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管與經濟法還是戰略組合好
⑴ 考注會一年3科的話該如何搭配
按照你的時間,任選三科都充分,MAX(會計350h+財管300h+審計200h,其它三科都在150h內),已知你會選會計,那推薦幾種搭配方式:
(1)難易搭配法:會計+稅法+經濟法
難度:★★★
會計難度較大,然後搭配稅法和經濟法,這樣可以讓整體難度降低,會計學了一遍還會有很多問題,然後學習稅法和經濟法的時候可以進行不斷復習,這樣可以加快速度!而且這種搭配可以幫助你過5科稅務師!
(2)順帶中級搭配法:會計+財管+經濟法
難度:★★★
這種搭配的好處是可以順帶中級,基本覆蓋了中級的所有內容,然後在中級考點,看一下中級的部分知識點差異,做幾套中級的真題就可以上考場了!
(3)首年高難度搭配法:會計+審計+經濟法
難度:★★★★
這個組合中會計和審計兩座大山拿下,之後就輕松很多。正所謂一鼓作氣,那麼在第一年就考過去,之後會輕松很多。
⑵ 2020年注會一年考四科搭配建議:會計+財管+戰略+經濟法
會計+財管+戰略+經濟法科目搭配建議
學習難易程度:會計:★★★★★ 財管:★★★★ 經濟法:★★★ 戰略:★★★
搭配適合人群:會計+財管+戰略+經濟法組合報考適合基礎比較薄弱,學習時間充裕,偏向理解型學習的考生選擇。
備考周期:建議至少要保證5-6個月的備考時間,最晚也要在5月開始學習。
科目特點
會計:
會計是注會6科當中的基礎學科,它是學好其他幾科的基礎,也是在注會考試中相對較難的科目。大家在學習會計過程中要以“理解”為主,因為會計考試覆蓋面比較廣,只要列入大綱的內容都是考試的考查范圍,這就要求大家要全面掌握教材上的內容。另外,因為會計內容綜合性較強,考試比較重視考生對知識的理解、實際應用以及職業判斷能力,所以在學習的時候要學會理論聯系實際,注重理解運用。
財管:
公式多,計算量大是財管的特點。有時候公式之間大同小異,它更像理科,單純記憶是不夠的,要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財管不僅包括基本的財務報表分析,還涉及到了資本結構、投資分析、籌資融資方式,甚至還有期權理論及應用。考生在備考中要善於總結公式,多做經典題,反復練習。實際上,在注冊會計師考試的考場上,在規定的時間內把財管的所有試題都做完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一個不小的挑戰。所以,我們平時備考時一定要勤加練習,在保證准確性的前提下提高做題的速度。
經濟法:
經濟法科目相對來說重點還是比較突出的,重要考點主要集中在合同法、公司法、證券法、物權法、破產法、票據等章節。經濟法雖然有大量的法條需要我們記憶,但是切記不要死記硬背,因為經濟法的考點比較零碎,需要我們建立知識體系,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經濟法的應用性較強,雖然需要記憶的內容很多,但考試題目還是體現在具體的案例上,所以我們在學習時也要進行一定量的練習,學會分析案例,熟悉做題步驟。
戰略:
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這門科目,涉及到的知識體系涵蓋企業戰略管理、市場營銷、財務管理、風險管理、公司治理等多學科的知識體系,對考生的知識體系全面性要求較高。考生應將理論聯系實際,以提高理解力和分析能力為前提來學習。建議大家把教材分成兩部分來學習。第一部分是前四章關於戰略的內容,按照戰略分析、戰略選擇、戰略實施的順序來掌握。後面幾章按照風險管理、內部控制、管理信息系統的介紹來掌握。建議大家先從教材入手梳理出整個學習的框架,然後順著整個架構去填充知識點。
搭配理由及學習建議
搭配理由:
會計可以為財管打下一定的基礎,更好地幫助考生去理解財管的財務比率公式。戰略科目有財管中的計算,財管中的長期計劃是以戰略計劃為起點。科目間有一定的聯系,學習起來相輔相成,會節省一定的學習時間,再搭上相對較為簡單的經濟法,在備考的壓力上會小一些,特別適合基礎不太好的考生選擇。
學習建議:
1、會計第一輪學習(5月)
會計第一輪要求將基礎知識及教材例題掌握到60%,簡單的知識點需熟練掌握,難點要先有一定的了解,這個階段建議配合青藤注會基礎精講班,認真聽每章的課程講解,將基礎打扎實。
