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經濟法合同無效

經濟法合同無效

發布時間: 2022-06-07 19:11:25

1. 《經濟法》中論述各種合同效力的具體情形

合同,甲乙雙方為達到共同目的而簽署的協議。條款一條一條都寫清楚。

2. 經濟法訂立合同時我們需要注意的主要事項

訂立合同中的注意事項
1、談判結束後,應由己方人員起草合同。合同作為權利義務的載體,放棄起草權就等於放棄主動權,自己的夢要自己圓,不要指望他人能起草一份有利於己方的合同。
2、合同相對方的主體資格不審查,或審查不嚴,導致合同在履行後期,主體突然消失,或注銷,或下落不明,音信全無,或者沒有履行能力,這些都可以造成合同目的不能實現。也有公司在簽訂合同後,發生分立、合並、撤銷、解散、破產等難以預料的情況。
3、談判或簽約意氣用事,非常草率,不看更不審合同;或過於軟弱,不敢向對方提出修改意見;或者牛氣沖天,合同充斥不合理或霸王條款(對此有些人不理解,全部對自己有利有什麼不好?合同的目的是共同完成一項業務,如果權責嚴重不平等,將增加對方違約的風險。)
4、先蓋章,後寫內容合同;或者格式條款中的選擇性條款,沒有選定,這就讓對方有機會單方修改合同;或者不蓋騎縫章,也不簽字,這樣就讓對方有機會偷換頁碼,修改合同條款。
5、以甲方的公司名義簽訂合同,卻蓋名稱上非常類似的乙公司的章;或者以上級公司的名義簽訂合同,卻蓋下級公司的公章;或者名章不符,合同名稱是個人,卻蓋公司的章;反之也有。這就造成合同的主體的混淆,出現違約後,往往乙方是沒有履行合同的能力。
6、合同沒有簽訂日期,無法判斷合同的簽定時間。很多案件,合同生效的時間就決定案件的勝敗。
7、合同不校對,缺文少字,表意不清或混亂,甚至矛盾;或者不嚴密、漏洞多。雖然法官是有義務查清案件的,但是法律事實和客觀真實還是存在差異。
8、合同不作審查,急功近利。業務一談好,對方拿出合同,己方就馬上簽字。這種趕時間、搶速度,生怕業務跑掉。有時候,合同中就包含了霸王條款或陷阱,以及合同規定的違約責任不符合法律規定等。甚至,有些業務員為自己能完成業務指標,明知存在缺陷還要去簽,最後由公司擔責。
9、實踐中,有的企業為應付審計、稅務等部門,或為他方幫忙,利用假合同騙取第三方的信任,而簽訂假合同。這會給企業帶來很大的風險。
盡管公司或個人在簽訂合同時會出現各種風險,但是通過合同管理程度是完全可以做到風險識別、風險分析、風險評估,最後作出風險應對。如果企業沒有合同管理程序,合同管理必然處於無序的狀態,這個地雷在踏在上面後就會粉身碎骨。但如果企業採取適當的方法,合同的風險完全是可以掃雷在前的。

3. 合同無效的原因有哪些 經濟法的內容

第五十二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一)一方以欺詐、脅迫內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容;
(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4. 大學經濟法題目;何種情形下合同無效其法律後果是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五十二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一)一方以欺詐、脅回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答害國家利益;
(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5. 經濟法概論課後題無效合同與可撤銷合同有什麼相同之處

