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社會保障法法典

社會保障法法典

發布時間: 2022-06-18 19:07:03

『壹』 社會保險法的適用范圍包括哪些

一、社會保險法的適用范圍:

1、地域范圍:

社會保險法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的法律,其效力及於整個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也就是說在全國范圍內適用。

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主權管轄范圍所及的全部領域,包括陸地、水域及其底土和上空發生的保險活動,都適用保險法。

2、人的范圍: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所有的人,不分國籍,不論自然人還是法人,訂立保險合同,都適用社會保險法。

3、內容覆蓋范圍:

(1)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和基本醫療保險制度覆蓋了我國城鄉全體居民。

(2)工傷保險、失業保險和生育保險制度覆蓋了所有用人單位及其職工。

(3)被征地農民按照國務院規定納入相應的社會保險制度。

被征地農民到用人單位就業的,都應當參加全部五項社會保險。

對於未就業,轉為城鎮居民的,可以參加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繼續保留農村居民身份的,可以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

(1)社會保障法法典擴展閱讀:

1、社會保險經辦需要注意的事項

(1)統籌地區設立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根據工作需要,經所在地的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和機構編制管理機關批准,可以在本統籌地區設立分支機構和服務網點。

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的人員經費和經辦社會保險發生的基本運行費用、管理費用,由同級財政按照國家規定予以保障。

(2)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應當建立健全業務、財務、安全和風險管理制度。

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應當按時足額支付社會保險待遇。

(3)社會保險經辦機構通過業務經辦、統計、調查獲取社會保險工作所需的數據,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及時、如實提供。

(4)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應當及時為用人單位建立檔案,完整、准確地記錄參加社會保險的人員、繳費等社會保險數據,妥善保管登記、申報的原始憑證和支付結算的會計憑證。

(5)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應當及時、完整、准確地記錄參加社會保險的個人繳費和用人單位為其繳費,以及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等個人權益記錄,定期將個人權益記錄單免費寄送本人。

(6)用人單位和個人可以免費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查詢、核對其繳費和享受社會保險待遇記錄,要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供社會保險咨詢等相關服務。

(7)全國社會保險信息系統按照國家統一規劃,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分級負責的原則共同建設。

『貳』 社會保障法規的作用

1.調節收入差別,縮小貧富差距
2.調動勞動者積極性,提高經濟效率
3.推進我國企業制度改革
4.維護社會穩定
5.完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
萌芽於19世紀上半葉的英國,1824年英國頒布《濟貧法》確立了公民的社會救濟權力。現代意義的社會保障法出現於20世紀80年代的德國,以德國的《社會保險法典》為標志,揭開了歐洲乃至世界范圍的社保立法序幕,並形成各個特色與類型。

『叄』 我國的法律是怎麼分的民法,刑法,還有什麼啊有什麼區別啊

當代中國法律體系是在憲法的統領下,由三個結構要素(公法、私法和社會法)構成,並劃分為若干個法律部門,主要包括政治法、行政法、刑法、民法、商法、親屬法、經濟法、社會保障法、環境與資源法等。

(一)政治法

現代政治是民主政治,民主政治是法治政治。隨著政治的民主化和法治化,政治法應運而生。所謂政治法是指調整政治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它包括組織法、選舉法、中央與地方關系法、立法決策法、監督法、國籍法和公民基本權利法、軍事法。

(二)行政法

行政法是調整國家行政管理活動產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它包括行政法總則、行政主體法、行政程序法、行政復議法、行政訴訟法以及專門行政法。由於行政法調整對象極為廣泛,所以很難形成系統單一的行政法典。前述除專門行政法外均為一般行政法。專門行政法是指規定各專門行政職能部門管理活動的法律和法規。國外一般也只有行政程序法、行政訴訟法、行政主體法和專門行政法。

(三)刑法

刑法是關於犯罪和刑罰的法律規范的總和。它包括刑事實體法與刑事程序法。

(四)民法

民法是調整作為平等主體的公民之間、法人之間以及公民與法人之間的財產與人身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它包括民事實體法與民事程序法。其中民事實體法包括:民法總則、物權法、合同法、債法等等。

(五)商法

商法是調整平等主體之間商事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它包括一般商事法、破產法、海商法、商標法、公司法、票據法、保險法、支票法等。民法與商法關系十分密切,民法的許多概念、規則、原則和原理也適用於商法。

(六)親屬法

親屬法是調整婚姻、家庭、親屬等方面財產與人身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包括:婚姻法、繼承法以及其他親屬關系的法律。

(七)經濟法

經濟法是調整國家宏觀經濟調控活動中形成的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關於經濟法的調整對象歷來有爭議。在我國計劃經濟體制下,經濟法被作為經濟行政管理法,把計劃法作為經濟法的龍頭。事實上經濟法是與市場經濟、與宏觀調控密切相關的,沒有市場經濟宏觀調控,就不存在真正的經濟法。

(八)社會保障法

社會保障法是調整勞動關系以及社會保障與社會福利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它主要包括:勞動關系法、勞動保障法、社會福利法、工會法等等。

(九)環境與資源法

環境與資源法是關於保護環境和自然資源的法律規范的總和。它主要包括兩個部分,即環境保護法和自然資源保護法。環境保護法是保護環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法律。自然資源保護法是指對各種自然資源的規劃、合理開發、利用、治理和保護等方面的法律。

『肆』 生活中經常遇見哪些有關社會保障法的問題

一、社會保障法的調整對象
二、社會保障法的體系
三、社會保障法的地位
四、社會保障法的本位
五、社會保障法的本質
六、社會保障法的價值
七、社會保障組織體系的基本框架
八、社會保障權的構成要素
九、社會保障模式的選擇
十、社會保障基金的制度創新

社會保障是市場經濟體制的一個必要組成部分。然而,在我國經濟體制改革進程中,農村改革、企業改革、價格改革、財政改革、金融改革等早已邁出大步,社會保障改革卻跚跚來遲,社會保障立法更是落後於市場主體立法、市場規制立法和宏觀調控立法。這可能是許多理想的改革措施難以出台或者出台後施展不開、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令人高興的是,最高決策層和改革設計者已開始高度重視社會保障問題,社會保障改革和立法在近年來漸成熱點。於是,我們就社會保障法的若干基本問題試作探討,希望得到同仁的批評,更希望藉此批評來改變法學界低瞧社會法地位和冷談社會法研究的局面。

一、 社會保障法的調整對象
在中國,「社會保障法」這個概念是80年代後期才出現的,尤其是1992年明確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確立為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模式以後,法學界在研究和設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體系時更是不斷提及。這些年來,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社會保障法律制度的作用日益得到重視。理論研究和現實需要的情況表明,對社會保障法是一個獨立法律部門已基本形成共識。但是,由於對「社會保障」的內涵與外延的不同理解,學術界對社會保障法的理解也稍有差別:(1)有的將社會保障法理解為社會保險法,認為「社會保障法是規定職工勞動者在其發生特殊困難時給予一定物質幫助的法律,規定社會保障基金的籌集及其應用范圍,用於包括年老、疾病、工傷、失業等的求助,(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所課題組:《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體系的理論思考和對策建議》,載《法學研究》1993年第6期。)(2)有的認為「社會保障法是調整有關社會保障、社會福利的法律,」(沈宗靈主編:《法理學》第337頁,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模糊了「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的概念。(3)有的認為「社會保障法是調整社會保障關系的法律規定的總稱」(覃有土、樊啟榮編著:《社會保障法》第69頁,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這種表述則過於寬泛和籠統。(4)有的認為「社會保障法是調整以國家和社會為主體,為了保障有困難的勞動者和社會其他成員以及特殊社會群體成員的基本生活並逐步提高生活質量而發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史探徑:《我國社會保障法的幾個理論問題》,載《法學研究》1998年第4期)該定義的內涵比較具體,基本上能涵蓋社會保障的內容,但對內涵的表述不夠准確。鑒於上述不同定義,我們認為,關鍵在於對社會保障和社會保障關系的理解。

