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經濟法仲裁考點

經濟法仲裁考點

發布時間: 2022-06-08 12:14:31

1. 2020年初級會計考試《經濟法基礎》的核心考點有哪些

第一章 總論


法律事實的因素、法律事實、訴訟、是民事訴訟所管、民事訴訟時效、行政訴訟、法律依據的類型。



第二章 會計法律制度


財務核算、電腦文件管理方法、財務會計監管、會計工作崗位的設定、財務人員、會計職業道德、違背會計法律制度的法律依據。


第三章 支付結演算法律制度


電子支付的基礎規定、各種結算賬戶的應用、單據支配權與義務、票據行為、單據追償、銀行承兌匯票、商業承兌匯票、銀行匯票、銀行本票、儲蓄卡、在線支付、國內信用卡、預付費卡。


第四章 增值稅、消費稅法律制度


民法因素、所得稅繳稅范疇、所得稅稅率和徵收率、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測算、所得稅稅收優惠政策、所得稅征繳管理方法、所得稅增值稅專票的應用要求、所得稅的繳稅范疇和稅收分類、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測算。


第五章 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法律制度


所得稅經營者、所得稅應納稅額之收益總金額、所得稅應納稅額之抵扣新項目、所得稅應納稅額之不可扣減新項目、所得稅稅收優惠政策、勞務報酬所得、勞務報酬、偶然所得、資產租用個人所得和資產出讓個人所得、個稅扣減新項目要求、個稅稅收優惠政策。


第六章 其他稅收法律制度


房地產稅、房產契稅、土增、城區土地稅、車船使用稅、合同印花稅、資源稅、進口關稅。


第七章 稅收徵收管理法律制度


稅款徵收管理法簡述、發票管理、稅款徵收方式、稅金征繳對策、稅務行政復議。


第八章 勞動合同與社會保險法律制度


勞動者合同訂立的方式、勞務報酬、上班時間和歇息假期、試崗、勞動者合同的解除、勞動合同書的停止、勞動合同解除和停止的經濟補償金、勞動派遣、關於勞動仲裁的處理、職工養老保險、醫療期、工傷險。


更多關於初級會計考試的資訊還有熱點新聞,小編會及時關注,及時更新。

2. 初級會計職稱《經濟法基礎》核心考點清單,收藏!

《經濟法基礎》核心考點


第一章 ☆


法和法律、法律關系、法律事實、法的形式和分類、仲裁、民事訴訟、行政復議、行政訴訟。


第二章 ☆☆


會計核算、會計檔案管理、會計監督、會計機構、會計崗位的設置、會計人員。


第三章 ☆☆


支付結算的原則、支付結算的基本要求、票據的概念與特徵、票據權利與責任、票據行為、票據追索、銀行匯票、商業匯票、銀行本票、支票、銀行卡賬戶和交易、銀行卡計息與收費、匯兌、委託收款。


第四章 ☆☆☆


增值稅征稅范圍、增值稅應納稅額的計算、消費稅征稅范圍、消費稅應納稅額的計算。



第五章 ☆☆☆


企業所得稅征稅對象、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資產的稅務處理、企業所得稅應納稅額的計算、個人所得稅應稅所得項目、應納稅所得額的確定、個人所得稅應納稅額的計算。


第六章 ☆☆


第六章相關稅種的納稅人、征稅范圍、計稅依據及應納稅額的計算。


第七章 ☆


稅務登記、賬簿和憑證管理、發票管理、納稅申報、稅款徵收、稅務檢查。


第八章 ☆☆


勞動合同的訂立、勞動合同的解除和終止、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勞動合同的主要內容。


更多初級會計職稱考試資訊、備考方法、每日習題等,小編都會及時進行更新,請大家關注起來。

3. 收藏!2021年初會考試經濟法基礎考點清單

第一章 總論

(一)掌握法和法律、法律關系、法律事實、法的形式和分類

(二)掌握仲裁、民事訴訟

(三)掌握行政復議、行政訴訟

(四)熟悉法律部門與法律體系

(五)熟悉法律責任的概念、法律責任的種類

(六)了解經濟糾紛的概念與解決途徑

第二章 會計法律制度

(一)掌握會計核算、會計檔案管理、會計監督

(二)掌握會計機構、會計崗位的設置、會計人員

(三)熟悉會計職業道德的概念和主要內容.

