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合同法開票義務

合同法開票義務

發布時間: 2022-06-05 19:27:12

㈠ 合同可以規定不開具發票條款嗎

合同法》有規定: 第五十二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第五十三條合同中的下列免責條款無效: (一)造成對方人身傷害的; (二)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對方財產損失的。 你這種情形只能是部分條款無效,不是整個合同無效。

㈡ 建築合同發包、總包、分包三方付款及開票問題

發包

㈢ 開具增值稅發票是法定義務還是合同約定義務

是法定義務
合同未對該義務的履行作出明確規定的情況下,該義務是附隨義務,買方視情可行使同時履行抗辯權。
根據合同法司法解釋三,拒不履行開具增值稅發票的從義務,導致買方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的,買方有權解除合同

㈣ 與公司簽合同不開票違法嗎

這是一種違規行為,未簽合同依然不能免除為勞動者繳納各項社保費的義務。
合同是雙方或多方約定各自權力和義務的協議書,只要不違法都是受法律保護的。而發票只是財務做帳用的單據,兩者之間不會產生任何矛盾,簽訂了合同後還是需要開發票的。開發票是企業的法定義務,即使合同中沒有約定對方也應當向對方開具發票。 合同是當事人或當事雙方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關系的協議。
開票資料是指開發票時需要提供的對方信息,開增值稅普通發票,要對方名稱和納稅人識別號;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要對方單位的全稱,納稅人識別號,單位地址及電話,銀行基本戶賬號、開戶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第一條 為了加強發票管理和財務監督,保障國家稅收收入,維護經濟秩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印製、領購、開具、取得、保管、繳銷發票的單位和個人(以下稱印製、使用發票的單位和個人),必須遵守本辦法。
第七條 增值稅專用發票由國務院稅務主管部門確定的企業印製;其他發票,按照國務院稅務主管部門的規定,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稅務機關確定的企業印製。禁止私自印製、偽造、變造發票。
第八條 印製發票的企業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取得印刷經營許可證和營業執照;
(二)設備、技術水平能夠滿足印製發票的需要;
(三)有健全的財務制度和嚴格的質量監督、安全管理、保密制度。
稅務機關應當以招標方式確定印製發票的企業,並發給發票准印證。
第十條 發票應當套印全國統一發票監制章。全國統一發票監制章的式樣和發票版面印刷的要求,由國務院稅務主管部門規定。發票監制章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稅務機關製作。禁止偽造發票監制章。
發票實行不定期換版制度。

㈤ 合同與發票必須一致嗎

合同與發票必須一致。
法律分析
合同與發票必須一致,合同簽訂生效後即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合同雙方應當履行其合同約定的各項事務。合同的購銷雙方是一定的,合同是受合同法保護的,發票的購銷雙方也是據此確定的,統一購銷事實也應該一致,因此合同應該與發票一致。以下從主體和開票金額不一致時的法律後果進行簡單的分析。(一)合同與發票主體不一致時,在發生爭議時,爭議雙方根據合同相對性,要以合同相對方為訴訟主體,開具發票的主體由於其沒有合同關系,也沒有履行任何合同義務,則可以主張不當得利,要求其返還款項。(二)合同金額和開票金額不一致時,在稅務管理中,依法開具發票的前提是基於合同或其他交易憑證。開票應與合同一致,收款和發票一致。如果合同金額與發票金額不一致,將存在被稅務局稽查逃稅、漏稅的可能。當事人約定由債務人向第三人履行債務,債務人未向第三人履行債務或者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向債權人承擔違約責任。如果有合同,則根據合同的相對性,則只能以合同相對人為訴訟主體。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四百六十五條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依法成立的合同,僅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四百九十條 當事人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當事人均簽名、蓋章或者按指印時合同成立。在簽名、蓋章或者按指印之前,當事人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時,該合同成立。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合同應當採用書面形式訂立,當事人未採用書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時,該合同成立。

㈥ 未約定明確開具發票,可否以未開具發票為由拒絕支付貨款

出賣人應當按照約定或者交易習慣交付提取標的物的單證以外的有關單證和資料。該單證和資料一般包括商業發票、運輸單證、保險憑證及約定的技術資料等,此為出賣人的附隨義務。

