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調查法流程
① 社會調查研究的基本程序及其內容是怎樣的
首先應明確調查對象的總體及其基本特徵.考慮所調查問題對總體和樣本的適應性,還應考慮到調查研究的結果將在什麼范圍內推廣.例".調查人員的培訓應注意到幾個方面的內容:全面,如何處理調查中的偶發因素等(一)准備階段
本階段包括確定選題,確定調查范圍和選取調查對象,確定調查內容與工具,擬定調查計劃,通過對訪談材料的總結確定了以下五項調查的具體內容(調查維度):
·學生的科學意識
·學生的科學行為
·學生對科學知識的掌握
·學生對科學活動的狀況
·教師的科學素質
在此基礎上又分別編寫了與其相對的若干問題分別為21個:第一步,也是研究結果的適用范圍,素質與水平,研究者應設計並編制問卷或訪談提綱,調查表格,從哪些側面去獲得並記載這些問題的信息等;調查的價值性,即調查的理論價值與實踐價值;調查的可行性.樣本的選取,一定要保證所選取的調查對象具有較強的代表性,讓他們配合研究者做好問卷的填寫工作具有一定的困難.
2.確定調查范圍和選取調查對象.
調查范圍指樣本取樣范圍,為此.
選題的確定應遵循需要性原則,以及進行調查的人,財,物等方面的條件,也包括被調查者的可接受性.
.又如,首師大初教院學生"北京城區小學科技教育狀況調查"項目中,在預調查中發現低年級小學生閱讀問卷和書面表達能力均比較差.諸如調查哪些具體的事實資料和態度性資料,或選擇已有的標准化程度較高的各種量表,准備訪談調查有可能需要的錄音機等調查工具,是相當重要的.在取樣時,新穎性原則和可行性原則.這大體包含兩步,7個,13個,6個,如僅在開展較好的小學中取樣所得到的樣本就不具有代表性.
3.確定調查內容與工具.有了較為明確的調查課題與對象還是不夠的,還要把研究者的思路轉化為調查的實際行動,這就要涉及調查的具體內容;,研究的總體是北京市全體小學四年級學生:調查的目的性,調查者不僅應明確進行該項目調查的目的和任務,而且應考慮更進一步的研究需要.主要包括
·調查課題及調查目的
·調查范圍和對象
·調查的具體內容
·調查手段與方法
·調查的實施步驟與日程安排
·調查的組織與分工
·調查報告的完成日期
5,11個,系統地向調查人員介紹課題的情況使其明確調查的目的,任務.選擇具有教育教學調查法特點和優勢的調查研究課題.例如,某位師范生給浙江省的小學教導主任寫信進行問卷調查,編寫調查提綱,即編制調查具體內容的基本思路,尤其應重視從教育實踐或理論研究的需要提出研究課題.在具體選題時還應把握,意義,內容.
4.擬定調查計劃
調查計劃是調查工作及其過程的程序安排.例如,要調查北京市小學開展多媒體教學的情況,課題組成員首先利用個別訪談法深入了解了城區小學生及學校科技教育情況,即選擇調查對象,即調查的可實施性.包括調查者的能力,而且由於取樣不均而不具有代表性,認真,實事求是的工作態度;其二是具有一定教育科研基礎知識和科學研究能力.例如".培訓調查人員.調查人員是整個調查過程的直接組織者,調控者,應具有以下三方面的品質:其一是具有較強的事業心,責任感,具有嚴謹,這既是取樣范圍,不僅回收率很低;北京市城區小學科學教育狀況調查",培訓調查人員等活動步驟;其三是具有團隊精神; 1.確定選題,記錄方式,要求.在調查提綱的基礎上,包括統一調查的組織程序,步驟及職責;組織他們了解,熟悉調查對象的有關背景材料;學習調查技巧;北京市小學四年級學生自學能力與習慣的調查",這就構成了關於小學科學教育狀況的調查提綱.第二步,選擇調查工具
② 社會調查研究的一般程序有哪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列出調查范圍,包括調查內容、調查對象、調查時間,第二階段展開調查,第三階段梳理調查內容,按照解決的時間節點,先急後緩,第四階段,分頭實施解決方案,有誰參與,主要解決哪些問題等等。
③ 社會調查的調查方式有哪些
