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保障法的特徵是
A.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的制定體現了法律什麼特徵
法的特徵具有以下幾點內容:
1.法是調整人們的行為或者社會關系的規范,具有規范性。
法的規范性,是指法所具有的規定人們的行為模式、指導人們行為的性質。法所規定的行為模式包括三種:①人們可以怎樣行為(可為模式);②人們不得怎樣行為(勿為模式);③人們應當或者必須怎樣行為(應為模式)。
2.法是由國家制定或者認可的,體現了國家對人們行為的評價,具有國家意志性。
國家的存在是法存在的前提條件。一切法的產生,大體上都是通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過制定和認可這兩種途徑。法的制定,是指國家立法機關按照法定程序創制規范性文件的活動。法的認可,是指國家通過一定的方式承認其他社會規范(道德、宗教、風俗、習慣等)具有法律效力的活動。
3.法是由國家強制力為最後保證手段的規范體系,具有國家強制性。
法不同於其他社會規范,它具有特殊的強制性,即國家強制性。法是以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國家強制力為後盾,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在此意義上,法的國家強制性就是指法依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強迫人們遵守的性質。也就是說,不管人們的主觀願望如何,人們都必須遵守法,否則將招致國家強制力的干涉,受到相應的法律制裁。國家的強制力是法實施的最後保障手段。
4.法在國家權力管轄范圍內普遍有效,因而具有普遍性。
法的普遍性,也稱「法的普遍適用性」、「法的概括性」,是指法作為一般的行為規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范在國家權力管轄范圍內具有普遍適用的效力和特性。具體而言,它包含兩方面的內容:其一,法的效力對象的廣泛性。在一國范圍之內,任何人的合法行為都無一例外地受法的保護;任何人的違法行為,也都無一例外地受法的制裁。法不是為特別保護個別人的利益而制定,也不是為特別約束個別人的行為而設立。其二,法的效力的重復性。這是指法對人們的行為有反復適用的效力。在同樣的情況下,法可以反復適用,而不僅適用一次。
我想保險法作為法律這4個特徵都有體現!
法具有普遍性,在國家權力管轄范圍內普遍有效,是從法的屬性上來講的。就一個國家的具體法律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的效力而言,則呈現出不同的情況,不可一概而論。有些法律是在全國范圍內生效的(如憲法、民法、刑法),有些則是在部分地區或者僅對特定主體生效(如地方性法規、軍事法規)。而那些經國家認可的習慣法,其適用范圍則可能更為有限。因此,不能將法的普遍性作片面的理解。
5.法是有嚴格的程序規定的規范,具有程序性。
法是強調程序、規定程序和實行程序的規范。也可以說,法是一個程序制度化的體系或者制度化解決問題的程序。程序是社會制度化的最重要的基石。
B. 社會保障法課程作業 社會保障法律關系的特徵有哪些
社會保障法律關系的特徵
社會保障法律關系具有廣泛性、強制性和復雜性的特徵。
廣泛性是指社會保障法律關系涉及面極其廣泛,它涉及社會的各個層面與角落,城鎮、農村、企業、機關、團體、個體勞動者,工、農、兵、商、學、城鄉一般居民,老、弱、病、殘、傷、死、生、失業、天災,等等,幾乎無所不包。這一點,除憲法、民法等少數法律以外大部分法律都難以與社會保障法相比。
強制性是社會保障法律關系最主要的特點之一,無論是社會保險制度,還是社會救濟制度、社會福利制度、社會優撫制度,凡屬覆蓋范圍之內的,所有單位和公民、職工個人均須五條件參加,不具有參加與否的任意選擇權。
雖然在社會保險法律關系中,簽署保險合同可以有選擇的自由,但是合同自由原則在社會保障法律關系中的適用必須要受到限制,這主要是為保證受保障對象的權利不受侵害。因此在訂立社會保險投保和經辦委託等有關合同時,應該貫徹法律規定的內容,只能有條件地適用合同自由原則。
復雜性是指社會保障法律關系既包括行政性法律關系,又包括平等性法律關系,另外還包括涉及社會保障爭議處理時的仲裁、訴訟法律關系。
它們相互獨立,有時卻又糾纏在一起,社會保障基金來源不一,籌集方式多樣,各項待遇享受的條件和標准各有不同,其中內容紛繁復雜,跟一般法律相比,復雜性更為突出。
C. 以下哪些選項是社會保險法的特點
社會保險法》是我國建國以來第一部社會保險制度的綜合性法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起支架性作用的重要法律。由於這部法律的重要性和涉及老百姓利益的廣泛性,所以在立法上呈現了一些特點。
一、立法時間長,跨度很大。根據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和要求,1993年原勞動部就開始起草社會保險法草案。在八屆、九屆全國人大期間,根據國務院的安排,社會保險法草案兩次報國務院討論,但由於當時社會保險制度改革還在急劇變革之中,社會保險制度的實踐還在各地多層次多形式地展開,對制度構架、基本模式的認識不盡一致,農村居民和城鎮居民的社會保險制度建設還未提上議事日程,因此,均未形成正式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的草案。第十屆人大常委會(2003年—2008年)2005年第三次將《社會保險法》納入立法規劃,明確《社會保險法》作為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體系的支架性法律,應當在2010年前完成。以後經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和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四次審議,《社會保險法》於2010年10月28日通過。歷時18年才產生了這部法律,這在我國立法歷史上也是不多見的。
