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婚姻法
A. 元朝到底被抹黑了多少
作為中國歷史上為數不多的少數民族政權之一,元朝一直飽受批評。事實與虛假信息並存於元代描寫之中。這並不一定意味著元朝是壞的。當然,很多元代的評價都不那麼客觀。比如所謂的元朝第一夜權。中國歷史上沒有第一夜的權利。蒙古人,作為當時的游牧民族,可能保留了第一夜的權利,但並沒有延伸到中原。所以元朝第一夜的權利問題是一個污點。因為在《遠丈點》中有明確的記載,”尊重各民族的婚姻習俗,各民族的人民,各自遵守自己的婚姻法。
最終的結果是錯誤地宣稱元朝虐待儒家。我不得不說,在正確的方向上,沒有人能打敗儒家學派。儒家人士似乎非常願意為元朝服務。元朝並沒有虐待儒家,相反,忽必烈非常喜歡儒家文化。元朝建立後,元朝統治階級與許衡為首的儒家官員和法納卡提為首的財政官員之間發生了沖突。但最終卻是儒家學者最堅定地支持貞吉南敦,他深受儒家文化的影響。忽必烈汗並沒有排斥儒學,所以元代儒學實際上仍然是官方層面的知名學者。
B. 宋朝的女子一般多大結婚
宋仁宗天聖令:男十五、女十三
。
資料表明,我國法定婚齡在歷朝歷代規定不一。西周時期專,屬男二十、女十五。漢惠帝令:女十五。晉武帝令:女十七。唐玄宗開元令:男十五、女十三。宋仁宗天聖令:男十五、女十三
。元朝規定
:女須滿15歲。明太祖洪武令:男十六、女十四。清《大清通禮》:男十六,女十四。
民國十六年規定婚齡:男十八、女十六。同一時期,共產黨領導下的不同地區的不同政策 。
新中國成立後,1950年《婚姻法》第4條規定:「男二十歲,女十八歲,始得結婚。」
C. 中國婚姻法
、關於離婚的條件
按照《婚姻法》的規定,夫妻雙方感情確已破裂的,可以判決離婚。
2、關於孩子的撫養及撫養費
對於孩子撫養問題,要從有利於孩子成長的角度出發,仔細確認雙方的情況後判決,但哺乳期間的孩子一般判給女方撫養,如果不是哺乳期,就要看那方更適合小孩成長並徵求小孩本人的意見。不撫養小孩的一方在孩子18歲以前應當每月支付撫養費,撫養費的標准一般是年收入的20—30%之間。如果在今後的撫養期內,一方不適合撫養小孩,另一方可以到法院重新起訴,要求變更小孩撫養權。
3、關於共同財產的分割
婚姻存續期間一方取得的財產均屬夫妻共同財產,夫妻共同財產和債務歸夫妻共同所有和負擔,一般是一人一半 。如果一方有過錯,分割財產是可以少分或者不分,具體份額由法院裁定。一般情況,結婚後婚前彩禮作為共同財產處理,不能要求退還,如果沒有結婚,可以要求對方退還彩禮。
4、關於離婚的程序、所需證件及費用
如果是協議離婚,雙方協商後,憑雙方的離婚協議書、結婚證、身份證到原婚姻登記機關辦理離婚手續,領取離婚證;如果是一方不同意或簽了離婚協議後反悔不履行的,那麼應當通過訴訟離婚,在被告住所地法院起訴,或者在被告居住超過一年以上的所在地法院起訴,如果被告下落不明或者監禁1年以上的,可以在原告所在地法院起訴離婚。一審一般時6個月,二審時3個月。如果法院第一次判決不離的話,半年之後可以重新起訴,第二次起訴法院一般情況下應當判離。訴訟離婚的訴訟費用如果不涉及到財產分割一般是50元,有財產分割的話,按照財產比例交費,具體可參照《訴訟收費辦法》。這里有中國婚姻法啊,這里有中國婚姻法,我還是找不到中國婚姻法,到處問哪裡有的話告訴我中國婚姻法的網址吧,中國婚姻法挺難找的,我現在真的需要中國婚姻法,誰要是可以找到中國婚姻法,就告訴我中國婚姻法網址吧,謝謝告訴我中國婚姻法,找到中國婚姻法挺不容易的啊,這兒有中國婚姻法啊,這里有中國婚姻法,我還是找不到中國婚姻法,到處問哪裡有的話告訴我中國婚姻法的網址吧,中國婚姻法挺難找的,我現在真的需要中國婚姻法,誰要是可以找到中國婚姻法,就告訴我中國婚姻法網址吧,謝謝告訴我中國婚姻法,找到中國婚姻法挺不容易的啊,謝謝了呢啊
D. 元朝對民事方面做了哪些立法
民事方面的立法還有法定婚書和收繼婚的規定?
