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社會傳播學機械記錄法名詞解釋

社會傳播學機械記錄法名詞解釋

發布時間: 2022-06-17 14:20:53

① 發展傳播學 名詞解釋

傳播學屬於社會科學,很多人認為傳播沒有什麼好研究的,傳播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其實不然,傳播對於社會的發展運行都產生著很大的影響,傳播是完全可以作為一個學科通過理性來學習研究的。

要回答傳播學到底學什麼,首先要知道傳播是怎麼來的,即傳播的歷史。

早期沒有傳播的概念,說服、修辭學這些是早期的萌芽。

啟蒙運動時期:祛魅

印刷機——宗教改革,(基督教分為三支:東正教,天主教中世紀,新教)文化程度低,天主教掌握著聖經的解釋權,印刷機出現後,中產階級都有了自己的聖經,並且引入了其他國家的聖經,民眾自主詮釋,出現了各種宗教運動,路德提出了新教,普及了知識,反對並架空了教會,爆發了戰爭。反之極大地促進了印刷機的進步,印刷第一次高潮,出現了對新聞的控制和反控制思想,新聞出版自由,第一次出現了媒介控制權的爭奪。兩種簡單的思想:控制和自由。歐洲死了三分之一的人,戰爭和流血

新聞自由時期:彌爾頓發表了《論出版自由》,主張真理的自由修正,過於理想。正如馬克思所說批判的武器抵不過武器的批判,參與了出版檢查,嘴上講新聞自由,實際上是一個臭名昭著的檢查官,在新聞斗爭中,不惜使用政治手段,沒有純粹的自由,背後有很多力量控制。

19世紀:人們意識到傳播是可以作為一個研究對象通過理性來把握,出現了社會科學。傳播不是一種自然而然的事情。2011年重大轉折點,移動媒體,社交媒體,人類使用媒介的時間大大增加,進入了一個新的媒介時代,倒逼人類進一步思考傳播是什麼東西,社會是如何運行。

機器改變社會:工業社會,人口自由流動,鄉土社會崩潰瓦解,之前的社會理論不適用。政治上法國大革命,顛覆了君主皇權,工業革命顛覆了城市和鄉村的二元對立,宗教運動顛覆了宗教。人類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出現了社會科學,社會學,政治學,心理學,傳播學的三大先驅,早期的西美爾,塔爾德等等都處於這個時期。

大眾媒體出現:美國大眾報業出現的標志:政黨報刊發展為商業報刊,增大了受眾人群,原先政黨提供補貼,是政黨喉舌,現在報紙獨立,有了財權和話語權。

傳播學史:

三大先驅:達爾文:社會的認識,非語言傳播的認識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論馬克思:

孔德第一次嘗試用自然科學的方法研究社會,社會科學之父,之後的西美爾(帕克把歐洲的社會學思想引入了美國,吸收了杜威的實證主義思想,建立了芝加哥學派,一個真正的傳播學研究領域開始成形),塔爾德,斯賓塞開始有了傳播學的萌芽。

20世紀40年代,學科成熟的土壤,美國是傳播學發展之地(實踐,理論,戰爭,媒介),大眾報業最發達的國家,新聞教育引領,新聞學研究傳統是李普曼(實踐),芝加哥學派歐陸社會學思想(理論),加之二戰的到來,出現了傳播的實際需求,美國戰略宣傳局吸納了政治學,心理學,社會學的專家學者,著手研究戰爭宣傳,四大奠基人,三論,戰後,施拉姆把研究成果加以總結,建立了傳播學。社會因素:出現了廣播(聲音傳播),電影(畫面傳播),刺激了人們對傳播學的興趣。

20世紀50年代(過度保守),實用為王,經驗學派的主力是實用主義色彩效果研究,強大效果論,追求短期的效果,後來出現了有限效果論。國際傳播和跨文化傳播,美國引導了全球體系,需要投射自身力量,需要從內到外信服你,發展傳播萌芽。50年代隱藏著變革的種子(為什麼60年代能突然轉變為適度效果論),電視的出現和迅速普及,對於社會的沖擊極大,與原先的報紙,廣播的影響力不能同日而語,改變了美國的文化和傳播學研究的方向,開始意識到,媒介的影響遠遠超過了人們的預想,出現了技術學派的萌芽,開始思考為什麼媒介的更迭能夠帶來社會的變化,英尼斯。對於有限效果論的質疑,出現了適度效果論,開始思考更加長期宏觀的效果。法蘭克福學派出現,最早研究馬克思主義,二戰研究極權主義,在美國研究宣傳,標志:啟蒙辯證法,意識到大眾傳播的異化可以壓迫剝削人民,馬爾庫塞留在了美國,美國沒有反思,德國開始反思。

20世紀60年代(過度反叛)風起雲涌,從原先的保守變得反叛,盛極而衰,戰後一代開始懷疑上一代,出現了左派,整個世界處於革命的海洋,處處是革命,資本主義盛極而衰,新的一代是反叛的一代,挑戰社會等級——民權運動,挑戰性別不平等——女權主義,挑戰現有的意識形態——馬克思主義,挑戰國際秩序——反對殖民主義。第三世界國家獨立,需要新的力量來反抗宗主國,導致了批判學派的迅速發展,經驗主義研究從短期變為長期,原因是電視的普及、批判學派技術學派的思想開拓了經驗學派的視野,出現了反對實證主義的潮流,出現了定型的研究方法,傳統的經驗研究處於反思調整。經驗學派——適度效果論,批判學派——法蘭克福學派的洛文塔爾、馬爾庫塞批判流行文化中的資本主義意識形態,伯明翰建立了文化研究中心,文化研究學派產生,霍加特、威廉斯開始開拓大眾文化的新取向,赫伯特席勒出版《大眾傳播與美利堅帝國》,傳播政治經濟學開始出現新的發展。(美國越戰,認識到了美國民主國家的虛偽性,青年反思,搖滾,麥克盧漢,法國結構主義學派)

