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勞動合同法離職補規定

勞動合同法離職補規定

發布時間: 2022-06-11 20:56:06

A. 勞動法規定工作辭職了必須要補發一個月工資嗎

勞動法沒有辭職補發一個月工資的規定。
勞動者辭職的,用人單位需要按實際工作量或者工作時間發放工資,不需要補發工資。

B. 勞動合同法辭退補償是怎麼規定的

勞動合同法中辭退補償的規定:如果用人單位具有無過錯性辭退勞動者等情形的,需要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標准為勞動者在單位每工作滿一年,給予其一個月工資;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給予其半個月的工資。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並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
(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C. 勞動法辭職規定補償金

辭職規定補償金是按照解除勞動合同前12個月工資進行計算。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用人單位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情況下,用人單位應當根據勞動者在本單位規定的工作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的經濟補償金。
法律分析
經濟補償是違約責任,用人單位提前單方解除勞動合同就要承擔違約責任,支付經濟補償。因此經濟補償是對用人單位的一種懲罰,是國家調節勞動關系的一種經濟手段,引導用人單位長期使用勞動者,謹慎行使解除權利和終止權利。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用人單位有違法、違約行為的,勞動者可以隨時或者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並有權取得經濟補償。用人單位的違約、違法行為有:用人單位未依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用人單位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用人單位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用人單位有欺詐、脅迫或者乘人之危等行為致使勞動合同無效或者部分無效的;相關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八條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四)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
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D. 勞動合同法對辭退後的補償規定是怎樣的

法律分析: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三條 訂立勞動合同,應當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願、協商一致、誠實信用的原則。依法訂立的勞動合同具有約束力,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應當履行勞動合同約定的義務。

第十條 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勞動合同的,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三十六條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E. 新勞動法辭職補償金,是怎麼規定的

隨著法治化的發展,新勞動法辭退員工補償的規定有哪些呢?如何才能獲得補償呢?新勞動法辭退員工補償標准有哪些規定呢?或許很多人想要知道答案吧,接下來小編就為您收集了這方面的知識,希望對您有幫助。

一、公司解除合同補償

有無補償金和多少補償金與自辭、被辭沒有直接關系,關鍵問題要看原因。

1、自己主動辭職的。如果用人單位有以下「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應當支付經濟補償金的11種情形」,就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否則就不需要支付。

以上的回答是否有幫助到大家,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謝謝。

F. 員工離職補償標准

離職補償金的標准,每滿一年的,補償其一個月工資,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補償一個月的工資,不滿六個月的,補償半個月的工資。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解除勞動合同和終止勞動合同勞動對離職補償金是不同的,就是解除勞動合同也有多種方式,員工自行提出或違反單位規章制度解除勞動合同是沒有補償金的,員工自行提出,但是是經雙方協調一致的,單位要按上年平均工資支付經濟補償金的,員工不勝任工作,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是支付經濟補償金的,員工非因工負傷,經過醫療期後並經勞動能力鑒定後解除勞動合同的,除了支付經濟補償金,還要支付醫療費用。
其次還是要對離職補償金進行區分,對於終止勞動合同,國有企業,或員工以前是國有企業員工身份的,員工終止勞動合同要按照規定支付生活補助費。
法律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 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 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並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
(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 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 第一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五)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 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 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熱點內容
收押金的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4-24 19:24:24 瀏覽:387
狗把人咬了狗主人有法律責任 發布:2025-04-24 19:24:15 瀏覽:37
刑事訴訟法第80條解釋 發布:2025-04-24 19:23:27 瀏覽:731
民法總論單選題 發布:2025-04-24 19:09:16 瀏覽:533
律師有關論文 發布:2025-04-24 19:02:56 瀏覽:95
2014年山東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 發布:2025-04-24 18:42:34 瀏覽:641
在職攻讀法律碩士2016 發布:2025-04-24 18:26:44 瀏覽:942
2015年建設法治政府 發布:2025-04-24 18:24:34 瀏覽:790
沈陽市民用建築供熱用熱管理條例 發布:2025-04-24 18:09:42 瀏覽:815
四川省事業單位管理條例 發布:2025-04-24 18:05:26 瀏覽: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