(四)熟悉違反會計法律制度的法律責任

(五)了解會計法律制度的概念、適用范圍和會計工作管理體制

(六)了解代理記賬

第三章 支付結演算法律制度

(一)掌握支付結算的原則、支付結算的基本要求

(二)掌握票據的概念與特徵、票據權利與責任、票據行為、票據追索

(三)掌握銀行匯票、商業匯票、銀行本票、支票

(四)掌握銀行卡賬戶和交易、銀行卡計息與收費

(五)掌握匯兌、委託收款

(六)熟悉銀行結算賬戶的開立、變更和撒銷

(七)熟悉各類銀行結算賬戶的開立和使用

(八)熟悉銀行結算賬戶的管理

(九)熟悉預付卡

(十)熟悉結算紀律、違反支付結演算法律制度的法律責任

(十一)了解支付結算的概念和支付結算的工具

(十二)了解銀行結算賬戶的概念和種類

(十三)了解銀行卡的概念和分類、銀行卡清算市場、銀行卡收單

(十四)了解網上銀行、第三方支付

(十五)了解國內信用證

第四章 增值稅、消費稅法律制度

(一)掌握增值稅征稅范圍、增值稅應納稅額的計算

(二)掌握消費稅征稅范圍、消費稅應納稅額的計算

(三)熟悉增值稅納稅人、增值稅稅收優惠、增值稅徵收管理、增值稅專用發票使用規定

(四)熟悉消費稅納稅人、消費稅稅目、消費稅徵收管理

(五)了解稅收與稅收法律關系、稅法要素.

(六)了解我國的現行稅種與徵收機關

(七)了解增值稅稅率和徵收率

(八)了解消費稅稅率

第五章 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法律制度

(一)掌握企業所得稅征稅對象、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

(二)掌握資產的稅務處理、企業所得稅應納稅額的計算.

(三)掌握個人所得稅應稅所得項目、應納稅所得額的確定

(四)掌握個人所得稅應納稅額的計算

(五)熟悉企業所得稅納稅人、稅收優惠

(六)熟悉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和所得來源的確定、稅收優惠

(七)了解企業所得稅稅率、徵收管理

(八)了解個人所得稅稅率、徵收管理

第六章 其他稅收法律制度

(一)掌握本章相關稅種的納稅人

(二)掌握本章相關稅種的征稅范圍

(三)掌握本章相關稅種的計稅依據

(四)掌握本章相關稅種應納稅額的計算

(五)熟悉本章相關稅種的稅收優惠

(六)了解本章相關稅種的稅率(稅目)、徵收管理

第七章 稅收徵收管理法律制度

(一)掌握稅務登記、賬簿和憑證管理、發票管理、納稅申報

(二)掌握稅款徵收、稅務檢查

(三)熟悉征納雙方的權利和義務、稅務行政復議范圍、稅務行政復議管轄

(四)熟悉稅務行政復議申請與受理、稅務行政復議審查和決定

(五)了解稅收徵收管理法的概念、適用范圍、稅務管理的概念

(六)了解稅務行政復議的概念

(七)了解稅務管理相對人實施稅收違法行為、稅務行政主體實施稅收違法行為的法律責任

第八章 勞動合同與社會保險法律制度

(一)掌握勞動合同的訂立

(二)掌握勞動合同的解除和終止

(三)掌握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

(四)掌握勞動合同的主要內容

(五)熟悉勞動合同的履行和變更.

(六)熟悉集體合同與勞務派遣

(七)熟悉勞動爭議的解決

(八)熟悉工傷保險、失業保險

(九)了解勞動關系與勞動合同

(十)了解違反勞動合同法律制度的法律責任:

(十一)了解社會保險的概念、社會保險費征繳與管理

(十二)了解違反社會保險法律制度的法律責任

以上就是環球青藤小編關於2021年初會考試經濟法基礎考點清單的分享,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如果你想要了解更多初級會計職稱考試相關內容,歡迎大家及時關注環球青藤網校,小編將為大家做及時的資訊整理與發布!

