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法的社會價值和基本價值是

法的社會價值和基本價值是

發布時間: 2022-06-06 18:41:06

A. 法律的基本價值和一般價值是什麼

一般價值和基本價值是一樣的:出於建立現代產權制度的客觀需要,產權經濟學和法經濟學備受矚目。作為產權經濟學和法經濟學的基礎性定理,科斯定理擁有著強大的闡釋能力。在交易費用為零的世界中(標准經濟理論的一個假設),當事人各方之間的談判將會導致帶來財富最大化的制度安排。

而這狀況與權利的初始配置是無關的。在科斯定理中,法律的諸種價值,如秩序、自由、效率、正義等等均能得到論證。科斯定理與法律價值相結合的研究不僅拓寬了法律制度研究的畛域,而且對現代產權制度建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也有更深刻地揭示。


(1)法的社會價值和基本價值是擴展閱讀:

社會主義國家的法律由人民而立,並保護人民的利益。這是社會主義社會法律的基本精神。法律的基本精神既體現了國家性質,也反映了社會矛盾。

法律是最高的社會規則,掌控了法律就等於掌握了人類的命運。社會主義國家的法律應該由人民來制定,社會主義國家的法律應該被人民所掌握。如此才可確保國家性質的純粹性,調和社會矛盾的有效性。

法律條文是死的,人是活的,法律是為了規范活著的人而不是死去的人。法律工具主義者把法律當成了僵化的工具、不變的教條。它違反了民主法治的基本精神。法律是人類社會創造的客體,也是人類解放自身的工具,它反過來影響人類社會的發展。

B. 法的價值

一、法的價值的含義

法的價值是指,法這樣一種社會規范有哪些為人所重視的性狀、屬性和作用。所謂價值是指客體能夠滿足主體的需要。

(1)同價值的概念一樣,法的價值也體現了一種主客體之間的關系;

(2)法的價值表明了法律對人們而言所擁有的正面意義,它體現其屬性中為人們所重視、珍惜的部分;

(3)法的價值既包括對實然法的認識,更包括對應然法的追求。

二、法的價值判斷和事實判斷

法的價值判斷是指對某一個特定的主體有無價值、有什麼價值有多大價值進行的判斷;

事實判斷是指對客觀存在的法律規則、法律制度進行的客觀分析和判斷。

價值判斷和事實判斷的不同在於:取向,維度,方法,真偽。

(1)判斷的取向不同:價值判斷的取向是主體,而事實判斷的取向是法律規則、法律制度;

(2)判斷的維度不同:價值判斷與主體的情緒、理念有關,因此帶有很強的主觀性,而事實判斷盡可能做到中立、客觀;

(3)判斷的方法不同:價值判斷的方法是規范性的判斷,而事實判斷是一種描述性的判斷;

(4)判斷的真偽不同。價值判斷主要是看主體與客體之間價值關系的契合程度,而事實判斷的真偽主要在於其與客體的真實情況是否符合。

三、法的價值種類

價值的種類主要有三種:自由、秩序、正義。

自由是指法通過制度的保障,使主體的行為任意化。有法律才有自由。

秩序被認為是工具性的價值,這里強調的是秩序是社會生活的基礎和前提。

正義強調的是社會生活中主體的平等和公正。正義是法的基本標准。

四、法的價值沖突

由於社會生活的多元化,價值形式之間會發生沖突和矛盾。如,自由和秩序的沖突。將學校隔離起來,以避免學生大范圍的感染SARS,就是通過限制自由來保證社會的秩序。再如:公平的效益。

法的價值沖突是客觀存在的。沖突的解決需要一種利益衡量和價值衡量。如何衡量呢?要注意以下三個原則:(1)價值位階(價值排序原則);(2)個案平衡原則;(3)比例原則。

C. 法的價值有哪些

法的價值是指法律滿足人類生存和需要的基本性能,即法律對人的有用性。法的價值是以法與人的關系作為基礎的,是法對人所具有的意義。法的價值的主體是人,法的價值的客體是法。法的價值是法對人的意義,其含義包括兩個方面:

1、法對於人的需要的滿足。人的需要是多元、多層次的,法的價值也是多元、多層次的,並且以人的多元、多層次的需要為依據;

