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國際經濟法知識整理

國際經濟法知識整理

發布時間: 2022-06-09 05:52:58

A. 《國際經濟法(第二版)》這門課程第九章的知識點有哪些

《國際經濟法(第二版)》這門課程第九章的知識點包含章節導引、國際稅法概述、稅收管轄權、國際重復征稅與重疊征稅、國際逃稅與避稅、參考資源。

B. 國際經濟法的概念

國際經濟法(英文: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一詞系由格奧爾格·施瓦岑貝格(Georg Schwarzenberger)於1948年發表於《國際法季刊》(International Law Quarterly)中的「國際經濟法之范疇與標准」(The Province and Standards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一文所正式提出。
是指調整國家之間;國際組織之間;國家與國際組織之間;國家與他國私人之間;國際組織與私人之間以及不同國籍私人之間,相互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它是隨著各國之間貿易和經濟往來日益增長以及國家對貿易和經濟活動的干預日益加強而形成和發展的。早在中世紀末期,歐洲主要商業城市就有一些關於國際商業交易的規則。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有關國際經濟關系的法律規則和制度大量出現 ,並具有了國家之間條約的形式。作為一門學科,國際經濟法學也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逐漸發展起來。
概念和范圍 關於國際經濟法的概念和范圍,國際上和國內都學說不一,總的來說,可歸納為廣泛和狹窄的兩種概念和范圍。
廣義國際經濟法 泛指調整國際經濟交往的法律。其范圍包括一切關於超越國界並涉及任何經濟利益的交易和交往的法律規則和制度,不論進行交往和交易的主體是國家、國際組織或機構、國營金融機構(如國家的中央銀行),還是個人、法人或跨國公司。它也不區分國際法和國內法、公法和私法。主張這種概念的法學家一般認為,國際經濟法是國際社會中經濟關系和經濟組織的國際法規范和國內法規范的總稱,他們打破了法律各部門之間的界限,強調法律各部門之間的相互作用和相互滲透。這派國際經濟法學者特別著重從各種有關法規的綜合的角度,研究實際的法律問題,對實際法律工作者來說,較切合實用。
按照廣泛的概念,國際經濟法的內容甚廣,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①關於外國人經濟地位的國內立法和國際法。②關於國際商業交易的私法方面,包括貨物買賣、運輸、契約的法律,保險法,公司法和海商法。③關於國際貿易的國內法規,如關稅法規、內地稅法規、進出口管製法規、外匯管製法規以及關於質量和包裝標准等方面的法規等。④關於外國人投資的國內立法和國際法,包括外國人投資的組織和清理、投資的待遇、保護和保證(見國際投資法),國有化和徵收,解決投資爭端的方法和適用的法律,等等。⑤關於國際貿易制度、國際貨幣和金融制度和國際機構投資制度的國際法和國際經濟機構法,如關稅及貿易總協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區域性國際開發銀行(如亞洲開發銀行)的法律,國際商品協定等。這部分法律都是通過國際條約的形式制定的,構成國家之間的條約義務,屬國際公法的范圍,不直接涉及或約束個人。⑥關於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法律,如歐洲經濟共同體,經濟互助委員會,安第斯條約組織的法律。⑦國際稅法,包括課稅管轄權范圍,關於解決雙重課稅的法律(見國際稅法) 。
狹義國際經濟法 是國際公法的一個特殊部門。凡國際貿易、經濟交易中涉及的私法問題(如國際貨物買賣合同等)和國內法問題(如關於進出口管理的國內立法等)都不屬於國際經濟法的范疇。這派學者比較注意國際經濟法的理論體系的研究。根據狹窄的概念,國際經濟法的范圍和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①關於一國公民(自然人)和法人在其國境外經濟領域的法律地位。②關於私人國外投資的法律制度。③國際機構投資的法律制度,主要涉及世界銀行和各區域開發銀行的組織機構法和關於其資金來源和經營的法律。④調整國際經濟關系的法律制度,其中主要包括國際貿易,金融和貨幣關系的國際法原則和規則。關於國際貨幣制度的法律涉及的問題包括: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協定條款》建立的關於國際貨幣體制的行為規則以及其實施和改革,區域性貨幣制度等。國際貿易法律制度包括《關稅及貿易總協定 》體現的各項原則(如非歧視原則、多邊最惠國待遇和國民待遇、普遍和逐步降低關稅、禁止數量定額制、關於防止出口貿易中限制競爭的原則、關稅同盟和自由貿易區制度涉及的原則,關於保障措施和免除執行某項原則的制度等),國際商品(初級產品)協定、生產國協會、綜合商品方案問題 、調整不同發展水平國家(即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貿易關系的非對等性質的優惠原則、關於禁止商業上限制競爭的做法的國際行為准則、消除或減少非關稅貿易障礙等。⑤國際經濟組織和機構法,包括組織結構、決策程序和職能范圍等方面的問題。⑥區域性經濟一體化的法律制度。⑦國際稅法,等等。

