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法票據名詞解釋
⑴ 名詞解釋:匯票,支票,本票 ,匯票貼現,信用證
匯票(BillofExchange/PostalOrder/Draft/MoneyOrder)是由出票人簽發的,要求付款人在見票時或在一定期限內,向收款人或持票人無條件支付一定款項的票據;
支票(Cheque,Check)是以銀行為付款人的即期匯票,可以看作匯票的特例。支票出票人簽發的支票金額,不得超出其在付款人處的存款金額。如果存款低於支票金額,銀行將拒付給持票人。
本票(PromissoryNote)是一項書面的無條件的支付承諾,由一個人作成,並交給另一人,經制票人簽名承諾,即期或定期或在可以確定的將來時間,支付一定數目的金錢給一個特定的人或其指定人或來人。
票據貼現(DiscountingBillsofExchange)是指在持票人需要資金時,將持有的未到期商業匯票,通過背書的方式轉讓給銀行、投資公司等金融機構,金融機構在票據金額中扣除貼現利息後,將餘款支付給貼現申請人的票據行為。貼現既是一種票據轉讓行為,又是一種授信行為。金融機構通過接受匯票而給持票人短期貸款,匯票到期時,銀行無條件兌現匯票,金融機構就能通過收回匯票金額而沖銷貸款。如果銀行到期不獲票據付款,則可以向匯票的所有債務人行使追索權。
信用證(LetterofCredit,L/C),是指開證銀行應申請人(買方)的要求並按其指示向受益人開立的載有一定金額的、在一定的期限內憑符合規定的單據付款的書面保證文件。信用證是國際貿易中最主要、最常用的支付方式。
⑵ 票據名詞解釋
票據是指出票人依法簽發的由自己或指示他人無條件支付一定金額給收款人或持票人的有價證券,即某些可以代替現金流通的有價證券。廣義的票據泛指各種有價證券和憑證,如債券、股票、提單、國庫券、發票等等。狹義的票據僅指以支付金錢為目的的有價證券,即出票人根據票據法簽發的,由自己無條件支付確定金額或委託他人無條件支付確定金額給收款人或持票人的有價證券。在我國,票據即匯票(銀行匯票和商業匯票)、支票及本票(銀行本票)的統稱。票據一般是指商業上由出票人簽發,無條件約定自己或委託他人無條件支付一定金額,可流通轉讓的有價證券,持有人具有一定權力的憑證。屬於票據的有:匯票、本票、支票、提單、存單、股票、債券等等。
⑶ 經濟法學中的名詞解釋
三、名詞解釋
1、中國經濟法P11
確立國家機關、社會組織和其他經濟實體的經濟法律地位,以及調整它們在經濟管理過程中和經營協調活動中所發生的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統一體。
2、經濟關系P7
是指在一定的生產方式的基礎上所產生的生產、交換、分配、消費等各種關系的總稱。
3、經濟法律關系P25
國家機關、社會組織和其他經濟實體在參加經濟管理過程中和經營協調活動中發生的,由經濟法、法規所確認和調整的,並且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其存在和運行的經濟權利、經濟義務相互統一的關系。
4、經濟職權P32
也稱經濟權力,也就是國家機關、社會組織以及它們的領導人員、法定代表人等在組織管理經濟活動中所依法享有的與本身職務相連的一種特殊的經濟權利。
5、工業企業法P47
有關確立工業企業的法律地位,以及調整由工業企業參加的經濟管理關系和經營協調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6、企業變更P49
企業組織結構上的調整(改組)和其他登記事項的變動。
7、集體所有制企業P74
是指生產資料為社會主義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實行共同勞動,在分配方式上以按勞分配為主的商品經濟組織。
8、鄉鎮企業P83
是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農民投資為主,在鄉鎮(包括所轄村)舉辦的承擔支援農業義務的各類企業。
9、私營企業法P96
確認私營企業的法律地位,調整國家機關對私營企業的宏觀調控關系以及私營企業與其他經濟組織的市場運行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10、合夥企業P104
是指依法在中國境內設立的由各個合夥人訂立合夥協議,共同出資,共同經營,共享收益,共擔風險,並對合夥企業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的營利性組織。
11、個人獨資企業P113-114
是指依照《個人獨資企業法》在中國境內設立的,由一個自然人投資,財產為投資人個人所有,受到法律保護,投資人以其個人財產對企業債務承擔無限責任的經營實體。
12、外商投資企業法P124
是指調整外商投資企業在設立、經營管理過程中所發生的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13、中外合資經營企業P126
是指中國合營者與外國合營者依照中國法律的規定,在中國境內共同投資、共同經營、並且按照出資比例分享利潤,分擔風險以及虧損的企業。
14、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P127
是指調整中外合資經營企業的經濟管理關系和經濟合作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15、中外合作經營企業P140
是外國企業和其他經濟組織或者個人,同中國的企業或者其他經濟組織,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則,依照合作企業法,用書面合同規定權利和義務,在中國境內共同舉辦的經濟組織。
16、外資企業P145
按照中國有關法律在中國境內設立的全部資本由外國投資者投資的企業。
17、股份有限公司P157
全部資本分為等額股份,股東以其所持股份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公司以其全部資產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
18、有限責任公司P157
股東以其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公司以其全部資產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
19、國有獨資公司P169-170等
國家授權的投資機構或者國家授權的部門單獨投資設立的,並且由國有資產監督管理部門履行出資人監管職責的有限責任公司。
20、上市公司P175
指所發行的股票經過國務院或者國務院授權的證券管理部門批準的在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
21、公司債券P177
公司依照法定程序發行,約定在一定期限內還本付息的有價證券。
22、可轉換債券P179
是上市公司發行的,可依照一定的條件轉換為股票的債券。
23、債權人會議P195
債權人依照人民法院的通知或者公告而組成的一個行使債權、破產參與權和決議權的機構。
24、和解P196
債務人和債權人會議就企業延遲清償債務的期限、企業進行整頓的方案、內容、計劃等問題達成的和解協議。
25、計劃法P206
計劃法是關於規定國家機關、社會組織和其他經濟實體在計劃管理體系中的地位,以及調整它們在計劃編制、審批、執行、檢查和監督過程中所發生的計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26、指令性指標P208
國家對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產品或者項目中需要由國家調撥、分配的部分和關繫到經濟全局的重大經濟活動,以法律形式下達的,必須執行的計劃指標。
27、指導性指標P208
國家為了指導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活動能夠,對除指令性指標以外的其他重要產品,項目和經濟活動所下達的,主要靠經濟手段保證其實施的計劃指標。
28、固定資產投資法P209
確認和調整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以及其他社會組織或者個人之間在實施固定資產投資的過程中發生的社會關系法律規范的總稱。
