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民國婚姻法是一夫一妻嗎

民國婚姻法是一夫一妻嗎

發布時間: 2022-06-05 10:53:00

㈠ 新中國成立後實行一夫一妻制,民國的姨太太們結局如何

她們的結局非常的慘,有很多姨太太都被送回到了原來出生的地方,也有些人又找到了一個新的丈夫。

㈡ 在中國30年代的時候娶兩個老婆合法嗎

這個問題看起來簡單,實際上挺復雜
你所說的30年代是指上世紀吧
按照習慣法,當時娶倆個老婆當然是合法的

中華民國的婚姻法雖然也承認一夫一妻制,但同時肯定了妾的地位和權利,娶倆個老婆很顯然也是合法的

1931年11月26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會第一次會議通過了有關婚姻條例的決議,同年12月1日,頒行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婚姻條例》。後又加以修改,於1934年4月8日頒行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婚姻法》。明確規定,實行一夫一妻制,禁止一夫多妻。所以,在蘇區,娶倆個老婆是違法的。

㈢ 中國真正實行一夫一妻制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到中華民國時,一夫一妻制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來,但最後確定一夫一妻制還是在1949之後.
一夫一妻制又稱「個體婚制」或「單偶婚制」,是由一男一女結成穩定的配偶關系的婚姻家庭形式。它是在原始社會向階級社會過渡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
一夫一妻制的形成,根本原因在於生產力的不斷發展。人們從單純的收集自然界的產品,到利用自然條件來增加產品和主動進行創造性的生產,逐漸產生了社會分工。這就不可避免地導致兩個結果:一個結果是物質資料的不斷豐富,使生活資料出現剩餘,一些人佔有或支配較多的財產,人們的社會地位出現了差別。另一個結果是隨著社會分工的變化,男子在生產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女子逐漸下降為附屬勞動力,這就引起了兩性關系的變化。男子地位提高了,便希望由他們來支配財產,並使自己的後代繼承這種「權利」。要使這一意圖付諸實現,按照恩格斯的說法,需要具備兩個條件:一是必須廢除「母權制」;二是「生育確鑿無疑的出自一定父親的子女」。也就是需要建立以男子為中心的,配偶關系穩定的婚姻制度。
由對偶婚制向一夫一妻制的過渡,存在著一個由特殊到一般的過程。從總的發展來看,大體有這樣幾個階段:
第一是父系血統的確認。也就是男子要求認定確實是出自於本人的子女。從人類學和民族學的資料看,確認父系血統表現為很多有趣的形式。比如我國永寧納西族的「認子」儀式,在男子確認女方所生子女是自己的後代以後,於女子生產滿月時,攜帶禮物到女方家族探視。女方家族要舉行一個儀式,將這種關系公開化。再比如在美洲、歐洲和亞洲許多民族中存在過「產翁制」,也就是女人生育,男人「坐月子」,男子用這種形式表示他是子女的生父。
第二是居住地的改變。也就是由原來的「男從女居」改為「女從男居」,{通俗地說就是由男子「嫁」出去,改變為把女子「娶」回來。從有關資料看這種改變是相當不容易的。有些民族採取了比較緩和的形式,比如中國若干民族保留有「兩頭走」的習俗,實際上是一種在雙方家庭的輪流居住;久而久之過渡到只在男方家庭居住。而許多民族採用了激烈的手段,這就是「搶劫婚」。男方氏族糾集一批人搶回外氏族的女子,強迫與本氏族的某一個男子成婚。我國古代重要文獻《易經》有好幾處生動地描述了搶婚的情況,比如「屯卦」里講到,一隊全副武裝的男子,騎在馬上來往飛奔,尋找到女子後強搶回家,被搶的女子在馬上拚命呼救,一片凄慘的景象。
第三是買賣婚的發生。從根本上說,個體婚制的產生和確立,不再是由於自然選擇規律的作用,而是身份關系和財產關系發展的結果,即這種演進的基礎不再是自然條件而是社會和經濟條件。一方面,隨著物質財富的增加,人們的財產觀念不斷加強,物質利益成為影響社會生活,包括婚姻關系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由於財產的支配權逐步由男子掌握,他們也就利用這種權利來鞏固自己的地位,用財產交換、佔有女性,自然也用這種優勢來奴役女性。
總而言之,生產力的發展導致了一夫一妻制的產生,按照恩格斯所說,形成一夫一妻制的直接原因是財產繼承關系的需要。財富的佔有者和支配者要求由他們的子女來繼承他們掌握的財富,這就需要確鑿無疑的血緣關系。,確認這種血緣關系,自然要求配偶身份的明確化、固定化,尤其是妻子必須確定和專一。
可見,一夫一妻制的產生具有三個重要的特點:第一,正如恩格斯所說:它「決不是作為男女之間的和好而出現的,……恰恰相反,它是作為女性被男性奴役,作為整個史前時代所未有的兩性沖突的宣告而出現的」。所以,最初的一夫一妻制是建立在丈夫的統治之上的一夫一妻制。第二,一夫一妻制與原始婚姻關系不同,它已經不能由雙方任意解除了;而且,由於它在產生之初就是對女方而言的一夫一妻制,解除這種關系的權利操縱在男方手中。第三,從發生來看,個體婚制是與身份和財產的繼承製度極其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的。一夫一妻源於財產繼承的需要,而財產繼承製度又鞏固了一夫一妻制。
正如恩格斯所說:「個體婚制是一個偉大的歷史進步,但同時它和奴隸制和私有財富一起,卻開辟了一個一直延續到今天的時代,在這個時代中,任何進步同時也是相對的退步,一些人的幸福和發展是通過另一些人的痛苦和受壓抑而實現的。個體婚制是文明社會的細胞形態,根據這種形態,我們可以研究文明社會內部充分發展著的對立和矛盾的本來性質。