(一) 社會保障的界定
社會保障的涵義,在不同國家的立法例中往往不盡相同。綜觀各國立法所規定的社會保障項目,可以認為,社會保障是指國家為了保障社會安全和經濟發展而依法建立的,在公民由於年老、疾病、傷殘、失業、災害、戰爭等原因而生活發生困難的情況下,由國家和社會通過國民收入分配,提供物質幫助,以維持公民一定生活水平或質量的制度。其要點有:(1)社會保障的責任主體是國家和社會。即有責任向全體公民提供社會保障的主體有兩個層次,一是國家作為全社會的管理者、全民利益的代表者和國民收入的分配者,有責任組織社會力量為公民維持一定生活水平或質量提供保障;二是企事業單位等社會組織作為社會勞動力資源的使用者和社會經濟活動的獲利者,有責任出讓部分利益,通過政府和非政府公共機構為公民維持一定生活水平或質量提供保障。(2)社會保障的權利主體是生活發生困難的公民。生存權是公民的基本權利。任何公民,無論什麼原因而陷於貧困,都有權要求國家和社會提供物質幫助,以保障其獲得生存的條件。(3)社會保障的方式是通過國民收入分配來提供物質幫助。即政府和非政府公共機構將通過征稅、收費等方式所籌集的資金,用於向生活發生困難的公民提供貨幣、實物、勞務等形式的幫助。(4)社會保障的目的是滿足公民維持一定生活水平或質量的需要,以保障社會安全和經濟發展。即社會保障有兩個層次的目的,其表層目的是保障公民在生活發生困難時仍能獲得維持其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資料;其深層目的是通過滿足公民維持一定生活水平或質量的需要,進而為實現社會安全和經濟發展創造條件。(5)社會保障的依據是相應的法律規范。即社會保障的規則由立法規定,享受社會保障是公民的法定權利,提供社會保障是國家和社會的法定責任。
根據上述涵義,在界定社會保障的外延時,應當注意下述幾點:(1)社會保障不只限於社會保險。社會保障的方式有保險式和非保險式兩大類。保險式社會保障,即社會保險,是利用保險機制來實現社會保障,需要有廣泛和穩定的資金來源,要求保障人、投保人和受保障人(即被保險人)之間存在一定契約關系,並且要求受保障人(即被保險人)承擔相應的義務,宜為多發生性、常規性風險提供保障。因而,它一般適用於給勞動關系中的勞動者提供保障。非保險式社會保障,即在不宜運用保險機制提供保障或者社會保險不足以有效保障的領域或層次,宜由國家和社會以單向提供幫助的方式予以保障,如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社會優撫等。由於社會風險的原因和形式復雜多樣,不具備保險機制適用條件但需要社會保障的現象大量存在,現代社會對非保險式社會保障的需要有擴大趨勢。因而,在強調社會保障的地位時,不能忽視非保險式社會保障,更不能忽視新出現的非保險式社會保險項目,如大學生貸學金、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等。(2)社會保障不只限於城鎮社會保障。在呈現城鄉二元經濟格局的我國,難以建立一元體系的社會保障,城鄉社會保障的水平、財源、方式必然不同。盡管如此,不應當把農村居民排斥在社會保障體系之外,也不宜把農村居民排斥在由國家提供財源的社會保障范圍之外。在完善城鎮社會保障體系的同時,應當構建農村社會保障,特別是應當強調國家對農村社會保障的責任,力求使農村居民享有與城鎮社會保障項目對應的社會保障。(3)社會保障不只限於國家基本保障。社會保障固然以國家基本保障即國家直接組織和面向全社會並且統一水平和規則的社會保障為主幹,同時還應當重視具有局部性、內部性、差別性的社會保障的補充作用。以社會保險為例,在城鎮,已構建了國家基本保險為主、用人單位補充保險為輔的體系;在農村,由於經濟形式、人口規模、國家財力、生產力水平等原因,現階段國家未能提供基本保險,只宜將村民合作保障充當社會保險的主要形式。(4)社會保障不只限於普惠性保障。社會保障當然是惠及全民的制度,無論公民有無特殊貢獻,只要生活發生困難,國家和社會都為其提供基本生活或最低生活保障。但同時,為鼓勵公民對國家和社會多作貢獻,也有必要給對國家和社會有特殊貢獻者的優惠的社會保障待遇,例如,對建國前參加革命工作者實行離休制度,對軍人及其家屬、烈士家屬、勞動模範、見義勇為者等實行優撫制度。
(二) 社會保障關系的界定
作為社會保障法調整對象的社會保障關系,是指參與社會保障過程的各種主體相互之間以供給和管理社會保障為內容的各種社會關系。其主要特徵表現在:(1)社會保障關系是發生在社會保障過程中的社會關系,換言之,只有構成社會保障運行系統中某種要素的社會保障關系,才屬於社會保障關系。(2)社會保障關系是以實現公民的社會保障利益為目的的社會關系,即是說,各種社會保障關系都是圍繞著如何使公民獲得社會保障利益而展開和運行的。(3)社會保障關系是體現社會連帶責任的社會關系,參與社會保障供給和管理的各種主體,特別是政府、社會保險事業單位和企業,共同對公民獲得社會保障利益承擔連帶責任。(4)社會保障關系是以社會保障經辦機構為軸心的社會關系整體,即是說,社會保障過程中的各種社會關系大多以社會保障經辦機構為一方當事人,正是由於社會保障機構參與各種社會保障關系,才能夠形成統一的社會保障供給系統和管理系統。(5)公民所參與的社會保障關系是兼有人身關系屬性和財產關系屬性的社會關系,即公民的社會保障利益一方面是與自身生存不可分離,具有人身利益屬性;另一方面是以獲得物質幫助為內容的財產利益。
如果從主體的角度來界定,社會保障關系包括下述幾類:(1)行政機關與公民之間的關系,主要指各級政府及其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和有關部門代表國家對公民承擔社會保障職責的關系。(2)行政機關與社會保障事業單位和社會保障資金來源主體之間的關系,主要指各級政府及其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和有關部門對社會保障事業單位和用人單位等社會保障資金來源主體向公民履行社會保障義務進行管理、監督和財力支持的關系。(3)社會保障事業單位與公民之間的關系,主要指社會保障經辦機構和社會保障服務機構等事業單位向公民給付社會保障待遇和提供相關服務的關系。(4)社會保障事業單位與社會保障資金繳納或投資、捐贈主體之間的關系,主要指用人單位向社會保障經辦機構繳費的關系,企業等單位向社會保障事業單位投資或捐贈的關系,以及公民向社會保障事一單位繳費或捐贈的關系。(5)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的關系,即用人單位向其勞動者履行社會保障和勞動福利義務的關系。(6)行政機關之間的關系,主要指各級政府及其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和有關部門為執行國家的社會保障職能而分工、配合和制約的關系。(7)社會保障事業單位之間的關系,主要指社會保障經辦機構與社會保障服務機構之間以及不同項目社會保障事業單位之間就社會保障供給而分工、協作和制約的關系。(8)公民之間的關系,主要指公民之間互助共濟的關系。
如果從內容和性質的角度來界定,社會保障關系包括下述幾類:(1)社會保障基金形成關系,即政府和社會保障經辦機構通過各種法定渠道向社會保障基金供給主體籌集社會保障基金的關系,具體表現為特定的稅收關系、財政補貼關系、繳費關系、捐贈關系等形式。(2)社會保障待遇給付關系,即政府有關部門或社會保障經辦機構直接或間接向符合條件的公民給付社會保障待遇的關系,直接給付通常表現為政府有關部門或社會保障經辦機構直接向公民發放一定貨幣或實物;間接給付通常表現為政府有關部門或社會保障經辦機構通過有關服務機構向公民提供一定服務。(3)社會保障基金投資關系,即社會保障經辦機構將社會保障基金的積累部分向特定領域投資,以實現保值增值的關系,如購買國債、委託特定機構投資等。(4)社會保障財務管理關系,即在社會保障基金籌分配、使用過程中發生的預算、決算、核算、結算等管理關系,既有財政、審計等部門對社會保障財務活動的管理關系,也有社會保障系統內部的財務管理關系。(5)社會保障管理、監督關系,即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和有關非政府監管機構對社會保障業務活動實施管理、監督的關系,其中,特別重要的是社會保障行政部門的管理、監督。(6)社會保障爭議處理關系,即社會保險爭議處理機構與社會保障爭議當事人(或其他人)之間因處理社會保障爭議而發生的社會關系。
社會保障關系還可分別從不同角度作出多種分類。例如,依社會保障項目不同,可分為社會為社會保險關系、社會福利關系、社會救助關系、社會優撫關系;依社會保障對象不同,可分為城鎮社會保障關系、農村社會保障關系和軍人社會保障關系。
二、社會保障法的體系
社會保障法體系,可以從法律規范體系和法律形式體系兩個層面來理解。我國現行社會保障立法,無論從哪個層面來看,體系均不完整。在社會保障制度改革過程中,如何設計社會保障法體系的結構,是從總體和宏觀上把握和指導社會保障立法所迫切需要研究的問題。
(一)法律規范體系的結構
從法律規范體系的層面設計我國社會保障法體系的結構,應當考慮下述幾個因素:(1)社會保障的項目。眾多的社會保障項目一般分為社會保障、社會救助、社會福利和社會優撫四大類別,各大類社會保障項目又可作進一步的分類。為使各種和各類社會保障項目都有專門的法律制度來規范,社會保障法體系的結構當然要與社會保障項目的分類相對應。並且,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改革的深化,不斷出現新的社會保障項目,如下崗職工再就業和基本生活保障、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貧困學生貸學金等,社會保障法體系的結構當然要及時反映所出現的社會保障項目。(2)社會保障的通用性問題。各社會保障項目都有許多共同的問題,其中有的問題特別重要而需要有專門的法律制度來規范,如組織體系問題、基金問題、爭議處理問題等,在社會保障法體系中就有必要設置通用於各種社會保障項目的若干法律制度。(3)社會保障的城鄉差別。社會保障體系的城鄉二元結構在我國相當長時期內還會存在,因而,城鄉社會保障必然存在制度差別。社會保障法體系的結構當然要反映這種差別,就與城鎮社會保障有重大差別的農村社會保障項目設置專門的法律制度。(4)社會保障的軍民差別。軍人在各國都是一種重要的特殊群體,對社會保障有不同於一般公民的特殊需求。因而,在社會保障法體系中應當給軍人社會保障法律制度以特別法的地位。(5)社會保障與相關法律制度的關系。社會保障涉及面廣,與經濟、社會的多個領域相聯系,在一定程度上分別受到多種相關法律制度的規范。社會保障法體系的結構對此應當有所反映。
(二)法律形式體系的結構