二、指導思想明確,目標清晰。《社會保險法》起草始終貫徹黨中央重大決策精神,通過立法實踐把黨的意志上升為國家意志。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央對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和事業發展做出一系列重大決策。這些重大決策既為社會保險改革發展提供了指導,又為探索形成符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保險制度框架明確了目標。近20年來,關於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的重要指導原則十分清晰:為適應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目標,中央提出建設獨立於企事業單位之外的社會化的社會保險制度體系;為適應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要求,中央提出了加快建設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社會保障體系。黨的十七大明確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基本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的目標。
關於社會保險事業發展的重要決策還包括「廣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的基本方針,體現了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和諧發展的要求、包容性增長的指導思想。這些既為改革實踐提供了巨大推動力,又為《社會保險法》立法提供了政治基礎。
三、實踐豐富多彩,成熟程度各有差異。同為覆蓋城鄉居民的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覆蓋面差距大,進程不一;同為覆蓋全部職業人群的工傷、失業、生育保險,幾個險種之間覆蓋的差異也很大;同為全國統一制度的省級統籌的職工養老保險,統籌力度差異很大,政策也有諸多不同,同一統籌地區的養老保險繳費水平及待遇水平也呈現出不小的差異。同時,各地實踐中還推出了針對農民的養老保險,針對被征地農民的養老保險、醫療保險,針對進城務工農民的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和工傷保險,針對城鎮老年居民的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制度模式、政策規則、覆蓋群體、實施效果呈現出諸多不同。如何把各種探索中的合理有效的成份吸納進來,用法律的形式固化下來,是立法中的一個很大的難題。
四、涉及利益群體多,規范難度高。在10多年的探索實踐中,各項社會保險已經有了相當大的覆蓋面。到2008年底,按全國統一制度規范實施的養老保險參保人數已達2億人,醫療保險參保人數已達3億多人。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的人數也都超過了1億人。而到2010年,全國各級經辦機構服務的總人數超過了12.5億人次。同時還有2億多進城務工農民工需做出制度安排。城市化的高速發展又源源不斷地產生被征地農民,他們的社會保險權益應該得到保護。此外,國家公務員、事業單位員工的社會保險制度安排問題也越來越成為社會的熱點。涉及利益群體多,既得利益的處理是十分敏感的事情,立法就必須從這個現實出發,著眼於解決制度缺失、制度分割、運行機制不健全等重大問題。成功的經驗要上升為法律固化下來;符合方向的要明確下來;分散的、不統一的政策要規范起來;既得的利益要保護下來。
五、社會關注度高,綜合取捨難。《社會保險法》立法過程中,2008年12月28日至2009年2月15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50天內收到了68000多條意見,平均每天1300多條,這是全社會普遍關心社保法的一個縮影。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香港、澳門、台灣地區都提出了意見建議,參與的人群包括國家機關和企事業單位職工、農民工、城鎮居民、農村居民、大學生、自由職業者、個體工商戶、軍人、專家學者。除了贊同及修改意見外,反對的意見也佔了3.3%。草案涉及的所有條款,都有大量意見建議。此外,在社會現實中也有大量分散的反映對《社會保險法》期待、反映各自利益訴求、反映對政府行為要求的意見和建議。有的既具有合理性又有操作性;有的雖然合理但不具操作性或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不具操作性;有的不合理,但反映了現實的困難和願望。420萬字的意見建議及平時對意見的收集和把握為立法把握重點提供了參考,也給綜合平衡帶來不小難度。
D. 社會保障具有哪些基本特徵
社會保障具有以下基本特徵:
(1)強制性。所謂強制性,是指社會保險是通過立法強制實施的,社會保障的內容和實施都是通過法律進行的。
(2)普遍性。社會保險要求社會化,凡是符合法律規定的所有企業和社會成員都必須參加。
(3)福利性。所謂福利性,是指社會保險不以盈利為目的,實施社會保險完全是為了保障社會成員的基本生活。
(4)社會公平性。社會保險作為一種分配形式具有明顯的公平特徵。一方面,社會保險中不能存在任何特殊階層,同等條件下的公民所得到的保障是相同的。另一方面,在形成保險基金的過程中和在使用的過程中,個人享有的權利與承擔的義務並不嚴格對價,從而體現出一定程度的社會公平。
(4)社會保障法的特徵是擴展閱讀:
社會保障作為一種國民收入再分配形式是通過一定的制度實現的。我們將由法律規定的、按照某種確定規則經常實施的社會保障政策和措施體系稱之為社會保障制度。由於各國的國情和歷史條件不同,在不同的國家和不同的歷史時期,社會保障制度的具體內容不盡一致。但有一點是共同的,那就是為滿足社會成員的多層次需要,相應安排多層次的保障項目。
社會保障的功能之一就是在勞動力再生產遇到障礙時給予勞動者及其家屬以基本生活、生命的必要保障,以維系勞動力再生產的需要,從而保證社會再生產的正常進行。
E. 美國1935年頒布的《社會保障法》特點是什麼
社會保障的概念
[編輯本段]