㈣ 民國時一夫多妻依然盛行,建國廢除這項制度後,那些姨太太都去哪了

在封建社會長期採取一夫一妻多妾制,民國時期也存在姨太太問題,那麼問題來了,建國後採取的是一夫一妻制,歷史上遺留的姨太太該怎麼辦?她們最後都怎麼處理的?她們去哪裡了?

其實,對於這些歷史遺留問題,並沒有強制要求,而是給予了姨太太自己充分的選擇權,她們有的選擇了離婚,有的選擇了繼續留在原家庭。

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

另外,有些婦女從舊社會走過來,自己並沒有太大的生活能力,而且已經適應了原來的家庭,她們自己可能並不願離開。

對於這些歷史遺留的姨太太問題,法律並沒有強行要求她們離開,而是給予弱勢一方的姨太太們自主選擇的權力,她們如果想繼續留在原家庭,也可以繼續保持原有的生活;她們如果想離婚,可以離開原來家庭,丈夫必須同意她們離開。

所以,在新中國成立後,除了大多數受壓迫成為姨太太的人選擇了離婚,也有少量因為感情或經濟原因留在原家庭的姨太太。

㈤ 民國實行一夫一妻制嗎

確切講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對家境稍稍殷實點的而言納妾是常有的事。

㈥ 中國從什麼時候開始實行一夫一妻制度

古代中國大體也是一夫一妻制度。1912年,即中華民國的元年,《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中明文規定實行一夫一妻制,1950年5月1日頒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同樣實行一夫一妻制。

一夫一妻制(monogamy)亦稱「單偶婚」、「個體婚」是文明世界的體現。一男一女結為夫妻的婚姻形式。與之相對是polygamist (一夫多妻,一妻多夫)。

「一夫一妻制度」,指一個男人只能和唯一的一個女人進行結婚和性愛。現今的許多非洲國家和一些亞洲國家(如泰國)都實行一夫多妻制。一夫多妻制至今仍是個飽受爭議的話題。

特點:

由群婚、走婚發展而來是文明世界的體現。歐洲自從古代開始就在法律上規定了嚴格的一夫一妻制。從古代的希臘、羅馬到中世紀歐洲,再到近代和現代,都是這樣的。從傳說中的羅馬建城直到西羅馬帝國滅亡,羅馬人都是古代世界嚴格實行一夫一妻制的範例。