社會保障法的法律形式體系,又稱社會保障法規體系,其結構在世界范圍內呈現多樣化格局,主要有三種模式:(1)多法並立平行模式。即就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社會優撫等社會保障項目,制定若幹部平行的社會保障法律法規,分別調整某類或某一社會保障項目的社會關系。其特點是多部社會保障單行法律法規並存,互不隸屬,共同規范社會保障。這種模式由德國首創,「鐵血宰相」俾期麥於1883年頒布《勞工疾病保險法》、1884年頒布《勞工傷害保險法》、1889年頒布《老年及殘廢保險法》,這三部法律於1911年合並,另增加《孤兒寡婦保險法》,成為著名的「社會保險法典」。我國台灣地區亦采此立法體例,先後頒布有《勞工保險條例》、《軍人保險條例》、《公務人員保險辦法》、《退休人員保險辦法》、《私立學校教職工保險條例》、《社會救助法》、《職工福利金條例》、《殘疾人福利條例》、《兒童福利條例》、《老人福利條例》等一系列有關社會保險、社會救助及社會福利的法律法規。(2)一法統馭多法模式。即統一制定—部法律綜合規定各類社會保障項目的基本問題,作為社會保障法部門的基本法,再依據基本法就各類社會保障項目分別制定若干單項社會保障法律法規。這種體系由一法統馭、多法並行,呈現層次性,有利於社會保障法的一體化、全民化以及立法形式多樣化。這種模式由美國首創,羅斯福新政時期於1935年頒布《社會保障法》。這種模式,既有利於宏觀層次規范的相對穩定性和統一性,同時,又是一個發展和開放的體系,當產生新的社會保障項目需求時,可以基本法為依據進行立法。(3)混合立法模式。采此模式的國家,既頒布部分社會保障方面的專門法律法規,同時將另一些社會保障項目納入到其他部門法體系中進行規范,從而形成了一種混合性的社會保障立法模式。此種模式既不利於社會保障立法的整體、系統、協調地發展,也破壞了社會保障法作為獨立部門法的發展格局。
我國長期以來的社會保障立法系「分散立法」體例,至今還沒有一部關於社會保障的綜合性法律,只有就某種社會保障項目作出專門規定的少量法規和個別法律(如《殘疾人保障法》,體系不完整,層次低,多以「暫行」性法規的面目出現,沒有統一性、穩定性和權威性。目前我國社會保障制度改革正步入宏觀設計和整體推進的關鍵階段,亟需重構社會保障法規體系,圍繞其模式選擇出現了許多爭論,其主流觀點有兩種:
一種是「一法統馭多法」模式論。認為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保障立法應由「多法並存」的分散立法模式走向「一法統馭多法」的綜合立法模式,即由社會保障基本法從宏觀上協調、統一和指導各種單行法及地方立法。其必要性和意義在於:(1)傳統社會保障立法在內容上與市場經濟的要求格格不入,而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保障的諸多問題需要重新規范。例如,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在社會保障職責上的分工,多部門分管社會保障的協調,不同社會保障項目之間的職能劃分和銜接,社會保障基金的來源布局和統一管理,等等。這些問題都是單行法律法規不能解決的。(2)社會保障法律制度是一項系統工程,它具有長期性、根本性和全面性,不是臨時的政策、具體的措施抑或局部的規定,因此,必須由社會保障基本法作出整體規定,不能零星片段、不求統一、立一條算一條。(3)社會保障制度應在全國范圍內統一實施,因而社會保障法不應具有地方性,但我國近期以來的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及其立法,走著「中央試點指導、地方立法為主」的路子,客觀上形成了地區之間社會保障制度的不平衡。因此,需要有一個基本法對地方立法進行統一、協調並指導其發展。綜上所述,持此論者主張,同其他部門法體系一樣,社會保障法體系應當以基本法為中心來構建,因此,制定社會保障基本法是社會保障立法的首要任務和當務之急。(森永俁、劉豪興:《中國社會保障制度的立法建設問題》,載《社會學研究》1994年第5期。)另一種是「多法並立平行」模式論。認為在國外三種模式中,混合式立法顯然是缺陷最大的一種立法模式,但選擇一法為主的母子法結構還是選擇多法並重的立法結構,應當根據各國的具體國情來決定。從中國的現實國情出發,由於社會保障的內容廣泛和多部門管理,以及以往的立法慣例、立法結構和經驗,要制定綜合性的社會保障法作為母法,再在些基礎上制定若干社會保障法子法,顯然既不現實,也無必要。因為這種立法模式會徹底破壞現行的社會保障法律制度格局,造成新型社會保障法律制度建設的成本高昂化。而從社會保障制度運行的需要出發,亦並非只有母子法結構才是最佳選擇。因此,盡管國際勞工局在《展望21世紀:社會保障的發展》中曾經建議將「分散的社會保障法律應綜合並盡可能匯集起來」,(國際勞工局:《展望二十一世紀,社會保障的發展》第7頁,勞動人事出版社1998年版。)但這種建議因社會保障內容的廣泛性而在西方發達國家也無法做到,中國就更不能以此為依據了。有鑒於此,持此論者主張按照多法並立平行的原則來建立中國的社會保障法律制度,即社會保障法律制度不屬於任何其他法律部門,而是與其龐大的領域及獨特的運行規律相適應,構成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同時,根據社會保障體系的六大子系統,在尊重現有立法格局與立法傳統的基礎上,分別制定《社會保障法》、《社會救助法》、《社會福利法》等多部平行的社會保障法律。這種立法格局不僅符合社會保障制度的內在要求,而且同樣能夠收到集中、有效的效果。(鄭功成著:《論中國特色的社會保障道路》第485—486頁,武漢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透過上述爭論,我們不難發現,二者在社會保障法的主要內容上已達到共識,即中國的社會保障法系統由社會保險法、社會救助法、社會福利法等構成,爭論與分歧的焦點在於要不要社會保障基本法,以及是先制定社會保障基本法還是社會保障單行法律?
筆者認為,我國社會保障法應選擇一法統馭多法模式其意義在於:(1)有利於社會保障立法的整體、全面、系統的規劃和完善,從而推進我國社會保障法制建設科學合理地發展;(2)有利於通過社會保障基本法的統帥作用,克服社會保障法系統內的沖突與矛盾,以實現系統內的整體協調和平衡;(3)有利於社會保障法作為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在我國形成和發展,從而推進我國社會保障法理論的繁榮與發達。
但是,我們還應充分地認識到,一個理想的社會保障法規體系的建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俾斯麥的社會保障立法歷程也給我們這樣的啟示。「鐵血宰相」俾斯麥於1883年頒布《勞工疾病保障法》、1884年頒布《勞工傷害保險法》、1889年頒布《老年及殘廢保險法》,這三部法律於1911年合並,另增加《孤獨寡婦保險法》,成為著名的「社會保險法典」,經由一個由單項分步立法走向綜合立法模式的變遷過程。我國社會保障立法,在步驟上亦可採用先分步單項立法然後統一的方式。
三、社會保障法的地位
(一)公法與私法的劃分與社會法
自古羅馬烏爾比安提出公法與私法的分類以來,西方法律體系中便有了所謂公法與私法的「兩分法」,並沿襲至今。有的學者認為,在近代國家和社會,國家和市民社會是分離和對立統一的;與此相適應,近代法分為公法和私法兩個范疇,兩者分別在各自獨立的范圍內發揮著保障市民權利的作用。但到本世紀,則產生了介乎公法與私法之間的「第三法域」,此即社會法域(以社會保障法為主體)([日]金澤良雄:《經濟法概論》第31頁,甘肅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他們認為,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由於許多國家通過立法直接影響社會經濟的發展,以致出現了所謂的「法律的社會化」,因而在市場規制、社會保障、勞動關系等方面,形成了作為中間法域或稱第三法域的社會法,如社會保障法、勞動法和環境法等。它們與近代社會形成的行政法、民法等傳統法律部門是不同的。由於它們產生於現代且與現代社會相適應,因而可稱之為「現代法」。
從上述公法與私法的分類及其發展過程不難得見,把法律區分為公法與私法的二元論,是以國家與市民社會的二元結構為基礎的;而把法律分為分法、私法和社會法的三元論,則是分別將國家、個人和社會作為公法、私法和社會法的「本座」。三元論看到了國家、個人和社會的不同,認識到了社會法域確實更偏重於社會,並因而與公法和私法屬下的法律部門有不同之處,但這只是社會法獨立於其他法律部門的主要原因。作為一個法律部門的社會法,它與公法和私法並非同一層次的概念,並且,社會法自身的發展與公法、私法的發展本來就存在著不可分割的內在聯系;社會法雖然更具有社會性,更強調保障社會公共利益和社會公平,以實現其在謀求社會福祉的基礎上促進經濟與社會的良性運行和協調發展的目標,但這仍不過是國家的社會職能在法律上的體現,況且國家和政府本身就是社會法的重要主體。因此,社會法從傳統的法律分類的角度,在實質上仍屬於公法,或曰在原則上屬於公法的范疇,它的獨立是在公法中的獨立。([德]漢斯·F·察哈爾:《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的社會法》,載《國外法學》1982年第1期。)
(二)社會法與社會利益
社會法是一個新興的門類。起初,這一概念是相對於個人主義法律觀而言的一種學說。法國學者狄驥等人認為,根據社會連帶關系,個人權利具有社會性,個人負有一定的社會義務。在德國,第一次世紀大戰結束後,試行了所謂重要工業社會化政策,採取社會干預(包括國家干預和社會團體干預)的政策,來管理和糾正自由放任所帶來的各種弊病。在日本,社會法一詞開始也僅意味著對個人絕對所有權和契約自由的修正。後來,也蛻變為「統制經濟法和社會福利法的路上去了。」(參見潘念之主編:《法學總論》第40—41頁,知識出版社1981年版。)鑒於此,現在所說的社會法,往往是指有關市場秩序和社會保障的法律類別。我國學者認為,「社會法與市場經濟的競爭性所帶來的社會公害,使風險分散、轉移,讓公眾來承擔以減少損失,體現社會互助合作精神,保障社會公共利益」。(參見孫笑俠:《論傳統法律調整方式的改造》,載《法學》1995年第1期。)社會法的出現與勃興,就在於它是與一種相對獨立的社會利益相聯系。社會利益的主體是公眾,即公共社會。社會公共利益的主體既不能與個人、集體相混淆,也不是國家所能完全替代的,盡管社會利益表現在權利形式上,其主體可以是公民個人、法人、利益階層或國家。在利益分類中,社會利益與個人利益、集體利益、國家利益四者是並列關系,社會利益是公眾對社會文明狀態的一種願望和需要,其內容也不象人們所說的那樣抽象得不可捉摸。它包括:(1)公共秩序的和平與安全;(2)經濟秩序的健康、安全及效率化;(3)社會資源與機會的合理配置和利用;(4)社會弱者利益(如市場中的消費者利益、勞動者利益等)的保障;(5)公共道德的維護(這在任何市場經濟國家及其任何發展階段都顯得特別突出);(6)人類朝文明方向發展的條件(如公共教育衛生事業的發展);等等方面。(參見孫笑俠:《論法律與社會利益》,載《中國法學》1995年第4期。)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可以相互轉化,社會利益通過法律確定為權利時,就轉化為個人利益、法人利益。利益主體雖然本質上是社會公眾,但表現在法律上的權利主體卻是個體。如環境保護本是社會公共利益,但經法律確認為環境權時,這一權利則由自然人或法人來行使。同時,個人利益也能轉化為社會利益。當個人利益和個人權利被侵害達到一定的普遍性,具有經濟秩序或社會正義的普遍和典型意義時,就可能轉化為社會利益。比如向農民打「白條」,假葯害人等,所侵犯的是社會利益。 心

