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第70條
Ⅰ 趁人之危的合同是無效還是撤銷
您好:
最高人民法院《民通意見》第70條規定:一方當事人乘對方處於危難之機,為牟取不正當利益,迫使對方作出不真實的意思表示,嚴重損害對方利益的,可以認定為乘人之危。根據合同法規定,乘人之危訂立的合同,須是不損害國家利益時,才構成可撤銷行為,否則為無效民事行為。因此選D。
祝您好運!
Ⅱ 施工合同通用條款中第70條是什麼
從沒看過建築施工合同嗎??在通用條款中那有(第70條)???十一大條(一)(詞語定義及合同文件)、(二)(雙方的一般權利和義務)(三)(組織設計和工期)(四)(質量與檢驗)(五)(安全生產)(六)(合同價款與支付)(七)(材料設備供應)(八)(工程變更)(九)(竣工驗收與結算)(十)(違約、索賠和爭議)(十一)(其他)中條總共47條,大、中、小條共計174條!!
Ⅲ 《勞動合同法》對「小時工」有何規定
《勞動合同法》第一次通過法律的形式對非全日制用工進行規范,第68條對非全日制用工作了定義:規定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時計酬為主,勞動者在同一用人單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4小時,每周工作時間累計不超過24小時的用工形式。
《勞動合同法》則對勞動關系的概念進行了全新的詮釋。它規定從事非全日制用工的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的關系仍為勞動關系,雙方可以訂立勞動合同。因此,從一定程度上講,「小時工」的法定化,突破了《勞動法》意義上勞動關系只能在一對一的勞動者和用人單位之間建立的規定。
《勞動合同法》從法律上確認了勞動者可以同時與一個以上的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的合法性。
根據《勞動合同法》規定,作為「小時工」的勞動者,可以與一個以上的用人單位同時建立勞動關系,訂立勞動合同。這里,與其他單位建立的勞動關系是全日制用工下的勞動關系還是非全日制用工下的勞動關系,法律並未進一步作出規定。
《勞動合同法》第69條規定,非全日制用工雙方當事人可以訂立口頭協議。因此,作為「小時工」可以與用人單位通過口頭約定的方式,建立和確定雙方之間的勞動關系。而與此不同的是,全日制用工下的用人單位則應與勞動者訂立書面的勞動合同。
《勞動合同法》第70條規定,非全日制用工雙方當事人不得約定試用期。因此,作為「小時工」,即使同時與多個單位建立非全日制用工的勞動關系,各單位均不得與勞動者約定試用期。而全日制用工的,除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和三個月以下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外,其他勞動合同可以依法約定試用期。
Ⅳ 因乘人之危訂立的合同,損害國家利益,屬於可變更、可撤銷合同
【可變更、可撤銷的合同】下列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一)因重大誤解訂立的;
(二)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
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當事人請求變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不得撤銷。
北京吳丁亞法律咨詢網
欲了解更多法律意見,請提供更多事實資料。
Ⅳ 什麼是可撤銷合同,有哪幾種情形
您好!
可撤銷合同是民法中可變更和可撤銷的民事行為的一種.可撤銷合同主要是意思表示不真實的合同。可撤銷合同的效力取決於當事人的意志,它是一種相對無效的合同,但又不同於絕對無效的無效合同。
根據《合同法》第54條的規定,合同可撤銷的原因有重大誤解、顯失公平、欺詐、脅迫、乘人之危五種情形。
1、欺詐。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68條的規定,欺詐是指一方當事人故意實施某種欺騙他人的行為,並使他人陷入錯誤而訂立的合同。
2、脅迫。根據《民法意見》第69條的規定,脅迫是指一方當事人直接以物質性強制或精神性強制迫使對方與已訂立合同。也就是行為人以給公民及其親友的生命健康、榮譽、名譽、財產等造成損害,或者以給法人的榮譽、名譽、財產等造成損害為要脅,迫使對方作出違背真實意思表示的行為。
3、乘人之危。根據《民法意見》第70條的規定,乘人之危是指行為人利用他人的危難處境或緊迫需要,強迫對方接受某種明顯不公平的條件並作出違背其真意的意思表示。比如,某乙一直想購買某甲的一張郵票,但某甲並不想出賣,一日,某甲之子不幸落入一水庫中,當時在場之人只有某乙會游泳,某甲重金要求圍觀之人救助其子,於是某乙提出不要重金只要該郵票作為報酬,某甲救子心切,不得不同意該要求,事後某甲之子得救,但因此成訴,此案即屬乘人之危。
4、重大誤解。根據《民法意見》第71條的規定,重大誤解是指行為人對於合同的重要內容產生錯誤的認識,並且基於錯誤認識而訂立的合同。重大誤解多因自己的過錯,對行為的性質、對方當事人、標的物的品種、質量、規格和數量等合同的內容發生錯誤的認識,從而導致行為的後果與自己的意思相悖。
5、顯失公平。根據《民法意見》第72條的規定,顯失公平是指合同中的權利義務關系明顯不符合權利義務對等原則的合同。這是一方當事人利用優勢或者利用對方沒有經驗,致使雙方的權利與義務明顯違反了公平、等價有償這一基本民法原則,而使另一方的利益嚴重受損的一種情形。
如能進一步提出更加詳細的信息,則可提供更為准確的法律意見。
Ⅵ 根據勞動合同法規定兼職人員有試用期嗎
兼職人員屬於非全日制用工,按照《勞動合同法》規定,非全日制用工雙方當事人不得約定試用期。
Ⅶ 你應當知道關於合同的那些事
簽合同,聽起來是個很專業的事情,而現實生活中,幾乎每天我們都在以不同的形式簽訂各種合同。那麼關於合同,有多少問題需要關注?今天小編,梳理與合同相關的系列問題,供大家參考。
口頭訂立的合同能不能作數?