社會保障(social security),是指國家和社會在通過立法對國民收入進行分配和再分配,對社會成員特別是生活有特殊困難的人們的基本生活權利給予保障的社會安全制度。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喪失勞動能力的情況下,有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
一般來說,社會保障由社會保險、社會救濟、社會福利、優撫安置等組成。其中,社會保險是社會保障的核心內容。全球的社會保障模式,大致可分為福利國家、國家保險、社會共濟和積累儲蓄四種,分別以英國、前蘇聯、德國、新加坡為代表。目前我國在建的社會保障制度,屬於社會共濟模式,即由國家、單位(企業)、個人三方共同為社會保障計劃融資,而且這是未來相當長一段時期的改革趨勢。個人責任的強化已經成為全球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的共識。
社會保障的歷史變遷
[編輯本段]
早在古代社會,就已出現各種形式的社會救濟、救助活動。如一些宗教組織以慈善名義展開各種救助活動。
15、16世紀之交,英國由於圈地運動的原因,大量農民被逐出土地,喪失生計,流入城市,危及城市正常生活和社會穩定。1601年,英國政府頒布《伊麗莎白濟貧法》,以緩解貧困者的生存危機。
19世紀末,隨著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失業人數增加,貧富差距擴大,各種社會矛盾激化。出現了許多與社會福利相關的社會服務運動。為使每個社會成員能夠依法得到基本的生活資料,歐洲首先誕生社會保障制度。德國首相俾斯麥與1883-1889年間先後制定並頒布《疾病保險法》等保險立法。這些保險法標志著現代社保制度的誕生。
1935年,美國羅斯福政府頒布《社會保障法》,實行老年保險和失業保險。政府加強了對社保制度的干預,社會保障逐漸走向法制化和社會化的發展途徑,大批從事社保工作的社會工作者應運而生。
1945年,在二戰後英國首次大選中獲勝的工黨全面實施《貝弗里奇報告》中提出的建設福利國家的主張,全面實行社會保障。1948年,英國宣布建成「福利國家」。歐美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也相繼仿行。
社會保障的具體內容
[編輯本段]
(一)社會保險
社會保險,是指國家通過立法,多渠道籌集資金,在勞動者暫時或者永久喪失勞動能力以及其他原因中斷工作,沒有經濟收入或者勞動收入減少時,給予經濟補助,使他們能夠享有基本生活條件的一項社會保障制度。從社會保險的項目內容看,它是以經濟保障為前提的。一切國家的社會保險制度,不論其是否完善,都具有強制性、社會性和福利性這三個特點。按照我國勞動法的規定,社會保險項目分為養老保險、失業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
(二)社會救濟
社會救濟,是指國家和社會對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的低收入者或者遭受災害的生活困難者提供無償物質幫助的一種社會保障制度。從歷史發展看,社會救濟先於社會保險。早在1536年,法國就通過立法要求在教區進行貧民登記,以維持貧民的基本生活需求。1601年,英國制定了濟貧法,規定對貧民進行救濟。中國古代的「義倉」也是一種救濟制度。這些都是初級形式的社會救濟制度。維持最低水平的基本生活是社會救濟制度的基本特徵。社會救濟經費的主要來源是政府財政支出和社會捐贈。
(三)社會福利
廣義的社會福利,是指國家為改善和提高全體社會成員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所提供的福利津貼、福利設施和社會服務的總稱。狹義的社會福利,是指國家向老人、兒童、殘疾人等社會中需要給予特殊關心的人群提供的必要的生活保障。
(四)優撫安置
優撫安置,是指國家對從事特殊工作者及其家屬,如軍人及其親屬予以優待、撫恤、安置的一項社會保障制度。在我國,優撫安置的對象主要是烈軍屬、復員退伍軍人、殘疾軍人及其家屬;優撫安置的內容主要包括提供撫恤金、優待金、補助金,舉辦軍人療養院、光榮院,安置復員退伍軍人等。
社會保障在我國
[編輯本段]
社會保障制度是現代國家的一項基本制度,社會保障制度是否完善已經成為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之一。在我國,社會保障工作直接關繫到堅持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關繫到維護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關繫到保證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穩定發展的大局。社會保障體系是否健全,這方面的法制是否完備,對國家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會產生直接的影響。社會保障制度的作用主要表現在: (一)建立健全同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社會保障制度,是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內容 (二)建立健全社會保障制度是社會穩定和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證 (三)社會保障制度是社會公平的平衡器
現行社會保障制度還不能完全適應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社會保障覆蓋面還不夠寬;(二)社會保障基金籌措困難;(三)多頭管理、體制分散 ;(四)失業保險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五)人口老齡化對整個社會保障體系都產生影響 ; (六)社會保障法制性不強,急待出台社會保障法。
我國社會保障制度建設的目標和任務:
(一)堅持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相結合,完善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