『伍』 《勞動與社會保障法:規范與應用岳宗福》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勞動與社會保障法:規范與應用岳宗福》網路網盤pdf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SZWkCM88ty9pb1_phwjJUQ

?pwd=5n69 提取碼:5n69

簡介:本教材共分16章。章是全書的基礎,概括介紹勞動與社會保障法的基本理論,其餘內容分為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兩大部分。在勞動法部分,主要基於我國現行勞動法的章次安排和已經頒行的相關立法,適當借鑒了歷目前關於勞動法典草案的編纂設計,由勞動就業法、勞動合同法、勞動基準法、勞動保護法、勞動爭議法、勞動組織法、集體合同法、民主參與法、勞動監察法等組成。在社會保障法部分,由於我國尚未出台綜合性的社會保障法,且關於社會保障內涵的理解莫衷一是,所以本書在內容編排上盡量兼顧實務部分與學界的「共識」,由社會保險法、社會救助法、社會福利法、軍人保障法、住房保障法等組成。本書關於勞動和社會保障法的理論敘述力求簡明扼要,而對於我國現行勞動和社會保障法的規范解讀和實務應用則力求細致入微。本書既可以作為高等院校勞動與社會保障、人力資源管理、勞動關系、社會工作等專業學生學習勞動和社會保障法的教材,也為勞動與社會保障法相關實務部門提供了一本兼顧理論與實務的實用教程,同時也為每位公民了解和維護自身勞動及社會保障權益提供了推薦的法律規范與應用指南。