古代羅馬的法學家莫德斯丁即稱,「婚姻是一夫一妻的終身結合,神事和人事的共同關系」。即便貴為羅馬皇帝或歐洲國王,也不能夠違反一夫一妻制度。歐洲的帝王基本沒有妻妾成群,嬪妃如雲。他們只能有一個配偶,同普通百姓一般。

(6)民國婚姻法是一夫一妻嗎擴展閱讀:

來源

1、世界起源

「一夫一妻制度」,最早出現在古代的埃及和古代的歐洲。

嚴格意義上的一夫一妻制從對偶婚發展而來,產生於歐洲,它的確立是文明時代開始的標志之一,並適應於整個歐洲歷史。確立這種婚姻形式,主要由於私有制的發展,在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里,男子掌握經濟大權,女子處於從屬地位。父親的財產只能由出自父親的子女繼承,因此作為妻子必須嚴格保持貞操和對丈夫絕對服從。

2、古代中國

古代的中國是「一夫一妻制度」。因為小妾和情婦不屬於妻,所以古代中國也不是「一夫多妻制度」。

古代的中國有正房、偏房的區別,中國屬於一夫一妻制。

中國人給妻室們配以不同的頭銜,顯示的是一種等級制度。比如古代有「三妻四妾」的說法,所謂「三妻四妾」,就是「一發妻二平妻四偏妾」。發妻持家,平妻在旁輔佐,偏妾則要盡心伺候夫君與三房夫人。

3、中國法律

1912年,即中華民國的元年,《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中明文規定實行一夫一妻制,1950年5月1日頒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正式確立一夫一妻制。

古代中國也是一夫一妻制度。中國1950年正式確立一夫一妻制度。

只有不知道歷史的中國人,才會認為古代中國是一夫多妻。古代中國是一夫一妻。

㈦ 民國實行一夫一妻制嗎

民國允許一夫多妻(妾)。我見過幾個現在60多歲的人是二媽生的。 我們在反映民國時期生活的電影、電視劇中也能常看見姨太這樣的角色。

㈧ 中華民國的時候是一夫多妻制度嗎

中國一夫一妻多妾制始於黃帝堯舜,在奴隸社會、封建社會中一夫多內妻制主要在帝王、諸容侯、 御大夫中實行,在有些民族中也成習俗,實行多妻制除為了滿足男子性慾、生育子女增加勞力以外,也為了提高社會地位。

中國封建社會的一夫多妻制一 直存續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體現為地主階級的妻、妾並存。這一制度,是多配偶制的通常形式,一個男人可以同時與多位女人結婚,或一個已婚男人同時與多位女人結婚。

相反的形式是:一位女人同時擁有多位丈夫,即:一妻多夫制,一妻多夫制主要存在於原始社會,故而出現了「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現象。

㈨ 民國時婚姻法規定可以一夫多妻嗎

民國時期,特別是「五四」新文化運動後,女權被提出,提倡男女平等內,「一夫一妻制」容才真正實行起來,並被寫進了「婚姻法」。這是中國婚姻制度的一大進步,許多民國男人都認真地遵守、執行了,如孫中山、蔣介石當年都是這樣,他們都只有一個老婆。但當時處於軍閥混戰,政令沒有得到真正的統一,「一夫一妻制」也沒有真正、完全、有效的推行與實行。

熱點內容
行政法以上包含本數 發布:2025-04-30 15:49:45 瀏覽:807
合同法英文案例分析 發布:2025-04-30 15:43:33 瀏覽:77
不具法律效力的諒解備忘錄 發布:2025-04-30 15:38:16 瀏覽:973
北京市昌平法院 發布:2025-04-30 15:37:32 瀏覽:50
勞動法司考真題選擇題合集 發布:2025-04-30 15:24:15 瀏覽:510
城市綠化違建法律責任 發布:2025-04-30 14:47:12 瀏覽:641
企業為何制定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30 14:38:21 瀏覽:283
簡論高校學生開展法律援助問題研究 發布:2025-04-30 14:36:51 瀏覽:872
公司會議內容具備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4-30 14:31:32 瀏覽:11
武漢市法院院長 發布:2025-04-30 14:31:18 瀏覽: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