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經濟法西北工業大學出版社思考題

經濟法西北工業大學出版社思考題

發布時間: 2022-06-16 06:42:15

經濟法的章節目錄

?前言
第一章 經濟法概述
第一節 經濟法的概念與調整對象
第二節 經濟法的體系
第三節 經濟法律關系
復習思考題
第二章 內資企業法律制度
第一節 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法
第二節 集體所有制企業法
第三節 第三節私營企業法
第四節 合夥企業法
復習思考題
第三章 外商投資企業法律制度
第 一節 外商投資企業法概述
第二節 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
第三節 第三節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
第四節 第四節外資企業法
復習思考題
第四章 公司法律制度
第一節 公司法概述
第二節 有限責任公司
第三節 股份有限公司
復習思考題
第五章 合同法律制度
第一節 合同法概述
第二節 合同的訂立
第三節 合同的效力
第四節 合同的履行
第五節 合同的變更、轉讓和終止
第五節 違約責任
復習思考題
第六章 工業產權法律制度
第一節 工業產權法概述
第二節 專利法
第三節 商標法
復習思考題
第七章 競爭法律制度
第一節競爭法概述
第二節反不正當競爭法
第三節反壟斷法
復習思考題
第八章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律制度
第一節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概述
第二節 消費者的基本權利和義務
第三節 國家、社會對消費者合法權益的保護
第四節 消費者權益爭議的解決
第五節 違反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法律責任
復習思考題
第九章 產品質量法律制度
第一節 產品質量法概述
第二節 產品質量的監督
第三節 生產者、銷售者的產品質量責任和義務
第四節 損害賠償
第五節違反產品質量的罰則
復習思考題
第十章 稅收法律制度
第一節 稅收和稅法
第二節 流轉稅法律制度
第三節 所得稅法律制度
第四節 稅收徵收管理法律制度
復習思考題
第十一章 會計、審計法律制度
第一節 會計法律制度
第二節 審計法律制度
復習思考題
第十二章 證券法律制度
第一節 證券法概述
第二節 證券發行制度
第三節 證券交易制度
第四節 證券業有關機構
第五節 違反證券法的法律責任
復習思考題
第十三章 經濟仲裁和經濟司法
第一節 經濟仲裁
第二節 經濟司法
第三節 法律文書
復習思考題
參考文獻

㈡ 考研:西北工業大學 經濟法

我是西工大畢業了的,建議你如果離我們學校近的話去學校裡面的看看,信息交流欄里會有很多相關的信息,一般都是同學之間交流資料用的,就算買也不會很貴。另外可以去網路貼吧西北工業大學吧里發求助信息,裡面有很多好心人幫助你,祝你 好運!

㈢ 法律的主修課程有哪些

主要課程有:

1、法理學。是以整個法律現象的共同發展規律和共同性問題為研究對象的學科。它的研究范圍十分廣泛,主要包括法律的起源、發展和消亡、法律的本質和作用、法律和其他社會現象的關系、法律的創制和實現。

2、《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是政治教育專業學生的必修課程,是政治教育專業學生必須掌握的馬克思主義基礎理論知識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3、《憲法學》。憲法學是以憲法為研究對象的一門學科,屬於法學的分支學科。

4、《刑法學》。刑法學以世界各國刑法為研究對象,是研究犯罪和刑罰、刑事責任及其罪刑關系的科學。它屬於部門法學的范疇,是部門法學中最重要的學科之一。

5、《邏輯學》。研究思維規律的學問。邏輯和邏輯學的發展,經過了具象邏輯—抽象邏輯—具象邏輯與抽象邏輯相統一的對稱邏輯三大階段。

(3)經濟法西北工業大學出版社思考題擴展閱讀:

課程介紹

《法理學》、《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大學語文》、《基礎英語》、《計算機基礎》、《憲法學》、《民法學》、《刑法學》、《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經濟法概論》、《鄧小平理論》、《婚姻法》、《國際法》、《法學基礎》、《行政法》、《邏輯學》、《律師實務》

《會計學基礎》、《審計學基礎》、《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毛澤東思想概論》、《外國語》、《勞動法》、《婚姻家庭法(一)》、《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概論》、《合同法》、《知識產權法》、《公司法》、《環境與資源保護法》

法律文書寫作、(《中國法律思想史、》《外國法制史》、《西方法律思想史、》《票據法》、《保險法》、《稅法》、《金融》、《公證與律師制度》、《房地產法》任選三門)、畢業論文。

㈣ 復習思考題 試述經濟法的產生 簡述經濟法體系 試述經濟法的構成要素及其相互關系 什麼是法律事實,法律行

一、中國經濟法的產生主要是解決政府權力過大的問題,從真正意義上講,經濟法的產生和發展伴隨著改革開放的進程,也可以說主要解決的是政府失靈,被認為是中國經濟法產生的象徵。李昌麒認為,經濟法是國家干預經濟的基本法律形式,是克服市場失靈和政府失靈的最佳法律形式。經濟法就是國家干預之法。經濟法已經具有基本體系和框架,形成為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
二、法律體系,有時也稱」法的體系」或」法體系」,指的是一國現行的全部法律規范按照不同的法律部門分類組合而成的一個呈系統化的有機聯系的統一整體 根據法律體系的概念,相應的經濟法體系是指由一國現行的經濟法律規范按照不同的分類組成的系統化的有機聯系的統一整體。
三、經濟法體系的構成分為以下幾個部分:

1.調整經濟關系主體的法
什麼樣的主體可以進入國民經濟領域成為經濟關系主體?是任何主體,抑或是符合特定條件的主體?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為了滿足保護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的需要,國家必須對經濟關系主體通過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加以限定,明確其應具備的資格、許可權、責任等。我國現在已經制定的用以調整經濟關系主體的法有:《公司法》、《合夥企業法》、《個人獨資法》、《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企業破產法》等等。
2.調整經濟關系主體行為的法
經濟關系主體是通過作出—定的行為而其成為經濟關系主體。行為是其主體參與到經濟活動唯—途徑,而主體在參與經濟活動中形成的—定內在規范則是我們常常提到的一個詞「秩序」。行為規則是秩序的具體內容,用來調整經濟關系主體行為的法事實上也就是調整國家在干預經濟活動秩序的過程中形成的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我國現行自復經濟體制是市場經濟體制,任何市場的存在和發展都離不開和諧、有序和穩定運行狀態的良好秩序。經濟法體系的這部分內容其存在的根本目的,就在於通過調整國家在干預市場秩序的過程中所發生的經濟關系,對市場秩序進行規范並最終保證良性的市場經濟運行秩序。目前,我國已經制定的相關法律主要有《反不正當競爭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產品質量法》、《反壟斷法》等。
3.調整經濟宏觀環境的法
調整經濟宏觀環境即國家為使社會總供求與總需求達到平衡,運用宏觀經濟的間接手段,以經濟規律作為運作機制引導經濟主體的活動,也即宏觀調控。宏觀調控是現代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政府對經濟的宏觀調控就是藉助政府宏觀調控的力量對市場經濟運行的調節與控制,從而彌補市場調節的弱點和缺陷,實現引導市場經濟健康發展的目的。可以說,此種經濟關系的形成是國家在履行管理經濟的職能以間接的手段調控經濟運行過程中,並與其他社會組織因發生各種經濟關系而共同成為社會關系的主體。因為宏觀經濟詞控關系涉及到國民經濟運行全過程,內容十分廣泛,主要包括了財政關系、金融調控關系、國家計劃關系、產業關系、固定資產投資關系、對外經濟關系等 :類。那麼為了調整這一社會關系而由國家制定的法律規范即為宏觀調控法。我國憲法遵循市場經濟的客觀規律,明確規定:「國家加強經濟立法,完善宏觀調控。」目前,我國宏觀調控法包括以下主要法律制度:《預演算法》、《產業結構與布局規劃法》、《固定資產投資法》、《中國人民銀行法》、《價格法》、《國有資產管理法》等。
4.調整社會分配的法
論語·季氏中有「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我國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現狀已存在這樣的危機,—方面,由於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綜合國力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城鄉居民收入水平顯著提高。但是,同時在另一方面,貧富差距兩極化的存在也是不容忽視的現實性問題。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社會發展的腳步越來越快,社會分配問題導致了收入差距在城鄉之間、行業之間、地區之間、不同群體之間不斷擴大,不能公平的分享改革的成果,已經成為了影響社會和諧穩定重要因素,也為經濟的進一步發展設置了阻礙。目前,我國以建立和諧社會為發展目標,一切以人為本,這就要求要使社會分配問題礙到最佳的解決,減少因為貧富差距的社會利益分享不均而產生的社會矛盾與沖突。而經濟法在這重大的社會問題的解決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目前我國的社會分配法由預演算法、稅法、個人收入分配法、非稅性收入法以及社會保障法所構成。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屬於社會分配法領域的法律同時也在其他經濟關系領域中存在,比如說稅法、預演算法。它們即是對國民經濟的宏觀調控也是對社會分配關系的調整。然而,隨著人類社會發展的需要,經濟領域已經成為保障社會和諧穩定的—塊重要基石,可以產生經濟利益的對象必然會成為眾矢之的,社會分配法所調整的對象已不能僅僅局限於上述的幾種經濟關系。如何能夠讓資源得到公平合理的利用,讓類如土地、環境等有限資源最大程度上滿足所有需求者的需要,創造出最大的利益。已經成為緊迫的現實性問題。因此,社會分配壁 還應隨著法制的健全而不斷的被完善,以最大程度滿足建設和諧社會主義的需求。
5.監管經濟運行安全的法
對經濟運行安全進行監管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穩定發展的重要保障,也可以說是經濟法領域內的最後—道防線。雖然一系列的法律規范已經對經濟活動的各個環節做了相應的規定,但是經濟關系的主體是否依照規定去行為,其行為的結果是否有利於經濟的穩定、社會的發展,也即經濟運行否安全。監管經濟運行安全的法就如同「眼睛」,依據已設定好的行為標准、規則或准則,時刻「觀察」著經濟活動情況,對活動結果的真實性、有效性、合法性進行衡量,從而對不合規的行為進行監察或對結果進行處理。維護經濟秩序,防範經濟危機,達到維護經濟運目的。監管經濟運行安全的活動具有特定的權力強制性,它以法律為依託,被監管者 須接受監管主體依法實施的監管行為,不得拒絕、逃避或抗拒,對監管主體依法所作出的處理決定必須遵從和執行。目前我國已經制定的監管經濟運行安全的法律主要有:《銀行業監督管理法》、《勞動法》、《會計法》、《審計法》、《技術監督法》、《環境保護監督法》、《審計法》等等。
由經濟法體系的特性所決定,經濟法體系的構成決不會到此截止成為一種固定不變的摸式。它必然會隨著杜會發展的需要,以及對問題的更深一步的認識而有所改變,以至逐步得以完善。為社會經濟的發展提供更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四、法律事實,就是法律規定的、能夠引起法律關系產生、變更和消滅的現象。法律事實的一個主要特徵,它必須符合法律規范邏輯結構中假定的情況。只有當這種假定的情況在現實生活中出現,人們才有可能依據法律規范使法律關系得以產生、變更和消滅。
五、法律行為:以意思表示為要素,依照意思表示內容發生法律效果為目的的行為。人們所實施的、能夠發生法律效力、產生一定法律效果的行為。以發生一定司法效果的意思表示為要素的法律事實。