20世紀70年代(大繁榮時期),經驗學派對於傳播效果的研究轉向了強大效果論時期,不僅僅關注短期效果,也關注長期效果,考慮到了社會心理和媒介影響:第三人效果理論,沉默的螺旋。法蘭克福學派進入了第二代,哈貝馬斯交往行動理論,文化研究學派崛起,霍爾里程碑人物,編碼模式。葛蘭西帶來了整個批判學派傳播學轉向。女性主義、後殖民主義、後現代主義發展,技術學派:麥克盧漢沉寂,波茲曼創立了媒介環境學派。

20世紀80年代及以後,媒介進一步發展,有線電視,全球傳播出現,經驗學派研究詳細的情景下的效果研究。冷戰結束,解除管制運動,媒介逐漸私有化集中化壟斷化,出現了大型跨國壟斷媒介集團。互聯網出現後,新媒體成為傳播研究的主流。現如今傳播學研究的主要方向就是互聯網新媒體環境下的傳播。

傳播學是一個更新迭代很快的學科,互聯網的發展使得傳播學研究呈現爆炸式繁榮。

② 北京大學 傳播學 名詞解釋 怎麼答

傳播學是研究人類一切傳播行為和傳播過程發生、發展的規律以及傳播與人和社會的關系的學問,是研究社會信息系統及其運行規律的科學。簡言之,傳播學是研究人類如何運用符號進行社會信息交流的學科。傳播學又稱傳學、傳意學等。新聞傳播學下屬的二級學科。
傳播學是20世紀30年代以來跨學科研究的產物。傳播學和其他社會科學學科有密切的聯系,處在多種學科的邊緣。由於傳播是人的一種基本社會功能,所以凡是研究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的科學,如政治學、經濟學、人類學、社會學、心理學、哲學、語言學、語義學、神經病學等等,都與傳播學相關。
它運用社會學、心理學、政治學、新聞學、人類學等許多學科的理論觀點和研究方法來研究傳播的本質和概念;傳播過程中各基本要素的相互聯系與制約;信息的產生與獲得、加工與傳遞、效能與反饋,信息與對象的交互作用;各種符號系統的形成及其在傳播中的功能;各種傳播媒介的功能與地位;傳播制度、結構與社會各領域各系統的關系等。
傳播學還要借鑒自然科學中的資訊理論、控制論、系統論等,所以,人們稱它為交叉學科,意思是處在多種學科的十字路口。各種社會學科的理論又往往成為傳播學理論的一部分。但是,傳播又有它自身的理論,是其他社會科學所不能代替的。

③ 傳播學意義名詞解釋

學習傳播學的意義在於提高我們對傳播規律的理解,使我們在預測和把握傳播方面能處於一個更有利的位置。
1.能解釋傳播效果產生的過程
2.解釋傳播的功能
3.解釋媒介的學習功能
4.解釋媒介在形成人們價值觀方面所起的作用
傳播學的生命力不僅在於它的理論架體系化,更在於它的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價值。傳播學的學習、研究和應用,將對社會信息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對社會信息交流系統的建設,對新技術帶來的社會變革,以及因社會變革而引起的社會、人際關系的變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無論對於我國的信息化建設,還是對於傳播媒介的發展,傳播學的學習和研究都任重道遠。

④ 什麼是講解法、談話法、游戲法、記錄法名詞解釋是

講解法:指對概念、原理、原則、公式、要領、觀點等進行解釋或論證的一種講授方法。
談話法:在心理咨詢中又稱會談法,是心理咨詢師通過與求助者面對面的談話,口頭信息的溝通過程中了解對象心理狀態的方法。
游戲法:指由兩個或更多的參與者在遵守一定規則的前提下,相互競爭並達到預期目標的方法。