(二)進一步推進醫療保險制度改革
(三)繼續做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落實工作,全面實施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四)完善社會救助制度
(五)加快建立農村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六)進一步增強社會保險費征繳力度
社會保障包括了以下幾個必備要素:
第一,依法建立。即現代社會保障制度遵循的是立法先行的原則,是通過社會保障立法來確立社會保障制度,法制規范是社會保障制度賴以建立的客觀基礎與依據。
第二,突出以人為本。它以保障和改善國民生活、增進國民福利為宗旨,包括經濟保障與服務保障。
第三,具有經濟福利性。即從直接的經濟利益關系來看,因有政府、僱主與社會各界的參與和分擔責任,受益者的所得要大於所費。
第四,屬於社會化行為。即由官方機構或社會團體來承擔社會保障的實施人物,而非供給者與受益方的直接對應行為。
從層次上劃分,社會保障可以分為如下三個層次:
經濟保障。即從經濟上保障國民的生活,它通過現金給付或援助的方式來實現,解決的是國民遭遇生活困難時的經濟來源問題。
服務保障。即適應家庭結構變遷與自我保障功能弱化的變化,通過提供服務的方式來滿足國民對個人生活照料服務的需求。如安老服務、康復服務、兒童服務等。
精神保障。除了經濟保障與服務保障需求外,人們在現實生活中還離不開相應的情感保障,即精神慰藉也是人的正常、健康生活的必要組成部分。
因此,現代社會保障還日益承擔著慰需要者提供精神保障的責任。當然,精神保障屬於文化、倫理、心理慰藉方面的保障,它突出地體現了社會保障制度的人性化要求,從而屬於更高層次的保障。盡管在實踐中,難以將精神保障作為特定的制度安排來加以建設,但發達國家或地區的社會保障制度實踐表明,制度化安排中確實需要尊重並滿足有需要者的精神保障需求。
管理體制
[編輯本段]
中國的社會保障制度是中央政府和各級地方政府共同負責的計劃。中央政府的職責是,制訂全國統一的法規、政策和標准,對困難地區提供資金幫助;地方政府的職責是,根據中央的統一政策制定本地法規、政策和標准,籌集社會保障基金,支付社會保障待遇。
中央政府管理社會保障事務的主要機構是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民政部、衛生部和財政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負責管理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等項目;民政部負責管理社會救濟、社會福利、優撫安置等項目;衛生部負責管理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財政部負責制定社會保障的財政政策和財務、會計制度,實施對社會保障資金收支的財政監督,為社會保障計劃提供補助資金等。各省、市、縣政府設有同樣的行政管理機構,承擔相應的社會保障職能。
中央、省、市、縣分別設立隸屬於政府勞動保障行政管理部門的、非營利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現有工作人員10萬人。主要職責是,辦理參保登記,收繳社會保險費,記錄繳費,管理個人賬戶,確認並支付待遇,管理社會保險資金,提供查詢等。中國與其他國家簽訂的社會保險協定,由中央級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負責執行。
F. 勞動與社會保障法勞動合同的特點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是為了完善勞動合同制度,明確勞動合同雙方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構建和發展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而制定的法律。根據勞動法看出,勞動合同具有以下幾點法律特徵:
第一,合同是一種民事法律行為。合同是合同當事人意思表示的結果,是以設立、變更、終止財產性的民事權利義務為目的,且合同的內容即合同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是由意思表示的內容來確定的。因而,合同是一種民事法律行為。
第二,合同是一種雙方或多方或共同的民事法律行為。首先,合同的成立須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當事人;其次,合同的各方當事人須互相或平行作出意思表示;再次,各方當事人的意思表示須達成一致,即達成合意或協議,且這種合意或協議是當事人平等自願協商的結果。因而,合同是一種雙方、多方或共同的民事法律行為。
第三,合同是以在當事人之間設立、變更、終止財產性的民事權利義務為目的。首先,合同當事人簽訂合同的目的,在於為了各自的經濟利益或共同的經濟利益,因而合同的內容為當事人之間財產性的民事權利義務;其次,合同當事人為了實現或保證各自的經濟利益或共同的經濟利益,以合同的方式來設立、變更、終止財產性的民事權利義務關系。
第四,訂立、履行合同,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這其中包括:合同的主體必須是合法,訂立合同的程序必須合法,合同的形式必須合法,合同的內容必須合法,合同的履行必須合法,合同的變更、解除必須合法,等等。
第五,合同依法成立,即具有法律約束力。所謂法律約束力,是指合同的當事人必須遵守合同的規定,如果違反,就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G. 社會保障法的特徵
實體法和程序法是對法律功能的劃分。規定社會關系參加者實體權利和義務的法是實體法;為保障實體法的實現,規定實體法的運用和實現手續的法是程序法。一般而言,實體法和程序法是一種互為依存的關系,有一定的實體法,就有與之對應的程序法,例如民法與民事訴訟法、刑法與刑事訴訟法。
