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勞動合同法的積極影響

勞動合同法的積極影響

發布時間: 2022-06-07 17:43:16

① 新勞動合同法的意義

2007年6月29日頒布,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的《勞動合同法》,對現行勞動合同制度來了個全新的規回定,令不少企答業感到難於應對。2007年8月30日頒布,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的《就業促進法》,對用人單位實施就業歧視的行為來了個明確否定,用人單位違反就業促進法實施就業歧視的,勞動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新勞動合同法和就業促進法之下,企業該如何進行勞動合同管理與勞動用工招聘管理,以減少勞動爭議糾紛或其他糾紛,減輕企業管理成本?主辦單位舉辦今次研討會,由既熟悉企業勞動管理又精通勞動法法規的知名勞動人事法律專家梁碩南老師與學員共同探討新法之下企業勞動合同管理與勞動用工招聘管理存在的問題和解決相關問題的策略與方案。

② 勞動合同法影響有哪些

法律分析:1、企業知情權在法律上確立,有利於企業控制員工入職風險;

2、放寬了勞動合同訂立的時間要求,有利於企業依法操作;

3、服務期設定條件大大放寬,有利於企業降低員工培訓的風險;

4、商業秘密保護納入法制軌道,有利於企業保護知識產權。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三條 訂立勞動合同,應當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願、協商一致、誠實信用的原則。

③ 勞動合同法的作用是什麼

《勞動合同法》的立法宗旨是發展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在我國勞動力供大於版求的情況下,勞動關系主體權雙方中勞動者一方處於弱勢地位,因而 《勞動合同法》更加強調對勞動者的保護,同時也對保護用人單位合法權益給予了必要的關注,作出了相應的法律規范。
1、有利於理順勞動關系,在權衡國家、企業、勞動者三者利益的基礎上,最大限度地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努力構建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和社會環境。
2、有利於加大國家宏觀調控力度,縮小貧富差距,通過法律手段引導國家經濟良性循環、持續發展,積極應對經濟全球化過程中面對的各種挑戰。
3、有利於用人單位順應勞動關系立法變化的趨勢,加快人力資源管理制度的構建和完善,推進用人體制機制的建設和創新,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向心力,減小人事相關管理過程中可能遇到的法律風險,促進用人單位長遠穩定發展。
4、有利於充分調動、發揮勞動者的積極性,為企業、為社會多創財富,多做貢獻,以緩和貧富差距拉大引起的社會矛盾,進而為國家穩定,企業盈利創造和諧的社會環境。

④ 《勞動合同法》的目的意義

2007年6月29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專國勞動合同法》(簡稱《屬勞動合同法》),於2008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該法屬於《勞動法》范疇,是專門調整勞動合同所涉及的權利義務關系以及相關程序的法律,所規定的是勞動合同當事人的權利義務和勞動合同制度。通過《勞動合同法》來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構建和發展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促進國家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

⑤ 勞動合同法的影響有哪些

法律分析:1、企業知情權在法律上確立,有利於企業控制員工入職風險。2、放寬了勞動合同訂立的時間要求,有利於企業依法操作。3、服務期設定條件大大放寬,有利於企業降低員工培訓的風險。4、商業秘密保護納入法制軌道,有利於企業保護知識產權。5、經濟性裁員的條件降低,有利於企業參與市場競爭。6、代通知金制度確立,有利於增加企業辭退員工的選擇餘地。7、員工試用期辭職也需提前通知,有利於企業做好工作交接。8、經濟補償金限高,有利於企業節約用工成本。9、其他用工形式在法律上確立,有利於企業靈活選擇用工方式。10、增加了過渡性條款,有利於減少對企業的沖擊。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八條 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時,應當如實告知勞動者工作內容、工作條件、工作地點、職業危害、安全生產狀況、勞動報酬,以及勞動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況;用人單位有權了解勞動者與勞動合同直接相關的基本情況,勞動者應當如實說明。

第十條 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勞動合同的,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⑥ 勞動合同法的立法目的及意義

《勞動合同法》的立法目的:

《勞動合同法》第一條表明,為了完善勞動合同制度,明確勞動合同雙方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構建和發展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制定本法。

《勞動合同法》的立法意義:

