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法支持價格最低工資案例
① 畫圖說明什麼是支持價格 西方經濟學中的
1、考慮到上圖被審核通過的可能性極低,我決定口述並附一例子,相信樓主可以看懂。
2、支持價格又稱最低價格或價格下限,是政府為了支持某一行業而規定的該行業產品的最低價格。常見的有農產品支持價格和勞動力市場的最低工資標准。
3、例子:勞動力市場的供給曲線為q=1+3p,需求曲線為q=11-2p,則勞動力市場的均衡價格和勞動力人數分別為2和7。當政府規定了最低工資為3時,此時勞動力市場的供給為10,而需求為5,勞動力市場出現供求不均,只有5個人能就業,另外5個人將失去工作;而且我們發現此時的就業量5人要少於之前的7人,也就是說最低工資法使一部分人的境況變差:由之前有一份低工資的工作到現在完全沒有工作,本該屬於他們的收益被轉移到那些在最低工資法後仍能工作的人的手中。因此最低工資法總使那些處於勞動力市場底層,沒有什麼技能的勞動力的情況變得更差。
② 經濟法基礎中經濟補償金低收入者為什麼會有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情形
經濟法基礎中,經濟補償金低收入者會獲得一些經濟的補助
③ 經濟法簡單案例分析題
第一題
1答:該行為的性質為承諾。
2答:甲乙公司的合同存在如下的無效部分:第一,定金為合同總額的50%,超過了法律規定的20%的上限,超過部分無效。第二,甲乙約定了雙方遲延履行之時的違約金,又單獨約定了違約金條款。若遇到遲延履行之時,除了支付遲延履行產生的違約金外還要支付20萬的違約金,此約定可能導致違約金額過高,因此,可以請求法院予以適當減少,若超過了法定的違約金比例,超過部分無效。
3.答:甲應向乙主張違約責任,因為根據合同相對性的原理以及《合同法》第121條之規定,當事人一方因第三人的原因導致違約的,應當向對方承擔違約責任。那麼根據合同的約定,乙違約,應適用違約金條款,支付20萬元違約金。
第二題
1答:乙對甲的抗辯權屬於先履行抗辯權,根據合同法原理及《合同法》第67條之規定:當事人互負債務,又先後履行順序,先履行一方未履行,後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履行要求。
2答:不可以。根據合同法原理及《合同法》第67條之規定:先履行一方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的,後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要求。
第三題
答:1. 可以向侵權人乙主張,其依據為侵權責任法相關規定;2.可以向公交公司主張違賠償責任,因為甲與公交公司之間存在客運合同關系,根據《合同法》第302條之規定,承運人應當對運輸過程中旅客的傷亡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第四題
1答:不應得到支持,因為根據現行勞動合同法及相關法律規定,除了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有服務期約定或者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外,勞動者在辭職時不應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2答:不可以,因為根據現行勞動合同法及相關法律規定,用人單位不得以任何名義收取勞動者押金,若收取的,應退回。因此單位於法無據。
3答:(1)根據《勞動合同法》第19條之規定,勞動合同期限三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一個月;勞動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滿三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二個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試用期不得超過六個月。同一用人單位與同一勞動者只能約定一次試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期限不滿三個月的,不得約定試用期。試用期包含在勞動合同期限內。勞動合同僅約定試用期的,試用期不成立,該期限為勞動合同期限。因此,本案中的試用期最長為6個月,試用期超過4個月是可以的。
(2)試用期工資為不得於本單位相同崗位最低檔工資或者勞動合同約定工資的80%,並不得低於用人單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資標准。
④ 關於經濟法的案例
這個有點復雜、、、、
⑤ 為什麼經濟學家們普遍理解不了最低工資法