但社會保障法則不然,其既有實體性法律規范,也有程序性法律規范,並非具單一特性的實體法或程序法。之所以如此,是因為社會保障法所調整關系的復雜性。社會保障法調整的是一個在社會保障領域中由各種社會關系、各個運行環節組成的系統,因而社會保障法就必須不僅有具體的權利義務的規定,還要有維持程序正常運轉的程序性規定。例如社會救助性,既有救助對象所享受的權利義務的實體規定,又有救助對象資格認定以及發放手續的程序性規定。 公平效率結合,將效率寓於公平,在社會保障領域實現更高境界的公平。
再分配與儲蓄相結合,即二者在制度上和功能上的互補作用。 社會保障關系的主體究竟包括哪些?首先,有學者認為,保障的政府機制的形成,或者說導致政府介入社會保障的原因是由於工業化、城市化以及市場經濟的固定特徵所致。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由於「看不見的手」無法增進公共利益,實現公共消費,必須構造一隻「看不見的手」——政府機制的「社會保障」,去實現這一項任務。這也是自工業革命以來為社會多數人們所在地接受的邏輯。還有學者認為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是以國家責任為基礎的,例如西方一些學者從經濟學的角度看待社會保障,認為其是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的一項經濟職能。為實現社會公平而對國民收入進行分配和再分配。因而,從一般原理看,是市場失效的客觀現實和社會對公平的關注,為政府幹預經濟、插手社會保障提供了理論依據。確實,任何一個國家社會保障制度都離不開政府的參與。調動市場和個人機制的作用,但這只是要解決以往的高福利政策所釀成的政府財政危機並導致經濟效率下降這一弊病,就高層自身無法克服的「市場失靈」而言,政府仍應是社會保障關系的主體。當然,政府是一個泛化的概念,社會保障項目的確立、社會保障的管理和運作、監督乃至出現爭議的解決,都要通過具體的社會保障機構以及國家的職能部門來操作。因而,在社會保障實施過程中,社會保障職能機構就始終代表著國家一方。而且,由於現代市場經濟中的社會保障是政府基本職責而啟動的,因而社會保障關系的一方必須是社會保障職能機構,也即國家。
社會保障關系主體中的「社會」,在我國主要指用人單位、社會共部分社會服務機構。西方發達國家社會保障的實踐表明:政府通過經濟政策手段干預調節經濟運行過程的作用是有限的,不可能完全擔負起社會保障的責任。在美國,一些經濟學家在分析市場失效的過程中,發現政府也存在失效。「當政府政策或集體行動所採取的手段不能改善經濟產率或道德上可接受的收入分配時,政府失靈便產生了。」用這種政府失效的理論保障體制的弊端所在。例如英國貿工部專家指出,英國失業問題還在於半個多世紀來,英國歷屆政府對「坐吃山空」的高福利政策不敢觸及,以致為所欲為業者依賴政府津貼仍能度日,客觀上助長了不少惰性。因此,在發展中國家,尤其是在經濟轉軌國家,例如我國,在「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指導思想下,國家不可能承擔起全部或大部分的保障,必須分散到社會或個人,構築起一個多層次的社會保障體系。不能片面強調社會保障穩定社會、實現社會平等的作用,還要重視其促進經濟發展、提高經濟交率的功能。從目前我國許多保障措施來看,無論是「國家、用人單位、勞動者三方負擔」,還是「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都體現了力圖使經濟發展與社會公平兼顧的原則,所以社會和個人也是社會保障制度的重要主體。特別是個人,其在社會保障制度中主體身份可以說是雙重的,不僅是社會保障被給付主體,在許多項目上(例如社會保險的一些項目上)還是資金來源主體(從該意義上講,也有說是給付主體)。 研究社會保障關系的屬性,可以分為幾個層次:
⑴社會保障關系具有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相結合的屬性。社會保障包括社會保障、社會救助、社會福利,以及優撫安置等。除社會福利具有廣泛性以外,社會保險、社會救助、優撫安置都是針對特定社會群體的,只有具備一定的主體身份才能享受這些保障項目。而社會保障的核心是給付,通過給付,使保障對象獲得生活的必需,因此,社會保障關系又是一種典型的財產關系。
⑵社會保障關系既不完全是平等主體間的關系,也不完全是體現國家權力的管理和服從關系。傳統公、私法的二元劃分理論認為,公法調整的是政治國家的關系,即國家權力運作產生的諸種關系;私法調整的是市民社會的關系,即市民社會中的個人權利。而隨著現代「公法私法化」和「私法公法化」的相互滲透,有學者認為已出現了一個新的法域——社會法。社會法以社會利益為本體,追求社會公平的實現,社會保障法即為典型的社會法。所以其中既有國家權力干預 的關系,又有公民享受國家給付的權利的關系。有學者以社會保障關系中的核心——給付關系為例進行了闡述,認為給付關系實質上是一種特殊的合同的約定關系。在給付關系中,在存在行政法律關系中基於行政權利的管理與被管理關系,而是平等主體間基於合同約定而產生的權利義務關系,但這種約定又是國家依據行政權利單方面做出的一種授益約定。因此,給付關系是一種國家依據行政權利做出授益約定,社會保障管理機構依法履行授益的約定的關系。按照有的者的說法,認為它是一種社會連帶責任關系。通過社會保障權利與社會保障義務將國家、社會團體以及全體社會成員聯系在一起,形成一種社會連帶責任關系。
⑶社會保障關系中的權利義務具有非對等性。這種權利義務的非對等性是指在社會保障關系中,既有無形履行了義務的法定權利,也有不享受任何權利的國家義務。前者體現在社會救濟、社會優撫和社會福利法律關系中,享受社會保障權利的公民,不需要履行任何社會保障義務( 不需要履行繳費等法定義務),只要符合一定的條件或主體身份,即可享受社會保障權利。例如在社會救濟中,只要公民生活在國家規定的貧困線和最低生活標准以下,就可以獲得救濟。此外,在社會保障項目中,勞動者對養老、醫療和失業保險都負有繳費義,其中,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都充分體現了權利義務對等原則,但對失業保險來說,繳納失業保險費是勞動者法定義務,但並非所在地有繳費者都享受失業保險待遇。 在確定和理解社會保障關系的內容上,一個難點就是社會保障關系的內容是只限於對公民最低生活的保障,還是不僅包括對公民最低生活的保障,還包括了國家逐步提高公民生活質量的保證?