法定婚書是書面婚約,是雙方當回事人同意建立婚答姻關系的意思表示?元朝規定,婚姻成立以婚書為法定要件,婚書寫明聘娶財產的數額,如是招贅,還須寫明養老或出舍的年限?
主婚人?保親人?媒人都要在婚書上簽字畫押,然後才能結婚?設定婚書的目的是為了達到消除婚姻糾紛以至發生爭訟的目的?
收繼婚就是未婚男性收娶家族中的寡婦為妻的婚姻方式?這是蒙古族的舊風俗,元朝以法律承認了它的合法性?這種婚姻成立一般發生在親兄弟之間,遠方親屬一般不許收繼?
E. 元朝滅亡後,朱元璋是怎樣對待蒙古的女子,據說不見血,卻很殘忍
朱元璋在古代帝王中以心狠手辣是出了名的,他眼裡容不得沙子,也比較容易猜忌別人。元朝復辟後,但他並沒有下令對蒙古人進行大規模的屠殺,也沒有讓他們遭受殘酷的懲罰,但是蒙古人所遭受的心理破壞比死亡更痛苦。
朱元璋依靠這種「同化」效應,使蒙古人不得不背叛自己的民族,接受漢文化。可見他的本意是好的,但這種懲罰對蒙古人來說是非常殘酷的。
F. 元朝到底被抹黑了多少
作為中國歷史上為數不多的少數民族政權之一,元朝一直飽受批評。事實與虛假信息並存於元代描寫之中。這並不一定意味著元朝是壞的。當然,很多元代的評價都不那麼客觀。比如所謂的元朝第一夜權。中國歷史上沒有第一夜的權利。蒙古人,作為當時的游牧民族,可能保留了第一夜的權利,但並沒有延伸到中原。所以元朝第一夜的權利問題是一個污點。因為在《遠丈點》中有明確的記載,”尊重各民族的婚姻習俗,各民族的人民,各自遵守自己的婚姻法。從這個角度來看,元朝還是非常積極的。至於所謂的“宋朝滅亡後沒有瓷器,清兵入塞後也沒有瓷器” ,這種說法在我看來是極其膚淺的。最終的結果是錯誤地宣稱元朝虐待儒家。我不得不說,在正確的方向上,沒有人能打敗儒家學派。儒家人士似乎非常願意為元朝服務。元朝並沒有虐待儒家,相反,忽必烈非常喜歡儒家文化。元朝建立後,元朝統治階級與許衡為首的儒家官員和法納卡提為首的財政官員之間發生了沖突。但最終卻是儒家學者最堅定地支持貞吉南敦,他深受儒家文化的影響。忽必烈汗並沒有排斥儒學,所以元代儒學實際上仍然是官方層面的知名學者。
G. 法律高手們進來!
中國法定婚齡在歷復朝歷代的制規定不盡相同。唐玄宗時規定男十五、女十三;宋仁宗時規定男十五、女十三;元朝規定女須滿十五歲;明、清均規定男十六、女十四;民國時規定男十八、女十六。1950年中國婚姻法規定的法定婚齡為男20歲、女18歲。1980年修改婚姻法時,把法定婚齡提高到男22歲、女20歲。後來修改的婚姻法,一直沒有對法定婚齡作出修改。
H. 求助!!急!!關於我國傳統婚姻的例子
文章作者:周雲
中國古代的法律都是諸法合體,直到19世紀中業中國海禁大開之後,隨著西方文化的輸入,晚清才開始按部門法修律,從而使諸法合體的中華法系最終解體。但我們不能因諸法合體的法律形式,而否認在中國古代沒有民法,也沒有婚姻法的規定。事實上,中國從遠古時候開始就有對婚姻制度的規定,從這些規定中,我們可以看出中華民族在這塊土地上的生活習慣和法律文化。
中國自夏啟建立夏朝開始,統治者實行的就是家國相通、親貴合一的宗法制度,為了維系這種以血緣關系為紐帶的組織形式,統治者在政治實踐中推行從上到下的嫡長子繼承製,而為了保證嫡長子的純潔性,在婚姻上,夏、商、周三代均實行一夫一妻多妾制。所謂一妻,指的是嫡妻只許一個。除嫡妻以外,男子還可以合法地擁有數量不等的側室,即"妾"。《禮記.曲禮》記載:"天子有後,有夫人,有世婦,有嬪,有妻,有妾";"公侯有夫人,有世婦,有妻,有妾"。但是,按照宗法制度的要求,嫡妻只能有一個。嫡妻所生,是為"嫡系",其他妾媵所出,是為"庶出"。嫡妻及其子女,與妾媵及所生子女,在家庭中有著明顯不同的地位。這是由宗法觀念十分重視嫡庶之別所決定的。嫡庶無別,嫡長子繼承宗祧和權位的原則就無法維持,勢必導致整個宗法的紊亂。