如果合同沒有明確約定交付發票和貨款的先後順序,買賣雙方應當同時履行,但買受人的主要義務是支付貨款,出賣人的主要義務是交付貨物,開具發票僅為出賣人的附隨義務。如果出賣人已經履行完畢合同的主要義務交付了貨物,買受人不再享有同時履行抗辯權,不得以出賣人未開具發票為由拒絕支付貨款。除非合同明確約定出賣人應當先支付發票,否則買受人不可以行使先履行抗辯權,要求出賣人先支付發票後再支付貨款。

對於一方未支付發票,另一方能否以此為由拒絕支付貨款?

第一種意見認為,原告作為收款方,具有開發票的義務,而原告沒有交付發票,被告有權拒絕給付貨款。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發票管理辦法》)規定,發生經營業務收款方應當向付款方開具發票。因此,原告至今未向被告交付相應發票,已違反了應及時開具發票的法定義務。此外,被告以此為由提出抗辯,也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以下簡稱《合同法》第66條有關「當事人互負債務,沒有先後履行順序的,應當同時履行。一方在對方履行之前有權拒絕其履行要求。一方在對方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時,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要求」的規定,並不構成違約。

第二種意見認為,原告未開具發票不能成為被告拒絕支付貨款的抗辯理由,筆者亦贊同這種觀點。首先,應當釐清合同關系中的主義務與附隨義務的關系。主義務是指構成某種合同關系所固有、必備,並能決定合同關系類型的基本義務;附隨義務是指基於誠實信用原則,為保障債權人給付利益實現的義務,是合同的標的、價款等主條款之外約定的或法定的通知、協助、保密等義務,具有平衡個人權利與社會權益,追求實質正義的功能,具有從屬性。兩者之間的關系為當一方不履行主給付義務的情況下,另一方有權拒絕履行自己的義務,而如果一方雖違反附隨義務,但已經履行了主給付義務,另一方不得援引同時履行抗辯權。對此要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理解。值得注意的是,《合同法》第66條規定:「一方在對方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時,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要求。」此處約定的債務應指約定的主給付義務,而非基於《合同法》第60條規定的誠實信用原則產生的附隨義務。另外,同時履行抗辯權以合同雙方的牽連關系為前提,即以雙務合同的對價給付為前提,一方未為對價給付前另一方可拒絕給付,而附隨義務並不屬於對價給付義務,其從屬性決定了其是促進給付義務實現的功能。本案中,雙方未在合同中約定要開具發票,因此根據《合同法》第60條和《發票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開具發票是一項附隨義務。由於該義務並不是與被告給付貨款相對價的合同主義務,被告不得以原告未履行該義務為抗辯,拒絕履行自己的合同主義務。被告未能按約支付貨款,應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

當付款方在付款後,可要求收款方開具發票。如收款方拒絕開具發票,付款方可以向稅務部門舉報或者起訴等途徑向收款方主張未開發票而造成的損失。

㈦ 簽合同單位可以委託另一個單位開增值稅發票嗎

不可以。
不存在委託另一個單位開增值稅發票的可能性。
開具增值稅發票應當以存在真實交易為前提。

熱點內容
政府法律顧問制度實施意見 發布:2025-04-30 12:47:16 瀏覽:665
道德經講離別 發布:2025-04-30 12:38:48 瀏覽:365
律師王宏周 發布:2025-04-30 12:36:50 瀏覽:891
廣西拆遷律師 發布:2025-04-30 12:35:08 瀏覽:326
安澤司法 發布:2025-04-30 12:23:11 瀏覽:413
民法總則187 發布:2025-04-30 11:47:33 瀏覽:342
婚姻法24條規定 發布:2025-04-30 11:28:02 瀏覽:69
法律與道德的例子 發布:2025-04-30 11:21:01 瀏覽:103
民法表述 發布:2025-04-30 10:59:27 瀏覽:329
行政法精粹電子版 發布:2025-04-30 10:59:12 瀏覽: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