㈤ 經濟法的目錄

第1章經濟法基礎理論11.1經濟法的產生與發展21.1.1經濟法的產生21.1.2經濟法的發展41.2經濟法的概念和調整對象51.2.1經濟法的概念51.2.2經濟法的調整對象61.3經濟法的地位和基本原則71.3.1經濟法的地位71.3.2經濟法的基本原則91.4經濟法律關系131.4.1法律關系131.4.2經濟法律關系151.5經濟法律責任181.5.1法律責任181.5.2經濟法律責任20本章思考題21
第2章公司法222.1公司和公司法概述232.1.1公司的概念和特徵232.1.2公司與其他組織形式的區別242.1.3公司的分類272.1.4公司法概述282.2《公司法》的基本制度302.2.1公司的設立302.2.2公司的章程312.2.3公司的名稱和住所322.2.4公司的投資332.3有限責任公司332.3.1有限責任公司的特徵332.3.2有限責任公司的設立342.3.3有限責任公司的組織機構352.3.4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權轉讓382.3.5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的特別規定382.3.6國有獨資公司的特別規定392.4股份有限公司392.4.1股份有限公司的特徵392.4.2股份有限公司的設立402.4.3股份有限公司的組織機構422.4.4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和股票452.5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資格、義務和責任482.5.1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任職資格482.5.2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義務482.5.3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責任502.6公司的財務和會計512.6.1公司財務、會計的基本要求512.6.2公積金制度512.6.3公司稅後利潤分配522.7公司的合並、分立、增資、減資、解散和清算522.7.1公司的合並522.7.2公司的分立532.7.3公司的增資和減資542.7.4公司的解散542.7.5公司的清算55本章思考題56
第3章合同法573.1合同法概述583.1.1合同的概念和法律特徵583.1.2合同的分類593.1.3合同法的基本原則603.2合同的訂立633.2.1合同的形式633.2.2合同的內容643.2.3合同的訂立程序663.2.4格式條款和締約過失責任693.3合同的效力713.3.1合同的生效713.3.2無效合同733.3.3可撤銷合同743.3.4效力待定合同773.4合同的履行793.4.1合同履行概述793.4.2合同履行的原則803.4.3合同履行的規則813.4.4合同履行的抗辯權833.4.5合同的保全863.5合同的變更、轉讓和終止893.5.1合同的變更893.5.2合同的轉讓903.5.3合同權利義務的終止933.6違約責任973.6.1違約責任的概念和特徵973.6.2違約責任的構成要件983.6.3違約責任的承擔方式101本章思考題102
第4章競爭法1044.1競爭法概述1054.1.1競爭及其作用1054.1.2競爭法及其立法模式1064.2反壟斷法1084.2.1反壟斷法概述1084.2.2反壟斷法規制的對象1104.2.3反壟斷法的實施1134.2.4壟斷行為的法律責任 1144.3反不正當競爭法1154.3.1反不正當競爭法概述1154.3.2不正當競爭行為的種類1174.3.3對不正當競爭行為的法律規制125本章思考題127
第5章證券法1295.1證券和證券法概述1305.1.1證券概述1305.1.2證券法概述1315.2證券市場的主體1345.2.1證券公司1345.2.2證券交易所1365.2.3證券服務機構1385.2.4證券登記結算機構1395.3證券的發行制度1405.3.1證券的發行概述1405.3.2股票的發行1445.3.3公司債券的發行1465.3.4證券的承銷和保薦制度1475.4證券的交易制度1495.4.1證券交易的概念和特徵1495.4.2證券交易的方式和程序1505.4.3證券上市1505.4.4禁止的證券交易行為1525.5證券的監督管理制度1545.5.1證券監督管理制度概述1545.5.2證券監督管理機構的職責和職權1565.5.3證券的行業自律管理157本章思考題158
第6章票據法1596.1票據和票據法1606.1.1票據的概念和特徵1606.1.2票據的種類1606.1.3票據的功能1626.1.4票據法的概念和特徵1626.1.5票據法律關系1636.2票據行為1656.2.1票據行為的概念和特徵1656.2.2票據行為的種類1666.2.3票據行為的有效要件1676.3票據當事人的權利1686.3.1票據權利1686.3.2利益償還請求權1706.3.3票據抗辯權1716.4匯票1736.4.1匯票的概念和特徵1736.4.2匯票的種類1746.4.3匯票的出票1756.4.4匯票的背書1766.4.5匯票的承兌1776.4.6匯票的保證1796.4.7匯票的追索權1806.5本票和支票1816.5.1本票1816.5.2支票182本章思考題184
第7章保險法1857.1保險與保險法概述1867.1.1保險的概念和特徵1867.1.2保險的分類1877.1.3保險的作用1897.1.4保險法概述1907.2保險合同1937.2.1保險合同的概念和特徵1937.2.2保險合同的主體1947.2.3保險合同的訂立1967.2.4保險合同的主要內容1977.2.5保險合同的履行1987.2.6保險合同的解除和終止2007.3人身保險合同2017.3.1人身保險合同的概念和特徵2017.3.2人身保險合同的分類2027.3.3人身保險合同的主要內容2037.4財產保險合同2057.4.1財產保險合同的概念和特徵2057.4.2財產保險合同的分類2067.4.3財產保險合同的主要內容2087.4.4財產保險合同的索賠與理賠2107.5保險經營法律制度2117.5.1保險公司2117.5.2保險經營規則2127.5.3保險業的監督管理214本章思考題215
第8章稅法2168.1稅法概述2178.1.1稅收的概念和特徵2178.1.2稅收的種類2178.1.3稅法的概念和調整對象2188.1.4稅法的構成要素2198.2流轉稅法2218.2.1增值稅法2218.2.2消費稅法2258.2.3營業稅法2278.3所得稅法2298.3.1企業所得稅法2298.3.2個人所得稅法2348.4稅收徵收管理法2418.4.1我國的稅收徵收管理機關2418.4.2稅務管理2418.4.3稅款徵收2468.4.4稅務檢查2498.4.5違反稅法的法律責任250本章思考題252
第9章工業產權法2549.1知識產權與工業產權2559.1.1知識產權2559.1.2工業產權與工業產權法2569.1.3工業產權的國際保護2579.2專利法2609.2.1專利法概述2609.2.2專利權的主體2619.2.3專利權的客體2629.2.4專利權的內容2639.2.5專利權的申請原則與取得條件2649.2.6專利權的取得、終止和無效2659.2.7專利實施的強制許可2669.2.8專利權的保護2679.3商標法2699.3.1商標與商標法概述2699.3.2商標注冊的申請2719.3.3商標注冊的審查和核准2739.3.4商標注冊的續展、轉讓和使用許可2749.3.5注冊商標專用權的保護2759.3.6馳名商標及其法律保護277本章思考題279
第10章產品質量法28010.1產品質量法概述28110.1.1產品28110.1.2產品質量28210.1.3產品質量法28310.2產品質量監督管理制度28510.2.1產品質量監督管理體制28510.2.2產品質量檢驗制度28610.2.3企業質量體系認證和產品質量認證制度28710.2.4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制度28910.2.5產品質量監督檢查制度29010.2.6產品質量社會監督制度29210.3生產者、銷售者的產品質量義務29310.3.1生產者的產品質量義務29310.3.2銷售者的產品質量義務29510.4違反產品質量法的法律責任29610.4.1產品質量責任概述29610.4.2產品質量的民事責任29810.4.3產品質量的行政責任30110.4.4產品質量的刑事責任303本章思考題303
第11章消費者權益保護法30511.1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概述30611.1.1消費者與消費者權益的概念30611.1.2消費者問題、消費者運動和消費者保護立法30711.1.3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概念和調整對象30911.1.4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立法宗旨和基本原則31011.2消費者的權利和經營者的義務31111.2.1消費者的權利31111.2.2經營者的義務31611.3消費者權益的法律保護32111.3.1消費者權益保護體系32111.3.2國家對消費者合法權益的保護32111.3.3消費者組織對消費者合法權益的保護32311.4消費者爭議32411.4.1消費者爭議的概念和特徵32411.4.2消費者爭議的當事人32511.4.3消費者爭議的解決途徑32611.5侵害消費者權益的法律責任32711.5.1民事責任32711.5.2行政責任32911.5.3刑事責任330本章思考題331
參考文獻332