29、固定資產投資關系P209
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以及其他社會組織或者個人在實施固定資產投資過程中所發生的社會關系。
30、固定資產投資財政撥款P212
建設項目的資金由財政部門以預算支出的方式撥付給建設單位無償使用。
31、財政P218
國家為了實現其職能,憑借政治權力參與部分社會產品的國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所形成的一種特殊的分配關系。
32、財政法P218
調整財政分配和財政管理活動中所形成的財政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33、財政管理體制P220
劃分中央同地方各級政權之間以及國家同國有企業事業單位、國家機關之間的財政管理職權、財政收支范圍等內容的法律制度。
34、預算P221
經過法定程序批準的國家各級人民政府和實行預算管理的各部門、各單位一定期間的財政或者財務收支計劃。
35、預算管理職權P222
確定和支配國家預算的權利以及對於國家預算的編制、審查、批准、執行、調整、監督權利的總稱。
36、國債法P229
國家在借款和發行、使用、兌付、流通政府債券過程中發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37、財政轉移支付法P231
調整在財政轉移支付過程中所發生的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38、政府采購P237
政府為了維持政府正常運轉所需物品的采買與購置。
39、政府采購當事人P239
政府采購當事人是指任何參與政府采購的人,它除了采購方和供應商之外,還包括政府采購業務代理機構。
40、國有資產P244
國家依法取得和認定的資產以及國家以各種形式對企業投資和投資收益形成的資產,以及國家向行政事業單位撥款等形成的資產。
41、資產評估法P246
確定資產評估的組織管理、機構、人員、范圍、程序、方法以及調整資產評估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系統。
42、產權交易P250
交易雙方當事人依照法律的規定和合同的約定,通過購買、出售、兼並、拍賣等方式,將一方當事人所享有的企業產權轉讓給另一方當事人的法律行為。
43、稅收徵收管理P290
稅務機關對納稅人依法納稅和進行稅務監督管理的總稱。
44、稅收P259
是以實現國家職能為目的,基於政治權力和法律規定,由政府專門機構向居民和非居民就其財產和特定行為所實施的強制、非罰與不直接償還的國家徵收行為,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形式。
45、法定增值額P263
是指一國政府根據各自的國情,政策的需要,就其增值稅法中明確規定的增值額。
46、出口退(免)稅制度P269
貨物報關出口銷售後,將其國內所繳納的稅收退還給貨物出口企業或者對出口企業給予免稅的一種制度。
47、中國金融法P307
調整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生活中因為貨幣流通和信用活動所發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48、商業銀行P314
依照商業銀行法和公司法的規定設立的吸收公眾存款、發放貸款、辦理結算等業務的企業法人。
49、中間業務P317
商業銀行不需要運用自有資金,只代替客戶承辦交付、收取和其他委託事項而收取手續費的業務。
50、銀行業監督管理P320
也就是銀行業監管,是指對銀行等金融機構的設立、業務經營以及其他活動所進行的監督管理。
51、債券P330
發行人依照法定程序發行的,約定在一定期限內還本付息的有價證券。
52、股票交易P331
國務院證券管理部門核准上市的公司所發行的股票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活動。
53、債券交易P332
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核準的公司所發行的債券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活動。
54、內幕交易P334
知悉證券交易內幕信息的知情人員,利用內幕信息進行證券交易的活動。
55、虛假陳述和信息誤導行為P335
國家工作人員、新聞傳播媒介從業人員和有關人員編造並且傳播虛假信息,嚴重影響證券交易的行為。
56、價格法P347
與價格制定、運行和調控、監督檢查有關的各種關系。
57、政府指導價P350
政府主管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按照定價許可權和范圍規定基準價及其浮動幅度,制定經營者制定的價格。
58、價格體系P348
價格的種類和各種價格形式之間的相互關系的總稱。
59、會計關系P360
國家在管理會計過程中和會計機構、會計人員在辦理會計事務過程中發生的經濟關系。
60、會計監督P366
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依照法律的規定,通過會計手續對經濟活動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進行的一種監督。
61、審計P370
審計機關和審計人員依照法律的規定,對政府及其各個部門的財政收支、國有金融機構和企業事業單位以及其他依照審計法規定應當接受審計的財政收支、財務收支和經濟活動的真實、合法、效益,進行全面審查,並將審計結果向國家有關機關報告的一系列活動的總稱。
62、審計關系P370
審計機關和審計人員依法對政府及其各部門的財政收支,對國有金融機構和企業事業單位及其其他國家資產單位的財務收支及其經濟效益進行審計的過程中發生的社會關系。
63、自然資源法P381
調整人們在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管理、保護過程中所發生的各種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64、土地所有權P383
土地所有人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佔有、使用和處分土地,並從土地上獲得利益的權利。
65、土地使用權P383
土地使用權人依照法律的規定,對佔有的土地進行合理利用的權利。
66、森林法P387
調整人們在森林的管理、養護、營造、合理利用和林業經濟活動中所發生的各種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67、草原法P391
調整人們在草原資源的管理、保護、建設和合理開發利用過程中所發生的各種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68、環境保護法P409
規定和調整人們在保護和改善環境、防止環境污染和其他公害過程中所發生的社會關系,以及有關確立環境監督管理體制的所有法律規范的總稱。
69、「三同時」制度P411
它要求一切建設項目的防止污染的措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
70、對外貿易P422
一國的對外貿易經營者等主體為一方,同世界上其他國家和地區進行貨物、技術和服務交換的一種經濟活動。
71、對外貿易法P424
調整對外貿易活動中所形成的對外貿易管理關系和對外貿易合作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72、對外貿易法律關系主體P427
依法參加對外貿易管理和合作活動,享有對外貿易權利,承擔對外貿易義務的當事人。
73、對外貿易經營者P429
依法辦理工商登記或者其他執業手續,依照對外貿易法和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從事對外貿易經營活動的法人、其他組織或者個人。
74、對外貿易調查P435
國家有關主管部門為了維護對外貿易秩序,對有關事項予以查證的過程。
75、競爭法P449
國家在協調經濟運行中調整市場競爭關系和市場競爭管理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
⑷ 高分求助幾道國際經濟法論述題!