我國與西方國家社會保障的范圍是不一樣的。西方國家的社會保障是社會福利的一部分,因此許多國家學者認為社會保障只限於對公民最低生活的保障,是社會福利中的最低層次。因此,我們看到的西方「福利國家」早已超越了這個層次。而我國社會保障制度本身飲食了社會福利,因而我們的社會保障關系的內容不應只限於對公民最低生活的保障。社會福利是國家為改善和提高全體社會成員物質、精神生活而採取的措施,提供的設備和服務,社會福利是社會保障的最高境界。因此,在我們。社會保障關系的內容應是指後者。但同時要注意的是,由於社會福利的普遍性和高水平,它必須是在經濟發展水平達到較高的程序時才能充分實施,否則會導致「福利危機」,阻礙經濟的發展,今日西方一些高福利國家的「福利病」就證實了這一點。所以。這也是同我國社會保障「低水平、廣覆蓋」的精神相適應的。 社會保障關系從不同的角度可以做出多種劃分。依其內容不同,可以分為社會保障關系,社會救助關系、社會福利關系,以及優撫安置關系。依社會保障的體制來劃分,又可以分為社會保障管理關系、社會保障資金籌集關系、社會保障給付關系、社會保障資金運營關系、社會保障監督關系等。概括地講,社會保障關系就是在社會保障實施過程中國家、用人單位以及社會成員之間所發生的各種關系的總和。具體有以下關系:
⑴政府與社會保障實施機構之間的關系。其間包括了委託、管理和監督的關系,政府委託並管理社會保障實施機構對社會成員進行給付和幫助,而社會保障實施機構也要接受政府的監督。
⑵國家與社會成員之間的關系。主要是一種給付關系,明確國家的職責和義務以及社會成員應享受的保障性權利。
⑶社會保障管理機構之間的關系。它是指社會保障職能機構由於職責劃分的不同而形成的分工協作關系。包括社會保障資金的籌集機構、管理機構、運營機構和發放機構,它們應各自有明確的分工,但又在職能上相互銜接,構成一個統一運作的整體。
⑷國家與用人單位之間的關系。國家與用人單位之間因社會保障費用的徵收與繳納而發生的關系。
這些關系並非是單獨存在的,它們往往呈現出交錯復雜的特點。除此之外,就廣義而言,還有社會保障爭議的仲裁與訴訟關系,一般來說,社會保障訴訟應採用行政訴訟的程序進行。
H. 社會保障法屬於法的什麼范疇
社會保障法 社會保障法概述
一、社會保障法的定義
概念明確的一個重要方面是概念的內涵是要明確,而明確概念內涵 的主要方法就是給概念下定義。關於社會保障法的概念,從國內有關社會保障法的著述看,主要有以下幾種定義:⑴社會保障法是高速社會保障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⑵社會保障法即國家為維護社會安定和經濟穩步發展而制定的,保障維護社會安全和經濟穩步發展而制定的,保障社會成員基本生活需要和經濟發展享受權的各種法律規范的總稱;⑶凡是依據社會政策制定的,用以保護某些特別需要扶助人群的生活安全,或用以促進社會大眾福利的立法,就是社會保障法;⑷社會保障法是調整以國家和社會為主體,為了保證有困難的勞動者和其他社會成員,以及特殊社會群體成員的基本生活,並逐步提高其生活質量而發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
考察以上幾種關於社會保障的法的定義,所採取的都是屬加種差的定義方法,以其屬(法律規范)加上各差(調整的社會關系)——來定義社會保障法,因而有一定的缺陷。第一種定義的缺陷在於定義項「社會保障關系」本身又是一個不太明確的概念,無法用以明確被子定義項,所在地以很難使人對社會保障法這個概念有一個清晰的把握。第二種定義以社會保障法的功能作為它的種差來定義之。但在這一定義中,定義項的外延大於被定義項的外延,犯了定義過寬的邏輯錯誤。因此「國家為維護社會安定和經濟穩步發展而制定的,保障社會成員基本生活需要和經濟發展享受權的各種法律規范」不僅包括社會保障法,也可以包括其他一些法律規范,諸葛亮如民法、經濟法甚至刑法中的許多規范同樣有此功能。所以,這個定義還是未能揭示概念的本質和內涵。第三種定義同樣犯了定義過寬的邏輯錯誤,社會保障法的主權應包括國家、社會(用人單位)和全體社會成員,而「以國家和社會為主體」勢必將部分社會保障法律規范排除在外。
因此,如果要考慮給社會保障法下一個明確的定義,最重要的問題就是這個定義中的和差如何來界定,社會保障法的種差實質上也就是該法律與他種法律之間所在地調整的社會關系的區別。社會保障法是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任何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所調整的社會關系的區別。社會保障法是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任何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所在地調整的社會關系都有其獨特性,所調整的社會關系的不同,也正是一法律部門同其他法律保障法到期底調整哪些社會關系,這些社會關系的屬性是什麼。基於對社會保障法所在地調整的社會關系的理解(後文將詳述之),筆者認為社會保障法的定義是:社會保障法是調整以國家、社會和全體社會成員為主體,為了保證社會成員的基本生活需要並不斷提高其生活水平,以及解決某些特殊社會群體的生活困難而發生的經濟扶助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
二、社會保障法的調整對象
一對社會保障關系的解析
社會保障法的調整對象、即社會保障法所調整的社會關系,一言以蔽之,可以稱為社會保障關系,理解社會保障關系是把握社會保障法內涵的關鍵。從目前關於社會保障法的著述關系,理解社會保障法所調整的社會關系這個問題上,難點主要有以下三個:⑴社會保障關系的主體究竟關系的主體究竟包括哪些?各自的權利義務如何?⑵社會保障關系的屬性是什麼?⑶社會保障關系的怎樣確定?是許可權於對基本生活的保障,還是包括提高生活質量?
⒈社會保障關系的主體