㈥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2015修訂版課後學習思考題答案

課 後 思 考 題:
1.大學生怎樣才能盡快適應大學新生活?(P15)
(1)認識大學生活特點,了解大學生活的變化。大學生活的新特點:寬松與自主並存的學習環境;統一與獨立並存的生活環境;豐富與平等並存的人際環境;多彩與嚴謹並存的課余環境。
提高獨立生活能力。確立獨立生活意識;虛心求教、細心體察;大膽實踐、不斷積累生活經驗。不斷提高生活上的自理能力,包括一些基本的生活能力;學會用平等的態度對待他人,正確地認識和評價自己,客觀地對待別人的優勢。
(3)樹立新的學習理念。樹立自主學習的理念;樹立全面學習的理念;樹立創新學習的理念;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
(4)培養優良學風。高度要求自己,努力做到「勤奮、嚴謹、求是、創新」。
2.大學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質和法律素質為什麼要自覺學習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P15)作用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意識的本質體現。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構建和諧社會、建設和諧文化中應運而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建設和諧文化的根本;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保證;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適應新形勢、迎接新挑戰、完成新任務的迫切需要。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也是引領當代大學生成長成才的根本指針。 它為當代大學生加強自身修養、錘煉優良品德、成長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發展動力,明確了基本途徑。
3.為什麼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化於心,外化於行?
一個人核心價值觀能否真正樹立起來,最根本的要將其內化為政治信仰、理想追求。內化得越迅速,宣傳教育的成效就會越明顯;內化得越徹底,核心價值觀就會樹得越牢固;內化得越自覺,核心價值觀就會越管用。要增強宣傳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做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使核心價值觀真正轉化為認識處理問題的根本立場、觀點和方法,轉化為黨員幹部的理想信仰、精神追求。
推動實踐養成,促進外化於行。實踐是形成核心價值觀的基礎,也是衡量核心價值觀是否確立的標准。各級黨組織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到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廉政建設、制度建設之中,堅持不懈地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踐活動,運用多種形式和手段,運用多種載體和平台,教育引導黨員幹部在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充分發揮先鋒模範和示範表率作用,為培育、踐行和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貢獻智慧和力量。
4..結合實際談談學習「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的意義和方法(P12)
意義:1. 學習「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有助於當代大學生認識立志、樹德和做人的道理,選擇正確地成才之路; 2. 學習「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有助於當代大學生掌握豐富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識,為提高思想道德和法律素養打下知識基礎; 3. 學習「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有助於當代大學生擺正「德」與「才」的位置,做到德才兼備、全面發展。
方法:1.注重學習科學理論;2.注重學習和掌握思想道德和法律修養的基本知識;3.注重聯系實際;4.注重知行統一。
第一章 追求遠大理想 堅定崇高信念
課後思考題
一、談談理想信念對大學生成長成材的重要意義。(P17)
1.正確的理想信念可以在成長成材中給大學生正確的導向作用。 2.當遇到困難挫折時,給大學生以鼓舞和支持。
3.當身處優越環境時,它對大學生應該有一個提醒作用。
4.它可以讓大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樹立積極的生活態度。 總之,它提醒我們只有努力,端正自己的不好態度,才能創造我們幸福的生活。
二.認識個人理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關系
關於理想的定義:理想是一個抽象的概念,是由人所設定,希望達到的人生目標和追求嚮往的奮斗前景。
「理想」一詞,最初來源於希臘語「ideal」,意思是人生的奮斗目標。從社會層面講,理想是人類社會實踐活動的產物,是一定階級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逐步形成的、為絕大多數人認可的、通過共同奮斗有可能實現的、對未來社會的嚮往和追求。
關於個人理想:指處在一定歷史條件個社會關系中的個體對於自己的未來物質生活、精神生活所產生的種種嚮往和設想。包括個人具體的職業理想、生活理想和道德理想。
個人理想在人生的發展中起主導作用,它為人指明奮斗目標方向。樹立一個好的理想對學習、工作、生活會有很大的幫助。首先,有遠大理想的人看問題不會狹隘,他會站在比較高的角度看問題,仔細分析問題,以及做出決策的後果估計和對自我發展的作用。其次,一個個人理想明確的人對目標會很明確,遇到困難會想辦法解決問題,思想迷茫時可以參照理想檢查自己的想法,重新確立正確的思想觀念。最後,個人理想的確立也是一個人成熟的表現。能夠為理想奮斗,用理想控制自己的各種想法,約束自己的行為,這也是個人理想確立的重要作用。 關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共同理想」一直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團結社會主義國家,發展民族、黨派間關系的一個重要概念和口號。含義: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的一部分。這個共同理想,集中地代表了我國各族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和其他勞動者、愛國者的共同利益和願望,是保證全體人民在政治上、道義上和精神上團結一致,克服任何困難,爭取勝利的強大精神武器。
三、談談大學生肩負的歷史使命(P36)
不同時代的青年面對不同的歷史課題,承擔著不同的歷史使命。當代大學生承擔的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是歷史發展對大學生的必然要求,是黨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也是大學生需要確立的成才目標。大學培養目標所要求的德智體美方面的素質是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統一體。德是人才素質的靈魂;智是人才素質的基礎;體是人才素質的條件;美是人才素質的重要內容。大學生的全面發展,就是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是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的全面提高。當代大學生應努力成長為主動發展、健康發展、和諧發展的一代新人。

四、如何認識個人理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關系。(P36)
首先,社會理想決定和制約個人理想。社會理想居於高層次,是最根本的、起主導作用的。個人理想居於低層次,並從屬於社會理想。個人理想只有自覺地順應社會理想並以此為基本方向來進行選擇和確立,才有可能實現,才能更好地、更順利地達到自己的理想目標。其次,個人理想不同程度地體現著社會理想。社會理想反映著人們的共同願望,代表著人們的共同利益,它要靠千百萬人的實踐活動來實現。沒有每一個人的實踐活動的積累,社會理想是不可能實現的。社會理想有賴於個人理想地整合,個人理想又不能脫離社會理想和人類理想。在我國,社會主義理想依靠每一個公民把自己的理想同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緊密的結合起來才能真正的實現。個人理想如果同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違背,就失去了客觀地依據,因此就會受到社會輿論的譴責。