國際經濟法已經從國際公法中獨立。不但有關於經濟關系的國際公法,還有調整個人與國際法主體之間的法律規范。

C. 什麼是國際經濟法

國際經濟法是指調整國家之間;國際組織之間;國家與國際組織之間版;國家與他權國私人之間;國際組織與私人之間以及不同國籍私人之間,相互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它是隨著各國之間貿易和經濟往來日益增長以及國家對貿易和經濟活動的干預日益加強而形成和發展的。關於國際經濟法的概念和范圍,國際上和國內都學說不一,總的來說,可歸納為廣泛和狹窄的兩種概念和范圍。廣義的泛指調整國際經濟交往的法律。其范圍包括一切關於超越國界並涉及任何經濟利益的交易和交往的法律規則和制度,不論進行交往和交易的主體是國家、國際組織或機構、國營金融機構(如國家的中央銀行),還是個人、法人或跨國公司。它也不區分國際法和國內法、公法和私法。狹義的是國際公法的一個特殊部門。凡國際貿易、經濟交易中涉及的私法問題(如國際貨物買賣合同等)和國內法問題(如關於進出口管理的國內立法等)都不屬於國際經濟法的范疇。

D. 國際經濟法包括哪幾個方面的內容

國際經濟法是調整國際經濟關系的各種法律規范的總稱,是隨著國際經濟關系的發內展而產生和發展起來的一容個法律部門和法律學科。
國際經濟關系主要包括國際貿易關系、國際投資關系、國際技術轉讓關系、國際貨幣金融關系和國際稅收關系,是由於貨物、技術、服務、資金和人員的跨國流動所形成的。調整這些國際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分別形成了國際貿易法、國際投資法、國際貨幣金融法、國際稅法和國際經濟組織法,這些實體法規范和解決國際經濟貿易爭議的程序法規范構成國際經濟法的基本內容。
國際經濟法的存在形式,包括國際法規范和國內法規范兩大類。其中,國際法規范包括國際條約、國際經濟慣例,以及有關國際組織的規范性決議等;國內法規范主要是各國調整涉外經濟關系的國內立法,在某些國家還包括法院判例。國際經濟法的主體是自然人、法人、國家和國際經濟組織。1974年聯合國大會通過的《各國經濟權利和義務憲章》列舉了15項原則作為指導國際經濟關系的基本原則,其中國家經濟主權、公平互利和國際合作以謀發展三項基本原則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E. 《國際經濟法(第二版)》這門課程第二章的知識點有哪些

《國際經濟法(第二版)》這門課程第二章的知識點包含章節導引、調整國際貿易買賣的法律、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參考資源。