社會保障關系的主體究竟包括哪些?首先,有學者認為,保障的政府機制的形成,或者說導致政府介入社會保障的原因是由於工業化、城市化以及市場經濟的固定特徵所致。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由於「看不見的手」無法增進公共利益,實現公共消費,必須構造一隻「看不見的手」——政府機制的「社會保障」,去實現這一項任務。這也是自工業革命以來為社會多數人們所在地接受的邏輯。還有學者認為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是以國家責任為基礎的,例如西方一些學者從經濟學的角度看待社會保障,認為其是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的一項經濟職能。為實現社會公平而對國民收入進行分配和再分配。因而,從一般原理看,是市場失效的客觀現實和社會對公平的關注,為政府幹預經濟、插手社會保障提供了理論依據。確實,任何一個國家社會保障制度都離不開政府的參與。盡管近年來西方許多福利國家紛紛進行社會保障制度的改革,減輕和分散政府的責任,調動市場和個人機制的作用,但這只是要解決以往的高福利政策所釀成的政府財政危機並導致經濟效率下降這一弊病,就高層自身無法克服的「市場失靈」而言,政府仍應是社會保障關系的主體。當然,政府是一個泛化的概念,社會保障項目的確立、社會保障的管理和運作、監督乃至出現爭議的解決,都要通過具體的社會保障機構以及國家的職能部門來操作。因而,在社會保障實施過程中,社會保障職能機構就始終代表著國家一方。而且,由於現代市場經濟中的社會保障是政府基本職責而啟動的,因而社會保障關系的一方必須是社會保障職能機構,也即國家。
社會保障關系主體中的「社會」,在我國主要指用人單位、社會共部分社會服務機構。西方發達國家社會保障的實踐表明:政府通過經濟政策手段干預調節經濟運行過程的作用是有限的,不可能完全擔負起社會保障的責任。在美國,一些經濟學家在分析市場失效的過程中,發現政府也存在失效。「當政府政策或集體行動所採取的手段不能改善經濟產率或道德上可接受的收入分配時,政府失靈便產生了。」用這種政府失效的理論保障體制的弊端所在。例如英國貿工部專家指出,英國失業問題還在於半個多世紀來,英國歷屆政府對「坐吃山空」的高福利政策不敢觸及,以致為所欲為業者依賴政府津貼仍能度日,客觀上助長了不少惰性。因此,在發展中國家,尤其是在經濟轉軌國家,例如我國,基於目前的國情,財政基礎較簿弱,在「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指導思想下,國家不可能承擔起全部或大部分的保障,必須分散到社會或個人,構築起一個多層次的社會保障體系。不能片面強調社會保障穩定社會、實現社會平等的作用,還要重視其促進經濟發展、提高經濟交率的功能。從目前我國許多保障措施來看,無論是「國家、用人單位、勞動者三方負擔」,還是「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都體現了力圖使經濟發展與社會公平兼顧的原則,所以社會和個人也是社會保障制度的重要主體。特別是個人,其在社會保障制度中主體身份可以說是雙重的,不僅是社會保障被給付主體,在許多項目上(例如社會保險的一些項目上)還是資金來源主體(從該意義上講,也有說是給付主體)。
⒉社會保障關系的屬性
研究社會保障關系的屬性,可以分為幾個層次:
⑴社會保障關系具有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相結合的屬性。社會保障包括社會保障、社會救助、社會福利,以及優撫安置等。除社會福利具有廣泛性以外,社會保險、社會救助、優撫安置都是針對特定社會群體的,只有具備一定的主體身份才能享受這些保障項目。而社會保障的核心是給付,通過給付,使保障對象獲得生活的必需,因此,社會保障關系又是一種典型的財產關系。
⑵社會保障關系既不完全是平等主體間的關系,也不完全是體現國家權力的管理和服從關系。傳統公、私法的二元劃分理論認為,公法調整的是政治國家的關系,即國家權力運作產生的諸種關系;私法調整的是市民社會的關系,即市民社會中的個人權利。而隨著現代「公法私法化」和「私法公法化」的相互滲透,學者父認為已出現了一個新的法域——社會法。社會法以社會利益為本體,追求社會公平的實現,社會保障法即為典型的社會法。所以其中既有國家權力干預 的關系,又有公民享受國家給付的權利的關系。有學者以社會保障關系中的核心——給付關系為例進行了闡述,認為給付關系實質上是一種特殊的合同的約定關系。在給付關系中,在存在行政法律關系中基於行政權利的管理與被管理關系,而是平等主體間基於合同約定而產生的權利義務關系,但這種約定又是國家依據行政權利單方面做出的一種授益約定。因此,給付關系是一種國家依據行政權利做出授益約定,社會保障管理機構依法履行授益的約定的關系。按照有的者的說法,認為它是一種社會連帶責任關系。通過社會保障權利與社會保障義務將國家、社會團體以及全體社會成員聯系在一起,形成一種社會連帶責任關系。
⑶社會保障關系中的權利義務具有非對等性。這種權利義務的非對等性是指在社會保障關系中,既有無形履行了義務的法定權利,也有不享受任何權利的國家義務。前者體現在社會救濟、社會優撫和社會福利法律關系中,享受社會保障權利的公民,不需要履行任何社會保障義務( 不需要履行繳費等法定義務),只要符合一定的條件或主體身份,即可享受社會保障權利。例如在社會救濟中,只要公民生活在國家規定的貧困線和最低生活標准以下,就可以獲得救濟。此外,在社會保障項目中,勞動者對養老、醫療和失業保險都負有繳費義,其中,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都充分體現了權利義務對等原則,但對失業保險來說,繳納失業保險費是勞動者法定義務,但並非所在地有繳費者都享受失業保險待遇。
⒊社會保障關系的內容
在確定和理解社會保障關系的內容上,一個難點就是社會保障關系的內容是只限於對公民最低生活的保障,還是不僅包括對公民最低生活的保障,還包括了國家逐步提高公民生活質量的保證?
我國與西方國家社會保障的范圍是不一樣的。西方國家的社會保障是社會福利的一部分,因此許多國家學者認為社會保障只限於對公民最低生活的保障,是社會福利中的最低層次。因此,我們看到的西方「福利國家」早已超越了這個層次。而我國社會保障制度本身飲食了社會福利,因而我們的社會保障關系的內容不應只限於對公民最低生活的保障。社會福利是國家為改善和提高全體社會成員物質、精神生活而採取的措施,提供的設備和服務,社會福利是社會保障的最高境界。因此,在我們。社會保障關系的內容應是指後者。但同時要注意的是,由於社會福利的普遍性和高水平,它必須是在經濟發展水平達到較高的程序時才能充分實施,否則會導致「福利危機」,阻礙經濟的發展,今日西方一些高福利國家的「福利病」就證實了這一點。所以,我國目前社會保障制度還只能將其作為一個未來的發展目標,就目前我國的經濟發展水平來說還不一定具備現實的可行性。這也是同我國社會保障「低水平、廣覆蓋」的精神相適應的。
二社會保障關系的分類