⑤ !!傳播學題目求解

努力建設中國傳統節日文化
作者:本刊記者/陶紅 第5期 總第85期
在全國政協十屆二次會議上,部分政協委員在一份提案中建議,增設清明、中秋等民族節日為法定假日。該提案指出,清明掃墓祭祖,中秋闔家團員,端午悼念愛國先人,重陽登高敬老,這些傳統節日,在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方面已經發揮並繼續發揮著有目共睹的作用;法定這些節日為假日,就是肯定民族傳統,弘揚民族精神。還有委員進一步指出,當前中國國力蒸蒸日上,但精神文明建設仍需加強。一些人崇尚西方拜金主義、利己主義、享樂主義而忽略中國傳統美德,此令眾多有識之士憂心如焚。
中國是世界上節日最多的國家之一,據統計,我國各民族地區較有影響的節日約160多個。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造就了色彩紛呈的節日文化。但隨著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和外來文化的沖擊,中國傳統節日文化的概念卻在現代人中逐漸淡漠,甚至延續千年的春節,人們也彷彿日漸難尋那種曾經的感覺,更何況清明、端午、中秋、重陽等民族文化氣氛濃厚的傳統節日了。可來自西方的「聖誕節」、「情人節」、「愚人節」等卻大行其事。據此現象,本刊記者專訪了全國政協委員馮驥才。
記者:您對部分政協委員關於將清明、端午、中秋、重陽等傳統節日定為國家法定假日的提案,有何看法?
馮驥才:其實,春節、端午、中秋是中華民族三大主要的傳統性文化節日;但現在我們只過春節。我認為,對於任何民族來講,其傳統節日均有特定的文化內涵。傳統節日與假日不同,假日是公民享受福利的日子,是法定的公民休息的權利,無特定文化內涵,如周六、周日。節日卻不同,節日幾乎無不具有特定的文化內涵,它有特殊的內容,儀式,活動方式,物品和民俗方式。而且節日有放假和不放假之分。如,春節、國慶節是放假的;清明、端午、三八婦女節等,均不放假。
任何國家的節日大體分為宗教性、政治性和文化性三大類型。
中國因非宗教國家,雖有宗教性的節日,但不是主要節日。我們有政治性的節日,如國慶節、五一勞動節、八一建軍節等;更有文化性的節日,即傳統的春節、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
在今年部分全國政協委員提案中涉及的4個節日,均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其中的清明節,是以祭祖和掃墓為主順帶踏青春遊,既是對先人的懷念,也是對春天的美好體驗。中華民族之所以5000年傳承生生不息,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對祖先的崇拜,這種崇拜充分體現出中華民族美好的孝道情感。端午節是因紀念屈原沿襲下來的,這個節日體現的是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中秋節寄託的是百姓對生活圓滿、家族共存的美好願望。重陽節表達的則是對老人的尊敬和愛戴。
這些傳統節日對中華民族非常重要,重要之處在於可凝聚人與人的感情。節日文化是一個民族精神和情感傳承的重要載體之一。傳統節日傳承了很多文化、歷史和傳說,充分體現了中國「天人合一」的博大哲學思想。如端午、清明均值萬物復甦時期,人們可戶外踏青,感受大自然朝氣蓬勃的生命力;重陽節逢秋高氣爽時節,人們登高遠望,可在大自然里直抒胸臆;中秋時節,花好月圓,觀花賞月……,均是人與自然的親合,其中內涵很深的中國文化傳統。因此,我非常贊成這個提案。
記者:據你了解,中國傳統節日與西方某些節日在文化內涵上有何不同?
馮驥才:西方國家的節日文化與我國的節日文化基本無大區別。西方的宗教節日比我們多,民俗節日大都也是人與自然相融相親的。但流行西方的母親節、情人節,在中國的過去是沒有的,盡管中國的「重陽節」是關心老人的節日。在中國,人本的節日不多;倒是在我們一些少數民族中,有類似情人節的愛情節日。
記者:那麼,您如何看待現代中國人熱衷西方節日的現象呢?
馮驥才:那種特定時期出現的西方節日,實際就是舶來的節日。各國都有舶來的節日,如中國的端午節就傳到了越南、日本、朝鮮;而各國各民族的節日,有時是互相傳播、彼此影響的。美國人的萬聖節又叫鬼節,從前歐洲人不過這個節日,可現在也開始過鬼節了。這是因為美國文化全球化的影響。我曾見過美國人過鬼節;在法國,我也趕上一次過鬼節。在中國,比較流行的舶來節日有聖誕節、情人節,母親節等。這一現象主要是因我們自己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日漸淡漠,也就是說,被我們自己抽空了,連非常重要的國慶節,都沒有什麼內容了,老百姓也就是在家看看電視罷了。如此,老百姓只好去過那些「洋節」了,如基督教的聖誕節,年輕人喜歡,但並不知道它的內涵,只不過給自己找一個娛樂的契機罷了。我認為對聖誕節大可不必視為洪水猛獸。年輕人借機玩一玩而已。它不會成為中國人的節日,因為它沒有文化的基礎。我認為那些可增進人間親情的「母親節」、「情人節」,不妨加以引進。
記者:對於近年節日假日化的現象,您如何看?
馮驥才:的確,我們現在的節日已日益假日化了,很多節日已無任何文化內容,變成了純粹的放假。
過去我們有很多過節的方式和形式,而現在很多節日都變成了飲食節。像每年的春節,人們彷彿越來越不會過了。報上討論、專家出策,最後依了商家叫做「黃金周」,甚至國慶節也變成了黃金周。實際上許多國家均將國慶節作為增加公民愛國主義精神的日子,包括美國。節日文化是一個民族精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現在卻成為商家的炒作操作了,這是我們的過失。因為,節日與一個國家的文明有著非同一般的重要關系,節日文化實際上就是民族文化,如果年輕的一代對其不知道,不了解,沒有記憶,沒有感情,預示的是我們深厚的文化根基的消失,文化記憶與傳承的中斷,這是令人非常遺憾的。
記者:傳統過年時,人們總要鳴放鞭炮,以示節慶。自政府禁放以來,每到過年,總有媒體就此討論,您如何認為?
馮驥才:我認為,過年鳴放鞭炮是百姓對文化的呼聲。一個民族有一個民族的文化體系,過年為什麼一定要鳴放鞭炮?就是為了尋找年的感覺,表達對年的情感,對年的宣洩。這是文化的回歸,如果沒有了它,人們的情感便將無處安放。因此,我們應以人為本,要關懷人的內心,否則人們便會產生文化失落感。如果沒有很好地保護各民族的傳統文化,將來的全球化時代,將是我們文化消弱與淡化的時代。
記者:那麼,如何弘揚中國傳統的節日文化?
馮驥才:應該重新建設我們的節日文化。從前國慶節時,有關單位會組織很多活動,現在卻沒有了,應恢復這一傳統;春節可用豐富多彩的民俗內容進一步地豐富和充實;另外,對於人們有了重視傳統節日的願望時,有關部門應予以扶持。如恢復清明節的掃墓、踏青等活動,以及其他具有濃郁民族文化內涵的各種傳統節日。
在日本,我趕上一次櫻花節。當時,天下小雨,觀賞者手裡都舉著一把透明的雨傘,充分體現出人們對大自然的熱愛。在一個開滿櫻花的公園里,我看到很多人身著民族盛裝,亦歌亦酒,不亦樂乎,他們通過節日,將自己本民族的文化風俗加以有效地傳承。而我們的節日文化,卻在革命的時代中斷,失去了歷史的記憶,我們民族的記憶和遺產丟失得太多,我們有責任把中斷的歷史連接起來,把美好的民俗節日恢復起來。這並非舉辦數次活動便可解決,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民俗非常重要的是其約定俗成的特點,如外出者大年三十晚上必須回家,即使不能回家也要來個電話,這是一種心理定式。有了這種節日情感,到了這一天,人們自然而然便會這樣去做,這需要一個很長的時間,是一個系統工程,包括小學的鄉土教育、節日文化的教育。總之,有關單位應想方設法,媒體也應配合宣傳,努力營造一種氣氛。
http://www.zwwhjl.com/news/1.asp?articleid=568