能,但要注意保留證據,避免糾紛時無法證明口頭合同的存在。《合同法》第10條規定,當事人訂立合同,有書面形式、口頭形式和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採用書面形式的,應當採用書面形式。當事人約定採用書面形式的,應當採用書面形式。
通過電子郵件商量好的內容
能否算做合同的一部分?
能,但要注意保留證據,避免糾紛時無法證明口頭合同的存在。《合同法》第10條規定,當事人訂立合同,有書面形式、口頭形式和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採用書面形式的,應當採用書面形式。當事人約定採用書面形式的,應當採用書面形式。
合同沒有約定的事項怎麼處理?
《合同法》第61條規定,合同生效後,當事人就質量、價款或者報酬、履行地點等內容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可以協議補充;不能達成補充協議的,按照合同有關條款或者交易習慣確定。 第62條規定,當事人就有關合同內容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61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適用下列規定:(1)質量要求不明確的,按照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履行;沒有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按照通常標准或者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標准履行。(2)價款或者報酬不明確的,按照訂立合同時履行地的市場價格履行;依法應當執行政府定價或者政府指導價的,按照規定履行。(3)履行地點不明確,給付貨幣的,在接受貨幣一方所在地履行;交付不動產的,在不動產所在地履行;其他標的,在履行義務一方所在地履行。(4)履行期限不明確的,債務人可以隨時履行,債權人也可以隨時要求履行,但應當給對方必要的准備時間。(5)履行方式不明確的,按照有利於實現合同目的的方式履行。(6)履行費用的負擔不明確的,由履行義務一方負擔。
一方提供的格式條款在什麼情況下無效?
《合同法》第39條第1款規定,採用格式條款訂立合同的,提供格式條款的一方應當遵循公平原則確定當事人之間的權利和義務,並採取合理的方式提請對方注意免除或者限制其責任的條款,按照對方的要求,對該條款予以說明。第40條規定,格式條款具有本法第52條和第53條規定情形的,或者提供格式條款一方免除其責任、加重對方責任、排除對方主要權利的,該條款無效。第52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1)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2)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3)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4)損害社會公共利益;(5)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第53條規定,合同中的下列免責條款無效:(1)造成對方人身傷害的;(2)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對方財產損失的。 因為格式條款發生爭議如何解釋格式合同?《合同法》第41條規定,對格式條款的理解發生爭議的,應當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釋。對格式條款有兩種以上解釋的,應當作出不利於提供格式條款一方的解釋。格式條款和非格式條款不一致的,應當採用非格式條款。
未在書面合同上簽字合同就一定不成立嗎?
不一定。《合同法》第36條規定,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採用書面形式訂立合同,當事人未採用書面形式但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的,該合同成立。第37條規定,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在簽字或者蓋章之前,當事人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的,該合同成立。
第三人是合同的履約方,
如果第三人不履約怎麼辦?
由債務人承擔違約責任。根據《合同法》第65條,當事人約定由第三人向債權人履行債務,第三人不履行債務或者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債務人應當向債權人承擔違約責任。
合同約定先履行債務的一方不先履行
一定要承擔違約責任嗎?
不一定。《合同法》第67條規定,當事人互負債務,有先後履行順序,先履行一方未履行的,後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履行要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的,後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要求。第68條規定,應當先履行債務的當事人,有確切證據證明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1)經營狀況嚴重惡化;(2)轉移財產、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3)喪失商業信譽;(4)有喪失或者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的其他情形。當事人沒有確切證據中止履行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第69條規定,當事人依照本法第68條的規定中止履行的,應當及時通知對方。對方提供適當擔保時,應當恢復履行。中止履行後,對方在合理期限內未恢復履行能力並且未提供適當擔保的,中止履行的一方可以解除合同。
因為債權人的原因沒法履行債務,
債務人應該怎麼辦?