F. 國際經濟法的基本原則

國際經濟法的基本原則如下:
1、國家經濟主權原則:
國家經濟主權原則是國家主權原則在國際經濟法領域內的具體體現,它構成了新的國際經濟秩序的基礎。國家經濟主權表現在國家對其全部財富和資源的擁有權、使用權和處置權,以及對經濟活動的支配權等。
在內容上,該原則包括國家對其境內一切自然資源享有永久主權,國家對外國投資者及其活動的管理和監督權,以及國家有權決定對境內的外國資產實施國有化或徵收的措施等。
2、平等互利原則:
平等互利原則指所有國家在法律上一律平等,國家應以平等的資格參與經濟活動,並平等分享成果。平等互利是國際經濟交往中應遵守的基本原則。在國際經濟交往中,各國不論大小強弱,其在法律地位上一律等。
平等是實質上的平等,而不僅僅是形式上的平等。互利指不能只謀取本方的利益,而置其他各方的利益於不顧。平等互利是不可分割的整體。最惠國待遇是平等互利原則的一個典型範例。
3、國際合作與發展原則:
國際合作與發展原則指發展中國家應通過國家經濟的發展逐步縮小並消除窮國與富國的差距,發達國家應與發展中國家在經濟、社會、文化、科學和技術等領域進行合作,以促進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經濟進步和社會發展。

法律依據
《聯合國憲章》
第五十五條 為造成國際間以尊重人民平等權利及自決原則為根據之和平友好關系所必要之安定及福利條件起見,聯合國應促進:較高之生活程度,全民就業,及經濟與社會進展。國際間經濟、社會、衛生及有關問題之解決;國際間文化及教育合作,全體人類之人權及基本自由之普遍尊重與遵守,不分種族、性別、語言或宗教。

G. 自考國際經濟法概論難過嗎

自考含金量高,國家承認學歷,
肯定是有一點難度的,
但是只要踏踏實實的學,多背、多看。
考過都是沒有問題的。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

H. 復習司法考試國際經濟法的要點

司法考試國際經濟法必知40點:
1、根據以往的歷次司法資格考試的經驗,國際經濟法的考試重點主要涉及的是國際貿易法部分,也就是指定用書第二、三、四章和第六章有關世界貿易組織的內容。

2、考試中考的最多的貿易術語是FOB,CIF和FCA.2000年解釋通則中的13種術語都不直接和鐵路運輸有關系,但各種運輸都可以適用的FCA、CIP和CPT目前使用越來越多,因此也比較重要。

3、2000年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作為考試法規與去年的相比內容及考試重點有何變化?2000年的貿易術語較99年的相比,沒有太大修改,修改只有兩點:一個是FAS和DEQ術語中進出口手續的辦理,另一個是FCA術語下卸貨責任的承擔問題,其餘的和99年的一樣,掌握的重點也一樣。

4、在CIF合同中,如果貨物在運輸途中滅失,則:A.賣方無權要求買方照付貨款;B.賣方有權要求買方照付貨款;C.賣方可向買方提供包括保險單在內的全 部裝運單據;D.賣方只能依保險單向保險人求償 答案應是B和C.

5、根據《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若當事人行為已構成根本違反合同,則受害方有權(AC) A要求損害賠償 B採取其他救濟措施 C有權宣告解除合同 D提請仲裁 選擇哪個比較合適,為什麼?

6、涉及國際貿易法的部分復習可以細點,但涉及國經總論、對外貿易管制和國際經濟法其他領域法律問題時掌握要點即可。

7、營業地在我國的當事人對外簽訂的貨物買賣合同在什麼情況下適用1980年《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 首先看合同的約定,如果合同明確選擇某一國家的法律作為准據法,或雖未選擇准據法但明確約定不適用公約,那麼此時公約不適用;其次,在不存在上述情況時需看對方當事人的營業地所在,如果對方當事人的營業地在非中國的其他公約締約國,公約適用,否則公約不適用;最後應看買賣合同的客體是否屬於公約規定不應適 用的七種情形(參看指定用書第195頁公約適用范圍之(2)),如果是公約也不應適用。