青少年是低工資群體,最低工資提高所增加的工資報酬中。另外有人認為提高最低工資的一個優點是,通過擴大低收入者的實際收益以及就業者之間的工資差別,加強了對工作努力程度的促進和激勵,結果其就業效應是負的。另外一項研究估測了青少年就業率與總就業率之間的關系,研究結果與假設相一致,從而抵消最低工資可能導致的任何失業。此外,有效的最低工資也可能提高生產率,使勞動力需求曲線右移,也並非一種保護全體公民之就業權利以及保障勞動者獲得合理薪酬的普惠方式。在此制度安排下所實施的最低工資制不可避免地隱含著一種生活保障方面的歧視,因為廣大的農村勞動力幾乎無法享受到這一貌似公正和體恤低收入階層的政策所帶來的實際收益,對就業量都不產生影響)的情況下。那麼在什麼條件下,最低工資制具有就業正效應呢?西方發達市場經濟國家中的多項研究表明,但迄今為止在大多數國家中仍然沒有取消最低工資制的跡象。最低工資是勞動者在法定工作時間內提供正常勞動的前提下。而這種歧視恰恰是由應當代表全體公民利益的政府通過貌似合法、合理的政策手段而推行的。但是,但如果政府通過最低工資立法而強迫企業提高工資,那麼生產率的提高也可能大部分被工資增長的部分所抵消。在存在不完全信息的勞動力市場上,最低工資可能會增加就業。由於不完全的流動性,企業面對的是一條向上傾斜的勞動力供給曲線。雖然較高的工資有可能提高生產率,不少貧困落後地區的剩餘勞動力不斷湧向沿海發達地區和中心城市尋求各種就業機會:在就業無彈性(無論工資如何變化最低工資制是市場經濟國家所普遍採用的一種勞動力保護法規,許多國家已經實行並以立法的形式確立了最低工資保障制度,我們也應當看到,最低工資制的出發點是為了保護處於弱勢地位的就業者,他們是缺乏競爭優勢的勞動供給方和低端勞動力市場中的主要儲備資源。實施最低工資制應當考慮到地區差距和發展階段的差異,而不能一概而論地大面積推行,從而引出了把最低工資作為「扶貧」措施是否具有實際效應的問題,中央政府對不同地區的投資和財政支持以及不同的稅收政策,客觀上造成區域經濟發展的嚴重失衡,比如美國、日本,用人單位在最低限度內支付的足以維持職工及其供養人口基本生活需要的工資。我國《勞動法》中規定、勞動力使用效率和勞動力價格方面的差距在很長時期內都無法得到彌和。美國經濟學家曾使用1949-1994年的資料進行分析,發現最低工資對16-17歲青少年的就業率(該年齡組中的就業人數除以同一年齡組中的人口)沒有影響。但是利用相同的程序分析了1954-1993年資料,填補了少數高速發展地區對普通勞動力的巨大需求中國是處於轉型時期的發展中人口大國,就業降低的幅度也就越大,比如說美國斯坦福大學的加文·萊特教授從經濟史的角度指出,農村剩餘勞動力達兩億之多,同時由於長期以來中國事實上存在阻礙勞動力自由遷徙和擇業的戶籍制度以及由此而產生的勞動力市場的制度性分隔,因此即使在城鎮地區普遍實行最低工資制。因此,最低工資制經常是一種事與願違的相當遲鈍的「扶貧」工具:「國家實行最低工資保障制度。實施最低工資制意味著增加企業的勞動力成本,這就阻礙了企業增加僱用員工。近年來勞動經濟學中許多統計研究表明,最低工資對就業所產生的影響即使是積極的,也必然是微乎其微的。在經濟學界當然也有一些不同的見解,最低工資的提高將有助於增加低工資工人總體的工資報酬,只有19%進入貧困家庭、泰國、法國等。雖然經濟學家經常提出實施最低工資制的弊端和消極影響,提醒人們注意觀察實施最低工資後的實際效應。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中央政府明確宣稱建立市場經濟運行機制以來,勞動力要素的流動較前明顯活躍,把工資增加到均衡水平之上就會導致低就業。那麼,最低工資制是戰勝或減少貧窮的有效武器嗎?迄今為止的多數研究表明這取決於有多少人受益於最低工資所帶來的實際收益,最低工資制在美國南方的經濟轉變過程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最低工資制促使南方進行了許多變革。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的工資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從經濟學理論上說,根據傳統的勞動經濟學供求模型分析,來估計青少年就業如何隨著實際最低工資水平而變化。所以不同地區之間的工資差異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中央計劃經濟中的政府意志和政策導向,使不少就業者從低收入行業轉移到支付高工資的新興行業上來,最有可能受最低工資制的影響)。這些分析在控制了每一年份中影響青少年就業的其它變數的條件下(比如可能影響青少年就業的成人失業率),巨大的地區性差異又使得不同地區之間的勞動力素質,減少曠工和跳槽,並且其流動規模與流動范圍均顯著擴大。目前關於最低工資對就業的影響,在經濟學家中間尚未取得一致性的看法,在過去的二十多年裡,有數百項勞動經濟學的實證研究成果並未能夠從理論上支持最低工資制,但也不足以從理論上完全推翻這一政策措施。在此期間研究方法的微小變化對研究成果產生重大影響的例子之一是對青少年就業效應的時間序列分析(一般而論。同時我們並沒有充分的理論和事實依據表明最低工資制已經有效地改善了低收入勞動者的生活水準,即在其它因素不變的條件下,最低工資的上升將會減少青少年的就業機會,並且強制性工資增長的幅度越大,並且這些人中間有多少是真正屬於弱勢群體的。根據美國九十年代初的一項研究結果。由於中國大陸長期實施計劃經濟的運行方式,因此我們必須謹慎對待這一效果尚不確定的政策措施
⑥ 關於經濟法的一些案例問題!
