工具,科技活動的目標是創造出成果以應用於人類的生產活動。但是,人類一定會陷在在科學技術所能提供的巨大生產力與其原創者的知識產權保護的矛盾之間。法律恰能以理性的權利義務安排,使這一矛盾得到很好的解決。具體來說,法律把科學技術研究的成果以權利的形式安排成專利權、著作權等創造者特有的權力,給予它們以法律上的屬性,成為同其它產權功能類似的知識產權。
三、科學技術對法律的影響
(一)科技對法律的作用,主要表現為物質影響,觀念影響和方法論影響
1.物質影響。首先,為適應科學技術的發展,諸如環保法、國際私法等眾多新興法律部門不斷出現。其次,科學技術讓各種法律活動更為有效地進行。我國《婚姻法》規定:「禁止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結婚。」③這種帶有深刻科技烙印的法律條文則正是醫學上、生物學等科學技術得以運用於立法工作並取得成功的很好例子。最後,科技讓立法的工作方式發生巨大改變。國家立法工作的一般成員在碰到科技立法時總是會感覺到能力不夠,於是把科技立法涉及到專業知識得方面托負給專門的機構及特殊人員,並與他們通力合作,漸漸地,「委託立法」應運而生。立法者若無廣泛的科學文化知識、豐富而精確的調查統計資料和跨部門、跨學科的協作,要制定完善的法律是不可能的④。
2.觀念影響。科學技術的發展讓人類的法律意識和觀念更新換代。就法律意識來說,醫學、生物學的發展使人們對於自然人死亡的不再是以停止呼吸為標准,而自然人的腦死亡才成為真正具有法律意義和說服力的死亡。就法律觀念來說,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使得人們能夠建立更為直接、廣泛和快捷的社會關系,讓人們以一種特殊的方式進行密切的交流,學界為適應時代潮流,誕生了法律時效與時限的理論。由於科技使各國空間距離相對縮短,地球成為「地球村」,一國在制定本國法律的之時得同時參考相關國際法律條文和其他國家法的相關規定,以便在最大程度、最大范圍上讓本法律得到有效使用和嚴格遵守。
3.方法論影響。科學技術對法學的方法論的影響在現今有革命性的意義,尤為值得重視。我們認為,法律與科學技術兩者在方法論上並無不可逾越的鴻溝。科學的發展過程中始終貫徹的科學的方法論——「科學方法」,把「科學方法」從科技開發搬到法律制定和實施上,就會在對法制系統活動規律的准確認識方面及實行社會控制等相關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性的進展。但是,對於「科學方法』的正確運用過程中,我們必須以嚴謹求實的精神,自覺合理運用科學方法,並應最大程度上的思考在法律問題本身的各種因素和復雜的社會現實與法律的聯系。因此,在法律領域中對科技的應用是要服從某些條件的,其中之一就是要理論本身的合理有用,它僅提供輔助,而且其本身還有待於完善。因此,我們在法律領域中運用「科學方法」應持審慎態度,這才是科學技術對法律作用的正確處理。
⑼ 跪求一篇法律論文,3000字,不能抄襲,題目是觀什麼有感,必須談論法律知識,個人另付50塊錢,
畢業論文是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本科專業應考者完成本科階段學業的最後一個環節,它是應考者的總結性獨立作業,目的在於總結學習專業的成果,培養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文體而言,它也是對某一專業領域的現實問題或理論問題進行科學研究探索的具有一定意義的論說文。完成畢業論文的撰寫可以分兩個步驟,即選擇課題和研究課題。
首先是選擇課題。選題是論文撰寫成敗的關鍵。因為,選題是畢業論文撰寫的第一步,它實際上就是確定「寫什麼」的問題,亦即確定科學研究的方向。如果「寫什麼」不明確,「怎麼寫」就無從談起。
教育部自學考試辦公室有關對畢業論文選題的途徑和要求是「為鼓勵理論與工作實踐結合,應考者可結合本單位或本人從事的工作提出論文題目,報主考學校審查同意後確立。也可由主考學校公布論文題目,由應考者選擇。畢業論文的總體要求應與普通全日制高等學校相一致,做到通過論文寫作和答辯考核,檢驗應考者綜合運用專業知識的能力」。但不管考生是自己任意選擇課題,還是在主考院校公布的指定課題中選擇課題,都要堅持選擇有科學價值和現實意義的、切實可行的課題。選好課題是畢業論文成功的一半。
第一、要堅持選擇有科學價值和現實意義的課題。科學研究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認識世界、改造世界,以推動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因此,畢業論文的選題,必須緊密結合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以促進科學事業發展和解決現實存在問題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選題要符合科學研究的正確方向,要具有新穎性,有創新、有理論價值和現實的指導意義或推動作用,一項毫無意義的研究,即使花很大的精力,表達再完善,也將沒有絲毫價值。具體地說,考生可從以下三個方面來選題。首先,要從現實的弊端中選題,學習了專業知識,不能僅停留在書本上和理論上,還要下一番功夫,理論聯系實際,用已掌握的專業知識,去尋找和解決工作實踐中急待解決的問題。其次,要從尋找科學研究的空白處和邊緣領域中選題,科學研究
還有許多沒有被開墾的處女地,還有許多缺陷和空白,這些都需要填補。應考者應有獨特的眼光和超前的意識去思索,去發現,去研究。最後,要從尋找前人研究的不足處和錯誤處選題,在前人已提出來的研究課題中,許多雖已有初步的研究成果,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還有待於豐富、完整和發展,這種補充性或糾正性的研究課題,也是有科學價值和現實指導意義的。
第二、要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切實可行的課題。畢業論文的寫作是一種創造性勞動,不但要有考生個人的見解和主張,同時還需要具備一定的客觀條件。由於考生個人的主觀、客觀條件都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在選題時,還應結合自己的特長、興趣及所具備的客觀條件來選題。具體地說,考生可從以下三個方面來綜合考慮。首先,要有充足的資料來源。「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在缺少資料的情況下,是很難寫出高質量的論文的。選擇一個具有豐富資料來源的課題,對課題深入研究與開展很有幫助。其次,要有濃厚的研究興趣,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題,可以激發自己研究的熱情,調動自己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能夠以專心、細心、恆心和耐心的積極心態去完成。最後,要能結合發揮自己的業務專長,每個考生無論能力水平高低,工作崗位如何,都有自己的業務專長,選擇那些能結合自己工作、發揮自己業務專長的課題,對順利完成課題的研究大有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