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經濟法doc下載
『壹』 求電子書:國際經濟法,中國政法大學出版,作者莫世建。或者鏈接網址也行。[email protected]
你好,若是需此書電子檔,加i俺l哈,\(^o^)/
《國際經濟法》作者:莫世健主編 頁數:552 出版社:北京市: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 簡介:本書採取了大國際經濟法概念,盡可能多地包括國際經濟法的相關問題,共分14章。主要包括國際經濟法概論,國際貨物買賣和國
『貳』 急·國際經濟法··
國際經濟法
是指調整國家之間;國際組織之間;國家與國際組織之間;國家與他國私人之間;國際組織與私人之間以及不同國籍私人之間,相互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它是隨著各國之間貿易和經濟往來日益增長以及國家對貿易和經濟活動的干預日益加強而形成和發展的。早在中世紀末期,歐洲主要商業城市就有一些關於國際商業交易的規則。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有關國際經濟關系的法律規則和制度大量出現 ,並具有了國家之間條約的形式。作為一門學科,國際經濟法學也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逐漸發展起來。
概念和范圍 關於國際經濟法的概念和范圍,國際上和國內都學說不一,總的來說,可歸納為廣泛和狹窄的兩種概念和范圍。
廣義國際經濟法 泛指調整國際經濟交往的法律。其范圍包括一切關於超越國界並涉及任何經濟利益的交易和交往的法律規則和制度,不論進行交往和交易的主體是國家、國際組織或機構、國營金融機構(如國家的中央銀行),還是個人、法人或跨國公司。它也不區分國際法和國內法、公法和私法。主張這種概念的法學家一般認為,國際經濟法是國際社會中經濟關系和經濟組織的國際法規范和國內法規范的總稱,他們打破了法律各部門之間的界限,強調法律各部門之間的相互作用和相互滲透。這派國際經濟法學者特別著重從各種有關法規的綜合的角度,研究實際的法律問題,對實際法律工作者來說,較切合實用。
按照廣泛的概念,國際經濟法的內容甚廣,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①關於外國人經濟地位的國內立法和國際法。②關於國際商業交易的私法方面,包括貨物買賣、運輸、契約的法律,保險法,公司法和海商法。③關於國際貿易的國內法規,如關稅法規、內地稅法規、進出口管製法規、外匯管製法規以及關於質量和包裝標准等方面的法規等。④關於外國人投資的國內立法和國際法,包括外國人投資的組織和清理、投資的待遇、保護和保證(見國際投資法),國有化和徵收,解決投資爭端的方法和適用的法律,等等。⑤關於國際貿易制度、國際貨幣和金融制度和國際機構投資制度的國際法和國際經濟機構法,如關稅及貿易總協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區域性國際開發銀行(如亞洲開發銀行)的法律,國際商品協定等。這部分法律都是通過國際條約的形式制定的,構成國家之間的條約義務,屬國際公法的范圍,不直接涉及或約束個人。⑥關於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法律,如歐洲經濟共同體,經濟互助委員會,安第斯條約組織的法律。⑦國際稅法,包括課稅管轄權范圍,關於解決雙重課稅的法律(見國際稅法) 。
