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74條撤銷贈與
1. 撤銷贈與的條件
贈與合同指的是把自己的財產無償地送給受贈人,受贈人同意接受的合同。贈與合同可以發生在個人對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以及個人相互之間。贈與的財產不限於權的移轉,如抵押權、地役權的設定,均可作為贈與的標的。那麼贈與合同可以撤銷嗎?撤銷的條件是什麼呢?下面我們就來一起看看吧!
一、贈與合同任意撤銷權的基本規定
任意撤銷權,是指贈與人依據自己的意志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享有撤銷贈與的權利。即《合同法》第186條第1款所規定的,「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這種撤銷權是法律賦予贈與人單方享有的權利。贈與人行使撤銷權的時間是在贈與財產權利轉移之前,一般為標的物交付之前,如果贈與的財產需要辦理登記手續,則在辦理登記手續之前。贈與人行使任意撤銷權之後,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消滅,贈與人不負給付義務。
贈與合同
二、享有撤銷權的主體
在贈與合同的任意撤銷之中,享受有撤銷權的主體,依《合同法》的規定僅限於贈與人,而不包括受贈人。因為受贈人雖然在接受贈與財產之前,是有權拒絕接受贈與的,但是,此種拒絕接受贈與的權利並不能稱其為贈與合同的撤銷權,因為撤銷權是形成權,其基本內涵是權利人依自己的行為,使自己與他人之間形成的法律關系歸於消滅,而受贈人拒絕接受贈與財產的行為並不能產生撤銷權所引起的法律後果。
撤銷贈與合同
三、贈與合同任意撤銷權的行使條件
贈與人的任意撤銷權並不是無限制的,為維護合同的嚴肅性,法律規定贈與人撤銷贈與也是有條件的、相對的。贈與人撤銷贈與應受下列限制:
1.贈與人撤銷贈與必須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
若贈與財產的權利已經轉移,贈與人不得撤銷贈與。若贈與財產的權利已經轉移一部分,則贈與人僅能就未轉移部分為撤銷,對已經轉移部分不得撤銷。
對於動產而言,在贈與物交付前,贈與人可以撤銷贈與。對於不動產而言,在辦理權利轉移登記之前,贈與人可以撤銷贈與。對於財產權利而言,根據法律規定轉移權利是否以登記為生效要件,在財產權利交付或辦理權利轉移登記之前,贈與人可以撤銷贈與。
2.贈與人可撤銷的贈與必須不是具有救災、扶貧等具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
由於救災、扶貧等具有社會公益性質的贈與使得贈與具有了重要的社會意義,若贈與人可以隨意撤銷這種贈與,則違背了社會公序良俗。
具有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是指基於道義上的情感而作出的贈與,如果允許贈與人隨意撤銷這種贈與,不僅與道義不符,而且會給受贈人造成情感上的極大傷害。因此,凡是具有救災、扶貧等具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不論當事人依何種形式訂立贈與合同,贈與人均不得撤銷該贈與。
另外,贈與人撤銷贈與,須將其撤銷贈與的意思通知受贈人,如果贈與人不向受贈人為撤銷贈與的意思表示,不能發生撤銷贈與的法律效果。
2. 如何理解合同法第74條規定的撤銷權力行使范圍以債權人的債權為限
理解如下: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釋義》
引起撤銷權發生的要件是有損害債權的行為。債務人實施損害債權的行為主要指債務人以贈與、免除等無償行為處分債權。無償行為不問第三人的主觀動機均得撤銷。債務人、第三人若以有償行為損害債權,則以債務人實施行為時明知損害債權和第三人受益時明知其情形為限。
即債務人與第三人惡意串通,貨物價值與價款懸殊,顯失公平,故意損害債權人的利益。倘若第三人受益時主觀上無惡意,則不能撤銷其善意取得的行為,以保護交易之安全。
受益的第三人包括直接受益人和間接受益人,直接受益的第三人稱為第一取得人,第一取得人又將該物轉給他人受益,受益的他人為間接受益的第三人,間接受益人又稱轉得人,轉得人可以是第二取得人、第三取得人以至更後的取得人。
目前一些企業借分立為轉移財產,留個「空殼子」對付債權人,亦是一種損害債權行為。損害債權的行為有時還發生於擔保行為之中。
例如,責任財產僅能或者已不夠清償現有債權,但債務人卻又將責任財產抵押、出質給新的債權人,害及原有債權人;或者將責任財產抵押、出質於債權中的一人,害及其他債權人。
損害債權的行為應是法律行為,倘若是事實行為,如債務人毀損責任財產,則無從撤銷。債務人、第三人實施上述行為減少責任財產,害及債權,使債權人不能得以清償,即可發生撤銷權.