2、會計第二輪+財管第一輪(6月-7月中旬)
會計第二輪學習建議逐章擊破,配合青藤注會圖書或教材,先將青藤注會圖書每章前面的重點總結或者教材通讀一遍,然後配套做青藤注會圖書每章的章節練習。做完後配合去聽習題班的講解,掌握解題技巧。第二輪要保證能將知識點掌握到70%-80%,主觀題能獨立做下來。
財管第一輪,建議結合基礎精講班進行學習,聽完一章配套做青藤注會圖書的章節練習。要將基礎知識及教材例題掌握到60%,簡單的知識點需熟練掌握,學完一章將每章的公式進行總結。
3、財管第二輪+戰略第一輪(7月中旬-8月上旬)
財管第二輪學習建議配合去聽習題班的講解,掌握解題技巧。第二輪要保證能將知識點掌握到70%-80%,主觀題能獨立做下來。
戰略第一輪,聽基礎精講班,認真聽每章的課程講解,聽完一章配套做青藤注會圖書的章節練習。
要將基礎知識及教材例題掌握到60%,簡單的知識點要熟練掌握,學完一章將每章的重點內容進行總結。
4、戰略第二輪+經濟法第一輪(8月下旬-9月上旬)
戰略第二輪學習建議配合去聽習題班的講解,掌握解題技巧,總結每章的重要內容。第二輪要保證能將知識點掌握到70%-80%,主觀題能獨立做下來。
經濟法第一輪,要配合基礎精講班學習,聽完一章配套做青藤注會圖書的章節練習。將基礎知識及教材例題掌握到60%,簡單的知識點需熟練掌握,學完一章將每章的重點內容進行總結。
5、考前沖刺(9月下旬-考試)
本階段建議結合逆襲提分班做最後的查漏補缺;配合真題班反復研讀真題,每天要多做題,模擬考試環境,提前適應考試。
另外這個階段要注重機考的練習,考生可以每天在青藤的機考系統中做些習題,培養自己對機考的熟悉程度,盡快幫助自己適應機考環境。
學習時間:
建議會計占總學習時間的35%左右;財管占總學習時間的30%左右;戰略占總學習時間的20%左右;經濟法佔總學習時間的15%左右。當然具體時間安排還要結合自己對科目的熟悉程度合理安排學習時間。
更多注冊會計師考試資訊、備考經驗、每日習題等,小編都會及時進行更新,請大家持續關注起來,祝願各位考生順利通過考試。
⑶ 2020年注會一年考兩科搭配建議
會計+審計
會計與審計的聯系比較大,尤其是審計第九章到第十二章屬於審計理論與實務結合的部分,這部分需要很多的會計知識。特別是在審計按照新的會計准則重編後,基本的審計理論和審計實務都是與會計知識緊密相關的,因此學習審計需要有一定的會計基礎,且學習順序應該是在學過會計之後。會計和審計雖然都是難度比較大的科目,但是在一起學習可以相互促進,花費的時間會少於單獨學習兩門的時間。
備考建議:
報考這兩門的考生首先需要有充足的學習時間,其次最好是有一定的會計基礎,畢竟是注冊會計師考試中難度最大的兩科,建議備考周期最少要保證4-5個月的時間。
計劃安排:
1、5-6月中旬,進行會計第一輪學習
要求:將會計基礎知識掌握60%。
2、6月下旬-8月,進行會計第二輪+審計第一輪學習
要求:會計知識掌握到70%,能獨立做主觀題;將審計基礎知識掌握60%,總結重要知識點。
3、9月-考試
要求:兩科知識掌握80%-90%,記憶重要知識點,每天要多做題,使用機考系統模擬考試進行演練。
會計+財管
會計+財管這兩科搭配,可以說是比較經典的科目了。雖然這兩科在知識點上的聯系不是很多,但是對於傾向於理解性學習的人來說再合適不過了。會計是理解+記憶對半的科目,財管主要是對公式的理解記憶和計算的運用。所以對於那些偏向於理科,喜歡計算的考生來說,報考這兩科是最佳的搭配。
備考建議:
這兩個科目搭配,適合偏向於理解學習,時間相對充足的考生。同時,這兩科需要你花大量的時間去做題練習,如果時間不充足,學習能力較弱,建議不要嘗試這個組合。建議備考周期最少要保證4-5個月的時間。
計劃安排:
1、5-6月中旬,進行會計第一輪學習
要求:將會計基礎知識掌握60%。
2、6月下旬-8月,進行會計第二輪+財管第一輪學習
要求:會計知識掌握到70%,能獨立做主觀題;將財管基礎知識掌握60%,總結每章公式。
3、9月-考試
要求:兩科知識掌握80%-90%,記憶財管公式,每天要多做題,使用機考系統模擬考試進行演練。
會計+稅法