『陸』 社保是從國外引進中國的 嗎

是的,社保的最早產生是西方國家。
國外社會保險制度的發展
1、萌芽階段
代表國家是英國。16世紀前後,以英國為首的歐洲各國進入工業化早期,伴隨著圈地運動後,農民被迫離開土地,部分淪為流民,無家可歸,社會矛盾突出,政府被迫考慮救濟貧民問題。
1601年,英國政府頒布伊麗莎白《濟貧法》(也稱舊《濟貧法》),標志著社會保險制度的萌芽。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部社會保險法規,規定政府有義務對貧民進行救助,保障其基本生存權利。舊《濟貧法》確認國家負有救濟貧民問題的責任,並形成了一種社會救助制度,但是救助對象有限,救助水平是低層次的。
2.形成階段
代表國家是德國。德國統一後,統治階級極欲進行對外擴張,但當時國內矛盾重重,勞資關系惡化,產業工人風險突出。當時德國的鐵血首相俾斯麥頒布了三項法案:1883年頒布了《疾病保險法》,1884年頒布了《工傷事故保險》,1889年頒布了《老年和殘障保險法》,從而完成了當時世界上第一份比較完備的工人社會保障計劃,建立了社會保險制度。這三項法案受到工人普遍歡迎,有力促進了德國經濟的發展。
德國的現代社會保險制度從性質上看,是通過立法的形式明確了保障對象的權利與義務,從內容上涵蓋了疾病、工傷和老年這三項勞動者所面臨的最主要的社會風險,從體制上明確了權利與義務相統一,以交費作為享受保險的條件,保險費用多方共同負擔等現代社會保障制度所具備的基本原則。因此這種社會保險制度比社會救濟制度更具現代意義,成為現代社會保障制度誕生的標志。此後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分別建立起現代社會保險制度。
3.發展階段
代表國家是美國。受1929年-1933年世界經濟危機的影響,美國經濟遭到重創,大量工人失業,老年人的養老儲蓄化為烏有,傳統的社會救濟根本無法解決問題。美國總統羅施福根據凱恩斯經濟理論,開始大力干預經濟,實施社會保障。
1935年8月14日,羅斯福總統簽署《社會保障法》,美國歷史上第一部社會保障法典生效。基本內容是失業保障、老年保障和各種津貼。
美國1935年頒布的《社會保障法》,不僅在實踐中基本解決了美國社會面臨的失業和老年問題,而且在理論上第一次提出了「社會保障」概念,使社會保障從形式到內容都更加完整和統一。它是世界上第一部完整的社會保障法,它的頒布標志著西方現代社會保障制度的進一步完善。此後各國紛紛建立社會保障制度。
4.完善階段
代表國家是英國。二戰時期,英國受到戰爭的影響,傷、殘、病、死、窮等問題特別突出。英國首相邱吉爾委託劍橋大學經濟學院院長貝弗里奇教授研究社會保障計劃。
1942年,貝弗里奇完成了他的研究報告:《社會保險及相關事務》(俗稱《貝弗里奇報告》)。《報告》提出建立全社會的國民保險制度,國家對公民提供從搖籃到墳墓,從生到死的一切安全保障。1944年英國開始制定社會保障計劃,到1948年,社會保障體系全面完成。艾德禮首相宣布英國第一個建成福利國家。
貝弗里奇報告使社會保障性待遇首先被作為公民的一項基本權利得以確立,較為完整的現代社會保障制度的結構與輪廓得到開創性的界定。此後各國均宣布實施「普遍福利」的政策,社會保障進入了全面發展和完善時期。
5.調整階段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發達國家經濟結束了「黃金」發展期,經濟增長速度開始放慢,高福利的社會保障使各國政府壓力山大。同時,社會保障制度本身也開始呈現出一些問題,比如一些國家的人情願失業而不願意就業等。因此各國政府開始著手對高福利的社會保障體系實施改革與調整,政策包括提高退休年齡、增加社會保障稅收、削減社會保障支出、社會保障私營化等。
回顧整個社會保險制度的形成和發展過程,大致可以分為:以英國的《濟貧法》為標志的萌芽階段;以德國俾斯麥政府的社會保險制度為標志的形成階段;以美國頒布的《社會保障法》為標志的發展階段;以英國《貝弗里奇報告》為標志的全面發展、完善階段。

『柒』 如何完善社會保障法

(一)社會保障法制制度的構建應與基本國情相適應
目前我國的生產力發展水平不高,經濟實力不強,這就決定了我國的社會保障制度模式應結合我國國情,一方面,在社會保障立項上應分重點、多層次,採取循序漸進的方式,並制定相比的必要的法律,依法保障實施;另一方面,要將社會保障定位在保障人們的最低生產生活要求,重點加強就業促進的保障項目,充分調動人們的就業積極性,促進經濟發展,從而更好地為社會保障服務。

(二)由地方立法向中央立法發展,並確定中央立法和地方立法許可權
目前,中國社會保障立法大量表現為地方立法。當進入社會保障總體設計與整體推進階段,就必須高度重視並有計劃的頒布全國性的社會保障法律和法規,這是在全國范圍內使社會保障法制走向統一的基本保障。

(三)樹立正確的社會保障立法價值理念
有學者將20世紀初的歐洲社會保障制度原則概括為四個方面:強制性和自願性相結合原則;僱主責任原則;共同責任原則;權利與義務相結合。如德國社會保障的基本價值:公平與效率兼顧,自我負責和團結互助結合。因此,我國在完善社會保障法制時,要根據實際情況樹立正確的社會保障立法理念。

(四)選擇合適的立法模式
就國外社會保障立法模式看,主要有三種:一是美式立法,即制定一部綜合性的社會保障法作為調整社會保障關系的基本法。二是德式立法,即制定多部平行的社會保障法律共同構成社會保障法系統;三是混合立法,就是在頒布有關社會保障的專門法律的同時,將另一些社會保障法的規范納入其他法律部門,從而形成一種混合性的社會保障立法模式。王樅為認為,我國的社會保障立法應採取以社會保障基本法為龍頭,單行法律法規為主導,相關法律為補充的立法模式。首先應抓緊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障法》,這是因為這是整個社會保障法體系中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也是目前最急需制定的一部法律。在此基礎上,由國務院分別制定《社會救助條例》、《社會福利條例》、《社會優撫條例》等單行條例,待條件成熟時將其上升為人大的立法,最後再編撰為綜合性的法典。

(五)完善社會保障法的監管機制
我們要明確劃分各執法部門的職責范圍,提高執法人員的素質,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和程序,從嚴執法,公正執法,建議充分調動廣大市民,實施信息公開化,加強監督和監管,從而達到完善社會保障法的監管機制。

『捌』 2010年春——社會保障學形成性考核作業(一,二,三)答案

後面還有????

社會保障學—形成性考核作業(二)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1分,共25分)

