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全額計息合同法
1. 央視主持人告建行 信用卡"全額計息"合理嗎
主持人可以選擇工行的信用卡,這是信用卡申請人自己的選擇錯誤了。工行信用卡是余額罰息制度。
2. 《今日說法》主持人起訴建行,簽訂格式條款小心套路
央視《今日說法》主持人李曉東,近日一紙訴狀將中國建設銀行告上法庭。事情的起因是,2016年3月,李曉東用建行龍卡信用卡消費一萬八千餘元,但有69元未還清,然而10天之後,竟然產生了300餘元的利息。多次撥打客服後得到的回復是,建行收取信用卡逾期利息的方式是以當月賬單的總額來計算,而不是以未清還部分的金額來計算。
這種信用卡「全額計息」被稱是銀行界的行規,其實這種信用卡「全額計息」由來已久,很多人都和李曉東一樣遇到這種事,但銀行依然我行我素,你也拿他沒轍。
從新聞中可以了解這次李曉東起訴建行是認為建行這種「全額計息」是一種格式條款,而在辦卡簽協議時沒有解釋清楚,盡到告知義務,另外,自己在錢沒有還清時也沒有接到通知。
格式條款可以反復利用,因其便利性被廣泛使用在各個領域,尤其是在服務行業,很多人在使用服務時並沒有詳細的看合同的條款,商家也沒有在大多時候沒有詳細的介紹解釋,最後雙方因對格式條款的理解不同很容易造成糾紛。
根據《合同法》的規定,提供格式條款的一方應該遵循公平原則,在訂立合同的時候要承擔提醒解釋義務、告知義務。這是一項很重要的義務,合格的履行這項義務需要注意三點:一是用合理的方式提醒對方注意,使得對方能夠完全清晰的了解條款表達了什麼,會有什麼樣的效果;二是要在合同簽訂之前完成該項義務,不能等到事情已經發生,對方發現了你再解釋,那已經遲了,並不能證明你履行了告知義務;三是這樣的注意提醒必須足以使對方注意,你不能在合同的角落寫一句話,而是清晰的讓對方看到該項條款。
對格式條款的理解發生爭議的,應當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釋。對格式條款有兩種以上解釋的,應當作出不利於提供格式條款一方的解釋。
另外,並不是所有的格式條款都是有效的,提供格式條款一方免除其責任、加重對方責任、排除對方主要權利的,該條款無效。建行的「全額計息」的格式條款其實是加重了信用卡使用者的責任,為本沒有欠的款項支付了利息。
最高法對於認定格式條款效力發布了13條裁判規則,其中第3條規定,格式條款只強調一方權利,損害另一方權益,違背公平原則,該格式條款應屬無效。建行的「全額計息」的格式條款其實就是這樣的條款,只強調了建行的權利,害怕持卡人不還錢就收取本不屬於所欠款項的利息,損害了持卡人的利益。
銀行這樣的霸王條款其實早就要改去除,但是普通人的利益受到侵犯時,有時很難對銀行採取措施要求賠償。李曉東作為央視的著名主持人起訴建行,希望名人效應能夠對這些霸王條款的更改起到推動作用。
3. 最高法新規如何對銀行業霸王條款說不
相信很多人都中過信用卡逾期還款的招,一不小心錯過了還款日,一張幾百元的利息罰單就自動生成了;約定還款賬戶里的余額不足,就差那麼一點沒還清,本以為要罰息也是罰剩下沒還清的那部分,結果賬單出來傻眼了,一問才知道是全額罰息。
如今,隨著最高法規定在不久的將來落地,困擾用戶已久的老大難問題一朝得以解決,但教訓仍然是深刻的,首當其沖的是銀行業該如何審視自己的經營行為,最高法的介入從一個側面反映出銀行業的自我反省、糾錯能力堪憂。
而社會也需要反思,全額計息的不合理規定,真的沒有辦法處理嗎?李曉東案中,法院作出的判決就很有代表性,法律是一個完整的體系,並不是片面的取捨,對法律的引用更不能僵化,生搬硬套。其實,對於銀行業、還有銀行業以外的一些行業中存在的侵奪用戶利益的現象,只要堅持公平正義的原則,並不難找到維權的法律依據。