西周在婚姻締結的實質要件上除了堅持一夫一妻制以外,還要符合兩個原則:(1)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詩經.齊風.南山》曰:"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娶妻如之何?匪媒不可"。西周婚姻必須秉承"父母之命",經過"媒妁之言"。在宗法制下,婚姻大事必須父母主持,再加媒人撮合,才算循禮、合法,才能為宗族和社會所承認。這是由於西周統治者強調禮治,即要求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都要按照"禮"的秩序去生活。而"禮"的核心,在於"親親"和"尊尊"。"親親父為首",在家庭、家族關系中,應該承認並維護家長的地位和權威,以父家長為家庭和家族的中心,所以象男女婚姻大事只能由父母做主,當事人是沒有選擇餘地的。(2)同姓不婚 西周婚姻實行"同姓不婚"的原則,主要基於兩點:一是《左傳》所言,"男女同姓,其生不蕃",不利於子女的健康成長,這說明當時人們在優生方面已有比較科學的認識。二是《禮記.郊特牲》所說,"娶於異姓,所以附遠厚別也",反映了通過婚姻加強與異姓貴族的聯系,進一步鞏固家天下和宗法制度,且有鮮明的政治用意。
西周婚姻的成立,程序上必須符合"六禮"。合禮合法的婚姻必須通過"六禮":⑴納采,即男方請媒人向女方送禮品求婚;⑵問名,即男方請媒人詢問女子姓名、生辰,卜於宗廟,請示吉凶;⑶納吉,即卜得吉兆後即定婚姻;⑷納征,又稱納幣,即男方使人送聘禮到女家;⑸請期,即商請女方擇定婚期;⑹親迎,即在結婚當日,男方迎娶女子至家。至此,婚禮始告完成,婚姻也最終成立。如此繁瑣的程序,實際上只有貴族才能履行,庶人以下是談不上的,即所謂"禮不下庶人。"西周時期的"婚姻六禮",對以後各朝婚姻成立的形式要件產生了重要的影響。直至中國近代以至現代,在一些鄉村地區,締結婚姻的形式仍然可以看見"婚姻六禮"的明顯痕跡。
同婚姻的締結必須要遵守"父母之命"一樣,婚姻解除的決定權也完全操縱在男方家長方面。據史籍記載,西周婚姻的解除有一套完整的制度,被稱為"七出三不去"。所謂"七出"是指女子若有下列七項情形之一者,丈夫或公婆即可休棄之。《儀禮. 喪服》中載"七出":"無子,一也;淫佚,二也;不事舅姑,三也;口舌,四也;盜竊,五也;妒忌,六也;惡疾,七也。"但是,已婚婦女在三種情況下,可以不被夫家休棄,即所謂"三不去":"有所娶無所歸,不去;與更三年喪,不去;前貧賤後富貴,不去。""三不去"在某種程度上,對於任意去妻作了限制,但更主要的目的是出於維護宗法倫理的需要。"七出三不去"制度是宗法制度下父權和夫權專制的典型反映。作為西周時期婚姻制度的重要內容,其影響也極為深遠。漢唐乃至明清,各朝法律中關於解除婚姻的條件和限制的相關規定,大體上都沒有超出"七出三不去"的范圍。
秦始皇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大一統帝國,秦國的歷史經驗使秦始皇充分認識到健全的法制對於國家富強的重大意義,所以秦代奉行的是法家學派的"法治","重刑"理論,由此,在婚姻制度上就較少受儒家禮教觀念影響,與其前後朝代婚姻制度相比,頗具特色:1.婚姻以成年和官府登記為有效 秦律規定結婚年齡,男子身高六尺五寸,女子須六尺二寸,且必須到官府登記。未經登記者,法律不予保護。《法律答問》載:"有女子甲為人妻,去亡得及自出,小未盈六尺,當論不當?已官,當論,未官不當論。"