1.社會保障制度首要的影響因素是( )。

A.經濟因素 B.社會因素 C.道德因素 D.政治因素

2.社會保障制度產生與發展的基礎性影響因素是( )。

A.經濟因素 B.社會因素 C.道德因素 D.政治因素

3.在人類之初,對社會保障實踐活動起決定性影響的因素是( )。

A.經濟因素 B.社會因素 C.道德因素 D.政治因素

4.在產生與形成階段,社會保險制度的根本目的是( )。

A.解決社會成員現實困難 B.解決社會成員當前困難

C.促進社會經濟發展 D.解除社會成員的後顧之憂

5.19世紀80年代,在世界上率先建立起現代社會保險制度的國家是( )。

A.英國 B.德國 C.美國 D.法國

6.「社會保障」一詞,最早出現在美國頒布的( )中。

A.《濟貧法》 B.《國民保險法》

C.新《濟貧法》 D.《社會保障法》

7.西方福利國家的代表是( )。

A.德國 B.美國 C.加拿大 D.英國

8.建立福利國家的理論與政策依據是( )。

A.空想社會主義 B.制度經濟學

C.產業經濟學 D.貝弗里奇《社會保險及相關服務報告》

9.首創完全積累型公積金制度的國家是( )。

A.美國 B.英國 C.新加坡 D.智利

10.社會保障制度的基本出發點是( )。

A.發展經濟 B.創造社會穩定

C.社會公平 D.促進效率

11.社會保險制度的保障水平是( )。

A.基本保障型 B.最低保障型

C.充分保障型 D.完全保障型

12.1883年,德國頒布的( )是現代社會保障制度產生的標志。

A.《社會保障法典》 B.《職業介紹和失業保險法》

C.《疾病保險法》 D.《工傷保險法》

13.社會保障進入高級階段的標志是( )。

A.參保人數的擴大 B.法制的日趨完備

C.保險項目的增多 D.社會福利的普及化與高水平化

14.社會保障法立法的首要原則是( )。

A.人權保障原則 B.公平優先原則

C.權利與義務相結合原則 D.普遍性與特殊性相結合原則

15.社會保險待遇給付方式是( )。

A.現金給付 B.勞務服務

C.現金給付為主,勞務服務為輔 D.現金給付與勞務服務並重

16.社會保障領域選擇基金制的根本目的是( )。

A.實現基金保值 B.實現基金增值

C.防止資金缺口 D.應付人口老齡化

17.與資本市場結合的社會保障基金主要是( )。

A.失業保險基金 B.醫療保險基金

C.養老保險基金 D.工傷保險基金

18.在各種社會保障基金的投資方式中,屬於平穩型投資的是( )。

A.將基金存入金融機構 B.基金管理機構直接從事投資

C.委託投資 D.上述三者的結合

19.現代意義上的養老保險制度誕生的標志是( )。

A.法國《年金法典》 B.英國新《濟貧法》

C.德國《老年、殘疾和遺屬保險法》 D.英國《國民保險法》

20.養老保險最直接、最根本的目標是使勞動者( )。

A.老有所養 B.老有所樂

C.老有所為 D.老有所學

21.在醫療保險制度上,推行儲蓄醫療保險模式的典型國家是( )。

A.英國 B.德國 C.新加坡 D.美國

22.在醫療保險制度上,推行國家保險模式的典型國家是( )。

A.英國 B.德國 C.新加坡 D.美國

23.從各國實踐看,失業保險制度最明顯的改革趨勢是( )。

A.限制享受失業保險的權利 B.加強失業保險管理和運營

C.突出就業導向 D.擴大失業保險的覆蓋范圍

24.慈善事業的發展基礎是( )。

A.慈愛之心 B.民營機構

C.社會捐獻 D.社會成員的普遍參與

25.惟一實行全國統籌,現收現付的強制性企業年金計劃的國家是( )。

A.英國 B.法國 C.德國 D.美國

二、多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40分)

1.社會保障的公平性特徵包括( )。

A.保障范圍的公平性 B.保障待遇的公平性

C.保障過程的公平性 D.保障手段的公平性

2.社會保障的社會化特徵主要體現在( )。

A.制度的開放性 B.籌資社會化

C.服務社會化 D.管理監督社會化

3.社會保障的多樣性特徵主要表現在( )。

A.模式的多樣化 B.項目結構的多樣化

C.水平結構的多樣化 D.法律規范的多樣化

4.以不同時期的具體實踐內容為依據,可以把社會保障劃分為哪幾個階段( )。

A.社會救助型 B.社會保險型

C.社會福利型 D.商業保險型

5.傳統社會的社會保障主要是( )。

A.政府保障 B.教會保障

C.互助保障 D.商業保險

6.20世紀70年代以前,美國的社會保障的大背景是( )。

A.大政府 B.小社會

C.高稅收 D.高福利

7.從制度結構的角度,計劃經濟時代形成的社會保障體制的基本框架由哪幾板塊組成( )。

A.國家保障 B.城鎮單位保障

C.農村集體保障 D.個人保障

8.從現代社會保障制度所包括的業務內容看,構成社會保障體系的內容主要包括( )。

A.社會救助 B.社會保險

C.社會福利 D.慈善事業

9.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的目標包括( )。

A.差異性 B.完整性

C.協調性 D.層次性

10.作為一種社會化保障體制,社區服務的特點包括( )。

A.自主性 B.補償性

C.社會性 D.多樣化

11.從各國社會保障制度的具體安排出發,可以將各國的社會保障模式分為( )。

A.福利國家模式 B.社會保險型模式

C.強制儲蓄型模式 D.國家保險型模式

12.社會保障法制化的價值包括( )。

A.實體價值 B.理念價值

C.內在價值 D.外在價值

13.英國《濟貧法》中的救濟經費的來源包括( )。

A.濟貧稅 B.志願捐款

C.罰金 D.個人繳費

14.從調節個人收入分配的角度,社會保障所對應的特定稅收來源有( )。

A.個人所得稅 B.遺產稅

C.捐贈稅 D.利息稅

15.社會保障基金管理的原則包括( )。

A.依法管理,規范運行 B.專款專用

C.收支分離 D.預算管理

16.社會保障基金預算管理的方式有( )。

A.基金預算 B.政府公共預算

C.一攬子社會保障預算 D.政府公共預算下的二級預算

17.根據現行制度,中國享受基本養老保險金需具備的條件有( )。

A.達到法定退休年齡

B.在基本養老保險覆蓋范圍並參保繳費滿15年

B. 在基本養老保險覆蓋范圍並參保繳費滿20年

D.在基本養老保險覆蓋范圍並參保繳費滿10年

18.我國多層次的醫療保障體系包括( )

A.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 B.補充醫療保險和商業醫療保險

C.醫療救助 D.農村新型合作醫療

19.失業保險基金的來源包括( )

A.政府財政撥款 B.用人單位繳納的失業保險費

C.勞動者繳納的失業保險費 D.基金的運營和經營收入

20.在我國,社會救助的對象主要包括( )

A.「三無」人員

B.遭受天災人禍而生活一時陷入困境者

C.生活水平低於國家規定最低標準的公民

D.食物支出佔到家庭支出59%以上比例者

三、判斷題(每題1分,共20分)

1.現代社會保障制度在各國實踐中表現出的規律,是先有社會保障項目的實踐,之後才有社會保障立法。( )

2.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的規律,是社會保障在發展中必須遵循的客觀規律。( )

3.日本就社會福利方面頒布過六部有名的法律,被稱為「福利六法」。( )

4.由於基金制無法應付人口老齡化挑戰,越來越多的國家選擇現收現付制社會保障。( )

5.就社會保障存在的危機而論,不是社會保障結構的危機,而是經濟基礎由於運營不良而受到侵蝕所造成的危機。( )

6.無論商業保險多麼發達,都不可能替代社會保障。( )

7.福利經濟學是福利國家型社會保障的理論依據。( )

8.智利和新加坡的養老保險都採取個人賬戶完全積累式。( )

9.國家保險型社會保障模式始於前蘇聯。( )

10.沒有成為國家法律之前的社會保障只能是國家的一種政策和措施,充其量是政府的一種公共福利計劃。( )

11.社會保險立法的出現,才真正意味著現代社會保障立法的產生。( )

12.目前,中國尚無一部真正由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通過的專門社會保障法律。( )

13.中國現階段社會保障管理體制,是1998年在中央政府機構改革中確立的。( )

14.經濟手段是社會保障制度解決社會問題的基本手段。( )

15.社會保險基金的結構與功能,取決於社會保險制度的結構和社會保險基金的籌資方式。( )

16.社會救助在各國都是由政府財政承擔全部供款之責的。( )

17.與征費制相比,征稅制更能增進社會保險籌資的強制性。( )

18.與基金制相比,現收現付制社會保障基金的儲存才真正完整地體現了社會保障基金儲存的目的與價值。( )

19.基金儲存的關鍵是如何維護基金的現實價值並盡可能地使之增值。( )

20.養老保險基金的個人賬戶模式是和現收現付式聯系在一起的。( )

四、名詞解釋(每題5分,共15分)

1. 現收現付式

2. 完全積累式

3.企業年金計劃DB制

社會保障學—形成性考核作業(三)

案例分析:煤礦行業工傷事件頻發意味著什麼?

【案例描述】

近幾年,頻發的礦難,開始困擾著我們這個社會。根據有關部門的數據,從2001年到2004年10月底,我國共發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煤礦事故188起,平均4到7天一起。2004年1月至11月間,我國共有5286名煤礦工人死於事故。2005年上半年,全國煤礦事故死亡人數就達到2672人,同比上升了3.3%,其中特大事故死亡704人,上升114.6%。2005年光上百人遇難的礦難就有:2005年2月14日,遼寧阜新孫家灣煤礦瓦斯爆炸,死亡214人;8月,廣東興寧礦難,123名礦工遇難;11月27日黑龍江七台河東風煤礦發生煤塵爆,截至12月6日,有171名礦工遇難。

有人說,目前的安全生產監管體制是不健全的,煤炭生產直接關繫到地方經濟利益,地方政府缺乏嚴格監管的意願,而且,政府體制內缺乏有效的權力制約機制,行業監管部門的腐敗現象嚴重,造成行業監管很大程度上的失靈。官煤勾結是事故背後的深層次原因,官商勾結、權錢交易,導致非法礦主無視法律法規,無視政府監管,無視礦工生命,在不具安全生產最基本的條件下大幹快上,最終付出的往往是礦工生命的代價。同時,煤炭行業存在多頭管理的積弊。分段、分攤、多頭管理致使煤炭行業出現管理真空和職權交叉,多頭管理既浪費國家行政資源,又降低了行政效率。管理煤礦生產的不管安全,管理煤礦安全的不管生產,相互脫節,誰都管,但是誰都管不好。日常監管馬虎草率,以發證代替監管,以罰款代替監管,一罰了事,留下大量真空地帶和事故隱患。

