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建構法
1. 如何構建社會主義法制社會
對「怎樣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科學回答 中央政法委副秘書長周本順 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偉大實踐,需要有科學的理念指導。改革開放20多年來,我們已經形成了正確的法治理念,有效地推進了法治建設的實踐。很多法治理念都是突破性的,沒有這些理念上的突破,就沒有法治建設今天的大好局面。 但也要看到,目前法治理念指導受到的干擾也是很多的,其影響不可低估。主要表現在:一是西方法治思想的影響,一些人總認為我們黨委、人大、政協和「一府二院」「多條腿」的體制不如西方議會、政府、司法「三條腿」的體制合理,自覺不自覺地以西方的法治模式來評價我們的法治狀況,來設計我們的法治建設方向。二是「左」的殘餘思想影響,一些執法者管理的意識、斗爭的意識相對比較強,而人權保障的意識、和諧的意識相對比較弱。三是市場經濟利益法則的影響,有少數人往往把執法權力與自身利益掛鉤,追求自身利益比追求公平正義更重要。四是封建人治思想的影響,不少人仍把行政官與司法官混為一體,或者違法干預司法部門依法獨立辦案,或者特權思想嚴重,習慣以「父母官」、「管人者」自居。這些理念上的偏差,必然導致實踐上的混亂。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概括的五句話,科學地回答了「建設什麼樣的法治國家,怎樣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等一系列重大問題,是對各種非社會主義法治思想的正本清源。依法治國,表明我們不能搞「人治」,一定要把國家政治生活規范到法治軌道上來;執法為民,反映我們的法治是人民的法治,一切權力屬於人民,法治的根本目的是保障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公平正義,反映了社會主義法治的價值追求,社會主義法治就是要消除一切不公平的現象;服務大局,反映了社會主義法治的重要使命,它不是為法治而法治,而是服務於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四位一體的總體格局,必須服從和服務於黨、國家、民族、人民利益的大局;黨的領導,反映了我國的法治建設是在黨領導下進行的,從而保證我國的法治建設能夠沿著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方向積極穩妥地推進。這五個方面是一個有機整體,彼此互為條件,互為前提,相輔相成,體現了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與依法治國的統一。這就很好地解決了堅持什麼,澄清什麼,反對什麼,更新什麼的問題。今後不管人家怎麼說,我們只要堅持社會主義的法治理念,就能夠保持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正確方向。 進一步提高和諧執法能力 最高人民檢察院政治部主任張常韌 堅持用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武裝檢察隊伍,服務構建和諧社會,既需要具有強烈的政治責任感和時代使命感,更需要具有踐行先進理念、服務工作大局的執法素養和能力。因此,深化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必須緊緊與加強執法能力建設結合起來,不斷增強服務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本領。 加強法律監督,維護司法公正,是社會公平正義的重要保障。檢察機關必須不斷強化監督意識,著力提高敢於監督、善於監督、依法監督的能力。要依法監督糾正有案不立、有罪不究、以罰代刑等問題;依法監督糾正濫用刑事手段插手民事經濟糾紛、違法立案等問題。要強化對嚴重違反法定程序、侵犯人權問題的監督,維護當事人的訴訟權利。要嚴格依法掌握抗訴標准,提高抗訴水平,對有罪判無罪、量刑畸輕畸重等刑事判決、裁定提出抗訴。對確有錯誤的判決、裁定,依法提出再審檢察建議。注重提高做好申訴人的服判息訴工作的能力。對違法減刑、假釋、保外就醫等問題進行監督,加強對偵查、審判環節超期羈押問題的監督。通過有力的司法監督,維護司法的公正和權威。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一個不斷化解社會矛盾的持續過程,也是檢察機關在服務和諧社會過程中不斷運用法律手段化解社會矛盾的持續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提高運用法律手段化解矛盾的能力,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諧因素,減少不和諧因素,自覺把解決矛盾、促進和諧貫穿於執法辦案的各個環節、各個方面。同時,要正確貫徹黨和國家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堅持區別對待。 