即若該女未成年背夫逃亡,如系登記結婚,便以去夫亡論罪;若沒有登記,視為無效婚姻,不能治罪。按秦制,不僅婚姻的締結需要官府登記,而且,婚姻的解除也必須到官府登記,得到官府的認可。否則,將構成"棄妻不書"罪,男女雙方均要受到處罰。2.婚姻無後世良賤身份地位的限制 《法律答問》:"女子為隸臣妻,有子焉,今隸臣死,女子北其子(將其子從家中分出),以為非隸臣子也。問女子何論也?完之當也。"可見女子為自由人,而其丈夫可以是隸臣,但其後代應被認定為隸臣,即官有奴隸。該女子之所以被論處,是因其"北"其子的出身,即隱瞞其子的隸臣出身,而不是她與隸臣的婚姻。3.不得與他人之逃亡妻為婚 《法律答問》:"甲娶人亡妻以為妻,不知亡,有子焉,今得,問安置其子?當畀。或入公,入公異是。"即甲娶人逃亡之妻時並不知她是逃亡者,後來該女子被捕獲。因此,又產生她與甲結婚後,所生子女的歸屬問題。由這段記載可知秦代不準與他人之逃亡妻結婚。4.歧視贅婿 據《漢書.賈誼傳》記載:秦人"家貧子壯則出贅"。出贅,指男到女家就婚做贅婿。贅婿在秦時社會地位很低,被人們所不齒。秦簡引《魏戶律》的規定:"自今以來,假門逆旅,贅婿、後父,勿令為戶、勿予田宇。三世之後,欲仕仕之,仍署其籍曰:故某閭贅婿某,更之乃孫。" 《魏奔命律》也有關於贅婿類似地位的規定 。此外,秦律雖然也維護男尊女卑和夫權,但對夫權有所限制,對妻子人身權利的保護也超過漢以後的歷代王朝。如秦律一方面要求妻子忠於丈夫,另一方面也規定丈夫通姦有罪,"夫為寄 ,殺之無罪"。《法律答問》載:"妻悍,夫毆治之,決其耳,若折肢指、膚體,問夫何論?當耐。"顯然,即使"妻悍",丈夫也不能隨意毆打。
兩漢的婚姻制度,原則上沿襲西周以來的傳統。但隨著儒學獨尊地位的確立,使其婚姻立法更具綱常倫理色彩。1、婚姻的成立 漢初朝廷鑒於人口銳減的事實,提倡早婚。據《漢書.惠帝紀》記載,漢惠帝六年(公元前189年),詔令"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即出五倍的算賦(一算一百二十錢)。這是經過秦末戰亂之後,統治者為恢復和發展生產,需要增加勞動力而採取的一項措施。根據這個詔令,女子年十五至三十歲以內不嫁,便採取多收口賦的辦法進行懲罰。因此,兩漢時期盛行早婚。漢代仍然存在招贅婚姻,但贅婿的社會地位與秦代一樣,受到歧視。2、一夫一妻多妾制 兩漢婚姻的目的如《禮記.昏義》所說,即"上以事宗廟,下以繼後世也"。因此,婚姻重視生子延嗣,這是宗法制度所要求的。另外,如前所述,漢初為解決人口銳減造成的戶籍蕭條問題,國家也鼓勵生育子嗣。由於早婚多育是國家需要,更是延嗣繼世的需要,所以漢律雖然確定婚姻關系為一夫一妻制,但無後嗣者,納妾當然為合法。3、婚姻的解除 漢律仍以"七出"、"三不去"為棄妻的基本原則。需要指出的是,兩漢時期由於儒家思想對法律的影響,封建禮教成為束縛婦女的一條繩索。婦女在婚後雖然"事奉循公姥","晝夜勤勞作",但公婆稍不歡心,便可強迫夫妻離異。同時男子可以找出各種借口,拋棄妻子,然而在一般情況下,即使丈夫有惡劣的行為,也不準妻子離開丈夫。《白虎通.嫁娶篇》雲:"夫有惡行,妻不得去。"其原因就是"地無去天之義也。夫雖有惡,不得去也"。片面強調丈夫的特權。關於離婚後的財產問題,《禮記.雜記下》鄭注引漢律雲:"棄妻畀所齎。" 畀,給予、付與。齎,以物送人。意思是,由丈夫提出離婚,允許女方將出嫁時從娘家帶來的財產帶走。漢律所確認的以男尊女卑為特徵的婚姻關系,還表現為妻子如私自改嫁或丈夫雖死未葬而改嫁者,皆棄市。丈夫與人通姦,依律規定只處刑,而妻子與人通姦,則處以死刑。