狹義國際經濟法 是國際公法的一個特殊部門。凡國際貿易、經濟交易中涉及的私法問題(如國際貨物買賣合同等)和國內法問題(如關於進出口管理的國內立法等)都不屬於國際經濟法的范疇。這派學者比較注意國際經濟法的理論體系的研究。根據狹窄的概念,國際經濟法的范圍和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①關於一國公民(自然人)和法人在其國境外經濟領域的法律地位。②關於私人國外投資的法律制度。③國際機構投資的法律制度,主要涉及世界銀行和各區域開發銀行的組織機構法和關於其資金來源和經營的法律。④調整國際經濟關系的法律制度,其中主要包括國際貿易,金融和貨幣關系的國際法原則和規則。關於國際貨幣制度的法律涉及的問題包括: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協定條款》建立的關於國際貨幣體制的行為規則以及其實施和改革,區域性貨幣制度等。國際貿易法律制度包括《關稅及貿易總協定 》體現的各項原則(如非歧視原則、多邊最惠國待遇和國民待遇、普遍和逐步降低關稅、禁止數量定額制、關於防止出口貿易中限制競爭的原則、關稅同盟和自由貿易區制度涉及的原則,關於保障措施和免除執行某項原則的制度等),國際商品(初級產品)協定、生產國協會、綜合商品方案問題 、調整不同發展水平國家(即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貿易關系的非對等性質的優惠原則、關於禁止商業上限制競爭的做法的國際行為准則、消除或減少非關稅貿易障礙等。⑤國際經濟組織和機構法,包括組織結構、決策程序和職能范圍等方面的問題。⑥區域性經濟一體化的法律制度。⑦國際稅法,等等。
國際經濟法和國際經濟秩序 國際經濟法是與國際經濟秩序緊密相關的,實際上兩者難以分割,前者是為後者服務的。國際經濟秩序至少包含兩個意義,即①國際經濟關系領域中各國共同協議的價值觀念體系,也就是作為指導國際經濟關系的政治、經濟和社會觀念體系。②調整國際經濟關系的法律結構,又稱國際經濟關系的法律秩序。從這個角度看,國際經濟法可以說是國際經濟秩序的法律方面,也就是作為指導國際經濟秩序的政治、經濟和社會觀念在法律上的體現。
從整個世界范圍看,當今國際經濟關系中占支配地位的經濟秩序仍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建立起來的經濟秩序。其核心內容就是「布雷頓森林協定」即《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協定條款》(見國際貨幣法)、《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協定條款》和《關稅及貿易總協定》所建立的體制。這一國際經濟秩序以及為其服務的國際經濟法雖曾對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的經濟和國際貿易的增長起過作用,但它阻礙著廣大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致使南、北的貧富差距不斷擴大,因此,發展中國家正為建立較公平合理的新國際經濟秩序而斗爭。新國際經濟秩序的基本觀點和內容體現於1974年第六屆特別聯合國大會通過的《建立新的國際經濟秩序宣言》和《行動綱領》以及同年第二十九屆聯合國大會通過的《各國經濟權利和義務憲章》,1975年第七屆特別聯大通過的關於《發展和國際經濟合作》的決議以及1980年聯大關於《聯合國第三個發展十年國際發展戰略》的決議,等等。
新國際經濟秩序的概念是指在當今的世界經濟環境中促進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和社會進步(見國際發展法),對反映舊國際經濟秩序的現行國際經濟結構進行調整和改變。按照1976年科倫坡第五屆不結盟國家首腦會議的宣言,新國際經濟秩序的基本目標是在國際經濟關系中建立基於正義、合作和尊重人類尊嚴的平衡。新國際經濟秩序涉及的具體問題主要有:關於國際援助方面的問題,關於國際貿易方面的問題,關於國際貨幣金融方面的問題,關於工業、技術轉讓和商業做法方面的問題等。
『叄』 國際經濟法論文