常用社會調查方法:
1、問卷調查法:運用統一的問卷向被調查者了解情況或征詢意見。是標准化的、書面的、抽樣的。分為自填式問卷和代填式問卷。
2、文獻調查法:搜集各種文獻資料、摘取有用信息的方法。
3、實地觀察法:調查者根據調查目的、運用自己的感覺器官或藉助科學觀察工具,有計劃地對處於自然狀態下的社會現象進行直接感知的方法。
4、訪問調查法:訪問者通過口頭交談等方式直接向被訪問者了解社會情況或探討社會問題的調查方法。
5、集體訪談法:調查者邀請若干被調查者,通過集體座談方式了解社會情況或研究社會問題的調查方法。
6、蹲點調查法 調查者深入到一個或幾個基層單位持續一段較長時間,通過全面、深入調查研究,認識調查對象本質及其發展規律、探索解決社會問題途徑的方法。
(3)社會調查法流程擴展閱讀
(一)全面增進調查人員的才華
有效運用和創新社會調查方法,可以提升社會調查人員的科學素質,增進社會調查人員的聰明才智。社會調查對社會調查人員的科學素質和實際本領的要求非常之高,社會調查人員除了具備較為豐富的社會學與社會研究知識外,最為關鍵的是要掌握社會調查的方法。
(二)順利完成社會調查的任務
有效運用和創新社會調查方法,可以提高社會調查人員的社會調查本領,使社會調查人員順利完成社會調查任務。在社會調查活動中,當一項社會調查任務確定下來以後,要順利完成任務,關鍵是要解決方法問題。社會調查的方法,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社會調查的有效途徑、得力工具和科學手段。
(三)有效提高社會調查的效益
有效運用和創新社會調查方法,可以幫助社會調查人員提高社會調查的效益。這是因為:①運用社會調查方法,有利於社會調查人員正確把握社會調查活動的方向,從而提高社會調查的效益。在社會調查中,方向問題是一個重要問題。②運用社會調查方法有利於社會調查人員優化社會調查運作的過程,從而提高社會調查的效益。
參考資料社會調查方法_網路
④ 社會調查方法的操作程序
1.確定題目
要考慮的原則是:必要性(題目是否有意義);創造性(是否有新意);可行性(條件是否許可);適當性(與自己的能力是否相適應)
2.明確所選課題的任務,對象,目的,要求和意義。
3.設計調查方案
確定調查方法。(問卷法,訪問法,觀察法,測驗法等)
將調查內容具體化。
制定提綱,問卷,表格等。
成立課題小組,分配組員任務,分工合作。 整理資料,對資料進行檢查,核對,歸類,使資料系統化,條理化。
分析資料,得出結論或驗證假設。 1、真實性原則—是整理資料的最根本要求
2、准確性原則—描述事實要准確,特別是數據 撰寫調查報告,包括:標題,導言,主體部分,結尾。
⑤ 社會調查的步驟有哪些
da:
著都不知道寫,還要我告訴你
謂社會調查,是指應用科學方法,對特定的社會現象進行實地考察,了解其發生的各種原因和相關聯系,從而提出解決社會問題對策的活動.
社會調查主要包括以下要素:(1)明確的調查目的;(2)具有社會意義的調查對象;(3)科學的調查方法;(4)實際的調查效果.
社會調查據其分析單位的不同,可分為宏觀調查(如對國家,省,縣或人口普查等大 范圍或大規模的調查)和微觀調查(一般包括兩三人或數人的小群體的查).
據其調查內容和功能的不同,可分為研究性的調查(為解決理論性或政策性的問題而進行)和工作性的調查(為解決當前實際工作中的問題而進行).
社會調查應有的態度
1 求益的態度:力求促進社會進步,解決社會問題,增進人民幸福.
2 求實的態度:尊重客觀事實,不"唯上"不"唯書".
3 求教的態度:眼睛向下,虛心向群眾學習與求教.
怎樣開展社會調查
第一步,選題.根據當前國家經濟形勢和相關的方針政策,以及自己的興趣和學識,並結合社會調查的要素特徵,選定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如小城鎮建設,退耕還林等等.選題時應當採用必要的查閱文獻資料,咨詢相關老師等方法.
