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爭議管轄
1. 合同糾紛的地域管轄
合同糾紛地域管轄的確定:
1、合同糾紛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原告可以向其中一個人民法院起訴;
2、當事人可以書面協議選擇與爭議有實際聯系的地點的人民法院管轄,但不得違反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的規定。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三條
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三十四條
合同或者其他財產權益糾紛的當事人可以書面協議選擇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簽訂地、原告住所地、標的物所在地等與爭議有實際聯系的地點的人民法院管轄,但不得違反本法對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的規定。
第三十五條
兩個以上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的訴訟,原告可以向其中一個人民法院起訴;原告向兩個以上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起訴的,由最先立案的人民法院管轄。
2. 合同糾紛的管轄范圍怎麼確定
確定合同糾紛的管轄的方式:一般情況下,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但如果當事人約定由合同履行地、合同簽訂地、原告住所地、標的物所在地等地的人民法院管轄的,可以按照約定確認管轄。但不得違背級別管轄。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三條
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的解釋》第十八條
合同約定履行地點的,以約定的履行地點為合同履行地。
合同對履行地點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爭議標的為給付貨幣的,接收貨幣一方所在地為合同履行地;交付不動產的,不動產所在地為合同履行地;其他標的,履行義務一方所在地為合同履行地。即時結清的合同,交易行為地為合同履行地。
合同沒有實際履行,當事人雙方住所地都不在合同約定的履行地的,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3. 合同糾紛的管轄
合同糾紛管轄
1.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如果合同沒有實際履行,當事人雙方住所地又都不在合同約定的履行地的,應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2.購銷合同的履行地一般都為在合同當中所提及的交易地點,合同中未做規定的以實際的交易地點為准。
3.加工承攬合同,以加工行為地為合同履行地,但合同中對履行地有約定的除外。
4.財產租賃合同、融資租賃合同以租賃物使用地為合同履行地,但合同中對履行地有約定的除外。
5.補償貿易合同,以接受投資一方主要義務履行地為合同履行地。
6.第二十五條規定的書面合同中的協議,是指合同中的協議管轄條款或者訴訟前達成的選擇管轄的協議。
7.合同的雙方當事人選擇管轄的協議不明確或者選擇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五條規定的人民法院中的兩個以上人民法院管轄的,選擇管轄的協議無效,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二十四條的規定確定管轄。
8.因保險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如果保險標的物是運輸工具或者運輸中的貨物,由被告住所地或者運輸工具登記注冊地、運輸目的地、保險事故發生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9.因產品質量不合格造成他人財產、人身損害提起的訴訟,產品製造地、產品銷售地、侵權行為地和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
10.鐵路運輸合同糾紛及與鐵路運輸有關的侵權糾紛,由鐵路運輸法院管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十四條 因保險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保險標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五條 因票據糾紛提起的訴訟,由票據支付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4. 合同糾紛的管轄權怎麼確定
合同糾紛原則上由被告所在地或者合同履行地法院管轄,但雙方也可以書面協議選擇。(一)當事人想約定管轄時,在不違反法院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的情況下可以在書面合同中協議選擇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簽訂地、原告住所地、標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規定的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
(二)當事人已經約定管轄的,以約定的為准。
(三)當事人沒有約定管轄的,通常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
買賣合同履行地問題
在合同中明確約定了履行地點的,以約定的履行地點為合同履行地;僅約定了交貨地點的,交貨地點為合同履行地。對履行地點、交貨地點未作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或者雖有約定但未實際交付貨物,且當事人雙方住所地均不在合同約定的履行地,以及口頭購銷合同糾紛案件,均不依履行地確定案件管轄。購銷合同的實際履行地點與合同中約定的交貨地點不一致的,以實際履行地點為合同履行地。
2、承攬合同履行地為承攬方所在地;
3、租賃合同、融資租賃合同以租賃物使用地為合同履行地;
4、補償貿易合同,以接受投資一方主要義務履行地為合同履行地;
5、證券回購糾紛合同履行地。
凡在交易場所內進行的證券回購業務,交易場所所在地應為合同履行地;在上述交易場所之外進行的證券回購業務,最初付款一方(返售方)所在地應為合同履行地。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十三條規定,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
5. 合同糾紛哪個法院管轄
法律分析:當事人沒有約定管轄的,通常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四百六十五條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依法成立的合同,僅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法》 第二十三條 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
6. 合同糾紛管轄
法律分析:如果是因為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法院管轄;如果合同沒有實際履行,當事人雙方住所地又都不在合同約定的履行地的,應由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轄。此外,合同的雙方當事人可以在書面合同中協議選擇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簽訂地、原告住所地、標的物所在地法院管轄,但不得違反相關法律對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的規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三條: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
7. 合同糾紛管轄權如何確定
合同糾紛的管轄權的確定為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三條規定: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除了可以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還可以由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
【法律依據】
《民事訴訟法》第三條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其他組織之間以及他們相互之間因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提起的民事訴訟,適用本法的規定。
第二十三條
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除了可以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還可以由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一百一十九條
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8. 合同糾紛如何確定管轄
合同糾紛管轄確定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決定的。若是雙方當事人簽訂了有效管轄協議,則根據管轄協議來確定所管轄法院;法律對於特殊類型的合同糾紛的管轄法院有其他規定的,以法律規定的為准。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十三條 【合同糾紛管轄】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
9. 合同糾紛的管轄地是怎麼確定的
合同糾紛如何確定管轄法院一、一般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三條規定:「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十八條規定:「合同沒有實際履行,當事人雙方住所地都不在合同 ..
10. 合同糾紛管轄權怎麼確定
合同糾紛原則上由被告所在地或者合同履行地法院管轄,但雙方也可以書面協議選擇。
相關法律規定:
1、當事人想約定管轄時,在不違反法院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的情況下可以在書面合同中協議選擇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簽訂地、原告住所地、標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2、當事人已經約定管轄的,以約定的為准。
3、當事人沒有約定管轄的,通常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
4、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十三條規定 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第二十七條 因鐵路、公路、水上、航空運輸和聯合運輸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運輸始發地、目的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第三十四條 合同或者其他財產權益糾紛的當事人可以書面協議選擇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簽訂地、原告住所地、標的物所在地等與爭議有實際聯系的地點的人民法院管轄,但不得違反本法對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的規定。第二百六十五條 因合同糾紛或者其他財產權益糾紛,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沒有住所的被告提起的訴訟,如果合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簽訂或者履行,或者訴訟標的物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或者被告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有可供扣押的財產,或者被告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設有代表機構,可以由合同簽訂地、合同履行地、訴訟標的物所在地、可供扣押財產所在地、侵權行為地或者代表機構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