三國、兩晉、南北朝,由於盛行士族門閥制度統治,所以在婚姻方面,特別重視門第家世,嚴禁士庶貴賤通婚,違反者受到法律制裁。北魏孝文帝太和三年詔令:"皇族貴戚及士民之家,不惟世族,不與非類婚偶","犯者以背制論"。而北朝時期強調實行早婚,"女年二十以下,十四以上未嫁,悉集省,隱匿者家長處死刑。"這一時期納妾被認為合法。晉令規定可依官品納妾一至四人。
中國封建社會經三國、兩晉、南北朝三四百年的分裂割據後,進入了中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隋唐。唐朝關於婚姻的成立強調以下幾個方面:⑴確認尊長對卑幼的主婚權 "諸嫁娶違律,祖父母、父母主婚者,獨坐主婚。"即使卑幼在外地,已自行訂婚,只要尚未結婚,也必須服從尊長安排,如違反尊長意志者,依律"杖一百"。⑵婚書、聘財是婚姻成立的要件 婚書是指婚姻成立的書面合約,包括男方尊長的通婚書和女方尊長的答婚書。前者是男方尊長向女方尊長"致書禮請",提出婚約的建議,後者則是女方尊長"答書許訖",予以承諾。"請"與"許"都由媒妁溝通,根本無須過問雙方當事人的意願。對女方尊長已事先得知、認可男方如男方年齡偏大,或身有殘疾,身為養子、庶子、妾生子、婢生子、奸生子等不宜明載婚書的特殊情況,即以私約的形式對婚書的內容進行補充。聘財是婚姻成立得到法律確認的關鍵要件。聘財無論多少,只需表現為一定的錢財即可。女方尊長只要收下聘財,即使沒有聘書,仍視為婚約成立並有效。如果女方尊長悔婚,依律處杖六十,且婚姻關系依然有效。⑶婚姻締結的限制 結婚年齡,貞觀元年定為男二十,女十五。玄宗開元二十二年為了增加人口,將婚齡降低到男十五,女十三。唐律嚴格禁止"同姓不婚",違者,各徒二年,非同姓但有血緣關系的尊卑間不得為婚,違者"以奸論";嚴禁與逃亡之女為婚,監臨官不得娶監臨之女為妾,良賤不得為婚,違者均處以刑罰。唐朝還規定,婚期已到,不得故違,若期約已至而男家無故五年不娶,有司給據改嫁;婚期未到,一般不得強娶。
唐朝在婚姻的解除上,夫對妻的特權尤為突出。婚姻解除的方式主要有兩種:"出妻"和"和離"兩類。出妻簡稱"出",即男方單方面解除婚姻,休棄妻子。其條件即西周以來傳統的"七出"。提出"七出"的不僅是丈夫,也可以是丈夫的父母,執行"七出"也無須得到官府的判決。相反,妻妾絕對沒有單方面解除婚姻的權利。唐律規定,妻妾"背夫擅行,有還他志",處徒二年;"因擅去而即改嫁者,徒三年"。對於"七出"的限制有兩種:一是妻無"七出"之狀,丈夫仍要出妻,丈夫處徒一年半,但"七出"原是一些簡單的原則,很容易被丈夫找到出妻的借口;另一即西周已有的"三不去"。雖有七出,但同時有三不去情形而出妻者,杖一百,婚姻仍然維持。"七出"、"三不去"原為西周禮制,唐律移植為法律規范。
和離,即男女雙方自願協議解除婚姻。唐律令允許夫妻雙方因"不安相諧"而和離。和離及上述出妻都必須製作書面的"出妻書",出妻書由丈夫親手書寫,女方有這些書面解除婚姻的證據,才可重新結婚。
斷離,即由官府判決解除婚姻。一般也有兩種情況:一是在"違律為婚"或"嫁娶違律"的情況下,由官府斷離,並對關系人各處以刑罰。另一是"義絕",即指夫妻一方對另一方或一定范圍的親屬,或雙方一定范圍內的親屬有毆打、通姦、殺傷等情況下,經官府判決強制解除婚姻關系。不執行判決者徒一年。律疏引禮教原則"夫妻義合,義絕則離"作為這項規定的根據。義絕的具體條件是:夫毆妻之祖父母、父母,殺妻之外祖父母、伯叔父母、兄弟、姑、姊妹;夫妻雙方的祖父母、父母、外祖父母、伯叔父母、兄弟、姑、姊妹之間有相殺情節;妻欲謀害丈夫,毆打或詈罵夫之祖父母、父母,殺傷夫之外祖父母、伯叔父母、兄弟、姑、姊妹,及妻與夫之緦麻以上親屬通姦;夫與妻母通姦等等。這些條件顯然偏向於夫一方。如只有妻"欲害夫",而無夫"欲害妻";夫對妻之親屬須有毆打殺傷殺害才構成義絕,而妻僅詈罵、毆打夫之親屬就構成義絕。此外,將妻妾嫁給監臨官、夫出賣妻妾,也構成義絕。這些規定反映了封建夫妻關繫上的不平等,也是"夫為妻綱"這一儒家綱常原則在法律上的體現。