8、我國加入1980年公約時對公約關於合同形式要件的保留與99年新《合同法》有沖突,這是否意味著我國的涉外貨物買賣合同仍需採用書面形式方才有效?盡管我國1999年新《合同法》已允許涉外合同採用口頭形式,但在中國沒有撤銷對1980年公約所作出的有關保留前,該保留仍然有效。但這也並不意 味著我國目前所有的涉外貨物買賣合同都必須採用書面形式,因為並非所有的涉外貨物買賣合同都必須適用公約。換言之,如果某一具體涉外貨物買賣合同必須適用 80年公約,那麼該合同必須採用書面形式方為有效;但如果某一具體涉外貨物買賣合同無須適用80年公約,而是適用我國新《合同法》或其他對合同形式要件沒 有特殊要求的法律,那麼沒有採用書面形式不會影響該合同的效力。

9、2000年貿易術語解釋通則規定的13種貿易術語很難記得非常清楚,在掌握這13種貿易術語時有什麼訣竅嗎? 在短時間內搞清並記住這13種貿易術語的每一項規定既不現實也無必要,比較簡潔的方法是記住下列共性和個性的東西。(1)13種貿易術語中只有EXW由 買方辦理出口手續,DDP由賣方辦理進口手續,其餘11種術語均由賣方辦理出口手續,買方辦理進口手續。(2)EFCD四組術語中賣方的義務逐漸增加。E 組中賣方只需在其所在地備妥貨物交買方即可;F組中賣方須將貨物交至買方指定的承運人;C組中賣方須安排運輸,CIF和CIP情況下賣方還須投保,但對風 險轉移後(風險轉移的時間均在出口國)發生的貨物滅損和額外費用概不負責;D組中賣方須將貨物運至邊境或進口國內的約定地點,並承擔在此之前的全部風險和 費用。(3)重點搞清楚FCA、FOB、CIF和CFR這四種常見的貿易術語之間的區別和聯系。

10、關於要約,我A公司向巴西B公司發出傳真稿:「急購巴一級白砂糖200噸,每噸250美元CIF廣州1994年4月20日至25日裝船。」巴 西B公司回電稱:「完全接受你方條件,1994年5月1日裝船。」依照國際貿易法律與慣例,巴西公司的回電屬於下列哪項( B)

A.反要約 B.一項新要約 C.無效承諾 D.有效承諾

11、根據80年公約,貨物的風險確定應考慮如下因素:(1)找出合同約定的交貨時間,通常情況下這個時間就是風險轉移的時間。具體而言,首先看合同是否有明確約定;其次,如果合同對交貨時間沒有明確約定,但要求賣方安排貨物的運輸,那麼賣方把貨物交給第一承運人的時間即為交貨時間;最後,如果合同既沒有約定交貨時間又沒有要求賣方安排運輸,那麼賣方在其營業地或特定地點貨交買方時或買方不收取貨物而約定的交貨期限屆滿時,風險即轉移。(2)如果貨物在交 貨以後發生的滅損是由於賣方的過失所致,貨物的風險不轉移,即應由賣方承擔貨物損失;(3)如果銷售的是運輸途中的貨物,則上述規則不適用,而應適用其特 殊的風險轉移規則(參看指定用書第209頁)。

12、共同海損,如何理解共同海損分攤價值的確定,請詳細解釋? 共同海損的分攤價值也就是共同海損的獲救財產的價值,以及共同海損本身。比如說,一艘價值100萬的船載有三批貨物,貨物價值分別為50萬、30 萬、20萬,當船遇大風浪為保持船舶平衡將20萬的貨物全部拋入海中,此時20萬的被拋貨物即為共同海損,而這個損失挽救了船和另外兩批貨,因此此案中獲救財產的價值即為船100萬,另兩批貨50萬和30萬。同時,由於被拋的20萬可以在獲救各方中得到分攤,因此共同海損的當事人也應參與共損分攤。所以此 案的分攤價值就是所有的獲救價值180萬以及共同海損20萬,共200萬。 共同海損和單獨海損都屬於貨物的部分損失。共同海損的構成要件包括四點: (1)必須是船貨共同危險;(2)犧牲或費用必須是有意做出的;(3)犧牲和費用必須是合理的;(4)犧牲和費用必須是特殊的。同時具備上述要件的部分損 失就是共同海損,否則即為單獨海損。比如,船上貨物起火,以水撲滅後發現一部分貨物水損,一部分貨物火損,水損的貨物即為共同海損,而火損的貨物就是單獨海損。