債務人、第三人有損害債權的行為,債權人可以行使撤銷權。債權人行使撤銷權,可以向債務人、第三人提出,也可以訴請法院撤銷。債務人、第三人的行為被撤銷的,其行為自始無效。
債務人若以無償行為損害債權,第三人無論主觀上是否有過錯,無論是直接受益人還是間接受益人,債權人均有權撤銷其行為,恢復財產原狀,保護債務人的責任財產。
債務人以無償行為損害債權,直接受益的第三人又將取得的財物以公平價格售給他人時,債權人只能向債務人和第一取得人行使撤銷權,不能追及有償取得人,第一取得人應當將所得的價款返還債務人。
債務人與第三人以有償行為損害債權的,無論第三人是直接受益人還是間接受益人,債權人均有權撤銷其行為,恢復財產之原狀,保持債務人的責任財產。
倘若債務人與直接受益的第三人以有償行為損害債權,第一取得人又將取得的財物以公平的價格轉售他人,或者第一取得人雖又以廉價轉售,但他人主觀上沒有過錯,債權人只能向債務人和直接受益人行使撤銷權,不能追及善意取得人,直接受益人應當將所得的價款返還債務人,以維持債務人的責任財產。
企業分立應當債權債務一並分立。債務人借企業分立轉移責任財產,害及債權的,債權人可以行使撤銷權,撤銷其分立行為。
債務人通過擔保方式害及債權的,債權人可以行使撤銷權,撤銷其抵押、出質行為。物的擔保被撤銷後,擔保合同不影響主合同的存在,主合同依然有效。
例如,甲向乙借款,將責任財產抵押於乙,害及原有債權,原有債權人可以行使撤銷權,撤銷抵押行為,然借款合同不因抵押合同被撤銷而失效,出借人和其他債權人一樣,都是無特別擔保的債權人。
債權人行使撤銷權恢復責任財產,是保全全體債權人的利益,故行使撤銷權的范圍,應以保全全體一般債權人的總債權額為限度。行使撤銷權的債權人對保全的責任財產無優先受償權。債權人行使撤銷權的費用,應由債務人和有過錯的第三人償付。
撤銷之訴的既判力,應當及於未行使撤銷權的其他債權人。行使撤銷權的債權人敗訴的,其他債權人不得就同一行為再行訴訟,否則造成一事二理。
(2)合同法74條撤銷贈與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七十四條 因債務人放棄其到期債權或者無償轉讓財產,對債權人造成損害的,債權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債務人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對債權人造成損害,並且受讓人知道該情形的,債權人也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
撤銷權的行使范圍以債權人的債權為限。債權人行使撤銷權的必要費用,由債務人負擔。
3. 贈與可以撤銷嗎
如果贈與合同不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性質、不具有道德義務性質,贈與合同未經過公證,並且贈與行為未完成,那麼贈與合同可以撤銷。但在法律規定的受贈人有過錯時,即使贈與行為已經完成,該贈與合同也可以撤銷。
贈與合同有多種類型: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的贈與合同;具有道德義務等性質的贈與合同;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僅有雙方簽字的贈與合同。
贈與合同並非可以隨意撤消,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的贈與合同,具有道德義務等性質的贈與合同,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不可以任意撤銷,受贈人可以請求贈與人繼續履行贈與合同並支付贈與財物。
如果雙方簽訂不屬於上述不可撤銷的贈與合同後,贈與行為並沒有完成,比如贈與的標的物是房產、車輛,需要在贈與合同簽訂後,履行登記手續,若雙方沒有進行登記的,那麼贈與人可以撤銷贈與。
另外,如果雙方簽訂贈與合同後,即使贈與財物完成登記,只要受贈人的行為符合以下幾點,贈與人仍然可以撤銷:
1、嚴重侵害贈與人或者贈與人的近親屬;
2、對贈與人有扶養義務而不履行;
3、不履行贈與合同約定的義務。
需注意,贈與人的撤銷權,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原因之日起一年內行使。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八十六條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或者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不適用前款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九十二條受贈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贈與人可以撤銷贈與:(一)嚴重侵害贈與人或者贈與人的近親屬;(二)對贈與人有扶養義務而不履行;(三)不履行贈與合同約定的義務。贈與人的撤銷權,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原因之日起一年內行使。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九十三條因受贈人的違法行為致使贈與人死亡或者喪失民事行為能力的,贈與人的繼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可以撤銷贈與。贈與人的繼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的撤銷權,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原因之日起六個月內行使。