屬於床單廠違約,貿易公司可以床單廠違約為由,即可以繼續履行合同也可以要求解除合同,並可以同時要求床單廠承擔違約責任;
股份有限公司最低注冊最低資本為500萬元,該公司投入450萬元,低於最低標准;其中貨幣出資不得低於總資本的30%,該案例是明顯低於這個比例的;
B廠要求解除合同的理由當然不成立,廠長並非代表個人,而是企業法人,法人代表變更並不等於法人變更,不影響合同履行;協商不成,A廠可以起訴B廠,可以要求解除合同也可以要求繼續履行合同,並可以同時要求B廠承擔違約責任,賠償A廠損失;
中外合資企業要求外商投資不得低於總投資的25%,該案例中15%是明顯低於這個最低限額的;在合營期內,雙方的注冊資本是不能減少的;在中國境內的公司產生爭議一律要適用中國法律解決,所以適用美國法律的這種約定也明顯是違法的;中外合資企業只有有限責任公司這一種組織形式,領導的擔任也沒問題。
⑦ 經濟法案例
廣東省英德市五金礦產進出口公司訴大連碧海船務公司訴前申請財產保全錯誤賠償損失糾紛案
【案情】
原告:廣東省英德市五金礦產進出口公司。
被告:大連碧海船務公司。
1993年4月5日,廣東省英德市五金礦產進出口公司(下稱「英德五礦公司」)與山東煙台開發區石化經貿總公司(下稱「煙台公司」)訂立工礦產品訂貨合同。合同約定:英德五礦公司向煙台公司購買水泥10500噸,單價為黃埔港靠岸船板交貨價每噸432元;交貨地點和方式為山東嵐山港碼頭、平艙後依理貨單辦理貨款交接手續;卸貨時間按該船到達目的港報到後,憑港務局有關依據計算,七天內卸完,超期一天按每天25000元計收滯期費;由船方造成的責任和自然災害造成的責任除外。1993年4月8日,煙台公司與大連碧海船務公司(下稱碧海公司)以傳真的方式簽訂一份運輸合同。合同約定:煙台公司租用碧海公司的「碧海一號」輪從嵐山港裝載10500噸水泥運往黃埔港;裝貨時間為144小時,卸貨時間為168小時,兩港合並使用;裝卸時間從船舶抵達港口錨地起,至卸完最後一碼貨止,因天氣和船方原因影響的裝卸時間應扣除;滯期費每天25000元,不足一天按小時計算。「碧海一號」輪於1993年4月16日16時25分抵達嵐山港錨地,4月20日8時開始裝貨,4月30日3時裝貨完畢;5月4日20時抵達黃埔港錨地,5月30日20時開始卸貨,6月12日15時卸完貨物。1993年4月19日,煙台公司發了一份傳真給英德五礦公司的陳貽正、張勝福,內容是:1.卸貨時間按該船到達目的港計算,憑港務局有關依據,共七天卸貨時間,超期一天按25000元計收,不足一天按小時計收。2.船達目的港時間已5天,預計要造成多少天滯期,需方必須及時向船東支付滯期費,如不能及時支付,船東有權扣貨拍賣,以維護船東的利益。以上兩條作為訂貨合同的補充條款,如英德五礦公司同意,蓋章後傳回確認。4月20日,張勝福在傳真上批註「同意按上列二條補充意見執行」,但沒有加蓋公章,即傳真回煙台公司。
1993年5月10日,碧海公司以煙台公司拖欠滯期費為由,向廣州海事法院提出訴前財產保全申請,申請查封「碧海一號」輪卸載的水泥2500噸,要求被申請人煙台公司提供50萬元的擔保,並表示對申請錯誤造成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但由於其申請欠缺法院作出保全裁定所必需的有關材料,經說明要求後,碧海公司補齊材料後仍提出上述訴前保全申請,廣州海事法院於5月24日作出裁定,准許碧海公司的申請。31日,碧海公司提出補充申請,要求增加查封貨物數量至3000噸,擔保金額增加至90萬元。同日,廣州海事法院裁定準予碧海公司的補充申請,查封了「碧海一號」輪卸在黃埔港倉庫的水泥3000噸。煙台公司未在裁定規定的期限內提供擔保,碧海公司申請法院拍賣貨物,賣得價款910000元,扣除拍賣費用47543元,餘款862457元保存於廣州海事法院帳戶。7月3日,廣州海事法院解除了對貨物的查封。6月6日,碧海公司對煙台公司提起訴訟。經調查,確認「碧海一號」輪兩港共發生滯期39天3小時18分,廣州海事法院判決煙台公司支付碧海公司滯期費954167元及其從1993年6月13日起至實際付款之日止按銀行同期流動資金貸款利率計算的利息。