《勞動合同法》是一個意義深遠的立法標本,不僅僅在於其演示了一場極為復雜、激烈的立法博弈,它對於中國未來的社會立法,具有強烈的示範作用。

《勞動合同法》提高了勞工標准,用工成本的增加會給企業帶來管理創新與技術創新的動力,間接可能推動勞工素質的進一步提高。對於處於世界工廠核心的製造業工人而言,可以改善其工資待遇和工作條件。雖然遭遇了金融危機的打擊,但長期來看,《勞動合同法》對工人待遇與利益的促進應該還是有積極意義的。

而在我國勞動力供大於求的情況下,勞動關系主體雙方中勞動者一方處於弱勢地位,因而 《勞動合同法》更加強調對勞動者的保護,同時也對保護用人單位合法權益給予了必要的關注,作出了相應的法律規范。

因此,只有正確全面地理解法律的立法宗旨,自覺增強法律意識,認真研究和解決工作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才能全面推進法律的貫徹實施。

(6)勞動合同法的積極影響擴展閱讀:

《勞動合同法》的立法背景

《勞動合同法》從立法伊始,就受到了相當的關注,全國人大第一次審議之後,2006年3月20日至4月20日,《勞動合同法》草案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收到191849件意見,這一數據創造了改革開放後全國人大立法史的新紀錄。

在關於《勞動合同法》的立法宗旨、對經濟發展的意義以及勞動合同期限、勞務派遣、經濟賠償金等一系列問題上,不同立場的各方通過各自渠道發表意見,以期能在草案的修改中發揮影響力。盡管各方討論的議題有所不同,但卻最終以各種形式回歸於勞工標準的提高與否上。

經歷了各方的爭論和角力,《勞動合同法》幾易其稿最終頒布實施,和初次公布的草案相比,部分條款發生了變化。雖說立法過程中有多方的參與,但很明顯資方作為一個整體,發出了較為一致的聲音,具有通暢的利益表達渠道。因此最終頒布實施的《勞動合同法》在資方的強大壓力下,作出某些調整,也是不可避免的。

⑦ 《勞動合同法》實施,對社會以及企業有什麼重大影響

能有什麼影響,企業按法辦事,職工依法勞動,誰都不欠誰的,少紛爭對誰都有好處!

⑧ 勞動合同法對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將產生哪些深度影響

《勞動合同法》的實施對勞動者、用人單位產生的最大影響在於,加大了對勞動者的保護力度,加重了對用人單位違法成本。

⑨ 《勞動合同法》對勞動者的影響有那些

第一,延長了申請仲裁的時效。
第二,勞動合同期滿後,如果由於企業的原來不能續簽勞動合同,勞動者將得到經濟補償。
第三,單位拖欠工資,勞動者可直接到法院申請支付令。
第四,單位拖欠工資案件實行一裁終局。
第五,單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每工作一年賠償兩個月的工資。
第六,建立勞動關系後,超過一個月仍不簽訂勞動合同的,勞動者可主張雙倍工資(以12個月為限)
第七,在同一單位簽訂兩次勞動合同後,第三次應簽訂長期勞動合同。

⑩ 《勞動合同法》對勞動者有那些影響

總的來說有好的影響
也有壞的影響!
當然,不看勞動法,你肯定不知道有那些影響。所以,就算你不給我分,我還是要說,勞動法對勞動者其實只是一把雙刃劍!呵呵。要想陰資方,恐怕是需要一些專業的法律技巧了。

熱點內容
司法救助被告 發布:2025-04-29 15:07:52 瀏覽:186
南京人防和物業法規 發布:2025-04-29 15:05:42 瀏覽:490
櫃面業務法律法規知識 發布:2025-04-29 15:05:35 瀏覽:633
還有哪些原則可以成為行政法的基本原則 發布:2025-04-29 14:54:00 瀏覽:405
怎麼用詞誇律師 發布:2025-04-29 14:47:12 瀏覽:210
法官是審判長么 發布:2025-04-29 14:47:09 瀏覽:734
2014年司法考試刑事訴訟法 發布:2025-04-29 14:14:58 瀏覽:535
勞動人事仲裁裁決書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4-29 14:10:37 瀏覽:299
海關法規科 發布:2025-04-29 14:08:17 瀏覽:392
司法紅包 發布:2025-04-29 14:07:29 瀏覽: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