2、人對法的期望、追求、信仰。法的價值是一種總是高於現實狀態的法的理想狀態,是人的相關思想與行為的目標。法的價值在指導人類的同時,又評價著人類關注的法與自己之間的關系及人類的相關思想與行為。法的價值體系包括了法的各種價值目標,如秩序、安全、效益、公平、自由、正義等,它指導著法的具體功能和作用的實現。

(3)法的社會價值和基本價值是擴展閱讀:

嚴格意義上的立法活動都是在一定法的價值觀指導之下的國家行為。人們在一系列立法問題上應做怎樣的抉擇,是法的制定中的價值認識問題、價值評價問題和價值選擇問題。在歪曲或誤解法的價值的統治者手中,不可能產生良好的法,只有在公平、正義、權力制衡等正確的價值指引下,統治者才可能制定出比較符合「良法」標準的法律。

法的演進是指法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的過程。一定時期的法是適應當時社會的需要而產生的,從而促進社會的發展,為社會所依賴,這樣的法才充滿了生機。

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法又會阻礙社會發展,為社會所拋棄,甚至出現新法取代舊法,新的生活准則吞噬了舊法的情形。這一歷史現象正說明了法從正面走向反面的矛盾性。

然而,新法代替舊法的歷史推進,法的消亡和取代法的共同生活准則的形成,都不是簡單的歷史現象,這些歷史進步都有一個重要的內在精神依據和精神動力,即法的價值。

D. 法理學簡答題:法的價值及其特徵

法的價值
就是法這種客體對於主體所具有的積極意義,是法對主體需要的滿回足及其程度。換而言答之,是法律的存在給人類社會帶來的美好的、正面的、積極的意義
法這樣一種社會規范有哪些為人所重視的性狀、屬性和作用。所謂價值是指客體能夠滿足主體的需要。
法的特徵
1.法是具有規范性、概括性和可預測性的社會規范
2.法是國家制定或認可的社會規范
3.法是規定人們權利和義務的社會規范
4.法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社會規范

E. 法的價值是什麼

法的價值是指法律滿足人類生存和需要的基本性能,即法律對人的有用性。法的價值是以法與人的關系作為基礎的,是法對人所具有的意義。法的價值的主體是人,法的價值的客體是法。法的價值是法對人的意義,其含義包括兩個方面:

第一,是法對於人的需要的滿足。人的需要是多元、多層次的,法的價值也是多元、多層次的,並且以人的多元、多層次的需要為依據。

第二,是人對法的期望、追求、信仰。法的價值是一種總是高於現實狀態的法的理想狀態,是人的相關思想與行為的目標。法的價值在指導人類的同時,又評價著人類關注的法與自己之間的關系及人類的相關思想與行為。

(5)法的社會價值和基本價值是擴展閱讀

法治是時代精神的體現,也是價值體系的重要載體。中共中央印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立法修法規劃》,強調要著力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律法規的立改廢釋全過程,力爭經過5到10年時間,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全面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應該體現在法律法規立改廢釋的全過程,需要從細處著手的水磨功夫。給人以溫暖和慰藉,社會才能充滿和諧和睦的圖景,給人以光明和希望。充分發揮法律法規的價值導向作用,讓行善更加理所當然,人民期待的美好生活才能得到更好的法治保障。

參考資料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新論:讓法治成為價值載體

F. 法治追求的基本價值目標是什麼

法律分析:公平正義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基本價值目標。法治有兩項最基本的要求,一是要有制訂得良好的法律,二是這種法律得到普遍的服從。所謂「良好的法律」,就是體現社會公平和正義的法律。公平正義是人類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關鍵環節。隨著市場 經濟的發展,社會結構的變動,利益關系的多元化,社會公平問題日益凸顯出來。高度重視、科學分析、正確解決這些問題,對於保持社會的穩定與和諧,減少社會風險和動盪,至關重要。

法律依據:《中國共產黨政法工作條例》 第五條 政法工作的主要任務是: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開展工作,推進平安中國、法治中國建設,推動政法領域全面深化改革,加強過硬隊伍建設,深化智能化建設,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履行維護國家政治安全、確保社會大局穩定、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保障人民安居樂業的主要職責,創造安全的政治環境、穩定的社會環境、公正的法治環境、優質的服務環境,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G. 什麼是法的價值