BOT投資摸式的法律探討 論國際服務貿易 論國際貨物買賣合同中的根本違約 論國際貨物買賣合同中的損害賠償 論國際貨物買賣合同中的預期違約 論跨國公司在國際投資中的作用及對其管理 論世界反傾銷立法 論世界貿易組織的爭端解決機制 論我國對外貿易代理制 論我國反傾銷立法 國際商事仲裁發展的新動向 我國貿易投資保護協定的問題與應對經濟全球化條件下的證券投資者利益法律保護經濟全球化與國際經濟法的關系論析試論美國海外投資保險制度的運行機制《對外貿易法》的實施問題研究《勞動合同法》對我國外經貿領域的影響《企業所得稅法》對我國外經貿領域的影響BOT方式與中國法律的融合和沖突BOT方式中的政府保證研究BOT投資方式的法律問題探討FTA對WTO貿易體系的影響問題研究GATT關稅減讓原則研究TRIPS協定評析WTO補貼與反補貼規則研究WTO的法治化與中國立場WTO對中國行政法制建設的影響WTO貿易政策審議制度探析WTO協議與中國民事司法制度的完善巴塞爾協議與我國銀行監管法律制度避免國際重復征稅的方法評析促進與保護投資的多邊條約研究促進與保護投資的雙邊條約研究當今國際證券市場法律管制及對我國的啟示防止國際逃稅與避稅的國際合作機制探析非歧視原則評析國際服務貿易管理制度探析國際貨物買賣合同中的損害賠償問題探討國際技術轉讓中的保密問題國際貿易摩擦預警法律機制研究國際融資擔保的若干法律問題國際融資租賃法律問題初探國際商業貸款中的若干法律問題國際投資爭議解決問題探討國際項目融資中的若干法律問題國家及其財產豁免問題探討海外投資保險制度探討進出口商品質量監督檢驗檢疫制度探析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的國家經濟主權問題綠色壁壘法律問題及其對策研究論《服務貿易總協定》框架下的法律服務的對外開放——兼論中國的立法趨向論WTO爭端解決機制的「第三方」制度論電子單證(EDI)的法律問題論電子商務與跨國營業所得稅收問題論對跨國公司的國際管制論對跨國公司國際避稅行為的法律控制論管制國際避稅的法律措施及其完善論管制投資的法律制度論國際避稅及其法律對策論國際避稅與反避稅論國際海上(鐵路航空)貨物運輸中的承運人責任論國際貨物買賣合同中的貨物所有權轉移論國際貨物買賣合同中貨物風險分擔論國際經濟法的概念和范圍論國際競爭法體系之構建論國際貿易慣例(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論國際貿易中的原產地規則論國際貿易中的知識產權保護論國際生態法律保護與補償機制論國際稅法上居民身份的確認論國際稅收管轄權沖突的協調論國際稅收協定論國際稅收協定的濫用與防範論國際知識產權爭端的法律解決機制論國家經濟主權原則論國有化及其補償問題論海關對進出境貨物的監管制度論技術轉讓合同中的限制性商業條款論解決國際商事爭議的ADR方法論解決國際商事爭議的司法方法論金融風險防範的法律體系論跨國公司母公司對其子公司的債務責任論跨國勞務所得征稅權沖突的協調論世界貿易組織的爭議解決機制及其完善論世界貿易組織爭端解決機制的規則取向論世貿協議在我國法院的使用問題論適用國際慣例和有法必依的統一論稅收管轄權與國際重復納稅論稅收國際待遇原則論外國仲裁裁決的承認與執行論外國仲裁裁決在中國的承認和執行問題論外匯管制制度論我國對境外投資的管理與保護論我國對外貿易的進出口許可證制度論我國對外貿易的外匯管理制度論我國對外貿易管制的現狀及發展趨勢論我國反傾銷立法論限制豁免國家商業行為的判斷標准論信息公開制度與證券風險防範貿易保護主義及其法律對策研究貿易壁壘論——我國出口貿易面臨的技術壁壘問題歐美對華反傾銷問題及其對策研究評述避免國際重復納稅的各種方法區域自由貿易協定法律問題研究入後我國政府履行世界貿易組織條約義務的若干問題上海打造國際金融中心的夢想與實踐涉外稅收中反避稅法律問題研究世界貿易組織與最惠國待遇原則世貿組織下知識產權爭端解決若干問題研究試論國際稅收管轄權沖突的協調試評WTO爭端解決機制的新程序特許協議的法律問題探討外國技術性貿易壁壘及其法律對策外國投資者的待遇問題探討完善《海商法》時效制度芻議我國的外資立法問題探討我國對外貿易行政復議制度探析我國對外貿易行政訴訟制度探析我國對外投資企業的利益保護和法律支持我國涉外融資立法存在的問題及建議新的海外融資方式及其法律問題知識產權的國際保護 中國涉外仲裁監督機制評析中國應對碳關稅的法律思考中國與國際經濟新秩序的建設中國與外國投資者爭議的解決機制及其完善中美投資協定談判中的國民待遇問題中外貿易磨擦法律問題探討主權基金監管問題探討電子商務中的跨國電子認證問題