尋找傳統文化的風向標
http://www.qianlong.com/ 2006-02-27 23:25:08
傳統節日承載著國人對傳統文化的眷戀和民族情感,「節味」的變化也讓人對傳統文化的流失不無憂慮。在經濟全球化大環境中,傳統文化該何去何從?
●傳承傳統文化,
最值得反思的是如何讓一代一代的人自覺接受民族文化的精髓,而不任由文化傳統斷裂
●傳統文化歸根結底存在於人與人的相互關系中,要從生活實際需要出發,引導人們體味傳統節日中積淀的文化內涵,找回傳統美德,光靠簡單說教於事無補
又是一年中秋時。媒體關於月餅的報道鋪天蓋地,商店裡購買月餅的人群熙熙攘攘。有人不禁感嘆:中秋節已成了月餅節,僅剩下一個「吃」文化。與此同時,互聯網上近日掀起了投票支持中秋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高潮,簽名贊成申遺的網民人數已超過70萬。
傳統節日承載著國人對傳統文化的眷戀和民族情感,也衍生出對傳統文化流失的憂慮。最近有輿論認為,包括傳統節日在內的整個中國傳統文化正面臨西方生活方式和西方文化的巨大挑戰,現實生活中出現了「惟西方馬首是瞻,惟西人所言極是,惟西例為理政之所循」的現象。在經濟全球化的大環境中,傳統文化該何去何從?
「節味」已被「商品大潮」淹沒?
傳統節日應體現民族文化
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央文明辦等有關部門近日發出《關於運用傳統節日弘揚民族文化的優秀傳統的意見》,《意見》要求,要突出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特別要組織好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和重陽節等最具廣泛性和代表性的節慶活動,積極營造尊重民族傳統節日、熱愛民族傳統節日、參與民族傳統節日的濃厚氛圍。
然而,當我們重拾傳統節日的文化記憶時,卻發現傳統節日的「節味」已被「商品大潮」淹沒。越來越多中國人開始在聖誕節、情人節互贈禮物,在麥當勞、肯德基慶祝生日,很多人不知道大阿福,沒劃過龍舟,沒聽過嗩吶,不識艾草、菖蒲為何物。
在機關工作的王范芳告訴記者,中秋節在某種程度上已經演變成一個「托」,大家藉此機會送禮的送禮,吃飯的吃飯,中秋之夜很難看到祭月拜月、耍滿天星、演皮影戲這些傳統節目,甚至全家一起賞月的時間也越來越少。
在出版社工作的胡鵬先生則對家鄉清明節的祭奠儀式不以為然,令人眼花繚亂的祭品漫天飛舞,從傳統的紙錢、香燭演變到「豪宅」、「小姐」、「大奔」等等不一而足,甚至有人用「金元寶」鋪成一條長地毯通往祖先的墳墓。這樣的祭奠有多少追憶之情?
盡管現實不盡如人意,但人們內心深處對傳統節日還是有難舍的情懷。網友李偉在中秋申遺留言板寫道:「推動中秋節成為世界文化遺產,是對中華文化的延續和肯定,功德無量。」還有網友說:「中秋承載了中國古代文明的歷史成就,代表了中華民族的人文情感。」中國的傳統節日蘊涵著中國人心靈深處的共通點,比如重陽敬老、中秋團聚、清明祭祖,這些情感不可以輕易被拋棄,更不能隨便被異化。
復旦大學歷史系副教授孫科志曾就讀於韓國高麗大學,在他眼中,許多越來越被漠視的傳統習俗,往往被韓國人視為珍寶。韓國中秋節要放假3天,舉國歡慶,由於韓國有1?4人口在漢城,一到中秋節很多人要從漢城返回自己的家鄉過節,全國因而出現「民族大移動」。此外,每個家族在中秋節都會舉行祭祖儀式,感謝祖先帶來豐收。同時,文化協會還會在漢城獎忠體育場舉行一年一度的摔跤節,評選出「天下壯士」。韓國一年四季都有傳統節日,熱鬧場面和人們的熱情遠遠高於西方節日。「他們把對本國民族文化的認同感、歸宿感都放進這些傳統節日里,通過過節,延續和發揚自己的文化。」孫科志這樣解釋韓國人對傳統節日的熱衷。