還有人說,在中國經濟發展的快速時期,人們的安全意識普遍下降,雖然大家都知道「人命重於泰山」,但在經濟效益面前,安全生產向超產讓位,安全預防措施極度不力。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長周鳳起研究員向中國經濟時報分析說:「隨著煤炭行業管理的弱化,以及前些年全行業虧損造成的嚴重安全欠賬,一些國有大礦的管理已經不像以前那麼嚴格,安全基礎弱化了。而國有大礦,規模大,一旦發生事故,往往傷亡慘重。不執行安全制度、不嚴格按照操作標准進行超生產能力開采。」

站在社會保障的角度,我們更關心,在眾多的傷亡事件中,這些遭遇事故的礦工及其家屬們,他們的工傷保險權益是否得到落實與保障?有資料證實,在這些事故發生以後,一些礦主們運用最多的辦法就是「瞞」、「壓」、「堵」。「瞞」是瞞天過海,能躲則躲、能騙則騙;「壓」是欺壓百姓,用自己手中的權力威脅群眾,為了微薄的經濟來源,礦工們也只能忍;「堵」則是在事情敗露、萬不得已的情況下,礦主們只好拿出一部分錢「堵」住礦工們的嘴,也正好做給上級政府和媒體看,說明自己還是很關心勞動者生命安危的。這樣做,在事故後礦主們不會得到媒體的譴責、沒有正規的工傷認定、評級,也沒有規范的津貼補助,不用消耗大量的經濟和時間成本,也更助長了礦主們的「黑心」。

思考題:

1、你認為工傷保險制度對於避免上述類似事件的發生有什麼作用?(10分)

2、有人提出應當明確企業的主要責任,發生事故後重罰責任人,你認為這種建議是否合理?為什麼?(25分)

案例分析:未來中國農民應該靠誰養老?

【案例描述】

根據我國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截止到2000年11月,我國總人口12.95億人。其中,農村人口為80739萬人,占總人口的63.91%,而農村60歲以上老人已近億人,超過農村總人口的10.92%。由於大量農村青年遷移到城鎮,人為造成農村人口老齡化的提前到來。因此選擇一個合適的農村養老模式,處理好農村養老問題不僅關繫到民生,更加影響到國運興衰。

眾所周知,目前我國農村養老的主要形式還是家庭養老形式,約占整個養老保障的92%。可是隨著人口老齡化時代和經濟的發展,大家普遍開始質疑農村原有的養老保障體系是否已經逐漸失去了其傳統功效,很多研究還列舉了一些影響因素,諸如家庭規模縮小增加子女負擔、青壯年勞動力的流失弱化家庭養老的功能、農村經濟收入偏低使得養老缺乏經濟支持、道德觀念轉變導致逃避養老責任等。這些因素是否弱化了農村家庭養老模式?家庭規模縮小以及農村勞動力流動真的會導致農村家庭養老模式無法為續嗎?請看下列觀點:

家庭規模縮小真的會增加養老負擔嗎?我國自七十年代末實行計劃生育政策,第一代執行計劃生育政策的農村夫妻雖然生長於傳統的農村,但是經歷了改革開放,交通和信息的發展使他們目睹了城鄉二元經濟結構造成的城鄉巨大差距,從而影響其收入支出習慣。他們不會像上一代人一樣花大筆的錢在建造房屋方面,而是將有限的財力用於子女的教育投資和自身儲蓄。很多農民的子女都通過出外上學的方式跳出了「農門」,有能力回報當初父母的教育投資,並且由於父母長期生活在農村,生活費用較低,還會有儲蓄的習慣,所以正常情況下子女對他們的養老支出不會增加子女的負擔。相反,農村若是家庭規模不變,子女的撫養教育支出就會占據家庭收入的絕大部分,有些家庭甚至會因此債台高築,他們的孩子就可能因缺乏人力資本投資而失去更多獲得良好收入的機會,時間一長,這些子女連自身生活都難以維繼,更談不上有餘力去養老供老。因此,子女個數的減少可能會提高子女的質量,在如今靠人口質量而不是人口數量取勝的年代,家庭規模縮小並不一定會增加子女負擔,父母反而可能因為初期的高投入在老年時獲得高回報。

農村勞動力流動會弱化農村家庭養老功能嗎?城市化、工業化的進程需要大批勞動力,而農業的發展和農民追求更多利益機會的意願剛好迎合了這種需求,由此產生了農民工。這是一種必然的趨勢。由於農民工需求的特殊性,男性體力上的優勢更適合這個角色,農村因此出現陰盛陽衰的局面。這部分農民工的土地收入轉為工資收入,收入的一部分轉移支付給留在農村的老人,和以前的供養沒有區別。傳統觀念下,子女對父母經濟上的供給便是最大的孝順,農民工會比留在農村陪伴父母的農民,更有經濟實力孝順父母。所以,農村男性勞動力的流出增加了家庭收入,農村青年婦女完全有能力通過農業生產承擔看護老人的責任。

思考題:

1、請結合我國實際,分析未來中國農民應該靠誰養老?(15分)

2、根據案例所提供的資料及平常的閱讀積累,你認為影響農村養老保障的因素有哪些?如何解決?(30分)

案例分析:「孫志剛事件」引發的思考

【案例描述】

2003年4月25日,《南方都市報》揭露了一起廣州執法人員粗暴侵犯公民的人身權利致人死亡的案件,這個案件的主角就是「孫志剛」。

孫志剛,男,27歲,湖北武漢人,2001年在武漢科技學院藝術設計專業結業。2003年2月24日受聘於廣州達奇服裝有限公司,是一名平面設計師,月薪2000元。2003年3月17日晚10時許,喜歡上網的孫志剛離開與朋友合租的住房,准備到附近一家網吧去玩。走到天河區黃村大街上時,孫志剛突然被廣州市公安局天河區公安分局黃村街派出所的警察攔住了去路。由於身上沒有帶任何證件,孫志剛被帶到了黃村街派出所。當晚,將近110人先後被帶進這個派出所,其中30多人被收容。孫志剛的同學聞訊後趕到派出所,說明孫有身份證和工作單位,提出為其補辦暫住證,並予以保領,當事警官仍拒絕放孫。3月18日凌晨2時左右,孫志剛被作為「無?葑≈?」、「無正當職業」、「無正常居所」等三無人員送到天河公安分局收容遣送中轉站。9個小時後(即18日上午),孫志剛向中轉站護師報告自己有心臟病,因為緊張而心慌、失眠,要求放他出去或住院治療。當晚,孫因「身體不適」被轉往廣州市收容人員救護站。3月20日凌晨1時多,孫志剛遭受被護工脅迫的其他收容人員的輪番毆打,於當日上午10時20分死亡。救護站死亡證明書上稱其死因是「心臟病」。4月18日,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法醫鑒定中心出具屍檢檢驗鑒定書,結果表明,孫志剛死前72小時曾遭毒打。

2003年4月25日,《南方都市報》以《被收容者孫志剛之死》為題,首次披露了孫志剛慘死事件。次日,全國各大媒體紛紛轉載此文,並開始追蹤報道。後來的調查報告表明,正是由於待遣所民警極不負責任,才導致孫志剛「被錯誤地作為被收容遣送人員送至廣州市收容遣送中轉站」。即使依據廣東省人大通過的條例,一個人如果他沒有帶相關身份證件,但是他後來提供了證件,就不屬於應當收容的范圍,必須加以釋放。但是孫志剛提供了證件之後仍然被關押,甚至直接導致被毆打致死的情況,這種收容本身就是一種嚴重的違法行徑。

2003年6月5日上午,孫案開庭。6月9日孫案一審判決:主犯喬燕琴被判死刑,李海嬰被判死緩,鍾遼國被判無期。其他9名被告人也分別被判處3年至15年有期徒刑。同日,孫案涉及的民警、救治站負責人、醫生及護士一共6人,因玩忽職守罪,被分別判處2年至3年的有期徒刑。

