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我國婚姻法中所確認的擬制血親有

我國婚姻法中所確認的擬制血親有

發布時間: 2022-06-08 18:24:43

❶ 按照我國婚姻家庭法的規定,下面哪一項是擬制血親的父母子女

擬制血親是指本來沒有血緣關系,或沒有直接的血緣關系,但法律上確定其地位與血親相同的親屬。由於此種血親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法律設定的,故又稱「准血親」或「法定血親」。
我國現行婚姻法確認的擬制血親有兩類:一是養父母與養子女以及養子女與養父母的其他近親屬;二是在事實上形成了扶養關系的繼父母與繼子女、繼兄弟姐妹。沒有撫養關系的繼父母與繼子女、繼兄弟姐妹之間屬於姻親,不屬於擬制血親。

❷ 再婚父母的子女之間可以結婚嗎

再婚後,如果雙方都帶了各自的子女,而且又剛剛好可以配對的話,有些父母就會考慮「親上加親」。但是,雖然雙方的孩子沒有血緣關系,但是因為父母再婚變成共同生活,將變成法律意義上的兄妹或是姐弟,因此考慮結婚的話需先確定當前的法律規定。

法律意義上的兄妹或是姐弟要結婚,需先確定是否屬於法律禁止結婚,而按規定在以下情形中禁止結婚:

1、雙方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

而婚姻法禁止結婚的血親主要包括以下兩類:

1、直系血親。包括父母子女間,祖父母、外祖父母與孫子女、外孫子女間。

2、三代以內旁系血親。包括:

(1)同源於父母的兄弟姊妹(含同父異母、同母異父的兄弟姊妹);

(2)不同輩的叔、伯、姑、舅、姨與侄(女)、甥(女)。

並且,對於血親還需要注意擬制血親,而擬制血親是指本無該種血親應具有的血緣關系,而由法律確認其與該種自然血親具有同等權利義務的親屬。因此,夫妻再婚後形成的親屬關系即為擬制血親。

我國現行婚姻法確認的擬制血親有兩類:一是養父母與養子女以及養子女與養父母的其他近親屬;二是在事實上形成了扶養關系的繼父母與繼子女、繼兄弟姐妹。

雖然對擬制血親結婚的問題,我國婚姻法沒有明確規定,但實踐中,為考慮倫理要求和法律精神,這種行為其實還是禁止的。

2、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

❸ 在我國婚姻法中,擬制血親允許結婚嗎

對於法律擬制的復血親關系能否結制婚,我國婚姻法沒有明確規定。但從立法精神和倫理要求看,擬制直系血親還應該屬於禁婚親的范圍。因為根據我國婚姻法的規定,養父母和養子女,繼父或繼母與受其撫養的子女間的權利義務,適用父母子女關系的法律規定。此外民俗也反對擬制直系血親間的通婚。至於擬制旁系血親關系能否結婚,在法律和倫理上都不具有障礙,只要不存在三代以內旁系血親關系是可以結婚的,如養兄弟姐妹,繼兄弟姐妹。

❹ 血親和擬制血親的相同不同

血親想必不用過多的解釋。擬制血親是指本來沒有血緣關系,或沒有直接的血緣關系,但法律上確定其地位與血親相同的親屬.如:養父母與養子女因收養關系的成立而享有與生父母子女相同的身份和權利義務. 根據我國法律的規定,繼父或繼母同受其撫養教育的繼子女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也同於生父母子女關系. 我國婚姻法所確認的擬制血親有兩種,一是養父母與養子女,二是有撫養關系的繼父母與繼子女。(1)繼父母與繼子女關系,是因子女的父母一方死亡,他方再行結婚,或因父母離婚,一方或雙方再行結婚而形成的。夫對其妻與前夫所生的子女或妻對其夫與前妻所生的子女,稱繼子女。子女對母或父的後婚配偶,稱繼父或繼母。我國《婚姻法》規定:「繼父母與繼子女間,不得虐待或歧視。」繼父母對不能隨生父或生母共同生活的繼子女要像對親生子女那樣加以照顧。在實際生活中,繼父母子女關系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子女因生父或生母再婚而成為他人的繼子女,但生活費和教育費是由生父母一方或雙方負擔,而不是由繼父或繼母負擔的。另一種是,繼父或繼母對繼子女在經濟上承擔了撫養責任,繼子女是在繼父母撫養教育下成長的。由於具體情況不同,雙方的法律地位也不同。在第一種情況下,繼父母與繼子女間並無撫養關系;在第二種情況下,繼父母與繼子女間是有撫養關系的。為了保障繼父母與繼子女雙方的合法權益,《婚姻法》規定:「繼父或繼母和受其撫養教育的繼子女間的權利義務,適用本法對父母子女關系的有關規定。」有撫養關系的繼父母繼子女是擬制血親的父母子女,不論在撫養教育和贍養扶助問題上,還是在遣產繼承等問題上,雙方的權利義務和自然血親的父母子女相同。(2)養父母與養子女關系收養,是指將他人的子女作為自己的子女,使收養人和被收養人之間確立法律擬制的父母子女關系。收養人稱養父母,被收養人稱養子女。我國《婚姻法》指出:「養父母和養子女間的權利義務,適用本法對父母子女關系的有關規定。」「養子女和生父母間的權利和義務,因收養關系的成立而消除。