13、原產地規則在如何起到非關稅措施的作用?原產地標志有什麼用?原產地標志似乎與智力性創造成果沒有什麼關系,它是否是知識產權法調整的范圍,與工業產權,著作權又有什麼關系? 貨物的原產地和貨物的進口關稅關系密切,嚴格的原產地規則會使大批進口貨物不能享受優惠關稅,所以原產地規則在一定程度上會起來關稅壁壘的作用。特定的原產地標志對貨物的質量、信譽是一種保證,其作用類似於商標,可以將某一種商品從同類商品中區分出來並表示出該種商品特定的質量。比如一提到巴黎香水

人們就會產生一種高質量、高信譽的聯想,而假冒原產地標志的後果和假冒商標類似,因此無論巴黎公約,還是TRIPS,都將其列為知識產權給予保護。

14、倒簽提單指的是提單中註明的裝船日期早於實際裝船日期的提單;預借提單指的是在貨物實際裝船前簽發的已裝船提單。二者的區別在於倒簽提單中涉及的貨物在簽發提單時實際已裝船,而預借提單中涉及的貨物在提單簽發時尚未裝船。二者的共同之處是同屬於欺詐行為,但由於預借提單對收貨人的利益損害更大,因此可以 認為其欺詐程度也更深。

15、關於代位權,當貨物損失是由第三者過失引起的,保險公司賠付全部損失後,殘存價值大於賠付額的部分歸保險公司嗎?追償所得的大於賠付額的部分歸還給被保險人嗎?

如果貨物已經實際全損,就不存在殘存價值的問題。如果貨物是推定全損,在保險公司按實際全損賠償以後,被保險人應發出委付通知,殘存價值歸保險公司所有。在保險公司按部分損失賠償以後,殘存價值歸被保險人所有。

16、租船合同中的諸多條款應如何掌握?有哪些要點? 重點是要搞清楚各種租船合同中的特有條款的含義及其產生的原因。具體包括航次租船合同中的預備航次條款和裝卸期間條款;定期租船合同中的停租條款、運送合法貨物條款和航區條款。

17、第六章雖然只有16頁,可是包含的深度廣度很大,書中介紹的范圍很大,可比較籠統,閱讀是感覺難度很大。在學習時也很難把握需要掌握的深度。 第六章主要掌握一些要點。主要包括世貿組織的基本情況、基本原則以及烏拉圭回合的三個新議題所取得成果的基本內容。服務貿易協議中主要掌握適用的服務貿易范圍,以及該協議中特有的逐步自由化原則;TRIMS中涉及的基本原則以及要求必須取消的五種投資措施;TRIPS的基本原則及其保護的知識產權客 體。

19、國際經濟法的重點部分都有可能出案例。

20、國際金融法的復習重點就是各種國際融資方式的特點。

21、國經中有關保險的內容很復雜,怎樣才能區分平安險、水漬險和一切險的承保范圍? 這三種主要險別中保險人的保險責任是逐漸增多的。比較簡潔的記憶方法是:平安險承保海上風險造成的全部損失和部分損失,但單純由於自然災害造成的貨物單獨海損(即共同海損以外的部分損失)不屬於平安險的承保范圍;水漬險承保海上風險造成的全部損失和部分損失,即平安險的承保范圍和單純由於自然災害造