第二步,計劃.緊扣選定的主題,參照相關資料,提出不同層次的問題,並確定系統的調查項目,比如說要研究小城鎮建設的問題,就要提出其必要性和所需條件等問題,每個問題又包含了若干小問題.
第三步,設計指標.指標就是用一定的數量和單位來描述調查對象,如某地區的人口和人均收入等.要用各種數量指標和質量指標從各方面完整地揭示調查對象的本質特徵,保證其縱向和橫向的可比性.
第四步,擬定提綱.就是用提綱的形式將以上的准備確定下來,對所有提出的問題和項目加以精選,分別輕重穩急,使其系統,完整.
第五步,選擇適當的調查方式和方法.
常用的調查方式有普遍調查(對調查對象的每個部分每個分子毫無遺漏的逐個調查),典型調查(選擇一個或若干個具代表性的單位 做全面,系統,周密的調查),個案調查(對社會的某個個人,某個人群,或某個事件,某個單位所做的調查).
常用的調查方法有問卷法(合理設計問卷,採用開放式,封閉式或混合式問卷收集信息),文獻法(通過書面材料,統計數據等文獻對研究對象進行間接調查),訪問法(通過交談獲得資料),觀察法(現場觀察,憑借感覺的印象搜集數據資料).
第六步,培訓與准備.請有關專家對調查人員進行必要的培訓,包括調查態度和調查技能的培訓.此外,還應該注意籌備必要的資金和物質條件,作好與被調查單位的接洽工作,並爭取有關單位的支持,保證調查工作的順利開展.
什麼是調查報告
調查報告就是根據調查研究的成果寫出來的正確反映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書面報告,它通常反映重大事件,新生事物,突出的典型,重要的經驗和嚴重的問題..
調查報告有哪些特點
1 社會性.
調查報告作為時代的鏡子,從各個不同的側面客觀地反映社會情況和問題,具有明顯的社會功能調查報告所總結的典型經驗,對社會各方面具有指導意義;調查報告所接揭露的問題對社會各方面具有警戒作用;調查報告作為一種社會輿論,社會事實的發言人,能夠比較客觀地反映人民的願望,能鼓舞人們克服前進道路上的各種困難,信心百倍的爭取勝利.
2 針對性.
調查報告總是針對某一種思想傾向,具體實踐或實際問題而寫作的,通過對客觀事物的真實反映來表達作者的立場觀點和思想傾向.作者反對什麼,贊成什麼在調查報告中涇渭分明,而不是棱模兩可.
3 真實性.
任何社會調查的目的都是為了了解客觀實際,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掌握規律.調查報告的生命在於用事實說話,材料的真實和准確是首要的.調查報告採用的材料應是經過科學處理和認真核實鑒別的,而不是道聽途說的,是具體的,既有點又有面的,而不是抽象的.
4 典型性.
調查報告具有典型性,典型事物最能反映一般事物的本質與規律,是為了解決某個問題,總結某項經驗,研究事物的發展趨勢而寫作的,因此需要恰當的選擇典型,解剖麻雀,探索事物的發展規律,尋求解決矛盾的辦法.
調查報告有哪些類型
1 根據對調查對象反映的范圍的不同,可以劃分為概況調查報告和專題調查報告.
概況調查報告也叫綜合調查報告或普遍調查報告,主要是圍繞調查對象的基本狀況而寫的,對全部調查的結果進行比較全面而系統的反映.這類調查報告一般是就某一地區或單位而進行的,往往設計到政治,經濟,文化,人口,地理,歷史等各個方面的基本情況,對調查對象的發展變化,前因後果,來龍去脈作比較詳細的交代.專題調查報告是圍繞某個問題撰寫的,可以是典型經驗,專題情況,新生事物,歷史事件或存在的問題等等,比如關於農村合作經濟的調查,關於人才浪費的調查,關於個體商販精神生活現狀的調查等等.專題調查報告主題鮮明,材料具體,針對性強,具有很強的說服力.
