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法一方刑事犯罪財產分割
① 新婚姻法關於財產分割有哪些具體規定
新婚姻法已失效,民法典對於離婚財產分割有如下新規定:
1、夫妻共同財產由夫妻自行協商分割,協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按照照顧子女、女方和無過錯方權益的原則判決;
2、一方個人財產不進行分割,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條
男女雙方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約定應當採用書面形式。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適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條、第一千零六十三條的規定。
第一千零八十七條
離婚時,夫妻的共同財產由雙方協議處理;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按照照顧子女、女方和無過錯方權益的原則判決。
對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經營中享有的權益等,應當依法予以保護。
② 妻子判刑入獄,丈夫起訴離婚後,其財產怎麼分割
這是我整理的《婚姻法》關於通常離婚問題的規定。
1、關於離婚的條件
按照《婚姻法》的規定,夫妻雙方感情確已破裂的,可以判決離婚。
2、關於孩子的撫養及撫養費
對於孩子撫養問題,要從有利於孩子成長的角度出發,仔細確認雙方的情況後判決,但哺乳期間的孩子一般判給女方撫養,如果不是哺乳期,就要看那方更適合小孩成長並徵求小孩本人的意見。
不撫養小孩的一方在孩子18歲以前應當每月支付撫養費,撫養費的標准一般是年收入的20—30%之間。如果在今後的撫養期內,一方不適合撫養小孩,另一方可以到法院重新起訴,要求變更小孩撫養權。
(2)婚姻法一方刑事犯罪財產分割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三章 家庭關系。
第十三條夫妻在家庭中地位平等。
第十四條夫妻雙方都有各用自己姓名的權利。
第十五條夫妻雙方都有參加生產、工作、學習和社會活動的自由,一方不得對他方加以限制或干涉。
第十六條夫妻雙方都有實行計劃生育的義務。
第十七條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資、獎金;
(二)生產、經營的收益;
(三)知識產權的收益;
(四)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但本法第十八條第三項規定的除外;
(五)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夫妻對共同所有的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
③ 夫妻刑事案件影響對方分財產嗎
轉移夫妻共同財產不屬於犯罪,但是在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對於轉移夫妻共同財產的一方,可以少分或不分。
《婚姻法》第四十七條規定,離婚時,一方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夫妻共同財產,或偽造債務企圖侵佔另一方財產的,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對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夫妻共同財產或偽造債務的一方,可以少分或不分。離婚後,另一方發現有上述行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財產。
人民法院對前款規定的妨害民事訴訟的行為,依照民事訴訟法的規定予以制裁。
④ 夫妻一方犯罪被判罰金,配偶犯罪能起訴離婚分割財產嗎
配偶犯罪能起訴離婚分割財產
夫妻一方因犯罪被判罰金,另一方在未起訴離婚的情況下能否請求分割夫妻共同財產?對此有兩種不同的意見:一種意見認為,王某可請求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根據刑法罪責自負原則,陳某所承擔的罰金應當以其個人財產為限,不能執行夫妻共同財產,王某可請求分割夫妻共同財產以保留屬於王某的個人財產。理由如下:
1、罰金刑的實施是犯罪分子個人的犯罪行為所導致,屬於犯罪分子個人應承擔的刑事責任,以剝奪犯罪人金錢為內容,因此,罰金應當以犯罪分子個人的財產為限,不能執行夫妻共同財產和家庭其他成員的財產,這也是刑法罪責自負原則的內涵。這一基本刑罰原則為夫妻一方因犯罪需承擔罰金時另一方為維護個人或家庭財產而分割夫妻共同財產奠定了理論前提。
2、物權法第九十九條規定,有重大理由的情況下,可以不解除共有關系而分割共有財產,但物權法未對「重大理由」作出具體規定。而婚姻法解釋(三)對婚姻存續期間請求分割夫妻共同財產僅列舉了兩種情形,但這並不排除具有其他「重大理由時」可以依據物權法第九十九條請求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所以,雖婚姻法解釋(三)未明確規定一方因犯罪承擔罰金時另一方能否請求分割夫妻共同財產,但絕不意味著排除此情形下分割夫妻共同財產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刑法原則已為此情形下賦予婚姻當事人請求權奠定了理論基礎,民事法律應當給婚姻當事人提供權利救濟途徑,賦予此情形下婚姻當事人不解除婚姻關系狀況下保護自己財產或家庭財產的權利。
3、從私權優先原則上講,刑法設置罰金刑的目的不在於保證國庫收入,而在於通過金錢懲罰的方式遏制犯罪行為。在夫妻一方因犯罪需承擔罰金時賦予另一方請求分割夫妻共同財產的權利,體現了優先保障私權的法治理念。婚姻法嚴格限制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分割夫妻共同財產的目的在於維護家庭生活和夫妻感情的穩定性,本案情形下賦予婚姻當事人請求分割夫妻共同財產的權利與這一立法目的並不相悖。
⑤ 服刑人員離婚財產怎麼分割