第二章 繼承愛國傳統 弘揚中國精神
1.怎樣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愛國主義優良傳統?(P63)
熱愛祖國、矢志不渝。刻骨銘心的愛國之情,矢志不渝的報國之志,生死不移的愛國之行,寫滿了中華民族的光輝史冊。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以天下為己任,無論身居何位,都心憂天下,關心國家的命運和民生的苦樂,自覺地把個人的前途與國家的興衰聯系起來,把愛國的思想付諸實際的行動。
維護統一、反對分裂。中華民族是一個多民族的統一體,除了漢族之外,還有眾多少數民族,而漢族本身也是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由許多民族融合而成的。民族團結和睦,始終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願;維護民族團結和祖國統一,始終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和神聖職責。
同仇敵愾、抗禦外侮。中華民族愛好和平與自由,但決不容忍外來的侵略和壓迫。面對外來侵略,各族人民總是團結一致,同仇敵愾,奮起反抗。
2.在經濟全球化條件下為什麼要弘揚愛國主義精神?(P63)
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科學技術的發展和利用是跨國界的,商品在全世界銷售,資本跨國界流動,信息得以共享,各國經濟交往中需要遵循共同規則,跨國公司本土化的程度不斷提高,不僅利用當地的自然資源,而且還充分利用當地的人力資源。在經濟全球化的條件下,國家仍然是民族存在的最高組織形式,是國際社會活動中的獨立主體。只要國家繼續存在,愛國主義就有其堅實的基礎和豐富的意義。我們在參與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必須堅定地捍衛自己國家的利益,這就更需要愛國主義的支撐。
對於當代大學生來說,在如何把握經濟全球化趨勢與愛國主義的相互關系的問題上,需要著重樹立這樣一些觀念。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報效祖國之心不應有差別。科學沒有國界,但科學家有祖國。經濟全球化過程中要始終維護國家的主權和尊嚴。
3.新時期的愛國主義有哪些主要內容?(P63)
新時期中華民族的愛國主義,既承接了歷史上愛國主義的優良傳統,又吸納了鮮活的時代精神,內涵更加豐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新時期愛國主義的主題。在現階段,愛國主義主要體現在弘揚民族精神與時代精神;獻身於建設和保衛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獻身於促進祖國統一事業。
在當代中國,愛國主義首先體現在對社會主義中國的熱愛上,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每一個公民必須堅持的立場和態度。愛國主義與愛社會主義的統一是中國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為祖國的繁榮發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它集中代表著、體現著、實現著國家、民族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其次,要堅持愛國主義與擁護祖國統一的一致性,這是對全體中華兒女包括港澳台同胞以及海外僑胞的基本要求。在這里,愛國與否是最基本的政治原則。任何旨在製造國家分裂、損害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言行,都會遭到具有強烈愛國主義精神的海內外中華兒女的堅決反對。
4.中國精神的主要內容是什麼,如何弘揚中國精神?(P63) 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和以改革創新的時代精神
5.做一個忠誠的愛國者需要在哪些方面作出努力?(P63)
自覺維護國家利益,承擔起對國家應盡的義務,維護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樹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促進民族團結和祖國統一,自覺做促進民族團結和祖國統一的模範,同一切破壞民族團結和祖國統一的思想、行為進行堅決的斗爭。
增強國防觀念,它是新時期愛國主義的重要內容,是報效祖國、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的重要體現,是履行國防義務、關心支持國防和軍隊建設的必然要求,是提高綜合素質、促進自身全面發展的迫切需要。
以振興中華為己任,努力做到立報國之志、增建國之才、踐愛國之行。要自覺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把自己的真才實學同報效國家的志向結合起來,身體力行,為國家和民族作出應有的貢獻,實現做一個忠誠的愛國者的人生追求。

第三章 領悟人生真諦 創造人生價值

2.人生態度與人生觀是什麼關系?如何端正人生態度?(P90)
答:人生態度是人生觀的重要內容。有什麼樣的人生觀就會有什麼樣的人生態度,人生態度往往又制約著他對整個世界和人生的看法,從而對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也具有重要的影響。 人生態度是人生觀的表現和反映。一個人如果以悲怨憤懣、心灰意冷的倦怠態度對待生活,其背後必然是消極悲觀的人生觀。相反,一個人滿懷希望和激情,熱愛生活、珍視生命,勇敢堅強地戰勝困難並不斷開拓人生新境界,其背後一定有一種正確的人生觀作為精神支柱。 人生須認真。要嚴肅思考人的生命應有的意義,明確生活目標和肩負的責任,既要清醒地看待生活,又要積極認真地面對生活。
人生當務實。要從人生的實際出發,以科學的態度看待人生、以務實的精神創造人生,以求真務實的作風做好每一件事。要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和人生態度,正確面對人生理想與現實生活之間的矛盾。
人生應樂觀。樂觀積極的態度是人們承受困難和挫折的心理基礎。要相信生活是美好的,前途是光明的,要在生活實踐中不斷調整心態,磨煉意志,優化性格。人生要進取。人生實踐是一個創造的過程。要積極進取,不斷豐富人生的意義,要發揚自強不息、敢為人先、堅忍不拔的精神,充分發揮生命的創造力,在創造中書寫人生的燦爛篇章。
3.人生的自我價值、社會價值具有怎樣的關系?(P90)
答:人生價值內在地包含了人生的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兩個方面.人生的自我價值是個體的人生活動對社會,他人所具有的價值,主要表現為對自身物質和精神需要的滿足程度.人生的社會價值是個體的人生活動對社會,他人所具有的價值.衡量人生的社會價值的標準是個體對社會和他人所作的貢獻.
人生的社會價值和自我價值既相互區別,又密切聯系,相互依存,共同構成人生價值的矛盾統一體.一方面,人生的自我價值是個體生存和發展的必要條件;另一方面,人生的社會價值是實現人生自我價值的基礎.