化解矛盾糾紛維護公平正義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沈德詠 依法治國作為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是政法工作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過程中,我們堅持依法治國的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其落腳點就是實現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 人民法院作為國家的審判機關,肩負著運用法律懲罰刑事犯罪、維護社會穩定、調解民事經濟行政法律關系的重要任務。在新的歷史時期,我們國家既面臨新的發展機遇,也面臨嚴峻的挑戰。我們的社會總體上是和諧的,但是還存在很多不和諧的因素。當前可以用三句話概括我們面臨的基本形勢:一是對敵斗爭形勢復雜,階級斗爭,包括內部斗爭和外部斗爭,還在一定范圍內存在。二是人民內部矛盾凸顯,這是最為普遍、面最大、量最廣的一種矛盾,其中有一些如果處理不好,甚至還有可能激化。三是刑事犯罪高發,這和人民內部矛盾凸顯有內在聯系。有些內部矛盾演變到一定階段就可能轉變為刑事犯罪。 在這樣一種形勢下,人民法院面臨的任務很繁重,工作壓力很大。全國四級法院大概每年要通過訴訟程序處理案件800萬件,主要是民事商事案件,刑事案件在70萬件左右。我們要履行好憲法和法律賦予我們的審判職責,維護穩定壓倒一切。現在我們的工作重心是運用法律調整民商事法律關系,化解人民內部矛盾,這方面的案件大約有500萬件。這些案件所涉及的訴訟標的額在一萬億元以上,與我們國家的金融、經濟運行關系密切,與人民的生產、生活也關系密切,所以這是目前工作的重心。根據黨中央的要求,我們對自己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加大調解力度,盡量做到案結事了,為了應對案件高發期,提高辦案效率,把矛盾糾紛解決好,以維護公正和正義。 構建和諧社會應堅持依法治國法治理念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院長王利明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目標決定了我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基本內涵。我們必須在各項工作中秉持依法治國的法治理念。 構建和諧社會應當堅持依法治國的法治理念,是因為和諧社會同時也是一個法治社會。和諧社會的建立必須以法治為中心,構建一個秩序井然、公平公正、人民的權利得到充分保障、人人能夠安居樂業、和睦相處的社會,可以說和諧社會就是法治社會,只有加強法治,才能保障社會有秩序的運行,確保社會和諧穩定、國家長治久安、人民享有殷實安康的生活。所以,和諧社會和法治社會的目標是一致的,二者都追求在規則和秩序范圍內的社會和諧與進步。 堅持依法治國的法治理念,是和諧社會得以實現的基本保障。理念是一種觀念,是行動的指導,也是為人民群眾普遍認同的一種價值取向。理念的偏差直接導致行為的偏差。我們要厲行法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首先要有正確的理念作為指導,這就是要堅持實行依法治國的法治理念。依法治國是執政的中國共產黨尊重社會發展規律,順應世界潮流,體現人民意願,落實執政為民理念的最佳方略。依法治國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證,體現了一種高層次的政治文明,是已經被人類歷史所證明的一種進步的治國方式,符合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內在要求。堅持依法治國的法治理念,必須將國家的政治生活、經濟生活、社會生活納入法治的軌道,用法治的權威來保障國家政治和社會秩序的安定。 堅持依法治國的法治理念,必須堅持實事求是、解放思想、與時俱進的思想路線,樹立與法治理念相適應的觀念:一要堅持憲法和法律至上的觀念;二要堅持科學發展、以人為本、執法為民的觀念;三要堅持嚴格執法和公正司法的觀念;四要堅持權力應當受到監督與制約的觀念。 從實體和程序兩個方面實現公正與和諧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陳光中 和諧社會首先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的社會,這同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是完全一致的。 從刑事司法的角度來看,貫徹社會主義法治理念,要注意處理好懲治犯罪和維護人權的關系。懲治犯罪是必要的,判處死刑也是必要的,但是不能不注意保障人權。人權在一定程度上是指在刑事司法中保障訴訟參與人、當事人的權利,除了被害人,也包括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權利。兩者的關系要處理好。從實體上說,我們要貫徹寬嚴相濟的政策。要慎殺,少殺,可殺可不殺的時候不殺。這樣有利於社會和諧,也是世界的潮流。 程序公正與實體公正的關系要處理好,要平衡兩者的關系。過去我們很大程度上重實體,輕程序,對程序的法治價值重視不夠。程序實際上有很大的價值作用,在法治中不重視程序,法治規則是建立不起來的。但是也不能矯枉過正,不能認為程序就是本位,比實體更重要,程序公正了,一切價值就實現了。