『肆』 國際經濟法的圖書
書 名: 國際經濟法
作者:叢書編寫組
出版社: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7
ISBN: 9787562030461
開本:16
定價: 19.00 元 名師指導
第一章國際經濟法緒論
◆內容提示
◆基礎知識圖解
◆重點知識講解
◆配套習題
◆參考答案
第二章國際貿易法概述
◆內容提示
◆基礎知識圖解
◆重點知識講解
◆配套習題
◆參考答案
第三章國際貨物買賣法
◆內容提示
◆基礎知識圖解
◆重點知識講解
◆配套習題
◆參考答案
第四章國際貨物運輸與保險
◆內容提示
◆基礎知識圖解
◆重點知識講解
◆配套習題
◆參考答案
第五章國際貿易支付
◆內容提示
◆基礎知識圖解
◆重點知識講解
◆配套習題
◆參考答案
第六章世界貿易組織法律制度
◆內容提示
◆基礎知識圖解
◆重點知識講解
◆配套習題
◆參考答案
第七章國際技術轉讓法
◆內容提示
◆基礎知識圖解
◆重點知識講解
◆配套習題
◆參考答案
第八章國際投資法
◆內容提示
◆基礎知識圖解
◆重點知識講解
◆配套習題
◆參考答案
第九章國際金融法
◆內容提示
◆基礎知識圖解
◆重點知識講解
◆配套習題
◆參考答案
第十章國際稅法
◆內容提示
◆基礎知識圖解
◆重點知識講解
◆配套習題
◆參考答案
第十一章國際經濟貿易爭端解決
◆內容提示
◆基礎知識圖解
◆重點知識講解
◆配套習題
◆參考答案
綜合測試題
…… 二、《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中規定的中止履行的適用條件當一方出現預期違反合同的情況時,另一方可以採取中止履行義務的規定。條件:
(1)被中止方當事人在履行合同的能力或信用方面發生了嚴重缺陷。
(2)被中止方當事人須在准備履行或履行合同的行為方面表明他將不能履行合同中的大部分重要義務。
除了上述兩種情況外,其他情況也有可能導致當事人中止履行義務,如對賣方來說,其所在的國家對與合同有關的貨物實行出口禁運,貨物交付的可能性在合同規定的期限內已經不存在了。此時,買方可以根據合理的判斷中止履行義務,中止履行義務的一方必須立即通知對方當事人,不論貨物是否發運。三、風險轉移與賣方根本違約的關系如果貨物的損壞或滅失是由於賣方違反合同所致,則依公約第70條的規定,買方仍然有權向賣方提出索賠,採取因此種違反合同而可以採取的各種補救辦法。根據此條規定,賣方根本違約和風險轉移的關系根據買方採取的救濟方法的不同而不同:
(1)如果買方採取了宣告合同無效這一救濟方法,那麼就應當自然阻止風險由賣方轉移至買方。
(2)如果買方並未採取宣告合同無效這一救濟方法,那麼就不能阻止風險由賣方轉移至買方。公約第66條的規定,貨物在風險轉移給買方承擔後遺失或損壞的,買方支付貨款的義務並不因此解除。除非這種損壞或損失是由於賣方的行為或不行為造成的。
四、解除合同的條件和效果
1.條件:
(1)根本違約:一方當事人違反合同的結果,使得另一方當事人蒙受損失,並且在實質上剝奪了他根據合同期待得到的東西。受損害的一方當事人有權要求解除合同,並且要求損害賠償。
(2)預期違約:如果訂立合同之後,一方當事人由於他履行義務的能力或者他的信用有嚴重缺陷,或者他在准備履行合同或者履行合同中的行為,表明他顯然將不履行其大部分重要義務,另一方可以以對方當事人預期違反合同為由,中止履行義務,但是要通知對方。如對方提供了擔保,就要繼續履行合同,如果對方不提供擔保則可以解除合同。
(3)分批交貨違反合同:如果各批貨物是相互依存的,對方一次不履行合同構成對以後各批貨物的根本違反,那麼就可能導致交貨無效,當事人有權解除合同。