第四章 學習道德理論 注重道德實踐
1.道德的本質、功能和作用是什麼?(P115)
本質:道德作為一種特殊的社會意識形式,歸根到底是由經濟基礎決定的,是社會經濟關系的反映。道德對社會經濟關系的反映不是消極被動的,而是以能動的方式來把握世界和引導、規范人們的社會實踐活動。
功能:道德的功能,是指道德作為社會意識的特殊形式對於社會發展所具有的功效與能力。其主要功能是認識功能和調節功能。道德的認識功能是指道德反映社會現實特別是反映社會經濟關系的功效與能力。道德的調節功能是指道德通過評價等方式,指導和糾正人們的行為和實踐活動,協調人們之間關系的功效與能力。此外,道德還具有其他方面的功能,如導向功能、激勵功能、辯護功能、溝通功能等。
作用:道德功能的發揮和實現所產生的社會影響及實際效果,就是道德的社會作用。道德的社會作用主要表現在:道德能夠影響經濟基礎的形成、鞏固和發展;道德對其他社會意識形態的存在和發展有著重大的影響;道德是影響社會生產力發展的一種重要的精神力量;道德通過調整人們之間的關系維護社會秩序和穩定;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進人的自我完善、推動人的全面發展的內在動力;在階級社會中,道德是階級斗爭的重要工具。
第五章 領會法律精神 理解法律體系
課後思考題:
2.如何認識我國社會主義法律的本質和作用?(P169)
我國社會主義法律,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孕育,在社會主義制度建立後確立並在社會主義建設中不斷發展的。我國社會主義法律的本質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從法律所體現的意志來看,我國社會主義法律是工人階級領導下的廣大人民意志的體現。我國社會主義法律既具有鮮明的階級性,又具有廣泛的人民性,體現了階級性與人民性的統一。
從法律的實質內容來看,我國社會主義法律是社會歷史發展規律和自然規律的反映,具有鮮明的科學性和先進性。 從法律的社會作用來看,我國社會主義法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順利發展的有力保障。在經濟建設方面、政治建設方面、社會建設方面社會主義法律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作用:規范作用與社會作用
3.如何理解我國憲法的特徵和基本原則?(P169)
(一)特徵
1,在內容上,憲法規定國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方面。諸如國家的性質,國家的政權組織形式和國家的結構形式,國家的基本國策,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國家機構的組織及其職權等。都在憲法中做了明確規定。
2,在效應上,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的制定都必須一憲法為依據,遵循憲法的基本原則,不得與憲法相抵觸。
3,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憲法比其他法律更為嚴格。
(二)基本原則
1,黨的領導原則。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黨的領導是人民當家做主的根本保證。中國共產黨執政就是黨領導,支持,保證人民當家做主,最廣泛地動員和組織人民群眾依法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維護和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人民主權原則。人民當家做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和核心。
3.人權保障原則。以憲法和法律保障人民的基本權利,是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發展的重要標志。人權是指人基於生存和發展所必須的自由,平等權利。我國憲法規定「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並規定公民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 4.法治原則。我國憲法明確規定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依法治國的根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依法治國首先是以憲治國。同時規定一切違法行為都應受到法律的追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5.民主集中原則。我國憲法規定,中華民主共和國的國家機構實行民主集中原則。國際權力統一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行使。
(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部門p170
憲法相關法 憲法相關法是與憲法相配套、直接保障憲法實施和國家政權運作等方面的法律規范,調整國家政治關系,主要包括國家機構的產生、組織、職權和基本工作原則方面的法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特別行政區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方面的法律,維護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國家安全、國家標志象徵方面的法律,保障公民基本政治權利方面的法律。
民法商法 民法是調整平等主體的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公民和法人之間的財產關系的人身關系的你法律規范,遵循民事主體地位平等、意思自治、公平、誠實信用等基本原則。商法調整商事主體之間的商事關系,遵循民法的基本原則,同時秉承保障商事交易自由、等價有償、便捷安全等原則。
行政法 行政法是關於行政權的授予,行政權的行使以及對行政權的監督的法律規范,調整的是行政機關與行政管理相對人之間因行政管理活動發生的關系,遵循職權法定、程序法定、公開公正、有效監督等原則,既保障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職權;又注重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權利。
經濟法 經濟法是調整國家從社會整體利益出發,對經濟活動實行敢於、管理或者調控所產生的社會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經濟法為國家對市場經濟進行適度干預和宏觀調控提供法律手段和制度框架,防止市場經濟的自發性和盲目性所導致的弊端。
社會法 社會法是調整勞動關系、社會保障、社會福利和特殊群體權益保障等方面的法律規范,遵循公平和諧和國家適度干預原則,通過國家和社會積極履行職責,對勞動者、失業者、喪失勞動能力的人以及其他需要扶植的特殊人群的權益提供給必要的保障,維護社會公平,促進社會和諧。
刑法 刑法是規定犯罪與刑罰的法律規范。它通過規范國家的刑罰權,懲罰犯罪,保護人民,維護社會秩序和公共安全,保障國家安全。我國刑法確立了罪刑法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罪刑相適應等基本原則。
訴訟與非訴訟程序法 訴訟與非訴訟程序法是規范解決社會糾紛的訴訟活動與非訴訟活動的法律規范。訴訟法律制度是規范國家司法活動解決社會糾紛的法律規范,非訴訟法律程序制度是規范仲裁機構或者人民調解組織解決社會糾紛的法律規范。
第六章:樹立法治理念 維護法律權威
課後思考題
二、如何正確理解社會主義法治理念?(P189)
答: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是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思想觀念體系,反映了社會主義法治的性質、功能、目標方向、價值取向和實現途徑。是社會注意法治的核心和精髓,是我國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監督的知道思想。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是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在總結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經驗教訓和吸收古今中外法治文明成果,具有鮮明的政治性、徹底的人民性、系統的科學性、充分的開放性四個基本特徵。
四、如何維護社會主義法律權威:(P189)
1、 首先,明確維護法律權威的意義: 樹立法律權威是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前提 樹立法律權威是實現國家長治久安的保障 樹立法律權威是建立社會主義民主國家的基礎
2、其次,要保障法律的至上地位:推進依法執政 提高立法質量 嚴格規范公正執法 提升司法公信力 深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努力做到全民知法守法
第七章 准守行為規范 錘煉高尚品質
課後思考題:
一、 聯系實際談談大學生應當如何增強自身的公德意識(P140)
在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層面上,大學生應自覺做好舉止文明、尊重他人;
在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層面上,大學生應自覺做好愛護公物、維護公共秩序; 在人與自然之間關系的層面上,大學生應自覺做好熱愛自然、保護環境。
大學生是祖國的新一代接班人,國家前進的源源不斷的動力源泉,民族的希望,所以應嚴格要求自己遵守好文明禮貌 ,助人為樂 .愛護公物 保護環境 遵紀守法的社會公德的主要內容。
三、 面對當今的就業形勢,大學生應該樹立怎麼樣的就業觀(P141) 1.樹立正確的擇業觀
(1)樹立崇高理想,重視人生價值實現。 (2)服從社會需要,追求長遠利益。 (3)打下堅實基礎,做好就業准備。
知識、能力、身體與心理、道德與法律 的職業素養都要做好准備。
2.調整就業觀念
(1)避免集中在熱門行業和地區尋找就業機會;
(2)降低期望值,特別是從基層和一般行業做起。 社會發展最終將走向利潤平均化,地區差別也將逐漸縮小。 (3)先就業再擇業,不斷調整戰略,不要寄希望於一蹴而就。 (4)拋棄「等」、「靠」「要」觀念,勇於競爭,積極自主創業,不僅給自己機會,也為社會和他人創造就業機會。 (5)樹立遠大理想,不要將人生目標定位於就業。 3.樹立正確的創業觀
(1)積極自主創業的思想准備 (2)敢於創業的勇氣 (3)提高創業能力
四 、如何認識戀愛中的道德要求(P141)
尊重人格平等,主要表現為尊重對方的獨立性和重視對方的平等,戀愛雙方在相互關繫上是平等的,都有給予愛,接受愛,拒絕愛的自由,放縱自己的情感或對對方給予束縛或強迫,都不符合道德要求。 自覺承擔責任,自願的為對方承擔責任,是愛情的本質表現。
文明相親相愛,文明的戀愛往往是戀愛雙方既相互愛慕,親近,有舉止得體,相互尊重,而絕不是在態度,舉止,語言等方面粗俗和放縱。 „„„„„„„„(共8)
五、 道德與法律對婚姻家庭關系調整的特點與作用(P141)
道德和法律作為社會行為規范對社會關系(包括婚姻家庭關系)的調整是普遍的,但各有不同。其中,道德是沒有外在的強制力(國家的強制力),靠的是對人們內心的強制,羞恥感以及社會的輿論,但是它的調整是全方位的。法律靠的是國家的強制力,它的調整是個別的,因為法律規定的有限性.
六、 談談如何加強個人品德與修養(P141)
關於個人品德與道德修養:加強個人道德修養的自覺性;採取積極有效的道德修養方法;自覺向道德模範學習;積極參與社會實踐。
關於個人品德與法律修養:講法律;講證據;講程序;講法理