程序和實體是兩個標准,兩種價值。我們在程序上要防止刑訊逼供,在實體上要防止冤假錯案。程序是實現實體的手段,程序本身就是體現社會公平,社會正義,有其獨立價值,從這個意義上說它也是目的。忽視程序的價值自然不對,過分強調其獨立價值也會出問題。我們要處理好二者的矛盾。目前社會上的一些冤假錯案,盡管是極少數,但反映了實體上的不公正,並根源於程序上的不公正。程序和實體都不公正,能使我們的社會和諧嗎?當事人必然要申訴,怨恨,甚至對社會有報復心理,所以我們必須要保持兩方面的公正,保障社會公正與和諧。 樹立執法為民理念要實現三大轉變 國家行政學院副院長袁曙宏 牢固樹立執法為民的理念,必須以制度建設為保障,以觀念轉變為先導。具體而言要實現三大轉變:從缺乏群眾觀點的單純執法向以人為本、注重疏導、加強服務的執法觀念轉變;從重實體輕程序、重形式輕效果向實體與程序並重、形式與效果統一的執法觀念轉變;從片面強調公民責任向同時強化執法機關責任的執法觀念轉變。 執法不是一項孤立、簡單的法律技術和法律操作行為,而是與經濟發展、社會穩定、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社會政治活動和社會系統工程。它要求執法機關必須破除一定程度存在的單純執法的觀念,樹立大局意識和群眾觀念。目前,一些地方和部門執法中存在著某些不考慮執法宗旨和執法目的,簡單執法、粗暴執法、機械執法的現象,要求公民履行義務多,主動保護公民權利少;講方便執法多,講方便群眾少;處罰制裁多,提供服務少;硬性管理多,說服疏導少。結果表面上看似乎完成了執法任務,但往往是法了事不了,案平理未平,實際上擴大或激化了社會矛盾,在深層次上損害了人民群眾對法律的信仰,影響了法律權威。 執法為民重點在「執法」,核心是「為民」。樹立執法為民的理念,要求執法機關在執法工作中必須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指導思想,始終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權利和利益,始終體現國家意志與人民意志的一致性,對上級機關負責與對人民群眾負責的一致性,切實尊重和保障人權。
2. 和諧社會的構建主要依靠法律還是道德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既是中國社會發展的現實要求,又有充分的理論依據。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科學理論依據是科學社會主義。古今中外的和諧思想雖不是理論依據,但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思想淵源,特別是西方學者關於社會轉型期和現代社會的一些思想理論對於我們分析我國社會不和諧因素、探索促進社會和諧的路徑具有參考價值。
古今中外,和諧思想源遠流長。中國文化中的和諧思想更是博大精深。早在先秦時代,古人即通過對樂律和諧的發現與天地萬物的贊美,由自然理性導出社會理性:「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中國人自古以來不僅崇尚物和、事和、人和、家和,而且形成了「小康社會」、「大同社會」「世外桃源」等和諧社會理想,還有「協和萬邦」和追求天地人和的大境界。西方古代就有和諧美的追求和和諧哲學理論,後來又有了經濟和諧、政治和諧、社會和諧的思想。尤其是空想社會主義者所表達的和諧社會理想和所設計的和諧社會制度,集中體現了西方人的社會理想。自古以來的這些和諧社會思想,是我們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思想淵源。
馬克思主義關於和諧社會的思想理論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科學理論依據。馬克思恩格斯不僅基本上繼承了空想社會主義的理想,而且找到實現和諧社會的社會主體和正確途徑,還科學地預示了未來和諧社會,這個和諧社會的最高境界就是「自由人聯合體」。馬克思恩格斯的社會和諧思想是建立在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基礎上的,因而具有科學性與合理性。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唯物史觀揭示了社會的本質、發展動力和發展規律,使人類的社會和諧理想變成了科學,並且論證了實現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歷史必然性,預示了未來社會和諧發展的基本特徵,指出了實現社會和諧的基本條件。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如馬克思指出:「一切社會變遷和政治變革的終極原因,不應當到人們的頭腦中,到人們對永恆的真理和正義的日益增進的認識中去尋找,而應當到生產方式和交換方式的變革中去尋找」[1],就為我們分析當代中國社會變革中的問題提供了一個科學的視角。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唯物辯證法揭示了社會系統內各種要素之間的普遍聯系、對立統一和相互轉化的規律,闡明了社會結構、人與社會、自然以及人自身辯證關系。辯證唯物主義關於兩條最基本的原則、關於三大規律尤其是對立統一規律、關於人、自然、社會之間相互關系的理論,既能幫助我們認識現實社會問題,又能為我們解決問題提供方法論指導。過去,我們往往重視馬克思主義關於無產階級革命、無產階級專政和未來社會的預測,實際上,馬克思主義理論博大精深,今天對我們更重要的,遠不只是這些,也不只是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觀點。我們還應當關注馬克思恩格斯批判資本主義社會的理論。