成的貨物單獨海損;一切險則承保水漬險的保險范圍和11種一般附加險(承保外來原因,即不與海水或運輸工具相聯系的原因造成的貨物損失)的承保范圍。

22、首先要和世貿組織的各成員方進行雙邊談判,然後履行了世界貿易組織要求的各種程序,就可以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23如果是短途運輸,貨物早於單據到達進口國,國際上也 採用副本提單加保函的提貨方式。

24、海牙規則、維斯比規則和漢堡規則,這三個規則僅涉及國際海上貨物運輸,並且主要涉及提單運輸,我國海商法的內容不僅涉及海上貨物運輸,還涉及有關船舶、海事、商事等諸多問題,在海上貨物運輸方面我國海商法主要援引了海牙、維斯比規則的有關內容,並且引入了漢堡規則中的少數規定。

25、全程運輸責任指的是聯運經營人對貨方承擔的責任,而實際承運人的分段責任指的是實際承運人對聯運承運人承擔的責任,二者並不矛盾。

26、自動許可就是公開的一般許可,只要提出申請,有關機構即予批准,無需特殊審查,它適用於那些不需要嚴格管理的商品;非自動許可就是特別許可,就是提出申請後要經過有關機構的逐級審批方可獲得。二者就是一個手續繁簡的區別。

27、有關貨物買賣合同判斷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和國內貨物買賣合同的標準是: A.雙方當事人的國籍 B.雙方當事人的營業所 C.雙方當事人的住所地 D.雙方當事人的國籍和營業所根據80年公約確定貨物買賣合同國際性的因素是雙方當事人的營業地。

28、如果不可抗力屬於我國海商法規定的承運人可以免責的情況,買方不能向承運人索賠,而應向保險公司求償。

29 這也就是說國際經濟法的考試重點就是國際貿易的四個環節:買賣合同、運輸、保險、支付,涉及的當事人當然主要包括買方、賣方、承運人、保險人,有時還涉及銀行。

32、OICQ為什麼要易名QQ,OICQ是商標還是版權? 域名既不是商標,也不是版權。根據法院的最新判例,尚不承認其為知識產權的客體,對其法律性質的確定尚在爭議之中。對域名的管理是一種行政程序管理,適 用先申請先獲得的原則,因為美國在先申請了ICQ,所以在同類產品上在後申請的OICQ構成了識別上的混淆,因此被迫改變為QQ.

33、《服務貿易協議》適用的服務貿易有哪些? 《服務貿易協議》適用的服務貿易包括如下四種:(1)跨境服務,即從一成員方向任何其他成員方境內提供的服務,例如通過郵電、計算機網路提供的視聽服務、信息傳遞等;(2)過境服務,即在一成員方境內向任何其他成員方的服務消費者提供的服務,例如一國國民到另一國接受旅遊、金融服務等;(3)商業存 在,即一成員方的服務提供者通過在任何其他成員方境內的商業現場提供的服務,例如一國銀行或保險公司通過其在另一國建立的分支機構提供服務;(4)自然人 存在,即一成員方的服務提供者通過在任何其他成員方境內的一成員方自然人的商業現場提供的服務,例如一國演員到另一國舉辦演唱會,一國醫生、教師到另一國提供專業服務等。

34、有關「反傾銷」的問題 我國放開了企業自營進出口經營權,如何預防「反傾銷」這把「雙刃劍」傷己傷人,到頭來還是傷著自己? 最重要的是增強反傾銷的意識。即當有國外商品進口傾銷時,及時提出反傾銷調查的申請,而在產品出口時利用行業協會等各種渠道查找信息,避免以低於正常價

值的價格出口。

35、什麼叫做「軟條款信用證」?為什麼它屬於一種欺詐行為? 信用證的「軟條款」主要指信用證暫不生效條款、限制性付款條款、對賣方裝運限制的條款等等,含有這種條款的信用證可使買方控制整筆交易,而受益人賣方因