㈦ 內蒙古大學創業學院會計專業課程

「會計學原理」不僅是一門基礎性的學科,也是一門理論性的學科,在會計學科的大廈中,它當之無愧是極為重要的基礎,我們可以從下面的兩個方面去理解。 1.它是學好中級財務會計、高級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的基礎 在會計學分類部分,我們已介紹了會計學按其研究內容的分類。在這種分類中,會計學原理所闡述的財務會計的基本原理,是中級會計與高級會計學的基礎。不掌握會計學原理的知識,很難學懂中級會計學和高級會計學,更不要說管理會計與成本會計了。 2.它可以用來指導會計學的研究和會計工作 「會計學原理」所研究的是人們運用會計來反映和控制經濟活動的最一般規律的科學,只要我們精通和掌握了一般規律的知識,就可以運用它來進行其他會計學的研究。 「會計學原理」主要闡述會計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程序與方法,而這些方面都是從會計工作中總結出來的、帶有共性的知識。因此,人們在具體的會計工作中就必須依據會計一般的規律作為自己工作的基本指南,否則,會使自己在會計工作中「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編輯本段]會計學專業
業務培養目標: 業務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管理、經濟、法律和會計學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能在企、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從事會計實務以及教學、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學科高級專門人才。 業務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會計、審計和工商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會計方法與技巧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分析和解決會計問題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管理學、經濟學和會計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 2.掌握會計學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3.具有較強的語言與文字表達、人際溝通、信息獲取能力及分析和解決會計問題的基本能力; 4.熟悉國內外與會計相關的方針、政策和法規和國際會計慣例; 5.了解本學科的理論前沿和發展動態; 6.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主幹課程: 主幹學科:工商管理、經濟學、法學 主要課程:管理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管理信息系統、統計學、會計學、財務管理、市場營銷、經濟法、財務會計、成本會計、管理會計、審計學。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課程實習、畢業實習,一般安排10--12周。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管理學學士 相近專業:工商管理 市場營銷 會計學 財務管理 人力資源管理 旅遊管理 商品學 審計學 電子商務 物流管理 國際商務
[編輯本段]畢業後具備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管理學、經濟學和會計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 2.掌握會計學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3.具有較強的語言與文字表達、人際溝通、信息獲取能力及分析和解決會計問題的基本能力; 4.熟悉國內外與會計相關的方針、政策和法規和國際會計慣例; 5.了解本學科的理論前沿和發展動態; 6.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編輯本段]圖書信息
圖書一
作 者: 夏冬林 主編 出 版 社: 清華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6-9-1 字 數: 864000 頁 數: 637 I S B N : 9787302137047 包 裝: 平裝 定價:55.00
內容簡介
本書以我國現行會計准則為依據,結合上市公司公開披露的實例,解釋了會計學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原則。全書包括三個部分:財務報告、會計報表要素和管理會計基本概念和方法。財務報告部分介紹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的功能、編制原理以及會計報表分析的基本方法,財務會計的基本概念和原則以及記賬原理也在本部分介紹。會計報表要素部分主要介紹其確認、計量和報告的原則和方法,主線是資產負債表要素,利潤表要素則是通過資產負債表要素介紹,或者在財務報告中介紹,如收入和費用的確認等。管理會計部分主要介紹成本會計、預算管理和長期投資分析三個內容,如成本的分類、計算及其運用的基本方法等。本書同時配有較為豐富的習題,其中的討論題大多來源於上市公司的實例,有助於學生理解和應用會計學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原則。 本書適用於高等院校MBA和其他非會計專業教學,也可用於自學。
圖書二
書 名: 會計學 作 者:陳紅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9年09月 ISBN: 9787040277180 開本: 16開 定價: 26.90 元 內容簡介 《會計學》作為高等院校會計學專業核心課程教材之一,是為滿足在2006年《企業會計准則》發布後學習會計知識的需要而編寫的。本教材由兩部分內容構成。第一部分:財務會計,由第一、二、三、四篇組成,共16章,是本教材的主幹部分。本部分根據《企業會計准則》,對企業會計核算中常見經濟業務的會計處理原則和方法進行全面的介紹,主要闡述會計要素中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和利潤的確認、計量和報告,以及財務報表分析等內容的理論框架和方法體系。第二部分:管理會計,由第五篇組成,共4章,著重講述成本性態與變動成本計算、經營預測與決策、長期投資決策和全面預算管理等內容。 《會計學》可供高等院校非會計專業的學生使用,也可作為經濟管理從業人員的培訓參考讀物。 圖書目錄 第一篇 會計基礎 第一章 總論 第二章 會計核算基礎 第二篇 資產負債表要素的確認與計量 第三章 貨幣資金 第四章 存貨 第五章 金融資產 第六章 長期股權投資 第七章 固定資產 第八章 投資性房地產 第九章 無形資產 第十章 負債 第十一章 所有者權益 第三篇 利潤表要素的確認與計量 第十二章 收入 第十三章 費用 第十四章 利潤 第四篇 財務報告的閱讀與分析 第十五章 財務報告 第十六章 財務報表分析 第五篇 會計信息應用 第十七章成本性態與變動成本計算 第十八章 經營預測與決策 第十九章 長期投資決策 第二十章 全面預算管理 參考文獻 ……
圖書三
作 者: 劉威 主編 出 版 社: 同濟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8-8-1 頁 數: 413 開 本: 16開 I S B N : 9787560823973 包 裝: 平裝 所屬分類: 圖書 >> 管理 >> 會計 >> 會計理論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闡述會計基本理論、會計基礎知識和技能。會計基本理論部分,包括 會計的基本概念、會計的目標、會計的假設和會計的原則等。會計基礎知識和技能 部分,包括會計憑證、會計賬簿、借貸記賬法的運用、成本計算、會計報表的編制和 分析等。在編寫本書的過程中,對於基本會計理論方面,力求做到深入淺出;在會 計基礎知識和技能方面,注重基礎知識的運用和可操作性。 本書可作高等院校經濟、管理類非會計專業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作會計學專業 本科「基礎會計」課程的教材和從業會計人員的參考書。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概論 第二章 會計假設、會計原則和會計報告 第三章 復式簿記法 第四章 會計憑證 第五章 會計賬簿 第六章 資產的記錄與報告 第七章 負債的記錄與報告 第八章 收入的記錄與報告 第九章 費用的記錄與報告 第十章 所有者權益的記錄與報告 第十一章 產品成本計算 第十二章 會計循環和會計核算組織程序 第十三章 本量利分析 第十四章 財務報表分析 參考文獻 書摘 第一章 概論 本章要點 1.會計的基本概念 2.會計的職能和目標 3.我國會計的法規體系 4.會計人員和會計職業道德 5.會計機構和會計組織 6.其他相關的機構和組織 第一節 會計基本概念 一、會計的定義 會計產生於經濟管理的需要,並隨著經濟管理的發展而不斷發展和完善。在我國古代的文獻記載中,會計被認為是「算賬記賬」工作。在現代社會,會計被認為是從事經濟管理工作必須掌握的「商業的語言」。 因此,我們可以把會計定義為:會計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反映和監督一個單位經濟活動的一種經濟管理工作。這樣的經濟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對經濟信息的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等環節。 經濟信息的概念很廣泛,它包括與經濟活動有關的所有的信息。這些信息可以表現為財務信息和非財務信息。財務信息是指能夠用貨幣來計量和記錄的信息。例如,企業銷售產品後取得的貨款是多少,企業生產過程中發生的成.本是多少,等等。非財務信息是指那些不能用貨幣來計量和記錄的信息,例如,企業的購貨合同,企業的產品的質量等。而會計信息系統處理的經濟信息,一般是指財務信息。 會計確認就是對無數個信息進行篩選和整理,並確定其代表的經濟業務是否發生或完成。例如,對於企業的經濟信息,會計首先應根據各項經濟業務發生對企業影響,按會計要素確認為某項經濟信息是否涉及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的變化,並確定其是否應作記錄和報告。 ……
圖書四
作者:蔣國發、曾韶華、韓春燕、張梅 ISBN:9787302196822 定價:36元 印次:1-1 裝幀:平裝 印刷日期:2009-4-10 圖書簡介: 本書以工業企業的主要經濟業務為主線,對會計的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做了較為全面、系統和科學的闡述。全書分為會計基礎篇、財務會計篇、管理會計篇和會計實訓篇4篇,共計17章,內容包括:會計學總論,會計核算基礎,現金與應收款項,存貨,對外投資,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及其他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和利潤,財務報告,財務報告分析,管理會計基礎,決策會計,規劃控制會計,責任會計,會計模擬實訓。本書注重在學習會計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會計實踐操作能力和會計信息利用能力。各章附有思考題和練習題,並安排會計模擬實訓的內容,以鍛煉和提高學生的會計操作技能。 本書專為高職高專院校的經濟、管理類專業學生編寫,同時也可作為應用型本科院校的經濟、管理類專業的教學用書,以及在職經濟管理人員培訓及自學會計知識的參考用書。 