馬克思恩格斯是在批判舊世界中發現新世界的。過去我們更重視這個「新世界」,而對他們批判的那個「舊世界」和現實社會主義在那個「新世界」中的歷史方位缺乏深刻的認識。今天我們應當更加清醒地看到,馬克思恩格斯批判的那個「舊世界」 相當於「現代社會」,那個「舊世界」種種弊端和矛盾實際上是資本主義現代化過程中的問題。他們指出,資本主義現代文明用最卑鄙、最殘酷、最野蠻、最偽善的動機和手段毀壞了古老的文明,資本主義社會的最大弊端就是社會兩極分化、人的異化和畸形發展、生態環境惡化等,集中表現為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之間的矛盾和沖突。資本主義社會基本矛盾決定了資本主義文明的發展和進步總是有限度的,而且不可能擺脫畸形發展的怪圈。只有通過無產階級革命,鏟除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以及與之相適應的整個社會制度,實現共產主義(相當於「後現代社會」),才能真正解決人與社會、自然之間矛盾,實現社會和諧和文明進步。馬 克思恩格斯對現代社會的深刻批判,對於正處在從前現代社會向現代社會轉型的中國,具有重要的警示作用。
現代化理論和西方各種關於社會轉型和社會變遷的思想理論為我們觀察、分析、解決社會發展問題提供了許多有益啟示。現代化是持續了幾個世紀的世界潮流,也是當今時代潮流,又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根本任務。不懂得現代化理論、世界歷史進程和基本經驗,就不可能更好地認識和解決當代中國的社會發展問題。西方現代化理論異彩紛呈,西方一些經濟學家、政治學家、社會學家關於社會轉型和社會變遷中的社會分化、社會排斥、社會矛盾和社會沖突等問題形成了一系列理論,如「李嘉圖定律」、西蒙·庫茨涅茨的「倒U形曲線規律」、美國政治學家亨廷頓的政治發展理論、法國社會學家托克維爾的政治社會學理論、美國社會學家戴維斯的J曲線理論、赫西曼的「隧道理論」、朗西曼的「ABX理論」、德國社會學家貝克的風險社會理論、法國社會學家塗爾乾的社會團結理論、美國社會學家帕森斯的社會整合理論、美國哲學家與政治理論家羅爾斯的社會正義理論等,從不同的角度探討了現代化過程中社會矛盾與沖突產生的原因,並提出了解決問題的看法。這些理論對於我們分析我國社會轉型時期的不和諧現象、選擇構建和諧社會的戰略,無疑具有借鑒作用
3. 韋伯怎樣用類型學方法建構自己的社會學理論
韋伯社會學的方法論
基礎成分:解釋性理解、主觀意義、價值中立(這個字面理解)、理想類型(社會行動的四種類型)、社會學的目的
方法核心:試圖「解釋性地理解」人們看待自己「社會行動」的方式。
行動是否是「社會」的取決於它的主觀意義是否考慮到他人的行為並且因此在其過程中受到指導。
包含的意思:
1) 行動個體對其行為賦予主觀的意義。
2) 行動者的行動指向他人,因而與他人的行為發生意義關聯。
解釋性理解:社會學家根據行動者自己的意圖來理解社會行動。包括在智力上把握行動者由他們的行動創造的意義,或者通過「直觀的」或「移情作用」的理解。
韋伯主張一個單一的「外在形式」內部蘊藏著千姿百態的動機。
要使社會行動成為一種有效的分析工具,需要建構起關於社會行動的類型學體系(理想類型)。
理想類型作為一種概念工具,並不是現實中實際存在的行動類型,而是借著理想類型的構建,拉開了社會學與現實之間的距離。理想類型是通過比較某個實際行動過程和一個(或多個)社會學概念(即理想類型)之間的近似度如何,再據此分析這一現象,展示這一行動過程的意義脈絡。
社會行動的四種類型:
工具—目的理性的行動:目的、手段及其間接的成果都得到合乎理性的考慮和權衡,其中包括對同一目的的不同手段的選擇、對目的與間接成果的關系以及最後對可能出現的不同結果的相關重要性的理性思考。
價值理性行動:通過有意識的某些倫理的、美學的、宗教的或其他形式的固有價值信仰,不管最後能否獲得成功的行動。該行動始終包括在行動者看來對其有約束力的『命令』和『要求』。
感情行動:由行動者特定的情緒和情感狀況決定的,包含有一種情感依戀,必須與上述兩種理性行動明確區分開來。
傳統行動:是由根深蒂固的習慣和古老的風俗決定的,經常只是對普通刺激的一種常規反應。
有意義的行動的每種類型在各個時代和各個文明階段都會出現。現代人並沒有與生俱來就擁有一種比祖先更優越的駕馭某種行動類型的能力。然而,作為一種社會勢力的結果,某些時代可能會對某一種特定的行動類型倍加青睞。韋伯確信通過運用社會行動類型學的類型,社會學家甚至能夠理解生活在全然不同的文化中的人們其社會行動具有的主觀意義,並且因此作出因果性的解釋。
韋伯社會學的目的:韋伯研究重點放在對特定實例及其發展因果分析上。他認為對「歷史個體」的因果解釋應該作為社會學的基本目的「我們希望一方面理解它的背景和特有的表現形式的文化意義,另一方面要理解它在歷史上之所以成為如此而非其他的原因」。
因此韋伯反對實證主義學派(實證主義主張遵循自然科學方法,確定一套歷史和社會變革的普遍規律,然後憑演繹程序解釋所有特定實例及其發展)。他反對社會科學以「建構一套封閉的概念體系,能夠以某種確定的方式包容事實並對其分類,並且由此可以對其再次推論」為目標的觀點。「我們不能抽象地理解兩個歷史偶然事件之間存在著某種聯系這一現象,而只是在承認在它具體形成的方式上存在著某種內在一致這樣的基礎上來把握」。