離婚時,雙方有合法婚姻財產約定的,依約定。一方的特有財產歸本人所有。夫妻共有財產一般應當均等分割,必要時亦可不均等,有爭議的,人民法院應依法判決。
根據《婚姻法》及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財產分割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以下簡稱《財產分割意見》)的規定,結合司法實踐,人民法院在審理離婚案件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可以遵循以下原則:
1.男女平等原則。男女平等原則既反映在《婚姻法》的各條法律規范中,又是人民法院處理婚姻家庭案件的辦案指南。該原則體現在離婚財產分割上,就是夫妻雙方有平等地分割共同財產的權利,平等地承擔共同債務的義務。
2.照顧子女和女方利益原則。這里的照顧,既可以在財產份額上給予女方適當多分,也可以在財產種類上將某項生活特別需要的財產,比如住房,分配給女方。畢竟從習慣勢力上、從傳統因素的影響所造成的障礙上、從婦女的家務負擔、生理特點上講,離婚後一般婦女在尋找工作和謀生能力上也較男子要弱,更需要社會給予更多的幫助。同時,在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要特別注意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財產權益。未成年人的合法財產不能列人夫妻共同財產進行分割。
3.有利生活,方便生活原則。在離婚分割共同財產時,不應損害財產效用、性能和經濟價值。在對共同財產中的生產資料進行分割時,應盡可能分給需要該生產資料、能更好發揮該生產資料效用的一方;在對共同財產中的生活資料進行分割時,要盡量滿足個人從事專業或職業需要,以發揮物的使用價值。
不可分物按實際需要和有利發揮效用原則歸一方所有,分得方應依公平原則,按離婚時的實際價值給另一方相應的補償。
4.權利不得濫用原則。離婚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不得把屬於國家、集體和他人所有的財產當作夫妻共同財產進行分割,不得借分割夫妻共同財產的名義損害他人合法利益。
5.夫妻一方所有的財產,在共同生活中消耗、毀損、滅失的,另一方不予補償。這是司法實踐經驗的總結,符合夫妻關系和婚姻生活本質的要求,有利於避免不必要的糾紛。
⑥ 婚姻法財產分割規定
財產分割的規定:夫妻共同財產由當事人自行協商分配方式,協商不成,由法院按照顧子女、女方和無過錯方權益的原則判決。夫妻個人財產不予分割,誰的個人財產就歸誰。如果一方有過錯,另一方可以請求賠償。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條
離婚時,夫妻的共同財產由雙方協議處理;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按照照顧子女、女方和無過錯方權益的原則判決。
對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經營中享有的權益等,應當依法予以保護。
第一千零九十一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
(一)重婚;
(二)與他人同居;
(三)實施家庭暴力;
(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
(五)有其他重大過錯。
⑦ 婚姻法的財產分割原則是如何規定的
財產分割原則:
1、男女平等原則;
2、照顧子女和女方利益的原則;
3、照顧無過錯一方的原則;
4、平等均分原則;
5、尊重當事人意願原則。
離婚時,夫妻的共同財產由雙方協議處理;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決。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條
離婚時,夫妻的共同財產由雙方協議處理;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按照照顧子女、女方和無過錯方權益的原則判決。
對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經營中享有的權益等,應當依法予以保護。
⑧ 夫妻一方犯罪,會沒收共同財產嗎
不會。
沒收財產,是指剝奪犯罪人個人財產,無償收歸國有的一種刑罰方法。財產刑的一種。現代各國刑法對沒收財產的規定,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沒收犯罪者個人的財產。
另一種除了沒收犯罪者個人的財產以外,還包括沒收犯罪所得財物、違禁品及犯罪工具。中國刑法規定的沒收財產,是指沒收犯罪者個人所有財產的一部或全部。
不包括屬於犯罪者家屬所有或應有的財產。對犯罪人適用沒收財產,一方面是對他們所犯罪行的懲罰;另一方面也是從經濟上剝奪他們賴以繼續進行犯罪活動的物質基礎。
(8)婚姻法一方刑事犯罪財產分割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五十九條 沒收財產的范圍
沒收財產是沒收犯罪分子個人所有財產的一部或者全部。沒收全部財產的,應當對犯罪分子個人及其扶養的家屬保留必需的生活費用。 在判處沒收財產的時候,不得沒收屬於犯罪分子家屬所有或者應有的財產。
第六十條 以沒收的財產償還債務
沒收財產以前犯罪分子所負的正當債務,需要以沒收的財產償還的,經債權人請求,應當償還。
第五十三條 罰金的繳納
罰金在判決指定的期限內一次或者分期繳納。期滿不繳納的,強制繳納。對於不能全部繳納罰金的,人民法院在任何時候發現被執行人有可以執行的財產,應當隨時追繳。
由於遭遇不能抗拒的災禍等原因繳納確實有困難的,經人民法院裁定,可以延期繳納、酌情減少或者免除。
⑨ 現在兩人離婚其中一方長期在監獄里服刑這樣怎麼計算這個財產分割
只要沒離婚期間產生的財產都屬於共同財產。
婚姻法規定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資、獎金;
(二)、生產經營的收益;
(三)、知識產權的收益;
(四)、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
(五)、其他應當歸夫妻共同所有的財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