武漢大學1993年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入學考試試題
考試科目:國際經濟法 編號2118
一、簡述關貿總協定的宗旨和主要原則,並談談中國恢復關貿總協定席位的積極意義(20
分)
二、對於國際貨物買賣合同的訂立來說,在要約與承諾方面,英美法與大陸法間有哪些主
要不同?《聯合國國際銷售合同》對這些分岐之處採取何種態度?(20分)
三、結合中國實踐,論述關於外國投資者的待遇標准。(20分)
四、美國證券法對證券交易行為的管理有哪些主要規定?你認為哪些規定可以為我國證券
立法所借鑒?(20分)
五、名詞解釋(每小題4分,共20分)
1、跨國公司
2、限制性商業行為
3、外匯及外匯管理
4、關聯企業
5、提單
武漢大學1993年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入學考試試題
考試科目:綜合知識 編號
(一)憲法學部分
一、名詞解釋(每小題3分,共9分)
1、違憲審查制度
2、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3、多數選舉制
二、判斷與說明(每小題3分,共9分)
1、公民的權利可以放棄,公民的義務必須履行
2、根據黨指揮槍的原則,中央軍委屬於黨領導國家軍事力量的機關
3、我國各級人大代表都要向人民負責,人民有權直接罷免他們
三、簡述國家權力與公民權力的關系
(五)、法理學部分
一、問答(每小題8分,共16分)
1、法律意識對法制建設的作用表現在哪些方面?:
2、怎樣認識「天賦人權」的虛偽性與欺騙性?
二 不定項選擇題(每題1分,共9分)
略
(六)民法學部分
一、填空(每題1分,共5分)
略
二、判斷(每題1分,共5分)
1、代理人在代理許可權內獨立為意思表示。
2、抵押權的設定,是以債權的成立為前提。
3、未經注冊的商標, 不能公開使用,並不受法律保護。
4、喪偶的兒媳或女婿對公婆或岳父盡了贍養義務的視為第二順序繼承人。
5、環境污染造成損害的,一般應當承擔過錯責任。
三、簡述(每題5分,共15分)
1、社團法人與財團法人的區別
2、土地使用權轉讓與土地使用權出租的區別
3、遺贈撫養協議與遺贈的區別
(十二)民事訴訟法學部分
一、解釋下列名詞(每題3分,共9分)
1、督促程序
2、公示催告程序
3、司法協助
二、簡答下列各題(每題8分,共16分)
1、現行民訴法第49條第一款規定:「公民、法人和其它組織可以作為民事訴訟的當事人。
」問:「其它組織」是指哪些組織,具有哪些基本特徵?
2、與原《民事訴訟法(試行)》相比,現行民訴法在清償順序的規定上有何變化?這種變
化的法律意義是什麼?
武漢大學1994年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入學考試試題
考試科目:國際經濟法 編號
一、名詞解釋(每小題5分,共30分)
1.Free Carrier.....(named place)
2.Anti-Dumping law
3.Negative Pledge clause
4.International Double Taxation
5.Calvo Clause
6.Dicensing agreement(這里看不清,不知打錯了沒有)
二、簡述(每題10分,共20分)
1、中外合作經營企業的法律性質與特徵。
2、國際票據的各類及票據行為的特徵。
三、論述跨國公司的法律地位。(35分)
四、案例分析(25分)
甲國公司與乙國公司訂立一項大豆買賣合同,由甲國公司以FOB甲國港口條件向乙國公司運
交1000袋一等大豆。當乙國公司收貨發現其中300袋大豆是三等品,另有300袋在海運途中
被海水毀壞。因乙國公司急需這批大豆,接受了貨物,並立即將貨物的不良狀況通知了甲
國公司。假定合同規定適用《聯合國國際銷售合同公約》,請根據該公約的規定,分析乙
國公司是否有權宣布合同無效?是否有權要求甲國公司對有缺陷的300袋大豆及在海運途中
受損害的300袋大豆進行損害賠償?損害應如何計算?
武漢大學1994年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入學考試試題
考試科目:綜合知識 編號
憲法學部分
一、名詞解釋(每小題3分,共9分)
1、違憲審查制度
2、愛國統一戰線
3、言論免遭權
二、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略
三、簡述我國八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的憲法修正案的基本內容。(6分)
法理學部分
一、判斷(每題1分,共5分)
1、法律與道德都有強制性
2、法律與政策都具有國家意志性
3、勞動教養是一種法律制裁
4、凡是法律文件都有規范性
5、把法律歸結為自然理性是古典自然法學派的基本觀點
二、問答(共20分)
1、法在規范微觀經濟行為中有哪些作用?(7分)
2、資產階級人權理論經歷了哪幾個發展階段?(7分)
3、法律意識包括哪些內容?(6分)
民法學部分
一、填空(每題1分,共5分)
略
二、判斷並改錯(每小題2分,共8分)
略
三、簡答(每小題3分,共12分)
1、能夠引起民事法律關系發生、變更或消滅的事件有哪些?
2、未成年人的監護人如何確定?
3、信託合同有哪些法律特徵?
4、「公平責任」與「無過錯責任」有何區別?