第1篇 會計基礎篇 第1章 會計學總論 (3) 第2章 會計核算基礎 (22) 第2篇 財務會計篇 第3章 現金與應收款項 (65) 第4章 存貨 (93) 第5章 對外投資 (106) 5.1 對外投資概述 (106) 5.1.1 投資的界定 (106) 5.1.2 對外投資的種類 (106) 5.2 交易性金融資產 (108) 5.2.1 交易性金融資產概述 (108) 5.2.2 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取得 (108) 5.2.3 交易性金融資產持有期間得到的股息 (110) 5.2.4 交易性金融資產的期末計價 (110) 5.2.5 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出售 (111) 5.3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113) 5.3.1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取得 (113) 5.3.2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計息和股利 (113) 5.3.3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後續計量 (114) 5.3.4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出售 (114) 5.3.5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減值 (114) 5.4 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核算 (115) 5.4.1 持有至到期投資的確認與計量 (115) 5.4.2 持有至到期投資的取得 (116) 5.4.3 持有至到期投資收益的確定 (116) 5.4.4 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減值 (117) 5.4.5 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收回 (117) 5.5 長期股權投資 (118) 5.5.1 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計量 (118) 5.5.2 長期股權投資的後續計量 (121) 5.5.3 長期股權投資的減值 (125) 思考題 (125) 練習題 (126) 第6章 固定資產 (130) 6.1 固定資產概述 (130) 6.1.1 固定資產的定義 (130) 6.1.2 固定資產的確認 (130) 6.1.3 固定資產的分類 (132) 6.2 固定資產的取得 (133) 6.2.1 外購固定資產 (134) 6.2.2 建造固定資產 (136) 6.2.3 投資者投入的固定資產 (138) 6.2.4 接受捐贈的固定資產 (139) 6.2.5 融資租入固定資產 (139) 6.2.6 改建、擴建的固定資產 (140) 6.2.7 盤盈的固定資產 (140) 6.2.8 無償調入的固定資產 (141) 6.2.9 其他方式取得的固定資產 (141) 6.3 固定資產的折舊 (141) 6.3.1 固定資產折舊概述 (141) 6.3.2 固定資產折舊的核算 (143) 6.4 固定資產的處置 (146) 6.4.1 固定資產處置概述 (146) 6.4.2 固定資產處置的核算 (146) 6.5 固定資產的清查 (148) 6.5.1 固定資產盤盈 (148) 6.5.2 固定資產盤虧 (149) 6.6 固定資產的減值 (149) 思考題 (150) 練習題 (151) 第7章 無形資產及其他資產 (155) 7.1 無形資產 (155) 7.1.1 無形資產概述 (155) 7.1.2 無形資產的內容 (156) 7.1.3 無形資產的分類 (158) 7.1.4 無形資產的核算 (158) 7.2 其他資產 (166) 7.2.1 長期待攤費用 (166) 7.2.2 其他長期資產 (167) 思考題 (167) 練習題 (167) 第8章 負債 (172) 8.1 負債概述 (172) 8.1.1 負債的定義及特徵 (172) 8.1.2 負債的分類 (173) 8.2 應付職工薪酬 (173) 8.2.1 職工薪酬的內容 (173) 8.2.2 應付職工薪酬的核算 (175) 8.3 應付債券 (178) 8.3.1 公司債券的發行 (178) 8.3.2 利息調整的攤銷 (179) 8.3.3 債券的償還 (179) 8.4 銀行借款 (180) 8.4.1 短期借款 (180) 8.4.2 長期借款 (181) 8.5 應交稅費 (183) 8.5.1 應交增值稅 (183) 8.5.2 應交消費稅 (184) 8.5.3 應交營業稅 (184) 8.5.4 其他稅費 (184) 8.6 其他流動負債 (185) 8.6.1 應付賬款 (185) 8.6.2 預收賬款 (185) 8.6.3 應付票據 (186) 8.6.4 應付股利 (187) 8.6.5 其他應付款 (187) 思考題 (187) 練習題 (188) 第9章 所有者權益 (192) 9.1 所有者權益概述 (192) 9.1.1 所有者權益的概念 (192) 9.1.2 所有者權益與負債的區別 (192) 9.1.3 所有者權益的構成 (193) 9.2 實收資本 (193) 9.2.1 實收資本核算的一般要求 (194) 9.2.2 實收資本的增減變動 (195) 9.3 資本公積 (197) 9.3.1 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 (197) 9.3.2 其他資本公積 (198) 9.3.3 資本公積轉增資本 (199) 9.4 留存收益 (200) 9.4.1 盈餘公積 (200) 9.4.2 未分配利潤 (202) 思考題 (202) 練習題 (203) 第10章 收入、費用和利潤 (206) 10.1 收入 (206) 10.1.1 收入概述 (206) 10.1.2 銷售商品收入 (207) 10.1.3 提供勞務收入 (211) 10.1.4 其他業務收入 (212) 10.2 費用 (213) 10.2.1 費用概述 (213) 10.2.2 生產成本 (214) 10.2.3 期間費用 (220) 10.3 利潤 (221) 10.3.1 利潤概述 (221) 10.3.2 營業外收入和營業外支出 (222) 10.3.3 所得稅費用 (223) 10.3.4 本年利潤的結轉 (224) 10.3.5 利潤分配 (225) 思考題 (227) 練習題 (227) 第11章 財務報告 (232) 11.1 財務報告概述 (232) 11.1.1 財務報告的意義 (232) 11.1.2 財務報告的分類 (233) 11.1.3 編制財務報表的要求 (233) 11.2 資產負債表 (234) 11.2.1 資產負債表概述 (234) 11.2.2 資產負債表的編制 (235) 11.2.3 資產負債表編制舉例 (236) 11.3 利潤表 (238) 11.3.1 利潤表概述 (238) 11.3.2 利潤表的編制 (239) 11.3.3 利潤表編制舉例 (240) 11.4 現金流量表的編制 (241) 11.4.1 現金流量表概述 (241) 11.4.2 現金流量表的編制 (242) 11.5 所有者權益變動表 (248) 11.5.1 所有者權益變動表概述 (248) 11.5.2 所有者權益變動表的編制 (251) 11.6 財務報表附註 (251) 11.6.1 財務報表附註的定義 (251) 11.6.2 財務報表附註披露的內容 (251) 思考題 (252) 練習題 (252) 第12章 財務報告分析 (257) 12.1 財務報告分析概述 (257) 12.1.1 財務報告分析的含義 (257) 12.1.2 財務報告分析的依據和程序 (258) 12.2 比較分析法 (259) 12.2.1 水平分析法 (260) 12.2.2 垂直分析法 (261) 12.2.3 運用比較分析法應注意的問題 (263) 12.3 比率分析法 (263) 12.3.1 相關比率分析 (264) 12.3.2 構成比率分析 (282) 12.4 因素分析法 (282) 12.4.1 比率因素分解法 (282) 12.4.2 差異因素分解法 (284) 思考題 (286) 練習題 (287) 第3篇 管理會計篇 第13章 管理會計基礎 (293) 13.1 管理會計概述 (293) 13.1.1 管理會計的概念與特點 (293) 13.1.2 管理會計的職能與內容 (295) 13.1.3 管理會計的基本原則與信息質量特徵 (296) 13.2 成本性態及量本利分析 (297) 13.2.1 成本性態分析 (297) 13.2.2 量本利分析 (303) 思考題 (307) 練習題 (307) 第14章 決策會計 (309) 14.1 短期經營決策 (309) 14.1.1 零件自製或外購的決策 (309) 14.1.2 產品是否深加工的決策 (310) 14.1.3 開發哪種新產品的決策 (310) 14.1.4 虧損產品(或部門)是否停產或轉產的決策 (310) 14.1.5 是否接受追加訂貨的決策 (311) 14.2 長期投資決策 (312) 14.2.1 項目投資的現金流量估計 (312) 14.2.2 長期投資決策分析的方法 (314) 思考題 (316) 練習題 (316) 第15章 規劃控制會計 (319) 15.1 全面預算管理 (319) 15.1.1 全面預算的體系 (319) 15.1.2 全面預算的編製程序 (320) 15.1.3 編制預算的幾種方法 (327) 15.2 標准成本控制 (328) 15.2.1 標准成本控制的體系 (328) 15.2.2 標准成本的制定 (329) 15.2.3 標准成本差異的計算與分析 (329) 15.2.4 標准成本差異的處理 (332) 思考題 (332) 練習題 (332) 第16章 責任會計 (335) 16.1 責任會計概述 (335) 16.1.1 責任會計的定義 (335) 16.1.2 責任會計的原則 (335) 16.1.3 實施責任會計的基礎和條件 (336) 16.1.4 責任會計的內容 (336) 16.2 責任中心的劃分及其考核 (337) 16.2.1 成本中心及其考核 (337) 16.2.2 利潤中心及其考核 (338) 16.2.3 投資中心及其考核 (338) 16.3 內部轉移價格的制定 (340) 思考題 (341) 練習題 (342) [1] 第4篇 會計實訓篇 第17章 會計模擬實訓 (347) 17.1 會計模擬實訓概述 (347) 17.1.1 會計模擬實訓的目的 (347) 17.1.2 會計模擬實訓的要求 (347) 17.1.3 會計模擬實訓的步驟 (348) 17.1.4 會計模擬實訓的時間安排 (348) 17.1.5 會計模擬實訓的書寫規范 (349) 17.2 會計模擬實訓示例 (350) 17.3 會計模擬實訓資料 (366) 參考文獻 (383)
圖書五
作 者: 孫琳,程立 編著 出 版 社: 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時間: 2010-1-1 字 數: 475000 版 次: 2 頁 數: 414 印刷時間: 2010-1-1 開 本: 16開 印 次: 1 紙 張: 膠版紙 I S B N : 9787564206840 包 裝: 平裝 目錄 前言 會計基礎篇 第一章 會計的基本概念 第一節 會計的產生與發展 第二節 財務報告目標 第三節 會計職能 第四節 會計的基本程序與方法 第五節 會計管理體制、會計組織與規范 第二章 會計核算基本前提和信息質量要求 第一節 會計核算的基本前提 第二節 會計信息的質量要求 第三章 會計要素與報表 第一節 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的基礎 第二節 會計要素 第三節 會計計量 第四節 財務報表的列報要求 會計核算篇 第四章 會計科目與賬戶 第一節 會計科目 第二節 會計賬戶 第三節 賬戶分類 第五章 復式記賬法及其應用 第一節 會計恆等式 第二節 復式記賬原理 第三節 復式記賬法舉例 第四節 試算平衡 第六章 製造業企業主要經濟業務的核算 第一節 籌集資金——所有者投人資本的核算 第二節 籌集資金——負債融資的核算 第三節 生產准備業務的核算 第四節 產品生產業務的核算 第五節 產品銷售業務的核算 第六節 利潤形成與分配業務的核算 會計實務篇 第七章 會計憑證 第一節 會計憑證的意義和種類 第二節 原始憑證的填制與審核 第三節 記賬憑證的填制與審核 第四節 會計憑證的傳遞和保管 第八章 會計賬簿 第一節 賬簿的意義和種類 第二節 會計賬簿的設置與登記 第三節 期末賬項調整 第四節 錯賬的查找與更正 第五節 對賬和結賬 第六節 會計賬簿的使用與管理 第九章 會計賬務處理程序 第一節 賬務處理程序概述 第二節 記賬憑證賬務處理程序 第三節 匯總記賬憑證賬務處理程序 第四節 科目匯總表賬務處理程序 第五節 多欄式日記賬賬務處理程序 第十章 財產清查 第一節 財產清查概述 第二節 財產清查的內容和方法 第三節 財產清查結果的賬務處理 會計報告篇 第十一章 財務會計報告 第一節 資產負債表 第二節 利潤表 第三節 現金流量表 第四節 所有者權益變動表 第五節 會計報表附註 第十二章 財務分析 第一節 財務分析概述 第二節 財務指標分析 第三節 財務報表綜合分析
[編輯本段]會計學考研
一、會計專業考研總況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運用到考研上,就是事先要選擇好報考學校,准備充足的備考資料。 1999年高校擴招後,會計專業本科生數量大規模增長。不少理工科院校都增開了會計專業,曾有報道說2000年開設的專業中,每10個專業就有一個會計專業。雖然可能有些誇張,但也能說明一些情況。根據教育部網站統計數據,截止到2003年12月11日,全國共有普通高等學校1553所;這些本科院校裡面,招收會計專業的學校將近有一半,其中設置碩士點的院校又有幾十所。如何從這些眾多的招生院校中挑選出適合自己的學校是一件很頭疼的事情。這里首先結合我自己的經驗,談談學校的選擇問題。 2002年會計學專業全國總共報考人數為11117人,錄取2052人,2003年全國總共報考人數為13673人,錄取2589人。其中大部分同學在選擇學校時首先考慮的是地點,然後再考慮學校的其他方面。所以這里我按地區把國內的會計院校劃分成三類: 第一類:北京區,主要有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央財經大學、財政部科學研究所研究生部、對外經貿大學、北京工商大學、首都經貿大學等,還有東北財經大當之