1993年10月26日,英德五礦公司向廣州海事法院起訴稱,我公司向煙台公司購買水泥,已付清全部貨款,取得貨物所有權。碧海公司因與煙台公司的滯期費糾紛,申請法院查封了屬於我公司的貨物,侵犯了我公司的合法權益。請求法院判令碧海公司賠償3020噸貨物的貨款及利息、貨物卸船、倉租、裝卸和港務費及利息、可得利潤損失等。
【審判】
廣州海事法院認為:英德五礦公司與煙台公司之間所訂立的訂貨合同約定交貨地點為山東嵐山港,因此,貨物所有權在嵐山港就已轉移給英德五礦公司。碧海船務公司申請查封的是英德五礦公司所有的貨物。煙台公司給英德五礦公司發出傳真件時,「碧海一號」輪在嵐山港等待裝貨,並沒有到達目的港,傳真件的部分內容與實際情況不符。更重要的是,英德五礦公司沒有在傳真件上蓋章確認。在傳真件上簽字同意的張勝福,雖是訂貨合同的簽訂人,但他個人並沒有修改、變更合同的權利。張勝福簽字同意煙台公司提出的訂貨合同補充條款的行為沒有得到英德五礦公司的確認,對英德五礦公司沒有約束力。英德五礦公司與碧海公司之間無租船合同關系,故沒有直接向碧海公司支付滯期費的義務。碧海公司向煙台公司追償滯期費,應保全的是債務人煙台公司所有的財產。但其向法院申請查封、拍賣英德五礦公司所有的水泥,屬於申請錯誤,侵害了英德五礦公司的合法權益,應賠償英德五礦公司因此而造成的損失。法院拍賣貨物的價格,應視為貨物到達目的港的市場價格。英德五礦公司請求以合同價格賠償,並索賠利潤損失,不予支持。卸船、倉租、裝卸及港務費是英德五礦公司購貨必須支出的費用,不是因碧海公司申請保全而支出的額外費用,英德五礦公司索賠該等費用的請求亦不予支持。因拍賣貨物支出的費用應由碧海公司承擔。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零六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九十六條的規定,廣州海事法院於1994年8月18日作出如下判決:
一、碧海公司賠償英德五礦公司貨物價款910000元的利息損失,從1993年6月1日起至實際付款之日止按銀行同期流動資金貸款利率計算。
二、法院保全的貨款862457元返還英德五礦公司。
三、拍賣貨物費用47543元由碧海公司承擔。該項費用已從拍賣價款中先行扣除,故碧海公司應將該項費用徑向英德五礦公司支付。
一審案件受理費22068元,英德五礦公司承擔6700元,碧海公司承擔15368元。
碧海公司、英德五礦公司均不服一審判決,向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碧海公司上訴稱:我公司的「碧海一號」為托運人煙台公司運輸水泥10500噸,從嵐山港至黃埔港,履行中發生滯期39天3小時18分,但煙台公司未付滯期費。為此訴請廣州海事法院判決煙台公司支付滯期費及利息,並申請財產保全,廣州海事法院作出查封裁定,並拍賣了3000噸水泥。本公司的保全申請沒有錯誤,一審判決缺乏事實和法律根據,請求二審法院予以撤銷或改判。
英德五礦公司上訴稱:一審認定碧海公司的財產保全申請錯誤,侵害了我公司的合法權益,應賠償我公司因此而造成的損失是正確的。但將被拍賣的水泥價格視為貨物到達目的港的市場價格缺乏依據,應依物價主管機關核定價或市場價計算才對。公司的實際損失有貨款損失1304640元及利息,可得利潤損失41072元,裝卸費、倉租等雜費損失179388元,一審未將上述實際損失計算進去,顯然對毫無過錯的我方的合法權益保護不夠。根據公平原則,碧海公司應對其申請錯誤造成我公司的所有損失負賠償責任。請求二審法院依法判令碧海公司賠償我公司的上述損失。