民事訴訟法部分
一、簡述我國民事訴訟法的體系(5分)
二、什麼是民事訴訟法律關系?它有何特點?(5分)
三、簡述民事訴訟公開審判制度的內容和意義(5分)
四、什麼是起訴、上訴和申請再審?(5分)
五、簡述民事司法豁免權原則。(5分)
武漢大學1996年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入學考試試題
考試科目:國際經濟法 編號
一、名詞解釋(每小題5分,共25分)
1、Concession Agreement
2.stand-by LIC
3.Method of Tax Credit
4.Foreign Bonds
5.Cross License
二、說明《1990年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在分類上的特點。(20分)
三、論述國際投資的法律保護的形態及其內容。(25分)
四、評述《巴塞爾協議》,兼論我國有關銀行立法與巴塞爾體制的協調。(30分)
武漢大學1996年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入學考試試題
考試科目:綜合知識 編號
憲法學部分
一、概念分析(第一題10分,第2、3、4,題各5分,共25分)
1、國家制度
2、經濟制度
3、公民的基本權利與義務
4、國家機構及其組織活動原則
民法學部分
一、名詞解釋(每小題2分,共10分)
1、財產法律關系
2、地上權
3、 孳息
4、除斥期間
5、社團法人
二、簡答題(每題5分,共15分)
1、什麼是物權?為什麼說物權是一種「對世權」?
2、什麼是共有?共有與公有有何區別?
3、什麼是訴訟時效?簡要說明訴訟時效的法律特徵。
法理學部分
一、法的基本要素包括哪些?(7分)
二、法治有哪些優越性?(7分)
三、試述國家與法的關系(11分)
民事訴訟法部分
一、辨析下列名詞(13分)
1、同等原則.對待原則(4分)
2、公開審理.開放審查(4分)
3、申訴.申請再審(5分)
二、簡答題(共12分)
1、根據我國現行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哪些案件應依特別程序進行審理?(5分)
2、我國現行民事訴訟法為何取消了國家銀行和信用合作社貸款的優先受償權?(7分)
97年試題
武漢大學1997碩士入學法理學試題
一、解釋下列概念(每小題3分,共30分)
1.法制規則
2.民法法系
3.法的制定
4.特別法
5,法律溯及力
6,權利能力
7.法律事實
8.法律制裁
9.法定解釋
10.法律監督
二、簡答(共30分)
1.為什麼說「國家是法存在與發展的政治基礎」? (8分)。
2.如何理解我國原則性與靈活性相結合的立法原則? (10分)
3.什麼是法的適用?它有哪些特點? (12分)
三、論述(共40分) 『
1.論法的國家意志性。 (15分)
2.論法治在中國的歷史與發展。 (25分)
武漢大學1997碩士入學憲法學試題
一、 概念辨析(每小題10分,共40分)
1. 特別行政區與民族區域自治
2. 我國公民權利和義務的特點與行使准則
3. 國家制度與國家機構
4. 三權分立與議行合一
二、 論述題(每小題20分,共60分)
1. 論我國憲法修正案及其意義。
2. 論憲法產生的歷史必然性及其特點。
3. 論憲法的法律形式。
武漢大學1997碩士入學刑法學試題
一、 名詞解釋(每小題3分,共15分)
1. 刑法的時間效力
2. 犯罪的故意
3. 慣犯
4. 偽證罪
5. 玩忽職守罪
二、 問答(每小題7分,共35分)
1. 犯罪不作為成立的客觀條件是什麼?
2. 疏忽大意的過失與意外事件的同異何在?
3. 犯罪中止的成立必須具備哪些條件?
4. 想像競合犯與法條競的區別有哪些?
5. 侵佔啡與貪污啡的區別是什麼?
三、 論述(第1不題13分,第2小題12分,共25分)
1. 被告人李某,男,17歲,無業。
李某曾因打架斗毆被拘留過兩次。某日,李去看晚場電影,怕被動,借了一把三棱刀帶在身上。電影散場後,死者鄒某(19歲,與被告人素不相識)正在攔劫一女青年調逗,被告人上前勸阻,女青年趁機脫險。鄒認為李阻撓的自已的「好事」而惱怒,一把將李揪住,持刀向李連刺兩刀均被躲過。在鄒向李刺第三刀的時候,李向鄒還刺一刀,刺中鄒的腹部,鄒的同夥張某某、崔某某、王某某一擁而上毆打李,李又刺張某某腿上一刀後逃跑,崔某某緊緊追來,李又刺崔某某一刀後繼續逃跑,最後被王某某等人追上,王某某等人將李按倒在地是扎了四刀,李也刺了王某某兩刀。鄒某某、張某某失血過多,搶救無效死亡。崔某某受重傷,王某某受輕傷,被告人受輕傷經治痊癒。
問:對被告人李某的行為如何定性?其理由是什麼?
2. 被告人陳大,男,20歲,農民。
1993年5月29日下午5時許,被告人和同村農民陳二、馮某、楊某聯合脫大麥粒,當為陳二家脫第二遍麥粒時,被告人拿起鐵叉叉麥草,一鐵叉戳在躲藏在麥草堆里捉迷藏的12歲女孩李某右太陽穴上,被告人發覺女孩倒地一聲不響以後,立即放下手中鐵叉後退幾步。此時,被告人為了逃避責任,非但沒有及時從李某身上取鐵叉,送醫院搶救,反而佯裝不知。直到陳二去拿鐵叉時才發現,後送鄉衛生院搶救。李某因傷勢過重,貽誤了搶救時機,於當晚8時死亡。
問:被告人陳大的行為屬於什麼性質的行為?為什麼?