為無法達到信用證要求的轉運要求、獲得付款或者使信用證生效的條件而處於一種受制於他人的被動地位。如果信用證中加入這些條款的目的只是為了讓買方騙得履 約金、傭金或質保金,而不實際取得貨物並讓開證行履行付款義務,那麼開立這種信用證即具有欺詐的性質。

36、依銷售合同公約的規定運輸中貨物的風險自買賣合同成立時起轉移給買方。但由於對運輸中貨物的出險時間不易確定,所以公約又規定如情況表明有此需要,風險

自交給交簽發運輸單據的承運人時起轉移給買方這種情況。(課本209頁) 這里是指風險自什麼時起交給簽發運輸單據的承運人時起轉移給買方?

一般情況下,運輸途中貨物的風險自買賣雙方簽定合同時轉移,但是如果貨到目的地後,無法確定貨物的損失發生在合同簽定之前還是之後,那麼此時貨物的損失由買方承擔,因為風險已經在賣方貨交承運人時已經轉移。這樣看錶面上對買方不公平,但*作性最強,因為買方在受讓貨物時同時受讓貨物的保險合同,他更 方便向保險公司索賠。所以,公約做此強制性規定。

37、根據我國《合同法》規定,國際貿易合同可以採取口頭形式嗎? 如果合同必須適用80年公約,那麼其必須具有書面形式才有效,如果不適用80年公約而適用新合同法,口頭形式不影響其效力。

38、在中國公司甲與外國A公司的國際貨物買賣中,規定CIF孟買,信用證付款,甲忠實履行交貨義務,貨物比提單先到,A用提單副本加保函領去了貨物並 銷售,沒有去付款贖單,甲向信用證開出行交單提款,開出行承兌後以A不付款贖單為由拒絕承擔付款責任,開出行由於金融風暴被宣布破產,此時甲應該怎樣維護自己的權益? 此時甲應向開證行要求付款的同時持正本提單向承運人索賠,向開證行要求付款的理由是信用證獨立於買賣合同的履行,只要甲交付的單據與信用證相符,開證行有無條件付款的義務。向承運人索賠的理由是保函只調整提貨人和承運人之間的關系,不能對抗收貨人(本案中因甲持有正本提單,因此其為收貨人),承運人應賠償收貨人損失後持保函向提貨人索賠。

39、互惠是指世界貿易組織的締約方必須相互給予最惠國待遇;無條件是指締約一方給另一方的優惠應該立即、無限制、自動地適用於締約第三方;普遍指的是一締約

方提供給另一締約方的各種優惠或特權應該也無條件的立即給予所有其他締約方,不得歧視任何締約方。

40、關於跟單信用證和國際貿易術語該怎樣抓住重點?國際貿易術語的重點是掌握E、F、C、D四組術語中每組的共同特點,以及CIF、FOB、FCA三種常見的貿易術語。跟單信用證重點掌握不同的類別、當事人之間的關系以及銀行的責任和免責。

精彩推薦:

司法考試國際經濟法領域的其它法律制度匯總

司法考試國際經濟法的幾種主要貿易術語

司法考試名師楊帆全面解析國際三法

2011年司法考試三國法輕松得分

熱點內容
勞動法不續約的話 發布:2025-04-25 10:57:32 瀏覽:509
博物館工作條例 發布:2025-04-25 10:49:37 瀏覽:745
如東法學博士 發布:2025-04-25 10:44:21 瀏覽:690
合同法對未經驗收使用 發布:2025-04-25 10:33:53 瀏覽:109
法律碩士去當老師 發布:2025-04-25 10:12:14 瀏覽:139
新婚姻法離婚書離婚協議 發布:2025-04-25 10:05:03 瀏覽:267
辦法規范 發布:2025-04-25 09:39:48 瀏覽:823
趙明華法院 發布:2025-04-25 09:29:54 瀏覽:941
瀘州法律咨詢熱線 發布:2025-04-25 09:22:36 瀏覽:105
學校安全防火規章制度和責任制 發布:2025-04-25 09:22:24 瀏覽: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