社會保障關系從不同的角度可以做出多種劃分。依其內容不同,可以分為社會保障關系,社會救助關系、社會福利關系,以及優撫安置關系。依社會保障的體制來劃分,又可以分為社會保障管理關系、社會保障資金籌集關系、社會保障給付關系、社會保障資金運營關系、社會保障監督關系等。概括地講,社會保障關系就是在社會保障實施過程中國家、用人單位以及社會成員之間所發生的各種關系的總和。具體有以下關系:
⑴政府與社會保障實施機構之間的關系。其間包括了委託、管理和監督的關系,政府委託並管理社會保障實施機構對社會成員進行給付和幫助,而社會保障實施機構也要接受政府的監督。
⑵國家與社會成員之間的關系。主要是一種給付關系,明確國家的職責和義務以及社會成員應享受的保障性權利。
⑶社會保障管理機構之間的關系。它是指社會保障職能機構由於職責劃分的不同而形成的分工協作關系。包括社會保障資金的籌集機構、管理機構、運營機構和發放機構,它們應各自有明確的分工,但又在職能上相互銜接,構成一個統一運作的整體。
⑷國家與用人單位之間的關系。國家與用人單位之間因社會保障費用的徵收與繳納而發生的關系。
這些關系並非是單獨存在的,它們往往呈現出交錯復雜的特點。除此之外,就廣義而言,還有社會保障爭議的仲裁與訴訟關系,一般來說,社會保障訴訟應採用行政訴訟的程序進行。
三、社會保障法的特徵
⒈廣泛的社會性
社會保障法是典型的社會法,因而社會性是社會保障法最主要的特徵。其社會性表現在:第一,目的的社會性。社會保障之設立即為社會利益,保障社會全體成員的生活安全,所以社會保障法的目標即在於通過保證社會成員的基本生活需要來達到社會穩定。第二,享受權利主體的普遍性。社會保障的權利由全體社會成員享有,而且隨著經濟的發展,可以享受保障的成員數目以及可以離開受的社會保障項目會截止來越多。第三,社會保障責任和義務的社會化。社會保障要獲得長久的生命力,需要整個社會的參與,社會保障通過立法,採取國家、用人單位和社會成員共同負擔的原則,將責任和義務分散到整個社會,以資金來源的多渠道來保證社會保障的正常運轉。
⒉嚴格的法定性
社會保障法是社會法,有其自身的特點,它不同於私法的意思自治,也不同於公法的國家行使行政權利。它帶有明顯的國家干預法的特徵,是國家為了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需要而強行規定的一系列准則,從社會保障項目的確立、社會保障資金的籌集和繳納到社會保障的享受人群范圍,以及社會保障金的發放都有明確的法律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能任意更改。
⒊實體法與程序法的統一性
實體法和程序法是對法律功能的劃分。規定社會關系參加者實體權利和義務的法是實體法;為保障實體法的實現,規定實體法的運用和實現手續的法是程序法。一般而言,實體法和程序法是一種互為依存的關系,有一定的實體法,就有與之對應的程序法,例如民法與民事訴訟法、刑法與刑事訴訟法。
但社會保障法則不然,其既有實體性法律規范,也有程序性法律規范,並非具單一特性的實體法或程序法。之所以如此,是因為社會保障法所在地調整關系的復雜性。社會保障法調整的是一個在社會保障領域中由各種社會關系、各個運行環節組成的系統,因而社會保障法就必須不僅有具體的權利義務的規定,還要有維持程序正常運轉的程序性規定。例如社會救助性,既有救助對象所享受的權利義務的實體規定,又有救助對象資格認定以及發放手續的程序性規定。
⒋特定的立法技術性
社會保障的運營須以數理計算為基礎,這使得社會保障法在立法上有較高的技術性。「大數法則」和「平均數法則」在社會保障立法中會經常用到。另外,還有一些保障項目在費率、范圍等的確定上會常用到統計技術。以養老保險為例,我國養老保險立法中的關鍵技術,涉及到退休後平均存活年數的確定、養老保險基金的社會統籌范圍的確定、養老保險費率的確定等種種問題,都需要運用數理技術來確定。
I. 社會保障法的特徵是什麼
廣泛的社會性
社會保障法是典型的社會法,因而社會性是社會保障法最主要的特徵。其社會性表現在:第一,目的的社會性。社會保障之設立即為社會利益,保障社會全體成員的生活安全,所以社會保障法的目標即在於通過保證社會成員的基本生活需要來達到社會穩定。第二,享受權利主體的普遍性。社會保障的權利由全體社會成員享有,而且隨著經濟的發展,可以享受保障的成員數目以及可以離開受的社會保障項目會截止來越多。第三,社會保障責任和義務的社會化。社會保障要獲得長久的生命力,需要整個社會的參與,社會保障通過立法,採取國家、用人單位和社會成員共同負擔的原則,將責任和義務分散到整個社會,以資金來源的多渠道來保證社會保障的正常運轉。
嚴格的法定性
社會保障法是社會法,有其自身的特點,它不同於私法的意思自治,也不同於公法的國家行使行政權利。它帶有明顯的國家干預法的特徵,是國家為了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需要而強行規定的一系列准則,從社會保障項目的確立、社會保障資金的籌集和繳納到社會保障的享受人群范圍,以及社會保障金的發放都有明確的法律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能任意更改。
實體法與程序法的統一性
實體法和程序法是對法律功能的劃分。規定社會關系參加者實體權利和義務的法是實體法;為保障實體法的實現,規定實體法的運用和實現手續的法是程序法。一般而言,實體法和程序法是一種互為依存的關系,有一定的實體法,就有與之對應的程序法,例如民法與民事訴訟法、刑法與刑事訴訟法。
但社會保障法則不然,其既有實體性法律規范,也有程序性法律規范,並非具單一特性的實體法或程序法。之所以如此,是因為社會保障法所在地調整關系的復雜性。社會保障法調整的是一個在社會保障領域中由各種社會關系、各個運行環節組成的系統,因而社會保障法就必須不僅有具體的權利義務的規定,還要有維持程序正常運轉的程序性規定。例如社會救助性,既有救助對象所享受的權利義務的實體規定,又有救助對象資格認定以及發放手續的程序性規定。
特定的立法技術性
社會保障的運營須以數理計算為基礎,這使得社會保障法在立法上有較高的技術性。「大數法則」和「平均數法則」在社會保障立法中會經常用到。另外,還有一些保障項目在費率、范圍等的確定上會常用到統計技術。以養老保險為例,我國養老保險立法中的關鍵技術,涉及到退休後平均存活年數的確定、養老保險基金的社會統籌范圍的確定、養老保險費率的確定等種種問題,都需要運用數理技術來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