從根本上對動機多元論的強調把韋伯的社會學與行為主義所有流派、「把社會結構置於最重要位置」的所有觀點(如塗爾乾的「社會事實」或者馬克思的「階級」),以及所有賦予規范、作用和規則以一種對人有明確控制權的實證主義觀點區分開來。
4. 如何理解"科學是社會建構和塑造的產物" 自然辨證法此題
不是很明確你的問題。如果是指福柯意義上的知識權力問題,那麼回或者可以這么理解答:知識在歷史的不斷變化當中它也在不斷的變化,知識它是充滿了那種權力的干預的,我們這個知識都是被人為的造就出來的,就是被權力給造就出來的。也就是說知識,特別是社會科學中的知識是社會建構出來的,是權力干預的產物。生活中有比較多的這種例子。
5. 如何在法制社會構建和諧的家庭關系
無論是三口之家還是四代同堂,家庭要和諧就要脫離「以男性為中心」的觀念,每個人在家庭中都有自己的角色,都有自己的發言權,但如何能做到家庭關系和諧呢?專家給各位家庭成員一些建議:
一、語言表達:父母和子女之間要說「軟語言」不說「硬語言」
在社會或工作單位里,對男性、女性大家會稱為「帥哥、美女」,逢年過節會送祝福表示問候,在家庭中,父母對孩子的語言表達也應該有所講究。
錯誤做法:女兒放學回家,比平時晚了一點,父親說:「怎麼這么晚回來?」女兒會覺得,在學校已經很累了,回到家父親也不理解,長期如此可能就會造成父女的矛盾。
正解:女兒放學回家,比平時晚了一點,父親關心地說:「女兒呀,飯菜快涼了」女兒會感受到父親對自己的關心,也理解父親等自己回家的著急心情。
二、真正的平等:爺孫之間要相互尊重
在家庭中互相尊重是十分重要的,例如在飯桌上,即使是爺爺疼愛孫子,給孫子夾菜,也不能什麼都不問就夾滿一碗,萬一孫子不喜歡吃,那就可能覺得爺爺不尊重自己,適得其反。這時候,爺爺可以問孫子喜不喜歡吃這個菜,才給孫子夾,孩子會覺得爺爺也是尊重自己的喜好與選擇。
三、親戚之間避免「談錢傷感情」
從社會關系的角度來說,「有錢使得鬼推磨、有權利就能呼風喚雨」等觀念相當普遍,陳教授說這些都是錯誤的認知。尤其在家庭關系中,情感追求才是最關鍵的,而且是無法取代的。現實中有這種現象,當親人逝去,在世人傷心絕望,甚至瘋瘋傻傻,到那時許多人才懂得親戚家人的重要性,所以大家無論如何不要忘記親情。
四、夫妻之間:懂得寬容與贊美
夫妻感情應是戀愛的延續,過了多年婚姻生活以後,感情就會淡化,妻子嫌棄丈夫不上進、丈夫覺得妻子人老珠黃,諸如此類的婚姻問題比比皆是,陳教授提議要以寬容和贊美來維系夫妻感情。盡管美貌不在,但可以回想那些一起走過的快樂時光,花點心思尋找方式、發自內心地贊美對方、讓對方愉悅,對維系夫妻感情有很大幫助。總之,無論社會變化怎麼樣,無論生活的壓力有多大,只要抱著一顆樂觀的心,總會找到合適的解決方法
如果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請點採納,謝謝
6. 法制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作用
法治不僅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本質特徵的必然要求,也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賴以建立的必要手段和途徑。政法機關是社會主義法治重要實踐者和推動力量。本文從維護穩定、社會管理、打擊保護、公正執法等方面的職責職能角度出發,提出政法機關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應當積極履職盡責,嚴格公正執法,有效發揮法治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的重要保障和推動作用,並詳細闡述了其肩負的重點工作任務,以更好地為和諧社會建設服務。
和諧社會是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依法治國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保證,公平正義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本質要求,安定有序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前提條件。檢察機關作為國家法律監督機關,無疑在依法治國、構建和諧社會中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一、依法治國是構建和諧社會的脊樑
依法治國是構建和諧社會的保障。無法制則無和諧社會。當前,我國經濟和社會生活中也出現了一些不和諧因素,成為構建和諧社會的障礙,需要採取多種措施進行調整解決。在眾多的社會調整措施中,法律調整最為重要。法律作為一種社會規范,具有「硬性」的社會功能和規范功能。要維護社會穩定,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和正常的社會、經濟生活秩序,實現國家的長治久安和社會和諧,就必須依靠法製作保障。