(4)雙方協議解除合同。
(5)不可抗力中,如果遭受不可抗力的一方無法履行合同義務,可以解除合同。
2.效果:合同解除的效果一般就是返還財產和損害賠償,恢復原狀。
五、E組貿易術語:即Exw
1.全稱是ExwORK(NA
……
作者:張桂紅主編
出 版 社: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7-1-1 字數:版次:1 頁數:309 印刷時間:開本:印次:紙張:I S B N :9787810849333 本書以國際經濟交往所涉及的法律問題為主線,以國際經濟法的核心問題為重點,對國際經濟法基本制度進行了系統的闡述。在學派觀點的取捨方面,本書以國內主流觀點作為體系構建的基礎。同時,書中也簡約地介紹了非主流國際經濟法的觀點,使讀者能夠全面了解國際經濟法在國際和國內的發展狀況。
本書以國際經濟交往所涉及的法律問題為主線,以國際經濟法的核心問題為重點,對國際經濟法基本制度進行了系統的闡述。本書的特色主要表現為:(1)突出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識。(2)兼顧學科前沿。(3)理論聯系實際,國際法與國內法交融,具有較強的啟發性。(4)體例新穎,便於學生自學。本書各章均配有學習目標、本章小結、綜合練習題和資料鏈接等欄目,為學生在課外獨立思考和深入學習提供了便利。 書名:國際經濟法(第二版)(21世紀高等院校法學系列基礎教材·必修課)
圖書編號:2579067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定價:39.8
ISBN:730008589
作者:王傳麗
出版日期:2007-10-26
版次:1
開本:16
簡介:
國際經濟法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調整國際經濟關系的新興法學學科,在中國則是伴隨著對內搞活經濟和對外實行開放政策的腳步而發展起來的。有關國際經濟法的論著也像雨後春筍般地涌現出來,對國際經濟法的研究也在不斷的深入。
本教材力求闡明國際經濟法的基本理論,並使之密切結合中國開展對外貿易和國際經濟技術合作的實踐,反映中國涉外經濟立法與實踐及國際立法與實踐的最新發展動向。本書比較系統地論述了國際經濟貿易交易中所涉及的各種主要法律問題,包括國際貿易、國際投資、國際金融、國際稅收及國際經濟貿易爭議解決等法律問題。
目錄:
第一章 導論
第二章 國際貨物貿易法
第三章 國際服務貿易法
第四章 國際知識產權法
第五章 政府管理的法律與制度
第六章 國際投資法
第七章 國際金融法
第八章 國際稅法
第九章 國際經濟貿易爭議解決
主要參考文獻
『伍』 國際經濟法 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如下
2001年12月,中國深圳某公司與德國一公司簽訂了6萬箱 蘆筍罐頭出口合同,合同約定:1. 價格條件為FOB青島;目的地為漢堡;裝船時間為2002年6月;2. 深圳公司負責聯系船舶,德公司開立以深圳公司為收益人的不可撤銷信用證。合同簽訂後,深圳公司依約備好貨物,德國公司也開立了信用證。但由於船舶緊張,深圳公司聯系不到運輸船舶,於是致函德公司要求派船;並稱:根據《 Incoterms2000》,FOB條件下,作為買方的德公司應自己來訂立 貨物運輸合同並承擔其費用。德公司回復:雙方合同並未約定適用《Incoterms2000》退一步講,即使適用,由於合同已明確約定深圳公司負責船舶事宜,這一約定應優先於Incoterms2000,深圳公司必須根據合同履行聯系船舶義務。雙方因而發生爭議,致合同未能履行。雙方均要求對方承擔 違約責任。
問題: (1)本案是否適用《 聯合國國際銷售合同公約》?為什麼?
(2)Incoterms2000可否適用於本案?為什麼?
(3)雙方之間聯系運輸船舶的責任應由誰承擔?為什麼?
