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與物權法有什麼區別
❶ 合同法和物權法在調整市場經濟運行中作用的不同
第一,將進一步鞏固改革開放成果,維護國家基本經濟制度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體制已發生了深刻變化。變化之一,就是確立了市場經濟對資源配置的基礎地位。市場經濟的本質,是財產交換。財產交換的前提是該財產在法律上必須有明確的歸屬。完善的所有權制度,是實行市場經濟體制的必要條件之一。
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建立了土地承包經營制。體現在法律上,物權法通過用益物權制度,固定發包方與承包方之間的農地使用關系,從而鞏固了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成果,即「土地承包經營制」。城市經濟體制改革,逐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國民經濟的長期穩定發展,依賴企業的穩定發展。企業的發展離不開對資金的大量需求。企業獲利資金最主要的方式是向金融機構融資,融資的關鍵問題是風險。《物權法》在總結《擔保法》實施以來的經驗基礎上,參考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立法,規定了較為完善的擔保物權制度,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化解和降低金融機構的融資風險,滿足企業發展的資金需求。我國在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實行國有土地有償使用制度,主要採用行政法規形式(即1990年《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轉讓暫行條例》)規定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轉讓制度。國有土地使用權的性質和內容,不甚明朗。有鑒於此,《物權法》確定國有土地使用權的性質是用益物權,內容是用於經濟建設,稱為「建設用地使用權」。
《物權法》正是通過所有權、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等法律制度,進一步鞏固改革開放成果,維護國家基本經濟制度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
第二,將進一步明確物的歸屬,發揮物的效用,保護權利人的物權。《物權法》通過第45-69條規定,規定了國家、集體和私人財產所有權,進一步明確了物的歸屬。財產歸屬只有涇渭分明,所有權人才能通過設立用益物權,將自己的財產交給他人利用;或者通過設立擔保物權,予以融通資金,進一步促進「物盡其用」。
物權法實施,將進一步保護私人的財產權。盡管我國新修訂的《憲法》第13條第1款和第3款規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財產不受侵犯。」「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規定對公民的私有財產實行徵收或者徵用並給予補償。」但公民的財產權仍然得不到有效的保護。究其原因,憲法上的權利,不是可訴性權利,公民的財產權利即使受到不法侵害,也不能依據憲法提起訴訟,法院也不能援引憲法進行判案。《物權法》就是將憲法上有關公民財產權保護的原則性規定,予以細化、具體化,使憲法上的權利,成為在物權法中可以找到相對應的可訴性的權利。
第三,進一步促進行政機關依法行政,完善我國財產權的法律保障體系。物權法第2條第3款明確規定物權是排他性權利。物權「排他性」,不僅排除一般人的干涉,而且排除國家的干涉,同時劃分了「公權力」與「私權利」之間的界限。「依法行政」要求政府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實施行政行為時,不僅行政行為在職權范圍內,而且行政程序必須依法。「依法行政」是對具體行政行為的要求,更是法治理念體現。
物權法頒布實施之前,我國的財產權的法律保障體系,除憲法外,主要還包括保護動態財產權的合同法,保護靜態無形財產權的知識產權法,以及保護財產權的民法通則。保護靜態有形財產權的法律顯然缺失。物權法實施,將進一步完善我國財產權的法律
❷ 比較合同法和物權法異同,不需要那種從法條上進行全面分析的,要概括性的
簡言之,從兩部法律總則部分的規定,即可分辨出兩者的異同:
合同法的立法目的:為了保內護合同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經濟秩序,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制定本法。
合同是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
物權法的立法目的:為了維護國家基本經濟制度,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明確物的歸屬,發揮物的效用,保護權利人的物權,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因物的歸屬和利用而產生的民事關系,適用物權法。
❸ 《物權法》與《合同法》的問題~
lmsnoopy,你好。來
你的問題屬於正自式的法的淵源的效力原則的問題。同一位階的法的淵源之間的沖突原則包括:1.特別法優先原則 2.後法優先或者新法優先原則
此外,法律之間對同一事項的新的一般規定與舊的特別規定不一致,不能確定確定如何適用時,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裁決。
❹ 合同法和物權法
你要是分析案例的話,看到這個案例首先應該從婚姻家庭法角度來考慮,而不是予以排除
是,這的確不是事實婚姻,但是可以認定為非法同居關系,而關於解除非法同居關系的財產糾紛,有專門的司法解釋,雖然是很老的解釋,但是現行有效,應作為判案指導,即同居期間購置的財產按照共同所有處理
當然,因為你在敘述中沒有講明,所以也可能兩個人購房的時候不是同居關系
如果是這種情況,那麼可以做出的主張多了去了
尤其是乙律師為什麼主張借款那麼傻?