時代發展到今天,像孫志剛之死這樣的慘劇,在中國恐怕已經不是一起兩起了,以中國的情況來看,這事雖然人命關天,但也是說大能大,說小也能小,尤其是在SARS病毒瘋狂肆虐於中華大地的同時,舉國上下都在各級黨委和政府的領導下全力抗擊非典的關鍵時刻。但孫志剛事件同「非典」一樣,同樣是用人的生命在實實在在的警示著我們:這個社會存在另一種「非典」——無法無天的權力——時時刻刻在威脅著我們。

思考題:

結合社會救助相關知識談如何看待「孫志剛」事件(20分)

註:本次作業不用列印,A4紙手寫,註明案例名稱及題號,直接回答即可。

『玖』 勞動與社會保障法 誰有全文 發一下 謝謝

首先要跟復您解釋一下:並沒有「勞制動與社會保障法」這個法律,勞動法和社會保障法分別是兩個部門法體系(部門法是法學名詞,也稱法律部門,勿進行字面理解,詳請網路),前者目前有單行的法律即《勞動法》,由該單行法與《勞動合同法》以及相關法律法規構成,後者尚無單行的法律,目前由《社會保險法》等法律和相關法律法規構成。
至於前述提到的三個法律名稱,網路和國務院網站均有具體的條文。至於兩個部門法體系涉及的各項法律法規和規范性文件,由於條文太多,我就不一一給你列出了。如果你有興趣了解或學習,建議去書店尋找法律匯編翻閱或購買。如《勞動和社會保障法典》等,其中法律出版社的《勞動法典》(暗金色書皮,是各匯編法典中的一部)比較不錯。

『拾』 求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的學習心得

在我國建立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是構建和諧社會重要思想的具體體現,也是深化改革、促進發展、穩定社會和安邦興國的根本大計,是一件「關乎國運、惠及子孫」的大事,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政治意義和經濟意義。雖然人們都認識到了社會保障在社會層面的重要性,而對其法律層面的認識還不夠,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本文對勞動法和社會保障法做了一個簡單的介紹與分析。

當前,我國正處在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進行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時期,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面臨著更加激烈的國際競爭,企業的優勝劣汰和職工的下崗、失業已成為一種經常發生的社會經濟現象,妥善解決好下崗失業人員的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業問題,是推進企業改革和結構調整的重要舉措。

一、勞動法和社會保障法簡介

社會保障法是調整社會保障主體之間權利與義務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而勞動法是調整勞動者與資本所以者之間社會關系的法律制度。

1 、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的共性

社會保障法與勞動法的共通之處在於它們都是關注社會弱勢群體的法律,而且社會保障法是在勞動法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即便是德國俾斯麥頒布的社會保障法典,也是以保障勞動者的基本生存狀況為基本動因的。

2 、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的區別

勞動法主要調整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的勞動關系,社會保障法調整國家、用人單位、公民(勞動者)、社會保障經辦機構因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優撫安置等發生的關系。

3 、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所涉及的對象

勞動法調整的勞動關系的主體是用人單位和與之建立勞動關系或勞動合同關系的勞動者(公務員、軍人等不適用勞動法),而社會保障法的主體包括國家、用人單位、社會保障經辦機構和公民(勞動者)。

社會保障的對象應當是該社會的全體社會成員,尤其是那些喪失勞動能力以及需要某些特殊幫助的人。同時,社會保障也對社會成員中的特殊對象給予特殊幫助。社會保障的特殊對象主要包括因退休、失業、患病、傷殘、生育等造成的失去或中斷收入來源而需要社會特殊幫助者。這些成員部分或全部喪失勞動能力與競爭能力,使收入中斷、減少或喪失而影響了基本生活,從而得到社會給予的特殊保障。

二、國家該退位的地方應當退位

在勞動法的調整上,我國長期來存在的問題是行政因素過重,在改革過程中雖有較大的改進,但仍存在一系列問題,國家仍需進一步退位。目前,勞動關系中還存有大量的行政審查,例如:在勞動關系建立時一些地方執行強制鑒證,招、退工的行政審查程序;在勞動報酬中實行的工資總額管制;在特殊工時中實行的行政審批等等,使勞動關系建立與運行中融入大量行政因素。勞動關系的產生、結束與運行不應當是三方關系,而只應當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的雙方關系。尤其要突破的是國家為了行政管理的方便,規定每個勞動者只能建立一種勞動關系的觀念。

當著現實邏輯與觀念邏輯發生沖突時,需要重新審視的恰恰是觀念的邏輯。「一個勞動者只能形成一種勞動關系」這種觀點在計劃經濟時代無疑是恰當的。在那時,一個勞動者出現了多重勞動關系,國家將很難進行統一的管理。今天,當著勞動力通過市場來進行配置,為了使人盡其才,一個人存在多重勞動關系恰恰是一種常態。正是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對「一個勞動者只能形成一種勞動關系」的觀念進行全方位的突破。

允許一個勞動者同時建立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勞動關系,對我國的勞動管理和社會保障制度會帶來有益的影響。在用工管理方面,應當允許一個勞動者同兩個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當然兩單位工作時間總和不應超過現行的工時制度;在工資管理方面,各地在公布和調整最低工資時,應同時公布月最低工資標准和時最低工資標准,如果一個職工每天在甲乙各工作四小時的話,甲單位或乙單位都只按月最低工資標準的百分之五十來執行;在社會保障方面,繳費關系應當與工資關系掛鉤,以養老保險為例,每個勞動者固然只能有一個個人帳戶,但應要求多個用人單位根據勞動者工資的一定比例向這一勞動者的個人帳戶繳納養老保險費,從而保障勞動者的利益。

三、國家該進位的地方應當進位

與勞動法相比,我國社會保障法的突出的問題是國家有一些該到位的領域尚未到位。

首先,立法者沒有設置有效的刑事立法來保障社會保險費的徵收。我國在修改後的刑法中並沒有對嚴重危害社會保險制度的各類違法行為予以明確規定,而只是混同於普通刑事犯罪行為。

其次,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缺乏承擔「使社會保險基金保值增值」任務的主體資格。事實上,許多地方和主管部門運用社會保險基金搞生產投資,基本建設投資或是財政挪用並逾期不歸已成司空見慣的現象。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根本難以有所作為。

再次,長期以來,國家將理應承擔的職工養老保險改革的成本予以轉嫁。對於穩性養老金債務,各國一般都認為是國家的應承擔的責任。所謂隱性養老金債務,是指一種養老金制度終止實施時應承擔的現時退休者的養老金和根據在職職工過去工作年限所承諾的未來養老金的支付責任。

最後,由於我國將社會保險法作為勞動法的調整對象,社會保險爭議也完全按勞動爭議來處理。事實上,用人單位不繳納養老保險,不能僅視為損害了勞動者的利益,應當視為侵犯了國家和社會的利益;受到侵害的勞動者雖也可以提起勞動爭議程序,以保護自己的民事權利;但更應通過行政訴訟程序的方式,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這樣規定有利於明確國家責任,強化社會保險費的征繳力度。國家有關部門在用人單位不依法按時足額征納或在法律規定的情況下,必須承擔有關責任,而並非在社會保障關系中扮演「守夜人」角色。由於勞動者利益受到侵犯時,國家須承擔先行支付的責任,就會促使有關部門提高社會保障的強製程度。

總之,明確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的相互關系,不僅有重大的理論意義,也有很強的實際意義,社會保障制度的產生,是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社會進步和文明的重要標志,如何構建與完善?這是每位從事社會保障及相關法律工作者值得思考和研究的問題。

熱點內容
法治思維解決信訪問題 發布:2025-01-25 08:48:09 瀏覽:232
法學專業的職業規劃 發布:2025-01-25 08:45:53 瀏覽:812
依法治國六項任務 發布:2025-01-25 08:23:41 瀏覽:554
法官被判法官 發布:2025-01-25 08:11:33 瀏覽:506
農村拆遷補償條例 發布:2025-01-25 08:11:25 瀏覽:543
司法行政法律全覆蓋圖版 發布:2025-01-25 07:43:53 瀏覽:158
2013合同法司考解析 發布:2025-01-25 07:42:04 瀏覽:4
定陶縣人民法院 發布:2025-01-25 07:39:18 瀏覽:826
航海條例影響 發布:2025-01-25 06:42:59 瀏覽:151
社區兩委班子法律知識培訓 發布:2025-01-25 06:19:44 瀏覽: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