4. 簡述經濟法的經濟仲裁與訴訟的區別與聯系

1、仲裁和訴抄訟都是經濟襲糾紛的解決機制。
2、仲裁是一局終裁,仲裁裁決只能撤銷不能上訴;而訴訟一般是兩審終審制,訴訟可以上訴、再審。
3、仲裁不是訴訟的前置程序,當事人之間發生糾紛時,既可以選擇仲裁也可以直接提起訴訟。
4、仲裁的靈活度高,當事人參與仲裁庭成員的選擇,但是審判庭的組成人員是法院確定的,當事人無權指定及發表意見。
5、當事人之間約定有仲裁而向法院提起訴訟的,法院不予受理,但仲裁協議無效或被告在一審開庭前未提交仲裁協議的除外。
6、當事人申請撤銷仲裁裁決、不予執行仲裁裁決的,由人民法院管轄。
7、仲裁一般不公開,而訴訟一般公開。
8、仲裁通過民間機構(仲裁委員會)解決,訴訟通過國家機關(法院)解決。

5. 經濟法考試題:簡述經濟糾紛的解決方式

經濟糾紛,又稱經濟爭議,是指平等主體之間發生的,以經濟權利義務為內容的社會糾紛。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三條規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其他組織之間以及他們相互之間因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提起的民事訴訟,適用本法的規定。

發生經濟糾紛的,處理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種:

1、由雙方自行協商處理。

2、依法向法院起訴,通過法院訴訟的方式來解決糾紛。

3、如果簽有仲裁協議的,則應向相應的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6. 經濟法基礎考點有哪些

經濟法基礎的題型:
一、單項選擇題

二、多項選擇題

三、判斷題

四、不定內項選擇題

各部分容考點:http://blog.sina.com.cn/s/blog_6d23a6dc0100ltmn.html

7. 經濟法之仲裁,你會了嗎

(一)仲裁的概念
仲裁是指仲裁機構根據糾紛當事人之間自願達成的協議,以第三者的身份對所發生的糾紛進行審理,並作出對爭議各方均有約束力的裁決的解決糾紛的活動。
(二)仲裁的基本原則
1.自願原則
(1)當事人採用仲裁方式解決糾紛,必須首先由雙方自願達成仲裁協議。沒有仲裁協議,一方申請仲裁的,仲裁組織不予受理。
(2)當事人可以自願選擇仲裁機構及仲裁員。
(3)當事人可以自行和解,達成和解協議後,可以請求仲裁庭根據和解協議作出仲裁裁決書,也可以撤回仲裁請求。
(4)當事人自願調解的,仲裁庭應予調解。
2.一裁終局原則
仲裁裁決作出後,當事人就同一糾紛,不能再申請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訴。但是,仲裁裁決被人民法院依法裁定「撤銷或者不予執行」的(原仲裁協議失效),當事人可以重新達成仲裁協議申請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
3.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公平合理地解決糾紛原則。
4.仲裁組織依法獨立行使仲裁權原則。
(三)適用范圍
1.平等主體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之間發生的合同糾紛和其他財產糾紛,可以仲裁。
2.不屬於《仲裁法》適用范圍的糾紛
⑴與人身有關的婚姻、收養、監護、扶養、繼承糾紛不能仲裁;
⑵行政爭議不能仲裁;
⑶勞動爭議、農業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的農業承包合同糾紛,適用專門的仲裁程序,不適用《仲裁法》。

熱點內容
以租抵債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4-25 21:44:13 瀏覽:559
寧德離婚法律咨詢 發布:2025-04-25 21:40:46 瀏覽:481
勞動法是否允許考勤扣錢 發布:2025-04-25 21:20:26 瀏覽:262
2019cpa經濟法知識點總結 發布:2025-04-25 21:11:18 瀏覽:721
北約保護條例 發布:2025-04-25 21:06:29 瀏覽:281
經濟道德科技 發布:2025-04-25 21:03:57 瀏覽:588
檔案法律法規的類型 發布:2025-04-25 20:53:40 瀏覽:134
法律碩士考數學么 發布:2025-04-25 20:52:46 瀏覽:341
法院執行長 發布:2025-04-25 20:38:10 瀏覽:680
2012年福建政策法規試題 發布:2025-04-25 20:33:41 瀏覽: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