胡同、弄堂都變成「歐洲花園」
我們還需要傳統文化嗎?
如今,年輕人對聖誕節、情人節趨之若鶩、對本國傳統節日卻日趨淡漠;一條條胡同、弄堂變成一個個「歐洲花園」、「美國小鎮」;學生們對古典詩詞缺乏興趣,英文書卻常捧在手心;鄉村理發店也開始叫「蒙娜麗莎發廊」……
我們還需要傳統文化嗎?
復旦大學社會學系教授謝遐齡認為,人們對西方文化的吹捧主要是「追新」,認為傳統文化是落後與腐朽的代表,阻礙社會發展,但簡單地把傳統文化歸之為「封建、迷信、落後」,是十分片面的。歷史是不能割斷的,傳統與現代有著血肉聯系,如果現代人能主動地改造和吸收傳統文化,使其實現自我更新,傳統就不是包袱,而是財富。
「傳統文化是弘揚和培養民族精神的重要養料,我們要承接而不是回歸傳統文化,牢牢立足於現代化建設,闡發出全新的精神。」謝遐齡教授說。他認為,面對傳統並不等於只看過去,而是從傳統文化資源中尋找能夠提升民族精神的內容,諸如民族情感、民族凝聚力、民族特徵、有號召力的人物等。
之所以現在有些人尤其是年輕人對傳統文化不感興趣,謝教授認為主要是傳統文化教育在現實生活中發生了錯位,令年輕人產生逆反心理。「《大話西遊》被奉為經典,開始我很不解,後來看電影里的唐僧那麼啰嗦,讓妖精煩得自殺身亡,就明白了,現在的青年討厭說教,討厭一味地灌輸。」
傳承傳統文化,最值得反思的是如何讓一代一代的人自覺地接受民族文化的精髓,而不任由文化傳統斷裂。如今,很多父母願意花錢讓孩子學英語,學音樂,卻很少有人主動地讓孩子接受中國傳統文化教育。「傳統文化歸根結底存在於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中,要從生活實際需要出發,引導人們體味傳統節日中積淀的文化內涵,找回傳統美德,光靠簡單說教於事無補。」謝教授說。
保護傳統文化需要理性認識
揚棄才有生命力
「中國向西方學習的任務還沒有完成,必須以一種開放的態度,吸收全人類文化的精華,離開這個基本點,就難以推動中國社會健康前進。例如,市場經濟、法治、科技等,中國就須向他國學習,中國的傳統文化也只有不斷吸取世界各國的先進文化,才有生命力。」上海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顧駿認為,「保護傳統文化」某種程度上被曲解了,現在最根本的問題是「我們既沒有完成文化的更新,又固守著許多落後的傳統思維方式」。
顧教授舉了個例子,現在有不少地方搞祭奠孔子的活動,舉辦「四書五經」誦經班等,「這其實是打著保護傳統文化的旗號,搞沒有文化底蘊的'文化活動'。」他認為,對傳統文化的態度應該是揚棄---批判地繼承。如果沒有揚棄,就忙於「文化復興」,對傳承傳統文化和現代化建設都沒有好處。
謝遐齡教授也認為隨便提「保護傳統文化」的口號容易走向另一個極端,即過分誇大西方文化的沖擊,從而盲目排外。一方面,近幾十年來全世界有「趨同」的潮流,所有的國家,不論意識形態,也不論文化傳統,青年人都喜歡跳迪斯科,都喜歡飆車,唱流行歌曲……近年又流行挑染頭發、穿磨爛了的牛仔褲,這其實是「技術文化」或「科技意識形態」的沖擊,不是「西方文化」。同時,「技術文化」也早已存在於我國的文化之中,從根本上說,這不是「外來的」,而是「自己的」。
另一方面,在政治文化、法律文化、道德觀念等方面,中國有著穩定不變的內涵,人們在不知不覺地奉行著我們自己的文化傳統。所謂的「西方文化」只是表層的、不完全的,甚至在某種程度上被曲解了。試想一下,我們連身處其中的中國文化都不那麼容易滲透,怎能輕言西方文化?對於保護傳統文化,我們還需要更多的理性認識。
http://beijing.qianlong.com/3825/2006/02/27/[email protected]

