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法屬於經濟法
1. 經濟法之仲裁,你會了嗎
(一)仲裁的概念
仲裁是指仲裁機構根據糾紛當事人之間自願達成的協議,以第三者的身份對所發生的糾紛進行審理,並作出對爭議各方均有約束力的裁決的解決糾紛的活動。
(二)仲裁的基本原則
1.自願原則
(1)當事人採用仲裁方式解決糾紛,必須首先由雙方自願達成仲裁協議。沒有仲裁協議,一方申請仲裁的,仲裁組織不予受理。
(2)當事人可以自願選擇仲裁機構及仲裁員。
(3)當事人可以自行和解,達成和解協議後,可以請求仲裁庭根據和解協議作出仲裁裁決書,也可以撤回仲裁請求。
(4)當事人自願調解的,仲裁庭應予調解。
2.一裁終局原則
仲裁裁決作出後,當事人就同一糾紛,不能再申請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訴。但是,仲裁裁決被人民法院依法裁定「撤銷或者不予執行」的(原仲裁協議失效),當事人可以重新達成仲裁協議申請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
3.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公平合理地解決糾紛原則。
4.仲裁組織依法獨立行使仲裁權原則。
(三)適用范圍
1.平等主體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之間發生的合同糾紛和其他財產糾紛,可以仲裁。
2.不屬於《仲裁法》適用范圍的糾紛
⑴與人身有關的婚姻、收養、監護、扶養、繼承糾紛不能仲裁;
⑵行政爭議不能仲裁;
⑶勞動爭議、農業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的農業承包合同糾紛,適用專門的仲裁程序,不適用《仲裁法》。
2. 仲裁法屬於什麼法律部門
仲裁法屬於民商事程序法。
目前我們國家執行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九次會議1994年8月31日通過,1995年9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總 則如下:
第一條 為保證公正、及時地仲裁經濟糾紛,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保障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 平等主體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之間發生的合同糾紛和其他財產權益糾紛,可以仲裁。
第三條 下列糾紛不能仲裁:
(一)婚姻、收養、監護、扶養、繼承糾紛;
(二)依法應當由行政機關處理的行政爭議。
詳細內容見《仲裁法》。
3. 仲裁法屬於什麼法律部門
仲裁法屬於民商事程序法。
目前我們國家執行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專法》,是由中華人民屬共和國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九次會議1994年8月31日通過,1995年9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總 則如下:
第一條 為保證公正、及時地仲裁經濟糾紛,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保障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 平等主體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之間發生的合同糾紛和其他財產權益糾紛,可以仲裁。
第三條 下列糾紛不能仲裁:
(一)婚姻、收養、監護、扶養、繼承糾紛;
(二)依法應當由行政機關處理的行政爭議。
詳細內容見《仲裁法》。
4. 《仲裁法》屬於什麼法
商事仲裁屬於私法、勞動仲裁屬於公法
5. 仲裁法屬於什麼法
仲裁法屬於民商事程序法。
仲裁法是為保證公正、及時地仲裁經濟糾紛,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保障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從而制定的。
平等主體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之間發生的合同糾紛和其他財產權益糾紛,可以仲裁。
當事人採用仲裁方式解決糾紛,應當雙方自願,達成仲裁協議。
沒有仲裁協議,一方申請仲裁的,仲裁委員會不予受理。
仲裁實行的一裁終局制度,裁決作出後,當事人就同一糾紛再申請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仲裁委員會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
第十三條 仲裁委員會應當從公道正派的人員中聘任仲裁員。
仲裁員應當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一)從事仲裁工作滿8年的;
(二)從事律師工作滿8年的;
(三)曾任審判員滿8年的;
(四)從事法律研究、教學工作並具有高級職稱的;
(五)具有法律知識、從事經濟貿易等專業工作並具有高級職稱或者具有同等專業水平的。
仲裁委員會按照不同專業設仲裁員名冊。第二十條 當事人對仲裁協議的效力有異議的,可以請求仲裁委員會作出決定或者請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定。一方請求仲裁委員會作出決定,另一方請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定的,由人民法院裁定。
當事人對仲裁協議的效力有異議,應當在仲裁庭首次開庭前提出。第二十五條 仲裁委員會受理仲裁申請後,應當在仲裁規則規定的期限內將仲裁規則和仲裁員名冊送達申請人,並將仲裁申請書副本和仲裁規則、仲裁員名冊送達被申請人。
被申請人收到仲裁申請書副本後,應當在仲裁規則規定的期限內向仲裁委員會提交答辯書。仲裁委員會收到答辯書後,應當在仲裁規則規定的期限內將答辯書副本送達申請人。被申請人未提交答辯書的,不影響仲裁程序的進行。
6. 下列屬於經濟法法律部門的是() A.合同法 B.發壟斷法 C.擔保法 D.仲裁法
B。反壟斷法
7. 經濟法里的仲裁與勞動仲裁有何區別
在我的認識里,仲裁似乎不屬於經濟法的序列
簡單地說,仲裁是當事人自專主選擇的解決爭議的方屬式,僅限於解決平等主體的民商事財產權利糾紛,仲裁的機構要依據當事人的選擇去的管轄權進而進行裁判,一次裁判即有終局效力,對雙方都有約束力
而勞動爭議仲裁,是針對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基於勞動關系產生的勞動爭議的仲裁,適用范圍小,是解決勞動爭議的前置程序,勞動爭議不能自行或調解解決的,先要進行勞動仲裁,但該仲裁沒有終局性,雙方誰不服都可以再起訴
8. 仲裁法屬於什麼法 《仲裁法》的適用范圍
《仲裁法》是《復勞動法》的特殊製法,《勞動法》是普通法,簡單來說《仲裁法》的適用范圍是平等民事主體間發生的糾紛,具有橫向的特點,不用於行政訴訟和行政復議,這兩個是縱向的法,是民告官。仲裁分為勞動仲裁和商務仲裁,勞動仲裁主要是勞動合同的糾紛(適用勞動爭議仲裁法,不適用仲裁法),商務仲裁就是適用的仲裁法。
詳細點是
平等主體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之間發生的合同糾紛和其他財產權益糾紛,可以仲裁。適用於《仲裁法》,這個范圍很廣
不能提請仲裁的糾紛:婚姻,收養,監護,撫養,繼承,和依法應當由行政機關處理的行政爭議。這一部分適用於《民事訴訟法》。
下面仲裁不適用《仲裁法》:勞動爭議的仲裁,農業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的農業承包合同糾紛的仲裁 這一部分適用於《勞動爭議仲裁法》
仲裁包括勞動仲裁和商務仲裁,只有商務仲裁才適用仲裁法,勞動仲裁適用勞動爭議仲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