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審理認為:本案是碧海公司以煙台公司拖欠滯期費為由向廣州海事法院申請訴前財產保全而引起的損害賠償糾紛。英德五礦公司與煙台公司簽訂的工礦產品訂貨合同,具有法律效力。煙台公司與英德五礦公司簽訂的訂貨合同的補充條款,因其內容與實際情況不符,且英德五礦公司未予蓋章,故效力不予確認。碧海公司與煙台公司簽訂的運輸合同,明確約定滯期費由煙台公司負責,因此,碧海公司申請保全的應是煙台公司所有的財產。英德五礦公司與煙台公司訂立的工礦產品訂貨合同約定的交貨地點為山東嵐山港,因此,貨物所有權在嵐山港就已轉移給英德五礦公司。碧海公司申請查封「碧海一號」輪卸在黃埔港倉庫的水泥,是英德五礦公司所有的水泥,屬於保全錯誤,侵害了英德五礦公司的合法權益,應賠償英德五礦公司因此所造成的損失。英德五礦公司上訴請求保護其因訴前財產保全所遭受的財產損失,理由充足,應予支持。但其請求3020噸水泥損失中的20噸水泥與本案無關,本院不予以認定。碧海公司應向英德五礦公司賠償3000噸水泥貨款,按合同約定,每噸432元,共1296000元。裝卸費、港務費等項雜費是購貨必須支出的費用,不屬因保全申請而支出的額外費用,英德五礦公司索賠該項損失,理由不足,不予採納。英德五礦公司主張其可得利潤41070元,依據充分,應予支持。其他損失,因其依據不足,不予認定。碧海公司提出其保全申請沒有錯誤,不應負賠償責任之上訴請求,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不予採納。綜上,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但原審將拍賣貨物的價格視為市場價格,並以此作為賠償損失的依據處理欠妥,應予糾正。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一)、(三)項之規定,於1994年12月12日判決:
一、維持廣州海事法院民事判決第二、三項;
二、變更廣州海事法院民事判決第一判項為:碧海公司賠償英德五礦公司貨物價款人民幣129.6萬元的利息損失(從貨物被查封之日起至貨款清付之日止,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
三、碧海公司賠償英德五礦公司貨物價款人民幣433543元;
四、碧海公司賠償英德五礦公司可得利潤人民幣41072元及其利息(從貨物被查封之日起至清付之日止,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息率計);
五、撤銷廣州海事法院民事判決關於訴訟費負擔之判項。本案一、二審案件受理費各22068元,均由碧海公司負擔。
⑧ 經濟法案例分析
(1)合法。《公司法》第五十一條規定:「有限責任公司,股東人數較少和規模較內小的,可以設一名執行董容事,不設董事會。」本案中某百貨公司股東人數只有兩人,不設董事會是合法的。
(2)不妥當。杜某在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工作,身份是公務員。《公務員法》第五十三條規定:「公務員必須遵守紀律,不得有下列行為:(十四)從事或者參與營利性活動,在企業或者其他營利性組織中兼任職務。」因此,杜某不得在營利性的百貨公司中擔任總經理的職位。
(3)杜某應對公司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杜某私下以公司的名義買下他自己買來的衣服,是一種利用自己職權的關聯行為。根據《公司法》第二十一條規定:「公司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不得利用其關聯關系損害公司利益。違反前款規定,給公司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故杜某應當向公司賠償損失。
⑨ 求一個微觀經濟學最高或最低限價政策的案例分析,包括供給和需求分析,限價政策的積極作用和消極作用!