(一)無效合同
1.無效合同的概念(識記)
無效合同是指合同因欠缺生效要件而不發生當事人預期法律效力的合同。
2.無效合同的種類(識記)
(1)以欺詐、脅迫等手段訂立的損害國家利益的合同;
(2)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合同;
(3)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合同;
(4)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合同;
(5)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禁止性或強制性規定的合同。
(二)可撤銷合同
1.可撤銷合同的概念和特徵(識記)
(1)概念:當事人訂立合同時,因意思表示不真實,一方行使撤銷權而使其歸於無效的合同。
(2)特徵:當事人一方意思表示不真實;須由一方行使撤銷權;未撤銷前仍有效;撤銷權人可以請求撤銷也可以請求變更合同。
2.可撤銷合同的種類(識記)
(1)因重大誤解訂立的合同;
(2)顯示公平的合同;
(3)因欺詐、脅迫訂立的合同;
(4)乘人之危訂立的合同。
3.撤銷權的行使(綜合應用)
撤銷權的形式不一定必須通過訴訟方式,直接向對方行使對方認可或協商均可。但如果雙方對撤銷合同有爭議,則必須提起訴訟或仲裁。
當事人請求合同變更的,法院或仲裁機構不得撤銷。
撤銷權消滅的情形:當事人自知道或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沒有行使的;當事人知道撤銷事由後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放棄的。
(三)合同被確認無效或被撤銷後的法律後果
合同被確認無效或被撤銷後的三種處理方式(綜合應用):
1.返還財產;旨在恢復到合同訂立前的狀態;限於原物和其所產生的孳息;原則上不考慮對方是否有錯誤。
2.賠償損失;合同無效或者被撤銷後,因該合同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到的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
3.收歸國庫或返還集體或第三人。

6. 經濟法 有效合同無效合同可撤銷合同和效力待定合同有什麼區別

合同的有效要求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雙方基於相同的意思表示並且沒有違反法律的強制性版規權定,不違反法律和社會的公共利益的。
合同的無效,如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第三人利益的,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違反法律和行政法規強制規定的。
可撤銷的合同情形有因為重大誤解,或者簽定合同時候有欺詐,脅迫,顯失公平,乘人之危,導致一方利益受損。當然欺詐,脅迫簽定手段簽定的合同損害國家利益的合同是無效的。
效力待定合同是指合同成立以後不能完全的符合生效的條件
合同效力的待定比如,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簽定的合同,在沒有經過法定代理人的追認情況下就是效力待定的,比如超權代理的情況下簽定的合同,在沒有經過被代理人的追認情況下合同的效力是待定的,再比如無權處分人對所有權人的財產進行處分簽定的合同,再未經過所有權人追認的情況下效力是待定的。
效力待定的合同,經過補正或者經過追認,使合同消除瑕疵就可以成為有效的合同,反之則無效。

7. 《經濟法》中關於無效合同與可撤銷合同混淆的問題

這是一個免除債務行為,不是訂立合同無效。

民法通版則》第五十八條第1款規定:下權列民事行為無效

(一)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
(二)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依法不能獨立實施的;
(三) 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所為的
(四) 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五) 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的;
(六) 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