法的價值是指法律滿足人類生存和需要的基本性能,即法律對人的有用性。法的價值是以法與人的關系作為基礎的,是法對人所具有的意義。法的價值的主體是人,法的價值的客體是法。法的價值是法對人的意義,其含義包括兩個方面:

1、法對於人的需要的滿足。人的需要是多元、多層次的,法的價值也是多元、多層次的,並且以人的多元、多層次的需要為依據;

2、人對法的期望、追求、信仰。法的價值是一種總是高於現實狀態的法的理想狀態,是人的相關思想與行為的目標。法的價值在指導人類的同時,又評價著人類關注的法與自己之間的關系及人類的相關思想與行為。法的價值體系包括了法的各種價值目標,如秩序、安全、效益、公平、自由、正義等,它指導著法的具體功能和作用的實現。

(7)法的社會價值和基本價值是擴展閱讀:

嚴格意義上的立法活動都是在一定法的價值觀指導之下的國家行為。人們在一系列立法問題上應做怎樣的抉擇,是法的制定中的價值認識問題、價值評價問題和價值選擇問題。在歪曲或誤解法的價值的統治者手中,不可能產生良好的法,只有在公平、正義、權力制衡等正確的價值指引下,統治者才可能制定出比較符合「良法」標準的法律。

法的演進是指法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的過程。一定時期的法是適應當時社會的需要而產生的,從而促進社會的發展,為社會所依賴,這樣的法才充滿了生機。

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法又會阻礙社會發展,為社會所拋棄,甚至出現新法取代舊法,新的生活准則吞噬了舊法的情形。這一歷史現象正說明了法從正面走向反面的矛盾性。

然而,新法代替舊法的歷史推進,法的消亡和取代法的共同生活准則的形成,都不是簡單的歷史現象,這些歷史進步都有一個重要的內在精神依據和精神動力,即法的價值。

H. 簡述法的價值體系的含義和特點

含義:
法的價值體系可以看成是一組組相關價值所組成的系統,它是由不同而又相聯系的幾種法的價值類型組成。按照不同的標准,從不同的角度,我們將法律價值進行以下分類:(1)個體價值、群體價值。法律的個體價值就是個體對法律的需求以及法律對個體的實際效應,一般包括個人自由、平等、權利、人格尊嚴等。所謂法律的群體價值是指某一社會群體對法律的需求以及法律對該群體的實際效應。法律價值應當是多元的,但「主導法律價值總是特定的,總是代表著能把法律價值具體化到法律規范中的那一部分主體與法律之間的實踐關系」。在階級對立的社會中,法律所體現的只能是統治階級的法律價值追求。(2)法律的正價值、無價值(或零價值)和負價值。這是按照法律價值追求與法律的實際效應關系來分的。廣義的價值包括法的正價值和法的負價值,其中負價值是指法對主體需要實現的阻礙和破壞作用,零價值是指法律對一定主體既無益也無害,而狹義的法的價值僅指法的正價值,即法的有益性、有用性。(3)除此之外,法律價值還可按功能和性質分為目的性法律價值和工具性法律價值,而按歷史階段分為奴隸製法律價值、封建製法律價值、資產階級法律價值和社會主義法律價值。按法律對主體的應用形式分為物質價值和精神價值等等不一而足。
特點
研究法的價值理論,對法制的發展和社會的和諧有著重要的意義。

熱點內容
國際經濟法試題2017上半年 發布:2025-04-30 06:38:06 瀏覽:684
何明法院 發布:2025-04-30 06:37:58 瀏覽:237
執行法官談話不去 發布:2025-04-30 06:33:43 瀏覽:284
巴南法院 發布:2025-04-30 06:33:21 瀏覽:451
新治超條例 發布:2025-04-30 06:33:10 瀏覽:85
賣水產和律師 發布:2025-04-30 06:17:18 瀏覽:304
民法典公考 發布:2025-04-30 06:01:46 瀏覽:649
江蘇勞動法中夜班費 發布:2025-04-30 06:00:11 瀏覽:967
法官老爹台詞最後 發布:2025-04-30 05:58:47 瀏覽:971
保險公司做筆錄一個人有法律依據嗎 發布:2025-04-30 05:58:45 瀏覽: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