政府限價政策探析
摘 要:競爭性市場均衡價格是在市場上供求雙方的競爭中自發形成的,它不僅具有良好的效率特性,還具有良好的公平特性。面對一些過高或過低的市場價格,政府採用了限價政策來直接進行干預,但結果證明,這樣不僅不利於維護正常的市場競爭秩序,更不利於政府公共政策目標的實現。
關鍵詞:競爭性市場 均衡價格 最高限價 最低限價
近年來,很多關系民生的基本需求品價格的不斷上漲,使得政府不得不採用行政干預的手段直接限價,而面對一些消費品價格的持續低迷,我國政府又對這種產品的收購價採取了保護政策,制定了最低限價。這些政策乍看上去是在為百姓謀福利,然而通過運用經濟學的相關理論加以思考分析,我們會發現,這些做法在很大程度上會與政府的政策目標背道而馳。
一、競爭性市場均衡價格
競爭性市場均衡價格是在市場上供求雙方的競爭中自發形成的,是在市場上眾多的供給者與需求者在博弈後達成的共識,因此,市場競爭使市場價格穩定於均衡價格,它消除了來自壟斷市場的偏見,不僅具有良好的效率特性,還具有良好的公平特性。
競爭性市場達到均衡時,要具備一些基本條件:對消費者來說,應該在其預算約束下實現了效用的最大化;對企業來說,在生產技術約束下實現了利潤的最大化,市場實現了出清,也就是市場供給等於需求。在這樣的狀況下形成的均衡價格是商品的供給曲線與需求曲線相交的價格,也就是商品的供給價格與需求價格相等時的價格。在市場上,由於供給和需求的相互作用,市場價格趨向於均衡價格。如果市場價格高於均衡價格,則市場上會出現超額供給,就會使市場價格趨於下降;反之,超額需求則會使市場價格趨於上升直至均衡價格。因此,均衡價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場經濟活動的內在聯系,特別是均衡價格理論中關於供給價格彈性和需求價格彈性的分析,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決策有著重要的使用價值。
二、政府幹預市場價格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競爭性市場均衡價格是市場自發形成的,而由於產品供不應求,市場價格就會自動上漲,人們對一些生活必需品開始怨聲載道的時候,政府便採取一些限價政策來試圖抑制不斷上漲的價格,但是這樣做真的能夠實現公共政策的良好初衷嗎?
(一)對政府最高限價政策的分析
近年來,房價的不斷高漲使得很多人都掏空了腰包買不起房,於是人大代表及有關政府部門一直提倡採取干預,政策制定住房交易的最高限價,「限價房」頓時成為百姓們關注的熱點問題。政策的出台必然跟市場背景緊密聯系在一起,綜觀「限價房」的先行者寧波、青島兩個城市,
其政策都是在房地產自身調節功能失效的背景下提出的,本身帶有強烈的行政干預色彩,對於該政策,我們更應該理性看待。「限價房」政策的提出,是以政府犧牲部分土地出讓金、開發商減少開發利潤為代價的,對於地方政府而言,長期推行這一政策,勢必影響其財政入,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對市場的扭曲,與房地產市場的長遠發展也是相矛盾的。「限價房」是針對中低收入者採取的一項措施,然而它就像經濟適用房一樣成為炙手可熱的「緊缺資源」。
從土地價格優惠、稅費減免、房價限定、購房者資格界定以及銷售等各個環節,由於政府的介入,很容易產生行政權力的「尋租」空間,這種「尋租」空間顯然容易為暗箱操作提供便利,導致的結果便是社會財富資源的分配更加不公正。類似這樣的例子還有前幾年鬧得沸沸揚揚的蘭州牛肉拉麵的限價風波,經營者漲價是源自成本的上升,而對將拉麵作為早餐的蘭州市民來說,不得不選擇豆漿、油條等傳統早餐。
當顧客面對碗里只有一根面條而驚呼的漫畫出現時,我們或許應該明白,政府應該管的是質量,而不是價格。我們可以通過下圖來說明政府制定最高限價為什麼會與初衷背道而馳。
圖1顯示了市場供給與需求達到均衡狀態與採用最高限價政策後,市場出現的供求不平衡的局面,其中P代表產品價格,Q代表產品數量。P1代表市場供給曲線S與需求曲線D達到一致時的均衡價格,這時,市場的供求是平衡的。然而,當政府採取最高限價P2後,如果供應商還按原來的質量提供商品,那麼利潤必然會下降,這時供應者便由於利潤下降而減少供應,市場就會長期處於供不應求的非均衡狀態,顯然在圖中P2價格下的AB段便正是市場缺失的產品。
(二)對政府最低限價政策的分析
在我國,反映政府最低限價政策的突出案例是對糧食價格的保護價政策,即制定糧食收購的最低限價。近年來,我國十分重視農業生產的發展,對糧食的收購價實行最低限制,是為了保證農民的收入。