依法治國是促進和諧社會構建的法寶。實踐證明,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水平越高,對法治的要求程度就越高。如果沒有社會主義法治,也就沒有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和諧社會。依法治國能夠促進和諧社會的形成,而和諧社會的構建又能為依法治國注入新的內容。
構建和諧社會是新時期我國法治建設的目標。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加強法律建設,健全社會主義法制。要完善法律,確保構建和諧社會有法可依,現代社會維持社會生活秩序的基本工具就是法律制度,沒有對法律制度的充分尊重,就沒有和諧的社會。要增強全體公民守法的自覺性。樹立法律至上的觀念,弘揚法治精神,踐行法律規范,形成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人自覺守法的良好社會氛圍。
二、依法治國、構建和諧社會與檢察機關的關系
檢察制度是根據我國憲法而設置的一項重要的國家法律監督機制。檢察制度的本質屬性是法律監督,有國家性、專門性、廣泛性、強制性等特徵。中國封建社會的歷史很長,封建專制主義的傳統根深蒂固,以言代法、以權壓法現象嚴重存在,尤其在我國改革開放期間,腐敗已構成對執政黨的政治挑戰。而檢察制度的根本意義,在於保障人民民主專政任務的實現,維護法制的統一實施和國家統一,懲治腐敗和防止國家工作人員權力濫用,調節各種社會關系,平衡各種社會矛盾,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和諧。
檢察工作是依法治國的重要法律環節。各級人民檢察院通過依法行使的偵查權來懲治貪污、賄賂、瀆職侵權等職務犯罪;通過正確履行法律監督職能,對公安機關、檢察機關、審判機關和行政執法機關的執法活動開展偵查活動監督、刑事審判監督、刑罰執行監督、民事行政審判監督、行政執法監督以及內部執法活動監督,從而維護國家法治的統一正確實施,促進依法治國方針的貫徹落實。
執法機關在構建和諧社會中負有重大使命。維護公平正義,保持社會穩定,恰恰是檢察機關神聖的職責。執法機關通過正確履行檢察職能,確保國家法律正確統一實施,維護公平與正義,保持社會穩定。一方面通過打擊犯罪來修補已經遭破壞的社會關系,使其恢復平衡,一方面通過各種預防和保護措施來維護平衡的各種社會關系,促使其和諧。
三、執法機關在依法治國、構建和諧社會中必須全面履行職能
必須樹立全新執法理念,服務工作大局,維護人民群眾利益。檢察機關應及時調整執法理念,始終堅持把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全部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在堅持「立檢為公,執法為民」正確執法觀的同時,更加自覺地把自身所從事的檢察工作放到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大局中再認識,再定位,再把握,保障和促進經濟發展,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必須規范執法行為,依法行使檢察權,確保司法公正。當前,我們履行法律監督職責的力度、質量、水平與人民群眾的要求還有很大差距。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我們的工作機制還不夠科學,執行得還不夠規范,導致對訴訟活動中的一些執法不嚴、司法不公問題,不願監督、不會監督、不敢監督。檢察機關要更好地肩負起法律監督職責,維護法律統一正確實施,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必須建立公正高效的運行機制,規范自身的執法行為。以規范執法來提高我們的法律監督能力。
必須積極發揮職能,創造一流業績,樹立檢察機關形象。一是充分發揮「打擊」功能,切實維護社會穩定。要圍繞影響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的突出問題,全面履行檢察職能,始終突出打擊重點,嚴厲打擊社會危害性大、群眾反映強烈、影響人們安全感、擾亂和破壞經濟發展的各類刑事犯罪活動,消除不和諧因素,保障和促進經濟發展,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二是不斷強化「監督」職能,保障社會公平正義。檢察機關要不斷強化監督職能,充分發揮維護公平正義的最後一道屏障作用,公平合理高效地運用法律規則,滿足人們對公平正義的追求,妥善協調各方面的利益關系。三是積極開展綜合治理,不斷凈化社會風氣。檢察機關要按照黨委和政府的統一部署,充分發揮職能作用,積極參加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要認真開展職務犯罪預防工作,特別是要緊密結合本地實際,大力開展特色預防活動。
7. 如何構建新型的社會主義法治社會
一是要深刻領會過去一年來,尤其是三中全會以來,我們黨和國家的事業取得的新進展和新成效。十八屆三中全會作出了深化改革的決定,十八屆四中全會作出建立法治國家的決定,這兩個決定實際上是「姊妹篇」,是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治國理政的總思路的邏輯延伸。深刻領會這一年多取得的成就,對我們進一步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非常重要。
