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合夥協議適用合同法嗎

合夥協議適用合同法嗎

發布時間: 2022-06-09 06:55:02

Ⅰ 合夥經營協議書是合同嗎

合同法》第二條規定:合同是平等主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從這一概念中可以看出,合同就是協議。但根據邏輯學的原理,協議是合同的種概念,即所有的合同都是協議,但並非所有的協議都是合同,所以說合同是具有特定內容的協議。
協議的定義: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或個人,相互之間為了某個經濟問題,或者合作辦理某項事情,經過共同協商後,訂立的共同遵守和執行的條文。與合同的區別是:
1、合同有違約責任的規定,協議書沒有。
2、經濟合同有「合用法」作為依據,協議書暫時沒有具體法規規定。
3、協議書比合同應用范圍廣,項目往往比合同項目要大,內容不如合同具體。因此,協議書簽訂以後,往往還要分項簽訂一些專門合同。

對這個問題,我無法給你一個明確的答復,但我想你是想知道這份協議書是否具有合同的效力吧?正如第三點所說,建議你再簽份具體的合同。

Ⅱ 私下簽合夥協議,有無法律效應

只要是雙方真實意思表示,內容不違反現行法律法規、公共利益,合夥協議即具有法律效力,受法律保護。按照協議雙方約定是有效的,但屬內部約定,不能對抗第三方。第三方如起訴,是需要承擔的。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五條

「當事人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應當簽字或者蓋章。當事人在合同書上摁手印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其具有與簽字或者蓋章同等的法律效力」的規定是有效的,但是如果發生糾紛後,按照法律規定的解決步驟是,首先由男女雙方自行協商解決。

協商不成時再向法院起訴,請求法院確認協議有效,經法院審理認為沒有《合同法》第五十二條規定情形的,將判決合同有效,並要求義務人在判決規定的期限內自覺履行義務。

(2)合夥協議適用合同法嗎擴展閱讀:

根據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規定

第85條:合同是當事人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關系的協議。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

根據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規定

第2條:合同是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婚姻、收養、監護等有關身份關系的協議,適用其他法律的規定。

Ⅲ 合作協議屬於勞動合同嗎

法律分析:合作協議不屬於勞動合同。勞動合作協議是指勞動者與單位之間建立的的一種勞務合同關系;勞動者與單位之間不是勞動合同關系;單位不承擔勞動者的保險、工資、福利等各種待遇。只是把這一部分工作承包給勞動者完成。而勞動合同是勞動者與單位之間建立的一種聘用關系。單位負責勞動者的工資、保險、福利等各種待遇,同時勞動者要服從單位的領導和工作分配。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以下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適用本法。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與其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依照本法執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九百六十八條 合夥人應當按照約定的出資方式、數額和繳付期限,履行出資義務。

Ⅳ 合夥企業和合夥組織適用勞動合同法么

《勞動合同法》第二條規定的企業,指的是以盈利為目的經濟性組織,包括法人企業和非法人企業。而非法人企業就包括個體工商戶和合夥企業。

Ⅳ 合夥合同糾紛適用法律

法律分析:個人合夥是兩個以上的公民按照協議,各自提供資金、實物、技術等,合夥經營、共同勞動的經濟組織形式。共同承擔風險是合夥法律關系成立的必要條件,是合夥法律關系區別於借款等法律關系的關鍵要素。自然人之間約定共同承擔風險的,應認定為合夥法律關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夥企業法》第八十六條 合夥企業解散,應當由清算人進行清算。清算人由全體合夥人擔任;經全體合夥人過半數同意,可以自合夥企業解散事由出現後十五日內指定一個或者數個合夥人,或者委託第三人,擔任清算人。自合夥企業解散事由出現之日起十五日內未確定清算人的,合夥人或者其他利害關系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指定清算人。

Ⅵ 合夥合同有沒有法律效應

合夥合同是否有法律效力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一,意思表示真實,是指締約人的表示行為應真實地反映其內心的效果意思,即其效果意思與表示行為相一致。它作為合同的有效要件,是意思自治原則的當然要求。意思表示不真實,對合同效力的影響應視具體情況而定。在一般誤解等情況下,合同仍為有效。

在重大誤解時,合同則可被變更或者撤銷。在乘人之危致使合同顯失公平的情況下,合同可被變更或者撤銷。在因欺詐、脅迫而成立合同場合,若損害國家利益,合同無效;若未損害國家利益,合同可被變更或撤銷。