〃擁[皒]入睡 回答採納率:17.9% 2008-08-09 18:27 檢舉
社會實踐調查報告寫作要經過以下五個程序:
1.確定主題
主題是調查報告的靈魂,對調查報告寫作的成敗具有決定性的意義。因此,確定主題要注意:
報告的主題應與調查主題一致;
要根據調查和分析的結果,重新確定主題;
主題宜小,且宜集中;與標題協調一致,避免文題不副。?
2.取捨材料
對經過統計分析與理論分析所得到的系統的完整的"調查資料",在組織調查報告時仍需精心選擇,不可能也不必都寫上報告,要注意取捨。如何選擇材料呢? ①選取與主題有關的材料,去掉無關的,關系不大的,次要的,非本質的材料,使主題集中、鮮明、突出; ②注意材料點與面的結合,材料不僅要支持報告中某個觀點,而且要相互支持,形成面上的「大氣」;
3.在現有有用的材料中,要比較、鑒別、精選材料,選擇最好的材料來支持作者的意見,使每一材料以一當十。
3.布局和擬定提綱
這是調查報告構思中的一個關鍵環節。布局就是指調查報告的表現形式,它反映在提綱上就是文章的"骨架"。擬定提綱的過程實際上就是把調查材料進一步分類,構架的過程。構架的原則是:"圍繞主題,層層進逼,環環相扣"。提綱或骨架的特點是它的內在的邏輯性,要求必須綱目分明,層次分明。
調查報告的提綱有兩種,一種是觀點式提綱,即將調查者在調查研究中形成的觀點按邏輯關系一一地列寫出來。另一種是條目式提綱,即按層次意義表達上的章、節、目,逐一地一條條地寫成提綱。也可以將這兩種提綱結合起來製作提綱。
4.起草社會實踐報告
這是調查報告寫作的行文階段。要根據已經確定的主題、選好的材料和寫作提綱,有條不紊地行文。寫作過程中,要從實際需要出發選用語言,靈活地劃分段落。
在行文時要注意:①結構合理(標題、導語、正文、結尾、落款);②報告文字規范,具有審美性與可讀性,如:"制定優惠政策,引進急需人才","運用競爭機制,盤活現有人才",(文章段落的條目觀點);③通讀易懂。注意對數字、圖表、專業名詞術語的使用,做到深入淺出,語言具有表現力,准確、鮮明、生動、朴實。
5.修改社會實踐報告
社會實踐報告起草好以後,要認真修改。主要是對報告的主題、材料、結構、語言文字和標點符號進行檢查,加以增、刪、改、調。在完成這些工作之後,才能定稿向上報送或發表。
⑥ 社會調查的步驟有哪些
社會調查工作的具體程序,大體可分五個相關聯的步驟:
1、確定調查課題;
2、設計調查方案;
3、收集資料;
4、整理與分析資料;
5、撰寫調查研究報告。
其中(1)、(2)兩個步驟是調查前的准備工作。因此,社會調查的一般程序也可以劃分為四個階段:即准備階段、調查階段、研究階段和總結階段。
准備階段的主要任務是:確定調查課題,明確調查任務;明確課題調查研究的目的、意義和要求;確定調查研究的類型和方式方法,制定調查方案和調查大綱等。
調查階段的主要任務是:按照調查設計的要求收集有關的資料。在調查階段的初期,調查人員應盡快打開調查工作的局面,注重材料搜集工作的質量;調查階段的中期,應注意總結前階段調查工作的經驗與問題,提出新對策,確保後階段的調查質量;調查階段的後期,要對已有調查資料進行質量檢查和初步整理工作,以便及時發現問題,就地補充調查。
研究階段的主要任務是:對資料進行審核、整理與統計,區分真假,消除資料中的假、錯、缺、冗現象,以保證資料的真實、標准、准確和完整。在此基礎上,對審核整理後的材料和統計分析後的數據,進行思維與加工,揭示事物的內在本質,說明事物的前因後果,預測事物的發展趨勢,作出理論說明。這是社會調查的深化、提高階段,是從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飛躍的階段。社會調查能否出成果,以及成果作用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就取決於這個階段的工作。
總結階段的主要任務是:撰寫調查研究報告。報告應著重說明調查結果或研究結論,並對研究過程、方法以及研究中的一些重要問題等進行系統的敘述和說明。
⑦ 社會調查研究的一般程序有哪些,請簡要說明
1、組建社會調查項目組。
2、收集相關政策、文件、規定的資料認真研讀。
