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法是合同法嗎
A. 建築法對合同規定
《建築法》第十五條 建築工程的發包單位與承包單位應當依法訂立書面合同,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
發包單位和承包單位應當全面履行合同約定的義務。不按照合同約定履行義務的,依法承擔違約責任。
B. 建築法是什麼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
第四十六號
(1997年11月1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通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的決定》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於2011年4月22日通過,現予公布,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胡錦濤
2011年4月22日
目 錄
第一章 總 則
第二章 建築許可
第一節 建築工程施工許可
第二節 從業資格
第三章 建築工程發包與承包
第一節 一般規定
第二節 發包
第三節 承包
第四章 建築工程監理
第五章 建築安全生產管理
第六章 建築工程質量管理
第七章 法律責任
第八章 附 則
C.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屬於什麼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屬於行政法。
我國的法律體系中,一共有七大法律部門,它們分別是:1憲法及憲法相關法、2民商法、3行政法、4社會法、5經濟法、6刑法、7訴訟及非訴訟程序法。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就屬於行政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分總則、建築許可、建築工程發包與承包、建築工程監理、建築安全生產管理、建築工程質量管理、法律責任、附則8章85條,自1998年3月1日起施行。
(3)建築法是合同法嗎擴展閱讀:
關於建築的相關規定:
1、建築工程開工前,建設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向工程所在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申請領取施工許可證;但是,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確定的限額以下的小型工程除外。按照國務院規定的許可權和程序批准開工報告的建築工程,不再領取施工許可證。
2、建設單位應當自領取施工許可證之日起三個月內開工。因故不能按期開工的,應當向發證機關申請延期;延期以兩次為限,每次不超過三個月。既不開工又不申請延期或者超過延期時限的,施工許可證自行廢止。
3、在建的建築工程因故中止施工的,建設單位應當自中止施工之日起一個月內,向發證機關報告,並按照規定做好建築工程的維護管理工作。
D. 在我國法律體系中,《建築法》屬於什麼部門
《建築法》復屬於行政法這一法律制部門。
我國的法律體系中,一共有七大法律部門,它們分別是:1憲法及憲法相關法、2民商法、3行政法、4社會法、5經濟法、6刑法、7訴訟及非訴訟程序法。
根據基本法律知識,我們首先可以排除1、6、7三大法律部門。我國建築法第一條規定:「為了加強對建築活動的監督管理,維護建築市場秩序,保證建築工程的質量和安全,促進建築業健康發展,制定本法。」可見,頒布建築法主要是為了加強對建築活動的監督管理,維護建築市場秩序、保證建築工程的質量和安全,其行政管理色彩較濃。當然,建築法中有對建築合同雙方權利義務的規定,也對社會經濟秩序有一定的規制維護,涉及一些刑事條款,規定了訴訟上的一些環節。但其主要立法目的在於行政管理,因此,《建築法》應當屬於行政法這一法律部門。
E. 建築法屬於什麼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分總則、建築許可、建築工程發包與承包、建築工回程監理、建築安全答生產管理、建築工程質量管理、法律責任、附則8章85條,自1998年3月1日起施行。2011年4月22日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20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的決定》修正。
目的:為了加強對建築活動的監督管理,維護建築市場秩序,保證建築工程的質量和安全,促進建築業健康發展
F. 合同法與建築法誰大
合同法,建築法都有自己的,獨特的法律效應,針對的不是同一個問題,所以說沒有誰大,誰小之分。如果觸犯其中任意一條,都會用范疇之內的法律進行處罰
G. 建築法和招投標法各屬於什麼法
他們的上一級法律是合同法
H.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與《合同法》的關系
平行法,屬於不同的法域
I. 建築工程法律法規
法律分析:建設工程 法律法規體系是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的規定,制定和公布施行的有關建設工程的各項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單行條例、部門規章和地方政府規章的總稱。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行政法規:《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建設工程勘察設計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 第一條 為了加強對建築活動的監督管理,維護建築市場秩序,保證建築工程的質量和安全,促進建築業健康發展,制定本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建築活動,實施對建築活動的監督管理,應當遵守本法。本法所稱建築活動,是指各類房屋建築及其附屬設施的建造和與其配套的線路、管道、設備的安裝活動。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一條 為了完善勞動合同制度,明確勞動合同雙方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構建和發展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制定本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以下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適用本法。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與其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依照本法執行。
《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
第一條 為了加強對建設工程質量的管理,保證建設工程質量,保護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建設工程的新建、擴建、改建等有關活動及實施對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管理的,必須遵守本條例。本條例所稱建設工程,是指土木工程、建築工程、線路管道和設備安裝工程及裝修工程。
J. 與建築業有關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1、《建築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分總則、建築許可、建築工程發包與承包、建築工程監理、建築安全生產管理、建築工程質量管理、法律責任、附則8章85條,自1998年3月1日起施行。
2、《招投標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613號,2011年11月30日國務院第183次常務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12年2月1日起施行。
3、《建設施工合同法》:
建設工程合同也稱建設工程承發包合同,是指由承包人進行工程建設,發包人支付價款的合同。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的規定,建設工程合同包括三種:即建設工程勘察合同、建設工程設計合同、建設工程施工合同。
4、《建築工程質量法》:
為保護建設單位、施工單位、房屋建築所有人和使用人的合法權益,維護公共安全和公眾利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和《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制訂本辦法。
5、《建設工程勘察設計管理條例》:
為了加強對建設工程勘察、設計活動的管理,保證建設工程勘察、設計質量,保護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制定本條例。
6、《建築市場信用管理暫行辦法》:
根據《暫行辦法》,各級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要充分利用全國建築市場監管公共服務平台,建立完善建築市場各方主體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
(10)建築法是合同法嗎擴展閱讀:
一、建築法規體系基本框架:
1、《建築法》以及相繼出台的《招標投標法》、《合同法》構成了規范建築活動的三大法律支柱。
2、《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建設工程勘察設計管理條例》以及大量部門規章的出台,作為配套法規完善了建築法規的內容。
二、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決定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2]作如下修改:
1、將第四十八條修改為:「建築施工企業應當依法為職工參加工傷保險繳納工傷保險費。鼓勵企業為從事危險作業的職工辦理意外傷害保險,支付保險費。」
2、本決定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根據本決定作相應修改,重新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