初看這是對農民有利的政策,但仔細分析後會發現,這一政策也會導致很多額外代價。它會使市場長期處於供過於求的非均衡狀態,從而加大了政府的財政補貼壓力,於是出現了很多假賬來騙取財政補貼,最早發生於安徽的「審計風暴」給我們提供了最好的例證。還有一個典型的案例便是政府制定最低工資制度,政府制定最低工資制度的初衷是好的,是為了保護初級勞動力和非熟練勞動力,但結果反而使這些初級勞動力和非熟練勞動力大量失業。原因是最低工資制度要求付給勞動力更多的工資,這就促使廠商企業不得不改進生產技術,用機器代替人工,所以初級勞動力和非熟練勞動力便會大量失業,這種現象在美國體現得尤為突出,因為美國的工會力量十分強大,總是要求漲工資的工人所遭到的反而是老闆的解僱。類似於最高限價政策,最低限價也可以用圖形來說明它為什麼會導致違背政策目標的結果。
圖2顯示了市場供給與需求達到均衡時的狀態與採用最低限價政策後,市場出現了供求不平衡的局面。其中P3代表市場供給曲線S與需求曲線D達到一致時的均衡價格。當政府採用最低限價P4時,市場上的產品供應商由於都看到了其中的利潤,於是紛紛加入或擴大規模,這樣就會導致市場上該類產品供過於求。圖中顯示的EF段便是供過於求的狀態下多出來的產品。於是在最低限價政策下,該得到實惠的農民只會面臨更慘的糧食收購價,同樣道理,美國的工人也會因為勞動力供過於求而紛紛失業。這就是市場經濟給我們上的最好的一課。
三、對政府限價政策的建議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清楚地看到,政府要想真正使民眾受益,採用最高限價或最低限價的政策措施都是不合理的,這樣只會使市場處於更加不均衡的狀態,並且還會導致「尋租」等現象的產生。雖然政府的介入是為了矯正市場失靈,但政府掌握的信息是不完全的,盲目實行直接限價並不是最好的選擇,只有採取一些切實有效的政策才能達到預期的政策效果。
(一)認清政府職能,高度尊重競爭性市場
福利經濟學第一定理告訴我們,在一定條件下(這些條件並不苛刻,就是要求偏好關系是局部非飽和的),競爭性市場所形成的(一般)均衡是帕累托最優的,這也是對看不見的手原理的成功證明。由此看出,競爭性市場經濟是一種較好的經濟制度,它不僅能夠實現資源的最優配置,而且它簡單易行,對人們所掌握的信息要求最低,每個人只需知道自己的偏好(或技術)和市場價格即可,尊重這種自發的秩序,便能夠保證市場經濟的良好運行。在這樣的狀態下,政府要做的事情很少,只需在制度上保護產權,維護競爭秩序,強制人們實施自願的契約即可。
這一定理從效率角度向我們展示了競爭性市場經濟的優越性。第二定理則是著重從公平角度告訴我們:帕累托最優不等於財富及收入的公平分配。
只要起點是公平公正的,競爭性市場經濟一樣能夠實現結果公平,它意味著政府除了守業,唯一要做的事情是財富、資源稟賦的再分配,目的是盡量促使市場主體起點公平。所以,促使政策目標的實現,使社會的一些中低收入者,或者說是弱勢群體能夠真正享受到惠民措施,國家是要採取一些措施的,但直接干預市場價格不是明智之舉,而應該高度尊重競爭性市場,用補貼或其它合理的方式加以干預,這樣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二)採用明補政策,而不是運用暗補
對由於市場價格因素造成的社會大多數群體的不滿,政府可以採取補貼的方法加以彌補。補貼有兩種方式,暗補和明補。暗補是指通過間接渠道補貼目標對象,因為「這種補貼方式大多是在生產環節進行的」,所以很容易使生產者利用機會投機取巧,不僅會造成資源的低效率配置與巨大浪費,甚至會出現逆向補貼現象,還可能導致壟斷,這樣,新的社會不公正便會隨之出現。而明補則是不通過間接渠道,直接補貼目標對象,這種做法的優點在於充分利用了競爭性市場經濟的優點,不但使補貼真正落到實處,又能實現公共政策目標。如美國的教育券制度,對接受教育難的貧困家庭直接發放「教育券」,「教育券」只供家庭困難的孩子在學校接受教育用,既能保證困難家庭的孩子上得起學,又能避免學校對所有學生實行優惠時「不該補的補了,該補的卻沒有補」現象的出現。
(三)採用貨幣補貼,而不是實物補貼
貨幣補貼是明補的一種主要表現方式,主要指對中低收入階層直接給予經濟支持來達到政策目標。而實物補貼則是暗補的主要方式,「即通過優惠政策降低產品的銷售價格來提高購買者的消費能力」。長期以來,我國政府對城市公有制單位的居民一直採取實物分房制度,自1998年以後,我國政府逐步用貨幣分房取代實物分房。近些年來,面對買房難問題,一些城市又開始恢復實物分房。這種實物分房制度就屬於實物補貼,這種補貼制度存在很大的問題,主要表現為效率的缺失,很容易讓開發商借機鑽空,降低建房質量,抬高房子價格。另外,這種方式沒有考慮到物價的浮動因素,伴隨經濟的發展,人們的收入可能會增長,但這種靜態的一次性補貼方式卻不能滿足人們的需要。除此之外,只有購買了「限價房」的家庭才能得到補貼,補貼的多少也隨房屋的價格、面積不同而異,這樣就不能根據各個家庭的具體經濟狀況給予補貼。所以,貨幣補貼這種明補的方式才是我國補貼制度的基本發展趨勢,當然這還需要一系列相關配套制度的建立。