8. 經濟法分析題 急!某商場新進一種CD機,價格定為2598元。櫃台組長在製作價簽時,誤將2598元

1)商店的訴訟請求有法律依據嗎?為什麼?
答:商店的請求具有法律依據。合同法五十四條當事人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一,因重大誤解訂立的。二,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一方以欺詐,脅迫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識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本案符合重大誤解的構成條件,所以應認定為屬於重大誤解的民事行為。
(2)應如何處理?
答:商店在本案中雖屬於受損害一方,但是主要原因還是自己工作的疏忽。在要求法院幫助自己返還之後,應該給予趙某一定的補助,以表達應工作疏忽給趙某帶去不變的歉意。
2.甲公司與乙公司簽訂一份秘密從境外買賣免稅香煙並運至國內銷售的合同。甲公司依雙方約定,按期將香煙運至境內,但乙公司提走貨物後,以目前賬上無錢為由,要求暫緩支付貨款,甲公司同意。3個月後,乙公司仍未支付貨款,甲公司多次索要無果,遂向當地人民法院起訴要求乙公司支付貨款並支付違約金。
請問:
(1)該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為什麼?
答:該合同屬於無效合同。
依據《合同法》第52條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①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②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③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④損害社會公共利益;⑤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甲公司與乙公司之間的買賣合同屬於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合同,故為無效合同。
(2)應如何處理?
答:由於合同為無效合同,合同自始、絕對、確定、永久沒有法律拘束力,因此法院應駁回甲公司的訴訟請求。同時,甲公司和乙公司的交易損害了國家利益,法院可以採取民事制裁措施,沒收雙方用於交易的財產。
3.甲企業向乙企業發出傳真訂貨,該傳真列明了貨物的種類、數量、質量、供貨時間、交貨方式等,並要求乙在10日內報價。乙接受甲發出傳真列明的條件並按期報價,亦要求甲在10日內回復;甲按期復電同意其價格,並要求簽訂書面合同。乙在未簽訂書面合同的情況下按甲提出的條件發貨,甲收貨後未提出異議,亦未付貨款。後因市場發生變化,該貨物價格下降。甲遂向乙提出,由於雙方未簽訂書面合同,買賣關系不能成立,故乙應盡快取回貨物。乙不同意甲的意見,要求其償付貨款。隨後,乙發現甲放棄其對關聯企業的到期債權,並向其關聯企業無償轉讓財產,可能使自己的貨款無法得到清償,遂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請問:
(1)試述甲傳真訂貨、乙報價、甲回復報價行為的法律性質。
答:甲傳真訂貨行為的性質屬於要約邀請。因該傳真欠缺價格條款,邀請乙報價,故不具有要約性質。乙報價行為的性質屬於要約。根據《合同法》的規定,要約要具備兩個條件,第一,內容具體確定;第二,表明經受要約人承諾,要約人即受該意思表示約束。乙的報價因同意甲方傳真中的其他條件,並通過報價使合同條款內容具體確定,約定回復日期則表明其將受報價的約束,已具備要約的全部要件。甲回復報價行為的性質屬於承諾。因其內容與要約一致,且於承諾期限內作出。
(2)買賣合同是否成立?並說明理由。
答:買賣合同成立。根據《合同法》的規定,當事人約定採用書面形式訂立合同,當事人未採用書面形式但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的,該合同成立。本題中,雖雙方未按約定簽訂書面合同,但乙已實際履行合同義務,甲亦接受,未及時提出異議,故合同成立。
(3)對甲放棄到期債權、無償轉讓財產的行為,乙可向人民法院提出何種權利請求,以保護其利益不受侵害?對乙行使該權利的期限,法律有何規定?
答:乙可向人民法院提出行使撤銷權的請求,撤銷甲的放棄到期債權、無償轉讓財產的行為,以維護其權益。對撤銷權的時效,《合同法》規定,撤銷權應自債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1年內行使,自債務人的行為發生之日起5年內未行使撤銷權的,該權利消滅。

9. 經濟法復習題簡答題合同生效的條件有哪些

當事人有民事行為能力
當事人意思表示健全
合同內容合法
合同成立後有無其他生效的條件、期限,如果沒有,那麼合同成立即生效。

10. 經濟法的 合同問題

首先,這不屬於經濟法范疇,屬於民法中的合同法部分。

馬某與乙廠訂立合同的行為,屬於無權代理,效力待定。
乙廠未催告甲公司承認,甲公司亦無追認,合同無效。
處理:
構成事實合同(此名稱學術存在爭議,),據合同法三十六條,當事人未採取書面形式但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的,該合同成立。
故,甲公司與乙廠構成空調購銷關系。

甲公司構成不當得利之債,應當返還所得利益,並賠償損失。

熱點內容
中級經濟法借款合同 發布:2025-04-26 08:05:03 瀏覽:530
刑法的講解視頻 發布:2025-04-26 07:59:12 瀏覽:364
一國法院解決涉外 發布:2025-04-26 07:51:52 瀏覽:920
找保定律師 發布:2025-04-26 07:43:41 瀏覽:194
城市綜合執法管理條例 發布:2025-04-26 07:34:07 瀏覽:123
勞動法關於女職工 發布:2025-04-26 07:28:59 瀏覽:840
審計法里有規定內部審計和社會審計嗎 發布:2025-04-26 07:28:59 瀏覽:25
合同法總論講座視頻 發布:2025-04-26 07:21:52 瀏覽:885
旅遊團條例 發布:2025-04-26 07:15:58 瀏覽:338
揚州拆遷條例 發布:2025-04-26 07:10:07 瀏覽: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