武漢大學1997碩士入學商法學試題
一、 簡答(每小題10分,共50分)
1. 民事主體的本質條件。
2. 法律行為的要件。
3. 動產的善意取得。
4. 遺囑的概念與特徵。
5. 侵權責任的抗辨事由。
二、 論述(共50分)
1. 物權與債權的比較。(20分)
2. 試論我國民法的法典化。(30分)
武漢大學1997碩士入學經濟法學試題
一、 概念比較(每小題5分,共25分)
1. 經濟義務、經濟法責任
2. 本票、匯票
3. 偷稅、避稅
4. 國家定價、國家指導價
5. 職務發明、非職務發明
二、簡答(第1至3題每小題10分,第4小題12分,共42分)
1. 何謂經濟職權,經濟職權有哪些特徵?
2. 舉例說明法的要素。
3. 略述我國商業銀行設立的法定條件。
4. 簡析公司與合夥區別。
三、論述(共33分)
1. 試述外商資企業立法的現狀與走向。(17分)
2. 談談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如何加強弛名商標的法律保護。(16分)
武漢大學1997碩士入學刑事訴訟法學試題
一、 名詞解釋題(每題4分,共20分)
1. 迴避
2. 拘傳
3. 裁定
4. 抗訴
5. 執行
二、簡答題(每題10分,共40分)
1. 試述公訴案代理的概念的訴訟代理人在訴訟中的權利。
2. 試述證據的概念和種類。
3. 試述自訴案件的概念和范圍。
4. 什麼是法院審理?它包括哪些階段?
三、論述題(每題20分,共40分)
1. 論犯罪嫌疑人。
2. 論取免予起訴對於改革和完善我國刑事訴訟制度的意義。
武漢大學1997碩士入學國際經濟法試題
一、名詞解釋(每小題5分,25分)
1. EXW 2. Order B/L 3. pari passu covenant 4. GSP 5 .H股
二、簡答(每小題15分,共45分)
1. 如何理解國家經濟主權原則?
2. 《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對買賣雙方風險的分擔採用了哪些原則?
3. 外國債券與歐洲債券的區別何在?
三、論述(30分)
結合國際通行實踐,論述國民待遇在投資領域的適用范圍問題,兼論我國對外商投資企業逐步實行國民待遇的意義。
武漢大學1997碩士入學綜合考試試題
說明:本題共14個部分,每個部分25分,考生必須根據自己報考的專業,按招生專業目錄中各專業規定的四個部分答題,未按規定的四個部分所答的題無效。
憲法學部分
一、 名詞解釋(每小題3分,共9分)
1.事後審查 2。人民民主專政 3。村民委員會
二、填空題(每小題1分,共4分)
1.無產階級憲法學者根據列寧主義原理把憲法分為( )。
2.決定一個國家採取何種國家結構形式的原因主要有二、即( )。
3.義務是指( )。
4.我國中央軍事委員會的領導體制是( )。
三、判斷說明(每小題3分,共6分)
1. 我國的民族自治機關是指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
2. 在我國,選民或者代表三人以上聯名即可推薦代表候選人。
四、 簡答題(6分)
1982年憲法為什麼要恢復設置國家主席?
中國法制史部分
一、 名詞解釋(每小題3分,共15分)
1. 律、令、格、式、敕(隋唐)
2. 《春秋決事比》
3. 商法(清末商法的名稱及公布或草成時間)
4. 不睦
5. 五刑(夏、商、周)(按順序寫)
二、簡述題(共10分)
1. 簡述明代的會審制度。(4分)
2. 簡述唐代的定罪量刑原則。(6分)
中國法律思想史部分
一、 簡述下列各題(每小題5分,共25分)
1. 簡述「禮禁未然,刑禁已然」說。
2. 簡述沈家本的法律主張。
3. 簡述韓非法、術、勢的思想。
4. 簡述「大德小刑」論。
5. 簡述「中體西用」法律觀。
國際法部分
一、 解釋下列術語(每小題5分,共15分)
1.二元論 2。戰爭罪 3。引渡與庇護
二、簡答題(10分)
簡述《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的主要內容。
法理學部分
一、 區別下列概念(每小題4分,共8分)
1. 普通法學、普通法、根本法
2. 法律效力、法的溯及力、法律實效
二、簡答題(共17分)
1.簡述我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則」的基本含義及其與西方「法律面前前人人平等」原則的區別。(10分)
3. 簡述我國審判機關的法律監督內容。(7分)
民法學部分
一、 辯析題(第小題5分,共20分)
1. 民事權利能力與民事權利
2. 用益物權與擔保物權
3. 定金與預付款
4. 人格權與身份權
二、案例分析(5分)
甲(其妻已亡)有二子A、B,A、B均已結婚,且A有一女,B有一兒一女。1991年3月1日,甲立一公證遺囑,該遺囑規定其遺產歸B繼承。1992年5月4日,B因車禍而亡,1992年5月5日甲因過度悲傷突發腦溢血而死。試問如何處理本案的遺產繼承問題?
刑法學部分
一、名詞解釋(第小題3分,共15分)
1.犯罪構成 2。正當防衛 3。牽連犯
4.交通肇事罪 5。綁架勒索罪
二、問答題(每小題5分,共10分)
1. 間接故意與過於自信的過失有什麼區別?
2. 強奸婦女罪的構成特點是什麼?
行政法學部分
一、名詞解釋(每小題3分,共12分)
1.行政處罰 2。代執行 3。授權行政主體 4。行政法規
二、簡答題(6分)
對被撤銷行政行為已發生的法律效果如何處理?