❺ 擬制血親的含義

擬制血親是指本無該種血親應具有的血緣關系,而由法律確認其與該種自然血親具有同等權利義務的親屬。由於此種血親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法律設定的,故又稱「准血親」或「法定血親」。我國現行婚姻法確認的擬制血親有兩類:一是養父母與養子女以及養子女與養父母的其他近親屬;二是在事實上形成了扶養關系的繼父母與繼子女、繼兄弟姐妹。

對於擬制血親之間能否結婚,我國婚姻法沒有明確規定。但婚姻法規定,養父母與養子女、繼父母與受其撫養教育的繼子女之間的權利和義務,適用婚姻法對親生父母子女關系的規定。因此,婚姻法對直系血親締結婚姻的限制,也應適用於養父母子女之間和有撫養關系的繼父母子女之間,無論這種擬制直系血親關系是否解除,從倫理要求和法律精神上看,都應屬於禁止結婚的范圍。至於擬制旁系血親間的通婚,只要沒有三代以內的旁系自然血親關系,即沒有禁止其結婚的正當理由,自應解釋為不在禁婚親之列,可以結婚。

❻ 擬制血親的基本定義

擬制血親是指本來沒有血緣關系,或沒有直接的血緣關系,但法律上確定其地位與血親相同的親屬。由於此種血親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法律設定的,故又稱「准血親」或「法定血親」。我國現行婚姻法確認的擬制血親有兩類:一是養父母與養子女以及養子女與養父母的其他近親屬;二是在事實上形成了扶養關系的繼父母與繼子女、繼兄弟姐妹。沒有撫養關系的繼父母與繼子女、繼兄弟姐妹之間屬於姻親,不屬於擬制血親。
對於擬制血親之間能否結婚,我國婚姻法沒有明確規定。但婚姻法規定,養父母與養子女、繼父母與受其撫養教育的繼子女之間的權利和義務,適用婚姻法對親生父母子女關系的規定。因此,婚姻法對直系血親締結婚姻的限制,也應適用於養父母子女之間和有撫養關系的繼父母子女之間,無論這種擬制直系血親關系是否解除,從倫理要求和法律精神上看,都應屬於禁止結婚的范圍。繼父母婚姻而成立的兄弟姐妹,如果繼子女與繼父母之間沒有撫養關系,繼兄弟姐妹之間屬於姻親,可以結婚。
如果說從道德倫理上反對因繼父母婚姻而成立的兄妹結婚,實際上造成阻礙的是其父母的婚姻關系,其二人只要不是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從血統上來說是沒有問題的。而且如果其二人相愛結婚在前,父母各種無現任配偶又在其後相愛,怎麼能阻止其父母結婚呢,都是姻親嘛。基本上,禁止結婚考慮道德倫理,先考慮血統,再考慮直系血親的婚姻。禁止因繼父母婚姻而成立的兄妹結婚,只是從其直系血親的婚姻上考慮的,其血統並不在違背倫理道德之列。
至於擬制旁系血親間的通婚,只要沒有三代以內的旁系自然血親關系,即沒有禁止其結婚的正當理由,自應解釋為不在禁婚親之列,可以結婚。

❼ 家的n次方中的擬制血親是什麼

血親,是指有血緣關系的親屬,是以具有共同祖先為特徵的親屬關系。
血親可分為:(1)直系血親和旁系血親。
(2)自然血親和擬制血親。
自然血親指出自同一祖先、因出生而自然形成的具有真實血緣聯系的親屬。如父母與子女、兄弟姐妹、祖孫、伯叔與侄子女等,不分父系、母系,無論婚生或非婚生,也無論全血緣(同父同母)或半血緣(同父異母或同母異父),都屬於自然血親范圍。
擬制血親指本無該種血親應具有的血緣關系,而由法律確認其與該種自然血親具有同等權利義務的親屬。此種血親由於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法律設定的,故又稱「准血親」。我國現行婚姻法確認的擬制血親有兩類:一是養父母與養子女、養子女與養父母的其他近親屬;二是在事實上形成了撫養教育關系的繼父母與繼子女。

熱點內容
請分析公司的法律特點 發布:2025-04-25 15:21:21 瀏覽:964
初一道德與法治導學案 發布:2025-04-25 15:04:35 瀏覽:197
司法短袖制服 發布:2025-04-25 14:51:44 瀏覽:924
幼兒園民主程序產生的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25 14:51:35 瀏覽:14
固廢貯存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25 14:50:09 瀏覽:870
帶我的法官 發布:2025-04-25 14:45:49 瀏覽:958
廈門法律咨詢中心電話號碼 發布:2025-04-25 14:45:47 瀏覽:133
道德經典誦讀書目 發布:2025-04-25 14:45:10 瀏覽:543
律師援助咨詢 發布:2025-04-25 14:39:22 瀏覽:46
民法通則22 發布:2025-04-25 14:39:17 瀏覽: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