來源:錢江晚報
4. 關於建行信用卡未還全額,應該怎麼算利息
若您在到期還款日前未全額還款,則不享受免息期待遇。建設銀行將按日利率萬分之五計收利息,並按月計收復利。計息日期從消費之日起至還款日止,計息本金以實際應還金額計算。
若您在到期還款日前未還款或還款金額不足最低還款額,建設銀行除將按規定計收利息外,還將按最低還款額未還部分的5%收取滯納金。
舉例說明
1、假設您的賬單日為某月17日,到期還款日(以每月30天為例)為下月17日(若該月為31天,則為下月16日,大小月按此推算)。
2、若您4月15日消費10,000元,且該筆消費款於當日記入您的賬戶,則銀行記賬日為4月15日,因您的賬單日為4月17日,到期還款日為賬單日後20天為5月7日,該筆消費最長可享受免息期為23天;
3、若4月18日您消費10,000元,且該筆消費款於當日記入您的賬戶,則銀行記賬日為4月18日,由於該筆消費款應於5月17日賬單日出賬,因此距到期還款日6月6日有50天,則該筆消費最長可享受免息期為50天。
(4)建行全額計息合同法擴展閱讀
信用卡知識
免年費政策:普卡金卡刷卡3次或18次免次年年費(不包括商務卡、汽車卡等特殊卡種)
取現手續費:境內:交易金額的5‰,最低2元,最高50元;境外:交易金額的3%,最低3美元。
多帳戶管理:額度共享 多張建行卡帳單日相同 還款獨立
網路支付:支付寶:網上注冊後即可使用,單筆和單日限額均為500元
分期業務:支持特定商戶免息分期(3期、6期、12期)。單筆1000元以上消費後即可電話申請分期(3、6、12、18、24期),每期根據分期數不同均產生不同的手續費
帳單日:每月帳單日有多個,持卡人可以在卡片有效期內每年更改一次
幣種:人民幣、人民幣/美元、人民幣/歐元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建行信用卡
5. 今日說法主持人起訴銀行「全額計息」,勝算有多大
如果其所說的「在申領信用卡時、賬單周期內未全額還款時,建行工作人員均未向他明確釋明或告知該條款的規定」情況屬實,如果還以《合同法》為維權依據,如果涉事銀行拿不出有力證據辯解,則勝算較大。不過,鑒於之前有地方法院支持「全額計息」,所以李曉東能否打贏官司也讓人悲觀。
即便李曉東能打贏官司,也僅僅是個案的勝利,仍無法鏟除霸王條款。這是因為,銀行為了保護自己的利益,不會輕易刪除霸王條款。而且,這一個案恐怕也難以觸動行業協會和銀監部門,如果行業協會與監管者不出手干預,那麼除工商銀行之外的商業銀行仍舊會沿用「全額計息」。不管哪個消費者,都有可能被「全額計息」繼續「傷害」。
6. 余額計息和全額計息的區別
你貸款「A」,還了「A-1」,還差1元。全額計息:以「A」為基準計息,未清償計息:以「1」為基準計息。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三十九條第一款的規定:提供格式條款的一方,應當遵循公平原則確定當事人之間的權利和義務,並採取合理的方式提請對方注意免除或者限制其責任的條款,乃至按照對方的要求,對該條款予以說明。這幾年,許多銀行雖然對一些霸王條款進行了部分修正,但許多霸王條款還依然存在。如:銀行工作人員一旦失誤,把錢多付給了居民,銀行就會通過強行劃賬,凍結賬戶等手段把錢強行追討回去。而一旦少付給客戶,客戶在櫃台沒有清點,等跑回家後才發現,銀行就拿「現金當面點清,離櫃概不負責」來說事,反正沒有民眾說話的權利。