總之,在婚姻方面,唐律進一步確認家長與子女、丈夫與妻子、良人與賤民之間的不平等,用以維護有利於封建統治階級的社會秩序。
宋代婚姻的立法大體沿襲唐制,但對婚姻的締結方面,規定禁止五服以內親屬結婚,對姑舅兩姨兄弟姐妹結婚不加禁止。另外,還規定:"諸州縣官人在任之日,不得與部下百姓交婚,違者雖會赦仍離之。其州上佐以上及縣令,於所統屬官亦同。其訂婚在前,任官居後,及三輔內官門閥相當情願者,並不在禁限。"對女方不許悔婚的情況有例外,即定婚後,男家無故三年不娶,女方在告之官府並退還聘財的前提條件下,可以主動解除婚約。
兩宋關於婚姻離異的規定完全承襲唐律規定,以傳統的"七出","三不去","義絕"為條件。關於"七出"、"三不去"、"義絕"的含義與以前的朝代沒有區別,只是關於"無子"的條件作了進一步界定:"妻年五十以上無子,聽立庶以長,即是四十九以下無子,未合出之"。依據這條法律規定,在宋代已婚婦女在四十九歲之前是不能被夫家以"無子"條件趕出家門的。關於"三不去"的例外,是妻若有"惡疾"及與人通姦,體現了宋律維護宗祧繼承的真正用意。
"七出"是法律賦予丈夫單方面所享有的休妻的特權,"義絕"是法律規定的對男女雙方實行強制離婚的條件。《宋刑統. 戶婚律》"和娶人妻"條規定:"諸犯義絕者,離之,違者徒一年。"在婚姻的解除問題上,婦女始終處於被動地位。但隨著社會的演繹,特別是兩宋商品經濟的發展,很自然地就會給人們思想觀念以沖擊,表現在婚姻制度上,宋代婦女在特定條件下,具有一定的法定離婚權。
首先,夫出外三年不歸,其妻可以離婚。其次,丈夫令妻為娼或雇妻與人者,其妻可以離婚。因為丈夫逼妻子為娼屬喪盡天良之行徑,不僅有違社會道德,而且也十分有礙於家庭和睦,因而法律賦予這樣處境的婦女以主動離婚權。為穩定社會秩序起見,歷代官府皆禁止出賣妻子人身,但民間還是有人典雇妻子與人者,對這樣的違法行為,宋朝官府在進行依法制裁的同時,也賦予被典雇婦女以主動離婚權,第三,兩宋法令規定,丈夫犯罪被處以流刑或被處以其他刑罰而移鄉編管,其妻可以離婚。宋代已婚婦女的法定離婚權之規定,為前代法律所無有。
元朝是蒙古貴族的統治,蒙古貴族在進入中原以後,將其蒙古的一些習俗也帶進了中原,故元朝的法律反映了蒙古游牧民族習慣法的痕跡。其婚書、職業媒妁等實體制度,頗具特色。1、法定婚書制度元代在中國歷史上首次明確規定,建立婚姻關系必須訂立婚書(或稱嫁娶禮書),婚書上寫明議定的聘財數額,如果是招贅女婿,須寫清養老或出舍的年限,主婚人、保親人、媒人須在婚書上簽字花押,然後依禮成親,婚姻關系方才有效。明清時雖然也一般要求有婚書,但已不再為法定必要形式要件。2、媒妁的管理和職業化 元代法律規定只有經基層官吏,地方長老等保薦的"信實婦人",才能充任媒妁,並由官方登記在冊,嚴格管理。這種媒妁的身份是百姓,而不是官方人員,她們從事民間婚姻撮合事務,與先秦有國家公職的"媒氏"、"掌媒"不同,與宋代專為宗女而設立的"官媒"也不同。後者可稱其為職業媒妁。官府對媒妁的管理,其重要內容之一是限定"媒錢"數額。3、贅婿 贅婿自古即有,但元代民間招婿之風頗盛。元代贅婿一般分為四類:一曰養老,謂終於妻家聚合者;二曰年限,謂與婦人歸宗者;三曰出舍,謂與妻家析居者;四曰歸宗,謂年限已滿,或妻亡,並離異,歸宗者。4、收繼婚 收繼婚就是未婚男性收娶家族中的寡婦為妻。這是蒙古貴族帶進的習俗。至元八年十二月,元世祖下旨:"小娘(庶母)根底、阿嫂根底,收者幺道。"