㈧ 經濟法概論00043李仁玉版 課後思考題答案和論述題答案匯總 誰有

本書試圖把復雜的經濟法律關系用簡單的方式表述,重點強調可操作性和各法律法規之間的一體性,主要內容包括公司法、合同法、擔保法、稅法、證券法、會計法、票據法、知識產權法、市場秩序及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勞動法,基本涵蓋會計從業資格、市場營銷師、物流管理師、人力資源管理師、電子商務師等職業資格考試內容,便於學生考取職業資格證書。
為方便教師授課和學生學習,提供與本書配套的電子課件、電子教案、習題答案、補充教學案例、模擬試卷等配套資料,索取方式參見「配套資料索取說明」 。
本書可作為高職高專經濟法課程教材。

㈨ 六五普法系列叢書具體內容是什麼

《國家「六·五」普法宣傳系列教材》,一共有17種。
1、《「六五」普法知識學習問答》(漫畫插圖版)
本書首先簡要介紹了"六五"普法規劃、社會主義法治理念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核心內容,為廣大讀者學法用法奠定理論基礎。
之後按照七大法律部門的劃分,用問答形式介紹了日常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最常用的法律知識。最後則重點介紹了信訪、人民調解以及法律援助知識,以便廣大讀者更好地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2、《「六五」普法 公民學法用法讀本》(漫畫案例版)
本書的內容與《普法知識學習問答》相近,全面詳細地介紹了公民日常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最常用的法律知識,重點介紹了信訪、人民調解以及法律援助知識,以使廣大公民更好地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3、《「六五」普法 領導幹部學法用法讀本》(漫畫案例版)
前面內容基本相近,後面部分,按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七大部門的劃分,對中國的主要法律制度進行了全面、系統的介紹。最後則重點介紹了與領導幹部關系密切的廉政建設與職務犯罪預防,使廣大領導幹部通過學習提高防腐拒腐能力。
4、《「六五」普法 公務員學法用法讀本》(漫畫案例版)
全書採用專題形式,分為上下兩篇。上篇著重介紹了憲法、社會主義法治理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及刑法、民法、商法及經濟法等重要法律部分,便於公務員對現有法律體系有更為清晰的了解。下篇以與公務員依法行政密切相關的行政法為主線,理論聯系實際,對當前社會熱點、重點、難點問題進行了全面深入地闡釋。
5、《「六五」普法 企事業經營管理人員學法用法讀本》(漫畫案例版)
本書以講座的形式,對當前經濟形勢下,企業人員應當特別關注的重要法律問題進行了講解。涵蓋了公司法律制度、勞動就業與社會保障法律制度、企業糾紛處理法律制度及企業的社會責任等方面內容。以案例與知識點相結合的方式有針對性地予以講解和指導,是企業人員普法學習的權威教材。
6、《六五普法 新經濟組織和新社會組織管理人員學法用法讀本》(漫畫案例版)
本書重點對「兩新」管理人員在實際管理過程中需要了解學習的新經濟組織和新社會組織概述、新經濟組織法律知識、新社會組織法律常識、「兩新」組織經營法律制度、「兩新」組織人力資源法律制度、「兩新」組織財稅法律制度、「兩新」組織知識產權法律制度、「兩新」組織常見法律風險防範、「兩新」組織常見刑事犯罪預防等法律制度進行了全面、細致地解讀。
7《「六五」普法 職工學法用法讀本》(漫畫案例版)
本書後面部分,主要對與職工密切相關的憲法、公民權利義務、職業培訓、勞動合同、社會保險和福利、勞動安全衛生及特殊群體的權益保護等知識作了全面、系統的介紹。最後用經典案例講解的方式對職工進行了形象生動、深入淺出的普法,使得職工通過學習增強法律意識,爭做學法守法用法的職工
8《「六五」普法 社區居委會幹部學法用法讀本》(漫畫案例版)
本書後面部分,主要對社區居委會、社區物業、社區治安、社區服務、社區特殊群體權益保障、社區矛盾糾紛處理及社區居民依法維權等相關知識作了全面、系統的介紹。最後則重點介紹了與社區居委會幹部關系密切的廉政建設與職務犯罪預防。
9《「六五」普法 村兩委幹部學法用法讀本》(漫畫案例版)
本書首先扼要介紹了「六五」普法規劃、社會主義法治理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核心內容,以及憲法的基本知識,之後全面介紹了農村的基層黨組織與村民自治、土地管理、生產經營、環境與資源保護、金融、城鄉一體化、教育醫療和兵役、社會保障、婚姻家庭與計劃生育、農民工權益保障、糾紛解決、治安管理與刑事犯罪等,農村管理中最重要的法律制度,最後著重介紹了農村「兩委」幹部廉政建設。
10《「六五」普法 社區居民學法用法讀本》(漫畫案例版)
本書首先簡要介紹了「六五」普法規劃、社會主義法治理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核心內容,以及憲法基本知識和公民基本權利義務。之後全面介紹了社區基層自治、社區物權、社區物業管理、社區婚姻家庭、社區勞動就業、社區治安綜合治理等居民社區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最常用的法律知識,以提高廣大社區居民的法律素養。最後則重點介紹了依法維權與法律救濟,以及安全防範知識,以使廣大居民更好地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11《「六五」普法 農民學法用法讀本》(漫畫案例版)
本書採用問答和典型案例相結合的方式,以農民的實際需要為出發點,將農民在社會生產生活中經常遇到的法律問題分為憲法、村民自治、土地承包、生產經營等十九個部分予以展開,聯系實際,通俗易懂,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是一本指導農民學習法律、理解法律、應用法律的權威指導用書。
12《「六五」普法 農民工學法用法讀本》(漫畫案例版)
本書後面部分,主要從憲法和公民權利義務、外出務工常識、培訓和就業、勞動合同、工作時間與工資、勞動保護、社會保險制度、勞動爭議、法律援助、農民工日常安全知識、依法維權案例分析等方面,全面、詳細地介紹了農民工工作、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最常用的法律知識,使廣大農民工更好地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13《「六五」普法 青少年法制教育讀本》(小學漫畫案例版)
14《「六五」普法 青少年法制教育讀本》(初中漫畫案例版)
15《「六五」普法 青少年法制教育讀本》(高中漫畫案例版)
《青少年法制教育讀本》小學版以小學生日常生活中身邊發生的事情為導引,運用漫畫的形式,從最基本的規劃入手,深入淺出地講解相關法律問題。《青少年法制教育讀本》初中版和高中版則側重該年齡段青少年特點及實際生活、學習中會遇到的相關法律問題,以案說法的形式配以必要的漫畫予以講解。
該套教材適應法律進課堂的需要,在內容和版式設計上力求適合青少年學習和教師課堂教案特點,具有很強的可讀性和可操作性。是青少年法制教育的首選教材。
16《「六五」普法 大學生法制教育讀本》(漫畫案例版)
本書以提高大學生法律素質為目標,注重知識性、實用性的結合,簡明扼要地介紹了法律法規,強化大學生正確的權利義務觀,並注重大學生實際運用法律能力的訓練等。
17《「六五」普法 兼職法制副校長培訓教材》
本書主要編寫了兼職法制副校長制度的基本知識、兼職法制副校的法制宣傳教育、教師管理、學生管理、校風校紀建設、青少年犯罪預防等主要內容,並選編了各地優秀兼職法制副校長法制教育的材料和講話。
上述17種教育讀本,在書後都附有「『六五』普法法律知識競賽參賽須知及試卷。

熱點內容
海絲條例的法規 發布:2025-04-23 11:46:50 瀏覽:812
法官任職鑒定 發布:2025-04-23 11:42:13 瀏覽:222
濟南律師事務所哪個好 發布:2025-04-23 11:30:56 瀏覽:780
法庭狂懟法官 發布:2025-04-23 11:15:47 瀏覽:967
民事訴訟法開庭送達 發布:2025-04-23 10:58:32 瀏覽:295
少兒美術學校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23 10:42:00 瀏覽:708
戶口屬於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2025-04-23 10:23:33 瀏覽:527
家法誰立法 發布:2025-04-23 10:23:28 瀏覽:48
勞動法規定晚夜班年齡 發布:2025-04-23 10:14:40 瀏覽:157
頂替上大學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4-23 10:05:29 瀏覽: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