銀行一直把自己和儲戶放在完全不對等的位置上,「全額計息」等霸王條款不斷地挑戰民眾對銀行的忍耐底線。實際上,隨著信用卡業務發展成熟,對持卡人利益的保護日益完善,信用卡「全額計息」的規則,在國際上已不再是主流。目前歐美國家採用「平均每日余額法」作為計算遲延給付的主要方法,不僅利息相對減少,也更趨合理。最高法發布的《關於審理銀行卡民事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徵求意見稿明確否定了「全額計息」這一霸王條款,將其變更為「余額計息」,從法律層面上最大限度地保護了金融消費者的利益。
銀行之前不合理的計息規則,在司法層面並沒有被認定,似乎「合理合法」,部分客戶就接受了這樣的規則。現在,最高法規定支持「余額計息」,消費者不再為沒有足額還款而擔憂。當然,作為消費者,不能因為「全額計息」變更為「余額計息」後,就不兌現承諾,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故意不按期足額還款。應該盡可能按約定的時間還清透支款,這是一個公民應該遵守的起碼道德。另外,民眾在遭遇霸王條款,在自己遭到金融消費權益被侵犯時,也應該拿起法律武器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7. 央視主播告建行案二審改判,全額計息合法嗎
中央電視台《今日說法》主持人李曉東因認為中國建設銀行信用卡「全額計息」不合理把中國建設銀行告上法庭,一審敗訴,結果法院判決銀行為合法行為。2017年12月28日,北京市二中院作出二審判決(最終的判決),撤銷北京西城區法院一審民事判決,要求中國建設銀行行北京分行向李曉東返還扣劃的款項253.75元;駁回李曉東的其他訴訟請求。
目前看來,全額計息是合法的。法律對於銀行這一行為尚未有明確的規定,而全額計息也是十分常見的情況。但是申請人可以請求法院酌情減少一些金額。
8. 建行信用卡還完最低還款額之後,利息是按全額計算還是怎麼回事要詳細
持卡人在最後還款日前未全額還款,是不再享受免息期待遇地。建設銀行將按日利率萬分之五計收利息,並按月計收復利。計息日期從記賬之日起至還款日止,計息本金以實際應還金額(即賬單消費總金額)計算。
若持卡人在到期還款日前未還款或還款金額不足最低還款額,建設銀行除將按規定計收利息外,還將按最低還款額未還部分的5%收取滯納金。
拓展資料:
最低還款額是指在規定的到期還款日前,還清本期賬單上列示的「最低還款額」,若按照賬單上列示的最低還款額還款,剩餘未還部分屬於正常信用余額,但消費款項不享受免息期。
銀行提供這一服務,不僅是為了緩解持卡人的壓力,提供多樣的還款方式;更重要的是銀行可通過這種形式獲取利益,畢竟銀行不是慈善機構,也在情理之中。
9. 信用卡全額計息法律無禁止 銀行有告知義務
針對銀行全額計息的爭議,已經很久了。2008年,艾先生因忘記具體透支金額,在還款期內不慎少還了61.76元。1個月後,收到對賬單後發現,他11月份的逾期利息高達34.72元,是以全部透支金額1861.76元為基數計算出來的。艾先生的起訴被稱為全額計息第一案,法院最終駁回艾先生的訴訟請求,指出:雙方在平等、自願的前提下簽訂了合約,雙方應按合同履約,而且這一條款符合法律法規和人民銀行、銀監會等部門要求;此外這一條款是國際慣例,是銀行業防範信用卡風險,減少和遏制惡意透支和套現的一種手段。盡管法院作出了判決,但是銀行全額計息仍是最具爭議性的條款。全額計息是不是霸王條款,是討論中的一個關鍵點。在記者的采訪中,法律專家表達了不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