三、選擇填空題(在下列各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有1至3個正確答案。請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寫在題後的括弧內。每小題1分,共7分)
1. 對某省人民政府所作行政處罰決定不服而引起復議案件,由( )。
A.該省人民政府管轄 B.國務院管轄
C.國務院法制局管轄 D.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管轄
2.抽象行政行為違法的,可由( )。
A.上級行政主體撤銷 B.國家權力機關撤銷
C.行政復議機關依職權撤銷 D.人民法院撤銷
3.在行政法律關系中( )。
A.雙方主體都可拋棄自己的權利
B.雙方主體都可轉讓自己的權利
C.行政主體不得拋棄、轉讓自己的權利
D.相對人不得任意轉讓自己的權力,但可拋棄某些權利
4.復議機關在復議中發現申請人有兩個違法行炎,而被申請人只認定了其中一個,應作出下列何項復議決定( )。
A.撤銷已作的行政處罰決定
B.撤銷已作的行政處罰決定,並責令被申請人重新作出行政處罰決定
C.維持已作的行政處罰決定,並責令被申請人補正
D.維持已作的行政處罰決定,並直接作出對漏罰行為的處罰決定
5. 某公安交通管理局所作的禁止未裝載貨物卡車駛經長江大橋的規定,屬於( )。
A.抽象行政行為 B.具體行政行為
C.依職權行政行為 D.需告知的行政行為
6.合法的行政行為( )。
A.對行政主體和相對人都具有法律效力
B.對相對人具有法律效力,對行政主體不具有法律效力
C.對相對人具有全部法律效力,對行政主體具有法律效力
D.對相對人具有絕對的法律效力,對行政主體只具有相對法律效力
7.行政賠償糾紛可通過( )。
A.民事訴訟程序解決
B.行政訴訟程序解決
C.法院中國家賠償委員會的決定程序解決
D.協議程序解決
行政訴訟法部分
一、 填空題(每小題11分,共5分)
1.制定行政訴訟法的目的,是為了保證人民法院正確、及時審理行政案件,( ),維護和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行政職權。
2.行政機關被撤銷的( )是被告。
2. 世界各國訴訟制度對受案范圍的確定方式有( )。
4.居住在A區的公民因吸毒被B區公安局送C縣強制戒毒,該公民不服,可向( )人民法院起訴。
5.人民法院裁定不準許原告撤訴,原告仍拒不到庭,人民法院可以( )。
二、判斷正誤題(每小題1分,共5分)
1. 簡單行政案件,可由審判員獨任審判。( )
2. 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對法律、法規規定由行政機關最終裁決的具體行政行為提起的訴訟。( )
3. 外國人在我國進行行政訴訟,可以委託我國律師代理、也可以委託其他公民代理訴訟。( )
4. 行政訴訟中聽訴訟時效是指當事人能夠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權利的有效期限。( )
5. 人民法院行政招待的對象可以包括被執行人的人身,如對行政拘留的執行。( )
三、簡答題(每小題5分,共15分)
1. 簡述行政訴訟證據制度對被告的特殊規定。
2. 人民法院對行政案件審理後如何作出判決。
3. 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遇有規章與法律、法規不一致或規章之間不一致的情況,應如何處理?
民事訴訟法學部分
一、 辨析下列名詞(每小題5分,共25分)
1.期間 期日 2。和解 調解
3.裁決 裁定 4。履行 執行
5.抗訴 申訴
經濟法學部分
一、 名詞解釋(每小題3分,共12分)
1.經濟職權 2。票據權利 3。弛名商標 4。套匯
二、簡答題(共13分)
1. 簡要說明有限責任公司的主要法律特徵。(4分)
2. 1994年我國稅法改革的基本內容有哪些?(5分)
3. 授予專利權的條件有哪些?(4分)
婚姻家庭法部分
一、名詞解釋(每小題2分,共10分)
1.准血親 2。親等 3。親權 4。分別財產制 5。准正
二、判斷題(下列說法正確的請在題後的( )內打「√」,錯誤的請在( )內打「×」,每題2分,共10分)。
1.離婚後,如一方生活困難,另一方應給予適當的經濟幫助。具體辦法,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
2.夫妻因感情不和分居已滿二年,確無和好可能的;或經人民法院判決不準離婚後又分居滿一年的,應當認定為夫妻感情確已破裂。( )
3.一方婚前以個人財產出資經營,但經營收用於婚後家庭的日常生活,所欠債務也應認定為夫妻的共同債務。( )
4.生母與繼父離婚時,對曾受過其撫養教育的繼子女,繼父有拒付撫養費的權利。( )
5.依照我是《收養法》的規定,收養應由收養人與送養人訂立書面協議,並辦理收養公證,否則,收養無效。( )
三、案例分析(5分)
王甲(男)1992年1月與張乙(女)結婚,1993年1月王甲赴美留學,為資助王甲出國,張乙向朋友借款5萬元。1994年2月,張乙的姐姐病重,不久去世。為操辦後事,張乙又欠債2萬元,為完成姐姐的囑托,張乙將姐姐的兒子收為養子,取名王丙。1995年1月,王甲回國,知道上述情況,向法院起訴離婚,張乙在去法院應訴途中被車撞傷(肇事者賠款1.5元元),後經法院調解,雙方均同意離婚,但在財產分割和債務承擔問題上各持已見。經法院查明,王甲婚前創作的五幅油畫作品,在出國前夕,將其中的3幅賣給了一家賓館,得款6萬元,家中還有剩餘2幅未賣出。請根據案情回答下列問題:
1. 張乙欠下的兩筆債務是否屬於夫妻共同債務?為什麼?
2. 張乙因交通事故所得的賠款和王甲的油畫作品及收益是否應納入夫妻共同財產的范圍?為什麼?
3. 張乙的收養行為是否有效?為什麼?
國際私法部分
一、判斷(下列例題,你認為正確的打「√」,錯誤的打「×」,每小題1分,共7分)
1.在處理涉外民事爭議時,識別之所以必要,是因為它主要起著限制外國法適用的作用。( )
2.我國《民法通則》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定居國外的,他的民事行為能力適用定居國法律。」( )
3.國際私法與國際私法學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
4.准國際私法包括區際私法、人際私法和時際私法三種。( )
5.沖突規范之所以是間接規范,是因為必須把它和它所指定的國家的有關法律規定結合起來,才能確定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 )
6.對於遺產的法定繼承,凡主張適用遺產所在地法的,稱為「同一制」。( )
7.根據「條約必須信守」原則,任何國家都不能藉助公共秩序保留來排除國際條約的適用。( )
二、名詞解釋(每小題2分,共8分)
1.外國法院說 2 法律規避 3 光船租船合同 4 仲裁協議
三、簡答(每小題5分,共10分)
1. 簡述法人國籍的確定標准。
2. 簡述仲裁協議的基本內容。
刑事訴訟法學部分
試述下列名詞概念(每小題5分,共25分)
1.刑事訴訟 2 訴訟參與人 3 裁定 4 法庭審理 5 抗訴
武漢大學1997年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入學考試試題
考試科目:國際法 編號
(有人說是97年的,放在這吧,大家自已辨別,有知是怎麼回事的告說我一下,謝。)
一、簡答(每小題8分,共40分)
1、何謂國際法的淵源?它有哪些表現形式?