二是要深刻領會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大意義。要深刻地認識到,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深刻總結了我們國家政治與法治建設的成功經驗和深刻教訓所作出的重大抉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重要保證,也是著眼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實現黨和國家長治久安的長遠考慮。
三是要深入領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根本要求。總書記在全會上明確指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要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法治道路,這是貫穿全會決定的一條紅線,是一個管「總」的東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實際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根本問題,我們必須牢牢把握、始終堅持、不斷拓展。
四是要深刻領會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全會指出,依法治國的總目標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這就是說,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堅持社會主義制度,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要形成完備的法律法規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形成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實現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
五是要深刻領會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大任務。全會明確指出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大任務,就是要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法律體系,加強憲法實施;深入推進依法執政,加快建設法治政府;保證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增強全民法治觀念,推進法治建設、社會建設;加強法制工作隊伍建設;加強和改進黨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領導。這些任務抓住了關鍵,抓住了當前的突出問題,有明確的思路,有創新的舉措,有具體的要求,指導性、針對性都很強。
六是要深刻領會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全會深刻指出,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加強和改進黨的領導,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大任務,也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根本保證。
8. 關於現代社會理與法的關系
一、法治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必要條件
法治盡管自身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它依然是人類社會迄今為止所能夠找到的最好的、現實的制度設計。筆者認為,和諧社會本身至少應包含以下法治內容:
首先,充分保障公民權利。和諧社會是以人為本的社會,它要求必須建立、完善法律制度從而為公民提供充分表達意願的渠道、提供參與國家生活和社會生活的機制,依法保障公民權利。
2.法治是構建和諧社會的現實保障。實現社會公正是構建和諧社會的深刻根基,社會公正存在於社會的各個方面。從根本上說,最重要的是社會分配的公正和社會矯正的公正即司法公正,前者有利於預防沖突、減少矛盾,而後者則是當矛盾演變為法律沖突時及時化解糾紛、消除矛盾。 三、和諧社會並不等同於法治社會
必須指出,法治並非和諧社會的充分必要條件,法治社會並不等同於和諧社會。
首先,盡管和諧社會與法治社會的目標一致,都旨在追求規則和秩序范圍內的社會和諧與進步,但和諧社會具有更為豐富的內涵。和諧社會要求物質文明建設與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設協調一致,要求經濟的發展、政治的昌明與文化的繁榮協調一致,要求人際關系與社會秩序以及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和諧、穩定,社會發展是全面發展、可持續發展。