《合同法》第70條規定,債權人分立、合並或者變更住所沒有通知債務人,致使履行債務發生困難的,債務人可以中止履行或者將標的物提存。第103條規定,標的物提存後,毀損、滅失的風險由債權人承擔。提存期間,標的物的孳息歸債權人所有。提存費用由債權人負擔。
債務人要求提前交貨,債權人一定要同意?
不一定。《合同法》第71條規定,債權人可以拒絕債務人提前履行債務,但提前履行不損害債權人利益的除外。債務人提前履行債務給債權人增加的費用,由債務人負擔。
什麼情況下可以解除合同?
《合同法》第93條規定,當事人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條件。解除合同的條件成就時,解除權人可以解除合同。第94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1)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2)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3)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後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4)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5)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合同解除後的影響是什麼?
《合同法》第97條,合同解除後,尚未履行的,終止履行;已經履行的,根據履行情況和合同性質,當事人可以要求恢復原狀、採取其他補救措施,並有權要求賠償損失。第98條規定,合同的權利義務終止,不影響合同中結算和清理條款的效力。
什麼情況下可以變更或撤銷合同?
《合同法》第54條規定,下列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1)因重大誤解訂立的;(2)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當事人請求變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不得撤銷。
可以撤銷的合同的撤銷權有時間限制嗎?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7-08-22,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更多房產資訊,政策解讀,專家解讀,點擊查看
Ⅷ 難以履行債務的債務人可以將標的物提存嗎
法律分析:可以。有下列情形之一,難以履行債務的,債務人可以將標的物提存:
(一)債權人無正當理由拒絕受領;
(二)債權人下落不明;
(三)債權人死亡未確定繼承人或者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未確定監護人;
(四)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提存的條件
提存,指由於債權人的原因而無法向其交付合同標的物時,債務人將該標的物交給提存機關而消滅債務的制度。提存的條件包括以下兩種。
(一)提存具備的條件
須發生阻礙債務人履行債務的原因。在各國法律中,一般都對提存的法定原則作出明文規定。通常情況下,債權人對於已提出的給付拒不受領或不能受領時,應負遲延責任,債務人可將給付提存。《合同法》第101條在總結以往立法經驗的基礎上,對提存原因作了具體規定,包括:
1、債權人無正當理由拒絕受領。應注意的是,債權人拒絕受領只有在債務人現實提出履行的情況下才能成立,可以是實際交付,也可以是言詞提出,如果債務人未現實提出給付,則不構成債權人拒絕受領。
2、債權人下落不明。這不僅包括不知何人為債權人、債權人去向不明,而且指債權人的代理人或財產管理人也無法聯絡。如果債權人下落不明,但其指定了代理人,或根據《民法通則》已被宣告為失蹤人並由法院指定了財產管理人,則不能構成提存原因。
3、債權人死亡未確定繼承人或喪失行為能力未確定監護人。這種情況是指債權人死亡或喪失行為能力後,債務人不知道向誰履行債務,同樣應准予提存。
4、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如《合同法》第70條規定,債權人分立、合並或者變更住所沒有通知債務人,致使履行債務發生困難的,債務人可以中止履行或者將標的物提存。
(二)提存具備的條件2
提存的標的物須是債務人依合同的約定應當給付的物且適於提存。該條件包括以下幾層含義:
1、由於提存涉及提存機關保管提存物和返還提存物,因此,提存的對象只能以物體為限,如給付的標的是債務人的行為、不行為或單純的勞務,按其性質則沒有提存的可能.其次,提存作為債的消滅的原因之一,是法律在一定條件下對清償的一種代替安排,也應按合同約定適當提存,提存的標的物原則上應與合同的約定相符合,若交付之物與合同內容不合者,不生清償的效力。
2、給付的標的物須適於提存。提存的物品,各國法律一般不作明文限制,但是,不適宜保管的,自不得提存。我國《合同法》第101條第2款也規定:「標的物不適於提存或者提存費用過高的,債務人依法可以拍賣或者變賣標的物,提存所得的價款。」至於如何「依法」拍賣或變賣,法律未作具體規定。在實務上,對不宜提存的物品,公證處可保全證據,在公證筆錄和公證書中註明,在保全證據後,由債務人拍賣或變賣,提存其價款,這樣處理是合理的。至於拍賣與變賣之間,應主要採取具有公開、公正、公平特點的拍賣方式,通過拍賣,可以使債權人的財產在可能的限度內以最高的價格出售,從而使債權人不至於因財產被賤賣而受損失,從而保護債權人的利益。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五百二十九條 債權人分立、合並或者變更住所沒有通知債務人,致使履行債務發生困難的,債務人可以中止履行或者將標的物提存。
第五百七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難以履行債務的,債務人可以將標的物提存:
(一)債權人無正當理由拒絕受領;
(二)債權人下落不明;
(三)債權人死亡未確定繼承人、遺產管理人,或者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未確定監護人;
(四)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標的物不適於提存或者提存費用過高的,債務人依法可以拍賣或者變賣標的物,提存所得的價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