2、簡述外層空間的法律制度
3、中國國籍法有哪些基本原則?
4、舉例說明聯合國專門機構的基本特徵
5、職業領事與名譽領事有何區別?
二、論述(每小題20分,共60分)
1、評現代條約法的保留制度
2、論聯合國組織在解決國際爭端中的作用
3、試述領海與專屬經濟區的法律地位的區別。
98年試題
1998年
一、解釋題(每小題5分,共25分)
1. 經濟法、經濟法的宗旨
2. 公司核准成立主義和登記准則主義
3. 國家信用與國債
4. 征稅依據的幾種學說
5. 知識產權的地域性
二、簡答題(每小題10分,共40分)
1. 簡述管理——協作經濟法論的主要觀點。
2. 簡述企業法律形態及其類別。
3. 簡述我國發展房地產業的條件及我國《城市房地產管理》中有關城市規劃的規定。
4. 簡述反壟斷法的原則。
三、論述題(共35分)
1. 試述中央銀行法的主要內容。(15分)
2. 試述宏觀調控法的和市場規製法分別地或相聯系地對象的調整。(20分)
武漢大學法學院1999年試題
(是99年還是01年不是很確定,多數是99年的.)
考試科目:法理學 編號:17B
一、名詞解釋(每小題4分,共16分)
1.人權
2.法的價值
3.法的淵源
4.法律推理
二、簡答題(每題17分,共51分)
1.法的要素有哪些?
2.法治有哪些優越性?
3.科學技術的發展對法有哪些影響?
三、論述題(33分)
試述依法治國的基本原則。
考試科目:國際法 編號:17Q
一、名詞解釋(每小題5分,共20分)
1.國家繼承 2.聯合國憲章 3.世界貿易組織法 4.人權的國際保護
二、簡答題(每小題10分,共40分)
1.國家的基本權利和義務。
2.外交人員的特權和豁免。
3.國際法的淵源。
4.條約與第三國。
三、論述題(每小題20分,共40分)
1.結合中國的實際論述國際法與國內法的關系。
2.評述《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法》。
考試科目:國際關系史 編號:17R
一、名詞和術語解釋(每小題5分,共40分)
三十年戰爭(17世紀)
克里米亞戰爭(19世紀)
三國干涉還遼(19世紀)
維也納和會(1815年)
羅迦諾公約(1925年)
開羅會議(1943年)
不結盟運動
赫爾辛基宣言(1975年)
二、簡答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
1.何謂「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2.何謂「雅爾塔體系」?
三、論述題(30分)
論述聯合國對現代國際關系的影響。
考試科目:國際環境資源法 編號:17O
一、翻譯並解釋:(任選五題,每題4分,共20分.多選的,只按答題順序計前五題的得分,餘下的不再計分。)
1、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2, The 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UNEP
3、 Polluter pay's principle
4、 Precautionary principle
5、 Common
⑸ 初級經濟法關於票據的試題
票據權利時效主要指權利消滅時效。
具體規定如下:
1、持票回人對票據的出票人和承答兌人的權利,自票據到期日起2年。見票即付的匯票、本票,自出票日起2年。就是說2年內不行使權利則權利消失。2、持票人對支票出票人的權利,自出票日起6個月
3、持票人對前手的追索權,在被拒絕承兌或者被拒絕付款之日起6個月
4、持票人對前手的再追索權,自清償日或者被提起訴訟之日起3個月
所以A應該也是正確的。
⑹ 用票據還原材料,在經濟法上是什麼行為
是票據行為。《經濟法基礎》第三章知識點:票據行為指以在票據上簽名或蓋章為權利義務成立要件的法律行為。而用票據還原材料在經濟法上是屬於票據行為。
⑺ 經濟法中關於票據的問題
我來告訴你吧。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你為承兌人保證,你就是為承兌人作回保,承兌人付不了錢答了,別人就向你要錢了。如果你是為某一前手背書人作保,別人先問承兌人要錢,要不到了。追索到這個背書人了,這個背書人付不了錢,你就要付錢。承兌人是主債務人。不包括承兌人,最後持票人以外就是次債務人。以此類推。就是這個意思。不過這個題出的,一般人還真回答不了。你看,連額外的財富分也沒有。虧了。
⑻ 關於經濟法基礎,票據的權利
1、非基本當事人是抄乙(背書人)、丙(被背書人)
非基本當事人,是指在票據作成並交付後,通過一定的票據行為加入票據關系而享有一定權利、義務的當事人,包括承兌人、背書人、被背書人、保證人等。
2、選D,丙有票據權利(追索權)
⑼ 法律 經濟法 票據法
匯票、本票、支票的聯系和區別
(一)概念分析
所謂「匯票」是指出票人簽發的,委託付款人在見票時或者在指定日期無條件支付確定的金額給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據。匯票分為銀行匯票和商業匯票,而商業匯票中按其承兌人不同,又分為銀行承兌匯票和商業承兌匯票。根據《票據法》的規定,匯票的概念一般包括五個方面的內容:1、匯票是由出票人簽發的;2、委託他人進行的一定金額支付的;3、票面金額的支付應當是無條件的;4、金額的支付應有確定的日期;5、票面金額是向收款人或持票人的支付。匯票的基本當事人有三個:1、出票人,即簽發票據的人;2、付款人,即接受出票人委託而無條件支付票據金額的人;3、收款人,即持有匯票而向付款人請求付款的人。匯款的基本當事人,是指在匯票簽發時就已經存在的當事人,他們是匯票關系中必不可少的。