二,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這里的法律,一方面應作擴大解釋,既包括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通過的法律, 又包括國務院頒發的行政法規; 另一方面應作縮小解釋,僅指其中的強行性規范, 不包括任意性規范。

合同不得違反強行性規范,是由合同制度的目的所決定的,為一般的原則。除了法律的強行性規范外, 合同還不得違反社會公共利益。

(6)合夥協議適用合同法嗎擴展閱讀:

對人的效力

①對中國公民的效力中國公民在中國領域內一律適用中國法律。在中國境外的中國公民,也應遵守中國法律並受中國法律保護。

②對外國人和無國籍人的適用問題,包括兩種情況:一種是對在中國領域內的外國人和無國籍人的法律適用問題;另一種是對其在中國領域外的法律適用問題。外國人和無國籍人在中國領域內,除法律另有規定者外,適用中國法律。

外國人在中國領域外對中國國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的最低刑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適用中國刑法,但是按照犯罪地法律不受處罰的除外。

Ⅶ 合作合同如何定性適用什麼法律

得看合同的目的是什麼,如果是合作經營,那麼屬於合夥合同,適合民法通則和合夥企業法如果是合作技術開發,那麼屬於技術開發合同,這兩者都適用合同法。

Ⅷ 合作協議的法律效力是否適用《合同法》的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85條:合同是當事人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關系的專協議。依法成立的合同屬,受法律保護。《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2條:合同是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婚姻、收養、監護等有關身份關系的協議,適用其他法律的規定。

也就是說,合同的范圍是很廣泛的,也不受文件題目的限制,即使是「某某協議」只要內容是雙方之間達成的合意訂立的文件,就是《合同法》中的合同。合作協議是雙方通過協商達成一致訂立的,當然也是一種合同。

Ⅸ 兩個人合作投資,沒有去工商局注冊,私下簽訂的協議合同受法律保護嗎

依然受法律保護,屬合夥協議。

這是一份代持協議,但是本協議不能對抗善意第三人。也就是說朋友把股權賣給別人,只要買受人是善意的,不知情的,那就不能讓對方退還股權,而且也不能向買受人追責。不建議這樣做,因為辦股權轉讓手續很很簡單。除非是公職人員,不能在外投資。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七條 當事人訂立、履行合同,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擾亂社會經濟秩序,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第八條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自己的義務,不得擅自變更或者解除合同。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

(9)合夥協議適用合同法嗎擴展閱讀;

訂立原則

1、合同當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方不得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另一方。

2、當事人依法享有自願訂立合同的的權利,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干預

3、當事人應當遵循公平原則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

4、當事人行使權利、履行義務應當遵循誠實守信的原則。

5、當事人訂立、履行合同,應當遵循法律、行政法規,尊重社會公德,不得干擾社會經濟秩序,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合同的法律特徵

①合同是雙方的法律行為。即需要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當事人互為意思表示(意思表示就是將能夠發生民事法律效果的意思表現於外部的行為)。

②雙方當事人意思表示須達成協議,即意思表示要一致。

③合同系以發生、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為目的。

④合同是當事人在符合法律規范要求條件下而達成的協議,故應為合法行為。

合同一經成立即具有法律效力,在雙方當事人之間就發生了權利、義務關系;或者使原有的民事法律關系發生變更或消滅。當事人一方或雙方未按合同履行義務,就要依照合同或法律承擔違約責任。

熱點內容
勞動法不續約的話 發布:2025-04-25 10:57:32 瀏覽:509
博物館工作條例 發布:2025-04-25 10:49:37 瀏覽:745
如東法學博士 發布:2025-04-25 10:44:21 瀏覽:690
合同法對未經驗收使用 發布:2025-04-25 10:33:53 瀏覽:109
法律碩士去當老師 發布:2025-04-25 10:12:14 瀏覽:139
新婚姻法離婚書離婚協議 發布:2025-04-25 10:05:03 瀏覽:267
辦法規范 發布:2025-04-25 09:39:48 瀏覽:823
趙明華法院 發布:2025-04-25 09:29:54 瀏覽:941
瀘州法律咨詢熱線 發布:2025-04-25 09:22:36 瀏覽:105
學校安全防火規章制度和責任制 發布:2025-04-25 09:22:24 瀏覽: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