會計和稅法的結合還是很緊密的,比較突出的有會計中的所得稅章節,以及會計第九章中涉及到的應交稅費等。對於備考中級或者實際涉稅的會計工作者來說,備考這兩科既是對已學知識的鞏固和加強,也可以更好地地握涉稅會計的整體。對於初次考試的考生來說,這兩科的實際應用性較強,結合較密,計算量也沒那麼多,屬於很難+較易的搭配方案。因此學習會計的時候學習稅法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備考建議:
這兩科的搭配可以說是非常經典的方案了。會計和稅法科目之間相互聯系,學習起來相輔相成,因此適合有一定基礎的,學習時間保證有4個月左右的學員。
計劃安排:
1、6月-7中旬,進行會計第一輪學習
要求:將會計基礎知識掌握60%。
2、7月下旬-8月,進行會計第二輪+稅法第一輪學習
要求:會計知識掌握到70%,能獨立做主觀題;將稅法基礎知識掌握60%,總結每章重要知識點。
3、9月-考試
要求:兩科知識掌握80%-90%,記憶稅法的重要知識點,每天要多做題,使用機考系統模擬考試進行演練。
會計+經濟法/戰略
雖然這兩個組合在知識點上沒有太大的聯系,但是從難易性的角度來看,這樣的搭配方案再合適不過了。會計較難,而經濟法和戰略則較簡單,備考時先將大部分時間用在會計上,最後2個月沖刺學習經濟法或戰略,也能夠應對考試。
備考建議:
建議學習的話先以會計為主,最後2個月沖刺經濟法/戰略即可。此方案適合基礎較差,備考時間不是很充足的學員,備考周期最好能保證在4個月左右。
計劃安排:
1、6月-7中旬,進行會計第一輪學習
要求:將會計基礎知識掌握60%。
2、7月下旬-8月,進行會計第二輪+經濟法/戰略第一輪學習
要求:會計知識掌握到70%,能獨立做主觀題;將經濟法/戰略的基礎知識掌握60%,總結每章的重要知識點。
3、9月-考試
要求:對兩科的知識掌握80%-90%,記憶經濟法/戰略重要知識點,每天要多做題,使用機考系統模擬考試進行演練。
稅法+經濟法
這兩科沒有太大的聯系,但是都屬於法律的范圍。對於記憶力較強的考生來說,學習者兩個科目會容易一些。稅法和經濟法的相同點在於都需要記憶知識點,比如學習稅率與法條時,應以背誦記憶為主,無須刨根問底。而兩個科目的區別在於稅法有一定的計算題,而經濟法在理解的基礎上去記憶會事半功倍。如果同學們的時間備考時間不是很充足,也沒有什麼知識基礎,不妨先嘗試下這個搭配方案。
備考建議:
這兩科搭配相對來說備考是比較輕松的,沒有太多的難點,主要側重於對知識點的記憶,。適合基礎較差或者零基礎,學習時間不是很充足的學員。備考周期最好能能保證在3-4個月左右。
計劃安排:
1、6月-7中旬,進行稅法第一輪學習
要求:將稅法基礎知識掌握60%。
2、7月下旬-8月,進行稅法第二輪+經濟法第一輪學習
要求:稅法知識掌握到70%,能獨立做主觀題,並總結每章的重要知識點;將經濟法基礎知識掌握60%,總結每章重要知識點。
3、9月-考試
要求:兩科知識掌握80%-90%,每天需要背誦重要的知識點,每天要多做題,使用機考系統模擬考試進行演練。
財管+戰略
從本質來說這兩科是聯系最大的,都是從管理的角度去分析問題,但又有側重點。財管更偏重於公司財務數據的具體指標,更具體細化,公式和計算量很大,考生需要反復計算做題來鞏固公式的記憶,計算的速度和准確性是考生必備的;戰略更偏重於理論知識點,計算量幾乎沒有,要在理解的基礎上熟背易考知識點。如果你的記憶力和計算能力都不錯,可以嘗試這個搭配,相對來說此搭配兼顧了記憶與計算,難易程度屬於中等,學習起來不會太枯燥。
備考建議:
建議先學習財管,最後2個月左右在開始戰略的學習。財管的公式比較多,計算量大,在聽課的基礎上一定要反復做題,訓練做題的速度與准確性。戰略主要是以記憶為主,但要配合習題學會將書本上的知識點運用到實際案例中。這兩科備考適合基礎較差,備考時間不是很充足的學員。備考周期最好能能保證在3-4個月左右。
計劃安排:
1、6月-7中旬,進行財管第一輪學習
要求:將財管基礎知識掌握60%。
2、7月下旬-8月,進行財管第二輪+戰略第一輪學習
要求:財管知識掌握到70%,總結每章公式,保證能獨立做主觀題;將戰略基礎知識掌握60%,總結每章的重要知識點。
3、9月-考試
要求:兩科知識掌握到80%-90%,要每天記憶公式,並總結重要知識點。同時每天要多做題,並使用機考系統模擬考試進行演練。
希望各位同學在閱讀文章過後,能夠對各個科目搭配方案有所了解。同時也要結合自身情況,選擇出最適合自己的科目搭配方案,早日開始高效備考,爭取順利地完成今年的注冊會計師考試目標!