端午節與中國傳統文化
作者: 張正春 | 2006年06月01日03時32分 | 【內容提要】中國為什麼有「端午節」?中國為什麼沒有「聖誕節」?這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端午節」反映了中華民族豐富的思想感情和特殊的精神境界。「端午節」的主要內容是紀念屈原, 紀念屈原是對君子人格的推崇和敬仰,是對小人的諷刺和鞭策,是對君王的規勸與期待,扶陽抑陰,遏惡揚善,扶正祛邪,伸張正義,教化人心,移風易俗,這正是「端午節」的重要內涵和基本精神! 在這個特殊的節日里,品嘗粽子的味道,品嘗人生的味道,品嘗中國文化的味道,意味深長,我們該有多少感受啊?

端午節與中國傳統文化
張正春
又是一個端午節,粽子飄香,龍舟競渡,手機中不斷傳來節日的問候。朋友:在這個一晃而過的節日里,您可想過,端午節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什麼精神?
對比西方的「聖誕節」和「情人節」,中國人的傳統節日就值得研究了。
中華民族最重要的節日是「春節」和「中秋節」,這是「天」的節日,是「太陽」和「月亮」的節日(春節是太陽的節日,中秋節是月亮的節日),在「天人合一」的思想影響下,「春節」和「中秋節」也是人的節日,是「天人合一」的節日。在這一點上可以看出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特徵,「二十四節氣」就充分反映了這種思想。比較而言,中國文化是「天人相合」的文化,西方文化是「天人相分」的文化,在「年節」的文化特徵可以很明顯地體現出這種區別。
然而,根據民間傳說,「端午節」似乎只是紀念屈原的節日。但是,從民族歷史與思想文化的角度而言,問題並非如此簡單,仔細捉摸,其中的思想文化內涵是耐人尋味的。
「端午節」又稱為「端陽節」、「端五節」、「重午節」、「重五節」、「天中節」、「天長節」等,由此可見,「端五節」絕不是一個簡單的節日,它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特徵:天人合一。「人道」與「天道」合二而一,再一次巧妙地實現了「天人合一」的理想。
再者,如果單從紀念人的意義上來看,中華民族的傑出人物很多,三皇五帝以外,聖人如孔子與老子,他們的生卒日子都不及屈原的紀念日來的隆重,這是為什麼呢?
中國為什麼有「端午節」?中國為什麼沒有「聖誕節」?這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端午節」反映了中華民族豐富的思想感情和特殊的精神境界。
屈原是一個偉大的詩人,是偉大的文學家和政治家,他的抱負和品格,他純潔的情懷和高尚的精神,光明正直的思想境界,堪稱中國傳統文化中所謂的君子,是中國傳統人格的典範。然而,屈原懷才不遇、報國無門,為小人所妒嫉,為奸佞所陷害,為世俗所不容,終於冤屈而死!屈原的文采和人品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奇跡!屈原的精神境界和人生經歷正好成為一個典型,它足以凝聚中國傳統文化的許多重要內容。
唐代詩人劉長卿有一首詩《長沙過賈誼宅》就很能揭示出中華民族對屈原的的特殊情懷:
三年謫宦此棲遲,萬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獨尋人去後,寒林空見日斜時。
漢文有道恩猶薄,湘水無情吊豈知?
寂寂江山搖落處,憐君何事到天涯!
「萬古惟留楚客悲」,這就是中國人對屈原的深厚感情,也是「端午節」的深刻含義。
劉長卿在《自夏口至鸚鵡洲夕望岳陽寄元中丞》中寫道:
汀洲無浪復無煙,楚客相思益渺然。
漢口夕陽斜渡鳥,洞庭秋水遠連天。
孤城背嶺寒吹角,獨戍臨江夜泊船。
賈誼上書憂漢室,長沙謫去古今憐。
「長沙謫去古今憐」,這是多麼深遠而又復雜的歷史情懷啊?愛惜人才,尊敬君子,祈願天下英雄皆有用武之地,希望學有所用、人盡其才,奉勸掌握生殺大權的領導者近君子而遠小人,敬賢愛才,重義輕利,明辨忠奸,防止屈原和楚懷王的悲劇發生,這不就是「端午節」的特殊意義嗎?
紀念屈原是對君子人格的推崇和敬仰,是對小人的諷刺和鞭策,是對君王的規勸和期待,扶陽抑陰,遏惡揚善,扶正祛邪,伸張正義,教化人心,移風易俗,這正是「端午節」的重要內涵和基本精神!
說到節日,中國人總是離不開飲食,在吃喝的過程中,能夠更深刻地「體會」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涵,能夠更好地「品位」中國傳統文化的思想境界。說到這里,我又要問了:親愛的朋友,今天的粽子您吃了嗎?在這個特殊的節日里,品嘗粽子的味道,品嘗人生的味道,品嘗中國文化的味道,意味深長,我們該有多少感受啊?
「端午節」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在思想性、科學性和藝術性上的高度統一,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整體性、綜合性與獨特性,表現出中國傳統文化旺盛的生命力。
在「春節」和「中秋節」以外,「清明節」、「端午節」(「重五節」)和「重陽節」就是中國傳統節日的重大補充。春、夏、秋、冬各有節日,一年四季,由於這些節日的存在而充滿了詩情畫意。在「天人合一」的境界中,在「窮理盡性」的探究中,在深情的回味中,在覺悟的心靈中,中華民族在天人之際創造了偉大的節日文化,這是一種日久彌新的歷史文化,是一種與天地宇宙同在的永恆的文化創造。
作者在博客網發表的相關文章的地址如下:
1、中國人如何賞月(一):http://column.bokee.com/89318.html
2、中國人如何賞月(二):http://column.bokee.com/89576.html
3、中國人如何賞月(三):http://column.bokee.com/89745.html
4、中國人如何賞月(續):http://column.bokee.com/89782.html
5、中國人如何賞月(全文):http://column.bokee.com/89893.html

http://column.bokee.com/147599.html

春節民俗所體現的中國傳統文化思想
懸賞分:0 - 解決時間:2006-2-15 12:42
大家幫幫忙哈!!!
提問者: flora_zhuang - 魔法學徒 一級
最佳答案
我覺得這個很好:

據《時代信報》報道 沸沸揚揚的平安夜過後,經過清潔工人的打掃,城市又恢復了往日的清潔。然而,想到聖誕的「瘋狂」與春節的「冷清」,一些學者們開始了他們的憂患行動——甚至,國內一些學者還發出了《保衛春節宣言》!
「過年是美好的記憶,這份記憶在逐漸消失嗎?我們還會過年嗎?」近日,河南民俗學家高有鵬教授在自己撰寫的《保衛春節宣言》里質問。
悲觀與樂觀,兩種態度的對比
2005年12月13日晚,高有鵬在河南大學作了一場題為「保衛春節宣言」的報告。他認為春節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作為民族文化的重要「非物質遺產」,在今天「全球化」的文化語境下,應注重對它的「保護」。
高教授首先闡述了當前世界各民族都在對本民族文化進行搶救。譬如,今年韓國人搶先一步,申請了「端午祭」世界文化遺產,對中國產生了極大震動,也暴露了中國傳統文化遺產保護現狀的尷尬。
高教授表示,「年」是我們民族對豐收的紀念,是我們民族情感和生活的特殊標志。春節作為希望的象徵,是整頓一年情緒,向美好未來重新出發的最佳時機,應該引發對年和春節的特殊認識。
「過年是對人類情感記憶的特殊紀念。但『欲滅其國,先滅其史』,面對西風盛行,西方文化的日益滲透,我們必須樹立傳統民族文化意識,從現在做起,從小事作起,保衛春節,保衛傳統文化遺產。」高教授表示,保衛春節並不是要回到以前的特殊日子,而是要自覺地對民族文化尊嚴進行維護。
然而,這場「保衛春節宣言」的報告會似乎並沒有引起多大波瀾。據到場的河南媒體同行稱,報告會會場里只有百十個人。聞訊趕來的某電視台攝影師因為考慮拍攝效果,不得不示意幾個學生坐到主講人身後空盪盪的椅子上去補白清淡的背景。
與高教授的憂心忡忡形成另外一種對比的是,2005年初,中國文化部部長助理丁偉在接受《瞭望東方》周刊采訪時表示:春節即將成為國際性的節日。
如何將春節發展成為超越民族界限的普天同慶的節日,是丁偉和同事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丁偉認為,春節發展成國際性節日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基礎。
他認為,經濟全球化推動了文化的多樣化和多元化。春節是具有強烈中國民族色彩的節日,濃縮了中國幾千年文明的豐富內涵,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外國人。
此外,作為一種傳統文化習俗,春節不帶任何政治色彩,體現的是人們對春天的期盼、對生活的美好願望、對家庭的熱愛、對友情的珍視。它是人性的回歸,體現人本思想,易於被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所接受和欣賞。
傳統節日興盛與否,與民族自信心有關
還來不及為丁偉的宏圖願景而興奮,因為目睹了「中國式聖誕夜」的瘋狂,眼前的一切似乎更容易使我們傾向於高有鵬的悲觀。中華民族最重要的節日——春節,的確是日益走向邊緣化了。
詬病最多的就是「年味」少了,其次就是「節日經濟論」。例如馮驥才就曾對此發表看法:假日和節日不同,假日是一種公民的福利,沒有文化內涵,隨便怎麼過都行。但節日是有意義的,是有文化內涵的。所以再講經濟,也不能把最應有「中國特色」的春節當成經濟的奴隸啊。要從文化內涵和民族精神層面上「過」年,留住文化味。
還有,「我們的節日,道具太少,符號太抽象」——盡管可能有很多文化內涵,但由於沒有道具符號,就漸漸失去了大眾的記憶。
上述看法自然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更主要的原因可能並不在這里。比如端午節的「道具」、「符號」難道還不夠明顯嗎?而「年味」,更多也只是圍繞「一串鞭炮的宣洩」;至於經濟,似乎也不能成為春節式微的理由。
西南大學歷史系卞兆明教授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也不願輕易對此作出評判。但是他認為,這與國民的心態和經濟狀態有關。
同時他也謹慎地認為,春節還不至於淪落到需要被保護的地步;不過,春節也不大可能成為國際性的節日,形成全球矚目的「強勢文化節日」。
卞教授稱,對傳統節日的保護狀態應該分為兩種:一是被動的保護;極端封閉、完全排外。二是主動保護,也就是前面高教授的觀點。
但是,卞教授認為,高教授大可不必如此悲觀,而且對於處於全球化語境下的中國傳統節日在今日的處境,他認為,「這是一個我們必然要承受和經歷的過程」。
「真正的大國,是能夠以自己的制度典範和文化典範輻射到全世界的那些國家。」這是上海師范大學歷史學教授許紀霖先生的觀點。
保護還是創新,這是個問題
在中國任何一個大城市,建築已經全盤西化。