所謂本票,是指由出票人簽發的,承諾自己在見面時無條件支付確定的金額給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據。這里所說的「本票」僅指銀行本票。本票和匯票在基本內容上有很多相同之處,即都是以貨幣表示的;金額是確定的;都必須無條件支付票面金額的;付款期也是確定的等等,本票與匯票最重要的區別是,本票出票人自己擔任付款,也就是說,本票的基本當事人只有二個,一個是出票人,也是付款人;另一個是收款人。
所謂支票,是指由出票人簽發的,委託辦理支票存款業務的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在見票時無條件支付確定的金額給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據。支票與匯票相比較,二者的區別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1、支票的出票人必須是銀行的存戶,而且出票時帳戶上有足額存款,簽發空頭支票的,要受到行政處罰,嚴重的要追究刑事責任,其付款人必須是銀行等法定金融機構;2、支票的付款方式僅限於見票即付,不規定定期的付款日期,因此,支票的基本當事人有三個:一是出票人,即在開戶銀行有相應存款的簽發票據的人;二是付款人,即銀行等法定金融機構;三是收款人,即接受付款的人。
(二)相同點
(1)具有同一性質。①都是設權有價證券。即票據持票人憑票據上所記載的權利內容,來證明其票據權利以取得財產。②都是格式證券。票據的格式(其形式和記載事項)都是由法律(即票據法)嚴格規定,不遵守格式對票據的效力有一定的影響。⑤都是文字證券。票據權利的內容以及票據有關的一切事項都以票據上記載的文字為准,不受票據上文字以外事項的影響。④都是可以流通轉讓的證券。一般債務契約的債權。如果要進行轉讓時,必須徵得債務人的同意。而作為流通證券的票據。可以經過背書或不作背書僅交付票據的簡易程序而自由轉讓與流通。⑤都是無因證券。即票據上權利的存在只依票據本身上.的文字確定,權利人享有票據權利只以持有票據為必要,至於權利人取得票據的原因,票據權利發生的原因均可不問。這些原因存在與否,有效與否,與票據權利原則上互不影響。由於我國目前的票據還不是完全票據法意義上的票據。只是銀行結算的方式,這種無因性不是絕對的。
(2)具有相同的票據功能。⑦匯兌功能。憑借票據的這一功能,解決兩地之間現金支付在空間上的障礙。⑦信用功能。票據的使用可以解決現金支付在時間上障礙。票據本身不是商品,它是建立在信用基礎上的書面支付憑證『、③支付功能。票據的使用可以解決現金支付在手續上的麻煩。票據通過背書可作為多次轉讓,在市場上成為一種流通、支付工具,減少現金的使用。而且由於票據交換制度的發展,票據可以通過票據交換中心集中清算,簡化結算手續,加速資金周轉,提高社會資金使用效益:
(三)不同點
(1)本票是約定(約定本人付款)證券;匯票是委託(委託他人付款)證券;支票是委託支付證券,但受託人只限於銀行或其他法定金融機構。
(2)我國的票據在使用區域上有區別。本票只用於同城范圍的商品交易和勞務供應以及其他款項的結算;支票可用於同城或票據交換地區;匯票在同城和異地都可以使用。
(3)付款期限不同。本票付款期為1個月,逾期兌付銀行不予受理;我國匯票必須承兌,因此,承兌到期,持票入萬能兌付。商業承兌匯票到期日付款人賬戶不足支付時、其開戶銀行應將商業承兌匯票退給收款人或被背書人,由其目行處理。銀行承兌匯票到期日付款,但承兌到期日已過持票入沒有要求兌付的如何處理,《銀行結算辦法》沒有規定,各虧業銀行都自行作了一些補充規定。如中國工商銀行規定超過承兌期日1個月持票人沒有要求兌付的,承兌失效。支票付款期為5天(背書轉讓地區的轉帳支票付款期10天。從簽發的次日算起,到期日遇慣例假日順延)。
(4)匯票和支票有三個基本當事人,即出票人、付款人、收款人;而本票只有出票人(付款人和出票人為同一個人)和收款人兩個基本當事人。
(5)支票的出票人與付款人之間必須先有資金關系,才能簽發支票;匯票的出票人與付款人之間不必先有資金關系;本票的出票人與付款人為同一個人,不存在所謂的資金關系。
(6)支票和本票的主債務人是出票人,而匯票的主債務人,在承兌前是出票人,在承兌後是承兌人。
(7)遠期匯票需要承兌,支票一般為即期無需承兌,本票也無需承兌。
(8)匯票的出票人擔保承兌付款,若另有承兌人,由承兌人擔保付款;支票出票人擔保支票付款;本票的出票人自負付款責任。
(9)支票、本票持有人只對出票人有追索權,而匯票持有人在票據的效期內,對出票人、背書人、承兌人都有追索權。
(10)匯票有復本,而本票、支票則沒有。
(11)支票、本票沒有拒絕承兌證書,而匯票則有。
⑽ 名詞解釋 票據
廣義上的票據包括各種有價證券和憑證,如股票、國庫券、企業債券、發票、提單等;狹義上的票據則僅指《票據法》上規定的票據,僅指以支付金錢為目的的有價證劵。
票據是指出票人依法簽發的由自己或指示他人無條件支付一定金額給收款人或持票人的有價證券,即某些可以代替現金流通的有價證券。廣義的票據泛指各種有價證券和憑證,如債券、股票、提單、國庫券、發票等等。狹義的票據僅指以支付金錢為目的的有價證券,即出票人根據票據法簽發的,由自己無條件支付確定金額或委託他人無條件支付確定金額給收款人或持票人的有價證券。在我國,票據即匯票(銀行匯票和商業匯票)、支票及本票(銀行本票)的統稱。票據一般是指商業上由出票人簽發,無條件約定自己或委託他人無條件支付一定金額,可流通轉讓的有價證券,持有人具有一定權力的憑證。屬於票據的有:匯票、本票、支票、提單、存單、股票、債券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