答案:
1、適用。合同雙方沒有排除公約的適用,則公約自動適用於他們之間的買賣合同。
2、適用。Incoterms2000是國際慣例,雙方選擇了FOB,意味著雙方的合同適用通則。 3、按FOB,應由德國公司負責安排運輸,但合同雙方可以對其項下的內容進行不同的約定。從題中所述,雙方合同中已明確約定由深圳公司負責安排運輸,則這個約定是有效的,應該由深圳公司聯系運輸船舶。
『陸』 國際經濟法txt全集下載
國際經濟法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第一章導論
一、國際經濟法的概念和調整范圍
國際經濟法是調整國際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國際經濟關系有廣義與狹義之分,狹義的國際經濟關系僅指國家、國際組織間的經濟關系,狹義國際經濟關系的主體一般限於國家和國際組織。廣義的國際經濟關系不僅包括狹義的國際經濟關系,還包括不同國家之間的個人、法人、國家、國際組織之間的經濟關系,也有人稱之為跨國經濟關系。國際經濟法所調整的是廣義的國際經濟關系。
國際經濟法調整的對象既包括國際法上的經濟關系,又包括國內法上的涉外經濟關系,既有縱向的關系,又有橫向的關系,既有公法的關系,又有私法的關系。國際經濟法是多門類、跨學科的綜合獨立法律學科。具體從法律關系的性質上考慮,其調整的范圍包括:
1.有關國際貨物貿易的法律規范與制度,包括與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國際貨物運輸與保險、國際支付與結算、進出口法律管制有關的法律規范與制度。
2.有關國際服務貿易的法律制度和法律規范,包括商業性服務、通訊服務、建築服務、銷售服務、教育服務、環境服務、金融服務、健康與社會服務、文化及體育服務、交通運輸服務等有關的法律規范與制度。
3.有關國際投資的法律規范與制度,包括資本輸出、資本輸入、投資保護等有關的法律規范與制度。
4.有關國際知識產權保護的法律規范與制度,包括與工業產權的國際保護、著作權的國際保護、國際許可證貿易有關的法律規范與制度。
5.有關國際貨幣與金融的法律規范與制度,包括與國際……
需要別的再問
『柒』 國際經濟法的介紹
國際經濟法是指調整國家之間;國際組織之間;國家與國際組織之間;國家與他國私人之間;國際組織與私人之間以及不同國籍私人之間,相互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它是隨著各國之間貿易和經濟往來日益增長以及國家對貿易和經濟活動的干預日益加強而形成和發展的。早在中世紀末期,歐洲主要商業城市就有一些關於國際商業交易的規則。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有關國際經濟關系的法律規則和制度大量出現 ,並具有了國家之間條約的形式。作為一門學科,國際經濟法學也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逐漸發展起來。
『捌』 國際經濟法(答全給分)
1.《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適用於營業地在不同國家的當事人之間所訂立的貨物銷售合同。
2.《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規定,「賣方所交付的貨物,必須是第三方不能提出任何權利要求的貨物,除非買方同意在這種權利或要求的條件下,收取貨物。」
3.在CIF術語條件下,賣方訂立保險合同並支付保險費。但只能要求賣方取得最低限底的保險險別。
4.信用證關系中的受益人是指買賣合同中的賣方。
5.接受是被發價人作出的同意一項發價意思表示。
6.「解決投資爭端國際中心」可以受理的爭端限於一締約國政府與另一締約國國民之間直接因國際投資而引起的法律爭端。
7.「備用信用證」和一般信用證不一樣,它並不是貨款的一種支付方式,而是一種擔保信用證。
8.調整共同海損制度的最重要的國際慣例為《1994年約克—安特衛普規則》。
9.跨國公司在國際避稅和國際逃稅方面採取兩個主要的手法:一個是設立基地公司;另一個是大搞轉移定價。
10.目前,各國選用的匯率制度基本上可以分為固定匯率制和浮動匯率制兩大類型。
『玖』 國際經濟法
(1)屬單獨海損,應由保險公司承擔損失。途中燒毀的化肥屬於單獨海損,依CFR術語,風險由A公司即買方承擔;而A公司購買了水漬險,賠償范圍包含單獨海損,因此由保險公司承擔。
(2) 屬共同海損,應由A公司與船公司分別承擔。因船舶和貨物遭到了共同危險,船長為了共同安全,有意又合理地造成了化肥的濕毀。
(3) 可以。因為承運人遲延裝船,又倒簽提單,須對遲延交付負責。
(4) 可以。因B公司是最終的責任人。
[考點集成]
共同海損,是指在同一海上航程中,當船舶、貨物和其他財產遭遇共同危險時,為了共同安全,有意地、合理地採取措施所直接造成的特殊犧牲、支付的特殊費用,由各受益方按比例分攤的法律制度。
單獨海損,是指由於自然災害、意外事故或不可抗力所直接造成的船舶或貨物的損害。
倒簽提單,旨在貨物裝船後簽發的日期早於貨物實際裝船日期為簽發日期的提單。提單簽發日期是貨物裝船日期的證明。簽發此種提單,尤其當倒簽時間過長時,有可能推斷承運人沒有使船舶進快速到,因而承擔貨物運輸延誤的責任。
實際承運人,是指接受承運人委託,從事貨物運輸或者部分運輸的人,包括接受轉委託從事此項運輸的其他人。承運人應對實際承運人,以及在受雇或者受委託范圍內行事的實際承運人的受僱人和代理人的行為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