實務中主張贈與不就得了,甲明知道或者應該知道房產證的名字是誰,這么多年一句話不說,當年也是把錢直接匯過去,直接來贈與不就解決問題了嗎!
你主張贈與金錢也好,主張贈與住房都行,因為怎麼都說的開,不過我推薦主張贈與金錢
如果是學理討論,硬要從理論上分析,沒有說得通的,或者說都可以說得通;問題就在於具體案件中學理討論幾乎很難有什麼意義啊,關鍵看的是舉證,能證明構成什麼就是什麼
比如甲律師的主張, 你得證明有委託這樣的意思表示吧,對於乙律師,你也得證明當時有借款的意思表示吧。
從這個簡單案件的敘述來看,都看不出來吧
第一,甲這么多年都沒要求委託的結果歸屬於自己,那不就是側面證明了不是委託
第二,甲同樣也沒主張過還錢,同時由於涉及到當事人之間親密人身關系,也不應該理解為是借款吧
❺ 合同法的地位和作用
合同法的本質,是指合同法作為一個特殊的法律,其在調整社會關系方面所反映出來的區別於其他法律的所固有的法律特徵的內部體現。合同法本質上是財產流轉關系的法律規范。合同法以債權債務關系、即當事人間的權利義務關系為直接調整對象,其深層的社會關系則是社會的財產流轉關系。民法調整的財產關系包括靜態的財產關系和動態的財產關系,即財產所有和財產流轉關系兩大部分。合同法調整的是其中的動態的財產流轉關系,它反映的是平等主體間在轉讓產品或貨幣,完成工作和提供勞務的活動中產生的債務的清償或履行,具體體現著財產從一個民事主體到達另一個主體的合法移轉過程。這是合同法與物權法法律分工的明顯不同。合同法與物權法雖都是財產法,然而物權,尤其是其中的所有權,直接規定社會財產的歸屬關系,其所要解決的是現存財產歸誰所有的問題,主要是生產資料歸誰所有。因而,所有權及至整個物權,本質上是規定和反映社會財產關系的靜止狀態。而合同法作為調整債權關系的法律規范,規定和反映的是社會財產或其他勞動成果從生產領域移轉到交換領域,並經過交換領域進入消費領域,其內容主要表現為轉移已佔有的財產,轉換的目的或是實現對財產的佔有,或是創造一個新的佔有。因此,合同是當事人處分財產或獲得財產的重要法律手段,充分反映著流通領域內的財產運動狀態。合同法則通過確認和保障合同當事人正當地行使權利、履行義務,依法約束自己的行為,而對這種財產流轉關系進行規范和調整。合同法的地位是指合同法作為一個重要的法律,在我國法律體系中所處的地位。簡而言之,合同法是民法體系中的民事單行法。在我國的法律體系中,民法是憲法之下的部門法,而民法本身又是一個龐大的法律體系,這個體系是由若干調整某種民事關系的單行法組成的,如商標法、專利法、繼承法等,合同法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物權法也是這樣的單行法。在民法的基本原則和制度適用於合同法的同時,合同法以其特別或具體的制度和規定對各種合同關系進行調整。
❻ 物權法中的物權行為和合同行為的區別
給你舉個例子,房屋買賣過程中,雙方簽訂的買賣合同是債權行為,買方想有債權,去房管局過戶後,買方享有房屋所有權即物權。
❼ 《物權法》與《合同法》的問題
《合同法》!對方應履行合同上的義務!《物權法》只是用來判斷所有權的並不能完全適用此案
❽ 《物權法》上的混同與《合同法》上的混同有何區別
沒有區別,都是指債權債務同歸一人,債的關系消滅。
❾ 合同法中的留置權與物權法中留置權的區別
罪主要的區別就是:合同法中的留置權產生基於債權,而物權法中留置權產生基於物權。
再看看別人怎麼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