更多注冊會計師考試資訊、備考經驗、每日習題等,小編都會及時進行更新,請大家關注起來。
⑷ 第一年考注會,怎麼搭配好會計+審計 還是 會計+財管 還是 會計+財管+戰略
你好 你好,我也是准備今年第一次考注冊會計師。咱們可以一起探討一下。你上面的組合難度太大,這么考太容易打擊信心。會計和審計是最難的,這兩門加一起,就只能『呵呵』了。
你這么考:
一、先考會計,這一門是其他的基礎,咱們平時做這個,或者接觸過,雖然最難,但是大體思路已經有了,所以真正學起來並不難。
二、加一門稅法,這一門和會計的聯系非常大,你而已翻翻裡面的目錄,都是會計和會計裡面有聯系的,只是細化了。而且,你考這一門對找工作有幫助。你面試的時候,說自己過了會計和稅法,老闆就知道你會做賬會算稅(會了才能『合理避稅』)你懂的。
三、如果你覺著還有時間,或者底子很好,那就再加一門經濟法,這一門是個絕對獨立的,和你學不學會計沒關系,跟其他五門也沒關,就是公司法之類的,就是背的。
我看你的提問,應該是考慮三門吧,我是應屆畢業生,聽了不少注會老師的分析,才做出了這個安排。第一年是安排這三門的。保過會計和稅法,其次求經濟法。
有什麼想法再追問,咱們多交流。
⑸ 考過cpa的筒子們 會計財管和哪一門搭配比較好
哪門都可以搭,看你時間多少。時間少搭經濟法或者戰略。時間多搭稅法和審計。
⑹ 今年畢業,注會已經通過會計和稅法,今年打算報三門,是報審計、經濟法、財管好還是報審計、經濟法、戰略
審計,經濟法,戰略吧。
審計,經濟法以背為主,戰略是案例。因為你過了會計專,所以審計對會計的屬賬務會略有印象了。
如果你是考財管,財管是以計算為主的,100分裡面可能有80分的都是計算的東西。
要麼你就報財管,經濟法,戰略。這樣也是可以的,如果你是理科的,這樣的難度略小於前者。
初級,你只要花2個星期時間就可以過了。
不過說句題外的,你考試太多了。你怎麼不現在去找個事務所呢,你既然去事務所,考公務員就是一個矛盾的東西,現在各大事務所都要招人,進事務所的黃金時間。
等到4,5月,那個是旺季已經結束了。
⑺ cpa報考科目搭配怎麼合理
報考兩科:
方案一:財管+戰略
大家都知道財管與戰略這兩門科目的內容關聯度很高,尤其是財管後面幾章的內容與戰略十分相似。所以各位小夥伴在選擇報考科目時,可以將這兩科搭配在一起,這樣不僅能提高大家的學習效率,也能讓大家更好的理解知識點。
方案二:會計+經濟法
會計科目是大家公認難度比較大的,所以需要大家用較多的時間去學習。而經濟法相對於其他科目可能就可較簡單了。所以將這兩科搭配在一起,可以讓大家減少學習壓力。學習時間不是很充足的小夥伴可以考慮這一搭配方案呦!
報考三科:
方案一:會計+稅法+經濟法
經濟法和稅法相對比較簡單,而會計科目難度比較高,學習起來比較吃力。所以將這三科搭配起來,會降低大家備考的難度,有想要一年通過較多科目的小夥伴可以看看這個方案。
報考方案二:財管+戰略+經濟法
財管與戰略的搭配是一個黃金組合,小夥伴們最好兩科一起考,同時搭配經濟法這種比較簡單的科目,可以使小夥伴們學習起來更輕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