其次,和諧社會是對法治自身局限性的矯正與調適。同任何事物一樣,法治也有局限性。其一,法並不是調整社會關系的唯一手段。國家用以調整社會關系的手段,除了法律外,還有經濟、政治、行政、道德、文化、教育、習慣、傳統、輿論、宗教等手段。法也不是唯一的社會規范,黨規、政紀、道德規范、企事業單位和其他社會團體的規章、守則、文明公約、鄉規民約、職業公約等皆是社會規范。其二,「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即使制定得很好的法律,也需要合適的人正確地去執行、適用,更需要絕大多數社會成員的支持,法律的實現必須要有與之相適應的社會、經濟、政治、文化條件等的配合。其三,法律的抽象性、穩定性與現實生活之間的矛盾。法律具有抽象性、穩定性的特徵,而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卻是具體的、復雜多變,千態萬狀,制定一個包羅萬象、永久適用的法律只能是一個空想,法律本身存在的缺陷、漏洞、空隙等情況在所難免。其四,法律所要適用的事實無法確定。適用法律的前提是確定事實,但現實中囿於人類現有的認知能力,總有些事實在客觀上是無法確定的,因而也就無從適用法律。
再次,法律作為一種制度化、外化的規范,要求必須使用強制性手段為自己開辟道路,由此決定了法律手段有時過於剛性,難以全面地兼顧情理。如果法律不被人們從內心去信仰,就會使法治在實踐中遇到無法克服的障礙。 3.和諧社會建設具有層次性和漸進性。「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這一科學命題的提出,有著深刻的社會背景。
9. 在我們的生活、學習中,如何共同構建法治社會
①講法律,以法律為准繩。
②講證據,以事實為根據。
③講程序,以程序為軌道。
4講法理,以法理為後盾。
10. 什麼是社會科學歸納式理論建構模式試舉出某一個實例說明這種方法的應用。
歸納式理論建構的一般過程分如下步驟:第一步是對經驗現象進行觀察。這種觀察既可以是定量的,也可以是定性的。比如採用定量的方法,需要收集大量的資料,然後通過描述統計,概括出樣本的特徵和規律,並以此推斷總體結構和特徵。同樣,研究者也可以採用定性研究的方法,具體地、深入地進行觀察,並運用分類、綜合等手段,抽取出現象的內涵,形成對各個具體現象的具體描述。無論哪種方式,研究者都要10 完成從具體的觀察結果到對現象的經驗概括這一提升過程。第二步是經驗概括。經驗概括指的是對現象基本規律或特徵的總結,或者是對變數之間存在的某種關系的說明。經驗概括要藉助於一定的概念或命題完成,這是對事物進行抽象總結分析,尋找一般模式的重要步驟。 第三步是建構理論。當研究者從大量個別具體的現象得出一般性的經驗概括之後,就已舍棄了存在於每個特定現象或事物身上的特殊性,而集中到了所存在的共性特徵。這種共性的特徵所展示的是現象的某種規律性特徵。當我們試圖對所觀察的事物或現象提出某種解釋時,我們就是在發展或建構理論。歸納式理論建構可以分為定性和定量兩種方法。三、演繹式理論建構 (一)演繹推理的主要特點:與歸納推理的過程相反,演繹推理的過程是從一般到個別,從邏輯或理論 上預期的模式到經驗觀察,最後檢驗原來的理論模式的過程。對於演繹推理來說,其在幫助人們檢驗一種理論、判斷一種理論的正確性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沒有經過經驗檢驗的理論解釋常常只是一種可能的解釋。演繹推理方法(2)主要特點是:(1)演繹是按照嚴格的邏輯規律推導結論的思維過程。理是演繹的邏輯出發點。(3)演繹是從一般原理向實踐轉化的重要邏輯形式。演繹是理論建構的步驟 (1)詳細說明待檢驗的理論。例如,「工業化是擴大家庭減少和核心家庭增 加的主要原因。 」 (2)由理論導出(演繹出)一組概念化的命題。比如,根據上述理論,可以邏11 輯地導出下列—組命題:第一,一個國家越工業化,其家庭結構就越傾向於核心家庭化;第二,在任何國家中,農村地區擴大式家庭結構的特徵強於工業化的城市地區;第三,因工作而遷移的人,比那些沒有遷移的人,與擴大式家庭的聯系更弱。 (3)用可檢驗的命題形式即假設的形式重述概念化命題。這一步即是將命題 「操作化」為假設。如前所述,假設是有關變數間關系的嘗試性陳述,這些變 量是經驗可測的。理論檢驗的這一步包括操作化的全部任務,即決定如何把抽 象的概念「翻譯成」具體的、可直接觀察的事物。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用可檢驗的詞句重述這些命題,我們也才能清楚地知道需要觀察什麼。例如,將「工業化」操作化為「汽車產量」「每百戶電話擁有量」等等。 (4)收集有關的資料。即根據操作化以後的命題,採用調查、實驗、觀察或訪問的方法,收集所需的資料。比如,對於上述假設,我們就可以採用抽樣調查的方法收集資料。 (5)分析資料。即看有多少證據支持可檢驗的命題,有多少證據支持概念化的命題,又有多少證據支持原來的理論。 (6)評價理論。研究完全支持原始理論的情況很少,研究結果通常是含糊的 和沖突的。理論在某些方面得到支持,而在另一些方面卻沒有得到。正是這些含糊和沖突促使我們去思考、修正和發展我們原來的理論,從而不斷取得進步。當我們企圖理解這些與原始理論不一致的事物時,我們實際上又一次開始了理 論建構的工作。即我們從已取得的觀察中重新概括出與原始理論不同的新的理 論(即修正的理論)。而要確認這種修正的理論,同樣需要接受嚴格的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