(四)完善相關配套法律制度,建立真正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
建立健全相關的法律法規等配套制度不僅是完善我國補貼制度的需要,更是發展市場經濟、完善政府職能的需要。
法律法規為市場經濟的發展提供了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而「居民的財產收入審核機制也是重要的配套制度之一,目前我國還沒有一個權威的部門或制度來判定居民的財產狀況和收入水平,因此要加快這一制度的建立,同時也需要加強和完善對市場上產品提供主體的相關統計工作,取得真實的原材料價格、市場租金、產品價格、產品質量等初步資料,統計確實有效的指數,從而指導補貼工作。此外,稅收制度、產權制度也需要逐步加以完善。
參考文獻:
[1]趙燕軍.限價房:想說愛你並不是很容易的事[J].追蹤,2009,(02):55.
[2]李振東.石油補貼制度的不完備性分析[J].合作經濟與科技,2009,(09):10.
[3]對經濟適用房實物補貼下效率損失問題的研究
[4] [美]曼昆著、梁小民譯.經濟學原理(第二版)上冊[M].北京:三聯書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80.
[5]陶愛萍,劉志迎.國外政府規制理論研究綜述[J].經濟縱橫,2003,(06):60.
希望能幫到你。
⑩ 經濟法案例分析 急
3、甲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可以分別以C公交公司和農民乙為被告。原因:合同相對性。
4、(1)D定金條款、違約金條款只能用其一,定金超過20%的部分無效;(2)AC;(3)BC。
5、(1)軟體公司的訴訟請求法院不予支持。
根據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只有兩種情形下能約定由勞動者支付違約金。分別為:一是,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專項培訓費用,對其進行專業技術培訓的,可以約定服務期和違約金,勞動者違反服務期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二是、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的,可以約定違約金,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並且在適用違約金條款時,規定違約金的數額不得超過用人單位提供的培訓費用,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支付的違約金不得超過服務期尚未履行部分所應分攤的培訓費用。除上述兩種情形外,用人單位不得要求勞動者支付違約金。
(2)公司應退還押金。理由: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不得扣押勞動者的居民身份證和其他證件,不得要求勞動者提供擔保或者以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
(3)5年勞動合同,試用期4個月符合規定。試用期的工資不得低於本單位相同崗位最低檔工資或者勞動合同約定工資的80%,並不得低於用人單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資標准。
《勞動合同法》的相關規定:
第十九條:勞動合同期限三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一個月;勞動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滿三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二個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試用期不得超過六個月。
同一用人單位與同一勞動者只能約定一次試用期。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期限不滿三個月的不得約定試用期。
試用期包含在勞動合同期限內。勞動合同僅約定試用期的,試用期不成立,該期限為勞動合同期限。
第二十條:勞動者在試用期的工資不得低於本單位相同崗位最低檔工資或者勞動合同約定工資的80%,並不得低於用人單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資標准。
(網上相同問題回答了兩次)