⑥ 傳播學名詞解釋以及幾個問題

http://203.208.37.132/search?q=cache:Rwl-oZtQKSoJ:mediaanddesign.org/jingpin/ppt/c9.ppt+%E8%AE%AE%E7%A8%8B%E8%AE%BE%E7%BD%AE%E5%8A%9F%E8%83%BD%E2%80%9D%E7%90%86%E8%AE%BA%E7%89%B9%E7%82%B9&cd=4&hl=zh-CN&ct=clnk&gl=cn&st_usg=ALhdy29y_0Sq4ZvJJfn0ng-i6ZdI2-EqsA

到這個網上看看先

⑦ 傳播學名詞解釋必背有哪些

傳播學是研究人類一切傳播行為和傳播過程發生、發展的規律以及傳播與人和社會的關系的學問,是研究社會信息系統及其運行規律的科學。

簡言之,傳播學是研究人類如何運用符號進行社會信息交流的學科。它具有交叉性、邊緣性、綜合性等特點。傳播學研究的重點和立足點是:人與人之間如何借傳播的作用而建立一定的關系。

起源

傳播學誕生於美國,美國的學者分別從不同角度探索傳播理論,並提出了種類繁多的傳播模式,諸如以文字、圖形和數學公式等表述的各種模式。傳播學家運用不同的模式來解釋信息傳播的機制、傳播的本質,提示傳播過程與傳播效果,預測未來傳播的形勢和結構等。

傳播學在美國問世後,很快傳到西歐和日本。英國的傳播學研究從60年代開始蓬勃興起,在方法論上可分為四大學派:

1、以麥奎爾為首的社會學派;

2、以霍洛倫為代表的社會心理學派;

3、以奇斯曼和迦納姆為代表的政治經濟學派;

4、以利茲大學電視研究中心為代表的職能學派。

⑧ 傳播學概論自考名詞解釋

1. 反饋:傳播過程中受傳者對收到的信息所作的反應,獲得反饋訊息是傳播者的意圖和目的,發出反饋是受傳者能動性的體現。
2. 「兩級傳播」理論:拉扎斯菲爾德等人根據伊里調查的發現,對傳播過程作了這樣一種推測:大眾傳播的影響並不是直接「流」向(作用於)一般受眾,而是要經過意見領袖這一中間環節,即「大眾傳播-意見領袖-一般受眾」這就是「兩級傳播」概念產生的依據。
1962年,美國社會學家羅傑斯對農村中新事物的採納和普及過程進行了深入的調查研究。這項研究的成果之一,是把「兩級傳播」理論發展成「多級」或「N級傳播」理論。
3. 傳播流程:由大眾傳媒發出的信息,經過各種中間環節,流向傳播對象的社會過程。
4. 抽樣調查法:指從研究對象的全部單位中抽取一部分單位進行考察和分析,並用這部分單位的數量特徵去推斷總體的數量特徵的一種調查方法。其中,被研究對象的全部單位稱為「總體」;從總體中抽取出來,實際進行調查研究的那部分對象所構成的群體稱為「樣本」。
在抽樣調查中,樣本數的確定是一個關鍵問題。抽樣的方式,有隨機抽樣和非隨機抽樣兩大類。
5. 模式:一種簡潔地表現「理論」的手段。基本類型:文字模式,圖像模式(最常用的模式),數學模式

⑨ 新聞傳播學的名詞解釋 : 1 傳播 2 內傳播 3 模式 4 受眾

傳播是指社會信息的傳遞或社會信息系統的運行。信息是傳播的內容。傳播的根本目的是傳遞信息,是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通過有意義的符號進行信息傳遞、信息接受或信息反饋活動的總稱。

你說的是人內傳播吧?人內傳播也稱內向傳播、內在傳播或自我傳播,是個人接受信息並在人體內部進行信息處理的活動。人內傳播這種傳播形式既是出於人的自我需要,也是出於人的社會需要,是人為了及時對周圍變化了的環境做出適應而進行的自我調節。

模式是事物的標准樣式,其實就是解決某一類問題的方法論。把解決某類問題的方法總結歸納到理論高度,那就是模式。模式是一種指導,在一個良好的指導下,有助於你完成任務,有助於你作出一個優良的設計方案,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會得到解決問題的最佳辦法。

受眾指的是信息傳播的接收者,包括報刊和書籍的讀者、廣播的聽眾、電影電視的觀眾、網民等。受眾從宏觀上來看是一個巨大的集合體,從微觀上來看有體現為具有豐富的社會多樣性的人。

熱點內容
經濟法第一章教材總論 發布:2025-01-28 02:40:58 瀏覽:229
合同法197條 發布:2025-01-28 02:34:56 瀏覽:419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研究生法律碩士 發布:2025-01-28 02:34:54 瀏覽:199
國家版權條例 發布:2025-01-28 02:17:39 瀏覽:245
合同法違約金定金上限 發布:2025-01-28 01:42:00 瀏覽:182
勞動法司機工資多少 發布:2025-01-28 01:37:49 瀏覽:360
注會經濟法偏 發布:2025-01-28 01:17:30 瀏覽:508
工作的條例 發布:2025-01-28 00:42:40 瀏覽:45
行政法中利害關系人 發布:2025-01-28 00:42:38 瀏覽:767
中級經濟法一周能過嗎 發布:2025-01-28 00:29:23 瀏覽: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