宣布了收繼婚的合法性。弟收兄妻,多發生在親兄弟之間,遠房兄弟一般不準收繼。另外,小叔的收繼處分權,只有在寡嫂服喪期終了後才能實現,收繼制度也打上了禮教烙印。禮教對收繼婚的影響,還表現在寡婦如守志,不得強娶,但如想再婚,便非就繼於小叔不可,也就是說小叔對寡嫂享有法定先娶權。在民間實際收繼過程中,其弟收寡嫂的范圍已擴大到訂婚之"寡"嫂。此外,元朝以前,法律允許寡婦帶走原有妝奩,不準寡婦帶走的,限於丈夫的遺產(或應得份額)。但元朝法律正式規定,離婚婦女或寡婦如果再婚,就要喪失原先從父母處得來的妝奩物及其他繼承得來的財產,至於夫家的財產,更是不得帶走。明清兩朝受元朝影響,都有:(寡婦)改嫁者,夫家財產及原有妝奩,並聽前夫之家為主的規定。這種規定反映了封建社會後期婦女地位進一步下降的趨勢。5、婚姻的離異 元代婚姻的離異與唐宋基本相同,主要有"休棄"和"和離"兩種形式。
明代關於婚姻方面的法律,基本沿用唐宋舊律,但在婚姻關系和違法婚姻適用刑罰上,明律又有所發展與變化。據《大明律. 戶律.婚姻》規定:"凡男女訂婚之初,如有殘疾、老幼、庶出過房乞養者,務要兩家明白通知,各從所願,寫立婚書,依禮聘嫁。"及已報婚書,或有私約而悔,婚者,或無婚書但受聘財者都要處以杖刑。唐律男家自悔者不處刑,明律已與唐律不符,增加了對男家悔婚的處罰,是婚姻立法的進步。府州縣親民官不得於任內娶部民女為妻妾,違犯者杖刑,監臨官不得娶為事人妻妾及女為妻妾,違犯者,從重論處。明律還規定不得收留在逃女囚為妻妾,不得強占良家妻女為妻妾,否則都要依律治罪。在違律婚姻上的處刑,明律量刑比唐律略有減輕,如"同姓為婚者",唐律規定"各徒二年",而明律規定只"各杖六十",體現了明律相對唐律而言的"輕其所輕"的原則。
清朝婚姻制度在入關前後有一定變化。滿族貴族入關之後,使清代婚姻制度深層次受儒家倫理道德觀念影響,在其全面繼承明朝婚姻制度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使之具有自己本朝的特色。
1、結婚條件(1)結婚年齡 清朝入關之前,實行早婚制。入關以後,清承明制,規定男十六歲,女十四歲為法定結婚年齡。(2)"父母之命"封建包辦婚姻依然是清朝婚姻的基本特徵,尊親長掌握卑幼的主婚權是清朝法律的規定。《大清律例.戶律.婚姻.男女婚姻》規定:"嫁娶皆由祖父母、父母主婚;祖父母、父母俱無者,從余親主婚。其夫亡攜女適人者,其女從母主婚。"封建國家法律賦予尊長對卑幼的主婚權,同時也要求主婚權的行使必須符合國家法律有關規定。對於諸如嫁娶違律、隱瞞殘疾、老幼、庶出、過房、乞養等情況,主婚人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清以前家長的主婚權在事實上已經存在,但只有到了清朝之時,家長主婚權才得以在法律上明確規定下來。家長主婚權實際上就是父母的包辦婚姻權。中國父母幾千年來一直掌握著這個大權,到清朝時,則不管在法律條文上,還是在社會實際方面,都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充分表現了封建社會後期家族本位主義的進一步泛濫。婚姻制度由於剝奪了當事人的自主權,從而使男女私定終身的情況被視為非法。男女的私自結合,不僅為輿論所不齒,而且也是國家法律規定強制離異的情形之一。(3)婚約、婚書與聘財是婚姻成立的條件 婚約一經成就,男女無論任何一方均不得反悔。《大清律例.戶律.婚姻》規定:"若許嫁女已報婚書及有私約而輒悔者,笞五十……若再許他人,未成婚者,杖七十,已成婚者,杖八十……男家悔者,罪亦如之,不追財禮。"婚約約定的主要內容之一就是嫁娶日期,期約未至男家不得強娶,期約已至女家不得拖延。