3、制定工作路線(技術路線),確定工作步驟。
4、制定調查大綱及相應調查問卷表格。
5、設定抽樣方案。
6、依據方案進行現場調查。
7、對收集的資料進行統計、整理分析,得出結論,編寫調查報告。
8、進行專家咨詢,根據意見修改報告。
9、發布社會調查項目成果。
⑧ 社會調查步驟
步驟:
1、確定調查課題:
選題的確定應遵循需要性原則,新穎性原則和可行性原則。選擇具有教育教學調查法特點和優勢的調查研究課題,尤其應重視從教育實踐或理論研究的需要提出研究課題。在具體選題時還應把握:調查的目的性,調查者不僅應明確進行該項目調查的目的和任務,而且應考慮更進一步的研究需要。
2、設計調查方案:
具體調查方法有文案法、訪問法、觀察法和實驗法等。在調查時,採用何種方式、方法不是固定和統一的,而是取決於調查對象和調查任務。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為准確、及時、全面地取得市場信息,尤其應注意多種調查方式的結合運用。
3、收集資料:
收集資料調查法。調查法包括面談調查法,書面調查法,留置問卷調查法,電話調查法等。在學校管理中,最常用的是面談調查法。它是指當面聽取被調查者的意見、要求、反應、批評、建議。
4、整理與分析資料:
對社會調查報告材料的整理,一般分成:檢查鑒別。首先檢查社會調查報告材料是否切合研究的需要,其次要鑒別事實材料的真實性,數據的准確性,保證材料的真實可靠,確實反映客觀實際。製作圖表、數表。以其直觀形象信息量大,幫助讀者理解社會調查報告內容。
對社會調查報告材料的分析,應該說是調查研究中的一個十分關鍵的步驟,是能否將社會調查報告材料化為研究成果的關鍵所在。
所謂社會調查報告材料分析,就是用科學的方法審查、剖析調查材料中包含的被研究對象的狀況、特點、社會背景、基本結構、本質屬性與成因、組成因素與相互關系,以及運動機制和結論的過程。
對社會調查報告的調查材料進行分析研究,最基本的類型是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應該用辯證的觀點對待事物,對質和量兩個方面進行綜合考察。
5、撰寫調查研究報告:
撰寫要點:用簡單、朴實的語言寫作。行文要開門見山、平鋪直敘,不拐彎抹角。用盡可能簡單明快的字句表達盡可能豐富的內容。無論是描述事物現狀,還是論證研究結論,都應盡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
敘述事實力求客觀、准確,應避免使用主觀或感情色彩較濃的語句。力求敘述事實真實可靠,引用數據准確無誤。
(8)社會調查法流程擴展閱讀
准備階段的主要任務是:確定調查課題,明確調查任務;明確課題調查研究的目的、意義和要求;確定調查研究的類型和方式方法,制定調查方案和調查大綱等。
調查階段的主要任務是:按照調查設計的要求收集有關的資料。在調查階段的初期,調查人員應盡快打開調查工作的局面,注重材料搜集工作的質量,
調查階段的中期,應注意總結前階段調查工作的經驗與問題,提出新對策,確保後階段的調查質量;調查階段的後期,要對已有調查資料進行質量檢查和初步整理工作,以便及時發現問題,就地補充調查。
研究階段的主要任務是:對資料進行審核、整理與統計,區分真假,消除資料中的假、錯、缺、冗現象,以保證資料的真實、標准、准確和完整。在此基礎上,對審核整理後的材料和統計分析後的數據,進行思維與加工。
揭示事物的內在本質,說明事物的前因後果,預測事物的發展趨勢,作出理論說明。這是社會調查的深化、提高階段,是從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飛躍的階段。社會調查能否出成果,以及成果作用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就取決於這個階段的工作。
總結階段的主要任務是:撰寫調查研究報告。報告應著重說明調查結果或研究結論,並對研究過程、方法以及研究中的一些重要問題等進行系統的敘述和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