4. 簡述贈與合同成立後,合同法對撤銷的規定
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 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或者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不適用前款規定
5. 合同法74條如何執行
民事賠償不能追加子女為被執行人。如果在判決生效之後,債務人有無償贈與子女財產,或者轉移財產至子女名下的行為,此時可以請求法院撤銷贈與,轉讓,法官可以追回財產,繼續執行。
《合同法》第74條規定:「因債務人放棄其到期債權或者無償轉讓財產,對債權人造成損害的,債權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債務人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對債權人造成損害,並且受讓人知道該情形的,債權人也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撤銷權的行使范圍以債權人的債權為限。債權人行使撤銷權的必要費用,由債務人負擔。」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變更和追加執行當事人的若干規定》第二條,除執行依據中指明的債務人外,可以對下列人申請執行,或者在已經開始的執行程序中,申請追加、變更下列人為被執行人:
(一)執行依據確定的債務人死亡或者被宣告失蹤的,其繼承人、受遺贈人、遺囑執行人、遺產管理人或者財產代管人;其遺產被第三人無償佔有或者接收的,該第三人;
(二)執行依據確定的債務為夫妻共同債務的,債務人的配偶;執行依據確定的債務人與其配偶離婚,依法應承擔債務的配偶;
(三)作為債務人的法人分立或者合並的,分立或者合並後存續的法人;
(四)債務人姓名或者名稱變更的,變更姓名或者名稱後的人;
(五)作為債務人的獨資企業、合夥企業或者企業法人的分支機構等其他組織不能清償債務的,設立該組織的公民或者企業法人;
(六)作為債務人的法人依法被撤銷、注銷、吊銷營業執照或者歇業的,其清算人或者負有清算義務,以及無償佔有或者接收其財產的第三人;
(七)作為債務人的機關法人被撤銷的,繼續行使其職權的機關;其職權無國家機關行使的,撤銷它的機關;
(八)執行依據確定的債務依法轉讓的受讓人;
(九)債務人被另一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為權利人的,該另一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人;
(十)對被執行的企業法人投資不實或者抽逃出資的投資人。
6. 為逃避債務而將房屋贈與他人如何處理,是否可以撤銷
一、為逃避債務而將房屋贈與他人如何處理
若贈與人真的欠他人錢款而未還,卻故意以贈與的形式處分其個人財產,則其贈與行為可以撤銷。根據我國《合同法》第74條規定,「因債務人放棄其到期債權或者無償轉讓財產,對債權人造成損害的,債權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也就是說,即使該房屋已經進行了過戶登記,但只要贈與人的債主在規定的時間內向法院申請撤銷贈與行為,則受贈人最終仍然無權取得該房屋。
至於債權人所稱的「無效」,這主要是基於《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30條的規定。當然,法律為了促使債權人積極行使合法權利,債權人行使撤銷權是有一定期限的。
《合同法》第75條規定:「撤銷權自債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行使。自債務人的行為發生之日起5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的,該撤銷權消滅。」也就是說,若債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的,則債權人不再享有該撤銷權。
二、房屋贈與是否可以撤銷
房屋贈與是否可以撤銷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1、在房屋產權沒有發生轉移之前,贈與人有權撤銷贈與。
2、如果房屋產權已轉移,那麼,無權再收回房屋。
3、如果房屋產權還沒有轉移,又沒有經過公證,那麼,贈與人有權申請撤銷贈與,要求返還房產。
4、如何是為了逃避債務而將房屋贈與他人的,債權人有撤銷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