若男家強娶或女家故意拖延,主婚人笞四十。男方無故超過婚約約定的婚嫁期限五年不娶,及未婚夫逃亡三年不歸者,女方可以另行擇配,但須官府對男方情況予以核實並出具證明。婚約可以因一方的犯罪而解除。清律在《婚約不許反悔》條後但書:"……其未成婚男女有犯奸盜者,不用此律",並且"男子有犯,聽女別嫁,女子有犯,聽男別嫁"。婚約之外另有婚書,依清律規定和民間習慣,婚書由男女雙方主婚人、媒妁畫押。一般情況下,男方之家給予女方的聘禮情況應在婚書中有所載明。婚書一式兩份,男女雙方家長各執一紙。聘財是清朝婚姻成就的關鍵要件,《大清通禮》對一至九品官員的婚娶聘禮作了具體規定:"一品至四品,幣表裡各八兩,容飾合八事,食品十器。五品至七品,幣表裡各六兩,容飾合六事,食品八器。八、九品及有頂戴者,幣表裡各四兩,容飾合四事,食品六器。"
平民百姓婚姻同樣有聘財要求,根據民族習俗的不同,聘財的表現形式也不同。如《欽定理藩院則例》規定的蒙古地區蒙人的聘財是:"蒙古兩姓結親,俱系平人聘禮,應用馬兩匹、牛兩只、羊三十隻,不得多給,違者,將多給之牲畜罰取入官,少給者,勿禁。"
清律對婚姻關系中聘財的規定如此詳細具體,表明了在婚姻關系成立過程中,財產所佔據的重要地位,封建婚姻的買賣性質昭然若揭。
2、離婚條件 男尊女卑,已婚婦女無條件服從丈夫在清朝依然是天經地義。在夫妻關系離異問題上,男子始終占據主動地位。清朝沿襲前代的七出、三不去及義絕的離婚條件。但有關"義絕"處理,清律與唐律規定有兩點不同:其一,《大清律例增修統纂集成》"出妻條"註:"義絕者,謂於夫妻之恩情禮意乖離違礙,其義已絕也。律中未曾祥備其事,而散見於各條之中,其所指義絕者,亦復不同,有於法應離,不許復合者,如所雲離異歸宗,仍兩離之類,即本條應離不離之類,亦是也。其有可離,猶許復合者,如所雲:願留者聽,願離者聽之類,即本條從夫嫁賣亦是也。"根據這個註解,清律關於"義絕"的處理結果有兩種情況,即把"義絕"區分為"於法應離不許復合者"和"其有可離猶許復合者",顯然沒有唐律"義絕則離,違而不離合得一年徒罪"的絕對化。其二,"義絕"不僅是已婚夫妻離異的條件,而且定婚後尚未嫁娶的未婚夫妻也可因"義絕"解除婚約。唐宋以來,法律規定婚約一旦成立,不許悔婚,尤其是對女方而言更是如此。
3 .婚姻之禁止 (1)同姓不得為婚 在清朝前期,同姓不婚的規定被嚴格執行。如果出現同姓為婚的情況,不僅對主婚者及男女雙方當事人分別處以杖六十的刑罰,而且婚姻無效,必須強制離異。此種情況到清朝後期,已基本不復存在。《大清律例.戶律.婚姻》強調:"同姓者重在同宗,如非同宗,當援情定罪,不必拘文。"娶同宗五服親者杖一百;娶緦麻以上親,各以奸論,處徒至絞甚至斬刑。清律本來也禁止中表婚,即姑表、姨表兄弟不婚,但因民間相沿成俗,清代不得不作出通融性規定,即"姑舅、兩姨姊妹為婚者聽從民便"。(2)良賤不得為婚 清代婚姻注重門當戶對,《浙江通志》載當時的杭州一帶,"婚禮,士大夫以門第相尚"。《大清律例.戶律.婚姻》"良賤為婚姻"條規定,嚴禁主人為奴僕娶良人為妻,"凡家長與奴娶良人為妻者,杖八十";"其奴自娶者,罪亦如之。"奴僕若娶良人為妻,將妻入籍為婢者,杖一百:"若妄以奴婢為良人而與良人為夫妻者,杖九十。各離異,改正。"
中國傳統的婚姻制度雖然與我們現代的有著根本的不同,但透過這些傳統,我們可以看出中華民族在這塊土地上的生活習慣,價值取向和行為模式。而我們的現在是傳統的延續,我們可以在當下的生活的折射里發現傳統,我們只有對傳統多一份認識,才能對現代有些現象多一份深刻理解。
希望幫得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